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宗祠建筑与宗祠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宗祠建筑与宗祠文化
所谓宗祠,俗称祠堂、家庙,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毋庸置疑它是儒家宗法礼制和血缘权力外化的产物,绵延千载深深烙印于民间传统文化之中。在中国传统儒家理念中,家族观念极其深刻,而祠堂的设立除了供奉祖先,更是见证了同姓同源家族的的联系繁衍与历史兴衰。
宗祠建筑
祠堂内部
祠堂,记录着族人的来路,象征着族姓的荣耀,更是家族血脉根之所在。这个极具中国式的独特符号,在古时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功能:它既是祖辈先人们灵魂安息沉淀的殿堂,又是族人行使族权的宗教礼制道德法庭;亦或是家族社交议事、办理婚、丧、寿、喜事之场所;实力较强的家族,甚至在祠堂附设私塾供族人子弟在此上学。
恢宏华丽的祠堂
祠堂祭祖
所以,祠堂建筑往往是当地民宅中最精华的体现。恢弘的规模、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考究的用材,已衍变为权势、财势和家族光宗耀祖的象征。
孔庙(庙祠)
武侯祠(专祠)
需要补充的是,祠堂严格意义从形制、规模和用途上主要划分为庙祠、专祠和宗祠三类,而前两者主要是由古代官方设立的,例如纪念前代贤哲圣人孔丘的庙祠“孔庙”、纪念特定功德人物诸葛亮的专祠“武侯祠”等。关于庙祠、专祠,在这里不再展开。
01 祠堂的历史文化起源与发展
中国祠堂的文化历史悠久,其滥觞与儒家创始人孔子有关。公元前479年孔子去世,其学生在墓旁搭建简易小屋居住,以守墓寄托哀思。守护3年后学生们散去,唯有子贡在小屋旁又守了3年,这种守墓的建筑形式被后人称之为“庐墓”。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泗水》中
有云:“今泗水南有夫子家,即子贡庐墓处也。”所以这“庐墓”,可谓是祠堂建筑最早的鼻祖。
子贡守墓,“庐墓”为最早的祠堂形式
到了西汉惠帝时期,这一建筑形制才正式出现,不过主要修建于墓所,称之为暮祠。而到了两晋时期官方则严令禁止,此后墓所祠堂基本绝迹,仅有帝王诸侯等之宗庙。至于在民间建造家族祠堂,最早可追溯到唐五代时期,例如莆田刺桐金紫方氏祠堂,便是始建于唐末;涵江黄巷村黄氏宗祠,则建于北宋年间。直到南宋理学家朱熹作《家礼》,始立祠堂之制,此举被当时社会广泛尊崇,从此称家庙为祠堂,但宋代修建祠堂,有严格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实属帝王诸侯士大夫权贵人士之专利。
朱熹《家礼》中只言片语的祠堂礼制
古代官方何时才允许民间联宗立庙?那是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大仪礼之争”(公元1522年)之后的事,但又规定只有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什么是“大仪礼之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百度一下历史,其核心是嘉靖皇帝为保帝位的“继统”问题,找了个由头必须僭越宗法礼制,否则一个原本和皇位八竿子打不着的藩王继承皇位“不合礼法规矩”。所以这是嘉靖皇帝本人出于自己的立场对旧礼制的一次反抗,最终带动了民间礼制的改革。嘉靖之后,旧的的限制被打破,官民百姓皆可奉祀始祖,新的宗族秩序在民间诞生,修建宗祠蔚然成风,所以现今保留下来的宗族祠堂建筑,大多最早追溯于明清。
明嘉靖期间的“大礼仪之争”,促使宗法制度变革
封建社会,家族观念深厚,百姓往往不杂姓而居,一村一姓一族,经久积累始发展成若干大家族,于是开始谋建本族本姓家庙来祭拜祖先。最早的宗祠多择家族聚居地或附近而建,初期置祠于宅中,随着财富的积累、族丁繁衍兴旺,在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时,或由于动乱避祸,或由于经商等原因,部分族人从祖居地迁徙至异地发展开枝散叶,各自建立一番基业。由此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这些新形成的分支和宗族,往往又建立新的宗祠,来供奉血缘最亲近的祖先。于是,
由一个宗祠又派生出许多新的支祠来,并形成了地域风格迥异、独具特色的“祠堂式”建筑。
风格迥异的祠堂建筑形式
宗祠的祭典极其繁杂与讲究,岁时由族长率领族人共同祭祀,被视为族权与神权交织的中心。我们可以看到宗祠重大活动话事人中的主祭宗子、管理全族事务的宗长,以及其下有具体管理职能的宗正、宗直,完全对应封建王朝帝制的帝王、丞相以及礼部与刑部的首脑,可见宗祠完全体现了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为了维护宗祠的神圣和庄严,民间各家族自有一套管理规则,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纪守法、勤俭持家、和睦乡邻为主。
宗族祠堂宗法制家国一体的特征
表面上看,似乎祭祀祖先的习俗在南方更为盛行,几乎村村建有祠堂,这在江西、安徽、福建、湖南、广东等地遗存大量完好的祠堂或遗迹中可见一斑。在经历了上世纪60年代史无前例的浩劫后,这些祠堂能得以妥善保留,堪称奇迹。
02祠堂在中国北方为何少见?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中原文化核心区的北方,多见庙祠或专祠,而宗祠这一建筑形制却较为少见。这里我们不扯不着边际的“五胡乱华”,亦或背锅给上世纪的文化革命,这得从明中后期以后的历史中寻找答案。
难得一见的北方祠堂--山西榆次“常氏宗祠”
山西榆次常家庄园常氏宗祠
所有正史文献大多只言片语极简略过,它们不会告诉你的是:自明中后期以来历经了无数次黄河泛滥或为躲避战乱而导致的中原人口大规模向南方迁徙,原有的村系宗族结构大多瓦解和崩溃,尤以清代为甚;长期的迁徙和吸收流动人口,造成北方村庄宗系结构复杂并且贫困,营造祠堂有心无力;另一重要的原因是明清两代皆定都北京,南方因远离政治中心所受辐射力有限,而祠堂和宗族文化这一形式可约束人们的言行,提升宗族的凝聚力,起到一定维护社会秩序管理的作用,为封建统治阶级所认可。此消彼长,故而宗祠多见于南方诸省。
03 祠堂的建筑形制与特点
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家庙早有之,而民间祠堂的设立早期一般严格按南宋朱熹的《家礼》设立。明廷有明确的规定,品官家庙为三进,第一进三间,第二进五间,第三进三间,外加大门一座。关于庶民祠堂的规制则简陋得多:“祠堂三间,外为中门。中门外为两阶,皆三级。东曰阼阶,西曰西阶。阶下随地广狭,以屋覆之,令可容家众叙立。”
《家礼》中的家庙之图
当然规定是规定,明中后期兴建的众多祠堂,多无视皇朝的等级限制,追求形制上的恢弘富丽堂,肆意扩展面阔和进深,这也与江南经济的繁荣、诸多宗族兴旺与子孙的繁衍有关,早期的祠堂形制早已不堪适用抛之脑后。
我们现在看到的民间的祠堂主要以三进两院式居多,建筑格局一般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形式。普遍由门坊、仪门、门厅、享堂、寝堂五部分组成,高端的还配置有庭园和戏台,视宗族财力而设。所谓享堂,是祠堂的正厅,它又称祭堂,是举行祭祀仪式或宗族议事之所,因此一般在建筑群中是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的建筑,一般会有起个响亮的堂号;所谓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或纪念对象之所,在建筑的后部设有神龛。享堂再华丽考究,在形制上也不及寝堂的地位,它是祠堂中最庄严的地方,而且建筑布局中有严格的空间次序,寝堂必须高于享堂,享堂又高于其它的建筑。
典型的三进院落建筑平面布局
祠堂内有严格的空间次序
以徽州汪口俞氏宗祠为例,始建于清乾隆九年,典型的三进院落。门首为木构五凤楼(这可不是民间能随便有的东西,说明前人在朝中做过高官);门楼里面,前间顶部用木板卷棚,后间平闇天花;由两廊与游亭达正厅,祠堂中进三间,前、后进各五间,均有天井。
汪口俞氏宗祠俯瞰
入门处
门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