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自然辩证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
科学理论体系是借助逻辑规则建构的严密、
连贯系统,因此其首要特征是无矛盾性。然而 这种无矛盾性要求的严格演绎结构只是一种理 想情况,实际理论往往会发生偏离,从而导致 逻辑矛盾的产生。因此发现和克服理论内部的 逻辑矛盾,也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推理
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自由下落的速度和 物体的重量成正比。
例证
由于木材缺乏,煤作为燃料在近代被广泛使用,煤的 开采因而越来越热,导致矿井越开越深,越开越大, 用传统提水机械来排水需要动用大量人力和畜力,这 种情况迫使人们尽快研制用于矿井排水的动力机械。 也就是说当一个新的技术目的确立之后,原有技术手 段不足以实现技术目的时,二者就发生冲突,需要通 过发明相应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来解决。
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按着否定
之否定的方式循环发展着的,贯穿着整个技术 活动的始终。
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
一方面,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是统一的。技术实践是 技术规范的基础,技术实践是技术规范的直接来源、 是技术规范的检验标准。技术规范为技术实践提供指 导方向,技术实践总是在技术规范所指明的方向上、 所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着的。古代工匠的技术实践离不 开一套经验性的技术规范,近代的技术实践必须有专 业分工、流水作业和标准化的技术规范。
伽利略提出如果把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绑在一起,它 应该下落的更快还是更慢呢? 一方面,物体的重量大,应该落得更快。 另一方面,快的物体可能被慢的物体拖住,没有单独 下落时快。这显然是合乎情理又相互矛盾的逻辑结论。 伽利略据此推理对亚氏学说提出了挑战
同一学科内部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
物理学中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之间的争论 地质学中地质结构的“火成说”和“水成 说”之间的争论
科学实践是科学理论发展的直接动力
科学理论经历着由不完善到完善的发展过程,
而科学实践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补充修正的作用, 成为科学理论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在科学实践 过程中会遇到新现象、新事实,这些现象和事实 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信息和结果,从而推动科 学理论体系的演变。
科学实践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标准
例证
牛顿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只不 过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哥白尼的日心说是在继承西塞罗和普路塔克等 人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 奥斯特在库仑和吉尔伯特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 电流的磁效应。 安培在奥斯特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安培 定律。
科学继承是科学发展的延续,科学创新则促
进科学的质变和飞跃,二者之间的矛盾运动, 使科学呈现出渐进和革命相互交替的发展过程。
科学实践是科学理论建立的直接来源
现代科学的重大发现和重要理论成果都 是在科学实践中得到的。
18世纪末期赖尔在赫顿火成论以及拉马克进化 论学说的基础上,通过到意大利西西里岛著名 的埃特纳火山进行实地考察,最终提出了地质 渐变说。 达尔文进化论的提出也是他本人跟随“贝格尔 号”船环球实地考察了五年之久才提出的。
15、16世纪人们由于日益发达的商业贸易活动, 对寻找东西方的航线有极为迫切的要求,哥伦 布、达•迦玛、麦哲伦的航行历程
向世人展现了地球真实的地理构造 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以及相关的航海技术的发展 人们由于航海的需要准确的测定地球经纬度,于是又 推动了天体运动的研究 造船的需要,微积分则应运而生了
科学理论能否确立,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必 须经过科学实践的检验。
18世纪后期吉尔伯特和库仑都作过实验想证明电与磁 之间有某种关系,但都一无所获,转而相信电与磁之 间没有关系,但奥斯特一直坚信电磁之间有某种关系, 电一定可以转化为磁,他提出一个新的猜想,设计了 几个实验反复验证他的假说,最终真的发现了真空电 流对磁针有作用。
政治形势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的动力
国家之间和平共处,友好往来有利于科 技的交流与合作。 国家关系紧张,战争频繁则不利于科学 技术的发展。
科技发展与军事斗争的关系
许多高科技,如空气动力学、原子能科学技术、 雷达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自动化技术、 电子计算机、火箭技术、航天技术等,都是为 了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发展起来的。 大科学或规划科学首先诞生于军事领域,国家 规模的科研组织形式的出现,正是为了研制大 型武器系统的需要,并由此开创了政府干预科 研活动的新时代。
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定环节
教育积累了大量前人的科学技术知识,从而为
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而且,教育 在积累和传授前人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也可 能发现科学问题,并以此为科学研究的起点, 发展科学技术。
大学教育
教育的过程同时也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自19世纪研究生教育首先在德国大学中实现了 制度化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将大学与科 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采取了多种形式促进教 育与科研联姻,以利用大学密集的资源和信息, 推动科技发展。
国家科技方针政策
国家的科技政策具体影响到课题选择,国家
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程度等。现代社会科 技政策是国家重大政策的组成部分,代表国家 发展科技、调控科技的意志。 如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都成立了由总统 或首相本人任主席的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或科 技政策协调委员会、科技创新委员会等,把科 学技术提上国家的议事日程。
wenku.baidu.com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统一表现在,没有
技术目的就不会有现实的技术手段,反之, 没有一定的技术手段就不可能实现相应的技 术目的,他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统一地存 在于技术活动的过程中。同时它们之间也是 相互矛盾的,人类需求多样化,从而需要有 新的技术目的与之相适应,原来技术手段不 相适应的状况,从而导致新技术手段的出现。
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 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一、科学发展的内在机制
科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于科学内部的矛盾 运动,如科学理论与科学实验的矛盾, 科学发展中继承与创新之间的矛盾运动, 科学理论内部之间的矛盾运动等。
科学理论与科学实践的矛盾
在科学内在的各种矛盾中,科学理论与科 学实践的矛盾是一个基本的起决定作用的 要素,它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构成 了科学发展最基本的内在动力。
第十章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模式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社会系统,它的发展 与模式是由其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所决 定的。同时,在社会大系统中,科学技 术与其它社会子系统的矛盾运动也决定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模式。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三、教育条件
教育是科技发展的基础,是科技转化成生产力
的条件,是科技作用于社会各、方面不可或缺 的环节。
教育是培养科技知识生产者的基地
作为科学技术系统主体的科技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 素养、心理素质和道德素养。 科技人员这些必备素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培养而成的。 学校的招生数量,教育的普及程度,直接关系到知识生产 者的数量;而教育和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知识生产者 的质量。 教育还可以宣扬科学的探索精神,使人们崇尚科学真理, 献身科技事业,并能使科学技术在社会中得到普及,提高 公民的科学素质。
在科学研究中,由于各种主客观条件的限 制,对理论内部、学科理论之间的研究往 往会形成不同观点和看法,形成不同学派, 这些争论往往会带动科学发展。
二、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
技术对于科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此也具有
独特的矛盾运动。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 技术实践和技术规范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内在 机制。
不同学科理论之间的矛盾
麦克斯韦所建立的电动力学就与牛顿力学发生逻辑矛
盾。前者的光速不变是一条重要原理,光速成为不可 超越的极限速度;而在牛顿力学中,根据相对性原理, 光速不应存在极限速度。
达尔文进化论与克劳修斯宇宙热寂说之间的矛盾:
前者的观点是世界朝着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 展过程;后者却认为世界是朝着消灭信息、产生混乱 的方向发展。
四、文化氛围
科学技术无论是作为一种知识体系还是作为
一种社会活动,都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任何科学技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文化氛 围中进行的,通过其精神文化层面和物质文化 层面影响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精神文化对科技发展的主导作用
精神文化是以知识、智能、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等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态。科学技 术的存在和发展,始终处于哲学思想、宗教信 仰、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教育、价值观念和 行为规范等精神文化氛围之中。
经济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科学研究活动所需的研究经费、仪器设备、
实验设备与材料以及科研人员的生活待遇等物 质条件均需要有经济基础作为保障。
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难有发达的科学技术
例证
1945年世界第一台电子管电子计算机在美国问世 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后计算机以惊 人的速度发展 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耗资约300亿美元
二、政治环境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又是一种以强 制手段支配整个社会行为的强大力量。
政治因素影响着科技发展的发向、规 模和速度
先进的社会制度能够保证科技朝着满足社会
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的方向发展; 先进的社会制度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能 够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科技与社会得到 协调发展。
价值观念
社会普遍的价值观念会影响科学家价值观念
的形成,进而影响科学家的科研动机、科研方向、 科研情趣以及科学家的意志力、信仰和理想,并 直接影响科学家的科学研究过程,支配着科技成 果的发现和应用。 一般说来,崇尚理性、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的社 会价值观念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积极的作用。
科学实践与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科
学不断发展,当科学实践出现一些为原有理论 解释不了的新事实和新现象时,科学实践与科 学理论的矛盾就开始激化。矛盾的解决只有抛 弃旧理论或修正旧理论,建立新的科学理论, 科学就得到质的发展。
科学继承与科学创新的矛盾
科学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后来的科学家会 在原有科学基础上产生新的科学发明、新的理 论和方法。科学继承和科学创新是相互联系、 辩证统一的关系。
另一方面,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又是矛盾着的。技术 实践是在一定的技术规范指导下进行的,随着技术实 践的深入,原来的技术规范不再适应新的实践技术需 要,甚至会阻碍技术实践的发展,这就需要制定新的 技术规范。新的技术规范又为新的技术实践提供指导,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二者又会出现新的不 适应: 就会出技术实践——技术规范——新的技术实践—— 新的技术规范如此循环往复的发展模式,不断地促进 技术发展。
科学理论为科学实践指明方向
科学实践是有目的的活动,科学实践活动不
仅取决于经济和社会的需要,还取决于科学理 论的发展水平,只有在科学理论指导之下的科 学实践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够取得 较好的成效。
科学理论为科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是科学理论为科学实验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科学实验往往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通过科学理论的 指导,科学家就可以对影响科学实验的各种因素进行 取舍,对实验要素进行合理安排和组合,这样科学实 验就会沿着最有效的方向发展。 二是科学理论为实践结果分析提供理论指导。科学实 践所获结果有时是比较粗糙的感性材料,因此必须在 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判断、综合,从感 性上升到理性,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这些资金、设备在当时的其它大部分国 家是难以支撑的
经济发展不断为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提出 新的课题
社会经济生产实践为 科学技术提供研究课 题和认识材料,促使 科学研究不断开拓新 的领域,从而为科学 技术提供新的平台。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 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
例证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在条件
经济基础 政治环境 教育条件 文化氛围
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它
的发展必然要与社会其它子系统发生物质、 能量、信息的交换,经济、政治、教育、文 化等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一、经济基础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科技投
入的增加,而科技投入的增加必须以经济实力 为基础。同时,经济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 了必要的条件,从而保证科学技术对于人才的 需求。此外,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 高也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