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分析
肾病内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治疗策略
肾病内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与治疗策略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肾脏逐渐失去正常功能的疾病,其病因复杂多样。
本文将介绍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病因,并探讨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很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血压: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减退,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2. 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
高血糖损伤肾小球的滤过功能,逐渐导致肾功能不全并最终发展为肾衰竭。
3. 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是导致肾小管损伤和功能障碍的重要病因,包括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慢性肾小管酸中毒等。
4. 肾小球疾病:慢性肾小球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等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进而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
5. 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物、放射造影剂等,长期使用会对肾脏造成损害,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二、治疗策略针对不同病因导致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下面将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应的介绍:1. 高血压治疗:对于高血压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首要任务是降低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等措施,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可以减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2. 控制糖尿病:对于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重点是控制血糖水平。
通过规范饮食、合理使用降糖药物等方式,稳定血糖,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3. 肾小管间质疾病治疗:对于慢性肾小管间质疾病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治疗主要是改善肾小管功能。
除了药物治疗外,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控制蛋白质摄入等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
4. 免疫治疗:对于肾小球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免疫治疗是常用的治疗策略。
包括使用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以抑制免疫反应,减轻肾脏炎症损伤。
5. 避免肾毒性药物:对于肾毒性药物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应避免使用这些药物或调整使用剂量,以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综上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病因进行个体化的制定。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治疗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治疗这一疾病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角度,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护理体会。
一、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病因及表现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遗传因素、高盐高脂饮食、生活习惯不良等。
患者表现为血压持续升高,尿量减少,高血压眼底改变等。
二、中医治疗1.中医药调理中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重点是调理气血、阴阳平衡。
中药常用的有黄芪、人参、当归等,这些药物有益气健脾、活血通络的作用,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和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控制高血压病。
2.中医针灸针灸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的效果显著。
常用的穴位有太冲、足三里、关元等,可以调理气血,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减轻肾脏的负担,有助于控制高血压。
三、西医治疗1.药物治疗西医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主要是药物治疗,包括降压药、利尿剂、肾脏保护药等。
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洛普地尔、贝那普利等,可以有效地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
2.透析对于已经发展到晚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手段。
通过人工透析,可以弥补肾脏的功能,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维持体内的稳定环境。
四、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1.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
对于轻度病情的患者,可以通过调理饮食、加强锻炼等方式进行治疗;对于重度病情的患者,需要进行精心的护理,包括适当的药物治疗、透析等。
2.注意饮食合理的饮食对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患者应尽量避免高盐、高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控制蛋白质摄入量,有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稳定血压。
3.心理疏导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高血压病是一种顽固性疾病,患者常常伴有情绪不稳定的问题。
护士应当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面对治疗。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疾病是两种常见且密切相关的疾病。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容易导致心脏、脑血管等多个器官的病变。
而慢性肾脏病则是指肾脏功能慢慢丧失,无法有效排泄体内废物和调节内环境,从而导致多种系统并发症。
这两种疾病之间有许多相似之处和互相影响,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往往相互引发或恶化。
高血压能够直接影响肾脏血管,使其发生损伤,进而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此外,高血压会增加肾小管内压力,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
另一方面,慢性肾脏病也可导致高血压。
在肾小球滤过率明显下降时,利尿激素的调节功能受到阻碍,体内水钠潴留,从而引发高血压。
因此,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之间形成了恶性循环,相互促进、加剧。
其次,高血压与慢性肾脏病在病理生理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
两者都涉及到肾小球的病变,尤其是肾小球滤过膜的异常改变。
高血压患者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尿和血尿的出现。
同样,慢性肾脏病也伴随着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常见的表现是蛋白尿和血尿的持续存在。
另外,两者都与肾小管的病变密切相关。
高血压时肾小管细胞受损,可产生反应性氧化应激,进而引发炎症和纤维化。
慢性肾脏病时,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是其主要病理表现,肾小管细胞的损伤和炎症反应被认为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
此外,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也相似。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对心脏造成长期负担,易诱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血管内皮功能损害、高血压等原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
研究还表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与血压水平密切相关。
因此,了解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对心血管系统的共同影响,对于早期预防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治疗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需综合考虑并进行相应的管理。
作为两种互相影响的疾病,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生活方式干预和相关并发症的治疗。
一例慢性肾衰伴高血压3级病例分析
用药分析
3、α、β 受体阻断剂(阿罗洛尔)
α、β受体拮抗剂(α:β为1:8),第三代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药, 同时兼有选择性阻断α1受体的作用,达到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 的目的。
联合CCB:既显示有效的降压作用,又能有效缓解肾功能的进一步减退和心血管 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对于此合并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的CKD5期的患者尤为适用。
初始药物治疗方案
药物作用
补钙
保肾 纠正贫血 纠正酸中毒 营养支持 延缓肾功能进展
降压
药物名称
口服碳酸钙D3片 骨化三醇胶丸、
葡萄糖酸钙注射 液、
芦黄参花胶囊 百令胶囊
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 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5%碳酸氢钠注射液
复方α-酮酸片
硝苯地平控释片
剂量
1片,1/晚 0.25ug,1/日
20ml,2/日
一例慢性肾衰伴高血压3级病例分析
LOGO
主要内容
1
疾病简介
2
病例分析
3
小结
疾病简介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
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 简称慢性肾衰。
慢性肾衰的病因
糖 尿 病 肾 病
高 血 压
肾 小 动 脉 硬 化
肾 小 球 肾 炎
肾 小 管 间 质 病
用药分析
4、α受体阻断剂(哌唑嗪) α受体阻滞剂不作为一般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适用高血压伴前列腺增生者, 也用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2010年高血压防治指南》
※监护要点: 首次给药及以后加大剂量时,均建议在卧床时给药,不做快速起立动作,
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用药分析
一例慢性肾衰伴高血压3级病例分析
一例慢性肾衰伴高血压3级病例分析慢性肾衰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其原因可以是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也可以是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疾病。
此处,我将为您分析一个慢性肾衰伴高血压3级的病例。
患者,男性,65岁,有高血压病史20年,近年来逐渐出现尿量减少、肿胀、体重下降等症状。
在前往医院就诊之前,他一直依赖抗高血压药物来控制血压。
首先,我们需要对患者的体格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患者的血压为170/100mmHg,超过了正常范围。
此外,体检还显示患者肿胀的四肢、浮肿的面部以及营养不良。
肾功能检查发现患者的肌酐水平为2.5mg/dl,超过了正常范围。
由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升高,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肾脏状况。
通过肾活检检查,显示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为45ml/min/1.73m2,低于正常范围。
此外,肾组织病理学显示患者的肾小球基底膜呈现明显增厚的病变,以及明显的肾小球硬化(glomerulosclerosis)。
根据患者的病因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他的高血压是导致肾脏损伤的主要原因。
长期存在的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的硬化以及肾小球基底膜的损伤和增厚,导致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从而形成慢性肾衰。
在治疗这个病例时,我们首先需要控制患者的高血压。
目前推荐的高血压治疗目标是将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降压药物时应尽量减少对肾脏的损害,避免使用对肾小球压力较大的降压药物。
此外,对于慢性肾衰患者,还应该考虑适当的药物治疗来缓解肾脏病变。
例如,ACE抑制剂和ARBs等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肾小球的内生性压力来减缓病情的进展。
利尿剂的应用也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多余液体,从而减轻肿胀和浮肿等症状。
总结而言,慢性肾衰伴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并且两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
对于这个病例,我们首先应该控制高血压,并且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来缓解肾脏病变。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提供相应的营养支持。
最后,患者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以监测病情的进展。
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的关系与治疗进展
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的关系与治疗进展引言: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是两个常见而严重的健康问题,对全球范围内的人群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这两种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高血压是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之间的关系,并介绍目前针对这种关系的治疗进展。
一、高血压对肾功能的影响1. 高血压引起肾小动脉硬化: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会对肾小动脉产生损害,导致供血不足和动脉壁增厚。
这些变化会逐渐限制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肾脏,加速了组织纤维化和肾脏结构改变。
最终,可发展为肾小球硬化和慢性肾脏病。
2. 高血压导致低灌注性损伤:高血压会降低全身和局部器官的血流灌注,特别是对肾脏来说更为严重。
长期低灌注导致肾小球内压力升高,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肾功能退化。
二、肾功能衰竭对高血压的影响1. 肾功能衰竭引起体液潴留:在晚期肾功能衰竭中,肾脏失去了正常的排泄功能,造成体液潴留。
这会导致循环系统负荷过重,引起血压升高。
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化:在肾功能受损的情况下,机体会自动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以提高血流量。
然而,这个过度激活的过程也会成为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治疗进展1. 降压治疗:针对高血压患者,降低血压至正常范围是预防并减缓肾脏损伤的关键。
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如减盐、戒烟等)和使用药物(如ACE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可以有效控制高血压并降低肾脏患病的风险。
2. 肾脏保护治疗:针对已经存在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保护肾脏是至关重要的。
干预代谢异常(如高尿酸血症)、控制血糖和脂质水平以及应用特定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方法,可以减缓或延缓肾功能进一步下降。
3. 替代治疗:对于晚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透析或肾移植是唯一的生存机会。
透析通过人工清除废物和多余液体来替代失去的肾脏功能,而肾移植则能提供一个新的正常工作的肾器官。
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性分析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是两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持续升高,而肾功能衰竭则是指肾脏无法完成正常的滤过和排泄功能。
本文将分析高血压与肾功能衰竭之间的关联,并探讨其原因和后果。
首先,高血压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小球的微血管受损,进而影响到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高血压还会增加肾小管的负担,导致肾小管的功能异常。
这些因素都会逐渐损害肾脏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其次,肾功能衰竭本身也会进一步加重高血压的程度。
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之一,一旦肾功能受损,就会导致尿液生成和排泄功能的下降,进而导致体内水盐代谢紊乱和血容量增加,促使血压进一步升高。
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的相互关系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高血压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而肾功能衰竭又会加重高血压的程度,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
这种相互作用使得患者往往面临更大的健康风险。
除了相互引起和加重外,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还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
例如,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都与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密切相关。
这些危险因素相互作用,使得患者更容易同时患有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
针对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的相关性,我们应采取综合性的治疗策略。
首先,控制血压是治疗高血压和预防肾功能衰竭的基本措施。
通过药物控制和生活方式干预,使血压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肾脏受损的风险。
其次,保护肾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合理饮食,控制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和盐分,减轻肾脏的负担。
此外,定期体检和监测肾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和治疗肾功能异常,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大众对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了解程度仍然有待提高。
通过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综上所述,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高血压肾病的病因与治疗策略
高血压肾病的病因与治疗策略引言:高血压肾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肾脏疾病,其发生和发展与长期患有高血压密切相关。
了解高血压肾病的病因以及进行合适的治疗策略对于预防和控制这一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介绍高血压肾病的病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
一、高血压肾病的主要病因1. 长期不受控制的高血压:高血压是引发并促进高血压肾病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长期不受控制或未能及时有效降低高血压会导致肾小动脉收缩,造成肾内微循环障碍和急性缺氧,进而导致肾功能恶化。
2. 肠细菌感染:某些细菌感染(如产气杆菌感染)会使机体处于持续状态下免乳头部区域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与肾小球的免疫反应受损。
长期感染能够进一步诱发肾小球硬化。
3. 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患有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的人群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肾病。
这是因为高脂血症可以使肾内动脉粥样硬化加重,而高血糖则可能导致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从而影响肾功能。
4. 遗传因素:一些遗传因素也被认为与高血压肾病发生有关。
例如,多基因遗传倾向会增加患者发展成为高血压并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的风险。
二、治疗策略1. 药物治疗:(1) 抗高血压药物:控制高血压是防治和控制高血压肾病的首要目标。
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包括ACEI/ARBs、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等。
(2) 蛋白尿控制药物:高血压肾病患者往往伴有蛋白尿,蛋白尿是预测肾功能恶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使用ACEI、ARBs类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蛋白尿水平,减缓疾病进展。
(3) 调节血脂和血糖药物:对于合并高脂血症和高血糖的患者,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例如,使用他汀类药物来降低胆固醇水平,使用降糖药物来控制血糖。
2. 饮食调整:(1) 低盐饮食:高盐摄入与高血压密切相关,限制盐的摄入可以有效地控制体内液体潴留和降低血压。
(2) 控制蛋白质摄入:适当控制蛋白质摄入可以减轻肾小球滤过的负担,并保护残存肾单位。
(3) 多摄取新鲜果蔬:新鲜水果和蔬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提供营养并减少饱和脂肪摄入。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分析
p r o p o s e s s e v e r a l v i e wp o i n t s b a s e d o n t h e a u ho t r ' s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
a t t e n t i o n s h o u l d b e p a i d t o h o w t o e f e c t i v e l y c o n t r o l he t b l o o d p r e s s u r e 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on r i c en r a l f a i l u r e .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a n d d i s c u s s e s t h e p a t h o g e n e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f a i l u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i h t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n d
S HE Y a n - j u n ,L E I Y u n - b o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p h r o l o g y ,T h e F i r s t P 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f o Ho n g h e
Ho n g h e 6 6 1 1 0 0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c t u r e ,
H y p e r t e n s i o n a n d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f a i l u r e a r e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e a c h o t h e r , a n d t h e t w o d i s e a s e s
肾病内科肾病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路径
肾病内科肾病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路径肾病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属于肾脏疾病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了解肾病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机制以及治疗路径对临床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肾病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及治疗路径。
一、病理生理1. 肾小球病变:慢性肾小球病变是导致肾病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
病理检查发现,肾小球滤过膜的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这种血压控制失常使肾小球病变发展,并进一步加重血压的升高。
2. 肾小管病变:肾小管病变对肾病性高血压也起着重要作用。
慢性肾小管病变可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障碍,进而破坏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加以及钠、水潴留,从而引起高血压。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RAAS系统在调节血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在肾小球病变的过程中,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刺激肾素的分泌,从而激活RAAS系统,释放血管紧张素II (AngII),AngII可收缩血管、增加血容量并促进醛固酮的分泌,进一步导致血压升高。
二、治疗路径1. 控制高血压:治疗肾病性高血压首先要控制血压,以减轻肾脏的损害。
使用药物治疗,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可有效降低血压。
2. 保护肾功能:通过保护肾小球和肾小管,减缓肾脏病变的进展,是治疗肾病性高血压的重要路径。
控制血糖、血脂、限制蛋白质摄入、禁烟限酒等生活方式的干预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进展。
3. 阻断RAAS系统:抑制RAAS系统能够有效减少肾脏损伤。
ACEI和ARB是常用的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活性,减少醛固酮的分泌,从而降低血压。
另外,醛固酮受体拮抗剂(MRA)也是一种选择。
4. 液体管理:合理的液体管理对维持血容量的平衡非常重要。
在肾病性高血压患者中,往往出现液体潴留的情况,因此需要根据病情调整液体摄入量,避免液体过多的潴留,进一步增加血压。
病例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伴高血压病例分析
10ml、1/日
给药途径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口服 腹腔透析
腹腔透析
静滴
病例分析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高血压的机制:
1、容量负荷增加 2、收缩血管物质活性增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跃 交感神经活性亢进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
病例分析
对于单种降压药不能使血压达标 的患者:
血压控制目标: 透析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左右即可,某 些脑血管病变的患者收缩压可放宽至160mmHg
小结
➢CKD病人的高血压是常见但又棘手的问题,应该认 真分析每一个患者高血压的原因,根据病人的具体 情况,合理选择用药。 ➢通过治疗使CKD患者的血压达标,减缓肾脏病的进 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死亡率。
一例慢性肾衰伴高血压患者的病例分析
目录
1
简介
2
病例分析
3
小结
高血压与肾脏的相互作用
➢高血压既是CKD的原因,又是CKD的并发症 ➢高血压可使肾功能更快丧失并可导致心脑血管 疾病的发生
➢高血压可作为并发症在CKD过程中早期出现, 并且与肾脏病预后不良相关
高
肾
血
损
压
伤
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
谢谢聆听
病例分析
血压:160/100mmHg 将硝苯地平控释片改为贝尼地平片8mg、1/12h
血管选择性提高,对心脏的负性变力 ➢可能加重肝功能性损、害负,性应变注时意性监和测负肝性功传能导作用减弱, ➢用药期间有时透析液呈药白代浊动状力,学应也注有意所与改腹善膜炎相鉴别
病例分析
患者出院时血压: 140-160/70-90mmHg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分析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分析目的:阐述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52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联合组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
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23%。
结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发病与交感神经兴奋、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作用有关,应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鍵词】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发病机制慢性肾衰竭患者多伴随高血压,治疗难度较大。
发病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及内皮素的作用有关。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常规治疗方法以血液透析为主,血压控制效果差。
本文作者于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观察了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样本,以26例作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
联合组患者包括男性15例,女性1l例。
年龄59~78岁,平均(70.02±0.36)岁。
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14例,女性12例。
年龄58~79岁,平均(70.01±0.40)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1.2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18岁;2)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无效;3)无颅脑病变;4)高血压非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5)患者依从性强。
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
联合组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腹膜透析:采用PD技术透析治疗。
钙离子浓度1.25mmol/L。
每周治疗5~6次。
根据患者残余肾功能确定透析剂量。
2)血液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分析作者:范慧任直亲李文茹
来源:《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年第19期
【摘要】目的:阐述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观察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52例作为样本,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两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联合组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方法治疗。
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23%。
结论: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发病与交感神经兴奋、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作用有关,应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发病机制
慢性肾衰竭患者多伴随高血压,治疗难度较大。
发病与患者交感神经兴奋及内皮素的作用有关。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常规治疗方法以血液透析为主,血压控制效果差。
本文作者于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并观察了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中,随机选取52例作为样本,以26例作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
联合组患者包括男性15例,女性1l 例。
年龄59~78岁,平均(70.02±0.36)岁。
对照组患者包括男性14例,女性12例。
年龄58~79岁,平均(70.01±0.40)岁。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
1.2纳入标准
1)患者年龄≥18岁;2)口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无效;3)无颅脑病变;4)高血压非由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引起;5)患者依从性强。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血液透析方法治疗。
联合组采用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1)腹膜透析:采用PD技术透析治疗。
钙离子浓度1.25mmol/L。
每周治疗5~6次。
根据患者残余肾功能确定透析剂量。
2)血液透析:采
用碳酸氢盐透析治疗。
建立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
膜面积1.5~1.8m2。
流量500mL/min。
每周治疗1~2次,4h/次。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3项指标。
1.5疗效判定依据
根据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判定治疗效果;显效:患者血压基本或完全恢复正常,心功能显著改善;有效:患者血压有所降低,心功能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血压未降低或进一步升高。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
2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如表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显著差异(X2=11.143,P
3讨论
慢性肾衰竭属于慢性肾实质损害的一种,患者肾功能受损,需采用血液透析方法治疗,以延长寿命。
与单纯慢性肾衰竭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者,疾病治疗难度更大,患者死亡率更高。
3.1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有学者指出,慢性肾衰竭发病,与交感神经兴奋等因素有关,具体如下。
3.1.1交感神经兴奋临床研究表明,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均伴随系统血管阻力增加的症状。
导致上述症状发生的原因,根本上即在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
通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反应能力的观察可发现,与健康人群相比,大部分患者均存在反应迟钝的问题。
临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度至少为健康人群的2倍。
3.1.2一氧化氮的作用慢性肾衰竭患者,机体一氧化氮指标显著降低。
一氧化氮含量与机体内酶的合成过程显著相关,而酶的合成,则取决于二甲基精氨酸。
肾衰竭患者肾功能减弱,二甲基精氨酸难以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因此患者常伴随二甲基精氨酸指标升高的现象。
随着该物质的积累,以及机体一氧化氮含量的降低,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发病率明显提高。
3.1.3内皮素的作用内皮素属于慢性肾衰竭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健康人群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分泌ET-1等物质,该物质具有控制机体一氧化氮含量的作用。
肾衰竭患者,肾小管常存在病理性改变,ET-1分泌失调,细胞内部磷酸鸟苷浓度上升,慢性肾衰竭高血压随之发生。
3.2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
单纯性慢性肾衰竭常规治疗方法以血液透析为主,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如患者合并高血压,单独采用该方法治疗,疗效则较差。
本研究发现,单独采用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9.23%。
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治疗有效率可提高至92.31%。
与单纯性慢性肾衰竭患者相比,合并高血压者体内水钠潴留通常较严重。
清除体内水负荷,是降血压的关键。
但如患者为肾素依赖性高血压,清除水负荷,则无法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肾素异常者,血管外周阻力较高。
血液透析可进一步加剧血管收缩,增加血管外周阻力,进而加重高血压,治疗风险极大。
有研究指出,控制BNP浓度,具有调整左心室质量指数的作用,在减轻血管外周阻力方面,效果较好。
腹膜透析,要求以患者自身腹膜为基础进行血液透析。
与常规透析方法相比,更加符合机体的自然状态。
将腹膜透析应用到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中,能够有效清除肾素及血管紧张素等物质,清除水负荷,弥补血液透析的缺陷。
因此,将两种透析方法联合用于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在血压控制方面,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高血压发病与交感神经兴奋、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作用有关,应将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联合应用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提高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