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9课《我和我的家》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2923b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0e.png)
9《我和我的家》(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教案所设计的课程适用于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为9《我和我的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家庭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单位,了解家庭成员之间应有的互相尊重和关爱,学会感恩家庭,并且懂得在家庭中表现出孝顺、温馨、和谐等优秀品质。
二、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家庭,理解家庭的重要性;2.能够感恩家庭并表现出孝顺、温馨、和谐等优秀品质;3.能够学会家庭成员之间尊重和关爱的行为表现。
三、教学内容1.家庭是什么2.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四、教学重难点1.了解家庭的构成;2.能够明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3.学会家庭成员之间尊重和关爱的行为表现。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1.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一个充满温馨、和谐、幸福的家庭场景并进行简单的描述。
2.教师带领学生探讨图片或视频中的家庭既具有什么样的特殊性质,并与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一些情况。
2. 学习新课(30分钟)1.教师利用课件或者板书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
2.教师通过图例形式使学生明确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3.教师分享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的行为,让学生了解到这些行为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3. 操作实践(15分钟)1.学生在家庭作业当中通过问家里长辈,观察家庭成员日常行为模式等方式写下一份“家庭简介”,让其了解自己家中成员的主要组成情况,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定位等信息。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庭中孝顺、温馨、尊重和关爱家人的行为。
4. 总结提高(10分钟)1.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及今后将要有所改进的行动计划;2.教师以“回忆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复习今天的课程。
六、课堂评价1.学生能否正确了解家庭的构成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2.学生是否能有效表现孝顺、温馨、尊重和关爱等优秀品质。
七、板书设计家庭•爸爸•妈妈•儿子•女儿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父亲——儿子:爱•母亲——女儿:爱•父亲——母亲:互相尊重,相互理解•父亲/母亲——儿子/女儿:爱,关爱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关爱•孝敬父母•关心家庭成员•省去开支,贴近家庭生活八、教学反思此项课程设计的教学目标明确,教案内容丰富,教学过程中均匀合理分配时间,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案例、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教学,多形式地引导学生思考、交流、总结和评价。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和我的家》评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和我的家》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e0fd2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2.png)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和我的家》评课稿1. 课程背景介绍《我和我的家》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讲述孩子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培养孩子们正确的家庭价值观和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加深对家庭的理解与尊重,提高孩子与家人相处的能力,并树立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
2. 课程目标和重点•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我和我的家》评课稿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意义;–了解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培养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增进与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理解。
•重点内容:–家庭的成员和角色;–家庭的行为习惯;–家庭的爱与关怀。
3. 课程内容详细介绍3.1 课程导入在课程开始前,引导学生回忆家庭的重要性,提问一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考: - 家庭对我们来说有什么意义? - 家人之间有哪些相互帮助和关心的行为? - 你和家人之间有什么特别的经历?3.2 家庭的成员和角色通过介绍不同家庭的成员和他们的角色,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和责任。
例如: - 爸爸/妈妈的职责是什么? - 兄弟姐妹之间如何相互关心和帮助? - 祖父母对家庭的贡献是什么?3.3 家庭的行为习惯介绍一些良好的家庭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家庭观念。
例如: - 家庭成员之间如何互相尊重? - 家庭成员在家庭事务中如何分工合作? - 家庭成员如何体现爱和关怀?3.4 家庭的爱与关怀强调家庭的爱与关怀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支持,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家庭、感恩家庭。
例如: - 家庭成员之间如何表达爱和关怀? - 孩子在家庭中如何需要和接受爱与关怀? - 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哪些行为传递爱和关怀?4. 课堂教学安排•第一课时:导入课,介绍家庭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第二课时:介绍家庭的成员和他们的角色,通过故事、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
•第三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行为习惯,以小组形式讨论和分享好的家庭行为。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和我的家》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案-《我和我的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6b1b9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d.png)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家庭和谐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这个活动将演示家庭成员间如何有效沟通,解决问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家庭的意义、家庭成员间的沟通以及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庭观念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更好地沟通与相处。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我和我的家》的教学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家庭观念在学生心中的重要性。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家人的情感,树立积极的家庭观念,懂得感恩与回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分享等环节,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家庭的基本结构,认识家庭成员,学会关心家庭事务,增强家庭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3.实践活动的设置:本次课程中,我设置了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家庭和谐的氛围。但从实际效果来看,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活动设计不够吸引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引入更多有趣、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教学方法的选择:在讲解重点难点时,我采用了举例和比较的方法,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示难以理解。这说明我的教学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尝试运用更多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吸收知识。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我和我的家-部编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我和我的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d7bfd88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4.png)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9.我和我的家-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家庭的组成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掌握在家庭中尊重、关爱、帮助家庭成员的基本道德观念和行为;•通过学习培养正确的教育观念,发展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关爱、关心、包容和舍己为人的情感态度;•培养孩子对尊重、帮助、支持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发展孩子的家庭观念,懂得维护家庭和谐、幸福、美好。
3. 思维方法和学习策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学习运用信息工具和方法,开发创新潜能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庭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在家庭中尊重、关心、关爱家庭成员的道德观念;•观察和描述自己的家庭情况,并就家庭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究和思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孩子感知家庭的价值、品味家庭温暖和幸福,启迪孩子对家庭成员的关怀和关爱;•如何引导孩子自我探究,提高孩子的情感认识、思维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1. 教学过程步骤一:情境导入教师请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家庭,我们会像什么样子呢?同时,请学生围绕自己的家庭,谈谈:•那些人组成了自己的家?•家里的成员都有哪些好习惯和不足之处?•家庭之间的相处方式?步骤二:探究家庭的作用和关系1.认识家庭的组成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分析这个家庭都有哪些成员。
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了解家庭的人员组成,引导学生认识到“家庭是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并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家人相互支持,和睦相处,彼此关心、理解,体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
2.家庭模拟情景教师将学生随机分成家庭成员组,让学生在小组中沟通、交流,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家庭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步骤三:学习尊重、关心、关爱家庭成员1.学习尊重家庭成员教师出示图片或视频,展示出不同场景下的尊重和不尊重的行为,让学生分析,认识到“尊重是我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我们与家庭成员之间也应该互相尊重。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9课我和我的家](https://img.taocdn.com/s3/m/78444a69fd0a79563d1e725f.png)
9我和我的家教学目标:1.初步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及家庭成员的称呼、关系。
2.通过了解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培养表达能力和组织语言能力。
3.通过了解家庭成员的构成和相互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工作、爱好和习惯,萌发对家人的敬爱之情。
4.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养成整洁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同的构成、称呼、关系,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
通过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准备:课件、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聆听歌曲,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教师引导学生给这首歌取名字学生听歌曲并给歌曲取名字教师提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的家庭可爱、温馨、美丽。
2.师:我们都有一个家,你家里有几口人?你长得像谁?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发言师小结:我们同学中有的长得像妈妈,有的长得像爸爸,还有的长得既像妈妈又像爸爸,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二.共同交流,了解家庭1.聊聊“我的家人”师: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在家里有很多我们的家人,你的家里还有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我的家人”(出示教材35页的两棵大树)师:你家里还有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追问问1:你的家人里有姑妈吗?她是你爸爸的什么人?问2:你的家里有伯伯或叔叔吗?他是你爸爸的什么人?问3:你的亲戚家里有姨妈吗?她是你妈妈的什么人?问4:你的亲人里有舅舅吗?他是你妈妈的什么人?师小结:他们都是我们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我们都是有血缘关系,是一家人。
2.读儿歌,认家人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爷爷的妈妈叫奶奶爸爸的哥哥叫伯伯爸爸的弟弟叫叔叔爸爸的姐妹叫姑姑妈妈的爸爸叫外公妈妈的妈妈叫外婆妈妈的兄弟叫舅舅妈妈的姐妹叫阿姨3.游戏:你来问我来答教师拍手问:爸爸的爸爸叫什么?学生回答学生之间相互问答师小结: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每一个人都很重要,我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是幸福的一家人。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ebf9c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2.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家庭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识别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家庭的感受和责任。
-学生能够参与小组讨论,分享关于家庭的经历和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和爱护家庭的情感。
-培养学生感恩家庭成员的付出,树立家庭责任感。
2. 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家庭的定义和重要性。
-家庭中的不同角色和职责(父母、孩子等)。
-家庭中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重点:-家庭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家庭中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难点:-学生对家庭角色的理解和表达。
-培养学生感恩和责任感。
3.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传达家庭的重要性和基本概念。
-讨论法: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家庭中的角色和经历。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家庭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家庭中的相互关爱和支持。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教学资源-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
-教具:投影仪、电脑。
-多媒体资源:家庭相关的图片、视频。
5. 教学过程6. 课堂管理-小组讨论:分配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有不同性格和能力的学生,促进多样化的讨论。
-维持纪律:制定明确的课堂规则,适时提醒学生遵守。
-激励学生:对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
7. 评价与反馈-课堂小测验:通过简单的问答或填空题,检验学生对家庭概念和角色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关于“我在家庭中的角色”的小作文,让学生在家中完成。
-期末考试:在期末考试中设置与家庭相关的题目,评估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反馈机制:定期收集学生的反馈,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反馈调整教学方案。
8.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课后总结本次教学的成功经验,如多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小组讨论的热烈氛围等。
-发现教学问题:反思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对家庭角色的理解不够深入、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等。
【新课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我和我的家》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
![【新课标】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9课《我和我的家》PPT教学课件(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936c6ca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de.png)
素材:1家庭称呼歌
2023/3/9
家庭成员我来认
我 姑姑 爸爸 叔叔
哥哥
我辈
舅舅 妈妈 姨妈 父辈
找找每一个人在 家庭树中的位置,说 说你的发现?
爷爷
奶奶
外公
外婆祖辈家庭成员我源自认一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树一样, 每个人都很重要哟!
画一画
有这么多的家人关怀的你,一定 生活得非常幸福。现在,让我们一 起拿起手中的画笔,画一画,你和 家人一起幸福生活的场景吧!
板书设计
我 爸爸 爷爷
我和我的家 弟弟
妈妈 奶奶 外公 外婆
(孙 辈) (父 辈)
(祖 辈)
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回家后再和家人聊天听听家人的 故事,然后找一张和家人的全家福。
2.画一幅最美全家福
新知导入
这个声音好听吗?听
到这个声音,你们想到 了什么?
妈妈十月怀胎
素材:我出生了
2023/3/9
新知讲解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的家庭可爱、温馨、美丽!
说一说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们 出生时的故事。
讲一讲
听妈妈说……
出生前的准备
孩子出生的前一个月,爸 爸妈妈就开始给宝贝买了小衣 服,小帽子,奶粉,奶瓶,纸尿裤,还 有小床,妈妈还亲手给宝贝织了 一双小手套,全家人一起开心地 期待小家伙的到来!
家族全家福
全家福是指全家人的合影,全 家福是一个家庭团聚的纪念。你家 有全家福吗?你认识全家福照片上 的所有人吗?他们都怎么称呼呢?
家人介绍
请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我的家里还有姐姐、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家里 总共六口人。你看这是我 的全家福。
家人介绍
请拿出自己的全家福照片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人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和我的家》优质课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和我的家》优质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ef63259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e.png)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和我的家》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和我的家》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通过讲述一个家庭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课文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教育学生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热爱家庭。
课文语言生动,情节感人,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他们对家庭有一定的认知,但还不够深入。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家庭的重要性,认识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增强家庭责任感,尊重父母,关心家人,热爱家庭。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全家福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进行讲解和解答学生的问题。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庭的理解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与家庭有关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5.总结提升:教师对课文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a879e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bf.png)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教学设计:最新Word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我和我的家》本节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我爱我家主题”中的第一个话题“我和我的家”。
这一课的主旨意义在于让学生知道自己与父母血脉相依,感受家的温暖,初步懂得家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后边出现的几个板块做一个情感的铺垫。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对父母和家庭的依赖性很强,因此,对本节课的知识点非常容易引起共鸣。
但是,由于孩子认知特点所致,他们对家人的爱能够感知,却不好表达,会出现卡壳现象,也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课堂节奏,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才会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家的”含义,知道家庭成员的构成、称呼及关系。
教学难点是通过讲述,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懂得自己与父母血脉相依,能准确表述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及成员之间的关系。
同时,让学生初步懂得家庭的基本构成,接受家庭亲情血浓于水的情感教育。
通过讲述家人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中浓浓的爱意。
教学策略采取讲授法、游戏法、活动参与法等多种教学策略,以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准备包括板书贴纸、自制课件、微课、鼓、花等。
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前和家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等。
学生也可以准备与家人一起的照片、影像资料等。
本课程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微课、引导学生汇报自己出生时的故事,让学生进入研究状态。
2.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构成,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让学生准确表述出家庭成员的称谓及成员之间的关系。
1、师:家人之间不仅有相似之处,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分享的故事,你们有没有和家人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呢?2、学生互相交流,选择一个有趣的故事分享给同桌。
3、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提出问题、补充细节等。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2c894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3.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Grade 1 XXX Plan for "Me and My Family"Topic: Me and My FamilyXXX:1.Knowledge and Skills:1)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family"。
know the n of family XXX.2) XXX.2.XXX:XXX family members。
their nships。
work。
hobbies。
and habits。
cultivate a sense of respect and love for family members.3.XXX:Be able to do things on your own and develop good habits of cleanliness.4.Process and Methods:Through visits。
understand the work。
hobbies。
and habits of family members。
and develop a sense of respect and love for them。
through telling family stories。
XXX life.XXX and Difficulties:1.Focus: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family"。
know the n。
titles。
nships。
and understand the work。
hobbies。
and habits of family members.2.Difficulties: XXX.XXX:XXX: XXX。
XXX"。
"Family Song"。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说课稿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020d478763231126fdb115b.png)
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我和我的家》(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我和我的家》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
本课分两课时教学,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我来到我家”和“我的家人”两个栏目,旨在对学生进行家庭关系的启蒙,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知。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和“家人的故事”两个栏目,我将课堂教学主题定位为:在认识家人的基础上了解家人,引导学生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仔细剖析这两个栏目,我们可以发现,前者旨在从外貌、性格、爱好和做事习惯等方面,引导学生明白自己与家人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后者旨在从了解家人的故事以及家人的工作等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学习关心家人。
学情分析我们面对的孩子基本上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被父母长辈们捧在手心里,整天享受家人无尽的关爱,却很少甚至不懂得去关爱家人。
通过第1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家人,树立了家的意识,形成了积极的家庭关系体验。
因此,第2课时应该着重引领学生从多角度进一步了解家人,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感,产生家庭认同感,学会爱自己的家人。
根据新课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与特点,结合学情,我设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1.利用照片,通过猜、找、指、说、演、画等方式,找到自己与家人在外貌、性格、爱好、待人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初步了解自己的家人,感受家人间血脉相依的亲情关系。
2.借助课前调查单了解家人的性格、爱好、特长等,进一步加深对家人的了解,增进与家人间的联系。
3.通过分享家人的故事,感受家人间的快乐和温馨,感知“我有一个幸福快乐的家”,增强家庭观念,产生家庭认同感。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难点设定如下:从外貌、性格、爱好等多个角度进一步了解家人,产生家庭认同感。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ac29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2.png)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和我的家教案
故事一:
在某一天的晚上,我正在家里围坐在一起吃晚饭。
突然,我看到桌子上有一部手机,我心里很想玩一下手机,但是我知道这样是不对的。
于是,我立刻问了我的爸爸妈妈能不能玩手机。
爸爸妈妈告诉我,晚饭时间是家庭团聚的时间,我们要互相交流沟通,不能分心玩手机。
这样我就明白了,家庭团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不能因为一部手机而分散注意力。
故事二:
有一天,妈妈突然要出门办事,没办法照顾我,于是她叫了一个小时工阿姨来照看我。
可是,当阿姨在家时,我却发现她不停地玩手机,完全不理会我。
我觉得很委屈,于是我跑到妈妈跟前告诉妈妈这个情况。
妈妈听完后感到非常愤怒,她立刻给阿姨打电话,告诉她不能在工作时间玩手机,而是应该专心照顾我。
之后,阿姨停止了玩手机,开始认真对待照顾我的工作。
故事三:
有一天,我在家里玩耍时,看到了电视上播放着一些不适合我看的内容。
虽然我很好奇,但是我明白这些内容对我来说不好,于是我主动选择关掉电视,去找爸爸妈妈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爸爸妈妈看到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非常高兴。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我和我的家庭成员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追
求个人利益而忽视家庭团聚,要专心工作而不是分心玩手机,要拒绝不适合自己的内容以及正确选择。
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的《9我和我的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的《9我和我的家》说课课件(含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d8987d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6.png)
七、说板书设计
良好的板书是一门教学艺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精炼的展现给学生,强 化知识,促进思维。因此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9.我和我的家 血脉相连
八、说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了解了家庭的结构,知道了自己与家人的血脉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讨论的方法,学生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很活跃,能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
二、说学情
我们的学校隶属于乡村,是一座乡村小学,学生的父母也都是农村人,他们对孩子 的一些关爱,简单而粗暴,爱孩子了就给予孩子一些礼物,捣蛋了孩子就给孩子一顿 相棒……不善于表达,从而导致孩子也不善于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喜爱之情。另外,我们 的孩子对于自己是从哪里来的可以说都是知之甚少,。因此,我将把重点放在"我来到 我家"给家人带来的变化,从而让学生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教会学生表达自己的 爱,自己对父母的爱。
1.那么你们对自己的家人了解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杨紫姐姐是怎么描述她的爸爸的。 2.谁愿意分享一下你和家人的故事?说说你的妈妈,爸爸或者其他家人。 3.爸妈是监护人,他们有教育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是家人给予帮助,但我 们遇到危险时,是家人给予温暖与安全。 4.那我们长大后也要像爸爸妈妈那样,肩负起更多的责 任,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我们要做力所能及的事儿,那我们能做哪些事情呢?那现在你有什么话 想跟爸爸妈妈说呢?老师帮你们录下来 5.同学们的话很感人,你们真是长大了,相信爸妈收到你们的祝福时会更感动更欣慰。 6.这些都是我们对家人的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充满温暖,因为有了爱,使我们对我们的 家更加依恋。
4.课前,同学们专门和家人一起了解了一下自家的户口本,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吧。(户主 ,之子,之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看一看我们的身上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家人的影子。
抽身回答自己与佳人长得相似的地方
家人的故事
小组分享自己家人的故事
致命回答自己听故事后的感受、想法!
二次设计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封面)
一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9课《我和我的家》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教学内容
我和我的家
教学目标
了解自己与家人之间的血缘关系,能正确地称呼家人。感受自己与家人的深厚情谊,爱自己的父母长辈。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与家人之间的亲情。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
教学过程:
我来到我家
师:同学们,你们的出生对于你们的家人来说,是一件怎样的事情呢?谁能讲一讲自己的生日是如何度过的
师:刚才大家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了很多关于家人的称谓,你们都了解这些称谓嘛?这些称谓都与你们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点评:了解“我”的到来给家里带来的喜悦,体会“我”的生命对家庭的重要。提神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和自信心,今儿引导学生产生对和谐家庭关系的积极期待。
我的家庭树
师:同பைடு நூலகம்们,你们听过《家庭称谓歌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指导学生边听歌边结合教材中的家庭树,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