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形地势特点

合集下载

安徽地理——精选推荐

安徽地理——精选推荐

安徽地理⼀、安徽省⾃然地理总体特征(⼀)安徽省的位置特征1、经纬度位置:安徽地跨115°54′E—119°37′E,29°41′N—34°38′N。

⼤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2:相邻位置:安徽东邻江苏、浙江、北接⼭东,西连河南、湖北,南毗江西。

3:区位特征:安徽省位于东部季风区,中部经济地带,华东腹地,接北联南,承东启西。

⽆论⾃然地理还是区域地理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

(⼆)、⽓候特征安徽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处29°41′N—34°38′N,⼤部分地区年均温14—17℃;由于东距海洋较近,⼤部分地区年均降⽔量在800—1700mm;由于重要地理分界线“淮河”从北部通过,因此淮河以北属于温带季风⽓候,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候。

在中国⽓候⼤背景下,除具有⾬热同期、⼤陆性季风⽓候显著的特征外,还因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都适中,具有⽓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冷)、过渡性明显的特点。

(三)地形特征1、地形类型:安徽地形多样,平原(占44.7%)、⼭地(占27.8%)、丘陵(占27.5%)兼备。

2、主要地形区:淮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沿岸平原、⼤别⼭区(主峰⽩马尖海拔1774m)、皖南⼭区(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m,全省最⾼点)。

(四)、河流、湖泊特征1、长江:长江下游⾃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中南部,长401⽶,号称“⼋百⾥皖江”,流域⾯积6.6万平⽅千⽶,占全省总⾯积47.5%。

长江流域⽔系发达,⽀流、湖泊多,⽔⽹密度⾼,航运意义⼤。

较⼤⽀流有皖河、青⼷江,较⼤的湖泊有龙感湖、武昌湖、泊湖等。

2、淮河: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区,流经安徽北部过江苏洪泽湖⼊江⼊海,安徽段长270千⽶,流域⾯积6.7万平⽅千⽶,占全省总⾯积48%。

流域内⽔系发达、⽀流众多,较⼤⽀流有浍河、涡河、西淝河、颍河、淠河、史河等,北岸⽀流⽐南岸多⽽长,为不对称⽔系。

安徽地理知识点总汇高二

安徽地理知识点总汇高二

安徽地理知识点总汇高二安徽地理知识点总汇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地处华东地区。

以下是关于安徽地理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高二学生学习地理有所帮助。

一、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苏省,南接浙江省,西毗湖北省,北接河南省和山东省。

全省总面积近14.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内陆省份之一。

二、地形地貌安徽地势复杂多样,境内主要分为山区、平原和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

南部为丘陵和山地,中部为平原和河谷,北部为山地和盆地。

全省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以黄山、天柱山等山峰较为著名,同时还有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经过。

三、气候特点安徽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冬季寒冷。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夏季温度较高,中部平原地区夏季最高气温可达35℃以上。

降水分布不均匀,南部较多,北部相对较少。

四、自然资源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铁矿、铜矿、硫矿等矿产资源。

此外,境内水力资源和土壤资源也相对较为丰富,为农业和能源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五、旅游资源安徽是中国著名的旅游省份之一,拥有众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山,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山之一,以其奇特的地理地貌和秀美的山水风景吸引了众多游客。

除此之外,九华山、庐山、宏村、西递等旅游景点也备受游客喜爱。

六、经济发展安徽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强省之一,特别是近年来,安徽省发展迅猛。

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安徽以制造业为主导,汽车、电子、冶金等行业都有较高的发展水平。

此外,农业也是安徽的支柱产业,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小麦、棉花、油菜籽等。

综上所述,安徽是一个地理特征多样、资源丰富、经济发展迅速的省份。

希望以上地理知识点对高二学生学习安徽地理有所帮助。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安徽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安徽

高一地理知识点大全安徽安徽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位于中国东部。

它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安徽地理的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9°41'04''至34°38'38'',东经114°54'45''至119°37'50''之间。

它与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和河南等省份相邻。

二、地形地貌:安徽省地势复杂,地形地貌多样。

北部是淮河平原,中部是巢湖和大别山,南部是皖江和南岳山。

整个省份地势起伏,山丘、平原和河流相互交错。

1. 淮河平原:淮河平原是安徽省最重要的农业区之一。

这个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

淮河平原的主要农产品有稻谷、小麦、玉米、棉花等。

2. 巢湖: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也是安徽省的重要湖泊。

巢湖周围地势较低,湖水丰富,湖泊景色优美。

巢湖周边的土地适宜发展渔业和农业。

3. 大别山:大别山是安徽省的一条山脉,也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

大别山地势险峻,山脉纵横交错。

这里的森林资源丰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绿色发展。

4. 皖江:皖江是安徽省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省会合肥市。

它是长江的支流之一,河水丰富,对安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气候特点:安徽省气候温和多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有所差异。

1. 北部地区:北部地区由于靠近淮河和黄河,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气温较高。

年平均气温在14°C左右。

2. 南部地区:南部地区受到大别山和江淮河谷的影响,气候湿润,四季分明。

夏季较炎热,冬季较寒冷。

年平均气温在16°C左右。

四、资源状况:安徽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1. 自然资源:安徽省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锌、硅石等。

此外,森林、水力、风力等能源资源也很丰富。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0′~117°22′,北纬31°48′~31°58′,地处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形成较低缓的鱼背状地带。

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

境内地形较平缓。

芜湖市:位于东经118°22′,北纬30°20′在长江与青戈江的交汇口。

主要市区沿长江南岸呈一带状,区内圩区~丘陵~山区呈梯形上升。

蚌埠市: 位于东经117°22′,北纬37°57′,其北部是广阔的淮北平原, 地势坦荡;南部连接淮南丘陵,地势稍有起伏,市区地形河流众多。

淮南市: 位于东经116°21′~117°11′,北纬32°32′~32° 56′,地处安徽省中部偏北,跨淮河两岸。

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

土壤类型亦复杂多样,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基质是古河流沉积物,主要为砂礓黑土和黄土。

淮河沿岸的湾地为潮土类土壤。

湾地与丘陵之间的岗地,基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壤主要为黄棕壤。

此外,凤台县留有部分白碱土。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8 °24′9″~118° 39′37″,北纬31°38′7″~31°47′2″,呈丘陵地形,西临的长江近似于南北流向,从采石矶至马鞍山(山名)北沿江为一狭长的带状山脉,走向与长江流向一致,市区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多山区,呈东高西低形。

淮北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6°59′,北纬33°17′~34°02′。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铜陵市:位于东经117°48′38″,北纬30°56′42″,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

铜陵为丘陵地带,境内岗峦起伏,东南山脉绵延,西北面为沿江洼地。

安庆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倚山傍水,地势较平坦。

高考安徽地理知识点

高考安徽地理知识点

高考安徽地理知识点一、地理位置及地势安徽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苏省和浙江省,南界江西省,西邻湖北省,北接河南省。

它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古老的华北大地板块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多山地。

二、地貌景观1. 大别山安徽境内的大别山是中国南方一个重要的山脉,西起湖北,东至江苏,纵贯安徽北部。

大别山是中国五大山脉之一,山势雄伟,山峰数不胜数,有不少世界级自然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

2. 小浪底小浪底位于长江中下游,是以其壮观的险滩和峡谷而闻名。

这里的水流湍急,峡谷险峻,形成了迷人的自然景观。

小浪底也因此成为自然风光带的代表之一。

3. 九华山九华山位于安徽南部,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名山之一。

它是九岭山脉的脊梁,海拔高达1298米。

九华山风景秀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旅游胜地。

三、气候特点安徽气候呈东南亚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均气温约为15-17摄氏度。

四、水文地貌安徽是水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众多湖泊和河流。

其中六安、芜湖、淮北是安徽最大的三个湖泊,而长江是安徽最重要的河流。

五、农业特色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作物种植。

安徽的农业特色主要集中在大米、小麦、茶叶、棉花、瓜果等方面。

六、工业经济安徽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以制造业为主要区域经济,尤其是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安徽的工业发展日益壮大,成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引擎之一。

七、旅游资源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著名的黄山风景区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山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云海、温泉而闻名世界。

此外,安徽还有徽州古城、九华山、庐山等众多旅游景点,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的关注。

结语安徽作为一个地理资源丰富的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

它的地势、气候、水文地貌以及农业和工业经济特色,都为我们了解和认识这个地区提供了很多有趣的知识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安徽的地理特点,并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

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及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

地理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地理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一些有关安徽省的地理知识。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重点内容。

1.安徽省的位置和地理特点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部,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接江西,北靠河南和山东。

安徽省地势东高西低,地形起伏较大,包括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带。

该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量适中。

2.安徽省的水系和主要河流安徽省境内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

其中,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它从安徽省的南部流经,为安徽的经济和交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此外,黄河、淮河、长江三大主要河流在安徽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水系结构。

3.安徽省的地貌特点安徽省地貌复杂多样,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台地等地形。

安徽省的南部是以黄山为代表的山地地貌,黄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拥有许多奇特的山峰和美丽的景点。

而北部则以淮河平原为主,是安徽省的主要农业产区。

4.安徽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特点安徽省地处中国的中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地区的煤炭、铁矿石、铜、硫等矿产资源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金属工业基地。

安徽省的农业也非常发达,以稻谷、小麦、棉花、茶叶等农作物种植为主。

此外,安徽省还以制造业、电子信息等产业为支柱,是中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5.安徽省的旅游资源安徽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黄山、九华山、庐山等山岳景区闻名。

这些景区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安徽省还有许多古村落、古镇和古建筑群,如宏村、西递、屯溪老街等,这些古建筑保存完好,展现了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以上就是地理七年级上册安徽知识点的一些介绍。

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安徽省的地理特点、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情况,同时也能欣赏到安徽省丰富的旅游资源。

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大家对我们的家园有更深入的了解。

安徽地理知识

安徽地理知识

安徽地理知识安徽,这片位于中国华东地区的土地,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地理风貌。

安徽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

这样的位置使得安徽成为了连接中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的重要纽带。

从地形上看,安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地貌多样。

大别山区位于安徽西部,山峦起伏,峰岭峻峭,是安徽重要的山脉之一。

皖南山区更是风景如画,有着众多的名山,如黄山、九华山等。

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其山峰峻峭,云雾缭绕,仿佛人间仙境。

九华山则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间寺庙众多,香火旺盛。

在安徽的北部,是广袤的淮北平原。

这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重要的粮食产区。

淮河贯穿其中,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而在长江沿岸,则是肥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一部分,这里水网交织,物产丰富,农业发达。

安徽的气候也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淮河以北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为寒冷,夏季炎热多雨。

淮河以南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这种气候差异也影响了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安徽的水资源丰富,除了淮河、长江两大水系,还有众多的湖泊和河流。

巢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水清澈,周边风景优美,是重要的旅游胜地和渔业基地。

此外,还有新安江、秋浦河等众多河流,为安徽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安徽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有煤、铁、铜、硫等多种矿产。

淮南和淮北是重要的煤炭产区,为华东地区的能源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交通方面,安徽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和水运网络。

京沪铁路、京九铁路等重要铁路干线贯穿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长江黄金水道也为安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运输条件。

安徽的地理环境还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在山区,有着种类繁多的珍稀动植物,如金钱豹、白冠长尾雉等。

在平原和水域,也有着丰富的农作物和水产资源。

总之,安徽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既有着壮丽的山川,又有着广袤的平原和丰富的水资源。

安徽地形地势特点

安徽地形地势特点

一、地形地势特点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平原丘陵山地都有分布;地势东南部分地势较高,东部为黄淮平原,地势低平,大致为南高北低。

二、降水量分布规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

三、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有利:1、地形、气候多种多样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热条件好3、有面积广大的平原4、土壤肥沃5、河流湖泊多,灌溉便利不利:1、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2、冬末春初易发生寒潮3、水土流失严重四、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分布)主要位于200m以下的平原和河谷地带五、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应该注意那些问题?1. 1.皖江城市带水路交通便利2.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3.土地价格低4.产业基础好2.要注意将研究,开发环节一起进行,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环境评价,防止污染严重的工业迁入,实现可持续发展六、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对皖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2.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重环境污染3.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七、中部崛起对皖发展的区位条件1.国家政策支持2.交通条件的改善3.市场更为广阔4.自然经济的开采的深度和广度加大八、修建高铁对安徽崛起有什么意义?1.缩短中东西部时空距离,同城化效应,节约运输成本2.加强区际联系和商品物流交换3.发挥安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4.推进皖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九、人口问题(老龄化)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2.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增加就业压力)题目: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说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平原地形的人口密度大,低山丘陵人口密度小,沿江经济发展程度较好,产业集群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都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1.平原耕地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农耕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所以人口密度大,皖南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小。

2.沿江工业科技发达,产业集群效应强,需要产业工业较多,对人口具有很大吸引力,所以人口密度极大。

安徽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安徽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安徽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安徽是一个位于华东地区的省份,其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具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安徽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个省的地理特点。

一、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中东部,东临江苏、浙江,南接江西、湖南,西邻湖北,北接河南、山东,总面积139,100平方千米。

省会是合肥市。

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貌安徽省地貌复杂多变,主要分为丘陵、平原和山地三部分。

丘陵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22.5%,平原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占比18.7%,山地面积为8.6万平方千米,占比61.8%。

2.气候特点安徽省气候温和湿润,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中部和东部气候较为稳定,年平均气温13-16℃,年降雨量多集中在夏季,春秋两季易受台风影响。

三、人文地理环境1.人口截至2019年,安徽省总人口为6,063.45万人。

城镇人口为2,813.28万人,农村人口为3,250.17万人。

其中合肥市、芜湖市和蚌埠市为省内三大城市。

2.经济安徽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以合肥市、芜湖市和马鞍山市为代表的制造业发展较快,以及阜阳市、亳州市和滁州市的北部煤炭储备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使安徽省处于一个逐步崛起的发展阶段。

3.文化安徽省的文化遗产众多,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点和历史传统。

安徽省有3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有皖南古村落、黄山风景区、宏村古建筑群等。

四、旅游资源分布在安徽省内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众多,自然风光如黄山、六安山、信州岭等景区,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观赏。

人文遗产有皖南古村落、徽州古城、庐州千佛岩等。

五、结语安徽八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涵盖了省份面积、位置、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等方面的重要内容。

阅读本文可以使读者了解安徽省的地理特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安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安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安徽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科学,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高考地理考试中,地理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非常重要。

下面将对安徽地理高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1. 安徽地理概况安徽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苏、浙江,南界江西,西连湖北,北接河南、山东,地处中国的东部经济发达地区。

安徽地势起伏,地形沟壑纵横,是典型的丘陵山地地带,山地和丘陵共占全省面积的90%以上。

2. 安徽的自然地理特点安徽地理特点丰富多样。

南部以江淮平原为主,沿江沿淮逐渐升高,形成小丘陵地带。

中北部是巢湖和皖北平原,形成了宽阔的河湖平原。

西部以黄山为代表的大别山脉属于中国四大山脉之一,具有丰富的自然风光。

3. 安徽的气候特点安徽气候类型多样,涵盖了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省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同时,安徽还容易受到台风、豪雨等极端天气的影响。

因此,对于灾害防范和气候变化的研究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4. 安徽的经济发展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农业大省之一。

传统农业以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近年来发展了苹果、柑橘等多样化农业。

同时,安徽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和建材生产基地。

随着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结构升级,安徽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5. 安徽的人口分布安徽的人口分布呈现南多北少、沿江沿淮地区人口密集的特点。

其中合肥、芜湖、蚌埠等城市是安徽的重要经济中心和人口集聚区。

6. 安徽的生态环境保护安徽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总结归纳安徽地理高考知识点,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

同时,地理学科也需要同学们注重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提高地理问题解决的能力。

祝愿大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

.;. 安徽省各地市地形地貌特点概述合肥市:位于东经117°10′~117°22′,北纬31°48′~31°58′,地处江淮丘陵,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形成较低缓的鱼背状地带。

总趋势是西南、东南和北面高,中南部低。

境内地形较平缓。

芜湖市:位于东经118°22′,北纬30°20′在长江与青戈江的交汇口。

主要市区沿长江南岸呈一带状,区内圩区~丘陵~山区呈梯形上升。

蚌埠市: 位于东经117°22′,北纬37°57′,其北部是广阔的淮北平原, 地势坦荡;南部连接淮南丘陵,地势稍有起伏,市区地形河流众多。

淮南市: 位于东经116°21′~117°11′,北纬32°32′~32° 56′,地处安徽省中部偏北,跨淮河两岸。

地形多样,地势南高北低。

土壤类型亦复杂多样,淮河以北的平原地区,基质是古河流沉积物,主要为砂礓黑土和黄土。

淮河沿岸的湾地为潮土类土壤。

湾地与丘陵之间的岗地,基质为下蜀系黄土,土壤主要为黄棕壤。

此外,凤台县留有部分白碱土。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下游南岸,东经118 °24′9″~118° 39′37″,北纬31°38′7″~31°47′2″,呈丘陵地形,西临的长江近似于南北流向,从采石矶至马鞍山(山名)北沿江为一狭长的带状山脉,走向与长江流向一致,市区的东部、东北部、东南部多山区,呈东高西低形。

淮北市: 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东经116°23′~116°59′,北纬33°17′~34°02′。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

铜陵市:位于东经117°48′38″,北纬30°56′42″,地处安徽省长江南岸。

铜陵为丘陵地带,境内岗峦起伏,东南山脉绵延,西北面为沿江洼地。

安庆市: 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倚山傍水,地势较平坦。

安徽高一开学考地理知识点

安徽高一开学考地理知识点

安徽高一开学考地理知识点地理知识点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部分,它涵盖了丰富的内容,对于初入高中的安徽高一学生来说,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点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归纳安徽高一开学考的地理知识点,帮助同学们进行复习和备考。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1. 安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安徽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苏,南接浙江,西邻江西,北靠河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

安徽地形以高中低三个层次分布,主要为中高山区、短山丘陵和平原,气候温和湿润。

2. 安徽的水系和河流:安徽是长江和淮河的母亲河流域,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淮河则是长江的重要支流。

此外,安徽还有许多湖泊,如洪泽湖、太湖、巢湖等。

3. 安徽的气候类型和特点:安徽地处亚热带与温带过渡地带,属于温暖湿润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全年降水充沛,四季分明。

4. 安徽的自然灾害:安徽常常受到洪涝灾害、干旱、冰雹、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为了减少灾害损失,安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加强防汛、堤防加固等措施。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1. 安徽的人口分布:安徽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和巢湖平原等地。

人口密度在城市地区较高,农村地区相对较低。

2. 安徽的经济发展:安徽是中国的制造业大省,工业发展较快。

汽车、电子、石化、纺织等工业产业发达。

此外,安徽的农业也十分发达,以稻谷、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主。

3. 安徽的旅游资源:安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黄山、九华山、庐山等。

这些山水名胜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4. 安徽的文化特色:安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安徽的艺术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如黄梅戏、皖剧、徽剧等都是安徽的传统艺术形式。

三、安徽高一地理考试备考建议1. 针对重点知识点进行复习:根据高考大纲,重点复习安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系和河流、人口分布等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点。

2.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

安徽本土地理知识点

安徽本土地理知识点

安徽本土地理知识点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长江流经的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地理知识。

以下是一些安徽本土的地理知识点:1. 地理位置:安徽省位于中国东部,东临江苏,南接江西,西靠湖北,北濒河南,是华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地形地貌:安徽地形多样,以丘陵和山地为主。

黄山是安徽最著名的山脉,也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以其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3. 河流水系: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安徽南部,为该省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此外,淮河也是安徽的重要河流,流经安徽北部。

4. 气候特征:安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5. 自然资源:安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铜矿等。

同时,森林资源丰富,拥有多个国家级森林公园。

6. 农业特色:安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等。

茶叶也是安徽的特产,其中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最为著名。

7. 历史文化:安徽历史悠久,是徽文化的发源地。

徽派建筑、徽剧、徽菜等都是安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8. 旅游资源:除了黄山,安徽还有许多其他著名的旅游景点,如九华山、天柱山、皖南古村落等,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9. 经济发展:近年来,安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合肥、芜湖等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成为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10. 交通网络:安徽交通发达,拥有完善的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

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是安徽重要的航空枢纽。

安徽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为该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安徽地理相关内容整理

安徽地理相关内容整理

安徽地理相关内容整理安徽位于中国东部中部,是一个内陆省份。

安徽东邻江苏、浙江两省,南接江西,西靠湖北,北连河南。

安徽省的总面积为139,600平方公里。

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地理资源,下面就来看看安徽的地理相关内容。

一、地形地貌特点安徽省地势自南向北逐渐由中山区、山地区、丘陵区、平原区依次过渡。

安徽省境内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52.5%,平原占38.3%,山地地势高,丘陵波动起伏,平原土地肥沃,河流纵横交错。

安徽境内最高峰为黄山,高度为1864米。

二、气候环境特点安徽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同时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在700~2000毫米之间,气候适宜,春夏秋三季是旅游的好时节。

三、水系概况安徽省水系发达,拥有大小河流1800多条,其中长江流经安徽省长达600多公里。

安徽省境内还有徽河、江淮水系等多条重要河流。

同时,安徽还有多个大型水库、湖泊和水利工程,水资源丰富。

四、动植物资源安徽省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科研价值。

安徽省是中国四大茶叶产区之一,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田园风光、野生动植物等景观。

此外安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如黄山、徽州古城等文化景点颇多。

五、产业分布安徽省是现代化农业发展重要的省份之一,以种植业、畜牧业和渔业为主。

此外,安徽省的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其中以制药、电子信息、标准化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为特色。

六、总体发展情况安徽省近些年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健发展,形成了经济发展主轴以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为主。

同时,安徽省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经济发展中的污染治理企业的处罚力度。

作为一个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兼备的地方,安徽在地理上有着丰富多彩的资源与特色。

未来,安徽将着力在生态建设、旅游发展、新产业培育、城镇建设等方面探索发展新路径,为全国综合实力排名进入前列的省份之一。

安徽的地理特征

安徽的地理特征

安徽的地理特征安徽地理特征安徽位于中国东部中部,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之间,是中国的内陆省份。

安徽地理特征多样,包括山地、平原、湖泊和河流等。

下面将从地形、气候、水系和资源等方面详细介绍安徽的地理特征。

一、地形安徽的地形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

黄山脉是安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中国的名山之一。

黄山脉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脉之一,以险、奇、幽、秀著称。

另外,大别山、皖南山区等山脉也分布在安徽境内。

安徽的山地景观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除了山地之外,安徽还有丘陵和平原地区。

安徽的丘陵地区主要分布在淮河流域和孩儿山之间,地势较为平缓。

而平原地区主要位于淮河流域,是安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二、气候安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至17℃之间,夏季平均气温在24℃至30℃之间,冬季平均气温在0℃至8℃之间。

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安徽是农业发达的省份之一。

三、水系安徽是长江和淮河的分界线。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安徽的东部。

安徽境内有长江两大支流——富春江和钱塘江。

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全长约1,000多公里,在安徽境内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

此外,安徽还有一些湖泊,如莲花湖、滁州湖等,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增添了亮丽的色彩。

四、资源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是煤炭资源,安徽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储量丰富。

其次是矿产资源,如铁矿、铜矿、铅锌矿等。

此外,安徽还富含石膏、硫、石灰石和大理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

农业资源也十分丰富,主要种植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区之一。

综上所述,安徽的地理特征独具魅力。

其丰富多样的地形,包括山地、丘陵和平原,为安徽带来了独特的景观。

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安徽四季分明,适宜农业生产。

多条重要的河流和湖泊丰富了安徽的水资源,为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障。

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和矿产资源,为安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安徽地理知识点图文版高一

安徽地理知识点图文版高一

安徽地理知识点图文版高一安徽位于中国东部,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该省地理状况复杂多样,包括山区、平原、湖泊等地貌特征。

以下是关于安徽地理知识点的图文介绍。

1. 安徽地理位置安徽位于中国的中东部,东临江苏、浙江,南连江西,西接湖北,北靠河南。

地理位置优越,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内陆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2. 安徽地貌特征安徽地形地貌复杂多样。

北部为黄淮海平原,南部为山区。

其中,大别山是安徽最长的山脉,横贯省境,给安徽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3. 安徽气候特点安徽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全省大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多雨。

山区气候较凉爽,平原地区气温较高。

4. 安徽水系安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有长江、淮河等重要河流经过。

此外,安徽还有一些湖泊,如洪泽湖、鳌太湖等,湖泊的存在为该省的生态环境提供了保护和调节作用。

5. 安徽地理景观安徽拥有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其中,黄山是安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奇峰、怪石、云海、温泉等丰富的景观元素,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6. 安徽资源禀赋安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该省矿产资源丰富,包括煤炭、铁矿石、硫矿、石膏等。

此外,安徽还是中国的重要农产品产地,主要农作物有稻谷、小麦、棉花等。

通过以上的图文介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安徽的地理知识点。

无论是迷人的山水风光,还是丰富的自然资源,安徽的特色地理状况是该省独特发展的基础。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徽的地理优势将为该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安徽省地形地貌PPT

安徽省地形地貌PPT

淮北平原
岛山
淮北平原位于安徽省北部,包括淮河以北的全部省境地区,以及江淮丘陵以北的沿淮河以南宽 10~60公里左右,是华北平原的一部分,是安徽平原的主体。面积3.8万平方公里。除东北部有小面积 的低山丘陵,在平原中形成“岛山”外,大部分面积均为平原,海拔15~50米,地面向东南缓倾。
淮北平原地貌类型
地貌空间分布
自黄山中心部位,向四周成放射状排列,展布着众多的山间沟谷,有U谷,V谷及谷 中谷,较大的有36条。这些切割较深的沟谷,自内向外,由深谷渐变为宽谷。
皖南山区地貌的形成过程
受中生代的燕山运 动和新生代的喜马拉雅 运动影响,皖南地区由 海洋变陆地,九华山和 黄山花岗岩岩体快速隆 升,形成了高逾千米的 花岗岩中山地貌。
淮北平原的形成过程
冲积平原形成于气候湿润的沉降堆积地区。广阔的冲积平原上的厚层冲积层系的形成, 是大幅度的构造沉降的结果。
丘陵、山地
冲积平原
广阔的冲积平原
冲积平原的前身是气 候湿润的丘陵或山区。 淮北地区的主要河流的 流量和合砂量都较大, 堆积作用较强,形成的 “天然拦河坝”,阻塞支 流形成湖泊,富含腐植 质和水生软体动物化石 的黑色湖沼沉积,是冲 积平原形成过程中的早 期产物。
安徽省地形地貌
目录
1.淮北平原
2.沿江平原 3.江淮丘陵
4.皖西大别山区
安徽省地理位置
安徽省,在中国东南部 位于东经114° 54′~119°37′、 北纬 29°41′~34°38′ 之间。 居华东腹地,东连江苏省 、 浙江省,南邻江西省,西接 湖北省、河南省,北靠山东 省 ,地处长江、淮河中下 游,是沿海与内陆腹地的过 渡带。东西宽约 450 千米, 南 北 长 约 570 千 米 。 面 积 13.97万平方千米, 居全国第 22位。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安徽的地形、茶叶的分布、戏剧的分布)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安徽的地形、茶叶的分布、戏剧的分布)

知识点安徽省的地形安徽的地形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

地势大致为“南高北低”,主要分为5个地貌区:①淮北平原区:地势低平;②江淮台地丘陵区:低山丘陵;③皖西丘陵山地区:大别山,地势较高;④沿江平原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⑤皖南丘陵山地:黄山、九华山等山地,地势较高。

图1 安徽的地形我国戏剧的分布我国的戏曲剧种众多,大致可以分为27种(下图不是很清晰),在各地的分布分别为:①北京——京剧、昆曲;②天津——京剧、评剧;③河北——评剧、河北梆子;④山西——晋剧、上党梆子、⑤陕西——秦腔;⑥山东——吕剧、柳琴戏;⑦河南——豫剧;⑧安徽——黄梅戏、徽剧;⑨上海——越剧、京剧、昆曲;⑩...图2 我国戏剧的分布例题安徽省南部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地形以山地为主,对外交通不便,耕地稀少。

当地传统的菜肴、民居、戏曲、农业生产等明显打上了地理环境的烙印。

12、安徽省南部传统特色菜的选料,多采用()A. 海鲜、牛羊肉B. 海鲜、腌腊制品C. 牛羊肉、山货D. 山货、腌腊制品13、下列叙述与安徽省南部地域文化特征相符的是()A. 敬奉妈祖,盛行妈祖文化B. 农业以种植茶、竹为特色C. 评剧、秦腔为传统地方戏曲D. 泥草房和吊脚楼是传统民居答案:D、B精讲精析:(1)分析当地的特色菜选料。

①由题干可知,安徽省南部以山地为主,因此特色菜中选料应该包含山货;②安徽省不临海,排除海鲜;安徽省南部山地较多,不适宜大规模的牛羊养殖;③该地区交通不便,因此腌腊制品可能较多(便于长时间储存、食用),因此选项D正确。

(2)分析当地的地域文化。

①安徽南部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山地较多,因此适宜茶叶、竹子的生长,选项B正确;②其他选项中,敬奉妈祖的为澳门,评剧和秦腔为陕西,泥草房和吊脚楼为苗族的传统民居,苗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西、广西、湖南、广东、四川、云南、广西和海南等省区。

总结我国茶叶的分布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根据当地的地形、海陆位置、交通,推断当地的特色菜的选料;②根据当地的气候、地形,分析作物类型(茶叶、竹子),并分析妈祖、秦腔、吊脚楼的分布地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形地势特点
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平原丘陵山地都有分布;地势东南部分地势较高,东部为黄淮平原,地
势低平,大致为南高北低。

二、降水量分布规律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平原少。

三、农业发展的自然经济条件:
有利:1、地形、气候多种多样
2、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热条件好
3、有面积广大的平原
4、土壤肥沃
5、河流湖泊多,灌溉便利
不利:1、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发生旱涝灾害
2、冬末春初易发生寒潮
3、水土流失严重
四、城市分布特点(沿河流分布)
主要位于200m以下的平原和河谷地带
五、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应该注意那些问题?
1. 1.皖江城市带水路交通便利
2.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
3.土地价格低
4.产业基础好
2.要注意将研究,开发环节一起进行,同时还要注意进行环境评价,防止污染严重的工
业迁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对皖的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经济
2.改变区域地理环境,加快城市化进程,加重环境污染
3.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增加就业机会
七、中部崛起对皖发展的区位条件
1.国家政策支持
2.交通条件的改善
3.市场更为广阔
4.自然经济的开采的深度和广度加大
八、修建高铁对安徽崛起有什么意义?
1.缩短中东西部时空距离,同城化效应,节约运输成本
2.加强区际联系和商品物流交换
3.发挥安徽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
4.推进皖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九、人口问题(老龄化)
1.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合理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2.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增加就业压力)
题目: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说明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解析:平原地形的人口密度大,低山丘陵人口密度小,沿江经济发展程度较好,产业集群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都影响了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1.平原耕地的主要因素之一,发展农耕业,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也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所以人口密度大,皖南低山丘陵地区人口密度小。

2.沿江工业科技发达,产业集群效应强,需要产业工业较多,对人口具有很大吸引力,所以人口密度极大。

3、沿江及皖南部分离长三角,珠三角较近,历来人口往来较多,人们思想开放意识强,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十、城市化(给我省资源,环境带来什么问题?)【负面】
1.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耕地减少
2.城市用水增加,水资源紧张,污染严重
3.城市化破坏生物环境,改变了生物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4.城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垃圾污染,光污染加重
5.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6.出现热岛效应
十一、皖洪涝灾害原因
1.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面积大
2.锋面雨带控制时间长,降水多
3.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4.位于长江下游,上游来水多
十二、淮河洪涝原因
1.无天然入海通道
2.为非对称羽状水系
3.属温带季风气候,雨季降水集中,
4.中游地势低洼,上游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河床抬高,淤塞湖泊
措施:1.上游兴修水库,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游低洼处建分洪蓄洪区
3.疏浚河道,开挖入海新河
4.巩固堤坝
题目:南部地区(皖南低山丘陵)土壤性质存在的缺陷及其治理措施
答案:红壤,是一种低产土壤。

主要缺点:酸性过强,缺少有机质,土壤粘重。

治理措施:一是施熟石灰,一中和酸性。

二是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

三是在土壤中掺沙,以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粘性。

题目:皖南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的优劣及因地制宜持续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效益的措施
解析:水热、光、土分析优劣。

有起伏的丘陵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充分利用光热、水和土地、劳动力
答案:1.农业生产最为重要的自然条件有光、热、水、土等,皖南地区秋冬季节降水少,夏季太阳高度大,光照丰富。

2.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水分富余,尤以雨热同期为最佳组合,利于农业生产。

3.地形有起伏,在降水程度较大时,水土流失严重,进入雨水淋溶强烈,使得土壤酸重粘瘦。

4.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农业经验等优势,发展立体农业,改良土壤,增加农业产业多样化,市场化,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实行增产增收。

题目:皖南地区农业生产可能受到那些气象灾害的影响?解释其原因
解析:梅雨、伏旱、寒潮、暴雨。

与气候有关系
答案:1.梅雨:春末夏初降水持续徘徊在沿江地区,影响气温升高,对早稻育秧,插秧和前期生长极为不利。

2.伏旱:盛夏季节气温极高,蒸发量巨大,而此时受西伸北进的夏威夷高压影响,降水偏少,干热风催热水稻,导致水稻减产。

3.寒潮:冬季强烈冷空气急剧南下,短时间剧烈降温,对越冬作物,如:油菜等产生冻害。

4.暴雨:各类不稳定天气,激发强烈暴雨,农作物损毁严重;引发水土流失,强烈淋溶。

淮河: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1月份0°等温线;湿润和半湿润的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800mm年降水量线;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旱作与水田的分界线;有无结冰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