2020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2020版)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2020版)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2020版)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及围绝经期骨质疏松防控培训部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参考近年国际最新相关指南,结合妇产科诊疗具体情况,制定中国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首个专家共识。

围绝经期开始就要采取措施维持骨健康,包括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可以采用绝经激素治疗(HT),也可采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1、健康生活方式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应该注意均衡营养、规律运动等。

健康饮食每天每顿饭都有水果和蔬菜、全麦纤维,每周2次食用鱼,低脂摄入(推荐橄榄油),控糖(≤50g/d)、少油(25~30g/d)、限制盐的摄入(≤6g/d)、戒烟、限酒,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0g。

适当控制体重体重减轻5%~10%就足以改善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许多异常。

BMI 18.5~23.9kg/m2为正常,体重过高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低体重增加骨质疏松症风险。

提倡规律的负重运动和肌肉强化运动,规律的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总死亡率。

最佳的锻炼方式是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的锻炼,每周2次额外的抗阻力训练可能会有更多的获益,其中推荐有氧运动的强度时,应考虑到年龄较大者有氧呼吸的舒适度。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①补钙单纯补钙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50岁以上和绝经后女性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d。

建议首先通过膳食补充,如果不能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钙,如乳糖不耐受或缺乏高钙食物,建议通过钙补充剂达到推荐的每日摄入量,建议等量的钙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摄入。

从饮食和钙补充剂中摄入的钙应控制在2000~2500mg/d,建议有肾结石病史者应该评估肾结石的原因,减轻体重,多饮水增加尿量,控制钠盐摄入,增加膳食钙摄入。

②补充维生素D中国成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400 IU(10μg)/d,≥65岁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600IU (15μg)/d。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3)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合理应用专家共识(2023)
关节痛、头痛、肌肉痉挛、外周水肿、乏力、颈部疼痛、失眠及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包括血管性水肿、多形性红斑、皮炎、皮疹、荨麻疹等。 需要关注的是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在前1年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中风患者不应使用罗莫佐单抗。若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生心肌梗死或中风,应停用罗莫佐单抗
免责声明:本账号所分享的图片和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与引导,不保证正确性、有效性,也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只做设计制作思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决策。在应用或参考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信息时,应结合当前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强烈建议医疗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医疗决策前,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并参考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
2050年
高医疗费用
2050
2035
1320亿
1630亿
药物治疗仍是临床OP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效的药物治 疗能够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并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治疗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双重作 用药物和其他机制类药物
免责声明:本账号所分享的图片和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与引导,不保证正确性、有效性,也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只做设计制作思路分享,请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决策。在应用或参考本演示文稿中的任何信息时,应结合当前的临床指南、专家共识以及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综合评估。强烈建议医疗专业人员在做出任何医疗决策前,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并参考最新的医学研究和临床试验结果。
2
对于成年男性OP患者的初始治疗,需考虑骨折风险情况,推荐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或唑 来膦酸)或地舒单抗。
1a, A
3
对于 GIOP 患者的初始治疗,需考虑骨折风险情况,推荐药物包括双膦酸盐(阿仑膦酸钠、利塞膦酸钠或唑来膦 酸)、地舒单抗或特立帕肽。

骨质疏松治疗

骨质疏松治疗
29
影响钙吸收的因素很多, 维生素D能促进小 肠上皮对钙的吸收。蛋白质被消化成氨基酸, 如赖、色、精、亮、组等氨基酸, 与钙形成 可溶性钙盐, 亦可促进钙吸收[1]; 植物 酸, 草酸, 脂肪能与钙结合形成不溶性化 合物, 引起钙吸收障碍。过多摄取乙醇、尼 古丁、咖啡因也可影响钙的吸收。
30
服用钙剂的方法
5
副作用
雌激素的副作用:白带增多,乳房肿胀、 子宫不规则出血,发生率约为10%,有报 道女性激素可以提高乳癌、子宫癌的发生 度,因此,应每半年进行一次有关检查。
6
雌激素类:
雌激素类:此类药物只能用于女性患者。雌激素类药物能 抑制骨转换阻止骨丢失。临床研究已充分证明雌激素或雌 孕激素补充疗法(ERT或HRT)能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 生危险,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
31
钙制剂应在饭后1~1.5h服用,此时胃酸分泌 多,有利于钙的吸收。另外,分次补钙和随餐 食用也有利于钙的吸收。因为同一时间补钙太 多,机体内与钙结合的受体数量有限,一下子 吸收不了。食物中的营养素如维生素C、维生 素D、氨基酸等可促进钙的吸收。每次以3 0 0毫克为宜。人体肠道每次最多吸收300毫克
21
阿法骨化醇(α-D3,Alfacalcidol)是1α(OH)D3, 经肝(无须羟化,所以肾功能不全者亦可应用)羟化为 1,25(OH)2D3参与骨矿代谢。0.5-1.0μg/d,,长期服用 (3-6个月以上)。
22
维生素D:
有利于钙在胃肠道的吸收。维生素D缺乏 可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增加骨 的吸收,从而引起或加重骨质疏松。成年 人推荐剂量为200单位(5ug)/d,老年人 因缺乏日照以及摄入和吸收障碍常有维生 素D缺乏,故推荐剂量为400~ 800IU(10~20ug)/d。

妇科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疾病的中医诊治

妇科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疾病的中医诊治

妇科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疾病的中医诊治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是指绝经后短时间内由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导致骨吸收亢进,全身骨量减少,骨骼脆性增加,极易发生骨折的一种与绝经有关的代谢性骨病,属原发性骨质疏松,受累者多为绝经后3〜4年,可延至70岁妇女。

本节讨论的是围绝经期即55岁之前的绝经妇女骨质疏松症。

据流行病学调查,约有1/3绝经后的妇女患骨质疏松症,特别是绝经后3〜4年,每年骨量丢失约为2.7%,以后为1年1.7%,8〜10年为稳定期。

所以更年期骨质疏松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是很重要的。

本书增加本节内容并置于绝经诸证之后,意在引起足够重视,早期预防、早期诊治。

【病因病机】中医学虽无骨质疏松症这一病名,但根据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与“骨痹”“骨痿”“肾痹”“骨痛”证相类似。

《素问•六节藏象论》谓“肾主骨,生髓”,认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日:“肾主骨生髓,……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

”说明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气盛,肾精足则筋骨强健有力;肾气虚,肾精亏则骨髓失养而痿软脆弱无力。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J又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今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则无子耳。

”说明了妇女绝经后肾中精气亏虚致五脏皆衰,筋骨懈惰,形体萎缩的病理变化。

《素问•痿论》中即有骨痿的记载:“肾主身之骨髓……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J又云:“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认为其发病根源皆在于肾。

《灵枢•本神》则曰:“精伤则骨酸痿厥。

”说明肾精亏髓减是导致骨痿的主要病因。

隋代《诸病源候论》则认为骨痿的发生与体虚有关,肝肾不足是其主要病因,因肝主筋而藏血,肾主骨而藏髓,虚劳损血耗髓,故伤筋骨也。

绝经后肾精亏虚,肝血亦不足,精血不能相生,精亏血虚更甚,筋骨失于精血的充填和濡养,则痿软和脆弱无力。

2020年AACEACE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

2020年AACEACE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

2020年AACEACE临床实践指南(中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2020年AACE/ACE临床实践指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概要)关键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指南、骨折风险、治疗、诊断免责声明:XXX的医学实践指南是系统地制定的声明,以协助医疗保健专业人员在医疗决策的具体临床条件。

本文的大部分内容是基于文献综述。

在不确定的领域,应用专业判断。

这些准则是一份工作文件,反映了出版时该领域的状况。

由于专业领域的迅速变化是无法预料的,因此需要定期修订。

我们鼓励医疗专业人员结合他们最好的临床判断来使用这些信息。

所提出的建议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况。

医生应用这些指南的任何决定都必须考虑到当地的资源和病人的具体情况。

缩写:25(OH)D:25羟化维生素D XXX:XXXClinical Chemistry:临床化学AACE:XXXXXX:XXXAFF:非典型股骨骨折ASBMR:美国骨骼和矿物研究协会XXX:最佳证据等级BMD:骨矿物质密度BMI:体重指数BTM:骨代谢指标XXX:完整血细胞计数CI:置信区间CPG:临床实践指南CTX:C-末端端肽Ⅰ型胶原DXA: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EL:证据等级XXX:XXX1.引言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与骨折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本指南旨在提供有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信息,并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指导。

2.诊断鉴别诊断是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键。

应评估患者的骨折风险和骨矿物质密度(BMD)。

骨矿物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标准之一。

根据BMD的T值,将患者分为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症三类。

骨折风险的评估应包括基础骨折风险和临床因素。

3.治疗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目标是降低骨折风险。

应根据患者的骨折风险和患者的偏好来选择治疗方案。

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饮食和运动。

药物治疗包括抗骨吸收剂和促骨形成剂。

4.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的骨代谢疾病,与骨折风险的增加密切相关。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授课PPT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授课PPT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戒烟限酒对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至关重要。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骨骼健康有益。 减轻压力和焦虑有助于维护骨骼健康。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会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增加骨折风 险。戒烟限酒有利于维护骨骼健康,降低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的发生率。
充足的高质量睡眠有助于调节激素水平,促进骨骼生长 和维护。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并尽量维 持固定的作息时间。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授 课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述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护理与康复指导 •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概 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PMO)是指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骨量减少 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的全身 性骨骼疾病。
战。
治疗经验
总结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的 因素,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预防经验
分享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经验 ,包括生活方式的调整和预防措施 的落实。
问题与答疑环节
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提出关于绝经后骨质疏 松症的问题,可以是关于诊断、
治疗、预防等方面的疑问。
专家解答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专家进行 详细解答,给出专业建议和指导
02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 预防
合理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是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措施。
饮食中应摄入足够的钙、磷、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营养素,以维持骨骼健康。适 量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同时注意控制钠的摄入,以降 低骨质流失的风险。

2020AACE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优选全文

2020AACE绝经后骨质疏松诊断和治疗指南解读优选全文
对于不能使用口服治疗的患者以及极高骨折风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阿巴洛肽,地舒单抗,romosozumab,特立帕肽和唑来膦酸作为初始治疗
注:在某些情况下,伊班膦酸钠或雷洛昔芬可能适用于需要脊柱特异性治疗的患者
FREEDOM 3年研究:地舒单抗显著降低各部位骨折风险
与安慰剂相比,地舒单抗治疗3年显著降低绝经后骨松患者68%新发椎体骨折、20%新发非椎体骨折以及40%新发髋部骨折
特立帕肽:增加成骨细胞活性来刺激骨形成
Niall HD,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1974 Feb;71(2):384-8. Jin L,et al.J Biol Chem. 2000 Sep 1;275(35):27238-44.
特立帕肽与PTH受体结合,激活成骨细胞与骨衬细胞分化,抑制细胞凋亡
BMDb检测;使用T值或股骨颈BMD值;此模型若无BMD值也可进行
个人脆性骨折史,包括影像学椎体骨折
a: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骨折风险原因假定是通过BMD的变化来体现的,如果BMD被包含在此风险评估工具中时,回答“是”是不改变骨折风险的; b: 如果使用T值, FRAX®需要提前校正;如果使用BMD值,待骨密度测定确认后直接输入以g/cm2为单位的数值即可



伊班膦酸钠

无证据a
无证据a
雷洛昔芬

无证据a
无证据a
利塞膦酸钠



romosozumab

仅见于研究24个月时,与使用24个月阿仑膦酸钠患者相比,使用12个月romosozumab后再使用12个月阿仑膦酸钠的患者,非椎体和髋部骨折降低
特立帕肽

围绝经期妇女怎么预防骨疏松

围绝经期妇女怎么预防骨疏松

围绝经期妇女怎么预防骨疏松围绝经期是指女性相邻2个月经周期长度改变≥7天,10个月内重复出现。

女性绝经的年龄平均在50岁左右,这是一种特殊情况的生理时期,这个时期的女性会有很多的症状,例如月经失调、潮热盗汗、激动易怒、委屈、失眠、心慌、心悸、疲倦乏力、阴道干涩、反复泌尿系感染、骨质疏松等。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呢?原因就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功能开始衰退,卵巢也不例外。

卵巢具有内分泌和生殖功能,当衰竭后不能生育、在衰退过程中首先出现雌激素的波动性减少,随之出现急剧下降。

在波动性减少、急剧下降的过程中出现了上述症状。

骨质疏松症主要体现在骨量减少、骨微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患者的骨强度逐渐下降,骨骼的脆性逐渐增加,这种情况很容易引发全身性骨骼疾病,增加骨折的风险。

目前我国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女性20.7%,男性14.4%,据我国数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我国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近7千万人,并且这个数值在逐渐增加。

骨质疏松症骨折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椎体骨折为最常见部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女性绝经后因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并发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通常发生在绝经后5-10年。

它的发生主要与绝经前成年期获得的骨峰量的高低和绝经后骨丢失的速度有关。

女性50岁椎体骨折率约为15%,80岁后可达36.6%。

骨折已经成为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因素,老年人骨折对家庭以及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重大意义。

一、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据临床数据统计,导致患者出现骨质疏松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生活方式不健康、老龄化、绝经期女性、骨折家族史、低体质量、长期服药、患有疾病等等。

其中生活方式不健康主要体现在生活中缺少体力劳动,在饮食方面不健康,比如饮用过多含咖啡因的饮料、缺乏维生素D、过量饮酒、饮食不均衡、饮食中食盐过多、吸烟等。

二、骨质疏松临床表现绝经后的女性很容易患有骨质疏松症,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这是因为骨质疏松症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是在后期可能会出现身高下降,驼背,骨折或者骨骼疼痛的问题,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症状主要有:1.疼痛:患者会感觉到明显的腰背痛,病情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有全身疼痛现象出现,当患者长时间坐立或者是长时间行走时疼痛症状会加重。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解读相关试题及答案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解读相关试题及答案

《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解读相关试题及答案
1、国际绝经学会建议每天饮酒量不超过()g
A、10
B、15
C、20
D、30
E、40
2、不推荐>()岁患者启动HT
A、50
B、55
C、60
D、65
E、70
3、下列关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说法有误的是()
A、雷洛昔芬能使椎体骨折风险降低40%,对降低髋部或非椎体骨折的风险有显著影响
B、雷洛昔芬可以降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特别适用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妇女
C、雷洛昔芬总体安全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潮热和抽筋,唯一严重的不良事件是深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增加,但比较罕见
D、有静脉栓塞病史及有血栓倾向者,如长期卧床和久坐者禁用
E、更年期潮热症状严重者慎用
4、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激素治疗禁忌症不包括()
A、已知或怀疑妊娠
B、原因不明的阴道出血或子宫内膜增生
C、已知或怀疑患有乳腺癌
D、已知或怀疑患有性激素相关的恶性肿瘤
E、泌尿生殖道萎缩
5、若血钙超过正常范围1mg/100ml(250μmol/L),或血肌酐大于()μmol/L,则必须减少剂量或完全中止治疗直至血钙正常
A、60
B、90
C、120
D、150
E、180
6、科学补充维生素D需皮肤接触日光,其注意事项说法有误的是()
A、日照时间以上午11:00到下午3:00之间为宜
B、尽可能多地暴露皮肤15~30 min/每次
C、2次/周
D、涂抹防晒霜,防止晒伤
E、注意避免强烈阳光照射以防灼伤皮肤
答案:CEAECD。

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的防治

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的防治

围绝经期及绝经期的防治围绝经期及绝经期妇女的保健措施有几种原则:①补充雌激素;②摄取足够钙量及维生素D;③锻炼身体,运动;④合理饮食;⑤心理健康。

1 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的防治潮汗、潮热是妇女进入围绝经期的征征性症状,此症状可持续一年以上,个别妇女可持续到绝经后数年左右。

有的妇女同时有焦躁、失眠、忧郁、心悸、胸闷、皮肤蚁走感等症状,轻症者不需服药,症状慢慢消退,重症状者需服药以缓解症状。

此时除行血雌激素及中性腺激素的测定外,应作全身检查,与冠心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精神病以及经前紧张症等鉴别。

如诊为围绝经期症状,血雌激素可能稍低或正常,血FSH及LH往往升高,可达50IU/L以上,此时可采用小剂量雌、孕激素替代治疗,可服结合雌激素0.625mg,每日一次,共22天,后10天加服安宫黄体酮4mg,每日2次,周期服用经维持,其原有的月经周期。

或服用中药如六味地黄丸、更年安、逍遥冲剂等以缓症状,失眠严重者可服用枣付出安神丸或安定等药物。

除服用药物外,医师对围绝经期妇女应进行保健知识的宣传,使其认识到这是妇女的生理自然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症状大都会自然消退。

必要时应找其家属及亲友交谈,使家属及同事对所发生的症状予以理解、安慰、帮助和劝解,使妇女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此外,医师应详细询问其他与更年期有关的事宜,如工作、婚姻、性生活、夫妻关系及经济等问题,倾听他们的心声,有针对性的加以疏导,减少其心理上的压力。

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有助于消除其内心和人际间的压力因素,并能改善妇女对周围环境的应激能力。

2 绝经妇女泌尿生殖道症状的防治绝经后妇女易发生萎缩性尿道炎、尿道肉阜、尿道粘膜外翻等,常发生反复发作的泌尿系感染;由于骨盆底组织肌肉松弛,尿道周围支持组织变弱,以致解剖关系改变,常出现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灼热、张力性尿失禁等症状,此时尿常规检查往往正常。

服用雌、孕激素替代治疗,或在外阴阴道涂敷雌激素软膏可明显改善症状。

绝经后骨质疏松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绝经后骨质疏松预防和措施PPT课件

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加强锻炼:适度的体育锻炼,特别是负 重运动,有助于增加骨骼密度和强度。 维持健康体重:保持适当的体重可以减 轻骨骼的负担,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
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吸烟和大量饮酒 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尽 量避免。
措施
Hale Waihona Puke 措施定期检查:及早进行骨密度检查,监测 骨骼健康状况。
使用药物:医生可以根据个体情况推荐 使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
措施
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减少跌倒的风险, 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总结
总结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 ,需要采取预防和措施来保护骨骼健康 。
均衡饮食、适度锻炼、保持健康体重、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和定期检查都是预防 和控制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骨质疏松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骼疾病,其特征是骨 密度降低和骨质变脆。 绝经后是女性患骨质疏松最容易的时期 ,因为雌激素水平的下降对骨骼健康产 生不利影响。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发展可能导致骨折和其他骨 骼问题。
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均衡饮食:摄取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是 预防骨质疏松的关键。建议摄入富含钙 的食物如奶制品、鱼类和豆类,同时注 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
总结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建议 ,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绝经后骨质疏松预防和 措施PPT课件
目录 引言 什么是骨质疏松 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 措施 总结
引言
引言
欢迎来到本次课件,我们将一起探讨绝 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措施。 绝经后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对女性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

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

中国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2020全文版)骨质疏松症(OP)是以骨强度(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和骨折风险增高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1]。

OP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由影响骨代谢的任何疾病和/或药物所致,其中药物以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最为常见。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P)是激素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者可致椎体、肋骨和髋骨等部位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

GIOP重在预防与早期治疗,但目前仍未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防治往往不积极[3]。

2013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结合我国国情,制定了我国GIOP 诊治的专家共识,该共识的推出对促进国内GIOP的规范诊治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GIOP的流行病学、评估体系和防治药物等领域取得了巨大进展。

国内大规模GIOP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激素治疗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超过80%,而约有1/3的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规范的防治[4, 5]。

国内外经验显示,采用以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X)为核心的骨折风险评估体系,对于GIOP 的分层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地舒单抗等新型治疗药物的研发、药物转换和减停方案的探索,为GIOP的最佳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因此,修订适合我国实际国情的GIOP防治指南刻不容缓。

一、发病机制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的病理生理机制非常复杂,主要特征是持续骨形成下降伴早期一过性骨吸收增加[2]激素可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骨细胞[2]。

(1)激素对骨形成的影响:早期激素可降低成骨细胞的招募,加速成骨细胞凋亡,随后持续地影响成骨细胞的数量、合成能力,导致骨形成下降。

目前认为,激素主要是通过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受体2和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产生上述影响[6]。

(2)激素对骨吸收的影响:激素能增加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的生成,减少骨保护素的生成[7],从而增加破骨细胞的寿命、数量和活性。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PPT课件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PPT课件

柔韧性锻炼
进行平衡性锻炼,如瑜伽、舞蹈等,以提高 身体平衡能力。
适量原则
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运动习惯,制定适量的 运动计划,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保持良好作息和心态平衡
充足睡眠
保证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 有助于身体恢复和骨骼健 康。
规律作息
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 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心态平衡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减 轻精神压力,有助于身体 健康和骨骼保护。
物理疗法
如脉冲电磁场、体外冲击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 促进骨形成。
针灸疗法
针灸相关穴位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症 状。
患者教育及心理支持工作部署
健康宣教
01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提高防治意识。
心理干预
02
关注患者心理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焦虑、抑郁等
负面情绪。
生活方式指导
01
02
增加钙摄入
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 豆制品、海产品等。
03
04
补充维生素D
适量晒太阳,增加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摄入,如鱼肝油、蛋黄等 。
适量运动锻炼指导原则
负重运动
进行适量的负重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 拳等,以增加骨密度。
平衡性锻炼
进行柔韧性锻炼,如伸展运动、关节活动等 ,以保持关节灵活性。
03
指导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
足睡眠等。
长期随访管理计划制定
定期随访
制定随访计划,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关注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骨折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和处 理方法。

亚太专家共识骨质疏松症治疗2020(最全版)

亚太专家共识骨质疏松症治疗2020(最全版)

亚太专家共识骨质疏松症治疗2020(最全版)骨密度(BMD)是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疗效监测评估方法,但是该检查便捷性较差,通常要1年或更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变化。

如何能在治疗早期观察治疗的反应,更好地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此,亚太区域多个国家地区的骨质疏松症领域的专家共同讨论,形成了骨转换指标用于骨质疏松症治疗早期监测的专家共识,即将发表于Journal of ClinicalDensitometry:Assessment & Management of Musculoskeletal Health.Bonjour JP, et al. 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 (2014), Dec; 27(2):252-267共识内容监测指标CTX和P1NP是临床研究中最常用的骨转换标记物,也是IOF和国际临床检验医学联合会(IFCC)推荐指标。

血清CTX血清P1NP骨质疏松症治疗早期监测血清1型胶原C末端肽(CTX)和1型前胶原N末端肽(P1NP)的临床特点国家地区人群差异欧美包括日本多个国家都进行了P1NP和CTX的人群参考值研究,在不同国家间未发现显著差异。

根据现有的最佳证据,BTM参考值可能是普遍的适用的,没有人群或地理差异。

BTMs测量采用IDS-iSYS或RocheCobas检测,这两种方法有不同的参考值区间CTX(~100到~700ng / L)和P1NP(~15到~70μg / L),两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监测CTX和P1NP治疗后的相对变化程度,可能比用绝对值的均值更合适。

BTM变化不达标分析治疗后BTMs未达到理想变化,可能提示患者依从性差或是存在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原发疾病,这些问题都需要解决,特别是在治疗前BTMs 水平就较低的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骨吸收和形成标志物处于较低水平,而慢性肾病(CKD)和其他一些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的患者,BTMs变化个体差异明显。

2024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4老年妇科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中国专家共识(完整版)目前,我国以年龄60岁以上作为老年人的标准,而世界卫生组织(WHO)将60-74岁划归为年轻老年人,75岁以上才称为老年人。

老年女性是妇科疾病的高发人群,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组织器官不断衰老退化,机体储备功能下降,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以及医疗费用均较高,成为临床需迫切关注的问题。

本共识包括了围手术期术前、术中、术后的管理建议,旨在实现围手术期的标准化管理,力争达到平稳康复的预期,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提升医疗品质。

术前管理老年患者作为特殊群体,其术前管理重点包括基于风险的分层管理、营养状态评估与干预、基础疾病专科管理、血栓风险评估与预防、麻醉风险评估等。

1.1初筛分层管理在拟定老年患者手术时,应根据妇科疾病本身、体能状态、合并症类型及程度、生活习惯、既往用药史等进行分层管理,个体化诊疗方案尤为重要。

根据病史及体格检查,将老年患者分为适合直接手术和需要进行术前康复(也称预康复)两类。

1.2营养状态评估及干预营养干预是预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妇科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及营养风险问题,营养缺乏也会增加妇科疾病(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易感性。

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营养筛查和评估是判断手术耐受性、并发症及预后的重要环节。

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是营养不良的直接证据。

当判断患者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时,应积极进行营养干预。

推荐意见推荐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为老年妇科患者首选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评分23分提示存在营养风险,推荐进一步联合《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表》、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等评估营养不良程度;存在营养不良风险及营养不良患者,推荐进行包括营养咨询、饮食调整、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等营养干预,纠正患者营养状态(推荐等级:2A类)。

1.3体能状态评估及干预对老年患者来说,体能状态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储备和状态,与手术入路、手术范围等手术因素密切相关。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多层次个体化防治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多层次个体化防治

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多层次个体化防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内分泌科阮祥燕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低骨量和骨的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

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骨质疏松症危害范围波及全球约1/3的50岁以上女性和1/5的50岁以上男性,其发病率在世界常见慢性病中已跃居第7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我国13亿人口中,有骨质疏松患者90, 000 ,000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还在逐年递增。

据估计,我国在以后的10~20年内,老年人骨折发生率每10年将增加30%,因骨质疏松症所致的医疗费用的急剧增加,骨质疏松已成为危害我国公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

世界人口统计学数据显示,多数国家女性的平均寿命已达70岁或80岁,由于多数女性的绝经年龄在45~55岁,因而绝经后女性人数的增加,与绝经相关的骨质疏松症已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保健课题。

一、雌激素对骨代谢的影响1941年Albright提出绝经与骨质疏松之间的关系后,对雌激素与骨代谢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

发现:1)血雌二醇(E2)低于40~80pg/ml时发生骨丢失。

绝经5年内,雌激素下降最快,骨丢失最多,约为总丢失量的50%。

用钙动力学测定研究,绝经5年内骨钙吸收较绝经前女性增加67mg/d,而骨形成只增加50mg/d,此差别在绝经后1~2年内最大,补充雌激素后,骨吸收与骨形成恢复至绝经前的状态。

2)绝经后身体各部位的骨丢失速度加快,因小梁骨的转换率高、骨吸收面积大,小梁骨的骨丢失比皮质骨更快,所以脊椎骨及四肢骨末端变化最为显著。

3)绝经前女性双侧卵巢切除术后,雌激素快速降低,骨丢失速度更快,术后2年内腰椎小梁骨丢失率高达每年8%,中段桡骨皮质丢失率为每年2%,青年女性因疾病影响卵巢分泌雌激素、或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均可发生类似于绝经后的骨骼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专家共识(完整版)关键词:围绝经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专家共识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骨质疏松症已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女性的健康,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为男性的3倍。

据估计到2020年,国内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增至 2.866亿人,髋部骨折人数将达到163.82万人,骨质疏松症患者2050年将会上升至5.333亿人[1]。

在中国,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和7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长,骨质疏松和骨折的负担将大幅增长,与骨质疏松症相关的骨折到2035年将增加1倍。

骨质疏松症和相关的骨折是增加绝经后妇女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要因素,更年期的女性发生较严重的骨折后的剩余寿命比发生乳腺癌后的剩余寿命要短[2]。

绝经后骨量快速减少,如绝经后早期,前臂远端每年平均减少骨密度约3%,脊椎和股骨颈绝经后3年内平均每年减少骨密度2%~3%,绝经早的女性(45岁前),骨密度下降更快速,平均每年骨密度减少3%~4%[3]。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妇产科专家委员会及围绝经期骨质疏松防控培训部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参考近年国际最新相关指南,结合妇产科诊疗具体情况,制定中国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防治首个专家共识。

01绝经的分期根据WHO的标准,研究绝经时可分为4个时期:①绝经前(月经停止以前的生命过程);②绝经(卵巢功能彻底衰退,月经停止>12个月,出现绝经相关的生物学改变,卵泡刺激素>40IU/L);③围绝经期(依据STRAW+10分期[4],从临床特征、内分泌学及生物学上开始出现绝经趋势的迹象,直至绝经1年);④绝经后期(绝经后的生命过程)。

02围绝经期或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诊断绝经后骨质流失加速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围绝经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初期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会出现疼痛、骨骼变形,严重者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同时可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影响[5],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可引起脊椎变形及椎体压缩性骨折,又称I型骨质疏松症,主要由绝经后卵巢合成的雌激素减少所致[6]。

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主要基于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检测(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nmetry ,DXA)结果和/或脆性骨折,需满足以下3个条件之一:①髋部或椎体脆性骨折;②DXA测量的中轴骨骨密度或桡骨远端1/3骨密度的T-值≤-2.5;③骨密度测量符合低骨量(-2.5<T-值<-1.0)+肱骨近端、骨盆或前臂远端脆性骨折。

同时排除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5]。

需要除外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影响骨代谢的内分泌疾病和免疫性疾病、影响钙和维生素D 吸收和代谢的消化系统和肾脏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及多发性骨髓瘤、先天和获得性骨代谢异常疾病以及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影响骨代谢药物等。

首先要通过病史询问除外以上病史,之后可以通过辅助检查辅助鉴别。

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和骨骼 X 线影像是基本检查,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血磷和碱性磷酸酶一般在正常范围,有骨折时血碱性磷酸酶水平可轻度升高,如以上化验检查异常,应进一步选择血沉、性腺激素、25-羟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甲状腺功能等检查。

03骨折风险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建议每年进行胸腰椎X线检查,如有椎体脆性骨折可及早发现。

对没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质疏松症患者,要进行骨折风险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骨折风险预测工具(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FRAX)可以用来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

FRAX工具是根据部分临床危险因素和股骨颈骨密度建立模型,用于评估患者未来10年髋部骨折及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椎体、前臂、髋部或肩部)的概率,其中临床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既往骨折史、父母髋部骨折史、吸烟、糖皮质激素、是否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否有继发性骨质疏松、是否过量饮酒等。

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5]建议,目前采用美国的标准,即FRAX预测的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20%时,为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

04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防治选择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防治的选择应该基于有效性、风险和成本的平衡,并符合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的特点采取不同阶段的防治措施与方法。

围绝经期开始就要采取措施维持骨健康,包括采用健康生活方式、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同时可以采用绝经激素治疗(hormone therapy,HT),另外骨折风险高的女性,包括已经诊断骨质疏松症者和骨量低下(-2.5<T-值<-1.0)且FRAX工具计算出未来10年髋部骨折概率≥3%或任何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者[5,7],也可采用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

4.1 健康生活方式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应该注意均衡营养、规律运动等。

4.1.1健康饮食每天每顿饭都有水果和蔬菜、全麦纤维,每周2次食用鱼,低脂摄入(推荐橄榄油),控糖(≤50g/d)、少油(25~30g/d)、限制盐的摄入(≤6g/d)、戒烟、限酒,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0g。

4.1.2适当控制体重体重减轻5%~10%就足以改善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许多异常。

BMI 18.5~23.9kg/m2为正常,体重过高增加心血管病风险,低体重增加骨质疏松症风险。

提倡规律的负重运动和肌肉强化运动,规律的锻炼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总死亡率。

最佳的锻炼方式是每周至少150min中等强度的锻炼,每周2次额外的抗阻力训练可能会有更多的获益,其中推荐有氧运动的强度时,应考虑到年龄较大者有氧呼吸的舒适度。

4.1.3 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4.1.3.1补钙单纯补钙可以增加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8]。

50岁以上和绝经后女性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d[9]。

营养调查显示,国内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平均366.1 mg/d,其中城市居民膳食钙摄入量(412.4 mg/d)高于农村居民(321.4 mg/d),故还需补充钙600mg/d [10]。

建议首先通过膳食补充,如果不能从膳食中获得足够的钙,如乳糖不耐受或缺乏高钙食物,建议通过钙补充剂达到推荐的每日摄入量。

为了增加钙吸收率和吸收总量,建议等量的钙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摄入。

为避免钙过度摄入导致的增加的心血管病风险,美国骨质疏松基金会和美国心脏病预防协会联合声明指出[11]:从饮食和钙补充剂中摄入的钙应控制在2000~2500mg/d。

为减少过度钙摄入导致的可能增加的肾结石风险,建议有肾结石病史者应该评估肾结石的原因,减轻体重,多饮水增加尿量,控制钠盐摄入,增加膳食钙摄入[12]。

4.1.3.2 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在钙的吸收和骨骼健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善肌肉性能、增加平衡、降低跌倒的风险、增加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13]。

中国成人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为400 IU(10μg)/d,≥65岁老年人推荐摄入量为600IU (15μg)/d[9]。

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症防治时,剂量可为800~1200IU/d[10]。

体内的维生素D状况是通过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来评估的。

血25(OH)D的检查有助于明确不同个体的需要量。

为降低跌倒和骨折风险,《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 》建议绝经后女性血清25(OH)D水平应≥75nmol/L [5]。

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主要为皮肤接触日光照射和从膳食中获得。

必要时可补充外源性维生素D。

补充的维生素D分为普通维生素D和活性维生素D两种。

普通维生素D为骨健康基本补充剂,活性维生素D是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症。

目前国内上市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有1α羟维生素D3(骨化醇α)和1,25双羟维生素D3(骨化三醇)两种[14]。

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时,活性维生素D可与其他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应用。

使用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安全性,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浓度。

4.2 激素治疗国际绝经学会对中年女性的健康管理及绝经HT的建议(2016)指出:对于绝经前后启动HT的女性,可获得骨质疏松性骨折一级预防的好处[15]。

美国内分泌学会2019年发布《ENDO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7],建议患者<60岁,绝经<10年,静脉血栓风险很小,伴随绝经相关症状,未应用绝经HT者,充分评估后可以给予绝经HT。

HT可以改善骨重建的负平衡状态。

另外,研究发现HT对皮肤、软骨和其他结缔组织也有益处:①激素治疗对软骨的影响。

虽然雌激素暴露与骨关节炎没有明确的相关性,全身性肌肉和关节疼痛是女性绝经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绝经后腰椎间盘变薄,和男性相比,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女性均较高。

此外,女性的关节炎更容易进展和出现症状。

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已经被鉴定存在于软骨细胞中,最近的研究证实雌激素受体存在于滑膜细胞中,在应用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HT妇女中显示软骨降解缓慢。

同时发现女性采用HT,能够减少45%的关节手术。

②激素治疗对皮肤的影响。

雌激素受体已经被检测到存在于多种皮肤结构中,因此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缺乏可能会对皮肤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显示绝经后皮肤变薄和缺乏弹性,应用雌激素后能够改善皮肤表面纹理、锁水能力、真皮层的胶原蛋白含量和弹性。

③激素治疗对韧带和肌腱的影响。

雌激素对韧带和肌腱的功能影响,并没有被充分的阐明。

女性采用HT后,易显现出低肌腱硬度,高纤维密度的转变及较高的胶原代谢。

HT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一级预防措施,绝经HT可以预防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丢失,增加或维持妇女的骨密度。

文献报道,17β-雌二醇联合孕激素应用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均增加,且1mg17β-雌二醇和2mg 17β-雌二醇联合孕激素应用增加骨密度效果无明显差异,明显高于安慰剂组[16],同时其他雌激素均有增加骨密度的效果[17-18]。

正确启动HT要注意以下几点。

4.2.1 HT的启动时机虽然HT可以预防绝经后任何年龄的骨折发生,但是患者采用HT的年龄非常重要:①患者50~60岁或者绝经<10年,HT可作为一线治疗[15];②60~70岁患者启动HT需要个体化评估受益及风险,应考虑其他有效的药物及最低有效剂量[15];③不推荐>70岁患者启动HT。

4.2.2 HT应用前评估HT可以用于骨质疏松症一级预防,但是用前要进行充分评估:①有HT适用证而无禁忌证、患者愿意接受HT,可以根据情况采用个体化HT;②存在禁忌证者,不能给予HT;③绝对禁忌证包括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血栓性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不明原因阴道出血、血卟啉症、耳硬化症、脑膜瘤(禁用孕激素)[19];④慎用情况包括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增生症、血栓形成倾向、乳腺良性疾病及乳腺癌家族史、胆囊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垂体泌乳素瘤、癫痫、偏头痛、哮喘等[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