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材料转运siRNA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范文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基因疗法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
而作为基因疗法关键技术的siRNA(小干扰RNA)递送,其效率和安全性成为了研究的关键。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作为siRNA递送的载体,具有诸多优势,如提高递送效率、减少非特异性分布和副作用等。
本文将重点研究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工艺,以及其在siRNA递送中的效率。
二、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制备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化学合成法、物理包覆法、乳液法等。
本研究主要采用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如多聚乳酸、多聚乙醇酸等)和聚乙烯基衍生物,利用双乳液法制备纳米微球。
具体步骤如下:1. 将待包覆的siRNA溶液和制备微球的有机相(如有机溶剂)混合;2. 将上述混合物进行一次乳化处理,得到油包水(W/O)型乳液;3. 在该乳液中加入聚合物溶液进行二次乳化处理,得到W/O/W型复合乳液;4. 将上述复合乳液经过挥发有机溶剂,并通过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再利用性来构建完整的微球。
制备出的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不仅在表面活性剂和脂质的存在下提高了siRNA的稳定性,而且通过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增强了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从而提高了siRNA的递送效率。
三、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为了研究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在siRNA递送中的效率,我们采用了多种实验方法进行验证:1. 细胞毒性实验: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细胞形态观察,评估纳米微球对细胞的毒性影响。
2. 荧光标记法:将siRNA与荧光染料结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siRNA的分布情况。
3. 基因沉默效果评估:通过检测靶基因的mRNA和蛋白质水平变化,评估siRNA在细胞内发挥的基因沉默效果。
4. 荧光定量PCR: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siRNA的转录效率。
通过上述实验方法,我们发现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能够显著提高siRNA的递送效率,使siRNA在细胞内的分布更加均匀,并显著提高基因沉默效果。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范文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生物医药领域的迅速发展带来了诸多新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在基因疗法的研究中,尤其是利用siRNA(小干扰RNA)的治疗手段正成为医学研究的前沿。
然而,由于siRNA的大分子量和其极端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其在体内运输和到达目标组织时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因此,如何有效地将siRNA递送到目标细胞并保持其生物活性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在siRNA递送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并对其在siRNA递送效率上的应用进行研究。
二、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1. 材料选择制备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材料需具备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同时也要有较高的稳定性。
本研究所选材料为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和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无机材料。
2. 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进行纳米微球的制备。
首先,将聚合物和无机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形成稳定的溶液。
然后,通过乳化剂将溶液乳化,形成稳定的乳液。
最后,通过挥发有机溶剂,使聚合物和无机材料在乳液中形成纳米微球。
三、siRNA的负载与释放1. siRNA的负载将siRNA与纳米微球混合,通过静电作用或共价键合的方式使siRNA负载在纳米微球上。
通过调节混合比例和反应条件,实现siRNA的高效负载。
2. siRNA的释放纳米微球在体内通过生物降解或酶解等方式,逐渐释放出负载的siRNA。
通过控制纳米微球的降解速率,可以实现对siRNA 的持续释放,保证其在体内的有效作用。
四、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1. 细胞实验通过细胞实验,观察纳米微球对siRNA的递送效果。
将负载siRNA的纳米微球与细胞共培养,观察细胞对siRNA的摄取情况以及siRNA在细胞内的表达情况。
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不同材料以及不同比例的纳米微球,找出最佳的siRNA递送方案。
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
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是一种新型的载药体系,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多肽的特性、siRNA的作用机制、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论述。
多肽是由氨基酸组成的短链肽,通常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和选择性识别能力。
多肽的独特特性使其在纳米医学中的应用备受关注。
例如,多肽可以通过与受体的特异性结合,实现特定细胞或组织的靶向传递。
通过改变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引入靶向配体或蛋白质修饰,可以增强多肽的靶向性和稳定性。
siRNA是一种短的双链RNA分子,可以沉默靶标基因的表达。
siRNA通过RNA干扰机制,可选择性地降低与其序列相匹配的mRNA的翻译。
通过siRNA技术,可以针对某些特定疾病相关基因进行靶向治疗。
然而,siRNA本身在生物体内的稳定性较差,很难通过细胞膜有效进入细胞内。
纳米粒子是一种具有纳米尺度的粒子,尺寸通常在1-100纳米之间。
纳米粒子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在药物传递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潜力。
纳米粒子可以通过物理方法(如溶液自组装、胶束法、多肽自组装)或化学方法(如交联法、共价键合法)制备。
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可以充分利用多肽的靶向性和siRNA 的治疗效果。
通常将多肽修饰在纳米粒子表面,通过靶向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实现靶向传递。
同时,将siRNA包装在纳米粒子内部,保护siRNA免受核酸酶的降解,并增强siRNA的稳定性。
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在基因治疗、肿瘤治疗等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在基因治疗中,siRNA可以通过靶向作用,选择性地沉默异常基因的表达,实现疾病基因的治疗。
在肿瘤治疗中,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可以通过靶向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
此外,还可以通过结合其他药物或成像剂,实现多功能治疗和药物输送。
然而,多肽和siRNA结合的纳米粒子也存在一些挑战。
例如,多肽和siRNA的结合稳定性、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靶向输送的效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SiRNA研究进展
SiRNA研究进展摘要:小分子干扰RNA是外源性双链RNA 的加工产物,在细胞内能介导RNA干扰效应,识别特异性mRNA,沉默同源基因表达。
其特异性和高效性显示出很高的实用价值,siRNA已成为许多疾病潜在的治疗手段。
对于siRNA的应用,尽管还需要在减少非特异反应,发掘高效递送载体,应对新的基因变异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但其可望在抗病毒、肿瘤治疗和癌症治疗等许多领域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小分子干扰RNA,RNA干扰,基因治疗,递送载体Abstract: Small interfering RNA ( siRNA ) is the processing product of exogenous double strand RNA( dsRNA ). siRNA mediate the RNA interference( RNAi ) , induce the degradation o f endogenous mRNA with homology showing high specificity and thus generate excited potential of therapeutic application . Although the obstacles including reduce non-specific effect establish high-efficient delivery system and facing the new mutation are needed to harnessed , recent preclinical studies suggest that siRNA hold great promise for the treat ment of various diseases.Key words:SiRNA, RNAi, gene therapy, delivery carriers1 SiRNA简介及RNAi作用机理SiRNA是一种小RNA分子(21-25核苷酸),由Dicer(RNAase Ⅲ家族中对双链RNA 具有特异性的酶)加工而成。
靶向survivin的siRNA及其改性穿膜肽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
靶向survivin的siRNA及其改性穿膜肽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新确诊和死于肿瘤的人数都在逐年增加,肿瘤的治疗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小干扰核糖核酸(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是通过诱导核糖核酸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效应,在细胞质激发与之互补的目标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NA,m RNA)沉默,进而调节蛋白的表达,为肿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手段。
但是,si RNA本身易被核酸酶降解,所以稳定性较差;同时si RNA的亲水性强且带负电,所以不易透过带负电荷的细胞膜进入细胞质,最终导致难以发挥高效的RNAi作用;因此缺乏高效的si RNA以及能够有效结合、保护并递送si RNA 载体的现状严重限制了其应用。
本论文合成了一条经2′-甲氧基修饰的si RNA 序列,对其RNA干扰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在穿膜肽八聚精氨酸的基础上合成了多种脂肪酸修饰的八聚精氨酸,经过一系列的试验筛选出能够高效结合、保护并递送si RNA的改性穿膜肽纳米粒;为了克服改性穿膜肽特异性差、靶向配体穿膜效率低的缺点,应用筛选出的改性穿膜肽和靶向配体制备多功能脂质体用于递送si RNA,并考察其体内外递送si RNA的效果。
论文具体内容概括如下:1.si RNA在肿瘤细胞中RNAi效果评价设计了一条靶向survivin基因的2′-甲氧基修饰的si RNA序列,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了si RNA的活性,结果显示20 n M的si RNA作用72 h对survivin m RN A的表达抑制率达到了90%,对蛋白的表达抑制率也达到了80%以上;40 n M的si RNA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使细胞凋亡率达到40%以上,而且能够导致多种细胞凋亡蛋白表达量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由多糖纳米粒运载的survivin siRNA 的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
由多糖纳米粒运载的survivin siRNA 的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关键词:凋亡抑制基因siRNA(小干扰RNA) 非病毒载体纳米粒抗肿瘤治疗摘要:最近由于其在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凋亡抑制基因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通过siRNA 下调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为抗肿瘤治疗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然而,缺少合适的siRNA载体明显阻碍了survivin siRNA 在抗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本研究的目的是我们利用多糖载体TAT-g-CS运载功能性siRNA并且评价其在体内的抗肿瘤活性。
首先合成TA T-g-CS载体并且结构表征良好。
MTT结果显示TAT-g-CS载体存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含有siRNA的TAT-g-CS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12.2 nm,多分散性指数为0.121,纳米粒子的Zeta电位为+18.58 mV。
从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当由TAT-g-CS运载时,荧光素酶基因靶向siRNA靶向survivin基因评估siRNA可减少75.3%荧光素酶基因的表达。
最关键的是,我们使用SursiRNA纳米粒子不仅通过TAT-g-CS体内外输送能力及抗肿瘤作用。
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TAT-g-CS / Sur诱导细胞凋亡可强烈抑制4T1-luc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而且有效地抑制体内的生长和恶性乳腺肿瘤siRNA纳米粒是一种高效的siRNA非病毒运载系统,尤其是基于siRNA 的转移,这表明TAT-g-CS / Sur的抗肿瘤治疗。
简介恶性肿瘤,即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致命疾病。
统计报道称,世界上每年大约有八百万人死于各种癌症,包括乳腺癌,肺癌,肝癌,脑瘤等。
因此,人们已付出巨大努力来探寻有效抗肿瘤的治疗方法。
最近,Survivin已因发现其在大多数恶性肿瘤中过度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程度很低而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结果表明,Survivin是细胞凋亡的抑制剂家族(IAP)的成员,并且Survivin的表达在肿瘤细胞中上调,作为一个整体, Survivin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癌症的放疗和化疗效果的研究进展
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癌症的放疗和化疗效果的研究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癌症治疗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放疗和化疗是目前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细胞的耐药性和放射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患者们在接受这些治疗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探索利用核糖核酸制剂改善癌症的放疗和化疗效果。
核糖核酸(RNA)是一种生物分子,具有多样化的功能。
在癌症治疗中,研究人员发现,RNA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的遗传信息传递和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抑制癌症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这一发现引发了对RNA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的广泛兴趣。
一种利用RNA改善癌症治疗效果的方法是利用小干扰RNA(siRNA)。
siRNA是一种能够特异性靶向并降低癌症相关基因表达的RNA分子。
通过靶向特定的癌症相关基因,siRNA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可以将siRNA转化为纳米颗粒的技术。
这些纳米颗粒可以通过体内靶向性输送系统将siRNA直接送达到癌细胞,从而提高siRNA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一些实验研究显示,利用siRNA纳米颗粒制剂可以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同时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伤。
另一种利用RNA改善癌症治疗效果的方法是利用微小RNA(miRNA)。
miRNA是一类具有调节基因表达功能的小RNA分子。
研究表明,miRNA在调控癌症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miRNA可以抑制肿瘤的增殖、扩散和侵袭能力。
最近的研究显示,利用miRNA制剂可以显著提高肿瘤对放射治疗和化疗的敏感性,同时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在结直肠癌患者中,利用miRNA制剂可以提高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同时降低对正常肠上皮细胞的损伤。
此外,研究人员还尝试利用RNA干扰技术改善放疗的效果。
RNA干扰是一种利用siRNA或shRNA(短发夹RNA)靶向性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技术。
免疫纳米微粒靶向胰腺癌细胞输送siRNA 的方法研究
免疫纳米微粒靶向胰腺癌细胞输送siRNA 的方法研究李佳佳;陈茵婷;曾林涓;练国达;陈少杰;李雅晴;黄开红【摘要】目的:构建一种向胰腺癌细胞安全、高效输送siRNA的免疫纳米载体。
方法:检测纳米载体IONP-PEI(非靶向组)及其与siRNA复合物的表征;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siRNA结合力、MTS法检测细胞活力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率以确定其复合siRNA的最佳N/P比值;细胞免疫荧光和普鲁士蓝染色观察scFvCD44v6偶联IONP-PEI的靶向纳米载体(靶向组)在细胞内分布;流式细胞术、荧光显微镜观察、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靶向组和非靶向组的转染率和转染siKRAS后的干扰效果。
结果:IONP和PEI的最适质量比为0.75;纳米载体复合siRNA的最佳N/P比值为20;IONP-PEI/siRNA复合物的电位为(21.73±8.07)mV,粒径为(51.3±2.2)nm。
荧光显微镜显示,非靶向组和靶向组转染后均在细胞内,靶向组的转染率为(89.75±1.81)%,高于非靶向组的(59.87±4.52)%,且靶向组的荧光强度高于非靶向组。
靶向组的KRAS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为(34.02±6.15)%,低于非靶向组的(51.09±6.70)%;Western blotting 显示靶向组的KRAS蛋白表达量低于非靶向组。
结论:非靶向组和靶向组均能够将siRNA转染进细胞内,且靶向组具有更高的转染效率和更好的干扰基因表达效果。
本课题构建的scFvCD44v6-IONP-PEI是一种高效、安全和靶向识别胰腺癌细胞的免疫纳米载体。
%AIM:To synthesize a safe , efficient and targeted nanoparticulate carrier for siRNA delivery to pan-creatic cancer cells .METHODS: Iron oxide nanocrystal with carboxylic acid group-polyethyleneimine ( IONP-PEI ) was synthesized and investigated as a nonviral carrier of siRNA to the pancreatic cells .The size, surface and charge using zeta potential were characterized .The perfectcharge ratio between amino groups of IONP-PEI and phosphate groups of siRNA ( N/P) was determined by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detection , gel retardation assay and MTS assay .An antibody-directed nonviral vector , scFvCD44v6-IONP-PEI nanoparticle attaching to the cancer-associatedCD44v6 single-chain variable frag-ment, was constructed as a cancer-targeting nanocarrier for siRNA delivery .Prussian blue staining and immunofluorescent staining were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of scFv CD44v6-IONP-PEI/siRNA complexes in the cells .The transfection efficiency , fluorescence intens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KRAS at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in the cells transfected by IONP -PEI/siRNA and scFvCD44v6-IONP-PEI/siRNA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 fluorescence microscopy ,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pectively.RESULTS:The mass ratio of IONP to PEI was 0.75.The suitable ratio of N/P was 20. The averaged size and surface zeta potential of IONP-PEI/siRNA in deionized water were (51.3 ±2.2)nm (diameter) and (21.73 ±8.07)mV, respectively.Red fluorescence was seen in both targeting and nontargeting groups , which clearly re-vealed the intra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siRNA and delivery agents .Transfection efficiencies in targeting and nontargeting grou ps were (89.75 ±1.81)%and (59.87 ±4.52)%, respectively.Down-regulation of the KRAS mRNA in Panc-1 cells transfected with siKRAS by scFvCD44v6-IONP-PEI and IONP-PEI was up to (34.02 ±6.15)%and (51.09 ±6.70)%, re-spectively .The protein level of KRAS was lower in targeting group than that in nontargeting group .CONCLUSION:scFvCD44v6-IONP-PEI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nanoparticulate carrier for gene delivery .It ismore effective to transfer siRNA into the cells and mediate gene silencing effect in vitro than the nontargeting group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7页(P1567-1573)【关键词】胰腺肿瘤;纳米微粒;基因治疗;靶向【作者】李佳佳;陈茵婷;曾林涓;练国达;陈少杰;李雅晴;黄开红【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肿瘤科,广东珠海51900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120;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消化内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2-33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隐匿、易转移和长期生存率低的特点[1]。
抗肿瘤RNA干扰技术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抗肿瘤RNA干扰技术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摘要:本文探讨了抗肿瘤RNA干扰技术与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结合的作用机制,以及这种结合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应用。
通过深入分析RNA干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纳米载体的特性,本文揭示了两者结合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了可能的改进方向。
本文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RNA干扰技术;纳米载体;递送系统;抗肿瘤治疗;临床应用一、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抗肿瘤RNA干扰技术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
RNA干扰技术通过特异性地降解或抑制致病基因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传统的RNA干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如递送效率低、稳定性差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科学家们开始探索将RNA干扰技术与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相结合的方法。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抗肿瘤RNA干扰技术联合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和数据统计,揭示两者结合的优势和挑战,并提出可能的改进方向。
本文还将讨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二、理论基础2.1 RNA干扰技术概述RNA干扰(RNAi)是一种由双链RNA分子引发的基因沉默现象。
当双链RNA进入细胞后,会被一种名为Dicer的酶切割成小干扰RNA(siRNA)。
这些siRNA随后会与一种名为RISC的复合物结合,形成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loading complex,RLC)。
RLC中的解旋酶会解开siRNA的双链结构,使其正义链被释放,而反义链则留在RLC中。
这个携带siRNA反义链的RLC被称为RNA诱导沉默复合物(RISC),它能够识别并与目标mRNA结合,导致目标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
2.2 纳米载体递送系统概述纳米载体递送系统是一种利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将药物或其他生物活性分子递送到特定组织或细胞的技术。
纳米磁性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纳米磁性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摘要:磁性药物微球是新型的第四代靶向给药系统。
在外磁场作用下,使药物在体内定位聚集并释放,从而集中在病变部位发挥疗效,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本文对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特性及磁性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作了综述。
关键词:磁性材料制备特性肿瘤治疗纳米材料(nano-material)是指结构单元的尺寸在1-100nm、介于宏观物体和原子簇之间的粒子。
与传统晶体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强软磁性能等特性。
肿瘤已经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每年发病率都在持续上升。
化疗是癌症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但其副作用使众多的癌症患者最终并非死于癌症,而是死于化疗所引起的副作用。
纳米磁性材料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到达肿瘤区域,在外交变磁场的作用下,磁性材料感应发热,使肿瘤组织达到一定的温度发挥药效,从而杀死热敏感的肿瘤细胞,达到靶向治疗作用,而对周围正常组织和细胞影响极小,并可以降低毒副作用。
纳米磁性材料治疗肿瘤具有靶向性、更长的半衰期、优越的生物利用度、毒副作用较小等特点。
因此,纳米磁性材料成为目前国内外研究的一种新型靶向载体,很多有关研究者都在这一领域积极的进行探索研究。
本文主要是对纳米磁性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
1磁性材料的制备目前,纳米磁性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使用得较多的是化学方法,包括共沉淀法、微乳液法、包埋法、单体交联法、水热合成法等。
1.1共沉淀法李培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并用油酸进行表面改性,得到粒径分散均匀的改性纳米粒子,继而利用油酸与壳聚糖间的氢键作用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壳聚糖磁性微,在壳聚糖磁性微球的基础上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多重敏感的壳聚糖复合微球,对牛血清蛋白有很好的吸附效果。
倪海燕等以硫酸盐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制备了不同化学组成的纳米锰锌铁氧体。
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锰锌铁氧体粒度较均匀,在交变磁场作用下,具有明显的热效应,升温可至肿瘤热疗的有效温度范围,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联合传输siRNA和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联合传输siRNA和化疗药物在肿瘤
治疗中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疾病之一,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化疗、放疗、手术和免疫治疗等,但以上治疗方式往往存在一些副作用或者无效。
纳米技术在近年来已经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中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通过载药分子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可以将相关药物输送到肿瘤部位,利用一定的机制达到削弱肿瘤生长的效果,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
二、研究内容
本项目将探讨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联合传递siRNA和化疗药物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筛选合适的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通过对不同功能性聚合物纳米材料的获得和表征,评估其各项生理学性质,筛选出最优化的载体。
2.合成siRNA: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合成适合治疗肿瘤的siRNA,评估治疗效果。
3.评估细胞内脱敏化的效果:通过对siRNA转染肿瘤细胞,检测细胞内基因表达和肿瘤细胞增殖活动,评估siRNA脱敏化效果。
4.药物输送实验:建立肿瘤模型,将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中的siRNA和化疗药物联合输送到肿瘤细胞内,分析治疗效果。
三、研究意义
本项目通过选择适合治疗肿瘤的功能性聚合物纳米载体,将siRNA和化疗药物共同输送到肿瘤细胞内,化学和生物的联合作用协同发挥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效,同时有效地减轻因药物引起的副作用,从而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6.4-肿瘤治疗的siRNA药物递送系统
基于肿瘤治疗的siRNA药物递送系统1 脂质类siRNA递送载体脂质类siRNA递送载体主要包括阴离子脂质体(Anionic liposomes)、中性脂质体(Neutral liposomes)、阳离子脂质体(Cationic liposomes)、脂质颗粒(Stable nucleic acid lipid particles,SNALPs)和类脂纳米颗粒(Lipidoid nanoparticles)等,其结构如Figure 1.5。
商业化Lipofectamine是一类广泛用于DNA和RNA转染的阳离子脂质体,包括Lipofectamine RNAiMAX在内的siRNA转染试剂在细胞水平已经取得了很高的转染效率。
阳离子脂质体用于细胞转染的机制是正电荷的脂质和负电荷的细胞膜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协助siRNA被细胞吞噬。
Figure 1.5 Lipid-based siRNA delivery systems. The structure of SNALPs (stable nucleic acid lipid particles) and lipidoid nanoparticles are similar.1.1 阴离子、中性、阳离子脂质体由于所有的生物膜都带负电荷,一般来说阴离子脂质体或者中性脂质体在生物相容性和药代动力学上都优于阳离子脂质体。
L,2-二油酰基-sn-甘油基-3-磷脂酰胆碱(DOPC)是一种中性脂质,被用于提高siRNA的包裹效率。
Landen等在2005年通过DOPC制备了一种包裹靶向癌蛋白EphA2 siRNA的中性脂质体(siRNA-EphA2-DOPC),给卵巢癌原位小鼠模型注射这种siRNA-EphA2-DOPC脂质体48小时后,可以检查到EphA2的表达被明显下调。
目前siRNA-EphA2-DOPC已经在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进行临床I期试验。
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纳米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药物载体和影像学标记物,已经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一、背景介绍肿瘤是当今世界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副作用的增加,无法准确靶向肿瘤细胞,治疗效果有限。
因此,寻找一种既能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又能减少治疗副作用的新型治疗手段迫在眉睫。
二、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纳米材料作为一种具有高比表面积、可调控粒径和表面性质的新型材料,具备了许多特殊性质,使其在肿瘤靶向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1. 药物载体纳米材料可以作为药物的载体,将治疗药物包裹在纳米颗粒中,实现精确靶向给药。
纳米材料的小粒径和大比表面积使其能够穿透肿瘤组织,将药物直接释放在肿瘤细胞内部,提高药物的有效浓度,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2. 影像学标记物纳米材料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性质,使其具有特异性地靶向肿瘤细胞。
同时,将纳米材料与特定的荧光染料或造影剂结合,可以用于肿瘤的影像学诊断,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肿瘤的位置和大小。
3. 磁性纳米材料磁性纳米材料具备了独特的磁性特性,可以通过外部磁场的作用对其进行定向移动。
利用磁性纳米材料可以实现对肿瘤的靶向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磁性纳米材料还可通过热疗的方式对肿瘤进行破坏,对深部肿瘤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4. 其他应用除了以上几种应用,纳米材料还可以用于基因治疗、光热治疗和免疫治疗等领域。
通过将基因载体与纳米材料结合,可以实现基因的精确传递,并提高基因治疗的效果。
纳米材料在光热治疗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将纳米颗粒吸附于肿瘤细胞上,并利用光热效应将肿瘤细胞破坏。
另外,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激活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
三、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前景纳米材料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纳米技术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纳米技术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引言: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化疗等存在诸多问题和副作用。
而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
本文将就纳米技术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
一、纳米载体在药物传递方面的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利用纳米载体实现药物的精确输送至肿瘤部位。
纳米载体具有较大比表面积以及与药物结合能力强等特点,在药物传递方面有着显著优势。
1. 通过纳米载体提高药物稳定性和生物可利用率传统化学制剂由于其化学性质以及颗粒大小等原因,在体内容易遭受分解或排泄,导致药效低下。
而纳米载体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通过封装药物进入载体内部,增加药物的稳定性,并提高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率。
2. 实现药物对肿瘤的靶向治疗纳米载体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实现针对肿瘤细胞的精确释放。
例如,通过改变载体表面的功能基团,使其在血液循环中避免被吞噬细胞识别并迅速清除,从而达到更长时间地保持在血液中。
而当纳米载体进入肿瘤组织后,则会受到靶向生物分子或表观特性的作用,从而发生定位至肿瘤组织、释放药物的效应。
二、纳米技术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光动力治疗是一种新型肿瘤治疗方法,在纳米技术的辅助下取得了潜在突破。
1. 纳米光敏剂协同治疗纳米光敏剂是指一种带有特定功能,能够吸收外界光能,并将其转化为活性氧等形式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的纳米颗粒。
纳米光敏剂在光动力治疗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肿瘤组织的靶向治疗,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 纳米载体介导的光敏剂输送纳米载体不仅可以用来输送药物,在光动力治疗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将光敏剂封装进纳米载体内部,在输送过程中保证其稳定性,并实现对肿瘤组织的定向释放。
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光敏剂的生物利用率,并增强其在肿瘤组织中的积累效果。
三、其他纳米技术在肿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除了纳米载体和纳米光敏剂,在肿瘤靶向治疗中还存在其他一些重要应用。
非病毒siRNA分子纳米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
非病毒siRNA分子纳米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RNA干扰是存在于哺乳动物与植物细胞中的基因沉默的自然机制,是指通过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双链RNA于细胞内诱导靶基因mRNA产生降解,导致基因沉默。
小干扰RNA(siRNA)可与体内诱导产生RNA干扰的效应,但由于siRNA 易被降解,转染效率低,半衰期短,故需借助载体方可将siRNA递送入细胞。
由于病毒载体具有致突变、免疫原性等副作用,故非病毒siRNA分子纳米传递载体为研究热点。
本文对非病毒siRNA分子纳米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标签:非病毒;siRNA;纳米传递载体;研究进展随着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近年来不断涌现新的基因药物,其中siRNA由于其易包封、体积小、高效安全已成为较具前景的基因药物之一。
限制siRNA 的临床运用的主要问题包括:(1)siRNA的内吞效应与细胞摄取效应较低,易于失活;(2)siRNA需穿越的屏障较多方可到达靶细胞;(3)siRNA的非特异性分布可减少于靶组织的浓度,降低转染效率。
非病毒纳米传递载体具有易合成、免疫原性低、安全性较高、不受基因大小的限制等优势明显优于病毒载体给药技术。
现将非病毒siRNA分子纳米传递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siRNA的作用机制siRNA是RNA干扰的效应分子。
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双链RNA于细胞质中被Dicer酶切成具有21-25个核苷酸的短链RNA,即为siRNA。
siRNA与细胞质中的蛋白质构成核酸蛋白复合物,siRNA解旋后以核酸蛋白复合物的siRNA序列为向导,寻找且结合具有特点序列的mRNA,对mRNA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剪切。
在酶的作用下进行剪切的mRNA被核酸酶进行讲解,使得蛋白无法正常表达,实现基因沉默。
siRNA较为稳定,可在细胞中稳定存在3天。
2. 非病毒siRNA分子纳米传递载体需具备的性质2.1 靶向性如靶细胞位于肝、脾等组织中,巨噬细胞可诱导纳米传递载体在肝、脾等组织聚集,传递载体无需靶向配体;若靶细胞位于肝、脾等之外的肿瘤细胞,可通过肿瘤组织的节流与高渗透效应实现被动靶向,传递载体也无需靶向配体;如八点不是以上两种情况,则传递载体上需修饰上特点的配体实现主动靶向。
siRNA非病毒载体递送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第42卷㊀第5期2023年㊀10月北京生物医学工程BeijingBiomedicalEngineeringVol 42㊀No 5October㊀2023㊃综㊀述㊃作者单位:1㊀上海理工大学健康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㊀200093)2㊀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㊀201318)通信作者:朱君,E⁃mail:yzjzhu@163 com;李伟,E⁃mail:410416827@qq comsiRNA非病毒载体递送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王飞1㊀严辰玥2㊀孙嘉2㊀商宇萌2㊀李伟2㊀朱君2摘㊀要㊀近年来基于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的基因治疗技术在肿瘤治疗方面引起广泛关注㊂在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RNAi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㊂但是,由于小分子干扰RNA(smallinterferingRNA,siRNA)在体内存在易降解㊁难递送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临床转化潜力㊂纳米载体以其独特的尺寸效应和多样的修饰策略,能够介导高效㊁靶向的RNA递送,以实现其基因沉默㊂本文综述了RNAi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体内递送siRNA的不同载体,介绍了载体体内递送siRNA的主要障碍和作用靶点,并比较了不同载体在siRNA递送中的优势和不足,为新载体的设计提供借鉴,推动RNA干扰疗法向临床的转化㊂关键词㊀RNA干扰;小分子干扰RNA;基因沉默;纳米载体;肿瘤治疗DOI:10 3969/j.issn.1002-3208 2023 05 018.中图分类号㊀R318 04㊀㊀文献标志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3208(2023)05-0541-05本文著录格式㊀王飞,严辰玥,孙嘉,等.siRNA非病毒载体递送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23,42(5):541-545.WANGFei,YANChenyue,SUNJia,etal.Researchprogressofnon⁃viraldeliveryofsiRNAfortumortherapy[J].BeijingBiomedicalEngineering,2023,42(5):541-545.Researchprogressofnon⁃viraldeliveryofsiRNAfortumortherapyWANGFei1,YANChenyue2,SUNJia2,SHANGYumeng2,LIWei2,ZHUJun21㊀SchoolofHealthScienceandEngineering,UniversityofShanghaiforScienceandTechnology,Shanghai㊀200093;2㊀ShanghaiUniversityofMedicine&HealthSciences,Shanghai㊀201318Correspondingauthors:ZHUJun(E⁃mail:yzjzhu@163 com);LIWei(E⁃mail:410416827@qq com)ʌAbstractɔ㊀Inrecentyears,genetherapybasedonRNAinterference(RNAi)hasattractedwideattentionintumortherapy.RNAioffersnewhopeforcancerpatientswhenconventionaldrugtreatmentsareineffective.However,duetotheproblemssuchaseasydegradationanddifficultdeliveryofsmallinterferingRNA(siRNA)invivo,itsclinicaltransformationpotentialisgreatlylimited.Withitsuniquesizeeffectandvariousmodificationstrategies,nano⁃carriercanmediateefficientandtargetedRNAdeliverytoachievegenesilencing.ThispaperreviewsthemechanismofRNAiingenetherapyanddifferentcarriersfordeliveringsiRNAinvivo,introducesthemainobstaclesandtargetsofsiRNAdeliveryinvivo,andcompar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differentcarriersinsiRNAdelivery,soastoprovidereferenceforthedesignofnewvectorsandpromotethetransformationofRNAitherapytoclinic.ʌKeywordsɔ㊀RNAinterference;smallinterferingRNA;genesilencing;nano⁃carrier;tumortherapy0㊀引言癌症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已经成为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威胁[1]㊂通过手术㊁放化疗等传统方法治疗癌症通常费用昂贵,且患者痛苦,有时甚至效率低下㊂癌症的基因治疗具有疗效高㊁副作用小等优点[2]㊂其中RNAi是一种是将非编码双链RNA(double⁃strandedRNA,dsRNA)送入癌细胞,引发靶向信使RNA(messengerRNA,mRNA)的同源依赖性降解,从而导致特异性的基因沉默机制[3-4]㊂由dsRNA引起的基因沉默现象最早在植物中观察到,其中siRNA是一种可以沉默靶基因表达,具有特定序列和长度(21 23个碱基对)的dsRNA分子㊂它可以由dsRNA经Dicer酶裂解后在胞内生成,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㊂进入胞浆后的siRNA与Ago蛋白形成RNA诱导的沉默复合物(RNA⁃inducedsilencingcomplex,RISC)㊂在RISC中siRNA裂解,随后由反义链对靶mRNA进行碱基配对酶切,抑制了目标RNA翻译为蛋白质,达到基因沉默的目的[5-6]㊂FDA批准Alnylam生产的ONPATTRO投入临床治疗[7],标志着RNA成为继化学和蛋白质疗法之后在制药学的第三个里程碑㊂目前siRNA非病毒载体递送用于肿瘤治疗已成为纳米生物医药的研究热点㊂siRNA可以通过诱导mRNA的降解,以序列特异性的方式抑制致癌基因的表达,在细胞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基于siRNA的抗癌药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㊂但是目前siRNA递送的主要障碍有:全身给药后siRNA在体内的非特异性分布造成的低转染效率,引起免疫反应及毒性;siRNA易受核酸酶的降解以及网状内皮系统的清除;血管内皮壁㊁多重组织的物理屏障阻碍了siRNA药物导入肿瘤细胞;siRNA被细胞摄取和内吞效应低;siRNA无法实现高效的内体逃逸以及其对mRNA的脱靶效应㊂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将围绕siRNA非病毒载体进行综述,主要包括载体的体内递送过程㊁不同载体用于siRNA递送中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它们中一些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siRNA载体及制剂,为新载体的设计提供借鉴,推动RNAi疗法向临床的转化㊂1㊀siRNA药物用于治疗的主要障碍及作用靶点㊀㊀通过化学修饰和特定序列设计的RNAi疗法几乎能够降解任何基因mRNA转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㊂同时它依赖ATP的供能,通过天然的调节途径,以催化作用的方式将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效率最大化㊂选择合适的靶点和给药途径非常重要㊂siRNA在消化道内的不稳定性以及其对于肠道上皮细胞的低渗透性都严重阻碍了口服给药的进行㊂同时皮下注射也受到亲脂性和载体大小的限制㊂相比之下,静脉注射是首选㊂静脉注射后裸露的siRNA分子会被血清核酸内切酶降解,最终被肾脏清除[8]㊂同时网状内皮系统(如肝㊁脾)巨噬细胞的非特异性摄取也会对它们造成吞噬破坏㊂在细胞外屏障方面,细胞外基质的复杂性㊁siRNA与细胞膜之间的电荷排斥以及选择性区域(如血脑屏障)的紧密连接都阻碍siRNA对组织的渗透[9-10]㊂在细胞内屏障中,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胞内的siRNA分子如果无法实现早期的内体逃逸,则会被溶酶体酸化降解以及胞吐排出[11]㊂逃逸到细胞质中的外源性siRNA还可能会造成靶基因以外的基因表达减少,具有潜在治疗风险㊂此外,siRNA序列中的特殊结构可能会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产生干扰素(α或β)和炎性细胞因子,触发不必要的免疫反应㊂针对药物和抗体难以抑制的转录因子和某些关键的肿瘤蛋白(如Ras)[12],siRNA可以通过碱基配对识别其靶标㊂目前已有多种靶点被开发出来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包括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rogrammeddeathligand1,PD-L1)㊁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ytotoxicT-lymphocyte⁃associatedprotein4,CTLA4)㊁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㊂根据靶标作用机制可以将其分为靶向肿瘤形成调控机制㊁肿瘤微环境㊁肿瘤免疫调节㊁肿瘤生物标志物及肿瘤干细胞㊂EGFR常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异常,其中19号外显因子缺失突变最为常见㊂它激活了EGFR的酪氨酸激酶活性,从而诱导下游的促生长信号通路㊂Nascimento等[13]将构建的针对致癌EGFR突变体的等位基因特异性siRNA递送到肺肿瘤模型中,成功诱导了其凋亡㊂针对PD-L1和CTLA4的免疫疗法已经在治疗黑色素瘤㊁霍奇金淋巴瘤㊁非小细胞肺癌和膀胱癌中获得了进展㊂2㊀siRNA递送载体的主要类型开发合适的载体显得非常必要㊂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保护siRNA不受核酸酶影响的载体㊂载体通常以静电或共价方式[14]与siRNA结合形成纳米颗粒㊂㊃245㊃北京生物医学工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2 1㊀脂质体及脂质类似物脂质体制剂具有高度的生物相容性,作为最成熟的RNA载体已成功应用于COVID-19mRNA疫苗的递送,推动了基因治疗的边界㊂脂质体中阳离子脂类最常见,它通过静电吸附的方式显著提高了体外转染效率㊂目前大多数脂质复合物在阳离子脂类的基础上添加了如二油酰磷脂酰胆碱(dioleoylphosphatidylcholine,DOPC)㊁二油酰磷脂酰乙醇胺(dioleoylphosphatidylethanolamine,DOPE)㊁胆固醇[15]和其他一些天然脂类㊂这些中性辅助脂质提高了载体的稳定性和细胞摄取率㊂Hattori等[16]制备了17种由阳离子脂质和DOPE组成的脂质复合物,结果表明不同的阳离子脂质类型对静脉注射后siRNA的生物分布和抑制效率影响显著㊂相比之下,环境响应型脂质是一类新型的脂质传递系统㊂这些脂质具有简单的化学结构,并对肿瘤微环境的变化作出响应(如可电离且pH敏感的可质子化氨基脂)㊂与阳离子脂质不同,可质子化氨基脂中的氨基头基在酸性pH下会电离而带强正电荷,电荷密度控制着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抗衡离子的吸附,从而控制着纳米颗粒的稳定性㊂多项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响应型脂质疗效高且副作用低,但其在克服免疫系统的清除实现最大递送效率方面还需进一步优化㊂临床上脂质体制剂Atu027和ALN-VSP02已经分别完成了Ⅰ/Ⅱ期和Ⅰ期试验㊂其中Atu027是一种针对蛋白激酶N3的特异性siRNA制剂,它联合吉西他滨在治疗晚期胰腺癌受试者上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㊂同时Tekmira公司研发出一款靶向于Polo样激酶1的siRNA药物TKM-080301㊂针对该药物开展的Ⅰ/Ⅱ期临床研究在晚期实体瘤患者中进行,结果证明了它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耐受性㊂2 2㊀聚合物聚合物容易大规模合成与生产,且其只依赖于非共价作用,如静电效应或氢键压缩siRNA㊂目前多种阳离子聚合物(cationicpolymer,CP)已被广泛用于核酸传递,它们具有共同的理化特性[17],如阳离子电荷㊁两亲性和融合性㊂具有代表性的CP有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㊁聚β-氨基酸酯(Polyβ-aminesters,PBAE)㊁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㊁聚丙交酯乙交酯(polylactide⁃co⁃glycolide,PLGA)以及聚酰胺胺(polyamidoamine,PAMAM)等㊂CP方便进行化学修饰,与阳离子脂质体相比它不含疏水部分而直接溶于水㊂目前CP的转染效率和细胞毒性之间的平衡问题是其用于临床的主要挑战㊂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可将外源基因转染到悬浮细胞或贴壁细胞中㊂它的高缓冲能力可以通过 质子海绵效应 促进内体释放[18]㊂然而PEI通常不易降解,聚合链上的高密度电荷与蛋白质之间的强烈作用也会降低多聚体的血清稳定性㊂Xue等[19]通过三氟乙酸乙酯和全氟丁酰氯的酰胺化反应合成的两个系列的氟化PEI,发现经氟化处理后的PEI细胞毒性显著降低㊂氟化已被证明是降低PEI的细胞毒性和提高siRNA递送效率的有效方法㊂PLL和PBAE与PEI相比生物相容性更好,但是化学键的不稳定性增加了它们进行高效递送的难度[20]㊂PLGA具有粒径小㊁相对无毒和持续释放轮廓的优点㊂表面具有大量活性基团的PAMAM树枝状大分子可以通过修饰不同的官能团(配体)来实现其药物靶向[21]㊂然而高度分支化的PAMAM提供了高效基因转染的同时也具有高度毒性㊂不同于线型结构的CP,分支化的CP通过其多功能末端基团组成的三维结构能更紧密地包裹siRNA,在生理pH下形成多聚复合物㊂与CP相比,天然类聚合物生物相容性更好㊂胶原蛋白是天然类聚合物的代表㊂目前试验中常通过靶向修饰siRNA/胶原蛋白复合物来抑制肿瘤生长㊂基于环糊精聚合物的纳米颗粒CALAA-01是第一个进入癌症临床试验的靶向siRNA传递系统[22],但是Ⅰ期临床试验由于患者出现剂量限制的毒副反应而终止㊂壳聚糖(chitosan,CS)是一种线性多糖,pKa值为6 2 7 0的D-氨基葡萄糖残基弱化了壳聚糖的碱性㊂当pH低于pKa时,伯胺会质子化㊂CS与siRNA结合构成的磷酸骨架转染效率较低㊂Choi等[23]通过加入阳离子谷氨酰胺偶联壳寡糖构建了纳米载体系统,显著提高了转染效率㊂在治疗胰腺癌方面,以聚合物胶束为制剂的NC-6004已经进入到Ⅲ期临床试验㊂而NC-4016也投入到治疗各种实体瘤初步的临床药理学㊁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中㊂同时,SilenSeed公司研发出的靶向siRNA药物siG12D-LODER也进入Ⅱ期临床试验㊂它是一种可生物降解的聚合物基质,其Ⅰ期数据显示出与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㊁厄洛替尼以及奥沙利铂)联用对胰腺导管腺癌具有一定疗效㊂㊃345㊃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王飞,等:siRNA非病毒载体递送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2 3㊀无机纳米颗粒无机纳米粒子(inorganicnanoparticles,INPs)尺寸可控㊁表面易于化学修饰,显示出对酶降解优异稳定性的同时体内示踪效果也较好㊂目前主要需要克服其在体内长期滞留带来的潜在不良反应㊂常用的INPs如下:金纳米颗粒(goldnanoparticles,GNPs)的尺寸很小,能够直接通过核孔复合体进行核靶向㊂此外,GNPs通过改变不同的生物活性配体如肽㊁聚合物和抗体来实现其功能多样性㊂据报道,环状精甘天冬氨酸(arginylglycylasparticacid,RGD)肽修饰的GNPs抗癌效果良好㊂相对于Cu和Ag,S与Au配体的共价性较强㊂利用GNPs传递siRNA的最直接方法是通过Au-S共价将siRNA偶联到其表面㊂例如,Ahwazi等[24]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反式激活蛋白通过Au-S键偶联到GNPs上来治疗乳腺癌㊂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通过磁响应性在控制粒子目标成像的同时还能产生高热来消融组织㊂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MSNs)比表面积大,结合位点多,易于官能化㊂Pinese等[25]将PEI接枝到粒子的表面,设计了一种纤维表面吸附的新型siRNA/MSN-PEI涂层支架,基因沉默效果良好㊂目前已证明用阳离子聚合物包覆的MSNs可以有效地负载siRNA㊂最近,一种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光学成像的124I环状RGD多肽无机杂化纳米粒子由于其尺寸极小㊁靶向性好而受到了关注㊂它在Ⅰ期临床试验中对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整合表达病灶产生了明显的对比㊂2 4㊀细胞穿透肽细胞穿透肽(cell⁃penetratingpeptides,CPP)因病毒跨膜蛋白结构域的研究而被发现[26]㊂在增强CPP靶向特异性方面主要有两种方法:设计以肿瘤细胞为首选和针对癌细胞内特性的工程肽㊂药物可以与肿瘤归巢蛋白㊁膜受体特异性抗体相连接㊂此外,基于CPP的药物可以被设计成只在肿瘤特殊的生理微环境中激活㊂如Ben等[27]通过研究由细胞穿透肽gH625功能化的siRNA纳米载体(称为CS⁃MSN)在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的细胞转运,发现CS⁃MSN转染效率比相同的不含gH625肽的纳米载体高1 7倍㊂同人工合成载体的内吞作用不同,CPP最大的特征在于其可以不依赖能量直接穿膜㊂CPP与siRNA共价或非共价结合成纳米颗粒,但其在体内递送的稳定性还有待提高㊂2 5㊀外泌体外泌体具有长循环的半衰期和可变形的细胞骨架,它在细胞间充当着通信媒介的作用㊂同时部分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对肿瘤还具有归巢能力[28]㊂Xu等[29]以P21激活激酶(4P21-activatedkinase4,PAK4)为靶点,通过瘤内注射将来自胰腺癌的外泌体包裹PAK4特异性siRNA(PAK4-specificsiRNA,siPAK4)输送到肿瘤细胞中,H&E染色显示siPAK4处理组有明显的组织细胞凋亡,小鼠的存活率显著提高(P<0 001)㊂外泌体具有和脂质体类似的双层磷脂,膜上特定的蛋白与脂质有助于其靶向融合㊂但与人工合成脂质不同,细胞自身分泌的膜囊泡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机体的免疫反应㊂目前提高外泌体的RNA装载量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㊂3㊀结语siRNA是一种可以下调那些直接或间接导致癌细胞异常增殖基因的有效工具[30]㊂本文综述了各种递送载体用于肿瘤治疗的现状㊂传统的阳离子脂质和聚合物转染效率高㊁生产简单,但还存在高电荷引起的潜在毒性㊁靶向能力弱㊁难以在体内追踪等问题㊂新型环境响应型脂质是一种具有明确㊁简单化学结构的载体㊂在临床上,脂质体(如阿霉素脂质体)是第一类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癌症的纳米颗粒[31]㊂与聚合物和脂质体相比,尺寸可控的INPs更加稳定㊂INPs由于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便于体内示踪,然而它们的生物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检验㊂目前已有大量CPP成功实现了体外细胞对siRNA的高效转染,细胞毒性小,但是它在体内并不稳定㊂而外泌体生物相容性好,前景广阔㊂理想的siRNA递送系统应该是无毒且非免疫原性的,以保护siRNA在递送过程中不被降解,并促进肿瘤组织的特异性高效摄取㊂相信随着纳米载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不久的将来,基于基因突变的个性化治疗将成为可能㊂参考文献[1]㊀SigelRL,MillerKD,FuchsHE,etal.Cancerstatistics,2021[J].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2021,71(1):7-33.[2]㊀TangY,LiuY,XieYW,etal.ApoptosisofA549cellsbysmallinterferingRNAtargetingsurvivindeliveryusingpoly-β-aminoester/guanidinylatedO⁃carboxymethylchitosannanoparticles[J].AsianJournalofPharmaceuticalSciences,2020,15(1):121-128.㊃445㊃北京生物医学工程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42卷[3]㊀CondeJ,AmbrosoneA,HernandezY,etal.15yearsonsiRNAdelivery:BeyondtheState⁃of⁃the⁃ArtoninorganicnanoparticlesforRNAitherapeutics[J].NanoToday,2015,10(4):421-450.[4]㊀HattabD,BakhtiarA.BioengineeredsiRNA⁃Basednanoplatformstargetingmolecularsignalingpathwaysforthetreatmentof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preclinicalandclinicaladvancements[J].Pharmaceutics,2020,12(10):929.[5]㊀黄林卓,蔡佩娥,尹东,等.肿瘤微环境响应的纳米载体用于siRNA体内递送研究进展[J].中国科学:生命科学,2020,50(10):1082-1102.HuangLZ,CaiPE,YinD,etal.Progressinthetumorenvironment⁃responsivenanocarriersforinvivosiRNAdelivery[J].SCIENCECHINA:LifeSciences,2020,50(10):1082-1102.[6]㊀ShiJJ,KantoffPW,WoosterR,etal.Cancernanomedicine:progres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J].NatureReviewsCancer,2017,17(1):20-37.[7]㊀BinzelDW,GuoSC,YinHR,etal.Rationaldesignforcontrolledreleaseofdicer⁃substratesiRNAharboredinphi29pRNA⁃basednanoparticles[J].MolecularTherapy⁃NucleicAcids,2021,25:524-535.[8]㊀CharbeNB,AmnerkarND,RameshB,etal.SmallinterferingRNAforcancertreatment:overcominghurdlesindelivery.[J].ActaPharmaceuticaSinica.B,2020,10(11):2075-2109.[9]㊀WangJJ,WangYC,WangRF,etal.Targetednanoparticlesforprecisecancertherapy[J].ScienceChinaLifeSciences,2019,62(10):1392-1395.[10]㊀LiuY,XuCF,IqbalS,etal.Responsivenanocarriersasanemergingplatformforcascadeddeliveryofnucleicacidstocancer[J].AdvancedDrugDeliveryReviews,2017,115:98-114.[11]㊀KimB,ParkJH,SailorMJ.RekindlingRNAitherapy:materialsdesignrequirementsforinvivosiRNAdelivery[J].AdvancedMaterials,2019,31(49):1903637.[12]㊀RankAP,KochA.Lab⁃to⁃fieldtransitionofrnasprayapplications⁃Howfararewe?[J].FrontiersinPlantScience,2021,12:755203.[13]㊀NascimentoAV,SinghA,BousbaaH,etal.Overcomingcisplatinresistanceinnon⁃smallcelllungcancerwithMad2silencingsiRNAdeliveredsystemicallyusingEGFR⁃targetedchitosannanoparticles[J].ActaBiomaterialia,2017,47:71-80.[14]㊀AlshaerW,ZureigatH,AIKarakiA,etal.siRNA:Mechanismofaction,challenges,andtherapeuticapproaches[J].EuropeanJournalofPharmacology,2021,905:174178.[15]㊀AntipinaAY,GurtovenkoAA.Towardunderstandingliposome⁃basedsiRNAdeliveryvectors:atomic⁃scaleinsightintosiRNA⁃lipidinteractions[J].Langmuir,2018,34(29):8685-8693.[16]㊀HattoriY,NakamuraM,TakeuchiN,etal.EffectofcationiclipidincationicliposomesonsiRNAdeliveryintothelungbyintravenousinjectionofcationiclipoplex[J].JournalofDrugTargeting,2019,27(2):217-227.[17]㊀WangH,MiaoWJ,WangF,etal.Aself⁃assembledcoumarin⁃anchoreddendrimerforefficientgenedeliveryandlight⁃responsivedrugdelivery[J].Biomacromolecules,2018,19(6):2194-2201.[18]㊀CaoY,HuangHY,ChenLQ,etal.EnhancedlysosomalescapeofpH⁃responsivepolyethylenimine⁃betainefunctionalizedcarbonnanotubeforthecodeliveryofsurvivinsmallinterferingRNAanddoxorubicin[J].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019,11(10):9763-9776.[19]㊀XueL,YanYF,KosP,etal.PEIfluorinationreducestoxicityandpromotesliver⁃targetedsiRNAdelivery[J].DrugDeliveryAndTranslationalResearch,2021,11(1):255-260.[20]㊀ElJundiA,MorilleM,BettacheN,etal.Degradabledoublehydrophilicblockcopolymersandtripartitepolyioniccomplexmicellesthereofforsmallinterferingribonucleicacids(siRNA)delivery[J].JournalofColloidAndInterfaceScience,2020,580:449-459.[21]㊀LiJ,LiangH,LiuJ,etal.Poly(amidoamine)(PAMAM)dendrimermediateddeliveryofdrugandpDNA/siRNAforcancertherapy[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armaceutics,2018,546(1-2):215-225.[22]㊀MousazadehH,Pilehvar⁃SoltanahmadiY,DadashpourM,etal.Cyclodextrinbasednaturalnanostructuredcarbohydratepolymersaseffectivenon⁃viralsiRNAdeliverysystemsforcancergenetherapy[J].JournalofControlledRelease:OfficialJournalofTheControlledReleaseSociety,2021,330:1046-1070.[23]㊀ChoiB,CuiZK,KimS,etal.Glutamine⁃chitosanmodifiedcalciumphosphatenanoparticlesforefficientsiRNAdeliveryandosteogenicdifferentiation[J].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B,2015,3(31):6448-6455.[24]㊀AhwaziRP,KianiM,DinarvandM,etal.ImmobilizationofHIV⁃1TATpeptideongoldnanoparticles:AfeasibleapproachforsiRNAdelivery[J].JournalofCellularPhysiology,2020,235(3):2049-2059.[25]㊀PineseC,LinJQ,MilbretaU,etal.SustaineddeliveryofsiRNA/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complexesfromnanofiberscaffoldsforlong⁃termgenesilencing[J].ActaBiomaterialia,2018,76:164-177.[26]㊀KiisholtsK,KurrikoffK,ArukuuskP,etal.Cell⁃penetratingpeptideandsiRNA⁃mediatedtherapeuticeffectsonendometriosisandcancerinvitromodels[J].Pharmaceutics,2021,13(10):1618.[27]㊀BenDS,Hervé⁃AubertK,LajoieL,etal.gH625cell⁃penetratingpeptidepromotestheendosomalescapeofnanovectorizedsiRNAina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cellline[J].Biomacromolecules,2019,20(8):3076-3086.[28]㊀PolancoJC,HandGR,BrinerA,etal.Exosomesinduceendolysosomalpermeabilizationasagatewaybywhichexosomaltauseedsescapeintothecytosol[J].ActaNeuropathologica,2021,141(2):235-256.[29]㊀XuLZ,FaruquFN,LimYM,etal.Exosome⁃mediatedRNAiofPAK4prolongssurvivalofpancreaticcancermousemodelafterloco⁃regionaltreatment[J].Biomaterials,2021,264:120369.[30]㊀KhelghatiN,SoleimanpourMokhtarvandJ,MirM,etal.Theimportanceofco⁃deliveryofnanoparticle⁃siRNAandanticanceragentsincancertherapy[J].ChemicalBiology&DrugDesign,2021,97(4):997-1015.[31]㊀AnsarSM,MudaligeT.Characterizationofdoxorubicinliposomalformulationsforsize⁃baseddistributionofdrugandexcipientsusingasymmetric⁃flowfield⁃flowfractionation(AF4)and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LC⁃MS)[J].InternationalJournalofPharmaceutics,2020,574:118906.(2021-11-16收稿,2022-07-21修回)㊃545㊃第5期㊀㊀㊀㊀㊀㊀王飞,等:siRNA非病毒载体递送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范文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中,siRNA(小干扰RNA)作为一种重要的基因治疗工具,其递送效率的提高对于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siRNA递送中的应用,以期提高siRNA的递送效率。
二、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1. 材料选择:选用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材料,如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生物活性多糖等,作为纳米微球的主要成分。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有助于减少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2. 制备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或自组装法等制备纳米微球。
首先将选定的材料与siRNA混合,形成稳定的溶液或乳液。
然后通过调节溶剂挥发、温度、pH值等条件,使微球形成并稳定化。
3. 制备结果:经过反复试验和优化,成功制备出具有良好稳定性和分散性的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
通过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微球具有良好的形貌和大小均匀性。
三、siRNA的递送效率研究1. 实验设计:将制备好的纳米微球与siRNA混合,形成复合物。
然后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观察siRNA的递送效率及对靶基因的沉默效果。
2. 细胞实验:将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含有复合物的培养基培养,对照组用常规培养基培养。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中siRNA的分布和表达情况,评估递送效率。
同时,利用RT-PCR等手段检测靶基因的表达水平,评估siRNA的沉默效果。
3. 动物实验:将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通过注射或口服等方式给予复合物,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siRNA溶液。
观察动物的行为、体征等变化,检测靶基因的表达水平及治疗效果。
同时,对动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估纳米微球对动物的毒副作用。
四、结果与讨论1. 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能够显著提高siRNA的递送效率。
纳米医学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纳米医学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领域也在不断创新。
其中,纳米医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医学领域,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纳米医学的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纳米医学的研究进展1.纳米材料在药物传输方面的应用纳米材料在药物传输方面的应用已成为纳米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纳米材料的载体,药物可以更准确地送达到病变部位,同时可以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和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2.纳米诊疗一体化技术纳米诊疗一体化技术是纳米医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将诊断和治疗技术相结合。
通过纳米粒子的荧光、MRI、CT和PET等成像技术,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早期检测,同时可以通过纳米粒子向肿瘤部位输送药物,实现肿瘤的精确治疗。
3.纳米生物传感技术纳米生物传感技术是一种通过纳米材料对生物分子进行识别和检测的技术。
通过分析生物分子的信号,可以实现对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精确化。
二、纳米医学未来的发展方向1.纳米机器人纳米机器人是一种由纳米粒子组成的微型机器人,它可以通过纳米材料的载体将药物输送到病变部位,并进行精准的手术操作。
随着纳米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它将成为纳米医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2.基因纳米药物基因纳米药物是一种以纳米粒子为载体的基因治疗方法。
通过将修饰后的siRNA或mRNA等基因治疗药物包装在纳米粒子中,可以实现对疾病基因的精确治疗。
3.光学纳米技术光学纳米技术是一种将纳米粒子与光学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通过利用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可以实现对生物分子的精确控制和检测,从而为纳米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纳米医学发展前景当前,纳米医学的研究工作正在不断深入,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涌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医学的应用前景也会越来越广阔。
未来,纳米医学可能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手段纳米医学可以通过精确控制药物的输送和释放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同时,纳米机器人可以对癌细胞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从而为治疗癌症提供更为有效的手段。
手性纳米硒材料负载siRNA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手性纳米硒材料负载siRNA在制备抗肿瘤药物的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刘杰,陈庆昌,刘亚楠,于倩倩,郑文静
申请号:CN201410687180.5
申请日:20141124
公开号:CN104383543A
公开日:
2015030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属于肿瘤靶向成像技术领域,公开了手性纳米硒复合材料负载siRNA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其中手性纳米硒复合材料及其负载的MDR-siRNA均具有抑制肿瘤的活性。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功能化纳米硒既作为抑制肿瘤的活性成分,也作为负载MDR-siRNA的载体,协同具有抑制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生长的MDR-siRNA实现高效抗肿瘤的作用。
且本发明采用的修饰剂能有效调控纳米硒的形貌及尺寸,有利于增加细胞的药物摄取量,减少外排,从而保证细胞内药物维持在较高水平。
同时,本发明制备的手性纳米硒复合材料负载siRNA具有荧光特性,可作为荧光纳米材料应用于靶向成像。
申请人:暨南大学
地址:510632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2024年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范文
《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及其siRNA递送效率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尤其是在基因治疗领域,纳米微球作为一种重要的载体,可以有效递送siRNA等基因治疗药物。
因此,开发具有高效、低毒的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研究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在siRNA递送效率方面的应用。
二、背景与意义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小尺寸、高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和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基因治疗领域,纳米微球可以作为有效的siRNA递送载体,提高siRNA的生物利用度和治疗效果。
因此,研究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在siRNA递送效率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三、实验方法(一)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本研究采用一种新型的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选择合适的生物相容性材料,如聚合物、蛋白质等;2. 通过自组装、乳化等方法制备纳米微球;3. 对制备的纳米微球进行表征,如粒径、电位、形貌等。
(二)siRNA递送效率的评估本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和动物实验评估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siRNA递送效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 细胞培养和转染:将细胞培养于特定条件下,然后将siRNA与纳米微球混合后转染细胞;2. 荧光显微镜观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siRNA的表达情况;3. 定量PCR检测:采用定量PCR检测细胞内siRNA的含量;4. 动物实验:通过动物模型验证纳米微球在体内的siRNA递送效率。
四、实验结果(一)新型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的制备结果本研究所制备的生物相容性纳米微球具有较小的粒径、适宜的电位和良好的形貌。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可以发现纳米微球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此外,通过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估,发现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米材料转运siRNA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摘要RNA干扰及其作用机制被发现以来,外源性的小干扰RNA(siRNA)已广泛地用于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实践的很多领域。
然而,如何有效地、特异地将siRNA转运至靶细胞始终是使用者关注的重点,并已逐步成为siRNA应用于临床治疗的瓶颈问题之一。
虽然基于病毒载体的RNA 干扰既具有靶向性也显示出高转染效率,但病毒可能引起突变或者免疫原性等问题。
纳米材料是典型的非病毒载体,尺寸小、易修饰,而且能够有效携带siRNA进入细胞并诱导RNA干扰。
近年来,人们利用siRNA研究癌基因的功能,在癌症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本文回顾了纳米材料转运siRNA在癌症治疗领域相关研究。
关键词:纳米材料,siRNA,siRNA转运,RNA干扰1998年Fire等人发现在秀丽隐杆线虫中进行反义RNA抑制实验时,作为对照加入的双链RNA相比正义或反义RNA显示出更强地特异性阻断相应基因表达的效果,并且将这种现象命名为RNA干扰[1]。
2001年,Elbashir等将人工合成的21个核苷酸的双链RNA导入到哺乳细胞中,同样发现了这种序列特异性地阻断基因表达的RNA干扰现象[2]。
自从RNAi发现以来,制药公司对siRNA药物的研发热情空前高涨,siRNA 药物在基因疾病、艾滋病、肿瘤等人类目前束手无策的疾病上显现出极大的应用潜力。
短短十几年,人们已经利用siRNA 作为药物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总结了最近纳米材料转运siRNA在癌症治疗领域的相关研究。
首先,简单介绍了siRNA的作用机制及其在癌症治疗方法的发展;然后,介绍了无机及有机纳米材料转运siRNA的研究工作;接下来,介绍了纳米材料转运siRNA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最后,对纳米材料转运siRNA在癌症治疗领域应用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siRNA作用机制及其癌症治疗潜力长的双链RNA被Dicer酶剪切成21-23个核苷酸组成的双链RNA 或者直接导入人工合成的siRNA后,与细胞质中的若干个蛋白组成的沉默复合体(RNA.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 结合,并且RISC中的Argonaute 2蛋白将siRNA解旋成单链,其正义链被剪切下来并在细胞质中被降解掉。
此时,只结合反义链的RISC被活化,活化型RISC 复合体受反义链引导,序列特异性地结合在靶mRNA上并切断靶mRNA,引发靶mRNA的特异性分解,这个活化RISC复合体继续序列特异性地结合在其它的mRNA上并切断mRNA,从而导致基因沉默现象。
由于siRNA能够简单高效地沉默靶基因的表达,因此成为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
而且siRNA作为药物选择性会更好,能够特异性下调致病基因的表达,并不影响细胞中正常基因表达;而且,通过合理的siRNA设计,理论上能够沉默体内的任何基因,这与传统的小分子药物相比更具有治疗潜力。
RNA干扰技术可通过调控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CDKs)、胰岛素生长因子(I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抗细胞凋亡等因子的表达而控制靶标癌细胞无限扩增的行为,从而抑制癌症的发展。
细胞周期素和CDKs严格调控细胞的周期,因此周期素过表达会打破细胞周期而利于癌症的发展。
细胞循环素B1与肾癌、前列腺癌及胸腺癌等有关,通过siRNA抑制活体内循环素B1的表达可以抑制前列腺癌和肺癌。
基于此,利用siRNA治疗癌症的策略就是一个通过限制或阻止癌细胞内靶标蛋白的表达而令癌细胞功能缺失的过程。
2002年,Sharp等研究者在细胞实验中证明siRNA能够有效抑制艾滋病感染[3]。
2003年,宋尔卫等研究者在动物模型上证明通过siRNA 下调细胞凋亡受体Fas基因的表达能够避免致命性的肝损伤,提高了小鼠的存活率,首次在动物疾病模型中展示了siRNA疗法的巨大潜力[4]。
其后,siRNA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动物模型,研究其对各种疾病的治疗价值。
2004年,Acuity Pharmaceuticals公司推出首例针对老年性黄斑病变的siRNA药物Cand5的临床实验。
Alnylam公司经鼻腔给药的siRNA 药物ALN-RSV01能够有效对抗小鼠呼吸道合胞病毒,ALN-RSV01是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病毒siRNA药物。
其I期临床试验显示了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该siRNA药物于2008年进入II期临床试验[5]。
2008年5月,Calando Pharmaceuticals公司申请的治疗实体肿瘤的siRNA 药物CALAA-01被美国FDA批准启动I期临床试验,这是siRNA干扰药物治疗癌症的首例临床试验。
RNA干扰治疗的另一大优点是整个治疗过程不会与DNA发生相互作用,因此不会对基因组进行永久性修饰。
而且siRNA治疗可以随时终止或被调控,是一个严格的调控因子也经得起生物安全性的考量。
目前,siRNA的体内基因沉默效率受限于其转运途径,因此发展siRNA特异的有效的转运方法是临床应用的必要前提。
随着siRNA稳定性的提高和体内siRNA给药手段的建立,大量的研究者发现利用纳米载体输送siRNA沉默高表达的原癌基因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
纳米材料转运siRNA未作修饰的siRNA受自身理化性质的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受限,其较大的分子质量及表面携带阴离子的自然性质致使其不能被细胞有效摄取。
由于血液中存在核酸酶,直接注射siRNA容易被降解。
然而,利用纳米颗粒包裹siRNA可以有效的保护siRNA、降低免疫刺激以及介导细胞内吞,成功实现siRNA的转运。
有机纳米颗粒典型的有机纳米颗粒是由可以自组装成较大聚集体的聚合物或表面活性剂组成。
这些材料的覆盖面很广,从人工合成的可降解或不可降解的聚合物到蛋白质等天然的材料。
脂质体及树枝状大分子等聚合物纳米颗粒是典型的有机纳米颗粒。
常用的环糊精-聚合物治疗体系虽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纳米颗粒,但也是有效的药物转运载体。
脂质体是由有机脂质有规则的排列形成的水滴状的双层脂质结构。
中性脂质体较较阳离子脂质体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低的细胞毒性,但是其与携带阴离子的聚核苷酸的相互作用较弱,不利于有效包裹siRNA。
为了能兼顾两方面的优势,携带两性离子的DOPC被用作siRNA转运载体。
通过DEPC包裹的siRNA靶向卵巢癌蛋白EphA2,极大的减缓了癌症的进程[6]。
近年来,基于脂质的纳米转运系统与其他材料结合,显示出了更大的优势。
核酸与脂质组成的核酸脂纳米颗粒(SNALPs)十分稳定,且具有较好的基因转运能力。
Judge等通过SNALPs包裹siRNA靶向细胞循环蛋白PLK1和KSP,在肝脏和皮下肿瘤模型中实现了抗肿瘤效果[7]。
2010年12月,加拿大Tekmira药物公司启动了SNALPs包裹siRNA靶向PLK1蛋白药物的临床I期研究。
聚合物纳米颗粒是生物可降解的胶状固体,在药物和基因转运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聚合物纳米颗粒包括环糊精、壳聚糖等合成聚合物纳米颗粒及PEI、PLGA和树枝状大分子等天然聚合物纳米颗粒。
环糊精细菌降解纤维素过程中形成的天然聚合物,可以与小分子等形成水溶性较好的复合物。
Lieskoven等开发了转运siRNA的环糊精聚合阳离子系统,该系统由环糊精聚合物、PEG及人类转铁蛋白组成,通过转铁蛋白靶向癌细胞表面过表达的转铁蛋白受体来靶向癌细胞[8]。
该靶向转运系统被称为CALL-01,由美国Calando药物公司启动其临床I期研究,是第一个siRNA临床I期药物。
CALLA-01中的siRNA通过抑制和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亚基的表达来抑制肿瘤。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已经被广泛用于转运质粒DNA和siRNA。
壳聚糖的优势是粘膜附着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及低成本。
然而,壳聚糖转运相关研究之间存在结果的不一致,而且高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存在一定的细胞毒性,同时壳聚糖通过内吞进入细胞,逃脱溶媒体也是一大挑战,这些严重限制了壳聚糖纳米颗粒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PEI是常见的高效阳离子聚合物转运载体,在siRNA转运凌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
PEI与携带负电荷的siRNA通过简单短暂的h聚合过程自发的形成多聚物,防止siRNA被核酸酶降解的同时降低siRNA对细胞的免疫刺激。
然而,PEI复合物可以破坏细胞膜,引发细胞凋亡,有显著的细胞毒性,这极大的限制了临床应用。
PLGA是果酸和乳酸的共聚物,是FDA批准的生物可降解的质粒DNA和siRNA纳米转运共聚物。
基于PLGA的siRNA转运具有高稳定性、易被细胞内吞、易通过吸附或连接的方式靶向特定的组织或器官、生物可降解、低毒及稳定释放等特性。
但是,单纯的PLGA与siRNA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很弱,不利于装载siRNA[9]。
为了克服这一劣势,需要在PLGA表面修饰PEI等阳离子聚合物。
树枝状大分子是合成的树枝状单分散的高度对称的三维球形纳米颗粒,其特殊的形状和尺寸性质使其具有作为药物载体的潜在能力。
Arima等用叶酸α-CDE 进行不同程度的修饰,制备了HA-PEG-α-CDEs复合物,用它负载siRNA靶向叶酸受体过表达的癌细胞,发现该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细胞内,转染效率得到提高。
通过静脉注射和瘤内注射,复合物会在肿瘤组织部位富集,并且不产生干扰素和炎症反应[10]。
无机纳米颗粒大量的无机纳米颗粒被用于转运siRNA实现成像或治疗等应用,这些无机纳米颗粒包括磷酸钙和碳酸钙等无机盐、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碳纳米材料及纳米金等金属纳米颗粒。
磷酸钙(CaP) 是骨骼、牙齿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以CaP作为siRNA的转运载体,可保护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并且CaP在胞内可迅速降解,不产生细胞毒性和免疫原性。
但是,磷酸钙纳米颗粒自身的表面正电位低,对siRNA的负载量小,沉默效率低。
对磷酸钙纳米颗粒进行表面阳离子修饰,增大siRNA负载量,提升siRNA转染效率是众多研究的重点,如Klesing等制备了一种功能磷酸钙—羟基磷灰石纳米棒,用PEI进行表面阳离子修饰,提高了siRNA负载量,显著提升转染效率,且对细胞无毒性作用。
Kakizawa等通过自关联组装合成聚乙二醇-聚天冬氨酸-磷酸钙,它具有优异的胶体稳定性,对siRNA的包封率高达100%,在胞内的降解速度缓慢,可有效完成siRNA缓释[11]。
Zhang等在CaP合成反应体系中加入Mg2+,钙离子和镁离子的交换使原子结构扭曲,减缓颗粒的生长速度,可提高siRNA-CaP的转染和沉默效率[12]。
Stat3对肿瘤的生长不可或缺,Liang等用CaCl2 修饰的HAP携带si-Stat3注射到小鼠肿瘤中,发现Stat3表达量和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