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水》经典教案(公开课)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第1课《秋天》教学设计与反思》这是一篇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对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对大自然的观察、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留心观察,善于积累,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 秋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养成阅读兴趣是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保证。
本教案采用以读代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学习方法。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朗读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征,从朗读中领略作者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另外,引导学生学会看课文插图,图文结合,加入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感受秋天的美,并且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直至熟读成诵。
低年级注重识字与写字教学,本设计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独立识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从而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课前准备1.制作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师)2.秋天树叶的实物。
(教师)3.大雁图片。
(教师)4.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实、植物等。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
现在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丽景色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才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景色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领学生直观地感受秋天到来时的景色变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识自然段。
导学: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学生能够认读和理解生词,如“泉水”、“清澈”、“流淌”等。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泉水的特点,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学生能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泉水》描述了一股清澈的泉水流淌在山村之间,给人们带来了清甜的水源和美丽的景色。
课文通过描绘泉水的特点,表达了人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
2.2 生词解析:学生需要认读和理解生词,如“泉水”、“清澈”、“流淌”等,通过课文理解其含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问题或情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心,如提问学生是否见过泉水,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
3.2 朗读与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教师提问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关注泉水的特点和人们的情感。
3.3 讨论与思考: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泉水的特点和对人们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理解保护水资源的意义。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朗读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朗读表现进行评价,关注语音语调、表情和理解程度。
4.2 学生讨论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参与和思考表达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和逻辑思维。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创作与展示:学生可以分组创作一篇关于泉水的小故事或绘画作品,展示泉水的美丽和对人们的重要性。
学生通过创作和展示,培养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进一步理解课文主题。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泉水》的课文文本,确保文字清晰,便于学生阅读和教师讲解。
6.2 图片资源: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泉水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增强课文描述的形象感受。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水资源。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泉水》,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 生字词学习: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理解:通过问题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泉水》。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3)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播放泉水声效,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泉水》,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 学习生字词: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理解词义。
4. 课文理解: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5. 情景演练:分组进行情景剧表演,运用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和课文理解。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学习态度。
2. 生字词测验:课下发放生字词测验卷,测试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情景剧表演评估:评价学生在情景剧表演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10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10篇)学校一班级语文上册公开课秋天教案篇1教学要求:1.学会5个生字,熟悉8个字。
2.同学收集资料的力量。
依据每个人课下搜集资料,制造机会充分练说。
3.理解“查找”、“野外”两个词语的意思。
4.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6.通过商量秋天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秀丽。
7.培育同学换位想象的力量。
8.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查找冬天》。
9.背诵课文教学重点:1.识字。
2.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查找冬天》。
3.结合实际,充分朗读课文,知道文中颜色各指什么?4.通过商量秋天究竟是什么颜色的,感受秋天景色的秀丽。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仿说《查找冬天》。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实物投影、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略〕其次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如今正是初冬的季节,秋姑娘刚刚刚和我们说再见你们还记得秋姑娘都给我们送来了那些礼物吗?赶快回忆回忆,由于今日我们要来学习一篇与秋天有关的文章。
〔出示课题:查找秋天〕,齐读课题。
“查找”是什么意思呀?盼望这节课通过我们的胜利合作,能够把秋姑娘曾经送给我们的礼物一一查找到。
二.新授课〔一〕引导同学联系实际绽开想象,充分练说。
1.看图说一说秋姑娘给你带来了什么礼物?师:同学们老师找到了秋姑娘送给我的礼物,你们快看〔出示:金色的稻田图〕!秋姑娘给我带来〔金色〕的〔稻田〕。
你也把自己查找到的礼物跟你的伴侣说一说。
2.小组商量刚刚老师看大家商量的特殊好,谁情愿把你刚刚说的跟大家说说?3.指名说一说奥!你们查找到这么多秋姑娘送给你们的礼物你们真太棒!你们想不想对秋姑娘说些什么呢?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他小伙伴都查找到哪些秋姑娘送的礼物呢?他们找到得跟你们的一样不一样呀?请同学们赶快打开书看看。
〔二〕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1.范读课文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课文中还有谁在哪里查找秋天?〔生1:有王老师、小文、小方和小力到野外去查找秋姑娘给他们带来的秋天的礼物。
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17篇)
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17篇)高三语文公开课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抓住贯穿课文的思想感情线索,领悟课文的深刻寓意,熟悉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民族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具备了无穷无尽的制造力,《难老泉》教案教案。
(二)了解课文组织材料方面的特色,了解课文引用史料传奇的作用。
(三)学习运用比拟阅读的方法阅读分析课文。
二、难点、重点分析(一)本文是怎样熔景物、传奇、古迹、新貌于一炉写景抒情的?分析:本文的最大特点是,熔景物、传奇、古迹、新貌于一炉,写景抒情。
文章开头两段运用比照手法,表现了山西的新旧变化,突出了今日山西的青春活力。
接着以“难老泉”为核心,以“难忘”精神为中心,既介绍了晋词的名胜古迹,又引用了有关历史典故、神话传奇以及名人诗文,多方面表现“难老”这一特点。
让读者感受到,这里有不老的清泉,不老的江山,更有不老的人民,不老的精神。
正是有这种精神,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文化才会像“难老泉”一样“永久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
”源远流长。
(二)本文是一篇晋祠游记,题为“难老泉”,是从晋祠或难老泉起笔的吗?文章前后有什么内在联系?分析:本文没有从晋祠或难老泉起笔。
文章宕开笔墨,从山西写起,由山西而太原,由太原而晋祠,由晋祠而“晋祠三绝”,由“三绝”而难老泉。
前后内容由远而近、由大到小,并有着鲜亮的内在联系,看似散漫的笔墨,始终紧扣着“难老”二字。
开头写历史的新陈代谢,使山西“难老”,太原“难老”,一派“富强、“欢快”景象,实际是为下文抒写对“难老泉”的”观感张本。
写晋祠“三绝”,“宋塑侍女”好像仍在“召唤”“说笑”,青春常在,“古柏齐年”历经三千多年仍生气勃发,更是“难老”,这些记叙描写,连续为“难老泉”铺垫。
而“难老泉”自身,则长流不绝,“千年万年”造福一方;人民又借助水力“再制造”,“一手是工,一手是农”,取得令人“兴奋”的业绩,使难老泉更焕发青春。
文章就是这样以“难老泉”为核心,以“难老”精神为中心组合材料,熔景物、传奇、古迹、新貌于一炉,做到了形散而神聚。
《听听,秋的声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听听,秋的声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听听,秋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
仿照诗歌形式进行续写。
2.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理解诗歌中抽象的秋天的声音。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秋季)那你们知道秋天都有哪些特点吗?(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景色、天气等特点,如树叶变黄、天气变凉、果实成熟等)师:秋天不仅有美丽的景色,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大家想一想,在你们的印象中,秋天有哪些声音呢?(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提到风声、雨声、落叶声、鸟鸣声等)2. 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教师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师: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
哪位同学愿意来读一读这些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如“抖"蟋”“蟀"振”“韵"等,纠正读音)师:这些生字中,有哪些字容易读错或者写错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学生交流,如“振”和“震"的区别,“韵”的读音等)全班齐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 精读课文师: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你们听到了哪些秋的声音呢?(引导学生回答黄叶、蟋蟀、大雁等发出的声音)师:大家找得非常准确。
那黄叶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刷刷”,是黄叶道别的话音)师:“刷刷”这个声音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回答:黄叶飘落的样子,就像在和大树告别等)师:这些声音分别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相关句子)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感受一下秋天的声音。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泉水》。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的清澈、甘甜和生命力的象征意义。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等方法,培养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可贵,培养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学生能够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学会分享和欣赏。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泉水》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泉水的清澈、甘甜和生命力,通过描绘泉水流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2.2 生字词: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字词包括:泉、清澈、甘甜、流淌、山石、绿草、花朵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主题和象征意义。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想象和创作等方法,培养语言表达和创造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小组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用教学挂图、卡片等辅助教学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泉水流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泉水是什么样子的?”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5.2 朗读课文: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动作的配合,感受泉水的清澈、甘甜和生命力的象征意义。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泉水、清澈、欢快”等词语。
(2)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学会用“泉水”这个词造句。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泉水的特点。
(2)运用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水资源。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朗读(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分角色朗读,增加课堂趣味性。
2.2 生字词学习(1)讲解生字词,重点突破难点字词。
(2)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2.3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2)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泉水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1)展示泉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泉水特点。
(2)简要介绍泉水的作用,引导学生珍惜水资源。
3.2 课文朗读(1)全班齐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2)分角色朗读,增加课堂趣味性。
3.3 生字词学习(1)讲解生字词,重点突破难点字词。
(2)学生跟读,巩固记忆。
3.4 课文解析(1)分析课文结构,梳理课文内容。
(2)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泉水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然。
第四章:课堂练习4.1 造句练习(1)用“泉水”这个词造句。
(2)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4.2 小组讨论(1)讨论如何保护泉水,珍惜水资源。
(2)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第五章:课堂小结5.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1)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泉水特点。
(2)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
5.2 布置作业(1)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写一篇关于保护泉水、珍惜水资源的短文。
5.3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公开课教案第【1】篇〗学习目标1、运用加一加、生活中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秋、会”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人”“大”等4个字。
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背诵课文。
3.认识并学习标注自然段。
4.结合插图、视频及生活中的体验,初步了解秋天的特点,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产生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5.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习重难点1.多种方法随文分散识字,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读好“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到大自然里找秋天画秋天,你把找到的秋天带来了吗,谁上台展示一下?(2—3名同学上台投影展示、交流)预设一:黄叶图师:对,变黄的树叶告诉我们秋天来啦!对,秋天来了,树叶穿上了黄颜色的衣裳。
预设二:果园丰收图师:秋天里,我们可以吃到好多丰收的水果。
预设三:大雁南飞师:天气凉了,一群群大雁飞往南方过冬。
2.老师也去找秋天了,看看我找的秋天吧。
(配乐出示课件:1、校门口,法国梧桐的叶子变黄了,秋风一吹,一片片叶子从树上慢慢飘落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2、天气凉了,同学们穿上了秋季的校服。
3、我们校园上方的天空,那么高那么蓝。
4、我们校园里的柿子树结果子了,一个个小柿子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
孩子们,秋天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生活,感知秋天的特点,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来并在课上交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体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趣味性。
老师通过音乐配图、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秋天的特点,引发学生对秋天的情感体验,为学文做好铺垫。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秋天。
请把你的图画放好,我们要准备上课了。
(上课)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幼儿园有关秋天的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秋天的公开课教案幼儿园有关秋天的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有关秋天的公开课教案(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秋天的公开课教案1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与大自然的美,感受秋雨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动植物在秋季要准备过冬。
2、让幼儿感受文章的意境美,画面美,语言美。
3、让幼儿能积极投入地欣赏文学作品,体验欣赏的乐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活动前丰富幼儿关于秋天季节特征的知识。
2、物质准备:《秋天的雨》课件,《秋天的雨》有声读物,配乐《秋日私语》活动过程(1)导入1、猜谜语,教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主题。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小朋友,现在是秋天了,那秋天下的雨是什么雨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
"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秋雨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2)基本部分: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播放朗诵《秋天的雨》,让幼儿初步感知作品。
2、欣赏第一,第二段,让幼儿对秋雨有个更深的认识,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文中出现的植物,颜色。
教师用幻灯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画面,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植物啊,这些植物都像什么啊?你们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颜色啊?"3、欣赏第三段,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
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有味道吗?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样的?通话幻灯片形式,引导幼儿回答,回答时教师要尽量让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表述。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秋天的雨很甜,很香,闻到这样的香味,你们的小脚丫是不是被勾住了?你们平常都喜欢什么样的食物。
若幼儿回答油炸食品类,教师要提醒幼儿少吃。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泉水》。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的作用和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小组合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词语“清澈、欢快”造句。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懂得分享、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的作用和价值。
2. 教学难点:(1)词语“清澈、欢快”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3. 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泉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泉水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泉水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泉水的魅力。
(2)教师指导学生用“清澈、欢快”等词语造句。
4. 品词析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描绘泉水的语句,体会泉水的作用和价值。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泉水的作用和价值。
(2)学生展示用自己制作的关于泉水的图片、手工作品等,分享学习成果。
五、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对泉水特点的认识。
2. 运用词语“清澈、欢快”写一个关于泉水的句子。
3. 观察周围的水源,思考如何保护水资源,写在日记中。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大自然、对生命之源——泉水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XX年小学语文公开课《秋天》教案
2024年小学语文公开课《秋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
(2)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金色的秋天”、“丰收的季节”等。
(3)学会用词语描述秋天的特点和景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
(2)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内容1. 课文《秋天》的朗读和背诵。
2. 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的学习和运用。
3. 描述秋天特点和景象的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秋天的景象,引导学生对秋天产生兴趣。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认识和感受。
2. 阅读理解:(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2)分段阅读,讨论每段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3)回答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生词学习:(1)列出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解释其意义。
(2)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这些生词和短语。
4. 写作练习:(1)给出一个关于秋天的写作话题,如“秋天的公园”。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运用学到的生词和短语进行描述。
(3)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互相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回答问题和讨论,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达和运用生词短语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课文《秋天》的文本。
2. 与秋天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3. 生词和短语的例句和练习。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秋天的户外活动,如秋游或观察秋天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秋天的特点。
2. 邀请家长参与秋天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秋天的美食制作或亲子活动,增强家校合作。
秋水公开课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秋水公开课教案范文课时安排:45分钟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水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自然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秋水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2. 培养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自然的能力。
教学难点:1. 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提高。
二、教学准备教具准备:1. 秋水风景图片。
2. 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3. 与秋水相关的诗歌或故事材料。
教学资源:1. 互联网上关于秋水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秋水相关的诗歌或故事书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a. 向学生介绍秋水的概念,引导学生对秋水产生兴趣。
b. 展示秋水风景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秋水的美丽。
2. 探究秋水的特点(15分钟)a. 引导学生观察秋水风景图片,说出秋水的特点。
b.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板书。
3. 欣赏秋水的美丽(10分钟)a. 让学生根据秋水的特点,发挥想象力,用彩色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秋水。
b.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 学习与秋水相关的诗歌或故事(10分钟)a. 教师朗读或学生分享带来的诗歌或故事。
b. 学生讨论诗歌或故事中描绘的秋水景色,感受作者对秋水的热爱。
5.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秋水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b. 学生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受,以及如何欣赏自然。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绘画作品,写一段描述秋水景色的话。
2. 找一找关于秋水的诗歌或故事,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秋水风景图片,让学生观察、讨论、绘画等方式,了解了秋水的特点和美丽景色。
通过学习与秋水相关的诗歌或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秋水的热爱,培养了自己对秋天的热爱和欣赏自然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课程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秋水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秋水的美丽和特点。
(完整版)《秋风》教案公开课
(完整版)《秋风》教案公开课介绍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设计一堂关于文学作品《秋风》的公开课。
通过阅读、讨论和活动,学生将能够深入理解这篇作品的主题、情节和文学技巧。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秋风》,学生将能够理解作品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秋风》中的一些文学技巧,如比喻、暗示和对比。
- 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秋风》的个人感受和理解。
-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 《秋风》文学作品的原文副本。
- 教师准备好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问题。
- 提前制定课堂安排和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秋风》这个文学作品的主题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向学生介绍《秋风》的作者和其它作品,以便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2. 阅读和讨论(20分钟)- 分发《秋风》的原文副本给学生,并鼓励他们阅读和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 在小组或全班讨论的形式下,引导学生讨论作品中的关键事件和情感描写。
- 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分析文学技巧,如作者使用的比喻、暗示和对比。
3. 活动:角色扮演(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扮演角色。
-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故事情节,编写小对话并表演出来。
- 鼓励学生使用文学技巧来丰富剧本的创作,如比喻和暗示。
4. 小组分享和总结(15分钟)- 每个小组表演他们的角色扮演剧本,并分享他们对《秋风》的理解和感受。
-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整个课堂的研究成果,并回顾重要的文学技巧和主题。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文学技巧的运用。
- 根据学生的角色扮演表演和分享,评估他们对《秋风》的理解和感受。
参考资料- 《秋风》原文副本- 《秋风》作者介绍和相关作品- 课堂活动和讨论问题的准备材料。
四季公开课获奖教案(精选8篇)
四季公开课获奖教案〔精选8篇〕四季公开课获奖教案1【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低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的的第一条。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理论,向往美妙的情境,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2、让学生通过朗读和感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进展说话训练,句式迁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小朋友,听说四季王国的风光可美了,你们想去吗?学生一起大声答复:想师:那好,今天老师还请来了小鹿乖乖做你们的导游,你们欢送吗?学生一起兴奋地答复:欢送师____课件,出现一只小鹿,小鹿说话:小朋友,你们好。
师:小朋友,赶紧和小鹿打声招呼吧!学生一起热情地打招呼:小鹿乖乖,你好小鹿:能与你们一起去四季王国我可真快乐,马上就要进入四季王国了,你们可要认真看哦!小鹿:请大家坐好了,火车马上就要出发了。
师____课件,火车开动。
学生做开火车动作。
小鹿:看,四季王国到了。
请大家尽情地欣赏吧!用小动物带小朋友到四季王国参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兴趣都被激发起来,一下子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学习的气氛。
二、欣赏四季美景师____课件播放四季的图片,老师并配乐讲解。
师:春姑娘迈着轻快的步伐,悄悄走来,沉睡一冬的小溪清醒了,欢快地流淌着,树木抽出新芽,花儿竞相开放。
火红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大地,金蝉不停地鸣叫,一个劲儿地告诉人们夏天来了。
秋天,四处一派丰收的景象,空气中充满了果实的浓香,耳边传来人们的欢笑。
雪花让寂静的冬天变得热闹起来。
孩子们在雪地里堆起了雪人,打起了雪仗别提多快乐了。
师:〔欣赏完图片〕小朋友,参观了四季王国以后,你想说什么呢?生1:四季王国的风光真美啊!生2:四季王国的风光太美了,要是我的家在那里就好了!生3:我仿佛闻到了秋天浓浓的果香,听到了冬天孩子们的欢笑。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二年级语文《泉水》公开课教案教具预备1.配乐(似清泉流过的音乐)。
2.藏有生字的5个句子。
教学目标1.会认股、缝等9个生字,会写瓦、泉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学习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
重点难点难点:月字旁的写法,然字的书写。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先生活动读课文识字15分钟1.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很美很美的课文,我读了很多遍,但我不敢读得太重,生怕破坏了这美丽,由于我喜欢这泉水,同学们,你们喜欢这泉水吗?那我们借助拼音来读一读吧。
⒉(出示课件)这一课的生字都躲鄙人面这些句子中,小朋友,你们还能认出来吗?来读读这些句子吧。
出示我会读图标:(1)哦,本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2)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里的姐姐提着瓦罐来打水。
(3)泉水说: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自然水塔。
(4)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本人美丽的身影。
(5)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⒈我们也喜欢清泉。
借助拼音自在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
⒉自在练习读句子。
轮读句子。
强调不带拼音的生字,塔音调,脆平舌。
朗读感悟20分钟⒈(出示我会读图标)小朋友,我们读读课文吧,读完后我们来交流交流,把我们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把我们本人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也能够把本人不懂的成绩提出来向大家请教。
⒉同学们读得很美,这一课的插图也很美,让我们在音乐中来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吧。
⒊小朋友,让我们自在地、尽情地来读课文吧,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再把本人喜欢的部分背诵下去。
这么美的课文,谁不喜欢呢?如果你情愿,那就把全文背诵下去吧!⒋出示读读背背图标。
我们来试着背背吧。
⒈齐读后交流。
①泉水情愿奉献,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自然水塔。
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
②自然水塔指的是甚么(生互助,联系上文理解)③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
【经典教案】-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落叶找家》(第八课时)教案
【经典教案】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落叶找家》(第八课时)教案教案名称: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落叶找家》(第八课时)一、教学内容1. 教材: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材《落叶找家》2. 内容:学习秋天树叶的变化,了解自然规律;通过故事《落叶找家》,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户外捡树叶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树叶的变化,知道树叶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凋落。
2. 通过故事《落叶找家》,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3. 参与户外捡树叶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秋天树叶凋落的自然规律。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大自然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落叶找家》,树叶图片,大自然视频。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环保袋,用于收集树叶。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播放大自然视频,让幼儿观察秋天树叶的变化,引导幼儿讨论树叶为什么会凋落。
2. 故事讲解:讲解故事《落叶找家》,让幼儿了解树叶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凋落,引导幼儿思考对环境的影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爱护大自然,保护树叶。
每个小组提出一条保护树叶的方法。
4. 户外活动:组织幼儿户外捡树叶,锻炼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落叶找家2. 板书内容:秋天树叶变化、爱护大自然、户外捡树叶活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树叶,并将讨论结果画在一张纸上。
2. 答案:保护树叶的方法,如浇水、施肥、修剪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了解幼儿对秋天树叶变化和爱护大自然的认识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组织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介绍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共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小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落叶找家》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有效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水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庄子其人及其文章风格
2.反复诵读,积累重点词语。
疏通课文大意。
3.理解、体会课文蕴涵的深刻哲理。
一、导入:有人(李怀宁)在一篇文章里这样描述一个人:
他是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师,是故事大王,是心理医生,是穷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隐士,是藐视权贵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高人,是悲天悯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绝的辩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园诗人,是经常援引神话的无神论者,是喜欢异想天开的理想主义者,是濮水边的渔翁,是田间的歌者。
这个人是谁呢? ---庄子
庄子的文章文笔潇洒,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一篇文章——《秋水》(板书)
二、作者、作品、字音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被世人并称为“老庄”。
庄子既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又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
庄子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
故事:传说庄子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伸开两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敲着瓦盆唱歌。
这个故事可能不为常人所理解,但我觉得它表明了庄子通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来死去就如同春夏秋冬变化。
《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
内篇七篇,大体上是庄子的手笔;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子的门人或庄子学派的人写的。
此书是研究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思想最重要的文献。
《庄子》的文章想象力很丰富,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以机智幽默见长,又包含很多寓言故事,常借寓言故事来说明哲理和表达人生感受。
鲁迅称“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
字音(齐读)
三、整体感知
1.听朗读,看图片。
2.自由诵读课文,引导学生注意生字词。
3.齐读,要求学生注意读音和句子的停顿。
体味文章的美感。
(看画面)
4.集体再自由读,疏通文意。
全文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大意各是什么?
第一层: 黄河的宽阔;河伯的骄傲自满
第二层: 北海的壮阔;河伯自愧弗如(文言词语积累是重点)
四、文言词语梳理(黑板)、翻译个别句子(下面通过几个问题加深理解)
五、问题研讨(可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出现了哪些形象?主要形象是谁?
2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参考:狂妄自大,踌躇满志,洋洋自得,夜郎自大)
3河伯见了北海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4.河伯对自己的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河伯对自己的认识由“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到“望洋向若而叹”,一个喜,一个叹,河伯的心理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此一“叹”字,显示的是河伯自觉渺小之后的羞愧心理。
他的认识变化的原因在于:一是他看到了壮阔的北海,有感而发;二是他善于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
5.你能从文中提炼两个成语吗?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五、思考、讨论
1.课文从文体上看,属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主题)
明确:本文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会贻笑大方。
延伸:人贵有自知明、谦受益,满招损、自大由于无知、知耻近于勇、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有比较才有鉴别
2。
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善用设喻、对比,寓言富有创造性。
设喻:比喻的扩大化,用故事说明道理。
本文用河神见海神的寓言故事说明道理。
另见:拓展延伸两则故事
对比:(1)写景对比。
同是写壮阔,黄河是“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北海是“不见水端”,“难穷”。
——更加鲜明生动地突出了北海的广阔浩淼,为写河神认识的改变奠定了基础。
(2)河神前后认识对比。
先前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河神有自知之明,勇于反省,正视现实的性格特点,使道理更有说服力。
齐读文,再次感受文章魅力!
六、拓展延伸
延伸环节一:采撷几篇精彩的庄子寓言,进一步体会庄子的文风与思想:庄子故事1:战国时,齐王是一位斗鸡迷。
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sheng)子帮他训鸡。
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
”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
”又过了几天,纪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
”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
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
他那高兴的样子就甭提了。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表示十分愚笨,也形容因为害怕或惊奇发呆的样子。
庄子故事2:战国时有个燕国人到邻国都城邯郸去,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人家学,结果不但没有学会,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记了,只好爬着回去。
邯郸学步,比喻生搬硬套,机械地模仿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掉。
延伸环节二:
用《庄子》里的成语接龙:
呆若木鸡;五十步笑百步;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井底之蛙;邯郸学步;害群之马;相濡以沫;君子之交淡若水;老死不相往来;栩栩如生……
回顾本节课内容
教师总结:
学习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断反躬自省,不能自高自大、目空无人。
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我希望大家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座山,同时要放开眼界,成为一座不断攀升、不断超越的山。
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
七、作业:默写全文、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