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阳区高中语文《宝玉挨打》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4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3.9《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4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3.9《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b015670cda38376bae1fae33.png)
3.9《宝玉挨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领会《宝玉挨打》一课杰出的叙事艺术成就,及铺垫艺术运用的精妙。
2、引导学生探讨众人对待“宝玉挨打”的态度和宝玉挨打后的心态。
二、教学重难点:1、探求宝玉挨打中贾政和宝玉父子冲突的深层原因。
2、引导学生领会黛玉的深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犹如雄奇的大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犹如万里长河,天光云影,烟波浩渺。
俗话说,开篇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知多少次打动我们的心,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牵动着。
今天我们学习它的第一个高潮部分--------《宝玉挨打》(板书),一起走进贾府,走进大观园,走进宝玉,走进林黛玉。
二、挨打原因探究1、《宝玉挨打》节选自古典章回小说《红楼梦》,请问什么叫章回小说?(同学们可以查词典)章回小说就是把全书分成若干回,每回有标题,概括全回的故事内容。
请大家一定注意,阅读章回小说有一个关键,那就是一定要认真研读每一章回的回目,这些回目往往是本章的要点所在。
那么,《宝玉挨打》在《红楼梦》原文中的回目是什么呢?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三十三回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板书) (三十四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大家记住了,今后读书,一定要关注文章的——标——题!请注意“笞挞”两个字的读音(chītà);是“责打”的意思。
“不肖”是儿子不像先辈,常指儿子不成器。
品行不好,多用于子弟,不争气、没出息。
哪位同学来结合课文内容解释一下这两句话的含义?这里“手足”指的是贾环。
“手足眈眈小动唇舌”指的是贾环利用了金钏投井一事乘机陷害宝玉。
这也是宝玉挨打的一个原因------贾环诬告。
那么文中对“不肖种种”都有哪些描写?(可以说一共与三个人物有关)(1) 是待客不周,也就是冷落了贾雨村。
(2) 是跟伶人琪官交往,也就是忠顺亲王府索人。
(3) 是金钏投井。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宝玉挨打》学案4(教师版)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宝玉挨打》学案4(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3b7609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0.png)
《宝玉挨打》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和《红楼梦》概况;2.掌握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贾政形象分析;3.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是本文的重点。
2.理解人物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一、识作者曹雪芹(1715~1763)是清代小说家。
名霑(zhan),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先世本来是汉人,后来成为满洲正白旗“包衣”。
康熙年间,从曾祖父曹玺起,三代四人世袭江宁织造60年,成了煊赫一时的贵族世家。
后因清宫内部斗争激烈,其父被株连,获罪削官,家产被抄,家道日渐衰微。
曹雪芹一生恰值曹家由盛极而衰的时期。
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贫困。
1762年他的小儿子夭亡,曹雪芹悲痛欲绝,一病不起。
1763年2月12日终因贫病无医而去世(也有说1764年去世的)。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原名《石头记》,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传。
1791年,程伟元、高鹗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120回,书名改为《红楼梦》。
小说写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从中表现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崩溃的社会真实内幕,反映了那个时代对个性解放和人权平等的要求以及初步的民主主义精神。
《红楼梦》运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自然、逼真地叙述和描写了丰富的现实社会生活,塑造了一大批典型人物。
作者善于在日常生活矛盾中根据人物身分地位刻画人物,又善于以艺术氛围烘托人物内心情绪。
他笔下的人物,如多情而又富有叛逆精神的贾宝玉,孤芳自赏、多愁善感的林黛玉,贤淑善良又巧于迎合的薛宝钗,泼辣、狠毒的王熙凤,逆来顺受的尤二姐,刚烈不屈的尤三姐等无一不是栩栩如生。
在事件和人物的刻画上,作者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美与丑、虚与实、统治与被统治的描写相互补充,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
粤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9宝玉挨打
![粤教版2019年高中语文必修四学案9宝玉挨打](https://img.taocdn.com/s3/m/d4b65455168884868762d6d9.png)
9宝玉挨打千世轮回前的一段孽缘,引出了千世后一段啼血、一段魂牵梦萦的爱情传奇;冥冥中的一部警世通言,注定了凡尘间一段刻骨铭心、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前世一段无意的恩情,勾画了今世一段荡气回肠的抗争与哀怨。
黛玉,我想到了你,那封建社会中的一股清泉,如那一池流过的沁芳闸的活水。
流入了贾府,流进了那一潭死水,带着水的灵动,带贾宝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向“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
当然,在他的性格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对于世俗男性的憎恶轻蔑以及与之相反的对于女孩子的特殊亲爱和尊重。
在第二回中,他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
”后来随着宝玉逐渐长大,他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他又发现“女儿”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又有女儿由出嫁前的“无价宝珠”到出嫁以后变成“死珠”再最后竟变成“鱼眼睛”的看法。
这表明,他在成熟或逐渐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最深的就是女孩。
因此,他在行动上才表现出了对女儿不同一般的温柔体贴。
再有,贾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
贾环既是他弟弟,又是庶出,“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须要为子弟之表率”,但宝玉却是“不要人怕我”,所以贾环他们并不甚怕他,甚至得寸进尺还想害死他和凤姐。
即使被贾环有意用滚烫的蜡油烫伤,他还在为贾环打掩护。
他还对仆人没有主奴界限,直接破坏封建秩序。
对茗烟“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撕扇子千金一笑”使晴雯转恼为笑;金钏受辱身死,宝玉念念不忘,不顾给凤姐过生日这等大事,偷偷跑到郊外冷清之处洒泪祭奠。
因此,也有人说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是初步民主平等思想。
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有一点狭隘的。
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地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df4cd50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8.png)
《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宝玉挨打》优秀教案(粤教版必修4)教学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情节安排的妙处。
2.通过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人物不同反应的分析,体会各种人物的性格特点。
3.在把握文章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挖掘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
2.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教学方法1.第一课时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以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解疑为方法。
2.第二课时分析主要人物性格,以教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为方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品味文章情节安排的技巧。
课前预习:1、了解红楼梦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2、阅读第一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
一、导语设计。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不可逾越的颠峰,其思想和艺术成就是一个永远挖掘不完的宝藏,千百年来,《红楼梦》以其不可抵挡的魅力“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楼梦,走进这个瑰丽的艺术世界。
我们学习一篇选文《宝玉挨打》。
二、介绍红楼梦故事梗概和人物关系(略)。
三、本文背景简介。
28回:宝玉与忠顺王府优伶琪官交好,互赠礼物32回:宝玉与王夫人婢女金钏打闹,惹怒王夫人,王夫人决意将金钏驱逐,金钏不堪其辱投井自杀。
四、巧设疑问,引发思索。
1、红学家们普遍认为,红楼梦的情节安排是网状结构的,各种人物线索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所谓“牵一发动全身”。
那我们就先抽取文章里的一部分进行阅读,看看这一部分牵动了哪些人物,哪些矛盾。
请一个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文章第6自然段,这个段落讲的是贾政盛怒之下痛打宝玉的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这个段落内容,对宝玉挨打的前因后果提出问题。
2、问题归纳如下:① 前因:贾政勃然大怒,把儿子往死里打是因为得知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这些“不可饶”的“勾当”,那么他是怎么得知的?② 后果:如此痛打宝玉,是否致死?昔日十分疼爱宝玉的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人见宝玉挨打会做何反应,她们如何才能平息这场风波?五、逐层解疑,总结技巧。
广东省惠阳区高中语文《宝玉挨打》导学案粤教版必修4
![广东省惠阳区高中语文《宝玉挨打》导学案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81c7c30a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11.png)
⼴东省惠阳区⾼中语⽂《宝⽟挨打》导学案粤教版必修4《宝⽟挨打》⼀.学习⽬标1.梳理情节,领会作者组织情节波澜的技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物的性格特征。
3.理解⼈物⽭盾冲突的社会内涵。
⼆.课⽂助读1.⾛近作者:曹雪芹(约1705-约1763),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清代杰出的⽂学家。
其曾祖曹玺,祖⽗曹寅,以及⽗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前后任江宁织造历六⼗余年。
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孙⽒,是康熙皇帝⼩时的保姆之⼀。
曹寅童年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
由于这种不寻常的关系,曹寅深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典。
曹寅还在任上主持刊刻过《全唐诗》和《佩⽂韵府》。
曹寅病故后,康熙特命其⼦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不久曹颙病故,康熙⼜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直⾄雍正五年(1727)曹頫被抄家败落为⽌。
曹雪芹或为曹颙的遗腹⼦,或为曹頫之⼦。
曹雪芹幼年“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长在⼀个富贵炫赫⽽⼜⽂化⽓氛浓郁的贵族家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秦淮风⽉忆繁华”,当年南⽅的繁华⽣活给幼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家被抄以后,全家北迁,随着家境的⽇益败落,他也落魄贫居在北京西郊⼀带,跌落到“举家⾷粥”的境地。
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和世态⼈情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从⽽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就是他在北京西郊⼭村⾥写成的。
本⽂节选⾃《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耽耽⼩动唇⾆,不肖种种⼤承笞挞”。
“宝⽟挨打”是⼩说上半部的⼀⼤⾼潮,写出了宝⽟和整个封建势⼒的⽭盾⽇益尖锐化,随着⽂中导⽕索的铺设引发了这⼀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2.《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说中伟⼤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家族为背景,以贾宝⽟、林黛⽟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府由盛⽽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的反抗⾏为。
高中语文 第9课 宝玉挨打学案 粤教版必修4
![高中语文 第9课 宝玉挨打学案 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05ab7c4e561252d380eb6e62.png)
第9课宝玉挨打《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是:王夫人丫鬟金钏儿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事情被贾环告诉贾政;宝玉又结交忠顺王爷喜欢的伶人蒋玉菡,使得王爷派人来找。
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
论爱情爱情在舞台上,要比在人生中更有欣赏价值。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既是喜剧也是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常常招致不幸。
它有时像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
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
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辞令。
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人在爱情中不会聪明。
”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爱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爱他(她)。
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感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使许多军人更容易坠入情网,也许这正像他们嗜爱饮酒一样,是因为危险的生活需要欢乐的补偿。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致人以完善。
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微感言:1.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石上偈》2.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
——《叹通灵玉》3.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西江月(其一)》4.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 第三单元写作导学案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4教学案 第三单元写作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9f06cd4a7302768f99392d.png)
一、单元文本素材运用1.点击素材——《宝玉挨打》贾宝玉不热衷于功名,厌恶封建社会的仕宦道路,尖刻地讽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人是“沽名钓誉之徒”“国贼禄鬼之流”。
他一反“男尊女卑”的封建道德观念,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觉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宝玉的种种叛逆思想,当然被封建正统人物视作“草莽”“不肖”。
他和林黛玉真心相爱,互为知己,但在贾母等人的安排下,他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终因双方思想不同,且无法忘怀精神上的伴侣林黛玉,婚后不久,宝玉就出家当和尚去了。
【运用方向】觉醒选择名与利追求自由屈服与反抗先驱者的抗争【运用示例】名利是场,名利是网,几多较量,几多迷茫。
名利是帆,名利是樯,几多奋斗,几多沮丧。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的确,许多人在名利场上失掉了理智的指南针,陷入了名利的漩涡,结果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不胜枚举。
但是,名利虽然做了一切恶事,而很多好事也是由名利而生的。
名利绝不是万恶之源,关键在于你如何面对。
如果你把名利看成一切,那么你将迷失自我,名利会成为切断你幸福的利刃;如果你善待名利,将名利作为奋勇进取的动力,那么名利将成为你的风帆,伴你渡过征程,送你走向成功。
每一杯过量的酒都是魔鬼酿成的毒汁,多一点的贪婪都是幸福的刽子手。
善待名利,你将获得彩虹般绮丽的人生。
2.点击素材——《阿Q正传(节选)》在假洋鬼子面前,他是羊;在小尼姑面前,他又变成了狼。
他的性格经常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来回摆动,幅度之大,速度之快,都令人叹为观止。
他的麻木,表现在他的惊人的健忘:被假洋鬼子打了一顿,一会儿就忘了,甚至觉得轻松些,以至于“有些高兴”了;更表现在他几乎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独立意识。
阿Q的诸多弱点,事实上也是全体国民的弱点。
从阿Q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民族有时为什么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为什么既能安于做奴隶,又能扮演非常傲慢的角色。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宝玉挨打》教案4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_《宝玉挨打》教案4](https://img.taocdn.com/s3/m/2ab0bc30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d.png)
《宝玉挨打》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识记基础字词。
2、理清全文思路,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透视人物性格,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3、了解封建社会对人的性格的扭曲,理解宝玉的叛逆性格,从而培育人文情怀的思想。
教学过程:【导入语】师:请问同学们,被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发展高峰的是哪一部作品?《红楼梦》问世不久,曾经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三十年,被人们视为珍品。
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后,立即流行南北。
从清代一些文人笔记的零星记载中,看到《红楼梦》已成为当时人们谈论的中心。
京师流传的竹枝词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在谈话时,有时因双方争执不下,“遂相龃龉,几挥老拳”。
民间戏曲、弹词演出《红楼梦》时,观众为之“感叹唏嘘,声泪俱下”,甚至有人读了《红楼梦》,由于酷爱书中人物以至痴狂。
那么,为什么《红楼梦》如此地受人喜爱呢?这节课就讲讲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
【作者介绍】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溪、芹圃,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曹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才华横溢,放荡不羁,性格傲岸,愤世嫉俗。
他能诗善画,还做得一手好风筝。
《红楼梦》是他在文学上的主要贡献,“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仍未完稿。
全书120回,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他人所续。
曹玺、曹寅、曹颙、曹頫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康熙末年,皇子们争夺皇位,曹家支持大皇子,但最后雍正皇帝得胜。
他一上台,就残酷地镇压打击他的众多政敌,曹家也在这种复杂的关系中遭祸,曹頫被革职,家产没收,曹雪芹随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因此,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转衰的过程,这种经历使他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的认识也更加清醒、深刻。
《红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孤苦的晚年,可惜没有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50岁,就在贫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
死后,手稿无人整理,只有几个好友草草地殡埋了这位伟大的作家。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4 9 宝玉挨打》
![高中语文粤教版精品教案《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必修4 9 宝玉挨打》](https://img.taocdn.com/s3/m/0abaa23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a.png)
引导学思考、探究如何面对复杂、开展的社会,选择、把握自己的人生。
五、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宝玉挨打这一中心事件,体会作者一波三折的情节设计思路。
难点:理解人物的性格是本文的难点。
六、
教
学
策
略
式、启发式结合的教学方式。拟定两课时。
第一课时准备以导读为主,对小说赏读的一般规律进行阐释,指导学生遵循规律,理出全文线索。
贾政贾兰
贾母王夫人李纨
贾代善〔嫡〕贾元春
贾宝玉
赵姨娘贾探春
〔庶〕贾环
贾敏
林黛玉
林如海
了解曹雪芹及其一生的经历,有助于更好解读?红楼梦?思想意义。
人物关系图,更好地突出贾宝玉在贾府的地位与他和贾环之间的矛盾关系,为下面的探究奠定了根底。
探究文本
梳理情节安排,透析思想冲突。
“宝玉挨打〞,小说原回目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
高一语文备课组
教学年级
高一级
课题名称
?宝玉挨打?
教材版本
新课标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4
课程类型
讲读课
授课时间
两课时
一、
设计思想
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红楼梦?犹如雄奇的大山,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犹如万里长河,烟波浩渺,天光云影共徘徊。阅读?红楼梦?,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蔡元培引苏东坡诗〕。?红楼梦?作品的教学,应抓住伟大作品的丰富性特征,挖掘文本有利于教学的诸多功能。我们在过去的教学中,教重视文学作品的社会文本、思想文本的意义,?宝玉挨打?教学不妨引导学生再做点文化文本、叙事文本意义的研究。
第二课时准备以讨论为主,教师应提出恰当准确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讨论中可进行点拨式赏析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参与意识,创设探讨气氛,提高学生的赏析审美能力。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3.9《宝玉挨打》名师导航学案 粤教版必修4
![粤教版-语文-高一-高中语文3.9《宝玉挨打》名师导航学案 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971dbbdca300a6c30d229f33.png)
3.9宝玉挨打名师导航内容感知《红楼梦》以其突出的艺术成就及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者用现实主义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日常生活中的波澜起伏。
“宝玉挨打”是小说前半部的一大高潮,是《红楼梦》中的著名事件之一。
通过这一事件,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同时也展示了相关人员对宝玉挨打所持的态度。
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三是贾环搬弄是非,污蔑宝玉逼死了金钏儿。
矛盾的焦点在于父子二人价值观上的对立。
贾政信奉着封建主义的道德理念,严格维护着封建主义的社会秩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走仕途经济之路。
而宝玉恰恰与之相悖,特殊的生活环境和具体境遇,使他鄙视以男人为中心的虚伪的贵族社会。
他要的是情场,是知己,是得乐且乐的追求情感信仰的人生观。
相对贾政之主流,他成了地地道道的叛逆者,即使不是这些事儿,换了其他的事儿,他也会挨打的。
基础梳理一、字音字形1.字音识记葳蕤..(wēi ruí)怪嗔.(chēn)惶悚.(sǒnɡ)忖.度(cǔn)撮.合(cuō)数.落(shǔ)草芥.(jiè)啖.指(dàn)穿凿.(záo)跺.脚(duò)孽.障(niè)弑.君(shì)调.唆(tiáo)腻.烦(nì)暴殄天.物(tiǎn)怔.呵呵(zhēng)2.多音字辨析3.形近字辨析二、重要词语1.重点词葳葳蕤蕤:委靡不振、困顿的意思。
怔呵呵:因吃惊而呆住的样子。
惶悚:惶恐。
悚,害怕,恐惧。
思忖:思量。
弑:古时称下杀上为“弑”。
潭府:深宅大院。
常用于尊称他人住宅。
潭,深邃的样子。
见谕:吩咐我。
停:把总数分成几份,其中一份叫一停。
克夺:定夺,决断。
冠带家私:冠带,帽子和束带,是官服的代称。
「精品」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第9课宝玉挨打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精品」高中语文第3单元小说2第9课宝玉挨打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48ec1790066f5335a8121a9.png)
第3单元小说(2)◆9 宝玉挨打《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地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节是:王夫人丫鬟金钏儿与宝玉调笑,被王夫人赶出投井而死,事情被贾环告诉贾政;宝玉又结交忠顺王爷喜欢的伶人蒋玉菡,使得王爷派人来找。
贾政大怒,将贾宝玉打得皮开肉绽。
论爱情爱情在舞台上,要比在人生中更有欣赏价值。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既是喜剧也是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常常招致不幸。
它有时像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
过度的爱情,必然会夸张对象的性质和价值。
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辞令。
而在其他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人在爱情中不会聪明。
”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爱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爱他(她)。
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感情,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使许多军人更容易坠入情网,也许这正像他们嗜爱饮酒一样,是因为危险的生活需要欢乐的补偿。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致人以完善。
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微感言:1.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石上偈》2.天不拘兮地不羁,心头无喜亦无悲。
只因锻炼通灵后,便向人间惹是非。
——《叹通灵玉》3.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
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西江月(其一)》4.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第9课宝玉挨打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小说2第9课宝玉挨打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https://img.taocdn.com/s3/m/b636d17ead02de80d4d840af.png)
宝玉挨打◎ 第9课宝玉挨打◎ 第10课阿Q正传(节选)◎ 第11课变形记(节选)◎ 第12课失街亭◎ 第13课棋王(节选)第9课宝玉挨打本课话题——教育一、从课本中积累“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
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
”贾政打宝玉,当然事出有因。
但从今天的观点看,这或许属于“惩戒教育”吧。
二、从生活中积累“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都是一种成长体验,都会让孩子终身难忘。
要知道,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不是在说教中长大的。
教育的“武功秘笈”里,应添上“惩戒教育”这一兵器,样样都是不可或缺的。
残缺不全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三、从名言中积累1.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陶行知2.体罚是权威制度的残余,在时代的意义上说它已成为死去的东西;它非但不足以使儿童改善行为,相反地,它是将儿童挤下黑暗的深渊。
——苏霍姆林斯基3.鞭挞或呵斥是应该谨慎地避免的。
它只是弥缝了目前,使伤口结上一层皮膜,对于痛楚的核心仍然没有触到。
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愿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
——洛克一、作者简介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约1763或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清朝小说家。
其祖先原是汉族,后入了满洲籍。
曹家世袭“江宁织造”达六十七年之久。
雍正初年被抄家,曹家由盛转衰,迁居北京,穷困潦倒。
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沧桑之变,使曹雪芹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没落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迁居北京西郊后,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
今传本《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其中曹雪芹只完成前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成。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十三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教案粤教讲解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教案粤教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bdb63a86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4.png)
高中语文《宝玉挨打》教案粤教讲解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宝玉挨打》,使学生了解名著《红楼梦》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提高阅读名著的兴趣。
2. 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
3. 学习文中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提高写作技巧。
二、教学重点1. 掌握《宝玉挨打》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深入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3. 学习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提升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宝玉挨打背后的深层原因。
2.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和教学资料。
2. 学生预习《宝玉挨打》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红楼梦》和《宝玉挨打》的故事背景。
2.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探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象。
4.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人物描写手法,进行写作训练。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复述《宝玉挨打》的故事情节,概括宝玉挨打的原因。
2. 选取文中的一个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点,并结合实际生活举例说明。
3. 结合课文,谈谈你对《红楼梦》这部作品的看法。
六、教学内容1. 分析《宝玉挨打》中的人物关系和家族背景。
2.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宝玉与其他人物的差异和个性特点。
3. 深入解读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意义。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宝玉挨打事件为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和社会背景。
2. 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比较宝玉与其他人物的差异,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形象。
3. 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分析宝玉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了解家族背景对人物性格的影响。
2. 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宝玉的个性特点,如:反叛、善良、敏感等。
3. 深入解读宝玉挨打事件背后的心理动机和社会意义,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8a298d3cfc789eb162dc89e.png)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一必修)教案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4:《宝玉挨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会从人物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时代等环境因素来透视人物的复杂性格教学重点:从时代环境透视人物性格教学难点:理解贾政的复杂形象教学策略:略读--精读,抓住细节描写,深入思考,展开讨论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走进《红楼梦》的世界,简介作者和小说的故事情节以及主要人物,补充一些关于贾宝玉的一些所谓的“傻”、“狂”、“呆”的语言和行为。
简单介绍第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耻辱情烈死金钏”的内容。
梳理情节,让学生复述故事发展过程,理清情节发展的过程。
1第二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下《红楼梦》这部伟大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宝玉,也梳理了《宝玉挨打》这一篇课文的情节,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
二、回顾宝玉挨打的原因。
师:明确宝玉挨打的一系列原因:(课件展示)1.宝玉无精打采(为金钏儿之死伤感) 2.忠顺王府来找琪官3.贾环诬告宝玉淫辱金钏儿,导致金钏儿跳井自杀这是导致宝玉挨父亲打的一系列直接原因,我们再来看这几件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和贾政对这几件事情的反应,请同学们找出贾政的态度和表情的变化,看看贾政的怒气是如何积聚起来的。
三、精读生:讨论,找出贾政的态度和表情的变化。
师:明确贾政的态度和表情的变化。
(课件展示)见他惶悚--原本无气的,这一来倒生了三分气听了这话--又惊又气2宝玉招认认识琪官--此时气的目瞪口歪贾环告状--气的面如金纸,喘吁吁直挺挺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见到宝玉--眼都红紫了师:可见,宝玉挨打是因为他做了一些令他父亲生气的事情,贾政也不是一开始就怒气冲冲,怒气是慢慢积聚起来的,就好像海水的潮涌,开始只是微有波澜,接着开始浪头渐涌,越积越高,然后就惊涛大作,狂风巨浪都来了。
好,上面我们回顾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其实,放到平常人家里,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就是老子打儿子,原因就是儿子做错了事情,儿子叛逆,老子望子成龙,儿子让老子失望了,于是老子气不过就打!我相信这种事情很多同学都经历过,我小时候读书不用功,不听话的时候也挨过打,可是,像贾政打宝玉这样下死手打还真的是少见,我们来仔细看看记述宝玉挨打的那一段,第6-7段,看看贾政是怎样打儿子的。
语文:高二必修四 第9课《宝玉挨打》教案 粤教版
![语文:高二必修四 第9课《宝玉挨打》教案 粤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2f94ced0d233d4b04e6904.png)
宝玉挨打》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曹雪芹《红楼梦》文学常识,识记基础字词。
2、体会作品情节设计方面的特色,学会用比较的方法从深层透视人物复杂性格。
3、尝试研究性阅读的方法,培养对经典名著的兴趣与鉴赏能力。
【教学设想】本课涉及的人物较多,小说背景较复杂,作者在表现这些人和事的过程中所调动的手段很丰富,表现得也非常充分。
因此,本课教学强调小说情节设计的独特性及人物性格的刻画。
本课主要采用剥落法体会作品情节层层铺垫,推举高潮的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学习方式,在具体场景中对人物进行比较分析,透视人物复杂性格,昭示人物关系与矛盾。
【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准备。
1、了解曹雪芹与《红楼梦》的基本情节与人物。
2、通读全文,识记基础字词。
3、阅读第二单元扩展阅读中《<红楼梦>的情节波澜》一文,推荐《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第十讲蒋玉菡之谜),了解本文在《红楼梦》中的地位,熟悉本文情节、人物与前后的联系,整体把握情节。
4、写近五百字的有关《红楼梦》的某情节、人物的小评论。
二、课文导入《红楼梦》:“一把辛酸泪,满纸荒唐言,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大家谈《红楼梦》的人物、情节、语言等。
(老师谈大家心中的《红楼梦》的情节、人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宝玉是一个似痴如狂的人,并集众宠于一身,他怎么挨打呢?且这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我们来看看故事究竟如何展开的?”三、解题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的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挨打》主要表现新旧两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突出表现了贾政与宝玉父子两代的思想冲突,明确展示了男主人公的叛逆性格。
本文通过对宝玉挨打这一事件的描写,揭示了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及社会背景,同时也展示了相关人员对宝玉挨打所持的态度。
逐层递进的情节设计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都写得非常出色。
四、情节波澜层层铺垫吴功正先生将《红楼梦》情节设计起伏跌宕的的特色情节论为三态:一是“潜流暗滚”,矛盾的积聚时期,表面看似平静的水面,实际上内中包含着冲突和斗争的潜流;二是“惊涛大作”,对立双方矛盾冲突激化,失去了平衡,表面与内在都以非常的形态出现;三是“余波涟漪”,冲突过后,不是戛然而止,而是波纹荡漾,进一步深化矛盾,为下一轮冲突埋下伏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玉挨打》一.学习目标1.梳理情节,领会作者组织情节波澜的技巧。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3.理解人物矛盾冲突的社会内涵。
二.课文助读1.走近作者:曹雪芹(约1705-约1763),名霑,字梦阮或芹圃,号雪芹或芹溪居士,清代杰出的文学家。
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以及父辈曹颙和曹頫,祖孙三代四人,前后任江宁织造历六十余年。
曹玺之妻,曹寅之母孙氏,是康熙皇帝小时的保姆之一。
曹寅童年还做过康熙皇帝的伴读。
由于这种不寻常的关系,曹寅深得康熙的信任和赏识,康熙南巡时曾主持过四次接驾大典。
曹寅还在任上主持刊刻过《全唐诗》和《佩文韵府》。
曹寅病故后,康熙特命其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不久曹颙病故,康熙又特命曹寅胞弟曹荃之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并继任织造之职,直至雍正五年(1727)曹頫被抄家败落为止。
曹雪芹或为曹颙的遗腹子,或为曹頫之子。
曹雪芹幼年“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自小生长在一个富贵炫赫而又文化气氛浓郁的贵族家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和熏陶。
“秦淮风月忆繁华”,当年南方的繁华生活给幼年时代的曹雪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曹家被抄以后,全家北迁,随着家境的日益败落,他也落魄贫居在北京西郊一带,跌落到“举家食粥”的境地。
这种根本性的变化,使曹雪芹对封建社会和世态人情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从而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红楼梦》就是他在北京西郊山村里写成的。
本文节选自《红楼梦》120回本中第33回,即“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挨打”是小说上半部的一大高潮,写出了宝玉和整个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尖锐化,随着文中导火索的铺设引发了这一场不可避免的冲突。
2.《红楼梦》简介:《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
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
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晴雯、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
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三、学法指导鉴赏小说的故事情节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⒈情节的作用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⑶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⑷照应前文。
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⑹刻画人物性格。
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⑴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如《祝福》,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起到制造悬念的作用。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故乡》中的“我”等。
四. 预习题(一)1、阅读课文,理清文中人物身份及关系。
贾母、贾政、王夫人、金钏儿、贾珠、李纨(宫裁)、贾宝玉、焙茗、袭人、贾环、王熙凤(凤姐)、贾雨村、琪官(蒋玉菡)、贾琏、赖大、来兴、薛姨妈、薛宝钗、香菱、史湘云、薛大爷。
2、熟悉情节,概述宝玉挨打的起因、经过、结果。
3、请你提出一两个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课外拓展(一)1.“巧合”是小说中常见的现象,请简要分析课文第5段有什么巧合之处?有何作用?预习题(二)1、王夫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贾环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课外拓展(二)1、你认同“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教育方式吗?请说说理由《宝玉挨打》课堂检测(一)班级:座号姓名:1、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贾政有何反应?查找相关句子,完成下列表格。
2、宝玉挨打是父子矛盾冲突的极端体现,请结合贾政得知宝玉行为后的话语,分析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
《宝玉挨打》当堂训练(一)1、宝玉挨打之前,写他被贾政喝禁在厅中,找人往里头捎信却偏偏遇着个耳聋的老婆子,这一情节有何作用?《宝玉挨打》课堂检测(二)班级:座号姓名:1.贾宝玉、贾环都是贾政的儿子,他俩的地位、性格和为人有哪些不同?为什么2.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和贾母对贾政的态度有哪些不同?为什么?《宝玉挨打》当堂训练(二)1. 精读课文第二、三段中忠顺府长史官到贾府找人的相关话语,分析其辞令有何精妙之处?2、小说在宝玉挨打的过程中,写了贾政三次流泪,试分析当时贾政的心理?打宝玉时下手极狠。
这个事件表面上是写父亲教训儿子这样一件普通小事,实际上体现了父子俩尖锐的思想冲突。
贾政几乎要把儿子打死,反映出正统思想对叛逆意识的极端仇恨。
《宝玉挨打》当堂训练(一)答案1、(1)渲染出紧张的气氛;(2)如报信成功,挨打就不会发生,高潮就形成不了;(3)为让叛逆和卫道矛盾激化,用偶然事件来触发;(4)偶然为必然性高潮的到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宝玉挨打》课堂检测(二)答案1贾宝玉是贾府的合法继承人,地位高且稳固,备受尊敬;贾环地位低,处处受压制。
性格上贾宝玉才华横溢,追求自由,大方得体;贾环不学无术,心胸狭窄。
为人上贾宝玉平等待人,贾环卑鄙猥琐。
2王夫人采取哭劝的态度,处处拿病死的大儿子贾珠说事,说明后继无人的严重后果,直击贾政软肋,促使贾政对宝玉转变态度。
贾母则威逼贾政,用孝道和回老家南京相逼,三言两语就使贾政认罪求饶。
王夫人和贾母的行为是由她们在贾府中的地位、权威决定的。
贾母是贾府中的老祖宗,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在孝道观念的支配下,做儿子的贾政必须无条件服从贾母的意志,所以她敢威逼贾政,而贾政只能认罪求饶。
王夫人是贾政的正室,受贾政支配。
她的尊贵地位建立在宝玉成为未来的贾家继承人的基础上,所以她要力保宝玉,哭劝贾政。
《宝玉挨打》当堂训练(二)答案1长史官是在掌握有宝玉和琪官密切交往的确凿证据后才到贾府要人的,但他并没有直接逼问宝玉交人,他辞令的精妙之处有: 1摆明位置,主动示弱。
造访贵府是奉王命请求老大人办事,如能成全,对大家都好。
2攻心为上,步步进逼。
盘问宝玉,先劝说宝玉早说出来,会感念他的恩德。
看到宝玉不肯说,就抖出汗巾子之事,逼宝玉就范。
3缜密周全,留有后路。
如果找不到人还要来请教。
2宝玉挨打的过程中,贾政先是满面泪痕,继之泪如雨下,听到王夫人哭唤贾珠之名,更是“泪珠似滚瓜一般滚下来”。
三次流泪,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伤心,因为宝玉是贾家“光宗耀祖”的惟一希望,却偏偏行为偏邪、性情乖张,因而使得贾政对宝玉这个不肖子不仅感到愤怒,而且感到后继无人、家道衰败的悲伤绝望。
预习题(一)答案1、主要人物关系图2、宝玉懒见雨村,结交琪官,被诬逼死金钏儿以致贾政大怒,就让小厮将宝玉按在凳上,打了十来下大板,后嫌打轻了,自己狠命盖了三四十下;王夫人进房,打得又狠有快;打得宝玉皮开肉绽,无一处完好。
课外拓展(一)答案1、此段的巧合有二,一是宝玉的贴身小厮焙茗不在身边;二是遇到的老姆姆偏偏是聋子。
作用是形成了情节的波澜,使后来的宝玉挨打成为必然。
预习题(二)答案1王夫人处处为维护自身的嫡系地位争取利益,为保住宝玉,不惜提起病死的大儿子,她保宝玉,为的是将来的自己有依靠,将来的地位更稳固。
她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
2贾环为免于父亲责骂,不惜造谣诬陷转移父亲的注意,为自己开脱。
他是一个自私自利,卑鄙猥琐的人。
课外拓展(二)答案①认同。
适当体罚孩子,让他明白做错事情应当承担责任,必须接受惩罚,现在不惩罚你,以后走上社会,会受到更大的惩罚。
必须让孩子明白的是,父母的棍棒是爱的表现,不仅仅是通过暴力让他屈服。
同时打也要有策略和原则。
1.一定要“适度”,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地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反抗精神和暴力倾向的人。
2.惩罚要及时,即发现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及时进行惩罚,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明就理,甚至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
②不认同。
国外行为学专家研究发现:一见孩子犯错误就大发雷霆,大声训斥,甚至打骂,这样重复下去,孩子对训斥的耐受力会逐渐提高,时间长了,孩子对一般的训斥也就无所谓了。
行为医学专家们通过调查发现,这样的儿童长大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不和谐者较多,他们也不能很好地养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完全忽视了自己的下一代。
如此恶性循环,将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打骂孩子所遗留下来的弊端也显而益见,非但打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更会让这些孩子的内心感觉不到家庭的温暖,因此遇到挫折就会离家出走,甚至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的道路。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