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雪中送炭”_名人故事
小学红色故事宣讲《李大钊》
![小学红色故事宣讲《李大钊》](https://img.taocdn.com/s3/m/5919452e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b.png)
小学红色故事宣讲《李大钊》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学识渊博、勇于开拓,更在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中占有崇高的历史地位。
他,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更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他的一生都贡献给了中国共产主义事业,他是伟大的爱国领袖。
当中国正处于西方列强加紧侵略和封建统治日益腐朽之时,当二十世纪辛亥革命爆发、新文化运动涌起,特别是五四运动发生之时,李大钊为挽救民族危亡,毅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走上探索救国救民之路。
1913年,李大钊东渡日本,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3年后回国并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
在新文化运动中,他极力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备受鼓舞,先后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讴歌十月革命。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在这场运动中,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如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前往北方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广泛开展工人运动,并积极建立党的组织。
在党的二大、三大和四大,他都当选为中央委员。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他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
此外,他还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人民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为中国共产党的更好发展及马克思主义的更好传播铺平了道路。
1927年4月,李大钊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被捕入狱,即便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
李大钊的故事8则全面版
![李大钊的故事8则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ed5be780eb6294dc886c36.png)
《李大钊的故事》李大钊的故事(一):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但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之后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但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用心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李大钊的故事(二):四岁认字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
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
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
开始,每一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之后发展到一二十个字。
由于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
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
(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李大钊的故事(三):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在李大钊故居,悬挂着他亲手书写的一副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
这副对联最早出自明代杨继盛之手。
杨继盛因抗御强暴,反对权奸而惨遭杀害。
临刑前,他慷慨地写下这副名联:铁肩担道义,辣手着文章。
中国李大钊的六则经典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
![中国李大钊的六则经典故事_名人故事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81219ed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e.png)
中国李大钊的六则经典故事中国李大钊的六则经典故事四岁认字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
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
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
开始,每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后来发展到一二十个字。
由于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和《》了。
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
(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可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可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让孩子们劳动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
李大钊对儿子和女儿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吧。
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
”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应当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革命英雄小故事
![革命英雄小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c1116c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1.png)
革命英雄小故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英勇奋斗,甘愿舍身,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
今天,我就来讲述一位革命英雄的小故事。
这位英雄名叫李大钊,他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幼聪慧过人,深受父母的疼爱。
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疾苦始终心系于怀,立志要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李大钊上了大学,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因此,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呼吁民主和自由。
然而,这些行为引起了当时政府的不满,李大钊被捕入狱。
但是,即使在牢狱之中,他仍然坚定地信念,不向压力低头,继续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最终,李大钊被释放出狱,他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不前,相反,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毅然投身革命事业。
他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用自己的行动,激励了许许多多的人,让他们也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之中。
然而,革命道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李大钊也遭遇了许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他从未气馁,始终坚信只要自己的信念坚定,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最终,他为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了一名永远的革命英雄。
李大钊的故事,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英雄的伟大和可贵。
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行动,为国家和人民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
他们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革命英雄的榜样,需要他们的精神力量,让我们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革命英雄,缅怀革命先烈,永远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李大钊“雪中送炭”_名人故事
![李大钊“雪中送炭”_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31d4339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8a.png)
李⼤钊“雪中送炭”_名⼈故事
李⼤钊“雪中送炭”
在北⼤任职期间,李⼤钊平时⽣活节俭,不吸烟、不喝酒,极少坐车,常年着⼀⾝中式灰⾊长袍,除了⽣活所需,⼏乎没有什么开销。
以他在北⼤的收⼊,维持⼀家⼈的⽣活绰绰有余,但他将⼤部分收⼊都捐给了困难学⽣,导致⼀家⼈的⽣活处处捉襟见肘。
为了给⼉⼦李葆华添置⼀件新棉袍,妻⼦赵纫兰念叨了多年,李⼤钊就是拿不出这笔“闲钱”。
⼀家⼈节⾐缩⾷,好不容易在1921年春节前为⼉⼦缝制了⼀件新棉袍。
就在这时,⼀名学⽣来访,看着学⽣⾝着单⾐,脸被冻得发紫,李⼤钊⽴刻想到了⼉⼦的新棉袍。
可⼉⼦得到⼀件新棉⾐也不容易,话到嘴边他⼜狠⼼咽了回去。
可当学⽣⽤冻得颤抖的声⾳向他求教时,李⼤钊最终还是没忍住,回过头对赵纫兰说:“把葆华那件新棉袍拿过来。
”
学⽣见李⼤钊要送棉⾐给⾃⼰,连忙拒绝并起⾝告辞。
李⼤钊拦住他说:“看你都冻成什么样⼦了,赶紧穿上吧。
”在李⼤钊的坚持下,学⽣感激地接过棉⾐,穿上后离开。
李大钊的百年家风:勤政廉洁,慷慨助人
![李大钊的百年家风:勤政廉洁,慷慨助人](https://img.taocdn.com/s3/m/5c20027fa300a6c30c229fae.png)
名人家教李大钊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又是一位著名学者,“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对他一生的写照。
除此之外,他为人正直、清廉节约、严于律己。
李大钊在战乱年代,一边为劳苦群众谋出路,一边不忘对子女谆谆教诲。
他打造的清正勤谨的家风和精神财富延续了100多年,后代出了多位高官,个个清廉节俭。
学习才能有出息李大钊出生于1889年,在其年幼时,中国经历了甲午战争,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李大钊还在娘胎里时,父亲就因患肺病逝世;刚过周岁,母亲又因感伤过度而病逝。
李大钊没有兄弟姐妹,全凭60多岁的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
李如珍是河北乐亭县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当地较有名望,读过书,做过生意,颇有田产。
李如珍爱与人打交道,爱管闲事。
街坊邻里有了纠纷,他会去调解;谁做了坏事,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数落。
他勤俭持家,但是为村里买地募捐时,却能慷慨解囊。
李如珍的这些品格,也落实到了对李大钊的教育上。
虽出生于农家,李如珍却十分重视对李大钊的文化教育。
从李大钊5岁开始,他先后为其选了3位塾师教其识字读书。
当时农村有涉及赌博的各种游戏,祖父从不允许李大钊染指,并严厉督促李大钊好生读书。
有一天,李大钊下了学一直没回家,祖父去村口找,看见他在一堆人群里扎着,虽然没有参与赌钱,但看得津津有味。
等他回到家,祖父问他干什么去了,李大钊不会说谎,说了实话,祖父便罚他整理房顶铺的草。
那时正值7月伏天,屋顶上的草又厚又密,李大钊吃力地翻着,很快就汗流浃背。
几个表姑看着心疼,为他说情,但李如珍却等草翻完了才把孙子从屋顶叫下来,还教导道:“以后可要好好读书啊!不要再去那里看热闹了,要是迷上赌博,你这辈子就不会有出息了。
”之后他再也没有去看过这类游戏,一心扑在学习上,很快便考进了学堂。
祖父还常给他讲做人的道理,念叨人们的贫穷和苦楚。
这让李大钊从小就有一个远大的抱负:为苦难的人们谋出路。
而这也让李大钊最终走上民族解放事业的道路。
李家没有寄生虫李大钊10岁时,祖父已70多岁。
中国名人李大钊刻苦勤奋的故事
![中国名人李大钊刻苦勤奋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56621d6fbe1e650e52ea998a.png)
三一文库()〔中国名人李大钊刻苦勤奋的故事〕导语:李大钊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相关的名人故事,欢迎查阅。
中国名人李大钊刻苦勤奋的故事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
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
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
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
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
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
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
耆年,是长寿的意思。
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
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你看这念个啥?”“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
李大钊的故事六则
![李大钊的故事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185b84d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7.png)
李大钊的故事六则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李大钊的故事六则,希望你喜欢!四岁认字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
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
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
开始,每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后来发展到一二十个字。
由于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
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
(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可是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可是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由于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让孩子们劳动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
李大钊对儿子和女儿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吧。
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
![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e60ed46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72.png)
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也是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
在李大钊就义27年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终于取得胜利,这无疑是对他最好的告慰。
下面小编就来分享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相信各位读者会有兴趣。
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篇1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同志不幸被奉系军阀逮捕。
在狱中,他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但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高贵品质。
为了掩护一同被捕的青年同志,李大钊在《狱中自述》中写道: "倘因此而应重获罪戾,则钊实应负其全责,惟望当局对于此等爱国青年,宽大处理,不事株连,则钊感且不尽矣。
"李大钊同志被捕后,教育界名流、学者和广大学生都设法营救,北方铁路工人还组织了劫狱队,准备劫狱。
在狱中的李大钊同志通过党组织知道了这一情况后,非常感动,但他冷静地分析了当时的情况,知道是不能成功的,便设法向党组织转达了自己的劝阻意见,说: "我个人为革命为党而牺牲,是光荣而应当,但已经是党的损失,已经是我的罪过。
我不能再要同志们做冒险事业,而耗费革命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我们的力量……"这一意见为北方党组织接受了。
1927年4月28日上午,反革命法庭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匆匆开庭宣判了李大钊等二十位革命者的'死刑。
当日下午秘密执行前,李大钊同志在绞刑架下,一如平日,从容不迫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说,他面对刽子手们,严正地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虽然李大钊同志刚刚三十八岁就被反动派夺去了生命,但他共产主义必胜的炽热信念,他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无限忠诚,却彪炳史册,永照千秋!李大钊视死如归爱国爱党的故事篇2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夺后,李大钊开始发表文章,揭露军阀官僚的统治只是加深了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痛苦。
革命家故事400字作文
![革命家故事400字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f2805a1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37.png)
革命家故事400字作文
《李大钊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特别了不起的革命家的故事,他叫李大钊。
李大钊爷爷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是他从小就特别爱学习,还很有志向。
他看到国家面临着很多困难,老百姓生活得很苦,心里就想着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后来,李大钊爷爷积极传播新思想,号召大家一起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努力。
他不怕困难,不怕危险,哪怕有人威胁他,他也不退缩。
有一次,敌人闯进了他的家里,想抓住他。
但是李大钊爷爷很勇敢,很镇定。
最终,他为了自己的理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大钊爷爷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勇气追求真理,为了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要勇敢地去奋斗!
《方志敏的故事》
小朋友们,今天来讲讲方志敏爷爷的故事。
方志敏爷爷是一位非常伟大的革命家。
他生活的那个年代,咱们国家很贫穷,很多坏人欺负我们。
方志敏爷爷为了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带着战士们跟敌人拼命战斗。
他们的条件特别艰苦,吃不好,穿不暖,可是他们一点儿都不害怕。
有一回,方志敏爷爷他们被敌人包围了,没有吃的。
但是他们依然坚强,没有放弃。
方志敏爷爷还写了很多文章,鼓励大家一起保卫祖国。
虽然最后方志敏爷爷被敌人抓住了,可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愿意向敌人低头。
我们要学习方志敏爷爷的勇敢和坚强,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cf2ab5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f.png)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李大钊同志从小读书异常勤奋、刻苦。
在幼年时,便以才思敏捷、能文善诗着称于乡里。
他当时辛勤好学的一些故事,至今还在家乡传为美谈。
七岁时,祖父送他到附近黄瓜口村的一位塾师单子鳌那里读书。
当时,读书是为了应试科举,读的是四书五经一类,入学之始,还要先读一段蒙学。
大钊同志跳过了蒙学阶段,一入学就和较大的孩子们一起读“四书”。
这些宣扬孔孟之道的书虽然陈腐,但在当时大钊同志家乡一带,连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所谓“新学”也还没有传过来,就只能通过这些书来学习初步的文化知识。
大钊同志读书非常认真,他在同学中年岁最小,但却是最用功因而也是学得最好的一个。
放学了,别的'同学全回家了,他还一个人留在自己的座位上背书,往往要老师几次催促:“耆年,回家去吧!”这才回去。
单子鳌非常喜欢这个聪明用功的学生,常常立在窗外,一面听着年幼的大钊同志帮助同学背书、破讲,一面不住地点头称赞。
大钊同志乳名憨头,少年时,名耆年,字寿昌。
耆年的学名就是这位老先生给起的。
耆年,是长寿的意思。
直到后来,单子鳌还常常对人说:“我教了一辈子书,生平最得意的学生,就是李耆年!”爱思考,爱发问,也是大钊同志幼年读书的特点。
就是对日常碰到的问题,他也不轻易放过,总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有一次读书,问他表姑:“你看这念个啥?”“我不认得字呵。
”“你为啥不认得字呢?”“我没上过学呵。
”“你为啥不上学呢?”“我是个女的,又不考秀才!”但他还是一个劲地问下去:“女的,为啥就不念书呢?”……就这样,小小的孩子,开始接触到了一个社会的大问题。
大钊同志从小勇于接受正确的教导,改正错误。
当时的大黑坨村,之风颇盛。
村里的老母庙后边,经常有一群人在那儿聚赌。
大钊同志有次放学回家,也到老母庙看了一回热闹,被祖父发觉了,大加训斥,并罚他捣粪数车。
大钊同志知道了的坏处,从此,再没有到老母庙去看赌钱。
以后,凡是赌钱的场合,他从来不去。
大钊同志的学习进步很快,在黄瓜口村念了三年书,单子鳌就向他祖父提出:“耆年的学业良好,我已经教不了他,还是另请明师吧!”此后,大钊同志到小黑坨村跟一个秀才赵辉斗念书,又到井家坨的举人宋某家跟一个叫黄玉堂的老师念书,直到他十六岁考入永平府中学。
历史名人故事:李大钊的故事六则
![历史名人故事:李大钊的故事六则](https://img.taocdn.com/s3/m/fb0208c7336c1eb91a375df2.png)
历史名人故事:李大钊的故事六则四岁认字李大钊出生前7个月,父亲李任荣就病逝。
出生后16个月,母亲周氏因感伤过度也相继去世,襁褓中的李大钊只能由年近七旬的大祖父李茹珍悉心抚养。
李大钊4岁时,李茹珍就教他背诗、认字。
他用硬纸做成二寸见方的认字卡,让李大钊在玩耍中,学得语言和文字知识。
开始,每天有计划地让李大钊认一两个字,再到五六个字,后来发展到一二十个字。
因为严格的家教和早期的智力开发,李大钊到了五六岁时,就能熟读和背诵私塾里的启蒙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了。
6岁就能在门口的老母庙前读布告,被村里人喻为神童。
(自己的孩子的教育是否也应有计划?)专心学习李大钊在少年求学期间,就养成了专心学习的良好习惯。
他家里有一只花猫,天真活泼,很惹人喜爱,他在空闲时常常逗它玩。
不过当李大钊做作业时,任凭小花猫在他身边“喵、喵、喵”直叫,甚至有时还伸出小爪子抓他,他却连看也不看一眼,仍旧做他的作业。
后来时间一长,小猫也习惯了,只要看到李大钊俯下身子看书或做作业,就躲得远远的,从不打扰他。
还有一次,李大钊正在聚精会神地做作业时,突然从窗外飞来两只麻雀,“唧喳、唧喳”地叫着,在窗台上打起架来,你啄我一下,我啄你一下,还不时在窗台上打起滚。
此时,如果李大钊急忙伸手去抓,便可轻而易举地把它们逮住。
不过他动也不动,就像根本没看见似的,始终埋头写自己的作业。
因为刻苦学习,李大钊15岁时就中了秀才。
18岁时又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学习政治经济。
1913年冬,他怀着忧国忧民的情怀,东渡日本,考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
1916年回国后,积极参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让孩子们劳动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院子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棉絮。
李大钊对儿子和女儿说:“雪下得多大啊,你们快拿着扫帚到院子里去扫雪吧。
要是高兴的话,堆个大雪人也好。
”孩子们的外祖母心疼小外孙:“天这么冷,你还叫孩子们去扫雪,要是冻病了可怎么办?”李大钊笑着说:“孩子理应从小养成吃苦的习惯,免得长大了什么也不会做。
爱国人物故事100字左右
![爱国人物故事100字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98e0e816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7.png)
爱国人物故事100字左右
在这个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时代,有许多伟大的爱国人物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一个令人敬佩的爱国人物是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思想家和革命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李大钊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他早年留学日本,深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影响。
回国后,他积极参与革命运动,投身于为中国人民谋求解放的斗争中。
他的一系列文章和演讲,激励了无数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加入到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
李大钊在书写和演讲中提倡了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他深信只有通过革命,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独立和发展。
他的话语激励了许多人,特别是年轻的学生们,他们纷纷加入到革命队伍中,为国家的解放而奋斗。
然而,李大钊最终因为他的爱国主义信念被反动势力逮捕并杀害。
他的牺牲使得他成为了革命的象征,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李大钊的事迹和精神代代相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人民中不断燃烧。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才能够为人民的幸
福和国家的繁荣而奋斗。
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当下,爱国人物的事迹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鼓励我们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23cda0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2.png)
李大钊的名人故事李大钊的名人故事1李大钊又非常注重用音乐来陶冶孩子的心灵,用歌曲寓理于情,寓教于乐,使孩子在愉悦中受到教育。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稍有空闲,就将儿子李葆华、女儿李星华喊进书房,先要他俩将当时在学校学的歌唱给他听,孩子们高兴地唱起了喜欢而又熟悉的《校歌》:“啊,我们亲爱的孔德,啊,我们的北河沿!你永是青春的花园,你永是美丽的王国”李大钊听完歌,没有一句夸奖,只是幽默地说:“北河沿是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我天天到北大去,都从那里经过,里面常泡着死猪、烂狗,臭烘烘的,怎么能说是孩子们青春的花园、美丽的王国呢?这个歌子太不现实了,这不是培养孩子们睁着眼睛撒谎吗?”接着,他就教孩子们唱《国际歌》。
他一边弹琴,一边用低沉的声音唱着。
他说,声音不能太大,让街上警察、暗探听见,他们会把我们逮起来的。
他不仅教孩子会唱,还把歌词大意讲解给孩子听,并且用家乡一位穷苦大伯一年辛苦到头,全家还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例子,帮助孩子领会歌词的意义,加深印象结果,没教唱几遍,孩子们都会唱了,而且深深地爱上了这首珍贵的歌!李大钊的名人故事2李大钊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
这个故事,发生在他的少年时代。
李大钊的家乡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坑村,有个二流子,外号叫“堆厮”。
这人早几年在关东做买卖,赚下几个钱,不到三十岁,就回乡享起清福来,成天叼着个烟袋,提着个鸟笼,东游西逛。
这天,他摇头晃脑地来到李大钊家,把鸟笼子往门洞上一挂,就对人吹起牛来。
李大钊早就打心眼里讨厌这“堆厮”,他头一扬,理也不理地就出了屋门,在门洞里欣赏起小鸟来了。
多么可爱的两只小鸟啊!闪亮的羽毛,火红的嘴唇,婉转的啼声一下子把大钊给迷住了。
大钊目不转睛地看着看着,忽然觉得这两只小鸟太可怜了。
它们一天到晚生活在这小小的笼子里,多憋闷啊!想到这里,他趁门洞里没人,悄悄搬来一条板凳,站到凳上,打开鸟笼,把小鸟放走了。
两只小鸟刚刚忽闪着翅膀飞上蓝天,“堆厮”就来到了门洞。
他一看鸟笼子空了,猜想准是大钊放走了小鸟,就怒气冲冲地找到大钊的爷爷,非让他狠狠教训大钊一顿不可。
唐山名人故事
![唐山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dc26ac4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c.png)
唐山名人故事在唐山这片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土地上,诞生了不少名人,他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唐山的天空,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我想先讲讲李大钊的故事。
李大钊,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啊!他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坚定地屹立在时代的浪潮之中。
他出生在唐山乐亭县。
那时候的中国啊,就像一艘在暴风雨中飘摇的破旧帆船,到处都是黑暗和困苦。
可是李大钊呢,他心里就像有一团燃烧的火焰,这火焰就是要拯救中国,要给老百姓带来希望。
我仿佛能看到年轻的李大钊,在昏暗的油灯下,眉头紧锁,眼神却透着无比的坚定。
他和朋友们热烈地讨论着国家的前途,他总是激昂地说:“咱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咱这国家就这么衰败下去啊!老百姓还在受苦呢!”他的声音就像洪钟一样,在小小的屋子里回荡,让身边的人都热血沸腾。
李大钊积极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他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播种者,把希望的种子撒遍了中国大地。
他在学校里演讲的时候,那场面可壮观了。
学生们都围坐在一起,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生怕错过一个字。
他大声地说:“马克思主义就像一盏明灯,能指引咱们走出这黑暗的迷宫!”大家听了,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曙光一样,眼睛里都闪着兴奋的光。
还有赵丽蓉老师,她可是咱唐山人的骄傲啊。
赵丽蓉老师就像一朵盛开的山茶花,朴实又充满魅力。
她从唐山的小舞台走向了全国的大舞台。
我记得有一次采访,有人问赵丽蓉老师:“您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这么拼命地表演,为啥呀?”赵丽蓉老师就笑了,笑得特别憨厚,她说:“咱就想给观众带去欢乐呗,看着大伙乐呵,我这心里就舒坦。
”她在舞台上的表演那叫一个精彩。
她演小品的时候,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表情,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
她和巩汉林老师搭档的时候,那互动可有意思了。
巩汉林老师就打趣地说:“赵老师,您这表演可太绝了,我都快跟不上您的节奏了。
”赵丽蓉老师就笑着回应:“你这小子,可得好好练。
”她把唐山人的那种质朴和乐观带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唐山人的热情和爽朗。
名人故事之勤奋刻苦的李大钊
![名人故事之勤奋刻苦的李大钊](https://img.taocdn.com/s3/m/ed57d7f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26.png)
名人故事之勤奋刻苦的李大钊范文一: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名人故事中的李大钊,这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一生勤奋刻苦,不断探索知识和真理。
李大钊,1899年出生在湖南省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
他从小立志要读书成才,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他用短短的时间就走遍了全县的书坊和学宫,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经典。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自己对社会和人民的命运充满了关注和热情,他开始了自己的思想探索之路。
为了更好地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李大钊决定前往北京大学深造。
他在校期间一直保持着严谨的学习态度,整天沉浸在书本和笔记中,不断思考和探索。
他还经常参加政治讨论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投身于社会革命运动中。
在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李大钊因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革命理念而被国民政府当局逮捕,被判处死刑。
在最后几夜,李大钊依然坚信自己的理念和信仰,他坚定地说:“中国文化在未来一定要大放异彩,我会为此而死。
”李大钊的事迹告诉我们,勤奋刻苦是学习的基础和成功的关键。
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才能提高自己的素养和认识水平,不断进步。
我们应该像李大钊一样,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为实现自身价值和改变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写作重点:本文通过讲述李大钊的事迹,展现了勤奋刻苦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
文章结构编排严谨,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传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
用词分析:文章用语准确、简明,真实反映了李大钊的性格和事迹。
常见的词汇,生动的描写大大提高了文章的可读性,让读者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文章观点。
范文二:李大钊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勤奋刻苦,不断探索真理之路,展现出了自己卓越的思想素养和人格魅力。
李大钊从小就十分用功,花费大量时间在阅读和学习中。
他在湖南省的知识分子中是一个极具天赋和才华的人物。
后来,他去了北京大学求学,继续深入研究知识和真理。
在北京大学期间,李大钊不断加强自己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他保持着严谨的思想和学习态度,在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让我感动的李大钊烈士_小学作文
![让我感动的李大钊烈士_小学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522ae78336c1eb91a375d8e.png)
让我感动的李大钊烈士
本文是关于小学作文的让我感动的李大钊烈士,感谢您的阅读!
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令我十分感动。
而最令我感动的是为国捐躯的李大钊烈士。
革命烈士李大钊1925年加入共产党,1930年参加红军。
1938年,他命在上海从事秘密电讯工作,向延安传递军政情报,保证上海地下党与党中央的联系。
1942年因电台被日本宪兵队侦破而被捕,他强忍日军酷刑,咬定电台是私人商业电台,迫使日军释放。
1926年3月,李大钊领导并亲自参加了北京人民反对日、英帝国主义和反对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斗争。
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制造了“三一八”惨案,北京一片白色恐怖。
李大钊在极端危险和困难的情况下,继续领导党的北方组织坚持革命斗争。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勾结帝国主义,闯进苏联大使馆驻地,逮捕了李大钊等80余人。
李大钊备受酷刑,在监狱中,在法庭上,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4月28日,军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和谴责,悍然将李大钊等20位革命者绞杀在西交民巷京师看守所内。
李大钊第一个走上绞架,从容就义,时年38岁。
李大钊的这种献身精神令我感动。
我一定要向先烈们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大钊“雪中送炭”
在北大任职期间,李大钊平时生活节俭,不吸烟、不喝酒,极少坐车,常年着一身中式灰色长袍,除了生活所需,几乎没有什么开销。
以他在北大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绰绰有余,但他将大部分收入都捐给了困难学生,导致一家人的生活处处捉襟见肘。
为了给儿子李葆华添置一件新棉袍,妻子赵纫兰念叨了多年,李大钊就是拿不出这笔“闲钱”。
一家人节衣缩食,好不容易在1921年春节前为儿子缝制了一件新棉袍。
就在这时,一名学生来访,看着学生身着单衣,脸被冻得发紫,李大钊立刻想到了儿子的新棉袍。
可儿子得到一件新棉衣也不容易,话到嘴边他又狠心咽了回去。
可当学生用冻得颤抖的声音向他求教时,李大钊最终还是没忍住,回过头对赵纫兰说:“把葆华那件新棉袍拿过来。
”
学生见李大钊要送棉衣给自己,连忙拒绝并起身告辞。
李大钊拦住他说:“看你都冻成什么样子了,赶紧穿上吧。
”在李大钊的坚持下,学生感激地接过棉衣,穿上后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