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导学案1

合集下载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情境,感受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给出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表达式:y = ax^2 + bx + c。

2.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活动:1. 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三个参数a、b、c的含义。

2.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例如: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的坐标等。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能力。

第二章:二次函数的图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基本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图象分析二次函数性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二次函数图象的基本特征,包括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图象分析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最值问题。

教学活动: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a值的二次函数图象,引导学生观察开口方向的变化。

2. 让学生通过图象分析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最值问题,例如:找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基本特征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图象分析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章:二次函数的性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及其应用。

2. 培养学生通过二次函数性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二次函数的顶点公式:顶点坐标为(-b/2a, c b^2/4a)。

2. 引导学生通过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函数的最值、对称轴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应用顶点公式求解二次函数的最值、对称轴等问题。

2. 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求解抛物线与直线的交点等。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对二次函数顶点公式的掌握程度。

2. 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二次函数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标准形式;2. 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顶点、开口、对称轴等;3. 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如开口方向、顶点位置等;4. 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标准形式;2. 二次函数的性质:顶点、开口、对称轴;3. 二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开口方向、顶点位置等;4. 实际问题举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特点;2. 难点: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演示、练习、讨论等教学方法;2. 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3.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的存在;2. 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标准形式,阐述二次函数的性质,如顶点、开口、对称轴等;3. 演示: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知识;5. 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实际问题解决方法;6. 总结: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强调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设计一份包含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评估学生对二次函数性质与图像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情况和合作能力,评估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综合性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应用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解决实际问题,以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解释和实际问题示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份涵盖各种类型题目的题库,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3. 实际问题案例:收集一些与二次函数相关的实际问题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实例分析。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5章 二次函数 5.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y=ax^2+k、y=a(x+m)^2的图像》教案_27

新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5章 二次函数  5.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y=ax^2+k、y=a(x+m)^2的图像》教案_27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k(a≠0),y=a(x-h)2(a≠0)的图象作法和性质的过程;2.能够理解函数y=ax2+k(a≠0)、y=a(x-h)2与y=ax2的图象的关系,知道a、h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3.能正确说出函数y=ax2+k(a≠0)、y=a(x-h)2的图象的性质.教学过程:一、探索二次函数y=ax2+k(a≠0)的图象和性质。

(2)在下图的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2y x=和21y x=+的图象;2.思考:函数y=x2+1的图象与y=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1)形状相同吗?(2)相同自变量的值所对应的两个函数值有何关系?(3)从点的位置看,函数y=x2+1的图象与函数y=x2的图象的位置有什么关系?3.归纳:图象向上移还是向下移,移多少个单位长度,有什么规律吗?函数y=ax2 (a≠0)和函数y=ax2+ k (a≠0)的图象形状,只是位置不同;当k >0时,函数y=ax2+ k的图象可由y=ax2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当k〈0时,函数y=ax2+c的图象可由y=ax2的图象向平移个单位得到。

二、探索二次函数y=a(x-h)2(a≠0)的图象作法和性质:1.操作:在上图右边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画出函数y=(x+3)2的图象;2.思考:函数y=(x+3)2的图象与y=x2的图象有什么关系?(1)形状相同吗?(2)从表格中的数值看,函数y=(x+3)2的函数值与函数y=x2的函数值相等时,它们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有什么关系?(3)从点的位置看,函数y=(x+3)2的图象与函数y=x 2的图象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3.结论:函数y=(x+3)2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x 2的图像沿x 轴向 平移 个单位长度得到,所以它是 ,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4.①抛物线y=-3(x-1)2可以看作是抛物线y=-3x 2沿x 轴 平移了 个单位;抛物线y=-3(x+1)2可以看作是抛物线y=-3x 2沿x 轴 平移了 个单位. ②图象向左平移还是向右平移,移多少个单位长度,有什么规律吗?三、例题:1.函数y=4x 2+5的图象可由y=4x 2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y=4x 2-11的图象可由 y=4x 2的图象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标准形式;2. 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等;3. 能够绘制和分析二次函数的图像;4. 能够应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二次函数的定义和标准形式;2. 二次函数的性质: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3. 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基本形状;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知识点;4.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加深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实际问题;2. 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3. 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等,用于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2. 讲解:讲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引导学生理解;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二次函数,让学生学会应用;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知识点;5.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加深理解;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7. 布置作业: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二次函数定义和性质的理解;2. 练习题: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二次函数图像分析的能力;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4. 作业反馈:收集学生作业,评估其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探讨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镜面、物理运动等;2. 介绍二次函数相关的数学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兴趣;3. 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其它性质,如最大值、最小值等;4. 组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2.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适当调整难度;3. 反思教学过程: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优化教学过程;4. 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5章 二次函数 5.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y=ax^2+k、y=a(x+m)^2的图像》教案_1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下册《5章 二次函数  5.2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y=ax^2+k、y=a(x+m)^2的图像》教案_1

二次函数2y axk =+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一、学生学习水平状况分析知识储备分析:上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y=x ²与y=-x ²的图象及其,对二次函数的顶点、对称轴、开口方向,增减性等都有了基础的了解,但是对y=ax ²+k 中的a 和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并不了解,所以,这节课重点研究形如2y ax k =+的二次隐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目的对二次函数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与运用。

学习习惯分析:我班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培育,已经具备了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风格。

他们通过自学课本、查找学习资料,制作学习课件(我已教会学生制作PPT ,几何画板课件),能自主(小组)设计要研究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小组内已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小组认同感(对于小组内学习困难的学伴定时定量进行课内或课外辅导),使学习小组形成强有力的战斗的集体。

二、教学任务分析一、三维目标①、知识目标:1、能画出二次函数y=ax ²和y=ax ²+k 的图象,并能够比较他们与二次函数y=x ²的图象的异同,理解a 与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2、能说出二次函数y=ax ²与y=ax ²+k 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②、能力目标: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 ²和y=ax ²+k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掌握研究一个函数图象的三个基本步骤.③、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在深入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体验到科学的分析精神.二、教学重难点a 与k 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分析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1.同学们,对于二次函数2y ax =的图像与性质,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给大家说说吧!(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开口方向、顶点、对称轴、增减性)2.同学们:你知道二次函数221,2y x y x =+=-的图像与其性质又是如何?它们与2y x =的图像与其性质有什么关系?根据课前对它们的研究,请同学们讲讲吧!(学生独立发表自己的研究结果,并提出疑难问题)二、新知研究活动一:学生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给同学们讲221,2y x y x =+=-的图像的画法与其性质1、列表x -3-2-10123y=x^2+1105212510y=x^-272-1-2-127(学生自己制作Excel 计算函数值)师表扬学生计算机水平很高,但还要培养自己强大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1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图象特点以及一些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具备一定的函数知识基础。

但二次函数相对复杂,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方式,自主发现和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点。

2.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和判别式的概念。

3.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点。

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和判别式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方式自主学习。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问题。

例如,抛物线运动、物体抛掷等。

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或者绘图软件,自己动手绘制一些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其性质。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抛物线射门、跳水运动等。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导学案

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导学案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一课时)目标导向【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的作法和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像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2.能够利用描点法作出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并能根据图像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2x y =的性质;3.能够作出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并能够比较出与2x y =的图像的异同,初步建立二次函数表达式与图像之间的联系. |【重点】二次函数2x y =与2x y -=的图像特点. 【难点】二次函数2x y =图像特点的探索过程.自学导向1.预读教材P32—P34,了解本节课基本内容,并标记知识点. 2.完成练习册《学考精练》P125课前练兵. 3.相关知识链接:⑴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若两个变量y x ,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_______(c b a ,,是常数,______)的形式,则称y 是x 的二次函数. $⑵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合作导向探究点·一: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的画法(1)观察2x y =得关系式,选择适当的x 值,并计算出相应的y 值,完成下表:x …… -3 | -2-1 0 1 2 3 ……2x y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xy–1–2–3–4–5–6–7–812345678–1–2–3–412345678910O(3)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针对练习】作出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xy–1–2–3–4–5–6–7–812345678–1–2–3–4–5–6–7–8–9–10123O【归纳小结】二次函数2x y =与2x y -=的图像是一条_______.》探究点·二:二次函数2x y =与2x y -=的图像和性质观察思考,认真完成下表: 二次函数2x y =2x y -=大致图像xyO《xyO图像形状 开口方向对称轴 <顶点坐标增减性当0<x 时,y 的值随x 值得增大而____;当0>x 时,y 的值随x值得增大而____当0<x 时,y 的值随x 值得增大而____;当0>x 时,y 的值随x值得增大而____、最值当x =____时,y 有最___值为___ 当x =____时,y 有最___值为___若把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和二次函数2x y -=的图像画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则两图像既关于_______对称,又关于_______成中心对称. 【针对练习】1.比较二次函数y=x 2与y=﹣x 2的图象,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对称轴相同 B .顶点相同]C .图象都有最高点D .开口方向相反2.已知点A (-1,m ),B (-2,n )在二次函数y=x 2的图像上,则m______n (填“>”“<”或“=”)拓展导向 自测反馈 【基础达标】1.下列点不在二次函数y=x 2图像上的是( )A.(-1,1)B.(1,-1)C.(2,4)D.(-2,4)…2.抛物线y=,y=x 2,y=﹣x 2的共同性质是:①都是开口向上;②都以点(0,0)为顶点;③都以y 轴为对称轴;④都关于x 轴对称.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点(x 1,y 1), (x 2,y 2)都在二次函数y=﹣x 2的图像上,如果x 1< x 2<0,那么y 1与 y 2的大小关系是( )A. y 1< y 2<0B. y 2 < y 1<0C. y 1> y 2>0D. y 2> y 1>04. 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 ,面积为S ,试作出S 随a 的变化而变化的图象.5.若点A (2,m )在抛物线y=x 2上,求点A 关于y 轴对称点B 的坐标,并判断点B 是否也在抛物线y=x 2上.?【能力提升】1.已知a<-1,点(a-1,y 1), (a ,y 2), (a+1,y 3)都在y=x 2的图像上,则( ) A. y 1< y 2< y 3 B. y 1< y 3 <y 2 C. y 3 < y 2< y 1 D. y 2 < y 1< y 32.如图,⊙O 的半径为2.C 1是函数y=x 2的图象,C 2是函数y=﹣x 2的图象,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还有疑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后作业《学考精炼》P125—P126。

九年级数学上《二次函数》的复习1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二次函数》的复习1导学案教案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的复习知识点一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四条抛物线如图所示,其表达式中二次项系数绝对值最小的二次函数是()A.y1 B.y2 C.y3 D.y42.将抛物线y=21x2﹣6x+21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3.抛物线y=ax2+bx+c的部分图象如图,则下列说法:①abc>0;②b+2a=0;③b2>4ac;④a+b+c<﹣3,正确的是()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第1题第3题第7题第10题第13题4.已知函数y=⎩⎨⎧>-≤-)2(1)2(12xxxx,当y=5时,x的值是.5.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抛物线y=x2+(2m﹣1)x+2m﹣4与y=x2﹣(3m+n)x+n关于y轴对称,则符合条件的m,n的值为()A.m=75,n=﹣718B.m=5,n=﹣6 C.m=﹣1,n=6 D.m=1,n=﹣26.已知抛物线y=﹣ax2﹣2ax+1(a≠0),下列四个结论:①函数的图象的对称轴是x=﹣1;②当a=1时,图象经过点(﹣1,2);③当a>0时,在对称轴的右边,y随x的增大而增大,其中正确结论共有个.7.如图,一条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M、N两点(点M在点N的左侧),其顶点P在线段AB上移动,若A、B的坐标分别为(﹣2,3),(1,3),点M的横坐标的最小值为﹣5,则点N的横坐标的最大值为.8.已知二次函数y=(x﹣h)2(h为常数),当自变量x的值满足﹣1≤x≤3时,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小值为4,则h的值为.知识点二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9.已知抛物线y=x2﹣x﹣1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m,0),则代数式m2﹣m+2019= .10.如图,抛物线y1=a(x+2)2﹣3与y2=(x﹣3)2+1交于点A(1,3),过点A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两条抛物线于点B、C,则以下结论:①无论x取何值,y2的值总是正数;②a=1;③2AB=3AC.其中正确结论是()A.①②B.①③C.②③D.都正确11.若函数y=x2﹣2x+b的图象与坐标轴有三个交点,则b的取值范围是()A.b<1 B.b>1 C.0<b<1 D.b<1且b≠012.抛物线y=x2+bx+3的对称轴为直线x=1.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bx+3﹣t=0(t为实数)在﹣1<x<4的范围内有实数根,则t的取值范围是()A.2≤t<11 B.t≥2C.6<t<11 D.2≤t<6知识点三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13.如图,小明想用长为12米的栅栏(虚线部分),借助围墙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则矩形ABCD的最大面积是平方米.14.如图是王阿姨晚饭后步行的路程s(单位:m)与时间t(单位:min)的函数图象,其中曲线段AB是以B为顶点的抛物线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5min~50min,王阿姨步行的路程为800mB.线段CD的函数解析式为s=32t+400(25≤t≤50)C.5min~20min,王阿姨步行速度由慢到快D.曲线段AB的函数解析式为s=﹣3(t﹣20)2+1200(5≤t≤20)15.某汽车刹车后行驶的距离y(单位:m)与行驶的时间t(单位:s)之间近似满足函数关系y=at2+bt(a<0).如图记录了y与t的两组数据,根据上述函数模型和数据,可推断出该汽车刹车后到停下来所用的时间为()A.2.25s B.1.25s C.0.75s D.0.25s16.某商场将每件进价为80元的某种商品原来按每件100元出售,一天可售出100件.后来经过市场调查,发现这种商品单价每降低1元,其销量可增加10件.则商场按元销售时可获得最大利润.17.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专家预测,2019年我市猪肉售价将逐月上涨,每千克猪肉的售价y1(元)与月份x(1≤x≤12,且x为整数)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如下表所示.每千克猪肉的成本y2(元)与月份x(1≤x≤12,且x为整数)之间满足二次函数关系,且3月份每千克猪肉的成本全年最低,为9元,如图所示.(1)求y1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设销售每千克猪肉所获得的利润为w(元),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哪个月份销售每千克猪肉所第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课后作业1.在同一坐标系中,二次函数y =ax +bx 与一次函数y =bx ﹣a 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2.将二次函数y =x 2﹣4x +a 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若得到的函数图象与直线y =2有两个交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3 B .a <3 C .a >5 D .a <53.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周长为18,其中E 、F 、G 、H 为矩形ABCD 的各边中点,若AB =x ,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第3题第4题 第5题 第8题 第9题 第12题 4.如图,将抛物线y =﹣x 2+x +5的图象x 轴上方的部分沿x 轴折到x 轴下方,图象的其余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则新图象与直线y =﹣5的交点个数为 个.5.课堂上,老师给出一道题:如图,将抛物线C :y =x 2﹣6x+5在x 轴下方的图象沿x 轴翻折,翻折后得到的图象与抛物线C 在x 轴上方的图象记为G ,已知直线l :y =x +m 与图象G 有两个公共点,求m 的取值范围.甲同学的结果是﹣5<m <﹣1,乙同学的结果是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结果正确 B .乙的结果正确C .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才正确D .甲、乙的结果合在一起也不正确6.若min {a ,b ,c }表示a ,b ,c 三个数中的最小值,当y =min {x 2,x +2,8﹣x }时(x ≥0),则y 的最大值是( )A .4 B .5 C .6 D .7 7.对于二次函数y =ax 2﹣(2a ﹣1)x +a ﹣1(a ≠0),有下列结论:①其图象与x 轴一定相交;②若a <0,函数在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③无论a 取何值,抛物线的顶点始终在同一条直线上;④无论a 取何值,函数图象都经过同一个点.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个.8.如图,P 是抛物线y =x 2﹣x ﹣4在第四象限的一点,过点P 分别向x 轴和y 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A 、B ,则四边形OAPB 周长的最大值为 . 9.如图,二次函数y =﹣x 2+x +2交x 轴于点A 、B (A 在B 的右侧),与y 轴交于点C ,D 为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动点,则△ACD 面积的最大值是 . 10.已知二次函数y =﹣(x ﹣h )2+4(h 为常数),在自变量x 的值满足1≤x ≤4的情况下,与其对应的函数值y 的最大值为0,则h 的值为 .11.若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M 满足横、纵坐标都为整数,则把点M 叫做“整点”,例如P (1,0)、Q (2,﹣2)都是“整点”.抛物线y =mx 2﹣6mx +9m +2(m <0)与x 轴交于点A 、B 两点,若该抛物线在A ,B 之间的部分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区域(包括边界)恰有七个整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2<m ≤﹣1B .﹣2≤m <﹣1C .﹣1<m <﹣21 D .211-<≤-m 12.已知:如图,直线y =kx +b (k ,b 为常数)分别与x 轴、y 轴交于点A (﹣4,0),B (0,3),抛物线y =﹣x 2+4x +1与y 轴交于点C ,点E 在抛物线y =﹣x 2+4x +1的对称轴上移动,点F 在直线AB 上移动,CE +EF 的最小值是 .13.某经销商销售一种成本价为10元/kg 的商品,已知销售价不低于成本价,且物价部门规定这种产品的销售价不得高于18元/kg .在销售过程中发现销量y (kg )与售价x (元/kg )之间满足一次函数关系,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1)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2)若该经销商想使这种商品获得平均每天168元的利润,求售价应定为多少元/kg ?(3)设销售这种商品每天所获得的利润为W 元,求W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该商品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才能使经销商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和为10,则称此点为“合适点”.例如,点(1,9),(﹣2019,2029)…都是“合适点”. (1)求函数y =2x +1的图象上的“合适点”的坐标;(2)求二次函数y =x 2﹣5x ﹣2的图象上的两个“合适点”A ,B 之间线段的长; (3)若二次函数y =ax 2+4x +c 的图象上有且只有一个合适点”,其坐标为(4,6),求二次函数y=ax 2+4x +c 的表达式.。

最全二次函数概念的图像与性质导学案完整版.doc

最全二次函数概念的图像与性质导学案完整版.doc

第二节 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1课时)环节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一次函数的图像是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 。

2.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 .环节二 小组合学,探究新知。

1.试画出二次函数y=x 2的图像。

(1.2.3组黑色笔完成)(1)列表(2)描点 (3)连线2. 试画出二次函数y=-x 2的图像。

(4.5.6组黑色笔完成)3. 在1中画出二次函数y =2x 2的图象(1.2.3组红色笔完成) 在2中画出二次函数y =-2x 2的图象(4.5.6组红色笔完成)环节三:归纳总结,提炼升华。

反思小结:1.当a>0时,a 越大,a ,抛物线开口 。

当a<0时,a 越小,a ,抛物线开口 。

综上:对于任意a ≠0,a越大, 抛物线开口 。

环节四:达标检测,反馈提高 A 组1.二次函数2x y =的函数图像为_________,开口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对称轴为________ 二次函数2-x y =的函数图像为_________,开口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对称轴为________2.判断正误(1)函数y = x2与y = -x2的图像都是抛物线( ); (2)函数y = x2与y = -x2的图像对称轴都是x 轴 ( ); (3)函数y = x2与y = -x2的图像形状相同,开口方向相反( ) (4)抛物线y = 3x2在x 轴的下方(除顶点外)( )(5)在抛物线y = -5x2左侧, 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 3.已知72)2(--=ax a y 是二次函数,且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a 。

4.设边长为x 的正方形的面积为y ,y 是x 的二次函数,该函数的图象是下列各图形中( )B 组:1.在函数y = x 2上有两点,(-1,y 1),(-3,y 2),那么y 1,y 2,0的大小关系是( )A .y 1 < y 2 <0 B. y 2 < y 1 <0 C. y 1 > y 2 >0 D. y 2 > y 1 >02、直线1+-=x y 与抛物线2x y =有( )A .1个交点B . 2个交点C .3个交点D .没有交点3、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在直 角坐标系的原点O ,AD ∥x 轴,抛物线y = x 2和 y = -x 2别经过A ,B ,C ,D 点,将正方形成几部 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探索乐趣 :课下猜想并验证抛物线y = 3x2与y = 3x2+4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是轴对称图形吗?开方方向,对称轴、定点坐标分别是什么?温馨提示:只有不断的思考,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量的变化,才会有质的进步.赠送以下资料《二次函数的应用》中考题集锦10题已知抛物线222(0)y x mx m m =+-≠.(1)求证: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2)过点(0)P n ,作y 轴的垂线交该抛物线于点A 和点B (点A 在点P 的左边),是否存在实数m n ,,使得2AP PB =?若存在,则求出m n ,满足的条件;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解:(1)证法1:22229224m y x mx m x m ⎛⎫=+-=+- ⎪⎝⎭,当0m ≠时,抛物线顶点的纵坐标为2904m -<, ∴顶点总在x 轴的下方.而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或者,当0m ≠时,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2(02)m -,在x 轴下方,而该抛物线的开口向上,∴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证法2 :22241(2)9m m m ∆=-⨯⨯-=,当0m ≠时,290m >,∴该抛物线与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2)存在实数m n ,,使得2AP PB =.设点B 的坐标为()t n ,,由2AP PB =知,①当点B 在点P 的右边时,0t >,点A 的坐标为(2)t n -,,且2t t -,是关于x的方程222x mx m n +-=的两个实数根.2224(2)940m m n m n ∴∆=---=+>,即294n m >-.且(2)t t m +-=-(I ),2(2)t t m n -=--(II )由(I )得,t m =,即0m >.将t m=代入(II )得,0n =.∴当0m >且0n =时,有2AP PB =.②当点B 在点P 的左边时,0t <,点A 的坐标为(2)t n ,,且2t t ,是关于x 的方程222x mx m n +-=的两个实数根. 2224(2)940m m n m n ∴∆=---=+>,即 294n m >-.且2t t m +=-(I ),222t t m n =--(II )由(I )得,3mt =-,即0m >. 将3m t =-代入(II )得,2209n m =-且满足294n m >-. ∴当0m >且2209n m =-时,有2AP PB =第11题一人乘雪橇沿如图所示的斜坡笔直滑下,滑下的距离S (米)与时间t (秒)间的关系式为210S t t =+,若滑到坡底的时间为2秒,则此人下滑的高度为( )A.24米 B.12米C.米 D.6米答案:B第12题我市英山县某茶厂种植“春蕊牌”绿茶,由历年来市场销售行情知道,从每年的3月25日起的180天内,绿茶市场销售单价y (元)与上市时间t (天)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如图(1)中的一条折线表示.绿茶的种植除了与气候、种植技术有关外,其种植的成本单价z (元)与上市时间t (天)的关系可以近似地用如图(2)的抛物线表示.(2)求出图(2)中表示的种植成本单价z (元)与上市时间t (天)(0t >)的函数关系式;(3)认定市场销售单价减去种植成本单价为纯收益单价,问何时上市的绿茶纯收益单价最大? (说明:市场销售单价和种植成本单价的单位:元/500克.)答案:解:(1)依题意,可建立的函数关系式为:2160(0120)380(120150)220(150180)5t t y t t t ⎧-+<<⎪⎪=<⎨⎪⎪+⎩,,. ≤ ≤≤ (2)由题目已知条件可设2(110)20z a t =-+. 图象过点85(60)3,,2851(60110)203300a a ∴=-+∴=.. 21(110)20300z t ∴=-+ (0)t >.(3)设纯收益单价为W 元,则W =销售单价-成本单价. )图(1)图(2)(天)故22221160(110)20(0120)3300180(110)20(120150)3002120(110)20(150180)5300t t t W t t t t t ⎧-+---<<⎪⎪⎪=---<⎨⎪⎪+---⎪⎩,,. ≤ ≤≤ 化简得2221(10)100(0120)3001(110)60(120150)3001(170)56(150180)300t t W t t t t ⎧--+<<⎪⎪⎪=-+<⎨⎪⎪--+⎪⎩,,. ≤ ≤≤①当21(10)100(0120)300W t t =--+<<时,有10t =时,W 最大,最大值为100; ②当21(110)60(120150)300W t t =--+<≤时,由图象知,有120t =时,W 最大,最大值为2593;③当21(170)56(150180)300W t t =--+≤≤时,有170t =时,W 最大,最大值为56.综上所述,在10t =时,纯收益单价有最大值,最大值为100元.第13题如图,足球场上守门员在O 处开出一高球,球从离地面1米的A 处飞出(A 在y 轴上),运动员乙在距O 点6米的B 处发现球在自己头的正上方达到最高点M ,距地面约4米高,球落地后又一次弹起.据实验,足球在草坪上弹起后的抛物线与原来的抛物线形状相同,最大高度减少到原来最大高度的一半. (1)求足球开始飞出到第一次落地时,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足球第一次落地点C距守门员多少米?(取7=)(3)运动员乙要抢到第二个落点D,他应再向前跑多少米?(取5=)答案:解:(1)(3分)如图,设第一次落地时,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6)4y a x =-+. 由已知:当0x =时1y =. 即1136412a a =+∴=-,. ∴表达式为21(6)412y x =--+.(或21112y x x =-++)(2)(3分)令210(6)4012y x =--+=,.212(6)4861360x x x ∴-===-<.≈,(舍去). ∴足球第一次落地距守门员约13米.(3)(4分)解法一:如图,第二次足球弹出后的距离为CD根据题意:CD EF =(即相当于将抛物线AEMFC 向下平移了2个单位)212(6)412x ∴=--+解得1266x x =-=+1210CD x x ∴=-=. 1361017BD ∴=-+=(米). 解法二:令21(6)4012x --+=.解得16x =-,2613x =+.∴点C 坐标为(13,0).设抛物线CND 为21()212y x k =--+.将C 点坐标代入得:21(13)2012k --+=.解得:11313k =-(舍去),2667518k =+++=.21(18)212y x =--+ 令210(18)212y x ==--+,0.118x =-,21823x =+. 23617BD ∴=-=(米). 解法三:由解法二知,18k =, 所以2(1813)10CD =-=, 所以(136)1017BD =-+=. 答:他应再向前跑17米.第14题荆州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组到某县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指导菜农修建大棚种植蔬菜.通过调查得知:平均修建每公顷大棚要用支架、农膜等材料费2.7万元;购置滴灌设备,这项费用(万元)与大棚面积(公顷)的平方成正比,比例系数为0.9;另外每公顷种植蔬菜需种子、化肥、农药等开支0.3万元.每公顷蔬菜年均可卖7.5万元. (1)基地的菜农共修建大棚x (公顷),当年收益(扣除修建和种植成本后)为y (万元),写出y 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菜农期望通过种植大棚蔬菜当年获得5万元收益,工作组应建议他修建多少公项大棚.(用分数表示即可)(3)除种子、化肥、农药投资只能当年受益外,其它设施3年内不需增加投资仍可继续使用.如果按3年计算,是否修建大棚面积越大收益越大?修建面积为多少时可以得到最大收益?请帮工作组为基地修建大棚提一项合理化建议.答案:(1)()227.5 2.70.90.30.9 4.5y x x x x x x =-++=-+. (2)当20.9 4.55x x -+=时,即2945500x x -+=,153x =,2103x =从投入、占地与当年收益三方面权衡,应建议修建53公顷大棚. (3)设3年内每年的平均收益为Z (万元)()()2227.50.90.30.30.3 6.30.310.533.075Z x x x x x x x =-++=-+=--+(10分)不是面积越大收益越大.当大棚面积为10.5公顷时可以得到最大收益.建议:①在大棚面积不超过10.5公顷时,可以扩大修建面积,这样会增加收益. ②大棚面积超过10.5公顷时,扩大面积会使收益下降.修建面积不宜盲目扩大.③当20.3 6.30x x -+=时,10x =,221x =.大棚面积超过21公顷时,不但不能收益,反而会亏本.(说其中一条即可)第15题一家用电器开发公司研制出一种新型电子产品,每件的生产成本为18元,按定价40元出售,每月可销售20万件.为了增加销量,公司决定采取降价的办法,经市场调研,每降价1元,月销售量可增加2万件.(1)求出月销售量y (万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x 的取值范围); (2)求出月销售利润z (万元)(利润=售价-成本价)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x 的取值范围);(3)请你通过(2)中的函数关系式及其大致图象帮助公司确定产品的销售单价范围,使月销售利润不低于480万元.答案:略.第16题一座隧道的截面由抛物线和长方形构成,长方形的长为8m ,宽为2m ,隧道最高点P 位于AB 的中央且距地面6m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辆货车高4m ,宽2m ,能否从该隧道内通过,为什么?(3)如果隧道内设双行道,那么这辆货车是否可以顺利通过,为什么?答案:(1)由题意可知抛物线经过点()()()024682A P B ,,,,,设抛物线的方程为2y ax bx c =++ 将A P D ,,三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方程. 解得抛物线方程为21224y x x =-++ (2)令4y =,则有212244x x -++=解得1244x x =+=-212x x -=>∴货车可以通过.(3)由(2)可知21122x x -=>∴货车可以通过.第17题如图,在矩形ABCD 中,2AB AD =,线段10EF =.在EF 上取一点M ,分别以EM MF ,为一边作矩形EMNH 、矩形MFGN ,使矩形MFGN ∽矩形ABCD .令M N x=,当x 为何值时,矩形EMNH 的面积S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答案:解:矩形MFGN ∽矩形ABCD ,MN MFAD AB∴=. 2AB AD MN x ==,,2MF x ∴=.102EM EF MF x ∴=-=-. (102)S x x ∴=-2210x x =-+ 2525222x ⎛⎫=--+ ⎪⎝⎭.∴当52x =时,S 有最大值为252.第18题某企业信息部进行市场调研发现:信息一:如果单独投资A 种产品,则所获利润A y (万元)与投资金额x (万元)之间存在正比例函数关系:A y kx =,并且当投资5万元时,可获利润2万元.信息二:如果单独投资B 种产品,则所获利润B y (万元)与投资金额x (万元)之间存在二次函数关系:2B y ax bx =+,并且当投资2万元时,可获利润2.4万元;当投资4万元时,可获利润3.2万元.(1)请分别求出上述的正比例函数表达式与二次函数表达式;(2)如果企业同时对AB ,两种产品共投资10万元,请你设计一个能获得最大利润的投资方案,并求出按此方案能获得的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解:(1)当5x =时,12250.4y k k ===,,, 0.4A y x ∴=,当2x =时, 2.4B y =;当4x =时, 3.2B y =.2.4423.2164a ba b =+⎧∴⎨=+⎩解得0.21.6a b =-⎧⎨=⎩∴20.2 1.6B y x x =-+.(2)设投资B 种商品x 万元,则投资A 种商品(10)x -万元,获得利润W 万元,根据题意可得220.2 1.60.4(10)0.2 1.24W x x x x x =-++-=-++ 20.2(3) 5.8W x ∴=--+当投资B 种商品3万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5.8万元,所以投资A 种商品7万元,B 种商品3万元,这样投资可以获得最大利润5.8万元.第19题如图所示,图(1)是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在建造过程中装模时的设计示意图,拱高为30m ,支柱3350m A B =,5根支柱1122334455A B A B A B A B A B ,,,,之间的距离均为15m ,1515B B A A ∥,将抛物线放在图(2)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1)直接写出图(2)中点135B B B ,,的坐标; (2)求图(2)中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3)求图(1)中支柱2244A B A B ,的长度.答案:(1)1(30)B -,0,3(030)B ,,5(300)B ,; (2)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30)(30)y a x x =-+,把3(030)B ,代入得(030)(030)30y a =-+=.B A D MFB 图(1)图(2)l130a =-∴. ∵所求抛物线的表达式为:1(30)(30)30y x x =--+. (3)4B ∵点的横坐标为15, 4B ∴的纵坐标4145(1530)(1530)302y =--+=. 3350A B =∵,拱高为30,∴立柱44458520(m)22A B =+=. 由对称性知:224485(m)2A B A B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第六章《二次函数》全章导学案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第六章《二次函数》全章导学案

《6.1 二次函数》导学案学习目标:1.经历对实际问题情境分析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意义;2.了解二次函数关系式,会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中各项的系数。

一、知识准备:1.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 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 是x 的 ,x 叫做 。

2.我们已经学过的函数有: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其中 的图像是直线, 的图像是双曲线。

我们得到它们图像的方法和步骤是:① ;② ;③ 。

3. 形如___________y =,( )的函数是一次函数,当______0=时,它是 函数,图像是经过 的直线;形如k y x=,( )的函数是 函数,它的表达式还可以写成:① 、② 二、提出问题(展示交流):1.一粒石子投入水中,激起的波纹不断向外扩展,扩大的圆的面积S 与半径r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2.用16m 长的篱笆围成长方形圈养小兔,圈的面积y(㎡)与长方形的长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3.要给一个边长为x (m)的正方形实验室铺设地板,已知某种地板的价格为每平方米240元,踢脚线价格为每米30元,如果其它费用为1000元,那么总费用y (元)与x (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

三、归纳提高(讨论归纳):观察上述函数函数关系有哪些共同之处?它们与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有什么不同? 。

一般地,形如 ,( ,且 )的函数为二次函数。

其中x 是自变量, 函数。

四、例题精讲(小组讨论交流): 例1 函数y=(m +2)x22-m +2x -1是二次函数,则m= .点拨:从二次函数的定义出发:看二次项的系数和次数确定m 的取值例2.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有( )①y=x +x 1;②y=3(x -1)2+2;③y=(x +3)2-2x 2;④y=21x+x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3、写出下列各函数关系,并判断它们是什么类型的函数.⑴圆的面积y (cm 2)与它的周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⑵某种储蓄的年利率是1.98%,存入10000元本金,若不计利息税,求本息和y (元)与所存年数x 之间的函数关系;⑶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和为26cm ,求菱形的面积S (cm 2)与一对角线长x (cm )之间的函数关系五、课堂训练1.下列函数中,二次函数是( ) A .y=6x 2+1 B .y=6x +1 C .y=x 6+1 D .y=26x +12.函数y=(m -n )x 2+mx +n 是二次函数的条件是( ) A .m 、n 为常数,且m ≠0 B .m 、n 为常数,且m ≠n C .m 、n 为常数,且n ≠0D .m 、n 可以为任何常数3.半径为3的圆,如果半径增加2x ,则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 AS=2π(x +3)2B.S=9π+xC.S=4πx 2+12x +9 D S=4πx 2+12πx +9π4.下列函数关系中,满足二次函数关系的是( )A.圆的周长与圆的半径之间的关系;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物体质量的关系;C.圆柱的高一定时,圆柱的体积与底面半径的关系;D.距离一定时,汽车行驶的速度与时间之间的关系.5.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a ,另一条对角线为它的3倍,用表达式表示出菱形的面积S 与对角线a 的关系_________.6.若一个边长为x cm 的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的表面积为y cm 2,则___________y =,其中x 的取值范围是 。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案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教学设计课题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一) 单元第一单元学科数学年级九年级学习目标1.学生会用描点法画出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使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图象性质的过程.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重点使学生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难点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以及探索二次函数性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师:同学们,回忆一下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2、一次函数图象是什么样的?它的图像画法步骤,你还记得吗,请列出来。

3、二次函数图象是什么形状呢?是否可以借鉴一次函数的图像画法呢?学生回顾.通过回顾所学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讲授新课一、探究二次函数y=ax2(a>0)的图象和性质1.探究:画二次函数的图象.(1)列表:在列表时对自变量x取这些值的理由是什么?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2)描点:描点时应以哪些数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以x取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光滑的曲线顺次连接学生填表.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观察表达式的特点.通过学生思考和点A与点A′,点B与点B′,…,它们有什么关系?由此你能作出什么猜想?从图还可看出,y轴右边描出的各点,当横坐标增大时,纵坐标怎样变化?y=x2的图象在y轴右边所有点都具有这样的性质吗?图象在y轴右边的部分,函数值随自变量取值的增大而增大,简称为“右升”.当x<0 (在对称轴的左侧)时,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简称为“左降”.当x>0 (在对称轴的右侧)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简称为“右升”.抛物线y=x2在x轴的上方(除顶点外),顶点是它的最低点,开口向上,并且向上无限伸展;当x=0时,函数y的值最小,最小值是0.我们已经正确画出了y=x2的图象,因此,现在可以从图象看出的其他一些性质(除了上面已知的关于y轴对称和“右升”外),还有哪些性质?对称轴与图象的交点是___________;图象的开口向_________;图象在对称轴左边的部分,函数值随自变量取值的增大而_________,简称“左降;当x=_______时,函数值最_____.一般地,当a>0时,y=ax2的图象都具有上述性质.于是我们画y=ax2(a>0)的图象时,可以下观察图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交流对函数性质的认识,并积累从图象的角度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先画出图象在y 轴右边的部分,然后利用对称性,画出图象在y 轴左边的部分.在画右边部分时,只需“列表、描点、连线”三个步骤.例 1 画二次函数212y x =的图象. 二、探究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和性质探究:我们已经会画212y x =的图象, 能不能从它得出二次函数212y x =-的图象呢? 分析:把212y x =的图象沿着x 轴翻折并将图象 “复制”出来, 就可以得到212y x =-的图象.画二次函数212y x =-的图象. 在212y x =的图象上任取一点21(,)2P a a ,它关于x 轴的对称点Q 的坐标是21(,)2P a a -.如图所示,从点Q 的坐标看出,点Q 在212y x =-的图象上.由此可知,212y x =-的图象与 212y x =的图象关于x 轴对称.因此只要把212y x = 的图象沿着x 轴翻折并将图象“复制”出来,就可得到212y x =-的图象.如图的绿色曲线.观察图象,归纳与总结:一般地,抛物线y =ax 2的对称轴是_____,顶点是________.当a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______,顶点是抛物线的最_____点,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_____,在对称轴的右学生动手画图象.对比画图.归纳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和性培养学生画图能力.体会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和性质.掌握y =ax 2(a <0)的图象和性质.侧,y 随x 的增大而_____.当a <0时,抛物线的开口向___,顶点是抛物线的最_____点,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在对称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 例2 画二次函数214y x =-的图象.观察函数2y x =和212y x =图象的开口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观察函数2y x =-和212y x =-图象的开口大小,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三、抛物线的概念在棒球赛场上,棒球在空中沿着一条曲线运动,它与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相像吗?以棒球在空中经过的路线的最高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x 轴的正方向水平向右,y 轴的正方向竖直向上,则可以看出棒球在空中经过的路线是形如y =ax 2(a <0)的图象的一段.由此受到启发,我们把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这样的曲线叫作抛物线,简称为抛物线y =ax 2.一般地,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0,0)叫作抛物线y =ax 2的顶点.质.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抛物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重要的数学模型.巩固练习 1、直接运用性质填空: (1)图象的对称轴是 , 顶点是 ,图象的开口向 ; (2)图象的对称轴是 , 顶点是 ,图象的开口向 . 2、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经过点A . (1)求a 的值;(2)试判断点(-4,12)是否在此函数的图象上.3、已知函数221m m y mx --=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1)求m 的值;(2)当x =3时,函数值是多少?当y =-6时,求x 的值;(3)试说明当x <3时,函数值的变化情况,并求当x 为何值时,函数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4、底面是边长为x (cm )的正方形,高为0.5 cm 的长方体的体积为y (cm 3).(1)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2)根据图象求出y =8 cm 3时,底面边长x 的值; (3)根据图象,求出x 为何值时,y ≥4.5 cm 3.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巩固学习,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展示出来,并且让学生得到进一步的锻炼.让学生建立自己对本节内容的认知.课堂小结学生自主交流、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板书1.2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1.探究: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1)列表:(2)描点:(3)连线:。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二次函数y=ax的图象和性质》导学案

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一、新课导入1.导入课题:问题1:用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是什么?问题2:我们学过的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图形?那么,二次函数的图象会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这节课我们画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板书课题:二次函数y=a x2(a≠0)的图象.2.学习目标:(1)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知道抛物线y=a x2是轴对称图形,知道抛物线y=a x2的开口方向与a的符号有关.(2)能根据图象说出抛物线y=a 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能根据a的符号说出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还是最低点.3.学习重、难点:重点:画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相关概念.难点:画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29页到第31页的“思考”.(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数形结合.(4)自学参考提纲:①画出函数y=x2的图象.x…-3 -2 -1 0 1 2 3 …y=x2…9 4 1 0 1 4 9 …②二次函数y=a x2+b x+c的图象是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③函数y=x2的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0),顶点是图象的最低点.④在①中的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12x2与y=2x2的图象,观察所画三个图象,说明它们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⑤由④,说明二次函数y=a x2(a>0)的图象的形状、对称轴、开口方向、顶点.二次函数y=a x2(a>0)的图象是抛物线,对称轴是y轴,开口向上,顶点是(0,0).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看学生能否熟练地用描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能否观察图象得到所需的结论.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或分类指导,对列表取值进行指导.(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4.强化:(1)交流学习成果:展示画图效果,总结a>0时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的相关性质.(2)总结:①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一般地,二次函数y=a x2+b x+c的图象就叫做抛物线y=a x2+b x+c,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②抛物线y=a x2关于y轴对称,抛物线y=a x2的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0,0).③a>0时,抛物线y=a x2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探究y=a x2(a<0)的图象特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方法:画图,从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开口大小等方面观察图象,寻找它们的共同特点.(4)探究提纲:①完成探究,回答这些抛物线异同点:共同点:开口都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0,0).不同点:x2的系数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②总结a<0时,抛物线y=a x2的性质.当a<0时,抛物线a 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轴,顶点是原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小.③观察前面所画的六条抛物线,你能说说抛物线y=a x2与y=-a x2有何关系吗?抛物线y=a x2与y=-a x2关于x轴对称.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画图和识图的情况.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相互交流、研讨.4.强化:(1)交流:a<0时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的性质.(2)强调a的符号对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的开口方向的影响,|a|的大小对二次函数y=a x2的图象的开口大小的影响.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小组交流与回答问题的情况,学习效果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的设计比较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初步掌握其性质,画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与其他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对比.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动手操作、探究归纳的过程中,逐步获取图象传达的信息,熟悉图象语言,进而形成函数思想.(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70分)1.(15分)抛物线y=2x2的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是(0,0).2.(15分)已知下列二次函数①y=-x2;②y=35x2;③y=15x2;④y=-4x2;⑤y=4x2.(1)其中开口向上的是②③⑤(填序号);(2)其中开口向下且开口最大的是①(填序号);(3)有最高点的是①④(填序号).3.(20分)分别写出抛物线y=4x2与y=-14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解:抛物线y=4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顶点坐标(0,0).抛物线y=-14x2的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顶点坐标(0,0).4.(20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y=13x2;y=-13x2.解:列表:…-3-2-10123…y=13x2 (34)3130 13433…x …-3 -2 -1 0 1 2 3 …y=-13x2…-3 -43-130 -13-43-3 …作图如图所示.二、综合应用(20分)5.(20分)已知一次函数y=a x+b和二次函数y=a x2,其中a≠0,b<0,则下面选项中,图象可能正确的是(C)三、拓展延伸(10分)6.(10分)m 为何值时,函数-m my mx=2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解:由题意得,,m m m ⎧-=⎨<⎩220解得m=-1∴当m=-1时,函数-m my mx=2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

2022年初中数学《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精品教案》公开课教案

2022年初中数学《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精品教案》公开课教案

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正确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重点)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重点)3.掌握形如y=ax2的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并会应用;(难点)4.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一、情境导入我们都见过篮球运发动投篮,你知道篮球从出手到落入篮圈内的路线是什么图形吗?它是如何画出来的?我们把篮球从出手到落入篮圈内的曲线叫抛物线,你还能举出一些抛物线的例子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类型一】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以下函数的图象:①y=12x2;②y=2x2;③y=-12x2;④y=-2x2.根据图象答复以下问题:(1)这些函数的图象都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对称轴是什么?(2)图象有最高点或最低点吗?如果有,最高点或最低点的坐标是什么?解析:要画出四个函数的图象,需先列表,因为在这些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故应以原点O为中心,对称地选取x的值,列出函数的对应值表.解:列表:描点、连线,函数图象如以下图.(1)这四个函数的图象都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都是y 轴;(2)函数y =2x 2和y =12x 2的图象有最低点,函数y =-12x 2和y =-2x 2的图象有最高点,这些最低点和最高点的坐标都是(0,0).方法总结:(1)画形如y =ax 2(a ≠0)的图象时,x 的值应从最低(或最高)点起左右两边对称地选取.(2)连线时,一般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将点连接起来,一定注意连线要平滑,不能画成折线.(3)抛物线的概念: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是抛物线,简称为抛物线y =ax 2.(4)抛物线的特点:①有开口方向;②有对称轴;③有顶点——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抛物线的顶点也是它的最低点或最高点.【类型二】同一坐标系中两种不同图象的判断当ab >0时,抛物线y =ax 2与直线y =ax +b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解析:根据a、b的符号来确定.当a>0时,抛物线y=ax2的开口向上.∵ab>0,∴b>0.∴直线y=ax+b过第一、二、三象限.当a<0时,抛物线y=ax2的开口向下.∵ab>0,∴b<0.∴直线y=ax+b过第二、三、四象限.应选D.方法总结:本例综合考查了一次函数y=ax+b和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因为在同一问题中相同字母的取值是相同的,所以应从各选项中两个函数图象所反映的a的符号是否一致入手进行分析.探究点二:抛物线y=ax2的开口方向、大小与系数a的关系如图,四个二次函数图象中,分别对应:①y=ax2;②y=bx2;③y=cx2;④y=dx2,那么a、b、c、d的大小关系为()A.a>b>c>dB.a>b>d>cC.b>a>c>dD.b>a>d>c答案:A方法总结:抛物线y=ax2的开口大小由|a|确定,|a|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探究点三: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y=ax2(a≠0)与直线y=2x-3相交于点A(1,b),求:(1)a,b的值;(2)函数y=ax2的图象的顶点M的坐标及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的坐标;(3)△AMB的面积.解析:直线与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交点坐标可利用方程求解,而求△AMB的面积,一般应画出草图进行解答.解:(1)∵点A (1,b )是直线y =2x -3与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的交点,∴点A 的坐标满足二次函数和直线的关系式,∴⎩⎪⎨⎪⎧b =a ×12,b =2×1-3,∴⎩⎪⎨⎪⎧a =-1,b =-1; (2)由(1)知二次函数为y =-x 2,顶点M (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由-x 2=2x -3,解得x 1=1,x 2=-3,∴y 1=-1,y 2=-9,∴直线与二次函数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3,-9);(3)如以下图,作AC ⊥x 轴,BD ⊥x 轴,垂足分别为C 、D ,根据点的坐标的意义,可知MD =3,MC =1,CD =1+3=4,BD =9,AC =1,∴S △AMB =S 梯形ABDC -S △ACM -S △BDM =12×(1+9)×4-12×1×1-12×3×9=6.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题目,最好画出草图,利用数形结合,解答相关问题.探究点四:二次函数y =ax 2的性质【类型一】二次函数y =ax 2的增减性作出函数y =-x 2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利用图象答复以下问题:(1)在y 轴左侧图象上任取两点A (x 1,y 1),B (x 2,y 2),使x 2<x 1<0,试比拟y 1与y 2的大小;(2)在y 轴右侧图象上任取两点C (x 3,y 3),D (x 4,y 4),使x 3>x 4>0,试比拟y 3与y 4的大小.解析: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来确定有关数值大小比拟,是一种比拟常用的方法.解:(1)图象如以下图,由图象可知y 1>y 2;(2)由图象可知y 3<y 4.方法总结: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问题,最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的草图,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免解题时产生错误.【类型二】二次函数y =ax 2的最值函数y =(1-n )xn 2+n -4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当n 为何值时,抛物线有最低点?并求出这个最低点的坐标.这时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解:∵函数y =(1-n )xn 2+n -4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n 2+n -4=2,1-n ≠0.解得n =2或n =-3.∵抛物线有最低点,∴1-n >0,即n <1.∴n =-3.∴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方法总结:抛物线有最低点或最高点是由抛物线y =ax 2(a ≠0)的二次项系数a 的符号决定的;当a >0时,抛物线有最低点;当a <0时,抛物线有最高点.而此题常错误地认为n >0时,抛物线有最低点.正确的答案应为1-n >0,即n <1时,抛物线有最低点,因为二次项系数是(1-n ).探究点五:利用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解题 【类型一】利用二次函数y =ax 2的性质解题当m 为何值时,函数y =mxm 2-m 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当x 为何值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这个函数有最大值还是最小值?这个值是多少?解:由题意,得m 应满足⎩⎪⎨⎪⎧m <0,m 2-m =2,解得m =-1.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这个函数有最大值,最大值是0.方法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函数y =ax 2(a ≠0)的有关性质.当a >0时,图象开口向上,函数有最小值0;当a <0时,图象开口向下,函数有最大值0.当a <0且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类型二】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的实际应用如图,是一座抛物线形拱桥的示意图,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 的宽为20m ,如果水位上升3m ,水面CD 的宽为10m.(1)建立如以下图的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资的货车从甲地出发需经过此桥开往乙地,甲地距此桥280km(桥长忽略不计).货车正以每小时40km 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了1h 时,突然接到紧急通知:前方连降暴雨,造成水位以每小时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到通知时,水位在CD 处,当水位涨到桥拱最高点O 时,禁止车辆通行).问:如果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能否平安通过此桥?假设能,请说明理由;假设不能,要使货车平安通过此桥,速度应超过每小时多少千米?解:(1)设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ax 2(a ≠0),拱桥最高点O 到水面CD 的距离为h m ,那么D (5,-h ),B (10,-h -3).∴⎩⎪⎨⎪⎧25a =-h ,100a =-h -3,解得⎩⎪⎨⎪⎧a =-125,h =1.∴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125x 2; (2)水位由CD 处涨到最高点O 的时间为h ==4(h),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的路程为40×1+40×4=200<280,∴货车按原来速度行驶不能平安通过此桥.设货车速度提高到x km/h ,即当4x +40×1=280时,x =60.∴要使货车平安通过此桥,货车的速度应超过60km/h.方法总结:一般地,求二次函数y =ax 2的表达式时,只需一个点(坐标原点除外)的坐标即可.而此题由于点B ,D 的纵坐标未知,故需设出CD 到桥顶的距离h 作为辅助未知数.三、板书设计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图象⎩⎪⎨⎪⎧画y =ax 2图象y =ax 2图象的形状、特点性质⎩⎪⎪⎨⎪⎪⎧a >0⎩⎪⎨⎪⎧当x <0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0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0时,函数取得最小值,y 最小值=0,且y 没有最大值,即y ≥0a <0⎩⎪⎨⎪⎧当x <0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0时,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0时,函数取得最大值,y 最大值=0,且y 没有最小值,即y ≤0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第2课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1.理解并掌握科学记数法表示小于1的数的方法;(重点)2.能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复原为原数.一、情境导入同底数幂的除法公式为a m÷a n=a m-n,有一个附加条件:m>n,即被除数的指数大于除数的指数.当被除数的指数不大于除数的指数,即m=n或m<n时,情况怎样呢?二、合作探究探究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类型一】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2021年6月18日中商网报道,一种重量为千克,机身由碳纤维制成,且只有昆虫大小的机器人是全球最小的机器人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10-4×10-5×10-5D.106×10-6解析:×10-4.应选A.方法总结:绝对值小于1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正整数.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类型二】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复原为原数用小数表示以下各数:(1)2×10-7; ×10-5;×10-3; ×10-1.解析: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即可.解:(1)2×10-7×10-5=0.0000314;×10-3=0.00708;×10-1=0.217.方法总结:将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a×10-n复原成通常表示的数,就是把a的小数点向左移动n位所得到的数.三、板书设计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小于1的数:一般地,一个小于1的正数可以表示为a×10n,其中1≤a<10,n是负整数.从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来看,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既有教师主导课堂的例题讲解,又有学生主导课堂的自主探究.课堂上学习气氛活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在拓展学生学习空间的同时,又有效地保证了课堂学习质量。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导学案

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所描述的关系◆导学目标1、二次函数的定义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1)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体会“生活中处处留心皆数学”的真理。

(2)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能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堂导学例1、某果园有100颗橙子树,每一颗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颗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

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颗树,平均每颗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

⑴问题中有哪些变量?其中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⑵假设果园增种x 颗橙子树,那么果园共有多少颗橙子树?这时平均每颗树结多少个橙子?⑶如果果园橙子的总产量为y 个,那么请你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

知识点:一般地,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例2、下列各函数中,y 是x 的二次函数的是( )(A )01=-+y x (B )2)1()1)(1(---+=x x x y (C )211x y ++= (D )023)1(22=-+-y x 思路点拨:以二次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y=ax 2+bx+c (a ≠0)例3、在例1问题中,种多少颗橙子树,可以使果园橙子的总产量最多?◆当堂导练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2232251,22,2521,321t t s x y x x y x y ++=+=+-=+-=2、圆的半径是1㎝,假设半径增加x ㎝时,圆的面积增加y ㎝2, ⑴写出y 与x 之间的关系式;⑵当圆的半径分别增加1㎝,2㎝,2㎝时,圆的面积增加多少?3、某工厂计划为一批长方体形状的产品涂上油漆,长方体的长和宽相等,高比长多0.5m. ⑴长方体的长和宽用x(m)表示,长方体需要涂漆的表面积S (m 2)如何表示?⑵如果涂漆每平方米所需要的费用是5元,油漆每个长方体所需费用y (元)表示,那么y 的表达式是什么?右手栏◆课后练习基础训练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A )162+=x y (B )16+=x y (C )16+=x y (D )162+=xy 2、已知二次函数)0(2≠=a ax y ,若当5=x 时,25=y ,则当1=x 时,y 的值为________。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课教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引言1.1 二次函数的定义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的定义,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

通过示例说明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f(x) = ax^2 + bx + c,其中a、b、c为常数,a ≠0。

1.2 二次函数的图象解释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和特点,如开口方向、顶点等。

利用图形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观察并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函数表达式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二次函数的顶点2.1 顶点的定义解释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概念,即图象的最高点或最低点。

通过示例说明如何找到二次函数的顶点。

2.2 顶点的性质探讨顶点在二次函数图象中的重要性,如顶点是图象的对称中心。

利用图形和数学推导说明顶点的性质,如顶点的横坐标是-b/2a。

第三章:二次函数的开口3.1 开口方向的定义解释二次函数开口的概念,即函数图象向上或向下的弯曲形状。

通过示例说明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

3.2 开口与a的关系探讨开口方向与二次函数系数a的关系,如a > 0时开口向上,a < 0时开口向下。

利用图形和数学推导说明开口与a的关系。

第四章:二次函数的增减性4.1 增减性的定义解释二次函数增减性的概念,即函数值随自变量增大或减小的变化趋势。

通过示例说明如何判断二次函数的增减性。

4.2 增减性与a的关系探讨增减性与二次函数系数a的关系,如a > 0时函数先增后减,a < 0时函数先减后增。

利用图形和数学推导说明增减性与a的关系。

第五章:二次函数的零点5.1 零点的定义解释二次函数零点的概念,即函数图象与x轴的交点。

通过示例说明如何找到二次函数的零点。

5.2 零点与判别式的关系探讨零点与二次函数判别式b^2 4ac的关系,如判别式大于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零点。

利用图形和数学推导说明零点与判别式的关系。

第六章:二次函数的方程6.1 方程的定义解释二次函数方程的概念,即通过设置f(x) = 0来表示二次函数的零点。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6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6

怀文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随堂练习初三数学(5.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设计:胡婷婷审校:洪武洋班级学号姓名一、知识点函数图像的画法二、典型例题1.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并观察图象的特征.(1)列表:函数y=x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根据函数y=x2的特征,选取自变量x的值,计算对应的函数值y,并填入下表.(2)描点:以表中的每个x值为点的横坐标、对应的y值为点的纵坐标,在图(1)的直角坐标系中描出相应的点.(按x的值从小到大,从左到右描点)(3)连线:用平滑的曲线顺次连接所描出的点,即得二次函数y=x2的图象.(能用直线连接吗?)图(1)图(2)2.思考:二次函数y=x2的图象有什么特征?23实际上,二次函数y=x2与y=-x2的图像都是,都有一条对称轴是,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 .5.二次函数y=ax2(a≠0)的性质:三、适应练习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21x ; (2)y=22x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分别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1)y =-21x ; (2)y =-22x .3.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开口 ,对称轴是 ,顶点是 . 4.点A (2,-4)在函数y =-x 2的图象上,点A 在该图象上的对称点的坐标是 . 5.二次函数y=221x 与 y =-221x 的图象关于 对称. 6.若点A (1,a )B (b ,9)在函数y=x 2的图象上,则a= ,b= .怀文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随堂练习初 三 数 学(5.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设计:胡婷婷 审校:洪武洋 班级 学号 姓名一、基础练习1. 当m 为何值时,y=(m-3)5)1(232-+++-x m x m m 是二次函数?2. 二次函数y=ax 2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是_________线 (2)对称轴是___________ (3)顶点坐标是___________ (4)如图(1),当a>0时,开口向____,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当x<0时, 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顶点是抛物线的最____点,此时当x=0时,y 最小值=_______. (5)如图(2),当a<0时,开口向____,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顶点是抛物线的最____点, 此时当x=0时,y 最大值=_______.图(1) 图(2)二、拓展练习1. 抛物线y=4x 2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 顶点坐标为_________,开口向____,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当x=0时,y 有最___值为________. 2. 抛物线y=31-x 2的对称轴是_____, 顶点坐标为________,开口向____,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___________;当x=0时,y 有最大值为_________. 3. 二次函数22-=mmx y 的图象有最高点,则m=____________.4. 当m=____时,抛物线y=mmx m ++2)1(开口向下,对称轴是_________,当x___________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5. 若点(-1,y 1), (-4,y 2)在二次函数y =-3x 2的图象上,则y 1,y 2大小关系是________.6.已知a <-1,点(a -1,y 1)、(a ,y 2)、(a +1,y 3)都在函数y=x 2的图象上,则( ) A .y 1<y 2<y 3 B .y 1<y 3<y 2 C .y 3<y 2<y 1 D .y 2<y 1<y 3 7.点A (21,b )是抛物线y=x 2上的一点,则b= ;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坐标是 .8.函数y=x 2与y=-x 2的图象关于 对称,也可以认为y=-x 2,是函数y=x 2的图象绕 旋转得到.9.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内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1) y =-x 2, (2) 221x y =10. 已知直线y= -x +2与抛物线y=ax 2相交于A 、B 两点,且点A 坐标为(-2,b ).(1)求二次函数解析式及其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当x 取何值时,二次函数y=ax 2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3)求A 、B 两点及抛物线的顶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11.已知y=m mm x+2是x 的二次函数。

九年级数学下第五章二次函数5.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2.3二次函数y=ax2+bx+c(a≠0)

九年级数学下第五章二次函数5.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5.2.3二次函数y=ax2+bx+c(a≠0)

知2-讲
例2 [期末·南通] 关于抛物线y=-x2-2x-3,下列说法 中错误的是( C ) A. 开口向下 B. 对称轴是直线x=-1 C. 当x>-1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 顶点坐标为(-1,-2)
知2-讲
解题秘方:紧扣函数表达式中的系数和二次函数的性 质逐一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
当x= -2ba 时,
4ac-b2
y最小值= 4a
当x= -2ba 时, y最大值= 4ac-b2
4a
活学巧记:
知2-讲
曲线名叫抛物线,线轴交点是顶点,顶点纵标是最值.
如果要画抛物线,描点平移两条路.
提取配方定顶点,平移描点皆成图.
列表描点后连线,五点大致定全图.
若要平移也不难,先画基础抛物线,
顶点移到新位置,开口大小都不变
a>0
a<0
开后方向
对称轴
向上
向下
对称轴 顶点坐标
增减性
最值
知2-讲
直线 x=-2ba
(-2ba,4ac4-a b2)
当x< -2ba 时,y 当x< -2ba 时,y 随 随x的增大而减小;x 的增大而增大; 当x> -2ba 时,y随 当x> -2ba 时,y 随 x的增大而增大 x的增大而减小
又∵
4ac-b2 4×(-1)×(-3)-(-2)2
4a =
4×(-1)
=-2,∴顶点坐
标是(-1,-2),故选项D 正确.
方法总结:
知2-讲
若不画图像直接得出函数图像的特征,则必须根据
函数图像的特征与二次函数表达式中系数之间的
关系来确定.对于抛物线y=ax2+bx+c,其中a决定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

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2. 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对称性、单调性等;3. 让学生学会绘制二次函数的图像,并能分析图像的特点;4. 培养学生运用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及图像特点;难点: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及分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2. 利用数形结合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3. 采用实例分析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二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等;2. 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的应用;2. 讲解:介绍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形式,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3. 演示:利用PPT展示二次函数的图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4. 练习:让学生绘制一些二次函数的图像,并分析其性质;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的特点;6.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受二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二次函数的图像时,要注重让学生理解顶点、对称轴等关键点的作用,以便能更好地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讨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运动、最优化问题等;2. 介绍二次函数与其他数学知识的关系,如导数、积分等;3. 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在自然界中的体现,如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等。

七、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图像特点;2. 强调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3. 提醒学生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复习教案(共五篇)

(教案)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复习教案(共五篇)

(教案)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复习教案(共五篇)第一篇:(教案)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复习教案《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复习课教案海洲初级中学初三数学备课组内容来源: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教科书教学内容:二次函数图像与性质复习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复习二次函数的性质,体会配方、平移的作用以及在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判断a、b、c的取值情况。

3.在解决二次函数相关问题时,渗透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中考意识。

教材分析:二次函数是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第三种函数,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它与学生前面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有密切的联系,也是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的一个知识的交汇点。

本节课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复习,从特殊到一般,再由普遍的一般规律去指导具体的函数问题,加深学生对函数图象和性质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体系,发展技能,归纳解题方法,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学情分析学生具有初步的、零散的关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知识基础,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缺乏解决问题有效的、系统的方法,解决问题办法单一,较难想到运用函数的图象解决问题。

本节课针对班级学生特点采取小组合作进行教学,通过小组的交流、讨论和展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把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紧密联系在一起,掌握解决一类问题的常用方法。

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1、已知关于x的函数y=2、已知函数y=-2x-2,化为y=a+3x-4是二次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k的形式:此抛物线的开口向,对称轴为,顶点坐标;当x= 时,抛物线有最值,最值为;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少。

3、二次函数y=-3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4、若二次函数y=2x+m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m的取值范围是5、抛物线的顶点在(-1,-2)且又过(-2,-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5.2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学习目标:
1.能用描点法画函数y=x2的图像;
2.能画函数y=-x2的图像,并说出它与y=x2的图像的共同特征;
3.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

学习过程:
【创设情境】
复习:1.画函数图像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2.研究函数性质方法:数形结合.
3.猜想二次函数图像是怎样的?
【新知探究】
问题1:根据二次函数y=x2表达式,你能描述它的图像有什么特征吗?
问题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x²的图像。

①列表
③连线
(2)类似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

(3)二次函数y=x2的图像与二次函数y=-x2的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总结归纳:
【拓展延伸】
问题3:
(1)若点P(2,-1)在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上,则该函数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

(2)直线y=3x-2与抛物线y=x2的交点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扣目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说说自己的收获。

【课堂反馈】
见《课时作业本》P6的“课堂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