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深静脉血栓
一例静脉血栓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1.4患者溶栓治疗过程,观察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出血,有无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倾向,如有无牙龈出血、大便隐血、血尿。同时要注意有无用药后寒战、发热、皮疹等,发现导常及时报告医生。
2.1监测并记录病人的进食量医嘱使用能够增加病人食欲的药物2.2和营养师一起商量确定病人的热量需要,制定病人饮食计划2.3鼓励适当活动以增加营养物质的代谢和作用,从而增加食欲2.4防止餐前发生不愉快或痛苦的事件;提供良好的就餐环境2.5静脉营养
PICC相关血栓的护理
(三)局部皮温升高血栓形成后可引起局部皮温升高,有时出现患者两侧腋温不一致的表现,PICC置管侧腋温升高,非置管侧腋温正常。如患者两侧腋温均升高,须考虑血栓是否为感染引起。(四)其他部分PICC相关性血栓患者并无典型的红、肿、热、痛表现,有时仅表现为穿刺点延迟愈合或少量渗血。为避免血栓漏诊或误诊,留置PICC患者只要出现穿刺点渗血、愈合不良、感染及类似静脉炎的表现时,首先行置管侧上肢血管B超探查,排除血栓后,再行相应处理
8.1予解释病情,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8.2做好生活护理(予会阴抹洗),指导协助患者家属予患者会阴部的清洁
2.1做好跌倒风险跟踪评估,加强宣教,留陪人。2.2完善病房设施,如:预警标志清楚、地面清洁干燥、走廊有扶手、床边便椅、有坐厕,光线充足。2.3穿防滑鞋,衣服大小合身,陪护同行或扶行。
对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思考
对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思考摘要: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vs thrombosis dvt)就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轻则增加患者病痛,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或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可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总结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临床思考【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455-01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急剧发病,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可)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又称脑卒中或中风(apoplexy或stroke),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其中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vs thrombosis dvt)就是急性脑梗死的常见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者轻则增加患者病痛,影响肢体功能恢复或延长住院时间,重者可引起脑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为总结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经验,笔者回顾性分析本院确诊的11例急性脑梗死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15例,其中确认dvt患者11例。
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和mri)检查明确急性脑梗死诊断。
11例患者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70.6岁,男性8例,女性3例,其中合并高血压9例,糖尿病7例,高血脂7例,房颤3例。
1.2 临床表现,肿胀者8例,有疼痛者9例,出现皮肤发红发绀7例,wells评分≥3分者8例,1-2分者3例,均为单侧肢体、都位于患侧,发生时间为病后6-21d,平均17.1d,11例dvt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证实,瘫痪肢体肌力0-ⅱ级8例,ⅲ-ⅳ级者3例。
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例讨论
引起血小板减少症(HIT),改为非肝素抗凝剂(如阿加曲班、利伐沙班等)治疗
低分子肝素
ATIII , Xa, IIa
每次100U/kg,每12小时1次,皮下注射
大多数患者无需监测
出血不良反应少,HIT发生率低于普通肝素
华法林(维生素K拮抗剂)
3.Official package labeling for Eliquis (apixaban). Bristol-Myers Squibb; Princeton, NJ (2012).
5、为什么会出血?
2020-2-20
张福先.静脉血栓栓塞症诊治的最新关注.[J].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9 , 24 (4):293-296
II, VII, IX, X
治疗初始常与低分子肝素联合使用,建议剂量为2.5~6.0mg/d
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0~3.0&1.8~2.5?
出血
利伐沙班(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
Xa
前三周15mg Bid,维持剂量为20mg QD
无
出血较少
2020-2-20
推荐一:早期DVT非肿瘤患者,建议直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或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维生素K拮抗剂,在INR达标且稳定24h后,停低分子肝素。推荐二:早期DVT肿瘤患者,建议首选低分子肝素抗凝,也可以使用维生素K拮抗剂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
诊疗过程
8.19
2020-2-20
用药情况汇总
2020-2-20
7.30
7.31
8.1
8.2
8.3
8.4
8.5
8.6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8例治疗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8例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诊断、治疗方法、经验及并发症的情况。
方法对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二年期间,所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进行分析:全组28例患者,30条肢体,通过彩色多普勒检查,明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及病变范围,均给予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
结果两周后30条肢体,肿胀消失,各关节活动均正常,效果良好。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疾病,应用药物抗凝、溶栓、祛聚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静脉血栓溶栓抗凝祛聚一、临床资料:全组28例男性17例,女性11例,就诊年龄51岁-78岁,平均年龄64.5岁。
其中左下肢发病21例,右下肢发病7例,其中双下肢发病2例,小腿发病7例。
病史中有可能致病原因18例(64.2%)以长期卧床、手术、骨折、肿瘤等为主。
无明显致病原因10例(35.8%).发病至就诊时间2-5天。
临床分型:中央型5例,混合型18例,周围型7例。
全组病人均有患肢肿胀、胀痛感,部分病例有腰酸、腹股沟区疼痛等表现。
全部病人均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
患肢周径:膝上15cm处,增粗3-9. 5,平均6.25cm;膝下15cm处,增粗4-9. 5cm,平均6.75cm。
二、结果:本组药物治疗30例,治疗二周后,患肢周径膝上15cm处,增粗3-9. 5,平均6.25cm;膝下15cm处,增粗4-9. 5cm,平均6.75cm。
一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7例肢体出现轻度反流,深静脉不通者达77%,六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有15例肢体发现中度反流,深静脉部分再通率达50%,12个月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23例肢体出现严重反流,深静脉部分再通率为76%。
三. 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目的,主要是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致命性肺栓塞的发生;减轻患肢肿胀和疼痛,有利于防止静脉性溃疡的发生。
大多数患者发展成为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和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和经验。
方法:对我科196例非手术患者各个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院患者治愈率为77.04%,好转率为22.9%。
结论:为了使患者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心理护理、溶栓治疗的护理、患肢的观察护理等,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溶栓治疗前后的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早日康复出院。
标签:深静脉;血栓;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
多发生于手术后制动,创伤。
如未及时治疗,可造成程度不一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工作和生活能力,甚至致残。
此病常会造成肢体肿胀、皮肤色紫、足背动脉搏动消失、高热等症状,它不仅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如若得不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可并发肺栓塞和出血,严重者危及生命。
我科2006年6月~2009年9月共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96例,采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丹红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联合治疗及采用溶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方法,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96例患者,男129例,女67例;年龄27~79岁,平均58岁。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65例,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9例,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具体方法:溶栓应用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 μg,加生理盐水至20 ml静推,推注时间约15 min,同时应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 按40~50滴/min静脉滴入,应用7~10 d。
嘱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30°,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周径。
1.3 疗效判定①基本治愈:治疗后患侧肢体肿胀完全或基本消失,皮肤色泽减轻或基本消失,与健侧肢体对比肢围差1 cm。
③无效:症状与体征无缓解。
1.4护理1.4.1心理护理深静脉血栓形成因其病程长,治疗费用高,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等原因,患者易产生悲观、失望等心理,情绪易激怒、沮丧,不配合医生治疗,良好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
1例下肢深动脉血栓病例讨论
相 关 知 识 讨 论
临床表现
6、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一般首先触诊患者的足背动 脉及胫后动脉,如摸不到搏动,再触诊腘动脉,最后是 股动脉。
相 关 知 识 讨 论
[手术治疗]
1.动脉导管取栓术:是主要的手术方式,即用Forgarty导管取 栓。原则上取栓手术越早越好,最佳时间应少于8~12小时。栓 塞时间越长,由于缺血造成的肌肉、神经、皮肤等损伤和坏死 几率越大。 2.动脉插管溶栓术: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rt-PA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等,溶栓效果取决于血栓形成的 时间和血栓量。
相 关 知 识 讨 论
病 因 2、血管源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动脉粥样物质形成的 栓塞,大的栓塞可能来源于大的动脉粥样物质、血栓和 胆固醇结晶的混合物,脱落到动脉循环,小的栓塞由于 胆固醇结晶的释放或由于溃疡性动脉硬化斑点脱落引起。 3、医源性:心脏人工置换和人工血管移植、动脉造影、 血液透析的动静脉瘘、动脉内留置导管,动脉疾病的腔 内治疗。
相 关 知 识 讨 论
临床表现(概括为5P即疼痛、感觉异常、麻痹、无脉 和苍白) 1、手脚冰冷,常常伴有麻木的感觉可能是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的前期表现。 2、间歇痛,在活动或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肌肉疼痛、痉 挛和疲乏无力,这时患者常需要停止活动或行走休息数 分钟后才能继续活动和行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 “间歇性跛行”。 3、静息痛,在休息时间也可感到肢体疼痛、麻木和 感觉异常,尤以夜间最为明显。
病 情 汇 报
辅 助 检 查
2017-11-08: ◆血 凝:PT 13.70 S APTT 26.20S FIB 257.00mg/dl。 ◆D二聚体:1.99mg/l ↑ ◆超敏C反应蛋白: >5mg/l ↑ 肌酸激酶同工42.91ng/ml ↑ 心肌肌钙蛋白I: <0.01 肌红蛋白: >600ng/ml ↑ ◆血糖:25.45mmol/L ↑ 心电图: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全胸片:左下肺心尖旁模糊影,乳头影。
静脉血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
静脉血栓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文日期:[具体日期]地点:[科室名称]医生办公室。
参与人员:血管外科王医生、心内科李医生、急诊科赵医生、护士长张护士以及血管外科全体医护人员。
一、病例介绍(血管外科住院医师小孙汇报)患者张某某,男性,55岁,因“左下肢肿胀、疼痛1周”入院。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肿胀,起初为脚踝部,逐渐蔓延至整个小腿及大腿,伴有疼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解。
否认近期外伤史、长途旅行史。
既往有高血压病史5年,规律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
无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
吸烟史20余年,每天约20支。
入院查体:体温36.5℃,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 mmHg。
左下肢明显肿胀,皮肤张力高,颜色稍红,皮温较右侧略高。
左下肢大腿周径较右侧粗5cm,小腿周径较右侧粗4cm。
Homans征阳性,Neuhof征阳性。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血红蛋白正常,血小板正常。
凝血功能:D 二聚体明显升高,达到5.0mg/L(正常范围<0.5mg/L)。
下肢血管超声:左侧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内可见低回声填充,提示静脉血栓形成。
初步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给予常规抗凝(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消肿(迈之灵口服)等治疗,但患者症状缓解不明显,肿胀未见明显消退,这也是我们今天讨论这个病例的主要原因。
二、讨论环节。
# (一)血管外科王医生。
这个患者按照常规的治疗方案,效果却不理想,我们得找找原因。
首先我考虑是不是存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诱发因素。
患者虽然否认长途旅行,但他的工作性质是长时间坐着办公,这也可能是一个隐匿的危险因素。
另外,他的吸烟史比较长,这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是不可忽视的。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抗凝的力度不够?虽然低分子肝素是常用的抗凝药,但对于这种病情较重的患者,是否可以考虑联合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或者调整低分子肝素的剂量?# (二)心内科李医生。
我从心内科的角度来分析一下。
下肢深静脉血栓个案护理报告
护理措施:
抗凝治疗:在溶栓治疗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瘀斑,观察尿及大小便的颜色有无出血征象,定期复查凝血系列。
滤器植入术后护理: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伤口给予加压包扎,观察皮温色泽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特殊体征:卧位急性期对卧位休息10-14天,患肢制动,床上适当活动,避免活动过大。
长期输液治疗:可采用静脉留置针,以减少静脉多次穿刺,减轻对局部和远端血管的损伤,避免下肢静脉的穿刺。
潜在并发症:出血,肺栓塞与抗凝治疗及血栓有关。
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
出血:与应用肝素。抗凝治疗期间有关。
疼痛:与患肢肿胀程度有关。
部分自理能力缺陷:部分自理能力缺陷与制动体位要求有关。
焦虑失眠:与患者本身抑郁状态有关。
潜在并发症:急性肺拴塞。
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
常规护理
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患者因患肢疼痛,肿胀而担心预后,长期卧床等原因易导致患者情绪抑郁。医护人员需要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增加其自信心,使之能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环境:给患者一个安静,舒适,整洁的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和相对的湿度,室温应保持在25度,注意保暖。
饮食:如病情允许进食低脂,高纤维,易消化食物,避免血液粘稠度增高,造成血液瘀滞。
静脉穿刺:常规静脉输液时应避免患肢穿刺,因患肢静脉回流缓慢,在穿刺过程中特别是大隐静脉穿刺,容易损伤静脉内膜。
患侧肢体护理:发病后绝对卧床休息,严禁按摩以免造成血栓脱落,严禁冷热敷,以免造成血管痉挛。抬高患肢高与心脏水平,观察肢体皮温色泽水肿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保持床单干净整洁,防止压疮。
讨论与总结
讨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目前为我国多发病,常见病。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常见因素有血管壁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近年来,随着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较好有置管溶栓术,它是将带有多很多侧孔的溶栓导管,通过深静脉穿刺后鞘管而建立静脉脉通道插入血栓中,将溶栓药物通过侧孔持续推注到血栓中,这种方法对静脉壁损伤亲切,疗效好,同时还能保护好静脉瓣的功能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能有效地预防肺拴塞。
左下肢静脉血栓的疑难病例讨论
如何测量患 侧肢体的周 径?以更好 的观察肢体 的肿胀程度。
讨论
深静脉血栓 的误区有哪 些?如发生 严重的并发 症肺栓塞应 如何处理?
测量的方法的方法脉血栓 和静脉血栓?
小腿髌骨下缘10cm
大腿髌骨上缘15cm
2 、 分散其注意力,如听音乐、
看书等 。
3 、进行肢体功能锻炼,如增
加行走距离和锻炼下肢 (2016 .12.3 患者该症状稍有 明显改善)
4、潜在并发症: 出血、肺栓塞
(术后)
1、指导病人日常生活中刷 牙动作轻柔,用软毛牙刷。 指导病人 观察如牙龈出血、
鼻腔出血、皮肤黏膜出血、 出现黑便等 2、穿刺点部位嘱病人或家 属延长按压时间,避免出血 3、 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 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按 摩患肢, 予以下腔静脉滤
器放于病人伸手可及处。
2、加强巡视,及时提供帮助。 (2016.12.2 7:00患者可以 协助完成日常生活护理)
(2016.12.1 7:00)
3、活动无耐力
与术后体质虚弱、
1、加强营养,多摄入高蛋白、 高热量,高维生素, 低脂的
伤口疼 痛有关 (2016.12.1 10:00)
食物,适当活动,增强体质 。
Diagram
01首选
超声多普勒检查
02 金标准
静脉造影
辅助检查
03 早期血栓形成
放射性核素检查
治疗要点
口服药物
华法林可透 过胎盘屏障 ,口服后 12-14小时 见效
静脉药物
肝素,不 易透过胎 盘屏障;
尿激酶持续 静滴。
手术治疗
病例讨论 深静脉血栓 ppt课件
23
• 抬高患肢15~30º,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使 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的 康复。给予心理护理、有计划安排护理活动。
• 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有关保健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使 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安
慰体贴病人,认真倾听其主诉,并及时给予其反馈。
• 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 多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况,积极开导病人,鼓 励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 空气通畅。解释各种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
25
(三)用药护理
• 1、每次使用抗凝药物前,应测定出凝血时间;使 用抗凝剂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 2、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大多不稳定,制作均为干 燥结晶体,溶解后于常温状态下很容易失去活性, 因此应选用新鲜溶液,现用现配。
• 3、穿刺患肢浅静脉,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阻断浅 静脉血流后,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溶栓药物,可使溶 栓剂流经血栓表面,效果更好。
出血的观察?用药前了解病人有无出血性疾病用药后观察有无临床出血倾向或出血发生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衄伤口渗血或血肿泌尿道或消化道出血要特别注意有无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麻木等颅内出血迹象对老年人及儿童既使凝血指标正常也应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血压及四肢活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头痛呕吐血压突然升高或意识障碍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 e、外敷芒硝应有连续性,不能间断,因此应备足30 够的芒硝和布袋,以便交替使用。
(五)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
• 急性期过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需穿医用弹力袜或 使用弹力绷带,通过将外部压力作用于静脉管壁来 增加血液流速和促进血液回流,及维持最低限度的 静脉压,有利于肢体肿胀的消退。应注意,包扎弹 力绷带或穿弹力袜应在每日晨起床前进行,若患者 已起床,则应嘱其重新卧床,抬高肢体10分钟, 使静脉血排空,然后再包扎。弹力袜大小必须适合 患者腿部周径。包扎弹力绷带应从肢体远端开始, 逐渐向上缠绕,注意松紧适度,平卧休息时解除。 应用期间应注意肢端皮肤色泽及患肢肿胀情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
主国塞旦匡刊!Q!Q生!月筮!!鲞筮!翅曼垒i望塑!』!坠!塑!堕呈翌笪!型!堑堕世堡』塑:!Q!!:y!!:!!: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5例临床分析廖忠丽柴焱【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3年至2008年我院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35例病例中,基本治愈者30例,有效者5例,无无效病例,达到临床治愈时间10—22d,平均15d。
5例急性血栓形成患者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
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争取做到早诊断,早期应用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结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疗效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尿激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是临床常见的周围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增高,且栓子容易脱落造成肺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同时遗留慢性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因此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现将我院2003年至2008年收治的35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 V T)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31—68岁,平均51岁。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及血管超声检查确诊,其中左下肢26例,右下肢9例,髂股静脉血栓20例,小腿静脉血栓15例;发病至人院时间最短为1d,最长20d,治疗时间10一22d,平均15d。
1.2临床症状:所有患者均有行走困难,患肢肿胀、疼痛、明显增粗、水肿、皮肤发亮,局部出现潮红、暗红、青紫不同程度改变,皮温升高,有2例因病史长就诊晚,出现瘀积性皮炎伴轻度溃烂。
常规测量双侧膝关节上下大腿、小腿周径,患肢大腿较健侧粗2—7cm,小腿较健侧粗2~5cm,均有患肢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11例股静脉处可触及条索状肿块并有触痛。
1.3发病原因:长期卧床者5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者6例,外科手术后8例,产后1例,有明显静脉曲张者2例,无明显诱因者13例。
1.4辅助检查:35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检查提示:患肢深静脉完全闭塞,无血流信号。
研究论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探究
66564 临床医学论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探究[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其护理方法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xx年4月―20xx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8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入院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时间先后顺序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5%,效果理想(P<0.0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达95%(P<0.05);实验组护理后2例重度疼痛、2例发生感染、3例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低于对照组(4例水肿、5例重度疼痛、4例感染、6例出现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P[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xx年来,早期干预在临床上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1]。
为了探讨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后遗症的发生率及其护理方法研究。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xx年4月―20xx年4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的入院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来该院进行诊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8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16例女性, 24例男性,患者年龄为(40~76)岁平均(46.7±0.8)岁,病程为1.2~6.5月,平均(4.2±1.1)月;实验组17例女性, 23例男性,患者年龄为49~84岁,平均(49.4±1.4)岁,病程在1~6月,平均(3.5±1.4)月。
研究中,实验均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两组患者均对其治疗方案等完全知情。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程(n,x±s)1.2 方法1.2.1 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急性DVT采用溶栓治疗或手术取栓,但目前首选何种方法尚有争议并采用溶栓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溶栓包括溶栓、抗凝、祛聚三部分具体方法如下:首先加压快速推入50万U 尿激酶混合50 ml 0.9%生理盐水,尽可能在5 min内推注完毕,然后继续静脉滴注25万U尿激酶混合250 ml0.9%生理盐水中,8 h滴完。
护理病历讨论记录--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查房病历讨论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主持人:职称:讨论目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参加人员:讨论内容:XX护师: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地凝结。
DVT好发于下肢深静脉,为上肢的十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手术后,尤其是妇科手术和骨科手术后近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引起下肢功能障碍,其病情复杂多变,血栓易脱落,随血液循环运行可致肝、肾、肺栓塞,如未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致死或非致死),后期则形成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甚至致残,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能力。
针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大家积极发言:XX主管护师:对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我们要充分认识它的发病原因:①静脉血流淤滞:如长时间制动,卧床者,手术后、偏瘫、截瘫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淤滞,血小板与血管内膜接触机会增多,血小板可能沉积粘附在血管内膜上,构成血栓形成的核心。
②血液高凝状态:如创伤、手术、大面积烧伤等因素造成失血、失液而又补充不足或妊娠、肿瘤、高龄、肥胖及其他疾病等患者自身因素,均可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
③静脉内膜损伤:手术可造成血管内膜直接和间接损伤,如静脉穿刺、输注刺激性药物、外伤、感染等因素,均可造成静脉壁损伤,当静脉壁损伤后血小板黏附其上,发生聚集,促进血栓形成。
XX护师:针对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积极有效地预防措施: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评估,找出高危人群。
手术及分娩、长期卧床制动是引发LEDVT的重要因素。
应详细询问病史,包括不明原因的腿部疼痛、红肿史,既往有无静脉血栓或肺栓塞史,有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特别是对高龄、吸烟、肥胖、下肢静脉曲张者,护士更应该结合血常规、出凝血等实验室检查,以确定高危人群,重点预防。
1健康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宣教,特别是高危人群,应向其讲解LEDVT的发生原因、后果及预防措施,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护士进行床上运动,尤其是下肢运动,可有效预防LEDVT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适时教育
适地教育
适人教育
措施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足底静脉泵
梯度压力弹力袜
7月份
手术例数(急危 重)
9
DVT发生例数 0
8月份 18 0
9月份 11 0
经过三个月的计划实施,病房危重病人及长期卧床 病人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由原来的 5.79%降到0发 生率,收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未来计划 1.做好评估 2.及时预防 3.着重实施 4.反馈完善 5.减少发病率
病例三
刘某,男,36岁,因“颅脑外伤术后肢体活动不利六个月”2-26入院。3-07右 髂V、股浅、股深V血栓形成(右股深V置管)
病例四 周某,女,52岁,因“右基底节区脑出血伴破入脑室”04-19入院,04-30左 股DVT形成(右颈内深V置管)
病例五 朱某,男,70岁,脑出血05-09入院,出院后右股DVT血栓形成
原因:1.穿刺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2.导管是一种异物,长期留置对血管的机 械或输入液体的化学性刺激损伤血管内皮。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DVT形成约95% 无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所以 要严谨拔管。当输液时导管不够通畅或从导管抽取血标本困难时, 70%患者已发生导管相关的DVT。CVC 置入前几周危险性最高,CVC 置入者是无CVC的7.3倍。PICC患者DVT形成几率较CVC低。
精益管理汇报
急重症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 预防措施
立题原因
我院神经内科自2014年1-6月急重症手术63例, 发生深静脉血栓的病历6例,针对现状护士长带领 全科医护人员成立了“关于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 率”精益管理小组,从医疗、护理、术前术后多 方面分析查找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现汇报如下 。
病人至上 严谨求精 仁德俱全 合理收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பைடு நூலகம்
护理诊断
• • • • • • 一、疼痛: 与血栓形成血运不畅有关 二、体液过多:与受累静脉内血液瘀滞,回流受阻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带入性创面有关 四、自理缺陷:与患肢疼痛,行走困难有关 五、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贫血有关 六、睡眠形态紊乱:与担心疾病预后以及下肢疼 痛、浮肿有关 • 七、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关 • 八、焦虑:与担心疾病预后不良和环境改变有关
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及肌肉静脉丛 均有血栓形成,可以由周围型扩展而来 开始症状较轻未引起注意,以后肿胀平 面逐渐上升,直至全下肢水肿始被发现。 此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栓形成过程的时间 一致,也可以由中心型向下扩展所致其 临床表现不易与中心型鉴别。
• 下肢DVT多见于左侧且混合型较多,男 性略多于女性,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 脉怒张是下肢DVT的三大主要表现。另 外,股青肿和股白肿是下肢DVT的特殊 类型,临床上较少见,却是紧急情况, 需紧急手术取栓,方能挽救患肢。
诊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卐
学习目标:
• 通过该病例的讨论学习,能初步掌握下肢 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 熟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诊断和健康教 育。 • 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定义、病因、检查 方法。
定义:
•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 凝结引起的病症,多发生在下肢,血栓脱落可以 起肺栓塞(PE)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DVT是 常见的一种病症,后果主要是肺栓塞和DVT后综 合征。
• PTE(肺血栓栓塞症):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 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肺循环功能障 碍性疾病。 • VTE(静脉血栓栓塞症):VTE=PTE+DVT,DVT和 PTE是同一种疾病(VTE)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病因:
1. 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血栓 形成的三要素。 2. 手术过程中的长时间仰卧,长期肢体制动或偏瘫 引起腘窝部的静脉血淤滞。 3. 全麻、感染或其他增加下肢静脉容量和减少静脉 血流的因素都可以引起静脉淤滞。内膜损伤可继 发与局部因素包括血管的直接损伤。 4. 大手术后,由于手术的打击,血液粘稠度增高。 5. 解剖因素也是下肢DVT的重要原因,左髂总静脉 被夹在右髂总动脉和骶骨峡之间,容易使左髂总 静脉长期处于前后壁接触状态,不但使左髂总静 脉血流受阻,还可形成静脉腔内粘连,是下肢深 静脉血栓多形成于左侧的主要原因。
常见部位:
• 以下肢多见,通常首先 发生在腓肠肌深静脉内, 向上可以延伸至腘静脉、 股静脉和髂静脉;上肢 深静脉血栓较少见,可 继发于静脉炎和导管留 置术后。
三 、辅助检查:
• B超:是一种无创性检查,诊断下肢DVT具有很 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不能完全代替静脉造 影。 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最准确的方法 血浆D二聚体测定 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可作为ICU患者DVT的常 规检查方法) 放射性核素血管扫描检查 螺旋CT静脉造影
二、临床表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周围型、中心型和混合型
周围型:也称小腿静脉丛血栓形成。血栓形 成后,因血栓局限,多数症状较轻,临床上 主要表现为小腿疼痛和轻度肿胀,活动受限。 症状与血栓形成时间一致。主要体征为足背 屈时牵拉腓肠肌引起疼痛(Homan阳性)及腓 肠肌压痛(Neuhof阳性)。
• 中心型:也称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左侧多 见,表现为臀部以下肿胀,下肢腹股沟及 患侧腹壁浅静脉怒张,皮肤温度升高,深 静脉走向压痛。血栓可向上延伸至下腔静 脉,向下可累及整个下肢深静脉,成为混 合型。血栓脱落可导致肺栓塞,威胁病人 生命。
(二)平卧位疗法护理
病例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护理
制作人:姚梅娟 张晓璐
病例:
患者王铁刚,男,年龄:46岁 主因“左下肢疼痛不适 2天余”于2014年9月19日以“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诊收入。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疼痛,伴行走困难。
未予治疗,入院小腿肿胀明显,急诊行双下肢彩超示:左下肢胫后静 脉血栓形成,COFI未探及血流信号。查体:T36.5℃ BP: 120/80mmHg R:19次╱分 P:78 次╱分 双侧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 动脉搏动良好,左下肢呈轻度非凹陷性水肿。四肢关节活动正常,四 肢肌力正常。辅助检查:1.左下肢胫后静脉血栓形成2. 右下肢静脉未 见静脉腔内血栓3.双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腰椎间盘突出 4年,口服中药治疗,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五、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二)平卧位疗法护理 (三)用药护理 (四)肿消散外敷的护理 (五)弹力袜和弹力绷带的应用 (六)心理护理
(一)一般护理
• 抬高患肢,尽可能地满足对舒适的需要。通过参加有趣 的活动如看报、听音乐、与家人交谈等方法分散注意力。 遵医嘱给予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为防止出血,减少穿 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 压迫10~~15分钟。 • 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床单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 穿宽松舒适棉鞋。 • 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使病人了解营养的 重要性。鼓励病人清淡易消化饮食,忌食油腻、辛辣等 食物,进低脂且多食用些含铁丰富及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 静脉回流。定期检测病人营养状况
• 抬高患肢15~30º,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 的康复。给予心理护理、有计划安排护理活动。 • 向病人及家属宣教有关保健知识及疾病相关知识,使 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进行有效沟通。安 慰体贴病人,认真倾听其主诉,并及时给予其反馈。 • 热情接待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及床位医生和责任护士。 多与病人交流了解病人心理状况,积极开导病人,鼓 励病人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病室环境安静舒适, 空气通畅。解释各种检查和治疗的必要性。 • 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做肢体的被动运动,即帮助病人 受限肢体做伸曲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