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貌(三十)
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河流上游地区存在大量山岳冰川,中游N沟谷多泥石流灾害发生。
(1)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字形,主要是由于流水作用强烈导致的。
(2)图中P处地貌是,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M处地貌是,属于地貌。
(3)指出图中河流上游地区可能存在的冰川地貌。
(4)目前,泥石流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为减少N地泥石流造成的危害,请你为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答案:(1)V;下切或下蚀
(2)牛轭湖;裁弯取直;三角洲;流水堆积
(3)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刃脊等。
(4)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植树种草;建设护坡工程、拦洪堤等工程;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解析:(1)河流上游河谷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流水下切作用强烈,河谷比较深,横剖面呈V字形。
(2)图中P处是由于河流裁弯取直而形成的牛轭湖。M处位于河口,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三角洲,属于流水堆积地貌。
(3)图中河流上游地区为山地地形,其上可能存在冰斗、冰川槽谷(U形谷)、角峰、刃脊等。
(4)减少N地泥石流,可以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宣传措施等方面分析。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减灾法律法规,制定应急预案等;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遥感等,建立灾情预警和监测系统;在坡地上植树种草,保持水土;建设护坡工程、拦洪堤等工程;加大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等。
【小提示】流水地貌分为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侵蚀地貌:沟谷、V型谷等(一般在河流中上游,如长江三峡、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成壑的地貌形态. );流水沉积地貌:三角洲、河漫滩、冲积平原、冲(洪)积扇等。在河流的上游地区,河流侵蚀以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流横剖面呈"V"型。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多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河流在流经岩性差异明显的河段时,由于差异侵蚀,可能会形成瀑布景观。河流下游地区,地形平坦,河床更加宽阔,易形成聚落。河口处沙洲因堆积最终与河岸相连。
2、回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盆地中部沼泽广布。下图为刚果盆地(局部)等高线略图。
(1)评价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
(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说明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
(3)甲地没有形成沼泽,分析甲地沼泽形成的不利条件。
(4)推测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
答案:(1)有利条件:流量大,通航能力强(水温高,无结冰期);水流平缓,航行安全。不利条件:沼泽广布,不利于沿岸筑港
(2)热带雨林,植被茂盛;大量涵养水源,提高地表湿度;林下光照弱(空气潮湿),蒸发量小
(3)远离河流,地表水来源不足;地形相对凸起,地表水容易散失
(4)气候湿润,河流流量大;(坡面)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小;断裂下陷,导致地面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对河床)侵蚀作用强
解析:(1)刚果盆地中部发展内河航运的自然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评价。从有利条件来看,刚果盆地内的河流流域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降水量大,因此流量大,江阔水深,航道条件优越,通航能力强,且全
年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刚果盆地内部地形平坦,河流水流平缓,利于航行,且航行安全性高。从不利条件
来看;图中显示,刚果盆地内部沼泽广布,建设河港的陆域条件较差,不利于沿岸筑港,从而对发展内河航运
不利。(2)刚果盆地中部沼泽广布,该地植被对沼泽形成的促进作用应森林涵养水源、蒸发等方面进行分析说明。刚果盆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茂盛,热带雨林涵养水源能力强,提高地表湿度,为盆地中沼泽提供稳定
的水源;热带雨林植被密度大,林下光照弱,空气湿度大,蒸发量小,使得地表和地下水丰富,为盆地中沼泽
提供丰富的水源。(3)甲地没有形成沼泽,甲地沼泽形成的不利条件应从水源、地形等角度进行分析。图中显示,甲地离河流较远,地表水相对较少;甲地地势较高,地表水不易汇集,容易流失,地表不易积水形成沼泽。(4)刚果盆地周边峡谷幽深的自然原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内外力共同作用角度进行推测。材料信息表明,
刚果盆地形成于断裂下陷作用,说明刚果盆地边缘坡度陡,落差大,河流流速快;刚果盆地属热带雨林气候,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河流发育众多,且河流流量大;坡面上受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弱,河流含沙量小,因此
河谷中流水侵蚀作用强烈,不断下切侵蚀,形成周边峡谷幽深的地貌景观。【小提示】沼泽成因一般有如下几点:1.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作用弱 3.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4.冻土广布,不易下渗 5.凌汛
现象。
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类型有基岩海岸、砂质海岸和泥质海岸。基岩海岸是由岩石组成的海岸,深水逼岸,经过海水的长期作用,加上基岩海岸本身的地质作用及岩石性质、结构特征,形成了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拱桥、海蚀柱(由海蚀拱桥演化而来)等各种形态的海蚀地貌。下图为我国青岛市沿海基岩海岸景观示意图。
(1)指出基岩海岸线的进退趋势,并说明原因。
(2)据图文材料说明海蚀柱形成的过程。
(3)简述基岩海岸形成的海蚀柱对人类生产生活的不利影响。
答案:(1)趋势:朝陆地方向退缩。原因:基岩海岸的海浪侵蚀速度大于沿岸河流泥沙淤积的速度,海岸线附近侵蚀
大于淤积,导致海岸线后退。
(2)突向海洋的基岩,因岩性、结构不同而受海水侵蚀,两侧形成海蚀穴;由于进一步侵蚀,两侧海蚀穴被贯穿,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顶部风化崩塌,形成残留于海洋中的柱状凸起,成为海蚀柱。
(3)阻隔海洋运输路线;影响海洋养殖,不利于养殖操作等。
解析:
本题以我国青岛基岩海岸景观为载体,考查海岸地貌形成及影响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
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
趋势:基岩海岸线会朝着陆地方向退缩。原因是基岩海岸地区主要的作用力是风化作用和海浪侵蚀作用。由于
海浪侵蚀速度大于沿岸河流泥沙淤积的速度,使得海岸线附近侵蚀大于淤积,形成各种海蚀地貌,使基岩海岸
处岩石不断被风化、侵蚀破坏,不断被海水搬走,导致海岸线后退。
(2)
首先基岩海岸地区存在有突向海洋的基岩岬角,因岩性、结构不同而受海水长期侵蚀,两侧形成海蚀穴;其次,由于进一步侵蚀,两侧海蚀穴被海水贯穿,形成海蚀拱桥;第三,随着时间的流逝,海蚀拱桥顶部风化崩塌,
形成残留于海洋中的柱状凸起,成为海蚀柱。
(3)
不利影响可以从海洋运输、海水养殖、旅游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海洋运输看,阻隔海洋运输路线,影响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