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自然科技类
2020-202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
2020-2021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及答案)50一、高中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代中国的科幻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出于科学知识普及、为现实服务的创作。
一些小说虽将时空延展至千年之后、宇宙之间,却仍然因为缺少对历史本质的深入观照而缺乏宏大感。
直到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王晋康、刘慈欣、江波、阿越等人的笔下,中国科幻小说的时空维度才真正较为充分地得到了延展。
从早期的《亚当回归》开始,到后来的《水星播种》《逃出母宇宙》等小说,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的世界倏忽千年,动辄万里,故事中的人物或穿越到原始社会,或用星际冬眠的方式抵达遥远未来,通过这样的时空穿梭,站在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思考基因技术、人工智能、太空开发等前沿科技对于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
除却广阔的时空维度,科幻小说独具的科学精神与科学美学,也让这一文学类型本身具有宏大的特质。
王晋康说过,宏大、深邃的科学体系本身就是科幻的美学因素。
要把科学之美在文学中表达出来,需要小说家兼具文学与科学两种素养。
英国的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与拉玛相会》等作品,用流畅、极具画面感的文字为读者描绘出外太空极致的理性之关;刘慈欣的《地球大炮》里穿越地心向太空发射的地球大炮、《流浪地球》里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的地球发动机,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科技铸就的机器美学。
同样是充满力量感和惊奇感,但与自然山川河泽的雄浑壮美完全不同,科学之美是一种融合理性美、秩序美和逻辑美的“人类世”之美,冰冷、肃穆而崇高。
科幻小说宏大叙事的另一个层面,即作为文学长篇叙事的宏大。
首先是“叙事的宏大”。
在科幻小说家中,王晋康、刘慈欣努力以科技文明为内核书写价值信仰,但是对科学的坚定信仰并不能够支撑起人的全部价值理念,只有有效地将科学精神与现代人本精神、人性探索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科幻小说的宏大叙事。
在这方面,有些作品表现出科学精神有余而人本精神不足的缺陷。
【现代文阅读】探求自然科学之奥秘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探求自然科学之奥秘阅读答案探求自然科学之奥秘。
(9分)藕断丝连的科学解释①谈及荷,自然就要提及藕。
荷属睡莲科,就是多生草本植物,栽种在浅水塘中。
其茎出生淤泥中,变态为根状茎,即是藕,也表示莲藕。
藕图幅在泥中,依靠基茎节上的须状根汲取养分。
由于藕肉质细长,爽口橙味,所含大量的淀粉,营养多样,所以自古以来就是人们钟爱的食品。
②当我们折断藕时,可以观察到无数条长长的白色藕丝在断藕之间连系着。
为什么会有这种藕断丝连的现象呢?③这就要观测一下藕的结构了。
原来植物必须生长,运输水和养料的非政府,叫做导管和管胞。
这些非政府在植物体内四通八达,在叶、茎、花掉、果等器官中犹如血管在动物体内一样畅通无阻。
④植物的导管内壁在一定的部位会特别增厚,成各种纹理,有的呈环状,有的呈梯形,有的呈网形。
而藕的导管壁增厚部却连续成螺旋状的,特称螺旋形导管。
在折断藕时,导管内壁增厚的螺旋部脱离,成为螺旋状的细丝,直径仅为3~5微米。
这些细丝很像被拉长后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不会被拉断,一般可拉长至10厘米左右。
⑤藕丝不仅存有于藕内,在荷梗、莲蓬中都存有,不过更修长罢了。
如果你龙眼一根荷梗,尽可能把它卷成一段一段的,加出来就像是一长串相连接着的小绿“灯笼”,相连接这些小绿“灯笼”的,就是这种细丝。
这种细丝看起来就是一根,例如放到显微镜下观测,可以辨认出其实就是由3~8根更粗的丝共同组成,犹如一条棉纱就是由无数棉纤维共同组成一样。
⑥细密缠绵的藕丝,很早就引起了古人的注意。
唐朝孟郊的《去妇》诗中就有“妾心藕中丝,虽断犹连牵”之句。
后来,人们就用“藕断丝连”的成语来比喻关系虽断,情丝犹连。
深入细致阅读上面材料,提问问题。
小题1:、本文按照由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进行科学阐释,它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顺序。
(2分,其中前两空1分)小题2:、本文第④⑤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表明方法?请选择一句说道说道它的促进作用。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专练(15)科普文阅读(Word版,含答案)
科普文阅读一、(2017《考试说明》新题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2分)开隧道的矿蜂——斑纹蜂[法]法布尔矿蜂是细长形的蜜蜂,腹部的底端有一条明显的沟,沟里藏着一根刺,遇到敌人来侵犯时,这根刺可以沿着沟来回地移动,以保护自己。
红色的斑纹蜂是矿蜂的一种,雌蜂的斑纹是很美丽夺目的,细长的腹部被黑色和褐色的条纹环绕着。
它的巢往往建在结实的泥土里面,因为那里没有崩塌的危险。
每到春天,它们就成群结队地来到一个地方安营扎寨。
每个蜂群数量不一,最大的差不多有上百只。
每只蜜蜂都有自己单独的一个巢。
这个巢除了它自己以外,谁也不可以进去。
如果有哪只不识趣的蜜蜂想闯进别人的巢里,那么主人就会毫不客气地给它一剑。
因此,大家都各自守着自己的家,谁也不冒犯谁,这个小小的社会充满了和谐的气氛。
一到四月,它们的工作就不知不觉地开始了。
唯一可以显而易见地证明它们在工作的,是那一堆堆新鲜的小土山。
至于那些劳动者,我们外人是很少有机会看到的。
它们通常是在坑的底下忙碌着,有时在这边,有时在那边。
我们在外面可以看到,那小土堆渐渐地有了动静,先是顶部开始动,接着有东西从顶上沿着斜坡滚下来,一个个劳动者捧着满怀的废物,把它们从土堆顶端的开口处抛到外面来,而它们自己却用不着出来。
五月到了,太阳和鲜花带来了欢乐。
四月的矿工们,这时已经演变成勤劳的采蜜者了。
我们常常看到它们满身披着黄色的尘土停在土堆上,而那些土堆现在已变得像一只倒扣着的碗了,那碗底上的洞就是它们的入口了。
它们的地下建筑离地面最近的部分是一根几乎垂直的轴,大约有一支铅笔那么粗,在地面下约有六寸到十二寸深,这个部分就算是走廊了。
在走廊的下面,就是一个小小的巢,大概有四分之三寸长,呈椭圆形。
小巢内部都修葺得很光滑,很精致。
可以看到一个个淡淡的六角形的印子,这就是它们做最后一次工程时留下的痕迹。
它们用什么工具来完成这么精细的工作呢?是它们的舌头。
我曾经试图往巢里面灌水,看看会有什么后果,可是水一点儿也流不到巢里去。
【精品原创】2020秋四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训练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四年级上语文阅读训练二一、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青蛙和电子蛙眼①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仿生学家模仿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②一个飞机场内,指挥人员正在指挥飞机降落,他们每次都能指挥得准确无误,没有丝毫差距,使飞机准确降落。
③为什么指挥人员能指挥得这么准确?到底是什么隐藏的高科技帮助了他们?原来,是人们从青蛙身上得到了一些启示。
④()青蛙专门捕捉田里的害虫,()农民特别喜欢青蛙。
但是青蛙和指挥飞机降落又有什么关联呢?⑤事情是这样的:很早以前,仿生学家发现青蛙的眼睛有些蹊跷,非常特殊。
他们发现青蛙的眼睛好像和其他的动物不一样,青蛙的眼睛比较突出,于是,他们就对青蛙有了浓厚的兴趣。
⑥仿生学家发现青蛙()对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却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
而且一遇到光就不能动了,这到底是为什么?⑦仿生学家经过多次的实验,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青蛙眼睛的奥秘。
原来,蛙眼视网膜的神经细胞分成五类,一类只对颜色起反应,另外四类只对运动目标的某个特征起反应,并能把分解出的特征信号输送到大脑视觉中枢——视顶盖。
视顶盖上有四层神经细胞,第一层对运动目标的反差起反应;第二层能把目标的凸边抽取出来;第三层只看见目标的四周边缘;第四层则只管目标的明暗变化。
这四层特征就好像在四张透明纸上的图画,叠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图像。
因此,青蛙的眼睛对活动的东西非常敏锐,对静止的东西却“视而不见”。
⑧仿生学家模仿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使机场的指挥人员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降落。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但……而且……因为……所以……B.因为……所以……虽然……但是……C.虽然……但是……因为……所以……D.之所以……是因为……虽然……但是……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迟钝——()普通——()暴露——()3.画“﹏﹏﹏”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这种修辞手法的作用是。
科技热点 自然奥秘——中考语文说明文热点练习(一)(解析版)
科技热点自然奥秘——中考语文说明文热点练习(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谁偷了我们的wifi信号①在这个信息时代,网速太差或者突然断网,无疑让人很沮丧。
更令人气恼的是,wifi 不好这种事,还每天都在发生。
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网速呢?②在许多盛大节日里,人们总爱在屋子里装饰上彩灯,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
比如,圣诞节时,人们会在圣诞树上悬挂一串串小彩灯。
而在中国新年到来的时候,许多人也习惯在家里布置上五颜六色的小灯。
这个时候,家中wifi第一大盗就出现了,它们就是彩灯。
英国宽带服务提供商Talk公司研究发现,彩灯会影响网速,而且这一影响还高达25%。
据估计,大约有600万英国人被家里缓慢的网速折磨的痛苦不堪,而电子设备的干扰,特别是来自节庆时彩灯的影响就是罪魁祸首。
③我们知道,任何用电的东西都会产生一个电磁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电子颗粒云。
如果磁场足够大,就会干扰wifi网络中用到的无线电波。
所以,电线或者电灯都会干扰wifi。
这其中,彩灯的影响更大。
因为彩灯有很多的电线和电管,这些漂亮的小彩灯们,被人们装饰在门廊上,圣诞树上,它们的电线就在房间里产生了一个很大的磁场,而且不像其他的电子设备,由于人们一开彩灯就会开一整晚,这时,这个磁场对网络的影响会更持久。
④不仅是灯光,厨房里的家电也会扰乱我们的网速。
wifi发出的电磁波遇到金属材料后,一部分会被反射回去,所以,在金属后面的设备会接收到很弱的信号。
如果你将wifi 设备放置在金属材质覆盖的环境中,wifi信号甚至会被屏蔽。
所以,我们家中的冰箱、烤炉、洗衣机等障碍物都会影响信号的传输。
在厨房里,最大的干扰还是来自于微波炉传出的无线电波。
这是因为,无线网络是一个高频的无线电信号,使用的是2.4GHz附近的频段,而微波炉的工作频率也包含2.4GHz这个频段,微波炉加热就靠水分子吸收这个波段的能量共振。
这也就意味着,当你用微波炉时,你的网络可能会被微波炉吸走去帮助你加热饭菜。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题(有解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题(有解析)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题1. 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阅读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策略也不同。
请选择合适的阅读策略,完成下列练习。
阅读策略A.快速浏览材料一、四,根据关键信息找到对应句子,作出判断。
B.选择合适的材料说明观点,如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名言警句。
C.关注题目或图片,找出材料间的联系;精读材料三,发现与它相联系的材料。
材料一:天问一号火星之旅材料二:北斗系统全球导航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行2000多秒后,成功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火星探测之旅。
天问一号于2021年2月中旬接近火星后,实施“刹车"制动,进入环火轨道,为火星着陆作准备。
2020年7月31日,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
从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20多年风雨兼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2020年建成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实现了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全球梦”。
材料三:世界最高峰重量身高材料四:嫦娥五号挖土归来珠峰多高?8848米?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联合对外宣布,经过两国团队的扎实工作,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为884886米。
此次测量除了使用基准测量方法,还使用北斗卫星进行了定位测量,而所有的精密仪器几乎都是国产。
这也是目前最精确的珠峰高程。
2020年12月17日,历经23天,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
在此次任务中,嫦娥五号经历了11个飞行阶段、20余天的在轨飞行过程,采集了约1731克的月球样品。
嫦娥五号标志着中国航天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此次带回来的样品,将为宇宙研究提供更多参考。
(1)了解2020年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第一章科学类作品阅读一、自然科学文阅读(共67张PPT)
命题趋势: 一是考查要求不会变。《考试大纲》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是 能够对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进行“理 解(B)、分析综合(C)、鉴赏评价(E)”,三层八项要求。其中科 技文侧重考查前四项: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 概括起来,科学类作品的考查侧重于两点:一是理解与分辨, 二是筛选与整合。
一般自然科学类文章的思路和结构是这样的:
第一段:大多介绍说明对象,提出主要观点;
第二段:大多按时间顺序说明实验、研究过程,以及遇到的 问题;
第三段:大多解释科学原理;
第四段:大多展望未来前景,或说明科学将给人们带来哪些 好处,或说明我们将面临哪些问题。
所以我们做此类文章的时候应该要掌握以下的技巧: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 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第一章 科学类作品阅读一、自然科学文阅读 (共67 张PPT)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广东省高职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 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第一章 科学类作品阅读一、自然科学文阅读 (共67 张PPT)高考复 习课件 高考复 习PPT 课件高 考专题 复习训 练课件
【答案】D 【试题分析】A项来自第3段,B项来自第2段对实验目的的说明,C项 来自第5段。D项对嗅觉与视觉、听觉的比较,原文并没有出现(第6段 中只是说到“嗅觉作用被严重低估”)。
三、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的信息 文中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送的,辨别语言信息,要读懂语
句本身的意思(对题目的语义和各选项的语义应先作正确领会)。 在此基础上,或许要抽象概括,或许要排除干扰信息。筛选文中 的重要信息,先要找相关信息群(与题目指令有关的语句),再思 考信息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与题目的关系,然后才能提取有效信 息。 四、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
90后小伙子熊紫春回家乡开展自然科普现代文阅读主要内容
熊紫春回到家乡后,他发现村里的孩子们对于大自然的知识了解得很少,他们对于许多常见的动植物都感到陌生。
这让熊紫春深感自然科普的重要性,他决定开展一系列自然科普活动,向村里的孩子们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他首先从村子周围的动植物入手,带领孩子们认识常见的植物和动物。
他教他们如何分辨不同的树木、花草,以及如何观察和认识鸟类、昆虫等动物。
通过实地观察和实践,孩子们逐渐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学会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
为了进一步拓宽孩子们的视野,熊紫春还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整理了大量的自然科普资料,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科普展板和PPT。
他定期在村里的公共场所举办科普展览和讲座,向孩子们介绍地球上的生物圈、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知识。
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逐渐认识到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他们开始懂得珍惜自然资源,关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熊紫春还鼓励孩子们参与环保行动。
他组织了清理村边小河的活动,带领孩子们一起清理河道垃圾,改善水质。
他还指导孩子们种植树木,建立小型生态园地,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熊紫春的努力,村里的孩子们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科学的陌生感,他们开始对大自然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熊紫春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自然科普的使命,为家乡的孩子们播下了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种子。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含解析)_1
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含解析)期末现代文阅读真题汇编(二)-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一.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1.(2022春潮阳区期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眼镜的“进化史”早在公元1世纪,世界上就有了单片镜。
那时,制作眼镜的原料加工不易且价格昂贵。
到了13世纪,才有真正的眼镜出现,它是用玻璃水晶制作而成的。
有了眼镜,人们却不知道怎样佩戴它,有人把它缝在布帽子上,有人把它装在铁圈里,还有人把它镶在皮带上。
又过了两三百年的时间,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
16世纪,出现了长柄眼镜和夹鼻眼镜。
那时,人们购买眼镜是到眼镜铺子里去挑选,并没有经过眼科大夫的检查,眼镜度数不太精准。
现在有一种隐形眼镜,它是紧贴着眼球的一种镜片,方便美观,但这种眼镜佩戴时间过长容易引发干眼现象。
科技日新月异,未来的眼镜将逐渐变为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如现在已推出的“谷歌眼镜”,它可以通过声音控制拍照、进行视频通话等。
未来还可能出现“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智能眼镜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
①擦亮眼睛等待着,形容殷切期望或密切关注事态的动向及结果。
②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
(2)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
(3)眼镜是这样演变的:单片镜—→—→—→—→智能眼镜。
(4)隐形眼镜有什么优缺点?___(5)下面是一个问题清单,选一选这些问题的提问角度。
A.联系生活经验B.针对文章内容C.针对文章写法①文中画“”部分“这个问题总算解决了”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②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③“食品识别眼镜”“坐姿监督眼镜”可能会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6)读了这篇短文,请提出一个你认为值得思考的问题。
___2.(2022春楚雄州期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神奇的克隆《西游记》里的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一现代文阅读Ⅰ第5课时“科普文”文体知识与特色考点学案新人教版
“科普文”文体知识与特色考点一、是什么,关注什么——文体知识系统建构科普文章,指研究自然科学及技术方面的文章,包括物理学、化学、植物学、矿物学、生理学和数学等,以及它们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分支。
近几十年来,众多的边缘学科的形成,更使这一领域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
因此,科普文章的阅读成为新高考中现代文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科普文章的类别科普文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一种是科学小品。
高考试卷中的选文大多采用科学小品,科学小品是带有文学色彩的科技说明文,形式简短,内容通俗,语言既准确简明又形象生动,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这里主要介绍科学小品的相关知识。
1.科学小品的概念科学小品是一种以科学为题材的小品文。
它用文学笔法来写,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
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读这类文章能活跃思维、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很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2.科学小品的主要特点(1)内容的科学性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写科学小品的目的就是向人们普及科学知识,如果介绍的知识不合乎科学,不仅达不到写作目的,还会造成很坏的影响。
比如,有科学小品提出“盆花不宜在室内过夜”,理由是植物在夜间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在室内过夜,有害人的健康。
事实上,每300平方米叶面呼出的二氧化碳才相当于一个人的呼出量。
可见,几盆花放在室内过夜,不会影响人的健康。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
要使文笔生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要善于记叙和描写,二要善于穿插趣闻,三要善于运用修辞。
(3)内容的通俗性科学小品不是为专业科研服务的,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学内容。
(二)科普文章的结构特点科普文章的结构一般为“倒金字塔”:首先引出话题,介绍新工艺、新技术、新见解、新成果或新问题、新挑战,然后从不同角度具体介绍这个“新”的形态、构造、成因、功用、原理、演变、发展、现状、评价等。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前景诱人的空气发电技术人们将风力视为最洁净的发电技术之一,但是就风力发电而言,也有它的不足:在风力微弱的情况下,风车翼片无外力推动,就会静止不动,无法发出电能;另外,如果联网的风车群有部分不工作,只有几台运转就可能出现过载现象。
可是,通常电只能是发多少,消耗多少,无法存储。
虽然有一些存储方法,但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深夜,居民和企业用电均处于低峰,如果是核电站或热力电站,便可以将水压缩进位于高处的储水站。
当需要用电时将水排出,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那么,风力发电能否也像别的发电方式那样,将空气存储起来,到需要时再使用呢?目前,德国技术人员找到了一种存储空气的新方法,即在地下建一座大型储气站,用空气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进行存储。
需要时打开阀门,由高压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
空气排放前,如果再用燃气加热,效率将更高。
早在1978年,德国下萨克森州就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空气发电站,两个位于地下658米和800米的储气站是两个废弃的盐矿矿井。
这两个储气站的储气量为31万立方米,最大承受力为70巴,足够供功率290兆的发电机组工作3小时。
除此以外,在美国阿拉巴马州也有一个类似的电站,据说美国将要对其进行改造,并将建造一系列新型空气发电站。
目前,能源专家对空气发电前景看好,该技术除了能作为应急电站外,也是一种洁净能源的获取办法。
如果将其与风力发电机组合使用,它将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提供能源的新途径。
一个风力发电机群加上压缩空气电站,无论从技术、还是从经济角度看,均可以与油、燃气、煤或核能一比高下。
如我国的内蒙地区,风力资源丰富,建造风力发电机群,加上空气电站,将有取之不尽的能源。
为保证能提供充足的电能,一般在设计风力发电站时需考虑各种因素,如,建造一个50兆瓦的电站,并不是说由50台1兆瓦的风力发电机简单并联,这只是指在最佳风源的情况下能够实现,但如果风速降低,其功率可能只能达到25兆瓦,因此,建造时需要安装100台风力发电机,这样,即使在风速较低时仍能提供足够的电能。
【现代文阅读】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
【现代文阅读】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自然界中生物的发展,终于导致人类这种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现。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在我国发现的“中国猿人”“马坝人”及“山顶洞人”,分别属于猿人、古人及新人阶段。
实际上,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人类在发展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人类发展的第三阶段--古人,从体格的形态结构上来看,介乎猿人与新人之间。
在地质时代上,古人比新人为早,存活的时代可能将就是在更新世晚期之际,距今大约十多万以前;文化比新人为完整,属旧石器时代的中期。
由于最早的古人化石就是1856在德国的尼安德特山谷中辨认出的,在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泛称为尼安德特人(缩写“尼人”)类型。
根据典型的化石,古人的腿比现代人短,膝稍曲,身矮壮,弯腰曲背;嘴部仍似猿人向前伸出,也没有下巴的突出。
所制作的石器比猿人的有很多改进,这说明手部结构有了新的发展,因而更加灵巧。
脑量(1350毫升)比中国猿人的大些,脑子的结构复杂些,具有比猿人更高的智慧。
可能已经会取火,能猎获较大的野兽,并用兽皮作简陋的衣服。
和猿人相比,古人的劳动范围扩大了,生产力提高了。
所有这些情况,都显示古人在发展的进程上比猿人又向前跃进了。
古人发明者衣服和兽皮,就是在人类发展史中继猿人缔造石器之后的两件大事。
因为,像是我国关于远古的传说那样,“钻燧兽皮,以化腥臊”,就可以不断扩大食物的范围;同时能够制作衣服和随时随地能够兽皮御寒,就能够适应环境相同地区的各种气候条件,不断扩大了人类的活动领域,因而古人能够原产在亚、非、欧社会各界地区。
由于劳动协作的须要,在古人阶段末期,应当已具备构成原始社会的基本条件。
由蒙昧的群居至社会非政府的构成,就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关键性的脱胎换骨。
1.第一段文字“特殊生物”中的“特殊”指的是什么?2.第三段从哪三个方面把古人和新人并作比较?3.第四段主要使用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024年现代文阅读1押题14---科技+文化
2024年现代文阅读1押题14---科技+文化(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微粒说与波动说的第一次交锋中,以牛顿为首的微粒说战胜了波动说,取得了在物理学界被普遍公认的地位。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英国米尔沃顿的一个教徒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男孩,他被取名为托马斯·杨。
经过学习和探究,他最终形成了光具有波动性质的想法,这个认识源于波动中所谓的“干涉”现象,波的干涉现象是各种波所独有的基本特征。
我们都知道,普通的物质是具有累加性的,一滴水加上一滴水一定是两滴水,而不会一起消失。
但是波动就不同了,一列普通的波,有着波的高峰和波的谷底,如果两列振幅相同的波相遇,当它们正好都处在高峰时,那么叠加起来的这个波就会达到两倍的峰值,如果都处在低谷时,叠加的结果就会是两倍深的谷底。
但是,等等,如果正好一列波在它的高峰,另一列波在它的谷底呢?答案是它们会互相抵消。
如果两列波在这样的情况下相遇——物理上叫作“反相”——那么在它们重叠的地方将会波平如镜,既没有高峰,也没有谷底。
这就像一个人把你往左边拉,另一个人用相同的力气把你往右边拉,结果是你会站在原地不动。
托马斯·杨在研究牛顿环的明暗条纹的时候,被这个关于波动的想法给深深打动了。
为什么会形成一明一暗的条纹呢?一个想法渐渐地在杨的脑海里成形:用波来解释不是很简单吗?明亮的地方,那是因为两道光正好是“同相”的,就好像有两个人同时在左边或者右边拉你,它们的波峰和波谷都得到增强,结果造成了两倍光亮的效果;而黑暗的那些条纹,则一定是两道光处于“反相”,它们的波峰、波谷相对时,就好像两个人同时往两边拉你,正好互相抵消了。
这一大胆而富于想象的猜测使杨激动不已,他马上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并发表了论文报告,阐述了如何用光波的干涉效应来解释牛顿环和衍射现象,甚至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了光的波长应该在1/60000~1/36000英寸之间。
(现代文阅读题)人类能移居火星么?阅读答案
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பைடு நூலகம்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相比之下,日本索尼公司____年4月24日开始供货的一款超薄型电子书,虽然只有分辨率为800600像素的6英寸单面显示器,但其外形要小巧许多,它宽126毫米,高190毫米,厚13毫米,质量仅190克(不含电池),足可单手持机阅读,内置约10MB内存,可存储大约20册数据资料(一册250页的小说约500KB)。相对于西格玛书单纯的读书功能,索尼公司推出的这款电子书内置了4本电子词典,附带声音播放和检索功能,可用于朗读文章和学习外语。
答案:
1.①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②火星上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③火星上有相当于地球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火星上有水。
2.祖布林: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弗雷德曼: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
3.放在A处,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才有依据,正因为不能往火星上移民,地球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进一步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也许在若干年后,许多年轻人家中根本就没有传统的书,也不需要买报纸,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可以即时传送到电子书中阅读。到时,纸上谈兵的时代就一去不复返了。
1.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松下公司推出的西格玛书是一种像书一样可以折叠并使用对开式液晶屏幕的电子书。
新课标语文现代文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之科学类文章阅读自然科学类二、高考真题(一)7、【解析】该题重点考查对“人类胚胎干细胞”这一概念的解释,测试的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和辨析并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概念的理解在文章的第一段中,特别是是第一段的第一句话。
对概念的理解应该抓住它最本质的特点,也就是要注意它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特点。
对“人类胚胎干细胞”的概念理解应抓住文章中“人类胚胎发育早期”“囊胚”“内侧”“内细胞群”。
A项错在“囊胚外表的扁平细胞”是胚胎的支持组织,不包含其中。
C项是对“人类胚胎干细胞”开始分化的解释。
D项由第二段可以看出,成年干细胞与人类胚胎干细胞不同,所以“也指成人身上的成年干细胞”不正确。
【答案】B。
8、【解析】该题重点考查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能力层级为B级。
这道题比较简单,A 项只是说成年干细胞的分布,与生物学家判断无关。
【答案】A。
9、【解析】该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能力层级为B级。
该题错在把原文中的“基本上”与“也有一定”说成肯定,在整合信息时故意设置障碍。
A依据第二自然节前半部分,C依据第二自然节后半部分,D依据第三段。
【答案】B。
【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C级。
A项说法太绝对,只是在鼠身上的实验去得结果,把在小鼠身上的研究说到人身上。
10、【答案】A。
(二)7.【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
能力层次为D级。
根据原文“因此白鹤梁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
加上白鹤梁上的题刻大多出自历代名家之手,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和保留价值,白鹤梁因此成为三峡库区惟一一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D项明显不是原因。
【答案】D8.【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理解能力。
能力层次为C级。
题干是“”,关键是一个“急需”,在A、B、C、D四个选项中,显而易见D项最“急需”。
【答案】 D9.【解析】A说“白鹤梁平时都隐没在水中”而原文却是“白鹤梁多数时候隐没在江水中”把“多数时候”改成“都”把特称判断说成了全称判断,A项错误。
【2024年春季】实战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08 科幻类阅读
【2024年春季】实战小升初•语文阅读专项训练:08 科幻类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冬眠”技术或颠覆未来太空旅行(节选)①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领航员空间站中的宇航员们可以在危机时刻休眠。
这其实是全球宇航员的真实愿望,从登上飞船就倒头大睡,一觉醒来已到达目的地,这样的太空旅行岂不美哉!②但是,怎样才能使宇航员在健康状态下长期熟睡?目前,ESA (欧洲航天局)就提出了一个从地球一路“睡到”火星的载人探测概念。
那么,宇航员冬眠究竟有什么好处?又面临哪些困难呢?③众所周知,深空探测飞行距离远,时间动辄数月甚至以年计,宇航员面临长期宇宙辐射、肌肉流失、旅途寂寞等身心健康问题,而飞行中的食品、饮水、氧气等大量的物资消耗也将显著增加任务成本,这些都是限制人类将足迹迈向深空的未解难题。
④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与其研究更先进的火箭和飞船,不如通过让宇航员冬眠,使上述难题“消于无形”。
⑤首先需要澄清的是,冬眠不是冷冻,只是通过适当降低体温,使宇航员的新陈代谢变得“迟钝”,这带来的第一个好处就是物资消耗减少。
同时,冬眠的宇航员不需要太大的活动空间,整个航天器的体积和质量可以大幅度减小,辐射防护的技术难度显著降低,节约整个任务的能源消耗、成本投入。
更重要的是,冬眠能够消除宇航员执行任务中的紧张感和孤独感,而且冬眠的宇航员几乎不会出现肌肉流失。
⑥ESA认为“可控的冬眠是载人太空飞行中一种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并且成立了专门从事相关研究的“专题小组”,希望使其成为现实。
日前,专题小组研究了将冬眠技术用于载人探测火星任务的可行方案,设计了初步的航天器冬眠居住模块草图。
研究发现,通过宇航员冬眠,航天器的质量可以减少三分之一。
⑦根据ESA提出的方案,和有冬眠习性的动物类似,宇航员在进入冬眠前要先“增脂”以储存能量。
之后通过服用一种特殊药物进入“麻木”的冬眠状态,随之舱室的亮度变暗、温度大幅度降低以将宇航员身体“冷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具体设置方法:
1、删——删减。一般来说,句子的修饰限制成分(状 语、定语)是删减的首选对象,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 味着语意的改变,或者造成表达内容范围的扩大, 或者造成内容理解的扭曲。
2、调——调换,指调换词语顺序。词序变化也往往 导致语句含义的变化。
3、改——指改变一下说法。这种方法比较常见,而 且类型繁多。比如,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 涵盖全体、整体替代局部、现实代替猜测等等。
2.再读。逐句快读,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 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同时动笔划出关键词、 句,以备解题之需。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 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 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 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如“目前”、“将会”、 “已经”、“最……”、“除……之外”、“大概”、 “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 反”等,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发展逻辑关系的关 联词语。
现代文阅读 自然科技类
自然科学类文章往往具有三个特点:
①语意的单一性,一个用语,一 个句子,说什么就是什么。
②表达的直白性,要说什么就说 什么,不用曲笔。
③相对的纯理性,情感成分不多。
从内容的角度看,每一篇自然科学类文章都会 向人们提供新的知识、新的信息,涉及的内容基本 上是全球科技领域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反映的是当 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成果;
试题中常见语言形式有“已经成 为”,“今后必将”,“有望将”, “都是”,“往往是”,“也许 是”……
④ 以偏概全。
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 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 具有的特点。
⑤ 张冠李戴。
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 成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 成是乙的特点。
⑥误划类别。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 的归在一起。
从时限看,一般是最近几年的文章,有的甚 至就是当年的文章。否则,它就没有阅读价值。其 中的新知识、新信息大都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 传达出来的。所以,要准确无误地理解这类文章, 就要准确无误地理解它的概念、判断和推理。近年 来,高考对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的考题基本上着眼 于这三点,以选择题的形式,将概念、判断、推理 隐含其中来进行。
⑦无中生有。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 空提出这种说法。例如,高考题第20小题的 【B项】“由于在美洲松鼠等冬眠动物体内找 到了控制冬眠的遗传基因,因此人们对冬眠奥 秘的传统解释产生了怀疑” 。
从【原文】第二段看出,科学家们认为传 统的关于冬眠的奥秘的解释,只是没有触及冬 眠的根本原因从而推测冬眠最终是由遗传基因 所控制的。科学家的新发现只能说明他们的认 识深化了一步,并不能说明他们怀疑或否定传 统的对冬眠奥秘的解释。
①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例如高考题第21小题的D选项就可说是 有意混淆范围的大小。
因为【原文】第二段说“肠脑中几乎能 找到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所有物质……此 外,肠脑中还存在多种被称为神经肤的脑蛋 白、脑啡肽以及对神经起显著作用的化学物 质。”
【D项】说成是“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 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显 然是把“肠脑”的概念范围缩小许多。
二、常见结构形式:
①新科技、新发明的内涵。 ②新发明的依据。 ③新科技新发明的特点。 ④人们对新发明的评价。 ⑤新科技、新发明的操作程序、有关的设备、人
员等。 ⑥新科技、新发明的局限性。 ⑦ 新科技、新发的意义及应用。
三、选项的设置
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 而要换一种说法。经过转换,正确的 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 法又显得“似是而非”。正是在这 “换”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 理解能力。答题时,一定要仔细比照 原文,特别要留意以下几种情况:
⑧倒置错位。
包含因果倒置、主次倒 置、前后倒置、整体与局部倒 置、条件与结果倒置、方法与 目的倒置等等。
⑨胡编乱造。
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推 断和想象”一类题中,故意不 顾文中信息的实际,借“推断 和想象”之名胡乱编造一些若 有若无的信息,以此干扰考生 答题。
⑩答非所问,或为 原文未谈及的问题。
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 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 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经验告诉我们, 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
3.精读。看清题干要求, 将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精读相
应文字,确定答案。这一步的 关键在于对照比较。
② 偶然、或然、必然有意混淆。 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
“必然” “一定”“必定”“肯 定” ,把“偶尔”说成“往往”。
或然:如,“可能”“大 概”“也许”“差不多”“将 会”——推断可能成立。
③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 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
成已经。例如高考题第26小题选项 就是把转基因作物可能带来的问题 说成了已经带来的问题。
4 、 漏 —— 遗 漏 。 看 似 保 留 原 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 强调了问题的某一个方面,而 有意漏掉另一方面。以此设置 的选项肢有较大的迷惑性,须 多加留意。 5、凑——拼凑。或者将有关与 无关的几个选择点杂糅到一起, 或者将望文生义的义项强加进 去,以干扰判断。
五、阅读方法
1.初读。快速扫描,有个大 体印象。 句子看主干; 句群看关系; 段落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