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词两首说课稿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掌握柳永词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能够分析并解读《雨霖铃》和《夜雪临砌》两首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柳永的词,使学生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尊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柳永词的特点和风格。
(2)解读《雨霖铃》和《夜雪临砌》两首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1)柳永词中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
(2)对古代文学背景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柳永词的特点和风格,解读《雨霖铃》和《夜雪临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3.2 互动法:小组讨论,分享对词的理解和感悟。
3.3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词的意境。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1)播放柳永词的音频,引导学生感受其音韵美。
(2)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背景及其在词坛的地位。
4.2 知识讲解(1)讲解柳永词的特点和风格,如婉约、柔情、意境等。
(2)解读《雨霖铃》和《夜雪临砌》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4.3 小组讨论(1)学生分小组,讨论对两首词的理解和感悟。
(2)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
4.4 情境体验(1)展示与词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词的意境。
(2)邀请学生进行朗诵或表演,增强对词的感悟。
五、课后作业(1)复习课堂内容,整理学习笔记。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柳永词,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6.2 作业评估:通过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态度、交流能力和思考深度。
柳永《雨霖铃》说课稿
柳永《雨霖铃》说课稿柳永《雨霖铃》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柳永词两首》。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本课教学。
一、教材分析《柳永词两首》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主要涉及宋词,而柳永在宋代词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是宋代第一位专力写词的文人,他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他是婉约词派的创始人。
所以教材把他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高中课本宋词的第一课,凸显了其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望海潮》和《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建议在教授时把《雨霖铃》放在第一课时,因为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维,而这首词更能体现词人的婉约风格,还有,《雨霖铃》这首词感情细腻,可分析的内容较多,理解了这首词,对于《望海潮》的分析就变得简单而且水到渠成了。
今天我就重点说说《雨霖铃》这首词。
二、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对宋词的接触较少,通过对初中阶段诗歌的学习,已经能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准备用诵读、讲解、合作探究等方法相结合。
四、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2、在诵读中体会《雨霖铃》的凄清意境和思想情感;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1、合作学习,词画结合,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2、点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3、深入探究,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五、教学重难点:1、在朗读中品味意境;2、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与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播放来自网络的一段视频《雨铃霖》。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柳永的两首词《夜雨寄北》和《雨霖铃·寒蝉凄切》。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朗读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词牌的特点,掌握柳永词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柳永的词,学生能够了解宋代词人的生活背景,感受词中的情感美,培养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柳永的两首词《夜雨寄北》和《雨霖铃·寒蝉凄切》。
2.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并理解词牌的特点,掌握柳永词的风格和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3.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柳永的词作品,准备好相关的注释和解释资料。
3.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柳永的词作品,了解词牌的基本知识。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介绍,引导学生了解柳永的生活背景和词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柳永词的兴趣。
4.2 朗读与分析:4.3 讨论与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词中情感的理解,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共同思考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4.4 背诵与默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背诵和默写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记忆,提高对柳永词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五、作业布置:学生需要完成对柳永的两首词《夜雨寄北》和《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背诵,并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词中情感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需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六、教学评估:6.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朗读、讨论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6.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柳永词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七、教学反思:7.1 教学内容:回顾教学内容,检查是否全面覆盖了柳永词的特点和情感表达。
7.2 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7.3 学生学习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确定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或提供额外的辅导。
柳永词两首导学说课
《柳永词两首》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柳永词两首》。
下面我围绕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四个认识:语文教学的简单化和方法化;语文学习的目标化和自主化来进行说明。
一、语文教学简单化“语文教学简单化”是对教师说的。
简单的意义、价值在哪里呢?我的认识:你“教”得简单了,学生就有了学习的自主与主动;你“教”得简单了,就可以化难为简,学生的学习就可以浅入深出;你“教”得简单了,就给了课程以“生成”的时间和空间,课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简单”;你“教”得简单了,课上得怎样也就一目了然了,便于反思、自省,总结、提高;所以语文教学要简单化。
基于此认识我先谈谈我预期的教学目标设计。
【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本单元选取的是四位著名词人的作品。
四人中苏轼和辛弃疾是北宋和南宋的豪放派代表,而柳永和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其中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文人,李清照是宋代最杰出的女词人,四人在词坛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教材编者可谓用心良苦,编选四人各富代表性的词来学习,通过比较,使学生了解完全不同的两种词风,进一步体会四位词人不同的创作风格。
本单元教学,应努力做到学生、教师、编者和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在学生理解词的内容后,教给鉴赏词的方法。
通过鉴赏,体味词中表达的情感,分析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进一步了解词的特点和写法(情景交融、点染、白描、叠字等),让学生在学习后对词的鉴赏建立一个初步的感性的理解。
因为必修五模块已没有古典诗词的学习内容,所以本单元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对鉴赏古典诗词的一般方法进行总结,为以后进行诗歌与散文系列模块的选修打下坚实的基础(二)课文特点.宋词是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中继唐诗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宋词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
《雨霖铃》这首词是宋代婉约派的代表作。
这首词写的是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的柳永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的别离情景。
高中语文课本选修柳永词二首说课
高中语文课本选修柳永词说课高中语文课本选修柳永词二首说课一、说教材:1、地位、作用和特点:《柳永词二首》是高中语文课本选修1《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第一课的内容。
柳永词的主要风格是婉约含蓄,我分两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的《蝶恋花》就是这一词风,本节要学习的内容有柳永的《望海潮》,另外还增加了一首课外词《八声甘州》,《八声甘州》、《雨霖铃》是柳永次婉约词风代表作,《望海潮》是柳永豪放词风的代表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对柳永词有个整体的认识、对其艺术风格有进一步了解,也可以学习如何进行词的比较阅读,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品味柳永词的美之所在。
2、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A、简单了解柳永词的生平和词风所属流派B、读懂这两首词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A、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的内容B、通过比较,学会从情景交融、铺叙、点染等方面鉴赏柳永词(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柳永词婉约中所包含的豪放气息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词的内容,理解如何运用铺叙点染手法来抒情(2)教学难点:把握情景交融、铺叙点染手法的运用二、说学法和教法: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向2.读讲结合(诵读法、讲授法和比较法),诵读是诗词学习的必经过程,讲授则是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学生认识以外的知识点,比较是为了归纳出差别。
三、说教学过程(一)采用回顾知识和置疑的.方式作为导入问题:词中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什么观点?——这个问题的设置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整体把握一首词的内容。
词的鉴赏分为三个部分进行,即内容、结构和艺术手法。
(二)鉴赏《望海潮》1.用提问的方式:词中所描绘了什么景物,有何特点。
由景物特点来理解杭州之美,进而理解对杭州地方长官的歌颂之情。
采用提问方式,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把握和思考。
在梳理词的内容过程中将所运用到的表现手法也点明。
对于互文、动静结合简单带过,在内容理解后对主要手法进行概括解说。
2024年柳永词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
2.通过学习《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望海潮·东南形胜》两首词,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柳永词中的情感表达,提升情感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柳永词的朗读与欣赏,理解词中的情感与意境。
2.教学难点:柳永词的艺术特色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雨霖铃·寒蝉凄切》1.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
2.朗读与欣赏学生齐读《雨霖铃·寒蝉凄切》,感受词的节奏与韵律。
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与情感。
学生再次齐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画面。
3.分析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词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如何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感悟,分享对柳永词的理解。
第二课时:《望海潮·东南形胜》1.导入新课教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
2.朗读与欣赏学生齐读《望海潮·东南形胜》,感受词的节奏与韵律。
教师逐句讲解,引导学生理解词中的意象与情感。
学生再次齐读,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词中的画面。
3.分析与讨论教师提出问题:“词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这种景色是如何表现出词人的情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4.比较阅读教师引导学生比较《雨霖铃·寒蝉凄切》与《望海潮·东南形胜》两首词的异同,探讨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学生谈自己的学习感悟,分享对柳永词的理解。
四、课后作业1.背诵并默写《雨霖铃·寒蝉凄切》和《望海潮·东南形胜》两首词。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在分析与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学习兴趣。
柳永词两首说课稿
柳永词两首说课稿第一篇:柳永词两首说课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关于词知识、作家作品能力目标1、品味词的语言,鉴赏词中形象,《柳永词两首》教案。
2、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情感目标体会柳永写本词的目的。
教学难点:鉴赏词中的形象。
学习表现手法,领会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感悟、探究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柳永是北宋真宗、仁宗时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继承并发展了民间的和文人的词的优良传统,超过了他以前和同事时的词人所已经达到的成就。
年轻的时候就喜欢写词。
精通音律,熟悉暗调,并能创作新调。
长期过着羁旅和冶游的生活,和歌妓、乐工们混在一起,他对有些歌妓还怀有真挚的情感。
他为她们创作新词供她们歌唱,也可能从她们哪里学习一些来自民间的曲子,因而他创制的词一许多新调子在别处是不易看到的。
作品内容反映都市生活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作品的主要内容。
他的词的表现艺术主要是即事言情和融情入景。
柳永是福建崇安人,字奢卿,宋工部侍郎柳宜的幼子。
初名三变,字景庄,和哥哥三复、三接都有文名,号“柳氏三绝”。
他在宋仁宗景佑元年中进士,曾做过睦州推官,定海晓峰盐场官,最后做屯田员外郎,亦称柳屯田。
他的词集《乐章集》。
关于词的发展: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
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词。
起源于隋唐,盛行于宋代。
词调,是写词时所依据的乐谱。
它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词调很多,每种词调都有特定的名称,叫做“词牌”,同时,同一词牌可以有不同的名称。
如西江月,又名步虚词,江月令。
除了字数较少的小令,大多数词要分段,一段叫一片,又叫一阕。
一般分为两段,少数分为三四段。
二、背景导入: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谒见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求得地方长官的召见和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赞扬甚至奉承。
就写了这一首词进献,所以在词的上片极力赞扬杭州自然环境之美、城市经济之繁荣。
柳永词两首公开课教案
柳永词两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宋词部分”,具体内容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地位,感受柳永词作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柳永词的基本知识,理解并背诵两首词的全文,分析词作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会欣赏宋词,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柳永词作中的离愁别绪,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柳永词的艺术特色,理解词作的情感表达。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词作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如何鉴赏柳永词的韵律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秋天的画面,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进而引出柳永的离愁别绪主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两首词,了解词作的背景和基本内容。
3. 课堂讲解:(1)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在宋词发展中的地位。
(2)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的艺术特色,如:韵律、意境、情感等。
(3)讲解《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的词牌特点,以及词作的情感表达。
4.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词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柳永词的艺术魅力。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欣赏一首柳永的其他词作。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两首2. 内容:(1)柳永简介(2)词作背景(3)艺术特色(4)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分析柳永词的韵律美,结合具体词句进行说明。
2. 答案:(1)见教材附录。
(2)提示:可以从词作的平仄、对仗、押韵等方面进行分析。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
《柳永词两首》教案文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夜雪临砌》两首词;(2)理解并掌握两首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3)分析并概括柳永词的风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柳永词的优美语言和深刻情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好,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与把握;2. 柳永词的风格特点的分析与概括。
三、教学难点1. 词中关键词语和典故的解释与理解;2. 古典诗词的欣赏与鉴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柳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词的形式和特点。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首词,感受词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两首词的意境和情感;(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词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2)分析柳永词的风格特点;(3)引导学生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2)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小词,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6. 总结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读经典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夜雪临砌》两首词;2. 分析并总结柳永词的风格特点,写在日记中;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进行欣赏和鉴赏,写下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包括熟读背诵、词的分析总结和欣赏鉴赏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理解能力。
2020必修四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 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感受主要词风的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品味词的写景的艺术特色,并感受作者情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状态。
难点: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诵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词及柳永的生平。
2、感悟《望海潮》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一、词的有关知识词是我国传统诗歌(诗、词、曲)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1、词的起源: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所以又叫?曲词?或?曲子词?、?长短句?,后来也跟乐府诗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跟音乐分离开来,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诗余?。
2、词的构成:词牌和标题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即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及平仄声韵,一般与词的内容无关。
标题,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自拟标题或加写小序,一般是对内容的提示或补充,可用可不用。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按风格可分为两类: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缠绵婉转,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际、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如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柳永的生平简介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词二首》公开课教案
《柳永词二首》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中国古代文学》第六章《宋词》第二节《柳永词二首》,详细内容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柳永词的艺术特点,体会其词的意境与情感。
2. 掌握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牌、韵律及用词技巧。
3. 提高学生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培养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表达,词牌、韵律的掌握。
教学重点: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艺术特点及鉴赏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教材、《柳永词二首》课文笔记、随堂练习本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宋词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15分钟):详细讲解两首词的基本内容、词牌、韵律,分析艺术特点。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典型例题,深入剖析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鉴赏能力。
5. 小组讨论(10分钟):分组讨论两首词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7. 课堂拓展(5分钟):介绍柳永的生平事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六、板书设计1. 《柳永词二首》2. 内容:《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词牌、韵律艺术特点意境与情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译释《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
分析两首词的意境与情感,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宋词的意境,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柳永的其他词作,深入了解其艺术风格,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讲解与对比分析。
2. 教学目标中提到的意境与情感体验。
3. 教学难点:柳永词的意境与情感表达,词牌、韵律的掌握。
2024版柳永词两首说课稿
柳永词两首说课稿contents•课程背景与目标•文本解读与赏析目录•知识点讲解与拓展•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课程总结与反思01课程背景与目标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柳永简介及历史地位VS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将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从而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
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柳永词作风格与特点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创作风格,掌握两首词的基本内容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引导学生体会词人通过作品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感受词作的艺术魅力。
课程目标与要求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词作意境。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作内涵。
教学方法与手段02文本解读与赏析上片细腻刻画了情人离别的场景,抒发离情别绪。
下片着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全词遣词造句不着痕迹,绘景直白自然,场面栩栩如生,起承转合优雅从容,情景交融,蕴藉深沉,将情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以迷离的景物描写渲染出凄楚悲凉气氛。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柳永词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古代诗歌鉴赏》第四章《宋词欣赏》第三节,教学内容为柳永词两首:《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通过深入分析这两首词的背景、情感、意境及艺术特色,让学生感受柳永词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理解两首词的主题思想。
2. 掌握两首词的文学形式及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词中意象、意境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柳永词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中的意象,把握词人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古风音乐,展示柳永词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柳永词的氛围。
2. 背景介绍(10分钟)讲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两首词的历史背景。
3. 诗词朗读与解析(15分钟)(1)带领学生朗读两首词,感受词的韵律美。
(2)逐句解析词中的意象、意境,分析柳永词的艺术特色。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诗词鉴赏练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与《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的意象、意境。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柳永词的认识。
2. 答案:(1)意象:如《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寒蝉”、“长亭”、“骤雨”等。
意境:两首词均表现出一种凄美、哀婉的意境。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对柳永词的意境、情感及艺术特色的深入解析。
2. 背景介绍对理解诗词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4.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难度与答案的详尽性。
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人教版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说课稿
语文“说课”模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讲的篇目是《柳永词两首》,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柳永词两首》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第__四_册第_二_单元第_1_课。
这个单元是_宋词_单元。
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词词的基本常识,以及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
学习本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学生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一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宋词的相关常识,诵读技巧,了解作者。
(2)能力目标: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壮阔、优美的意境。
(3)情感目标: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宋初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景,培养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教学的重点、难点本着高中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柳永对慢词长调的开创意义。
2、这两学词景物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品味词的意境美。
二、说教法基于本课题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影像资料、图片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接下来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四、说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
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
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
柳永词教案柳永词两首教案4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柳永词两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柳永词两首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3、反复诵读,流畅背诵,品味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中优美的意境;4、学习柳词中善于点染、铺叙、融情于景、虚实相生的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1、品悟词的意境,体味其中情感。
2、学习解读词的意境、情感的简单方法,会解读词的意境,情感。
教学方法自读预习与课堂学习相结合;诵读体味和鉴赏分析相结合;学生探究和教师点拨相结。
第一课时《望海潮》教学目标1、了解词的相关知识。
2、了解作者柳永以及其词婉约派的风格。
3、深入《望海潮》描绘的情景,体察作者的情感。
4、赏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根据课前预习相关知识二、检查课前预习了解作者以及相关的词的知识(可要求学生朗读)1、柳永,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
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
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有《乐章集》,词作《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颇有名。
2、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词产生于唐,盛行于宋,在唐代广为流传,最初是宋代的“流行歌曲“。
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得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
词有很多别称,如“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
(2)关于词牌和标题:此的标题是次的内容的集中体现,它概括次的主要内容;词牌是一首词词调的名称。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阙”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3、关于《望海潮》宋真宗咸丰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径钱塘(今浙江杭州)。
必修四4《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
《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6篇)《柳永词两首》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背诵、默写诗歌,了解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词的一般常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感受主要词风的不同的艺术风格,让学生品味词的写景的艺术特色,并感受作者情怀,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察作者情感及作者的情感状态。
难点:感受、品赏词的意境、词的情韵。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诵法、讨论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词及柳永的生平。
2、感悟《望海潮》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美。
一、词的有关知识词是我国传统诗歌(诗、词、曲)中的一种特殊体裁。
1、词的起源:词,萌芽于南朝,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所以又叫‚曲词‛或‚曲子词‛、‚长短句‛,后来也跟乐府诗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跟音乐分离开来,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诗余‛。
2、词的构成:词牌和标题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体格式的标目。
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则不一定受此限制,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即词牌是词乐曲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及平仄声韵,一般与词的内容无关。
标题,为了说明词作的主题或内容,有时作者在词牌下自拟标题或加写小序,一般是对内容的提示或补充,可用可不用。
3、词的分类按字数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段落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
按风格可分为两类: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词中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缠绵婉转,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题材较狭窄,多是写个人遭际、男女恋情,也间有写山水,融情于景,如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二、柳永的生平简介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
《柳永词两首》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柳永词两首》(板书:柳永词两首),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柳永词两首》是人教版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一单元是新人教版五个必修模块中唯一的宋词单元。
柳永作为宋代专力写词第一人,尤工于长调。
本课所选两首词《望海潮》和《雨霖铃》都是柳永长调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柳词音律和谐、抒情真率的特点。
因此本课对于引导学生了解柳词特点、掌握宋词鉴赏的基本方法等有重要示范作用。
二、说学情学生在必修一学过意象,但审美鉴赏能力有待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据教材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单元提示和课后练习,我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律美;合理运用联想与想象,品析意象,感悟词的意境美;比较鉴赏,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以上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知人论世,深刻理解词人情感,培养学生赏读宋词的兴趣。
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1、说教法依据教学目标,本课教法上做如下设想:以两首词共同的意象“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繁华”“冷落”抓意象来比较鉴赏两首词的意境与情感。
同时诗词教学不可忽视的就是诵读,而柳永的词音律和谐,尤其适合诵读,所以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味词的音律美与情境美。
同时引导学生采用知人论世法,更深入地走进柳永的心灵世界。
2、说学法具体的学法是朗读法、讨论法和圈点批注法。
在逐层诵读中让学生学会读词。
通过学生的读、想、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五、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本课教学我设计了逐层推进式诵读学习活动:活动1:初读感知,读出音韵美活动2:比较涵泳,读出意境美活动3:知人论世,读出意旨美活动4:品读词人,读出生命美。
下面来具体说一说这些学习活动的开展:课前的学习活动:学生搜集柳永资料,了解词人。
课堂容量有限,学生的课前预习活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首先是导入新课:一位屡试不中、奉旨填词的词人;一位雅俗并陈、遗风后世的词人;一位创用词调最多,全面革新宋词的词人,他一生何以流连坊曲,眠花宿柳?他一生何以放荡不羁,困顿潦倒?走近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揭秘他拥有无数粉丝的传奇人生。
柳永词二首复习说课稿
《柳永词二首》复习教案2012年9月24日第八、九节主备;年顺仙参备;李勇陈睿王仲梦王鹏王中李才云贺小秋陈丛红罗辉教学目的;温习本课基础,提高学生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重点;名句鉴赏,背诵教学方法;共同梳理,诵读,讲练结合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走近柳永,知人论世,细读相关材料,找出人物素材可用的点。
二.基本梳理。
三.名句鉴赏与拓展。
四.完成相关练习。
一、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
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且是长调(慢词)的倡导者,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
“才子词人”“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二、字词重点1.生难字参差(cēn cī)天堑(qiàn)罗绮(qǐ)豪奢(shē)叠巘(yǎn)钓叟(sǒu) 千骑(jì) 骤雨(zhòu)凝噎(yē)暮霭(ǎi)2.多音字骑jì千骑qí骑马差cī参差差异chāchà差劲chāi 出差无绪古义;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今义;没有头绪。
3.一词多义胜东南形胜形容词优越故百战百胜动词胜利何更与何人说代词什么却看妻子愁何在代词哪里吾何畏彼哉代词为什么4.词类活用烟柳画桥烟,象烟一样。
画,像画一样。
名词作状语。
云树绕堤沙云,像云雾一样。
名词作状语。
异日图将好景名词用作动词绘画。
嬉嬉钓叟莲娃名词作动词采莲。
三、鉴赏练习:1、《望海潮》是描写北宋时期杭州繁盛景象的词。
词的上片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词的下片描写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总领全篇,概括介绍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
然后分别从“形胜”“都会”和“繁华”三个方面铺开叙述。
)(2).本次注重应用铺叙的手法来写景,其中又用点染的手法来突出景象,请从诗中找出点染的地方。
《柳永词二首》教案
《柳永词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词曲》中的《柳永词二首》,包含《雨霖铃·寒蝉凄切》和《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两首词。
通过学习这两首词,让学生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词作特点,感受词人的情感表达。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把握两首词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两首词的基本词牌格式,分析其艺术特色。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古代词作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两首词的情感内涵,分析词牌格式和艺术特色。
2. 教学重点:把握两首词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让学生感受古代词人的意境,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介绍柳永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两首词的主题。
3. 诗词鉴赏:(1)朗读两首词,让学生感受词的韵律美。
(2)分析词牌格式,了解其结构特点。
(3)讲解词中的意象,体会词人的情感。
4.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词中的经典句子,分析其艺术特色。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词,要求运用所学的词牌格式和意象。
6.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两首词的情感表达,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柳永词二首》2. 内容:(1)柳永简介(2)词牌格式(3)意象分析(4)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意象,并阐述其作用。
(2)比较《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和《雨霖铃·寒蝉凄切》的情感差异。
2. 答案:(1)意象分析:《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意象有“寒蝉”、“长亭”、“骤雨”等,通过这些意象,词人表达了离别的凄凉和思念之情。
(2)情感差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友人的关切,而《雨霖铃·寒蝉凄切》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悲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柳永词两首》。
我准备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谈本课教学。
一、教材分析
《柳永词两首》是必修四第二单元的第一课。
本单元主要涉及宋词,而柳永在宋代词人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是宋代第一位专力写词的文人,他是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制慢词的词人,他是婉约词派的创始人。
所以教材把他安排在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高中课本宋词的第一课,凸显了其重要性。
通过本课的学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的能力。
《望海潮》和《雨霖铃》是柳永的代表作品,建议在教授时把《雨霖铃》放在第一课时,因为学生有先入为主的思维,而这首词更能体现词人的婉约风格,还有,《雨霖铃》这首词感情细腻,可分析的内容较多,理解了这首词,对于《望海潮》的分析就变得简单而且水到渠成了。
今天我就重点说说《雨霖铃》这首词。
二、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对宋词的接触较少,通过对初中阶段诗歌的学习,已经能感受其中的语言美、意境美,但鉴赏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
准备用诵读、讲解、合作探究等方法相结合。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在诵读中体会《雨霖铃》的凄清意境和思想情感;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
1、合作学习,词画结合,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
2点拨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深入探究,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五、教学重难点:
1、在朗读中品味意境;
2、引导学生体会情景交融与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播放来自网络的一段视频《雨铃霖》。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语言是所有语言的最高境界。
古人用诗词抒写出各种人间真情:亲情、友情、爱情等等。
现在大家就一起来和柳永感受恋人之间难舍难分的别离。
(二)作者简介:
幻灯片展示: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
仁宗景祐元年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
他通晓乐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是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代表词人。
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也有很大影响。
清代纪昀纪晓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有“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的高度赞誉。
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反映都市的繁华面貌,体现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描写爱情生活的甜蜜,抒发离怀别感的痛苦,表现不幸妇女的遭遇和失意文人的感受,是他作品的主要内容。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不济,更多的时日跟歌妓们一起过着依红偎翠、浅酌低唱的生活。
他深深了解这些歌妓们的生活,深切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
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为世人所传诵的一首,被称为“宋金十大曲之一”。
本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三)整体感知
1、学生听范读,要求正字音,把握节奏。
指出容易误读的音:竟无语凝噎。
2、学生自由诵读一遍,体会感情基调。
3、指名学生诵读(约二名),教师根据出现的问题指导诵读。
(1)韵脚的音要稍长,以体现凄凉、伤感之情:切、歇、噎、节、月。
(2)需要重读的字如:念字等
4、学生进行齐读
这样学生有目的的进行了四遍诵读之后,对内容也就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体现诗词诵读的重要性。
(四)探究课文
(刚才是通过诵读来意会全词,那么下面我就要求学生以讨论的形式来言传自己独到的理解和真切的体悟了)
1、提问:大家一起说说,本词最主要的艺术手法是什么?
课前印发材料,要给学生补充相关的知识,便于学生思考和讨论。
(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
2、先来探究情景交融,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意象),它们在表现词的内容和词人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讨论,学生不但明确了词的内容,更对作者的浓浓的离愁别绪有较深刻的体会。
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1)教师可以先做示范
例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描绘了“寒蝉凄凉悲切的鸣叫着,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的时候,一阵急雨刚刚停歇”这样的景象。
分析: 此句既点明了天气和季节(清秋),又交代了送别的地点。
起笔用融情入景、以景衬情的手法写出诗人心境的凄寒,渲染了凄凉伤感的气氛。
(2)在探讨二三两句时,学生有可能提出一些疑问:
第二句中“都门帐饮无绪”,既然有长亭,为什么还要设帐?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可能是之前的雨太急了,风太大了。
也可以体现恋人对词人的用心和不忍分别之情,精心设帐。
第三句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情人的离别,照我们当下的情形,一般采取怎样的方式?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执手”?为什么不用“吻别”“拥抱”“话别”或是“挥手告别”甚至是“挥着手绢”等方式。
学生可能只会注意到作者当时没有现在开放,不可能“吻别”“拥抱”。
但这种理解是浅层次的,教师要引导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角度去理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牵手”,此处“执手”一方面写出其“不舍”,另一方面,“执手”这一动作大胆直接,充分体现了柳词“俗”与“直”的一面。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这首词中千古传诵的名句。
跟“寒蝉凄切”一样,是融情入景的写法。
第一,它把杨柳、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
古诗中这些意象也较多使用。
比如《诗经》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因为“柳”与“留”谐音,所以常抒写离别的伤感与不舍。
曹植也曾写过“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
苏轼有“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这样的凄清画面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单,并渴望再次的团聚,言有尽而意无穷。
第二、这样的画面又是出现在一个特定时刻里:“酒醒”之后!离人饮酒,“醉不成欢惨将别”,为的是消愁,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更何况是酒醒之后!李清照有词“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其实正是愁滋味。
试想此时的柳永不过是离开心爱人的第二天早晨,面对眼前的凄凉景象,却还要继续前行,离自己心爱的人更远,怎能不心酸啊!
3、再来探究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
点拨提示文中一过渡句,表现由眼前的实景转入到想象的情景: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学生分组讨论: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
(五)、小结
人生总是充满离别,充满伤感。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但积极的面对才是应有的心态。
既然八九不如意,注定人要拼搏、奋斗,唯其如此,才能实现心中美好的梦想。
(六)、布置作业
将此词改写成优美的现代诗,进一步体味词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