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观后感
《记住乡愁》观后感五篇
![《记住乡愁》观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7e4b7fe009581b6bd9ebca.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五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记住乡愁》是由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组织拍摄的系列纪录片。
该片讲述中国乡土故事,通过传承千百年的家风祖训,探寻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住乡愁》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记住乡愁》观后感范文1马头墙、老祠堂、老水口、老亭子、石板路,每每想起故乡,这些熟悉景象仿佛电影一般出现在脑海中。
我的故乡隐藏于大山之中,保持着她独有的那份恬淡和朴素。
近些年,这个寂静的山村渐渐迎来不少外地人,他们成群结伴的跑到我们乡下,拿着相机绕着村子拍这拍那,找寻这份宁静清幽。
或许,他们也是来寻找那份久违的乡愁。
故乡是什么?我想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是你生命开始的地方,也是人生出发的起点,那里的一草一木,你都再熟悉不过。
那里的每条小径每座山岗都留有你轻盈欢快的脚印,那里的小河你游过泳、抓过鱼,那里的树林你爬过树、掏过鸟窝……故乡是你亲手种下的那棵小树,是门口那被岁月磨得光滑的石凳;故乡是你牵过的那头老牛,是村前的那口古井,是那青青的石板路;故乡是村旁的那条宁静弯曲小河,是栖满白鹭的青青山岗。
故乡是常年在外的你,一旦回到它的怀抱,它的一切的一切都能勾起你无限温暖的回忆。
故乡是一种归宿的眷恋,是一种宁静的表达。
故乡是一种记忆,但是故乡也是实实在在的,故乡的情谊都有许多熟悉的实物承载着。
当你的记忆和实体重合在一起的时候,你就找到了故乡的所在。
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替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每当想起这些载体即将消失的时候,内心总觉得莫名的伤感——我终将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
随着城镇的无限扩张,多少人都会在这场运动中失去自己的故乡,故乡将成为你我永远的心灵之殇。
《记住乡愁》观后感心得体会
![《记住乡愁》观后感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f30542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8.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心得体会
《记住乡愁》是一部以记录中国乡村变迁为主题的纪录片。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深深
地感受到了乡愁的力量和价值。
首先,通过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乡村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片中展现的风景如画的
田园景色、古老的民居和古朴的村落都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这些乡村的特点
在现代城市中很难找到,它们代表着传统和文化的延续,让人不禁想起自己的故乡。
其次,这部纪录片也反映了乡村变迁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
多的人离开了乡村,乡村的人口老龄化和凋零成为了一个普遍的问题。
同时,传统的
农业经济也面临着困境,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去城市谋求发展。
这些问题都让我不禁为
乡村的未来感到担忧,但也让我更加珍惜和思考自己的乡愁。
最后,这部纪录片让我明白了乡愁的内涵和价值。
乡愁不仅仅是对家乡的思念和情感,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认同和珍视。
它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根脉,让我
们有了归属感和认同感。
只有记住乡愁,才能继承和传承乡村的美好和精神。
总的来说,观看《记住乡愁》让我对乡村变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它让我反思
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和认同,更加珍惜和思索乡村的美好和存在价值。
希望能够有更多
的人关注和支持乡村发展,保护好我们的乡愁。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91536a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36.png)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篇一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嘿,朋友,你知道廉村吗?最近我去参观了廉村,那感受,真叫一个特别!一走进廉村,那种古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可能你会觉得,不就是个古村嘛,能有啥特别的。
但我告诉你,还真不一样!那些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墙壁,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在村里溜达的时候,看到了一家老宅子,门口的石狮子都已经风化得不成样子了。
我就在想,这得经历多少风雨啊!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住着一大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廉村的街道也很有意思,窄窄的,弯弯的。
走在上面,我觉得自己就像穿越回了古代。
说不定脚下的这块石板,曾经被某位大诗人踩过呢!不过说真的,看到这些古建筑,我心里也有点不是滋味。
为啥呢?因为现在很多地方都在搞现代化建设,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都给拆了。
咱们是不是应该多留点这样的地方,让后人也能看看过去的样子?走着走着,我看到一个老爷爷坐在门口晒太阳。
我就凑过去跟他聊天,他给我讲了好多廉村的历史和故事。
我突然觉得,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城市里可不多见。
这一趟廉村之行,让我记住了乡愁。
啥是乡愁?可能就是看到这些老房子、老街道,心里那种又亲切又感慨的感觉吧。
你说呢?篇二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哇塞,廉村,这地方可太牛了!当我踏入廉村的那一刻,我整个人都有点懵了,这简直就是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嘛!那些古老的建筑,就像一个个沉默的老人,静静地站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我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慢慢走着,心里一直在琢磨,这廉村到底有啥魔力?也许是那爬满青苔的墙壁,也许是那古旧的门窗,反正就是让我觉得特别有味道。
我看到一个小院子,里面种着几棵桂花树。
我就想啊,秋天的时候,这里肯定香得要命!说不定还会有几个调皮的小孩,偷偷跑来摘桂花呢。
走着走着,我来到了一个祠堂。
里面供奉着先人的牌位,那庄重的氛围,让我不由得放慢了脚步。
我就在想,咱们的祖先可真了不起,能留下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
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很多人都跑到大城市里去了,把家乡都给忘了。
《记住乡愁》观后感(推荐6篇)
![《记住乡愁》观后感(推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6449773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4e.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推荐6篇)《记住乡愁》观后感篇1“海上忽见神仙山,碧波浩荡通天边”。
随着优美的主题曲过后,跟随着解说和镜头,我被带到了千年古镇—琅琊。
虽未到过琅琊镇,但通过镜头画面与解说让我如同身临其境,让我知道了在祖国的博大疆土上有这么一个历史悠久、风景如画而且有故事的海滨小镇。
定位于我国的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这座山峦海涛间的小镇”山海荟萃的独特气质,海中的小岛千帆摇曳,如屏似画。
它不仅风景秀丽、依山傍海,更是一个充满神奇、历史文化悠久的千年古镇。
早在三千多年前,姜子牙在这里修建四时主祠,从而确立了春夏秋冬四季,琅琊台也成为我国最早的天文观象台,历史上秦皇汉武等帝王先后来到这里祭天颂德,现在还保留着86个字的秦代《琅琊台刻石》,“在这里宁静与繁华相处得不着痕迹”,到了北宋琅琊古港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军港和渔港,它在军事和经济上也有很重要的位置,琅琊镇的历史悠久在中国一脉相承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正是由于琅琊镇的地理环境等因素,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帝王必争之地,也是倭寇入侵之地,但从秦始皇时的十五万移民到明朝设立兵寨,派驻十五姓氏将士,琅琊的百姓就明白“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国盛才能家兴”。
看着琅琊古镇,体会着家国两相依的精神,听着“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的《记住乡愁》的歌曲,思念着家乡,希望早日能把他乡变故乡。
《记住乡愁》观后感篇2每个离家在外的游子,都时刻挂念着内心深处那片足以安妥灵魂、寄托情思的家乡故土,那一方水土,那一方乡音,不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思乡情愫,更坚定着每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拥有独特文化意义的乡愁,让中华民族之魂得以扎根,让中华民族文化得以弘扬和传承,它是中华文化独特的精神载体和情感归宿。
公司组织员工观看记录片《记住乡愁》,从2016年3月12日开始,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在每次观看后,各部门的同事都纷纷写出观后感,领导安排大家观看,相信也是想让大家能够从剧中感受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对历史有更多的认知和了解,让我们从中学习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受用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当中,并且接受这些经过历史长河洗礼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信仰,从中深刻体会符合当下时代要求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深刻的反映着那个时代的记忆,老一辈人为国家民族付出自己的青春甚至是自己的生命。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5358515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5.png)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看了《记住乡愁第二季》的第二集,感触还挺深的。
刚一开始看的时候,那些村庄的画面扑面而来,就感觉特别的亲切。
那种传统的乡村风光,古老的屋舍,弯弯曲曲的小路,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种宁静而质朴的氛围里。
特别是看到某个村子的老祠堂,那是村子里最庄严的地方,看到老人们在祠堂里讲述着家族的故事,看到这里我感觉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大门。
这些老人脸上满是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眼睛里的光却那么亮,讲起祖先的事迹,讲着村子的来历,就像传递着一种神圣的使命。
其中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那就是村民们一起为了某个传统节日做准备的画面。
大妈们在厨房里忙活着做特色美食,锅里冒出腾腾热气,各种食材在大妈们手下变成美味佳肴。
而年轻人们则跟着长辈学习为节日布置场地,他们小心翼翼地挂着灯笼,摆上祭品。
这个时候我就想到,这样的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村落里凝聚大家的一股强大力量。
在现代社会,很多地方可能对传统节日的重视都渐渐淡去了,但这个村子却坚守着。
这种坚守,让整个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紧密团结。
我特别喜欢这种氛围,大家都为同一个目标而忙碌,可以彼此分享,可以传承传统。
还有一点也挺让我震撼的,是关于村子里的手工艺传承。
影片里的一位老手艺人,一双粗糙的大手,却能够灵活地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
刻刀在他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在木雕上一点点勾勒出精美的花纹。
可是老人也在担心,担心这份手艺后继无人。
当时我就特别心疼这位老人,因为在现代科技的冲击下,这些传统手工艺确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年轻人都向往外面的世界,似乎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这种耗时又费力的技艺。
但老人却依然执着的坚持着,他还努力在村子里给孩子们传授技巧,哪怕只有几个孩子愿意学,他也毫无保留。
这让我明白了传承其实是一种伟大的抗争,这些手艺人不仅仅在传承一门手艺,更是在传承一段记忆,一种灵魂。
看完这个片子,我还一直在回味。
它让我思考起自己身边的传统和家乡的记忆。
记住乡愁1000字观后感
![记住乡愁1000字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738c9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a.png)
记住乡愁1000字观后感《记住乡愁》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纪录片,通过纪实的手法揭示了中国乡村的变迁和农民的命运。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对乡愁的思考和回忆,同时也对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纪录片采用了真实的镜头,以纪实的方式记录了中国乡村的变迁和农民的生活。
通过镜头呈现,观众能够亲身感受到农村的贫穷、落后和荒凉。
每个人物的形象也都鲜明而真实,他们的生活条件和处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纪录片中的乡愁是以一种深沉而朴实的方式呈现的。
影片中呈现了农民们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园的热爱。
无论是老人们依然守望着故乡的陵墓,还是年轻人们远离家乡的打工,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记住了乡愁。
这种乡愁并不是对现实生活的否定或逃避,而是一种对家庭和情感的留恋和关注。
农村发展的困境是纪录片中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片中展示了农村的贫困、落后以及农民们的种种困难和挣扎。
尽管有些人选择离开家乡去城市打工,但他们仍然对乡土情有独钟,对农村的变迁心存牵挂。
这种农村发展的困境也引发了我对乡村振兴的思考。
农村振兴是当前中国重要的战略,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
然而,农村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记住乡愁》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乡村振兴不能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还要注重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农民的生活品质改善等方面。
乡愁是独特的情感体验,是人们对故乡、对家乡情感的寄托和表达。
它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记忆和留恋,是一种对根的追求和回归。
在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节奏生活的冲击下,人们往往容易迷失自己,对乡土的情感也逐渐淡漠。
这部纪录片通过记录和呈现农民们记住乡愁的方式,激发了我对乡愁的思考和回忆。
每个人都有他们记住乡愁的方式,无论是通过家乡的味道,还是通过故地的风景。
纪录片中展示了一些农民们记忆中的乡愁,他们通过诗歌、歌曲、乡土戏等形式,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表达出来。
这种乡愁的记忆方式使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乡,也激发了我对乡村文化和传统的兴趣。
《记住乡愁》观后感
![《记住乡愁》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da93df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4.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记住乡愁》观后感《记住乡愁》观后感1在一碗水,一杯洒,一生情的歌声中把我带进了河下镇,水运交通,人们在河边祭神求风调雨顺的壮观画面,在河下镇的一条老街上至今保留着一座胯下桥的牌坊,这里曾是西汉大将韩信遭遇胯下之辱的地方,当年韩信经历了胯下之辱,但他从未因此而偏离自己的人生方向,坚韧的品格成就了他的一生,他的坚韧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梁红玉不让须眉的女英雄,相传她宁愿接受惩罚,也不愿意屈服,后来在苦战全兵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成为河下人的骄傲,还有吴承恩的故事也很感人,这里也是年少的周恩来发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人生宏愿的地方等等,这是有很多感人心弦的故事,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懂得隐忍的人才是有智慧的人,隐忍不光是在日后生活和工作中积蓄力量,更是提高自己意志的力量。
尤其是韩信的胯下之辱的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很深刻,真是给我上了很深的一课,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耐得住性子在今后日常的工作中要学会忍耐,不能为一点摩擦就引起不必要的争执,我们不能发脾气,更不能随意轻易发火,要学会操纵自己的情绪,学会制怒,不要任性,“忍”是一种工作的技巧,“忍”也是一种智慧,所以,我们需要戒骄戒躁,保持寻常心,不畏难,不怕输,善总结,不断的总结经验,要不断向领导请教,向优秀的员工学习,为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顶得住压力所谓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压力是追求成功的动力,压力是一种挑战,人的一生中会面对很多挑战,如果每一次面对挑战,我们都因害怕止步不前,那我们会变的碌碌无为,压力是一柄双刃剑,正确的对待压力,可以使人进步,反之,压力则会成为失败的根源,所谓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面对压力,我们需要的就是自我调整,给自己制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正确的处理压力。
三、挡得住诱惑如果操纵不住自己的欲望,就有可能犯错误,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操纵的的物质,欲望有利于磨练自己的意志,我会做到挡得住诱惑,不为私心所拢,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
记住乡愁观后感
![记住乡愁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838ca3f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d.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引言《记住乡愁》是由著名导演陈静执导、陈可辛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片。
该片以乡愁为主题,深入挖掘乡土文化,在观赏该片后,我深感触动,对乡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本文将结合片中的细节,进行观后感的分享。
乡愁的深层表达《记住乡愁》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农村的丰富多样性和历史厚重感。
片中呈现了不同地方的乡愁表达,如四川的宁南、湖北的荆州和黄冈等地的村庄。
这些乡愁不仅体现在独特的民族风情、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更从一个全新角度揭示了人们内心的乡愁情感。
乡愁的共性体验通过《记住乡愁》,我能感受到乡愁属于诸多中国乡村的共同体验。
每个乡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风情和人文景观。
在纪录片中,导演通过镜头和音乐的配合,将这些独特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丰富的民俗活动、传统手工艺品还是独特的民间音乐,都代表着不同乡村的乡愁。
这种乡愁的共性体验使观众产生了共鸣,引起了对自己的生活和乡村的思考。
乡愁的挥之不去乡愁是一种对故乡、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情感共鸣。
在纪录片中,通过镜头的切换和音乐的编排,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使我们感受到乡愁的真实而又无法抹去的存在。
无论是长者的沧桑和牵挂,还是年轻人的离开和追求,乡愁似乎一直都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乡愁的当代意义《记住乡愁》的另一个亮点是将乡愁与现实社会相结合,探讨了乡村振兴的问题。
纪录片中,通过对乡村建设的演变和发展进行观察和记录,揭示了乡愁对于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乡村发展的动力。
作为中国的大力度农村振兴战略的一部分,《记住乡愁》将对现实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乡愁的思考观看《记住乡愁》让我思考起乡愁的真正含义。
乡愁并非是在乡间漫步或回忆往事时的一时之情,它根植于人们内心深处,伴随着整个生命历程。
它与人们的成长、人际关系、心灵归属等方面息息相关。
通过导演的影像镜头,我对这种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结论《记住乡愁》是一部令人感动的纪录片,通过展现乡愁的多重维度,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农村的独特魅力。
记住乡愁第三季26集观后感作文
![记住乡愁第三季26集观后感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ca6cefb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1.png)
记住乡愁第三季26集观后感作文《记住乡愁第三季26集观后感》篇一看完《记住乡愁第三季》第26集,我这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这一集啊,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对乡愁这个词更深层次的理解大门。
乡愁,以前我就觉得那是想家呗,想老家的房子、想老家的饭菜。
可是看了这集,我才发现,乡愁它可复杂多了,就像一团乱麻,有好多好多的线头。
我记得里面有个画面,那是一个古老的小镇,青石板路在岁月的侵蚀下变得坑坑洼洼的。
一个老人,慢悠悠地走在路上,手里还拿着个烟斗。
那烟斗冒出的烟啊,就像他的思绪一样,袅袅娜娜地飘着。
我就想啊,这个老人心里是不是也装着满满的乡愁呢?也许他在想年轻时候在这石板路上玩耍的场景,又或许他在怀念曾经在这里和老友聊天的日子。
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
每次回老家,看到那破旧的老房子,我就特别有感触。
房子的墙皮都脱落了不少,屋顶的瓦也有些残缺不全。
可是啊,我站在那门口,就感觉特别踏实。
就好像这房子是有生命的,在跟我说:“嘿,你小子,可算回来了。
”这时候我就觉得,乡愁就是对这个熟悉的、有点破破烂烂的地方的眷恋。
不过,我也有个有点争议的想法。
现在很多人都在强调乡愁,要保护老地方,保留老传统。
这固然是好的,但是不是有时候也有点太保守了呢?我是说,时代在发展啊,有些老东西确实不太适合现在的生活了。
比如说,有些老房子住起来特别不方便,没有现代的设施。
难道我们就为了保留乡愁,一直守着那些不方便吗?这就像我们想留住一朵漂亮的花,可是这花已经快枯萎了,还非要把它留在花瓶里,是不是有点自欺欺人呢?但是啊,当我看到节目里那些古老的手艺还在传承,那些传统的节日习俗还在继续的时候,我又觉得,乡愁真的很重要。
这些东西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里闪闪发光。
如果我们把它们弄丢了,就好像把自己的根给拔了一样。
这时候我就很矛盾,到底该怎么平衡发展和保留乡愁呢?总的来说,这一集《记住乡愁》让我想了很多,也让我对乡愁这个词的理解不再那么简单和肤浅。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31c118dc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3b.png)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篇一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最近看了关于廉村的介绍,心里那叫一个感慨万千呐!廉村,这名字一听就透着股清正廉洁的劲儿。
走进这个村子,那种古朴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可能有人会说,不就是个村子嘛,有啥特别的?嘿,您还别说,真就特别!看着那老旧的建筑,我就在想,也许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的人们过着简单又快乐的生活。
他们可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那么多的高科技,也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
走在那石板路上,仿佛能听到古人的脚步声,我觉得这感觉太奇妙了。
在廉村,到处都能感受到“廉”文化的存在。
那些古老的家训、牌匾,好像在时刻提醒着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
这让我不禁反问自己,在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还能坚守那份初心吗?也许能,也许不能,谁知道呢?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我想象着当年的学子们在这里苦读诗书,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心里就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不过,说实话,有时候我也会想,这种传统的“廉”文化在现代社会是不是有点过时了?毕竟现在的诱惑太多啦,要真正做到廉洁,谈何容易?但转念一想,要是人人都不重视,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总之,这次参观廉村,让我对“廉”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记住了这份乡愁。
篇二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哇塞,提起廉村,我这心里头就跟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啥滋味都有!当我踏入廉村的那一刻,我就觉得自己好像穿越回了古代。
那一排排古老的房屋,就像一个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你说这廉村,咋就能一直保持着那份廉洁的风气呢?我觉得吧,可能是这里的人骨子里就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他们知道啥是对,啥是错,不会被金钱、权力啥的迷了眼。
走在村子里,看到那些刻着家训的石碑,我就在想,以前的人可真厉害,能想出这么多有道理的话来教育后人。
“廉洁”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喽!就像我自己,有时候也会为了一点小便宜而心动,哎呀,真不好意思说。
不过,在廉村逛了一圈后,我好像又找到了方向。
也许我们不能像古代的那些清官一样名垂青史,但至少可以在自己的小日子里,守住那份底线,不做亏心事。
2023年《记住乡愁》观后感7篇
![2023年《记住乡愁》观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d396fc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d1.png)
2023年《记住乡愁》观后感7篇《记住乡愁》观后感12月19日,正是农历元宵佳节,举家团圆嬉闹元宵。
20点央视四套《记住乡愁》栏目,准时开播。
不忘初心,薪火传承。
讲述着洛阳涧西这个新中国老工业基地辉煌的建设史。
当看到洛铜的画面,父亲满怀激情地细述老一辈洛铜人创造的骄人成就,上天入海,遨游太空时,心情激动不已。
洛铜制造在那个年代,被他们的汗水擦拭的锃明瓦亮,璀璨夺目。
20点30分,节目刚刚播完,我拿起电话,还没有拨号,电话响起了,是父亲打来的。
父亲激动地说:“看到了,看到了!虽然有点短,但是,主要内容都说出来了。
很好,很好!”我说:“爸爸,这是对你们老一辈洛铜人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我们这一代的鞭策和激励。
”“对,孩子,好好干,这正是我想说的话,我写了一篇短文,我要说的话都在里面,你好好看看,这是爸爸的希望。
”微信一响,一张图片引入眼帘《希望》:咱厂第一代老领导、老工人都已离休的离休,退休的退休啦,有的已经与世长辞……但是,这个铁老大——武状元(宽板轧机)与文状元(特大重型轧辊磨床),还依然健在。
并且还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这都是在职领导高度重视和员工们精心维护与保养的结果……望今后,你们真正做好“保健医师”,对他们做到定期或不定期的“体检”。
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精心呵护他们,使他们健康长寿,为洛铜再创辉煌。
读完家书,我心潮澎湃,泪流不止,爸爸的叮咛,爸爸的希望,字里行间,浸透了他对洛铜再创辉煌的期盼。
我倍感责任重大,老一辈塑造的辉煌,岂能在我们面前倒下,作为装备维保的一员,设备的精良,就是我们复兴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装备就是我们洛铜这只矫健的雄鹰,腾飞的双翅。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设备,爸爸说得太对了。
失去双眼,就会寸步难行。
有了明亮的双眼,我们就能够洞察一切,挺胸抬头,阔步先前。
带着父辈的希望,搽亮“双眼”,做一个新时代的追梦人……《记住乡愁》观后感2“这部纪录片能真正地唤起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也可以凝聚亿万中国人对优秀文化的体悟。
记住乡愁培田村观后感
![记住乡愁培田村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60cf1b4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d5.png)
记住乡愁培田村观后感一开篇,那培田村的画面就把我给“抓”住了。
古旧的建筑一排排的,就像一群稳重的老者,静静地站在那,给人一种说不出的踏实感。
那些灰墙黑瓦,透着岁月的痕迹,墙上的斑驳像是时光老人留下的指纹,每一道都藏着故事。
走在培田村的小巷子里,感觉自己像是在历史的长河里穿梭。
窄窄的巷道,青石板路被踩得光溜溜的,这得多少代人的脚印才能磨成这样啊?感觉每走一步,都能踩到先人的足迹,心里还怪激动的呢。
而且这些小巷还曲里拐弯的,就像个大迷宫,不过这迷宫可有意思,每一个转角都可能藏着惊喜。
比如说突然就冒出一个古旧的小院子,门口还蹲着两个石狮子,虽然威风不再,但那模样还是透着当年的精气神儿。
培田村的建筑那可真是一绝。
那些大宅子,从外面看就觉得气派。
一进去,好家伙,里面的木雕、石雕、砖雕简直把我看傻了眼。
那些木雕的花鸟鱼虫,就像活的一样,感觉一阵风吹来,它们就能扑棱着翅膀飞起来,或者摇着尾巴游起来。
还有石雕的瑞兽,蹲在墙角或者桥边,虽然经历了风雨侵蚀,但那股子威严劲儿一点没少。
这些雕刻啊,就像是培田村的记忆相册,把以前的荣华富贵、人们的美好愿望都刻在上面了。
让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培田村的人。
他们的生活节奏慢悠悠的,就像村边那条潺潺流淌的小溪。
老人们坐在门口晒太阳,眯着眼睛,脸上的皱纹里都写满了岁月的从容。
小孩子们在巷子里跑来跑去,笑声像银铃一样洒满了整个村子。
他们对自己的村子可自豪了,就像守护着一个巨大的宝藏。
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培田村的故事,那是一个比一个精彩。
什么祖先的打拼啊,什么村子里的老规矩啊,听着就像在听一部长篇的传奇小说。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培田村就像一股清流。
我们每天都在忙碌地追赶着什么,而培田村的人却在悠悠地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守着那些古老的传统和浓浓的乡愁。
看完这个节目,我就想啊,我们可不能丢了像培田村这样的乡愁。
这乡愁就像是我们心灵的根,没有了根,人就像风中的落叶,飘来飘去没个着落。
培田村就像是一个乡愁的守护者,用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告诉我们,有些东西值得我们永远记住,不管走多远,都要回头看看,那是我们来的地方。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08617e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93.png)
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记住乡愁第二季第二集观后感》《记住乡愁》这个节目一直很吸引我,每一集都像在打开一扇通往不同地方传统文化和乡音乡情的大门。
第二季第二集也不例外。
一开场,那熟悉的旁白声就把我带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
我看到古老的建筑,青石板的街道,这场景就让我感到特别的宁静和祥和。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村子里那座古老的祠堂。
看到祠堂的时候,我就感觉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把整个村子凝聚在一起。
那祠堂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诉说着多年的家族历史和祖辈们的故事。
我在想,在这样的地方世代生活的人们,他们内心对于家族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肯定是非常浓烈的。
还有那一段介绍村子里传统手工艺的情节。
匠人们专注地做着手工艺品的样子,那精湛的技艺让我惊叹不已。
他们对手艺的传承和坚守,每一道工序都做得十分细致耐心。
在现代社会,很多东西都被机器所取代,看到这里我就想到我们得有多亏这些愿意坚守传统手艺的人们啊,不然这么多独特的文化遗产就可能失传了。
当时我就有种冲动,想要去亲自体验一下这些手工艺制作,去感受那种匠心。
片中还讲述了村民之间相处的故事。
那些淳朴的笑容,互相帮助的场景真的很感人。
邻里之间因为几句家常,因为一个小小的帮忙,关系就拉得很近很近。
看到他们的这种相处模式,我回想自己生活的城市社区。
城市里的人们有时候虽然住得很近,但是感情却很冷漠。
这集里的村子却像一个大家庭,给我一种很强烈的温暖感觉。
我从中学到了其实人与人之间友善和互助是那么的美好。
不过这集中也有一些让我不太理解的地方。
有一些传统习俗在现代社会看起来显得有些繁琐。
但是转念一想,这或许就是这个村子的特色吧,里面蕴含着祖祖辈辈的智慧和对生活的理解,可能我们需要更加深入地去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
看完这一集后我明白了,这些古老的村落其实蕴含着无尽的宝藏。
无论是建筑、手工艺、还是人文习俗,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乡愁。
它们是我们的根,不管我们走到哪里都应该铭记。
记住乡愁的观后感
![记住乡愁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da2cb2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8.png)
记住乡愁的观后感这部电影《记住乡愁》是一部触动人心的影片。
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和追寻,引发了我的深思和感慨。
电影中对乡愁的描绘令我回忆起了自己的故乡,同时也勾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电影以记者苏明达为主角,他收到父亲留下的信件,父亲希望他能够寻找小时候的那些珍贵回忆。
于是,苏明达开始了自己对乡土记忆的探索之旅。
影片中回忆的画面不仅让我回想起了自己在农村长大的日子,更让我感受到乡愁的种种情感。
乡愁,从字面上看,是对乡村的眷恋和思念之情。
但是,在电影中,乡愁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它代表着对家庭、亲情、友情的感激和珍惜,对故土、乡人、故乡的怀念和留恋。
乡愁是一种情感,一种深沉而复杂的情感,它在我们心中时刻存在,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思考和行为。
电影中的苏明达在追寻乡愁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心路历程。
他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重游了童年时光的点点滴滴,重新感受到了小时候那种纯真的快乐和无忧无虑。
同时,他也目睹了故乡发生的变化和趋势,种种让他感到不安和忧虑的现状。
我对电影中描绘的故乡的变化感同身受。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已经面目全非,曾经熟悉的土地、街道和建筑物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亲人和朋友也渐行渐远,甚至有些已经离开了人世。
这些变化让我触动,也让我感到伤感。
故乡的改变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但是我依然保留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乡愁并不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它反而是一种寄托和滋养。
在电影中,苏明达通过回忆和寻找故乡的过程,找到了自己内心的依归。
他发现,只有将乡愁融入到自己的人生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我也深有同感。
无论身在何方,我时刻保留着对故乡的回忆和思念,它们给予我力量和勇气,让我更加坚强和努力。
乡村的纯净、自然和安宁,是我在纷繁复杂的都市中所渴望的。
乡愁不仅是对故乡的思念,更是对纯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电影中的插曲《故乡的原风景》激起了我更深的感慨。
歌词中的每一个字都触动着我对家乡的情感,让我沉浸在乡愁中。
每当我听到这首歌,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深深的怀念之情,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在家乡奔跑的日子。
记住乡愁观后感结尾
![记住乡愁观后感结尾](https://img.taocdn.com/s3/m/6a08099a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5b.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结尾《记住乡愁》是一部备受观众关注的纪录片,该片由陈凯歌导演,通过对中国各地乡愁文化的挖掘和呈现,让观众对乡愁这一特殊情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观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深受触动,对乡愁的内涵和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部纪录片以一种平实而真实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乡愁文化的千姿百态。
从北方到南方,从东部到西部,从城市到农村,从老一辈到新一代,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乡愁。
片中通过大量的采访和纪实镜头,让观众感受到了乡愁的多元性和普遍性。
乡愁并不仅仅是与家乡相关的思念和眷恋,它更是一种情感中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我价值的体现。
乡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情感。
在当今追求现代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乡愁文化逐渐被淡忘和遗忘。
这部纪录片通过描绘乡村的变迁、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农民工的生活等多个层面,让观众重新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和乡土的重要性。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联想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与家乡的羁绊。
我也曾经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离开了家乡,远离了熟悉的土地和亲人。
如今回首过去,早已是他乡人。
与家人的每一次通话都如同一次乡愁的碰撞,仿佛我能听见故乡的声音,感受到亲人们的思念。
每当我返乡时,看到老家的熟悉景象和熟悉的人们,我深深被乡愁所打动,那份深入骨髓的归属感和亲情的奇妙体验。
在这个流动的时代,乡愁是我们心灵的根。
它是我们生活的起点和归宿,是我们建立情感联系的桥梁。
纪录片中通过展示农村的生活、传统文化的传承、乡亲们对家乡的热爱等,让观众不禁思考起个体与家乡的关系。
乡愁并非是对过去的无止境留恋,而是对现实的一种理性思考和对未来的一种期许。
乡愁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和发展动力。
纪录片中有很多的创业者来自农村,他们通过将乡愁打造为一种商业价值,让乡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通过纪录片中的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乡愁文化的价值,并意识到它作为一种软实力可以为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做出重要的贡献。
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观后感
![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519ddf4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1.png)
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观后感哎,说真的,看完那部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心里头那个滋味儿,真是五味杂陈,比吃了满汉全席还复杂。
你说它是一部纪录片吧,可我咋觉得它更像是一封写给咱心灵的信,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对家乡那份割舍不掉的深情。
片子里头的那些村子,一个个都像是从老照片里走出来的,土坯房、青石板路,还有村口那棵不知道活了多少年的老槐树,看着就让人心里头热乎乎的。
我记得有一集,讲的是南方的一个小村庄,那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却幸福的日子。
那些画面啊,就像是一幅幅水墨画,宁静又美好,看得我都想立马打包行李,去村里体验一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了。
最打动我的,还是那些村民们的故事。
有个大爷,一辈子没离开过村子,他说:“我这辈子啊,就守着这片土地,守着这山这水,心里头踏实。
”这话听起来简单,但那份对家乡的依恋和坚守,却比啥都重。
还有个小姑娘,她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回到村里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让村子里的娃娃们也能看到外面的世界。
看着她那双充满希望的眼睛,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就像田间地头那一茬茬绿油油的庄稼,生机勃勃,充满力量。
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我时常会想起自己的家乡。
小时候,咱们村也有条小河,夏天的时候,我和小伙伴们天天泡在水里,抓鱼摸虾,快乐得跟神仙似的。
那时候的日子,虽然穷,但心里却总是满满的幸福。
现在,虽然离开了村子,在外头打拼,但每次回到老家,看到熟悉的一草一木,听到乡亲们的乡音,心里头那个亲切劲儿,别提了,就像是吃了顿妈妈做的饭,暖胃又暖心。
这部纪录片啊,就像是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那些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美丽乡愁。
每一个村子,都有它独特的故事,每一个村民,都有他们平凡却动人的生活。
这些故事,这些生活,汇聚在一起,就成了咱们中华民族那份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成了咱们每个人心中那份永恒的乡愁。
说实话,看完这部纪录片,我心里头挺不是滋味的。
一方面,我为咱们的家乡感到骄傲,那些古老的村落,那些淳朴的民风,都是咱们民族的瑰宝。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3cfa54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f6.png)
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记住乡愁廉村观后感》观看关于廉村的节目后,我有许多感触。
刚看到廉村的时候,我感觉这是一个充满古朴气息的地方。
它的建筑风格很独特,那些古老的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石墙黛瓦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特别印象深刻的是那一条条古旧的街巷,青石板路蔓延其中,仿佛能看到过去的人们在这里来来往往,当时我就想到,在久远的从前,廉村一定是非常热闹的吧。
在了解廉村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时候,听到这里自古以来就崇尚廉洁奉公的精神,我非常震撼。
看到介绍村里的一些规章制度以及流传下来的廉洁故事时,那种传承的力量给我很大的触动。
村子里注重廉洁教育,教育世世代代的子孙要清正廉洁。
我想,正是这样的传承,才让这个村子在记忆的长河中始终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吧。
还有廉村的自然风光也很迷人。
溪水潺潺绕村而过,溪边的垂柳依依,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好像在跳舞一样。
坐在溪边,感觉整个心都能静下来。
当时看着那溪水,我就在想,这水是不是也见证了廉村的发展和变化呢,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廉村人坚守着廉洁的信念。
看完关于廉村的节目后我明白了,一个村庄不仅仅是一群人的聚居地,它还可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
廉村靠廉洁文化来维系着自己的独特,这种精神方面的传承非常宝贵。
联系到我们现在的社会,廉洁也是相当重要的品质。
不管是在公职岗位上的工作人员,还是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处事,都应该秉持廉洁的态度。
廉村就像是一本活着的教材,让我们知道文化传承、道德坚守有着无穷的力量。
它的存在提醒着我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有些古老而美好的东西是值得我们永远保存和传承的。
我也希望有机会能亲自到廉村去走一走,去更加深刻地感受那里的文化气息。
记住乡愁观后感500
![记住乡愁观后感500](https://img.taocdn.com/s3/m/8e11b9d1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f.png)
记住乡愁观后感500观看电影《记住乡愁》后,我被深深牵动了心灵。
这部电影以它独特的方式,揭示了乡愁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并让人在巨大的现代都市中,重新审视自己与乡愁的关系。
电影通过讲述一个年轻人离开家乡来到城市打拼的故事,展现了现代社会中乡愁的消失与人们内心的空虚感。
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现代大都市的年轻人,他在繁忙的工作和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
在城市的喧嚣中,他忘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甚至也忘记了家乡的味道。
电影中的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主人公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回到了他曾经生活过的小镇。
小镇早已经不再是他记忆中的样子,变得陌生而疏远。
然而,当他闻到熟悉的农田和土地的味道时,他仿佛回到了儿时。
那种无法言喻的感觉,让我想起了我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乡愁。
乡愁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与人们的成长和根基息息相关。
它是一种对于故乡的热爱与回忆,是对于曾经的记忆与感情的思念。
乡愁如一条红线贯穿着我们的生命,让我们在现实与回忆之间游走。
电影中的主人公通过回忆和重拾乡愁,找到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部分。
乡愁让他重新拾起梦想,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他不再追求现代社会的虚幻和功利,而是开始追求内心真正想要的东西。
这让我联想到自己的生活。
在繁忙的都市中,我常常迷失了自己。
工作和压力让我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梦想与价值观。
然而,当我闭上眼睛回想起家乡的山川河流,回想起家人和朋友的笑容时,一股熟悉又温暖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就是乡愁给予我的力量,它提醒我找回内心最真实的自己。
电影中的另一个触动人心的情节是主人公的家人。
他们生活在小镇上,守护着家园的一草一木。
他们没有追逐纸醉金迷的生活,却拥有着内心的宁静和真实。
他们的存在让我想起家人对我最纯真的爱和关怀。
乡愁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它不是对现实的否定,而是对回忆的追求。
在现代社会中,忙碌和压力常常让我们迷失了自己。
乡愁是一种纽带,它让我们记住自己最初的梦想与价值观。
观看《记住乡愁》后,我明白,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不能忘记根与土的味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住乡愁》观后感
影片讲述了在意大利西西里岛上长大的小孩子多多,喜欢看放映师艾佛特放电影,这几乎成了他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
下面总结了《记住乡愁》观后感,欢迎查看。
按公司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观看百集纪录片《记住乡愁》第四季第一集《芙蓉镇》。
以中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的故乡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聚集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阐述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讲述历史文化古镇《芙蓉镇》的历史变迁,以及“吃得苦,霸得蛮”的精神。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正是由于这种吃苦耐劳,不畏艰辛,勇于逆袭的劲头,才使《芙蓉镇》在时代的洪流中挺之潮头,百折不挠。
影片中芙蓉镇从古至今不管是彭士愁和五代十国楚王的斗争、彭翼南抗击倭寇、大壮士开凿猛洞河溶洞栈桥、曾小玲洗衣还是彭长辉对环境检测等,都是“吃得苦,霸得蛮”精神内涵的体现,反映他们刚强、勇猛和宁折不屈的性格,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担当。
芙蓉镇人民是坚持“吃的苦,霸得蛮”精神贯穿日常工作始终,才使千年古镇永保辉煌。
观看影片后深受启发,使我明白一个道理,以后在工作中就要“吃得苦,霸的蛮”。
在日常维修中,就要多吃苦,要有蛮劲。
拿维修来说,简单的维修谁都可以完成,但是碰到难维修的东西就要多吃苦,要有蛮劲,这样才能解决。
比如马桶堵塞,疏通机等通不开,就要想办法,拆掉马桶,清理下面污物,就要不怕脏,甚至用手去掏,想尽各种办法,用尽各种办法,这样才能疏通。
如果不想吃苦,通不开就不通了,甚至怕脏,没有蛮劲,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所以我们在工作中就要坚持“吃得苦,霸的蛮”,工作中困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会取得成绩。
否则就解决不了问题,工作就不会取得成绩。
因此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吃的苦,霸得蛮”,这样我们才能解决所有困难和难题,才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一晃接触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很长时间了,从开始的不情愿看,到现在主动去看,渐渐爱上了这个节目,感谢领导的良苦用心,使我有幸再睹芙蓉镇的风采,回想起第一次看电影《芙蓉镇》时,我还是十几岁的少女,那时就对电影中女主角胡玉音有很深的印象,那是我喜爱的女演员刘晓庆主演的,吸引我的不仅仅是她的美貌,还有她顽强不服输的乐观性格,虽然历经坎坷,但结局还是令人欣慰的,这次重睹纪录片《记住乡愁》我已是人到中年,不禁感慨时间的无情,真的是十年弹指一挥间,当看到芙蓉镇三个字是,眼前一亮,仿佛遇到了多年的故人。
当我打开剧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小镇。
再细看介绍的确是一个因水而兴的古镇,一端以河岸为依托,另一端则悬在水面。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湘西人在这看似不可能的悬崖峭壁上建造吊脚楼。
他们的勇气惊动天地,不逊于愚公移山,正是这种敢想、敢闯、敢干的性格,把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创造了无比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也给后人摆明了适者生存的道理,没有想不到的只有做不到的,优胜劣汰,永远是真理。
这个芙蓉镇的前身叫“王村”。
早期是土家、苗家聚居的,记录了xx年的荣辱兴衰,后来彭氏家族首领彭士愁带领溪州人民起兵反抗,借地形优势与明君周旋的一年多时间,最终明王采取议和以西水河为界盟约立誓。
议和内容都写在一个铜柱上,成为古镇的定海神针。
在彭氏统治的xx多年间始终遵守合约,在国家有难时应召出征打败倭寇立下赫赫战功。
为表彰土家丰功伟绩,明王派人建石坊,写下来“子孙永享”四个大字。
如今铜柱纪念馆和土坊就成为了后人景仰的标志性建筑。
百年码头也有萧条的时候,随着水电站和附近铁路建成,货物运输都改为陆路,航运公司被迫倒闭。
终于在xx年另辟蹊径,有六名壮士不分昼夜,三年时间吃住船上,靠双手双肩开凿出小龙洞,共背水泥96吨,钢材24吨,三万多块青砖磨破了双手双肩没有磨破他们的意志。
xx年小龙洞第一
期开工完成,迎接第一批客人,从此名声在外也受到了著名导演谢晋的青睐,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
人们纷纷寻景而来,迅速红遍大江南北,名扬海内外,盛况空前,从那时起才改名《芙蓉镇》。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女性叫曾小玲,20xx年丈夫重病,两个儿子正上大学。
她顽强地支撑起这个濒临倒下的家,在镇上宾馆当起了一名洗衣工,80斤的她每天分三次把三百多床床单背回家,然后手洗干净,每晚五点之前背回宾馆。
对比一下我们今天的工作量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女人虽然有水的柔情,但不失韧性,如果说男人用肩扛起一座山,那么女人就能背完西水河的水,始终不忘身上的责任和担当,吊脚楼和小背篓永远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可以说《记住乡愁》,每一集都有它的精彩,剧中都有鲜明人物、感人的故事,各有主题,各有千秋。
这档节目真的很容易就牵动了漂泊在外游子的那份思乡之心,就连主题曲都那么优美动听,回味无穷,从第一次接触这首歌就喜欢上了它,歌词是朗朗上口,耐人寻味,正如歌词所说:“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
”
而本文中六壮士三十年后再聚只剩下四壮士,他们就把对故去战友的思念化作了一碗酒。
《记住乡愁》有太多感人故事让人们对伟大的国人肃然起敬,只有倍加珍惜当今美好生活,才对得起祖先。
在敬仰的同时又感觉自己的渺小,同
为异乡人,有的在外学业有成,事业蒸蒸日上,有的学成归来,报效家乡。
在这些品格高尚的人面前我自惭形秽,自卑和自强的双重性格抗衡后,心又渐渐恢复平静。
既然自己就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也就做点普通的,力所能及的事,在单位好好工作,尽职尽责,再把小家过的幸福、温馨、快乐,让父母开心。
也许上辈子做大事累了,这辈子注定做个普通人,有时我经常天真的想如果每个公民都能遵纪守法,不无理取闹,不干坏事,那么也就用不着那么多警察办案,国家就会很安静,这样想想我还算为国家省了一份心呢。
哈哈,这样想想,就不那么自卑了又变得心安理得起来了。
此时此刻,耳边又回响起了动人的歌声:“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今后我会怀着一颗对先人的景仰之心,和对家人的眷恋之情,感恩之心好好活下去,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