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理气药
中药学——补虚药理气药
![中药学——补虚药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b61f4889ec3a87c24028c41b.png)
• 现代研究:有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松弛支 气管平滑肌,利尿,抑菌等作用。用于胃 炎,胆结石,阑尾炎,肠梗阻等急性急腹 症疼痛效好。
总之,木香辛散温通而苦降,芳香性 燥,可升可降,通行三焦肠胃气滞,主胃 肠气滞之胀痛痢疾腹痛,若脾失健运导致 肝失疏泄之湿热黄疸,肝胆结石,亦为必 用之品。借其芳香悦脾之功于补药中少许, 使补药补而不腻,亦是本品的特点。
*木香《本经》 处方用名:煨木香 广木香 云木香 川木香
• 性能: • 辛、苦、香、温,归脾、胃、大肠经。 行气止痛 健胃消食 辛香行散以散郁结滞气 以辛散苦降温通为功 通三焦善行胃肠气滞. 苦温胜寒湿以温中除湿 归脾胃则消中焦食积 气行郁散,三焦通畅则痛自止,寒湿得除脾胃 健运则积滞可消,为行气止痛要药。故有 诸功.
• 刀豆—止呃逆,又能补肾.
• 天仙藤—祛湿活血通经络.
• 青木香—解毒消肿.
• 九香虫—偏补肾阳.
• 大腹皮—利水消肿.
• 娑罗子—疏肝和胃.
• 1、行气药的含义、通性作用及适应证各是 什么。 • 2、陈皮、青皮来源相同,其性能应用有何 异同? • 3、枳实枳壳同出一物,其性能应用有何异 同? • 4、木香、香附、乌药的性能应用各有哪些? 如何区别? • 5、薤白、佛手、沉香、川楝子、檀香、荔 枝核、 柿蒂各有何功用及特点?
*陈皮《本经》上品 • 处方用名:广陈皮 、新会皮、桔皮。
桔皮
• 性能:辛、苦、香、温,归脾、肺经。 理气健脾 燥湿化痰 辛香行散以行气散结 以行气燥湿为功 中气 • 苦温香燥以燥袪湿邪 • 行则脾胃自健,寒湿除则痰饮自消。故有 诸功。
• 应用: 脘腹胀満 1、用于脾胃气滞证 恶心呕吐 寒湿犯中,阻碍 不思饮食 气机所致 .用陈皮胜寒湿理气健脾,如宽中丸(陈 皮、白术、木香)或平胃散,或异功散(四君子汤 加陈皮)。 胸闷呕吐 2、用于痰湿壅滞证 寒湿犯肺生痰阻于 痰饮喘咳 气道,障碍了呼吸所致,用陈皮燥湿化痰,如二陈 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 此外还用于胸痹证及胃虚呕吐:如桔皮枳实生姜 汤治胸痹,或桔皮竹茹汤 治呕吐。
行气药(理气药)
![行气药(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dca634122af90242a895e5ed.png)
调中——消胀兼降胃气,略有止呕之效
---------------------------------------------------------------------------------------------------------------------橘核——橘的种子
性味苦,平
归肝经
陈皮 辛、苦,温 归脾、肺经
功效
行气调中、燥湿
行气调中
用于中焦脾胃气滞,出现脘腹胀满,不论寒热虚实
均可用
长于消胀,止痛较弱
气滞有寒 +温里药
气滞有热 +清热药
气滞有虚 异功散+四君子汤 同湿/利湿/化湿药
橘皮竹茹汤——用于脾胃气滞,出现恶心呕吐【张
仲景】中焦兼气滞均能用
理气散结,止痛
适用于疝气疼痛、睾丸肿痛及乳房结块等;煎服,3~10g 橘络——橘的中果皮及内果皮之间的纤维束群
性味甘、苦,平
归肝、肺经
行气通络,化痰止咳
适用于痰滞经络之胸痛、咳嗽、痰多;煎服,3~5g 橘叶——橘树的叶
性味辛、苦,平
归肝经
疏肝行气,散结消肿
适用于胁肋作痛、乳痈、乳房结块等;煎服,6~10g。
气滞有热 +清热药 气滞有虚 脾胃 +补气健脾药
肝血虚 +补肝血药 肝阴虚 +补肝阴药 实——①湿浊(水湿)加气滞 +除湿/利湿/化湿药 ②有痰 +化痰药 ③有瘀血 +活血化瘀药 ④饮食积滞而引起的气滞 +消食药 ⑤寄生虫、肠虫干扰胃肠功能,造成气滞 +驱虫药 ⑥大便不通,不能通降,存有气滞 +泻下药 -------------------------------------------------------------------------------
中药分类——理气药
![中药分类——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76177919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9c.png)
中药分类——理气药中药分类——理气药【【【【理气药综述】】】】凡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平降气逆、消除气滞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因其善于行散气滞故又称为行气药,作用较强者称为破气药。
理气药多辛、苦,性温,气味芳香,能入脾、胃、肺、肝经,具有行气消胀,解郁止痛、降逆等功效,主要治疗气滞、气郁和气逆证。
中医理论认为气运行于全身,贵在流通疏畅,如果某些脏腑、经络发生病变,使气的流通发生障碍,则会出现气滞。
所谓气滞,就是指气机不畅、气行阻滞的证候。
多由于冷热失调、精神抑郁、饮食失常以及痰饮湿浊等因所致。
气滞病症,主要为胀满疼痛。
气滞日久不治,可进而生痰、动火、积留血液。
气滞的临床表现以胀闷、疼痛为主。
由于气机阻滞部位的不同,又可表现出不同证候。
如脾胃气滞可致脘腹胀痛、嗳气、呃逆、大小便失常;肝郁气滞常表现为胸闷胁痛、食欲不振,以及乳房胀痛、月经不调;肺气壅滞出现咳喘等。
气滞的症状在慢性胃炎、溃疡病、胆道疾病、慢性肝炎等许多消化系统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妇女痛经等疾病中皆可见到。
理气药适用于脾胃气滞、脘腹胀满疼痛,胸部气滞、胸痹疼痛,肝气瘀滞、胁肋胀痛、乳房胀痛或结块、疝痛、月经不调等;以及胃气上逆、呕吐嗳气、呕逆等症。
分别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止痛、疏通气机、宽胸止痛、疏肝解郁降逆和胃等作用。
根据理气药的归经部位及治疗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理脾和胃药、疏肝解郁药、疏肝和胃药和通宣理肺药4类。
根据理气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又可分为行气药(含调气、匀气、疏气、顺气药)、降气药、破气药3类。
气滞的治疗原则是理气或行气。
理气药的药性多为味辛、苦,性温或微温,如橘皮、青皮、木香;个别药物性平,如香附、柿蒂等;少数药物例外,如少数药物具有寒性或微寒性,如川楝子、青木香为寒性,枳实为微寒。
乌药单具辛味,川楝子单具苦味,柿蒂苦、涩,香附兼微甘。
由于辛能行能散,苦能泄降,性温能温通,故具有辛、苦、温或辛、温性味者,行气降泄之力较大。
第十五章 理气药
![第十五章 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9e1cb833f524ccbff121849f.png)
第十五章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名行气药。
理气药性味多辛苦温而芳香。
其味辛能行,味苦能泄,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即行气、降气、解郁、散结的作用。
并可通过畅达气机、消除气滞而达到止痛之效,即《素问》“逸者行之”、“结者散之”、“木郁达之”之意。
因本类药物主归脾、胃、肝、肺经,以其性能不同,而分别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
理气药主要用治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肝气郁滞所致胁肋胀痛、抑郁不乐、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肺气壅滞所致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使用本类药物,须针对病证选择相应功效的药物,并进行必要的配伍。
如脾胃气滞,要选用调理脾胃气机的药物,因于饮食积滞者,配伍消导药;因于脾胃气虚者,配伍补中益气药;因于湿热阻滞者,配伍清热除湿药;因于寒湿困脾者,配伍苦温燥湿药。
肝气郁滞,应选用疏肝理气的药物,因于肝血不足者,配伍养血柔肝药;由于肝经受寒者,配伍暖肝散寒药;用于瘀血阻滞者,配伍活血祛瘀药。
肺气壅滞,应选用理气宽胸的药物,因于外邪客肺者,配伍宣肺解表药;因于痰饮阻肺者,配伍祛痰化饮药。
本类药物性多辛温香燥,易耗气伤阴,故气阴不足者慎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部分理气药具有抑制或兴奋胃肠平滑肌作用,或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或利胆等作用;部分理气药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中枢抑制、调节子宫平滑肌、兴奋心肌、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升压或降压、抗菌等作用。
本类药物现代多用于治疗胃炎、肠炎、消化道溃疡、多种肝病、胆结石、胆囊炎以及慢性支气管炎等。
陈皮chenpi《神农本草经》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干燥果皮。
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秋末冬初果实成熟时采收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以陈久者为佳,故称陈皮。
产广东新会者称新会皮,广陈皮。
切丝,生用。
【性能】辛、苦,温。
归脾、肺经。
理气药的名词解释
![理气药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65f044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1.png)
理气药的名词解释理气药是中医药学中的一类药物,主要用于调节人体的气机功能,平衡气血运行,促进气机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理气药属于中药的一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一、理气药的定义和意义理气药,顾名思义,是指能够调理人体气机的药物。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正常运行和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贯穿于全身,通过经络运行,维持脏腑器官的正常功能。
而气机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因此,理气药的作用就是帮助恢复和维持气机的正常运行,消除气机阻滞引起的疾病。
二、常见的理气药1. 木香:木香是一味具有温中理气作用的理气药。
它能够舒缓腹胀、胸闷等症状,促进气机畅通。
常常被用来治疗脾胃气滞、胸腹胀满等病症。
2. 陈皮:陈皮是中医常用的理气药之一。
它能够行气化痰、理胃止呕。
临床上常见的脾胃气虚、消化不良等症状都可以采用陈皮来治疗。
3. 枳实:枳实是一种能够行气宣阳的理气药物。
它有橘皮,苦橙一类药物的气味,能够行气健胃,有清气和降逆的作用。
在中医理论中,枳实常被用来治疗痰湿凝滞、胃脘痛等症状。
4. 乌梢蛇:乌梢蛇是一味温性而毒药,具有理气作用。
它能够行气、活血、消肿,可用于治疗淤血、气机不畅引起的痛证。
三、理气药的临床应用理气药在中医临床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常用于治疗气滞、气滞血瘀、气滞痰湿等导致的各类病症。
例如,胸胁胀痛、腹胀、乳腺增生等都可以采用理气药进行治疗。
在治疗胸痹时,常用理气药与活血药结合应用,既能疏通气机,又能活血通络。
以柴胡、丹参为主的方剂,经常被用于治疗胸闷、痛、心悸、气急等症状。
在治疗痞满的时候,常用辛散解郁的理气药物。
如枳实、木香等,通过行气宣郁,消除胸腹部的痞满感,起到冲破气机阻滞的作用。
四、理气药的调理方法理气药在内服和外用上的调理方法也十分重要。
在内服上,常用煎剂、丸剂、散剂等剂型,可以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外用方面,常见的方法有贴敷、熏蒸等,通过通过皮肤渗透或吸入药物,起到理气的作用。
15理气药
![15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3b6382373968011ca300915d.png)
根
别名:
产于云南、广西者称云木香;产于印度、缅甸者( 产于云南、广西者称云木香;产于印度、缅甸者(从广州进 云木香 广木香;产于四川、西藏等地者称川木香 口)称广木香;产于四川、西藏等地者称川木香
木香
二、性味归经、功效 :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胆、三焦经 归脾、 大肠、 主治病证 功效
脾胃气滞证 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与乌药、小茴香、 与乌药、小茴香、木香等同用
⒉食积腹痛
消积化滞、和降胃气、 消积化滞、和降胃气、行气止痛 食积气滞, 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与山楂、神曲、 与山楂、神曲、麦芽等同用
青皮 ⒊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久疟癖块 气滞血瘀之癥瘕积聚、 与三棱、莪术、 与三棱、莪术、丹参等同用 破气散结
四、用法用量:
歌括: 歌括: 枳实除痞,破气消积,痛满痞胀,泻痢便秘。 枳实除痞,破气消积,痛满痞胀,泻痢便秘。
枳实
三、临床应用:
⒈食积证、胃肠热结气滞证 食积证、 破气除痞、 破气除痞、消积导滞
与山楂、麦芽、 与山楂、麦芽、神曲等同用 与大黄、芒硝、 与大黄、芒硝、厚朴等同用 与黄芩、 与黄芩、黄连同用
饮食积滞, 饮食积滞,脘腹痞满胀痛 热结便秘、 热结便秘、腹痞胀痛
煎服,3~10g 煎服,
醋炙疏肝止痛力强
橘皮与青皮的比较: 橘皮与青皮的比较: 相同点: 相同点: 理气止痛 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和肝胃气滞之胁肋胀 主治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和肝胃气滞之胁肋胀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 肝胃气滞 痛、脘腹疼痛等证 不同点: 不同点 长于理脾肺之气而健脾燥湿 长于 橘皮: 理脾肺之气而健脾燥湿,降逆止呕,燥湿化痰; 橘皮: 理脾肺之气而健脾燥湿,降逆止呕,燥湿化痰; 凡脾胃失健运之胸腹胀满、食少呃逆、 凡脾胃失健运之胸腹胀满、食少呃逆、痰多咳喘等 证均可应用 青皮: 药力较强,偏于疏肝破气 散结,消积化滞; 青皮: 药力较强,偏于疏肝破气,散结,消积化滞;主 疏肝破气, 治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乳痈、疝痛以及饮食积 治肝气郁结之胁肋疼痛、乳痈、 滞之脘腹胀满等证
中药学--常用理气药功效与主治
![中药学--常用理气药功效与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ef251a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9.png)
序号
类别
名称
功效
主治
速记重点
1
理气药
陈皮
理气调中
燥湿化痰
①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嗳气、恶心呕吐
②湿浊阻中胸闷腹胀、纳呆便溏
③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
治中焦气滞证尤佳,兼寒者最宜
2
青皮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①肝气郁滞之胸胁、乳房胀痛或结块,乳痈,疝
气痛
②食积脘腹胀痛
③癥瘕积聚,久疟癖块
②气滞胸闷
无
7
香附
疏肝理气
调经止痛
①肝气郁滞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
②肝郁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
③脾胃气滞,脘腹胀痛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8
木香
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①脾胃气滞之脘腹胀痛
②下痢腹痛、里急后重
③脾运失常、肝失疏泄之胁肋胀痛、泄泻
④脾虚气滞之食少吐泻
通理三焦,尤善行肠胃气滞,为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
①寒疝腹痛,睾丸肿痛
②痛经,产后腹痛
③肝胃不和胃脘痛
无
16
川楝子
行气止痛
杀虫
疗癣
①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胸胁、脘腹胀痛,疝气痛
②虫积腹痛
③头癣
治肝郁气滞或肝胃不和诸痛,兼热者最宜
17
乌药
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①寒郁气滞之胸闷胁痛、脘腹胀痛、疝痛及痛经
②肾阳不足、膀胱虚寒之小便频数、遗尿
治三焦寒凝气滞诸证
18
无
3
橘红
行气宽中
燥湿化痰
发表散寒
①湿痰咳嗽,痰多胸闷
②风寒咳嗽
③湿阻中焦
20种理气的中药偏方
![20种理气的中药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7bb7e17d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7.png)
20种理气的中药偏方中医中的“理气”指的是调理身体气机、畅通气血运行的一种方法,主要目的是舒缓情绪、减轻压力、促进新陈代谢,从而改善身体状况。
中药理气的偏方主要有:1. 柴胡汤:柴胡、黄芩、半夏、枳壳、人参、甘草、生姜。
2. 小柴胡汤:柴胡、半夏、黄芩、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3. 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4. 橘红丸:当归、川芎、黄芩、柴胡、甘草、麻黄、杏仁、枳实、陈皮。
5. 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白术、炙甘草、肉桂。
6. 苏子术安丸:苏子、白术、茯苓。
7. 随身丸:柴胡、青皮、金银花、菊花、薄荷、当归、枳实、半夏、生姜、甘草、白芷。
8. 广卓清胃颗粒:枳实、厚朴、泽泻、神曲、豆蔻、木香、丁香、草果、白扁豆。
9. 厚朴三物汤:厚朴、陈皮、枳实。
10. 龙胆泻肝汤:龙胆、黄芩、栀子、木通、大黄。
11. 舒肝理气汤:柴胡、白芍、柿子、枳实、茯苓、川芎、炙甘草、半夏、生姜。
12. 阳和汤:桂枝、黄芩、当归、牡丹皮、苍术、茯苓、甘草、桔梗、生姜。
13. 逍遥散:当归、川芎、白术、茯苓、炙甘草、香附、枳壳、青皮、防风、姜黄、菊花、山楂、夏枯草。
14. 清热解毒汤:黄芩、黄连、栀子、赤芍、生地、丹参、甘草、白茅根、荆芥。
15. 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杏仁、炙甘草。
16. 陈皮柿蒂汤:陈皮、黄芩、栀子、柿蒂。
17. 木香消食汤:陈皮、白术、茯苓、木香、砂仁、炙甘草、生姜、桂枝。
18. 桂枝汤:桂枝、炙甘草、白芍、生姜、大枣。
19. 调胃承气汤:茯苓、白术、半夏、黄芩、炙甘草、生姜、大枣。
20 青皮汤:青皮、枳壳、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总之,这些偏方都有调理身体气血的作用,但各人身体状况不同,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如果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人,还需咨询医生后再行使用。
15理气药
![15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59a66913a76e58fafab00369.png)
理气药
概
述
含义:凡以疏畅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 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气药。 药性特点: 多辛苦温,气味芳香。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 芳香能走窜,性温能通行,故有疏理气机即行气、 降气、解郁、散结的作用。并可通过畅达气机、 消除气滞而达到止痛之效。 本类药物主归脾、肝、肺经,以其性能不同,而 分别具有理气健脾、疏肝解郁、理气宽胸、行气 止痛、破气散结等功效。
陈皮
枳实《神农本草经》
枳实《神农本草经》
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 橙 的干燥幼果,用时洗净、闷透,切薄片,干燥。 生用或麸炒用。
枳实《神农本草经》
【药性】苦、辛、酸,温。 归脾、胃经。
【功效】破气消积,
化痰散痞。
枳实《神农本草经》
【应用】
1.胃肠积滞,脘腹痞满,腹痛便秘或湿热 泻痢、里急后重。 2.痰滞胸脘痞满,胸痹结胸。 3.气滞胸胁疼痛。 4.产后腹痛。
青皮
【药用来源】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
青皮《本草图经》
【药性】 苦、辛,温。 归肝、胆、胃经。
【功效】 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青皮《本草图经》
【应用】 1.肝郁气滞证。--肝郁气滞之胸胁胀痛、乳房胀
痛、疝气疼痛。 本品药性峻烈,作用力强,长于行气疏肝,破气 散结 。
佛手《滇南本草》
【性能】 辛、苦,温,归肝、脾、胃、肺 经。 【功效】 疏肝理气 和胃止痛 【应用】 1.肝郁胸胁胀痛,肝胃气痛。 2.脾胃气滞证。 3.久咳痰多,胸闷胁痛。
偏入肝胃,长于疏肝破气, 消积化滞; 多用于肝气郁滞及食积腹 痛,癥瘕积聚。
中药学课件13理气药-2024鲜版
![中药学课件13理气药-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dca44c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64.png)
煎服,3~9g,大量可用至30g 。炒后性较平和。
9
木香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脾、胃、大肠、三焦、胆经 。
主治
脾胃气滞证,泻痢里急后重,食积不消,不 思饮食,脘腹胀痛。
2024/3/27
功效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用法用量
煎服,3~6g。生用行气力强,煨用行气力 缓而止泻。
10
香附
2024/3/27
17
04
理气药的配伍应用
2024/3/27
18
与健脾药配伍
调理脾胃气滞
理气药与健脾药配伍,可增强调理脾胃气滞的功效,改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症状。
促进消化功能
健脾药可增强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与理气药配伍使用,有助于促进消化液分 泌和胃肠蠕动,提高消化功能。
2024/3/27
19
与消食药配伍
中药学课件13理气药
2024/3/27
1
2024/3/27
• 理气药概述 • 常见理气药介绍 • 理气药的药理作用 • 理气药的配伍应用 • 理气药的临床应用举例 • 理气药的注意事项与禁忌
2
01
理气药概述
2024/3/27
3
定义与分类
2024/3/27
定义
凡以疏理气机、消除气滞、通调 气机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称 为理气药。
2024/3/27
缓解食积不化
理气药与消食药配伍,可缓解食积不 化、脘腹胀满等症状,促进食物的消 化吸收。
改善胃肠功能
消食药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和消化液分 泌,与理气药配伍使用,有助于改善 胃肠功能,缓解胃肠道不适症状。
20
与化痰止咳药配伍
化痰止咳
15理气药
![15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ac5341a8d1f34693daef3ec5.png)
D.檀香 E.九香虫
答案:B
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木香、沉香、檀香不入肝经,肝气郁结之证一般不用。九香虫入肝经,主要用治肝郁胁痛、肝胃不和之胃脘疼痛,而香附主入肝经,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结,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故答案应选B。
第十五章 理气药
一、选择题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属于理气药主要归经的是:
A.脾经 B.胃经 C.肝经
D.肺经 E.肾经
答案:A
答案分析:首先,备选答案中理气作用强,能破气消积的药物是枳实和青皮,二者之中同时又具备化痰和除痞功效的只有枳实,故答案应选A。
5.治疗肝气郁结,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宜首选的药物是:
A.木香 B.香附 C.沉香
答案:E
答案分析:理气药主要归经为脾、胃、肝、肺,虽有极个别的药物同时也归肾经,但肾经仍不属于理气药的主要归经。故答案应选E。
2.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及泻痢里急后重,宜选用:
A.陈皮 B.枳壳 C.佛手
D.木香 E.大腹皮
A.香附 B.木香 C.陈皮
D.乌药 E.枳实
3.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哪味药最宜与黄连配伍应用?
4.治痰湿阻闭、胸阳不振之胸痹疼痛,哪味药最宜与薤白配伍?
答案:3.B 4.E
13.善治胃寒呕吐的药物是:
A.木香 B.乌药 C.香附
D.沉香 E.柿蒂
答案:D
答案分析: 沉香辛温散寒,味苦质重性降,善温胃降气而止呕,是治胃寒呕吐的常用药。柿蒂虽有降气之功,但主要用于止呃逆、而不用于止呕,木香、乌药、香附均无止呕功效。故答案应选D。
医学 理气药
![医学 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0bf4eb5e48d7c1c708a145cd.png)
概述
【含义】凡以疏理气机为主要作用,治疗气 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称行 气药。
【性能特点】 多辛苦温而芳香,主归脾、肝、肺经。
味辛能行散,味苦能疏泄,芳香能走窜, 性温能通行,有疏理气机即行气、降气、 解郁、散结的作用;并可通过畅达气机、 消除气滞而达到止痛之效。
【适应范围】主要用治气滞或气逆证。 1.脾胃气滞所致脘腹胀痛、嗳气吞酸,恶心
【处方名】乌药。
【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 【功效】行气止痛, 温肾散寒。
乌药辛散温通,长于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为寒郁气滞及下元虚冷常用之品。
【应用】 1. 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息,疝气 疼痛,经寒腹痛。 2. 膀胱虚冷,遗尿尿频。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荔枝核《本草衍义》
2. 而呕使吐治 白•苍之、治脾术术升中呃虚、、焦降逆失茯厚寒有。运苓朴湿序,、辛;脾。痰甘香胃湿草而气犯。滞行肺,,者脘善,腹配疏胀半理痛夏气、、呕机党恶、参泄条、泻畅,中配焦
3. 辛湿行痰••苦治寒治治胸泄食外痰痹积感而,胸气风宣咳中滞寒肺嗽气,,止痰塞脘内常咳短多腹伤配,气胀湿。生,痛滞为姜既配,之、治燥枳配腹竹痰湿实山痛茹之化、楂、等要生痰、呕;姜药神吐,。曲、。又;泄温泻化,寒配痰,
【药性】苦、辛、酸,微寒。归脾、胃经。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枳实辛散苦泄,沉降下行,长于破气 导滞,消痰散结,且气锐力猛,前人 有冲墙倒壁之说。适用于积滞胀满及 痰湿胸闷等证。
【应用】
1. 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
通。辛行苦降,善破气除痞、消积导滞。
2.痰阻气滞治,饮胸食痹积滞,,结脘胸腹痞。满行胀气痛,化配痰山以楂消、麦痞芽,、 破气除满神而曲止;痛。
中药第15章--理气药
![中药第15章--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bbd9e5d149649b6648d74758.png)
本草图经》 醋炒为佳 醋炒为佳] 青 皮《本草图经》 [醋炒为佳
1.疏肝破气 味辛散破气温通,气性峻猛 是肝胆气 疏肝破气:味辛散破气温通 气性峻猛,是肝胆气 疏肝破气 味辛散破气温通, 分的要药,能引诸药入至肝经 长于破气疏解郁。 能引诸药入至肝经,长于破气疏解郁 分的要药 能引诸药入至肝经 长于破气疏解郁。 (1)用于肝郁气滞重证:可有横犯胃证,胁肋胀 )用于肝郁气滞重证:可有横犯胃证, 胸闷不舒,胃脘胀满 呃逆、 胃脘胀满,呃逆 痛,胸闷不舒 胃脘胀满 呃逆、嗳气吞酸等 乳房胀痛, (2)肝郁气滞 乳房胀痛,配瓜蒌,香附等。 )肝郁气滞,乳房胀痛 配瓜蒌,香附等。 痛引脐腹,配荔枝核 橘皮, (3)疝气痛 痛引脐腹 配荔枝核 橘皮,小茴香。 )疝气痛,痛引脐腹 配荔枝核,橘皮 小茴香。 4)气滞血瘀, 肝脾肿大配棱、 丹参。 (4)气滞血瘀, 肝脾肿大配棱、术、甲,丹参。 2.散结消滞:----食积不化证 散结消滞: 食积不化证 散结消滞 破气消积化滞之力较强,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破气消积化滞之力较强 有健胃助消化作用 但力量不及陈皮。配草果,山楂等 如青皮丸) 山楂等( 但力量不及陈皮。配草果 山楂等(如青皮丸) 枳实:破气苦寒而降 偏于快利胸膈,消导肠胃积滞 破气苦寒而降,偏于快利胸膈 消导肠胃积滞。 枳实 破气苦寒而降 偏于快利胸膈 消导肠胃积滞。 青皮:破气辛温而散 苦温而降,偏于破肝经气结。 破气辛温而散,苦温而降 青皮 破气辛温而散 苦温而降,偏于破肝经气结。
2.调经止痛 月经不调 妇科之主帅 《本草纲目》 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妇科之主帅 本草纲目》 妇科之主帅)《 调经止痛 香附为行气药,但又能入血分, 香附为行气药,但又能入血分,所 以前人称它为“血中气药” 以前人称它为“血中气药”(能入血分的 行气药)能理气调经,主治月经不调: 行气药)能理气调经,主治月经不调: (因情志而引起的一切月经失调 加强行气 因情志而引起的一切月经失调) 因情志而引起的一切月经失调 活血而止痛 本品引补血药至气分以生血, 本品引补血药至气分以生血 无论胎 前产后均可用, 所以有“ 前产后均可用 所以有“女科之要 妇科之主帅” 药”,“妇科之主帅”之称。 妇科之主帅 之称。
理气药的分类
![理气药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4457c3f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4.png)
理气药的分类
理气药是中药中的一类重要的药物类型,其作用是调节气血、改善气
滞等病理状态。
根据中医孔穴学说和病证分类等不同的标准,理气药
可以分为多个小类。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小类的特点和常用的药物。
一、舒肝理气药
舒肝理气药,是一类药物,以舒肝解郁、理气行滞而广泛应用于疾病
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柴胡、枳实、枸杞、白术等。
二、清热理气药
清热理气药,主要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疾病的治疗,具有疏肝理气,清热解毒的功效。
常见的药物包括黄芩、黄连、连翘等。
三、行气止痛药
行气止痛药,是一类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等功效的中药。
主要用
于胸腹胀满、胃肠痉挛、产后腹痛等病症的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香附、川芎、延胡索、砂仁等。
四、祛痰理气药
祛痰理气药,最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其主要功效是祛痰宣肺,行气止咳、消食等。
常见的药物包括半夏、枇杷叶、茯苓等。
五、补气理气药
补气理气药,是指具有补益气血、行气化瘀等双重功能的药物,其主
要用于气血两虚、气滞情况的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党参、人参、黄
芪等。
六、化痰排气药
化痰排气药是指具有化痰、发汗、开胃、助消化等功效的药物,常用
于口臭、咳嗽、胸闷、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药物包括苏叶、陈皮、枳壳等。
以上就是关于理气药的分类,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特点和治疗病症,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在使用中药治疗的过程中,应该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随时注意患者的用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
方案,以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20 种理气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
![20 种理气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https://img.taocdn.com/s3/m/520dd187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8.png)
20种理气药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及彩图序号类别名称别名产地来源图片1理气药陈皮橘皮、贵老、黄橘皮、红皮、橘子皮、广橘皮分布区域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
2理气药青皮青橘皮、青柑皮分布区域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广东、福建、四川、浙江、江西等地。
芸香科柑橘属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干燥果皮。
3理气药橘红化州桔红、芸皮、芸红分布区域产于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
4理气药化橘红化皮、化州橘红、柚皮橘红、柚类橘红、兴化红、毛柑、毛化红、赖橘红分布区域1、化州柚:栽培于广东化州、廉江、遂溪、徐闻,广西南宁及博白等地。
2、柚: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外层果皮。
5理气药枳实鹅眼枳实分布区域1、酸橙: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地均有栽培。
2、甜橙: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地均有栽培。
道地产区主产于四川、江西、福建、江苏等地。
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
6理气药枳壳枳壳分布区域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均有栽培。
常见的栽培品种有:朱栾(小红橙)、枸头橙、江津酸橙等。
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接近熟果实。
7理气药香附雀头香、莎草根、香附子、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分布区域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台湾等地。
道地产区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于广东、河南、四川、浙江、山东等地。
莎草科莎草属植物莎草的干燥根茎。
理气药
![理气药](https://img.taocdn.com/s3/m/b95ffb1b59eef8c75fbfb341.png)
小
结
-理气法
掌握陈皮、香附的功效。 熟悉枳实、木香的功效。
了解陈皮、香附、枳实、木香的用量用 法、使用注意。
有小毒,不宜过量
薤白
-石蒜科小根蒜的干燥鳞茎
功效 应用 • 理气宽胸- 胸痹 瓜萎薤白汤 • 通阳散结 瓜蒌薤白半夏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乌药-樟科乌药的根Fra bibliotek功效 应用 • 顺气止痛——寒凝气滞,疝气(腹股沟斜 疝、腹股沟直疝),痛经 • 温肾散寒 尿频遗尿
丁香
(鸡舌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 公丁香-未开放的花蕾,母丁香-成熟的果实 1)马王堆汉墓 2)《梦溪笔谈》 “郎宫口含鸡舌香,欲奏其事,对答 其气芬芳。此正谓丁香治口气,至今方书为然。”
脾胃虚弱及孕妇慎用
邓铁涛
枳壳
-未成熟果实 • 作用缓和,行气宽中除胀
1) 胃下垂-枳壳15 g,山楂9 g 2) 子宫下垂-枳壳18 g,黄芪、甘草各6 g 3) 脱肛-枳壳30 g,赤石脂、升麻各6 g,
黄芪12 g
香附
-莎草科莎草的根茎
功效 应用 • 疏肝理气-肝气郁滞 • 调经止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 • 安胎——胎动不安
陈皮
-芸香科橘成熟果实之果皮 功效 应用 • 理气健脾——脾胃气滞 • 燥湿化痰——痰湿阻肺
1) 萝卜30 g,陈皮10 g-便秘 2) 陈皮2 g,茶叶2 g-支气管炎、消化不良
青皮
-橘的未成熟果实之果皮或幼果 功效 • 疏肝破气 • 消积化滞
陈皮-善治脾胃气滞 青皮-善治肝气郁滞
1) 橘络-橘瓣上的白色丝络-宣通经络,行 2)
功效 应用 • 行气止痛-胃肠气滞,湿热泻痢,肝胆 湿热 • 调中导滞-里急后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理气药第十五章理气药一、选择题(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不属于理气药主要归经的是:A.脾经B.胃经C.肝经D.肺经E.肾经答案:E答案分析:理气药主要归经为脾、胃、肝、肺,虽有极个别的药物同时也归肾经,但肾经仍不属于理气药的主要归经。
故答案应选E。
2.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及泻痢里急后重,宜选用:A.陈皮B.枳壳C.佛手D.木香E.大腹皮答案:D答案分析:5个备选答案中的药物都可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惟木香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而治泻痢里急后重,故宜首选D。
3.陈皮、木香共有的功效是:A.疏肝理气B.降气止呕C.行气导滞D.理气止痛E.理气健脾答案:E答案分析: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木香的功效是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故二者的共同功效应该是E。
4.既能破气消积,又能化痰除痞的药物是:A.枳实B.青皮C.沉香D.川楝子E.绿萼梅答案:A答案分析:首先,备选答案中理气作用强,能破气消积的药物是枳实和青皮,二者之中同时又具备化痰和除痞功效的只有枳实,故答案应选A。
5.治疗肝气郁结,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宜首选的药物是:A.木香B.香附C.沉香D.檀香E.九香虫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木香、沉香、檀香不入肝经,肝气郁结之证一般不用。
九香虫入肝经,主要用治肝郁胁痛、肝胃不和之胃脘疼痛,而香附主入肝经,具有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结,月经不调,痛经,乳房胀痛等,故答案应选B。
6.善治肝胃气滞,胁痛胸闷,脘腹疼痛,久咳痰多之症的药物是:A.青皮B.佛手C.枳壳D.乌药E.娑罗子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娑罗子疏肝解郁、和胃止痛,二者虽可用于治疗胸胁脘腹疼痛,但无燥湿化痰之功,久咳痰多不用;枳壳主要功效是行气开胸、宽中除胀,乌药的功效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均不适宜用治肝郁胁痛、久咳痰多;佛手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善治肝胃气滞,胁痛胸闷,脘腹疼痛,久咳痰多之证。
故答案应选B。
7.木香用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之腹痛、胁痛、黄疸等症,是取其何种功效?A.疏肝解郁、利胆退黄B.行气健脾、宽胸散结C.行气宽中、顺气降逆D.行气健脾、疏利肝胆E.行气健脾、消积除痞答案:D答案分析:木香用治脾失运化、肝失疏泄而致湿热郁蒸、气机阻滞之脘腹胀痛、胁痛、黄疸,是取木香气香醒脾,味辛能行,味苦主泄,走三焦和胆经,既能行气健脾又能疏肝利胆之功。
故答案选D。
8.沉香治疗喘证,是取其何种功效?A.宣肺平喘B.纳气平喘C.清肺平喘D.益气平喘E.温肺平喘答案:B答案分析:喘证有虚实之分,沉香治疗的喘证是肾不纳气或上盛下虚的虚喘,能温肾纳气、降逆平喘,沉香无宣肺、清肺、益气和温肺之功,故答案应选B。
9.治胸痹证是取薤白的哪方面功效?A.通阳散结B.理气健脾C.化痰宽胸D.宣肺化痰E.破气除痞答案:A答案分析:胸痹证主要病机为寒痰阻滞或痰瘀阻闭,胸阳不振所致。
薤白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为治胸痹之要药。
故答案应选A。
10.具有行气散结、散寒止痛功效的药物是:A.青皮B.橘核C.荔枝核D.橘络E.化橘红答案:C答案分析:上列理气药中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橘络行气通络、化痰止咳,化橘红理气宽中、燥湿化痰,均无散结之功;橘核理气散结、止痛,但其性苦平,无散寒之功;而荔枝核具有理气散结、散寒止痛功效,故答案应选C。
11.既能行气宽中,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A.大腹皮B.青木香 C天仙藤D.川楝子E.甘松答案:A答案分析:备选药物均有一定的理气宽中、消胀止痛作用,但青木香、川楝子、甘松无利水消肿功效;天仙藤虽可用于治疗妊娠水肿,是取其苦温燥湿之功,并无利水作用。
而大腹皮的功效正是行气宽中、利水消肿,故答案应选A。
12.行气止痛兼能解毒消肿的药物是:A.木香B.川楝子C.玫瑰花D.青木香E.娑罗子答案:D答案分析:5个备选药物均有理气止痛作用,但同时又有解毒消肿功效的只有青木香,故答案应选D。
13.善治胃寒呕吐的药物是:A.木香B.乌药C.香附D.沉香E.柿蒂答案:D答案分析: 沉香辛温散寒,味苦质重性降,善温胃降气而止呕,是治胃寒呕吐的常用药。
柿蒂虽有降气之功,但主要用于止呃逆、而不用于止呕,木香、乌药、香附均无止呕功效。
故答案应选D。
14.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温肾纳气的药物是:A.丁香B.沉香C.檀香D.青木香E.香橼答案:B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丁香能温肾助阳但无纳气之功,能散寒止痛而不可行气止痛;沉香、檀香、青木香、香橼均有行气止痛之功,但同时能温肾纳气的药物只有沉香。
故答案应选B。
15.治肝郁胁痛、月经不调,香附最常与下列何药相须为用?A.佛手B.柴胡C.川楝子D.厚朴E.木香答案:B答案分析:香附功效疏肝解郁、调经止痛,治肝郁胁痛、月经不调常与柴胡配伍。
因为柴胡药性辛行苦泄,性善条达肝气而具疏肝解郁之功,治疗肝郁胁痛、月经不调也是其所长,常与香附合用以相须增效。
厚朴、木香不入肝经,无疏肝解郁之效;佛手、川楝子虽可疏肝解郁,治疗肝郁胁痛,但一般不用于治疗妇科月经病。
故答案应选B。
16.既能降逆止呃,又可温肾助阳的药物是:A.肉桂B.柿蒂C.刀豆D.九香虫E.荜茇答案:C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能降逆止呃的药物是柿蒂、刀豆、荜茇,其中又能温肾助阳的只有刀豆;能温肾助阳的药物是肉桂、刀豆、九香虫,其中又能降逆止呃的只有刀豆。
故答案应选C。
(二)B型题(A、B、C、D、E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两次。
)A.陈皮B.佛手C.青皮D.枳实E.荔枝核1.功能破气除痞,化痰消积的药物是:2.功能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药物是:答案:1.D 2.C答案分析:上述备选答案中理气功能较强,能破气的有青皮和枳实,但只有枳实又能消除痞满、化痰消积,其余陈皮、佛手、荔枝核均无破气除痞、化痰消积之功,故第1题答案应选D。
备选答案中理气作用强,能破气的是青皮和枳实,但只有青皮又能疏解肝郁、消积化滞,其余陈皮、佛手、荔枝核均无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功效,故第2题答案应选C。
A.香附B.木香C.陈皮D.乌药E.枳实3.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哪味药最宜与黄连配伍应用?4.治痰湿阻闭、胸阳不振之胸痹疼痛,哪味药最宜与薤白配伍?答案:3.B 4.E答案分析: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应用黄连,取其清热解毒、燥湿止痢之功,而缓解腹痛里急后重,必须配伍行气导滞之品。
木香辛行苦降,善行大肠之滞气,为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之要药,常与黄连配伍应用;香附、陈皮、乌药虽可用于胃肠气滞,但泻痢里急后重不用;枳实也和黄连配伍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但最宜与黄连配伍的应是木香。
故第3题答案应选B 。
治痰湿阻闭、胸阳不振之胸痹疼痛宜化痰除痞、温通胸阳,薤白为通阳散结行气导滞之品,治疗本证应与有化痰除痞功效的药物配伍。
备选答案中枳实能行气化痰以除痞,破气除满而止痛,最宜和薤白配伍。
香附、木香、乌药无化痰之功,陈皮虽可化痰但行气导滞、消痞除满之力不及枳实。
故第4题答案应选E。
A.行气止痛、杀虫B.行气止痛、化痰C.行气导滞、利水D.行气止痛、调经E.行气散结、消食5.香附具有的功效是:6.川楝子具有的功效是:答案:5.D 6.A答案分析:香附的功效是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故第5题答案应选D。
川楝子的功效是行气止痛、杀虫,故第6题答案应选A。
A.理气和中B.活血止痛C.疏肝解郁D.燥湿化痰E.行气导滞7.香橼、玫瑰花共有的功效是:8.绿萼梅、娑罗子共有的功效是:答案:7.C 8.C答案分析:香橼的功效是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玫瑰花的功效是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二者的共同功效是疏肝解郁,故第7题的答案应选C。
绿萼梅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和中、化痰,娑罗子的功效是疏肝解郁、和胃止痛,二者的共同功效也是疏肝解郁,故第8题的答案应选C。
(三)C型题(由一组备选答案与2个问题组形成的题干。
如这道题只与答案A有关,则答案选择A。
只与B有关,则只选择B。
与A、B都有关,则答案选择C。
如与A、B都无关,则答案选择D。
)A.理气健脾B.燥湿化痰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1.陈皮具有的功效是:2.青皮具有的功效是:答案:1.C 2.D答案分析:陈皮的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故第1题的答案应选C。
青皮的功效是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第2题的答案应选D。
A.疏肝解郁B.理气和中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3.佛手具有的功效是:4.香附具有的功效是:答案:3.C 4.C答案分析:佛手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香附具有的功效是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二者都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的功效,故第3、4题答案均应选C。
A.寒凝气滞胸腹疼痛B.肝胃气滞胸腹疼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5.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均适合用治:6.沉香、檀香、乌药均适合用治:答案:5.B 6.A答案分析: 玫瑰花、绿萼梅、娑罗子均入肝、脾胃经,有疏肝解郁、醒脾和胃、行气止痛之功,三药均主治肝胃气滞之胸闷胁痛、脘腹胀痛。
故第5题答案应选B。
沉香、檀香、乌药三药味辛行散,性温祛寒,善散胸腹阴寒,行气以止痛,三药均主治寒凝气滞之胸腹胀痛,故第6题答案应选A。
A.痰湿阻闭,咳嗽痰多B.饮食积滞,脘腹疼痛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7.枳实、青皮可用于治疗:8.陈皮、香橼可用于治疗:答案:7.B 8.C答案分析:枳实辛行苦降,善破气除痞、消积导滞,主治饮食积滞,脘腹痞满胀痛,枳实的化痰作用仅用于痰阻胸痹和痰热结胸;青皮辛行苦降温通,有消积化滞、和降胃气,行气止痛之功,也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故第7题答案应选B。
陈皮、香橼药性相近,辛、温,入脾、肺经,有相同的理气和中、燥湿化痰功效。
陈皮、香橼虽无明显的消积功效,但均有行脾胃之滞气、消胀止痛之功,用于饮食积滞,脘腹胀痛;陈皮、香橼的燥湿化痰作用则均主治痰湿阻闭,咳嗽痰多之症。
故第8题答案应选C。
(四)X型题(每道题有五个备选答案。
正确答案为2~5个,必须将其全部选中,少选、多选或错选者,均不得分。
)1.理气药的功效是:A.理气健脾B.行气止痛C.疏肝解郁D.破气散结E.理气宽胸答案:ABCDE答案分析:5个备选答案均为理气药的功效,故答案应选ABCDE。
2.功能健脾调中,调理脾胃气滞的药物是:A.木香B.陈皮C.佛手D.青皮E.香附答案:ABCE答案分析:备选答案中各药理中焦脾胃之气的功效分别是:木香健脾消食,陈皮理气健脾,佛手理气和中,香附理气调中,均符合题干的功能要求;青皮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入胃经以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为功,并无健脾调中作用。
故答案应选AB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