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第一章)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2.燃烧的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必考1第二节:燃烧类型1.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
2.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与可燃性液体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必考23.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爆炸;第三节:燃烧方式及特点1.气体燃烧:扩散燃烧(比较稳定,易于补救火灾)和预混燃烧(爆炸式燃烧);2.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重油和原油会容易发生沸溢和喷溅;必考33.固体燃烧:蒸发燃烧(硫、磷、蜡烛)、表面燃烧(木炭、焦炭、铁)、分解燃烧(木柴、煤、塑料)、熏烟燃烧(阴燃;棉、麻、纸)、动力燃烧(爆炸);4.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的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有关;第四节:燃烧产物必考41.完全燃烧产物:H2O、C02、S02;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2.燃烧中含有的有毒成分:CO、HCN、S02、N02、NH3、HCL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的分类: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6类:必考5A固体火灾B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石蜡)C气体D金属E带电火灾(变压器)F烹饪物按照火灾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A特大火灾(30人100人1亿)B重大火灾(10人50人5000万)C较大火灾D一般火灾(3人10人1000万)2.火灾死亡中,75%的人因吸入有毒有害气后直接导致死亡;3.火灾发生的原因:电气(首位);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设备故障;玩火;放火;雷击;4.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要付诸于实际行动,努力备考。
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第一篇一至四章节知识点记忆口诀,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坚持着。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燃烧: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解说】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燃烧的四个现象:放热、火焰、发光、发烟,不要漏记,可借助一个词语"四处放火"来记忆这四点。
链式反应自由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解说】这个'链式反应自由基',初次接触可能会比较难于理解,没关系,多念几遍把这个名字记住就行了,就把它当成'高尔基'、'冯斯特洛夫斯基'等名称,他就是个代号。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有'链式反应自由基'的燃烧就会有火焰,就是有焰燃烧;没有这个'基'的就没火焰,就是无焰燃烧。
为了便于记忆,青文给这个'基'起个外号:"火焰鸡"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
完全燃烧产物:可燃物中的C→CO2(气)、H→H2O(液)、S→SO2(气)等;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醛、醚等。
【解说】对于化学知识基本忘光的同学来说,这里可能会比较头疼的,其实要区分燃烧产物是完全燃烧还是不完全燃烧,有个小诀窍。
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就是没烧完的产物,那么这个产物还可以继续燃烧。
二氧化碳——CO2,水——H2O,这两个好记,甚至他们都是灭火剂,当然是完全燃烧产物。
二氧化硫——SO2,这个可能会有点迷惑,SO2很常见,煤和石油的燃烧产物中就有它,用途也很广泛,比照CO2的样式去记忆就行了。
剩下的CO、NH3、醇、醛、醚等都是可以燃烧的,后面会学到,这里暂时不用费心去记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1 消防安全意识消防安全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等活动中,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减少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的一种安全方式。
消防安全意识是指人们对消防安全问题的认识、了解和重视程度。
树立正确的消防安全意识,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火灾的危害性火灾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明火、烟雾和有毒气体的现象。
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1 人身伤害火灾发生时,热量和火焰会导致人身烧伤,甚至致命。
同时,火灾过程中生成的烟雾和有毒气体也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引发中毒、窒息等。
1.2.2 财产损失火灾烟雾与高温可以迅速蔓延并引燃可燃物,造成大面积的财产损失。
火灾后,由于烟雾污染和破坏,往往导致被灾现场无法再使用。
1.2.3 社会影响火灾发生后,除了直接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会对社会秩序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造成一定影响。
特别是大面积火灾发生时,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和民众的不安全感。
1.3 消防法律法规为了加强和规范消防工作,我国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消防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1.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我国消防工作的基本法律,它规定了消防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的处理办法等。
1.3.2 消防条例消防条例是各地区根据消防法制定的具体法规,对消防安全工作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规定,包括消防组织、消防设施、消防宣传、消防检查等方面。
1.3.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是我国为了提高建筑物的防火能力而制定的技术标准,包括建筑物的火灾分类、防火分区、防火门窗、疏散通道等要求。
1.3.4 消防工程设计规范消防工程设计规范是对消防工程设计和施工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技术标准,包括消防给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等方面的规定。
消防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知识点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2、燃烧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3、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着火三角形):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这是无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氧气只是一种助燃剂,其它助燃剂发生的光和热也是燃烧,如金属钠在氯气中的燃烧。
4、大部分燃烧的四个必要条件(着火四面体):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这是有焰燃烧的必要条件。
5、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按其状态,可分为固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气体可燃物。
6、常见的引火源有:直接引火源,明火,电弧、电火花,雷击;间接引火源,高温,自燃引火源。
7、防火方法:控制可燃物质、隔绝空气、消除点火源、设置防火间距。
灭火方法: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化学抑制法。
8、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着火和爆炸。
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
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按燃烧物形态,可分为固体燃烧、液体燃烧和气体燃烧。
9、气体燃烧所需温度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烧温度,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扩散燃烧比较稳定,火焰不运动,不会发生回火现象;预混燃烧速度快,不扩散,会发生回火现象。
10、液体燃烧不是液体本身燃烧,而是液体受热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汽的燃烧。
液体燃烧的方式有:闪燃、沸溢和喷溅。
11、液态烃类燃烧时产生橘色火焰和黑烟;醇类燃烧时产生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
12、含有水分、粘性较大原油、重油、沥青油等有扬沸现象(沸溢和喷溅),发生沸溢的时间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
13、固体燃烧方式有:表面燃烧、蒸发燃烧、分解燃烧、阴燃(熏烟燃烧)。
14、属于蒸发燃烧的有:樟脑、萘、松香、沥青、蜡烛、硫、磷、钾、钠等。
属于表面燃烧的有:木炭、焦炭、铁、铜等。
属于分解燃烧的有: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属于阴燃的有:大量堆积的煤、纸张、稻草、锯末等。
2024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
2024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第一章消防基础知识1.1 消防的定义和意义消防是指预防和扑救火灾以及其他紧急事件的组织和活动。
火灾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灾害,如果没有消防工作的及时干预,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消防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安全至关重要。
1.2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需要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消防安全法律法规。
这些法规规定了各种场所的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演练等方面的规定,对于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1.3 火灾的起因和防范了解火灾的起因是预防火灾的第一步。
火灾的起因有很多种,包括电气故障、人为操作不当、气体泄漏等。
因此,通过认真学习和掌握火灾的起因,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火灾的发生。
1.4 火灾的应对措施当火灾发生时,正确的应对措施将决定人们的生死。
本章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逃生技巧等应对措施,帮助人们在火灾中保持冷静、正确应对突发情况。
第二章消防设备和设施2.1 消防设备的种类和作用消防设备是指用于灭火和救援的各种器材,包括灭火器、喷水龙等。
通过了解各种消防设备的种类和作用,可以在火灾发生时正确使用,减少损失。
2.2 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等。
了解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对于消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灾防范和救援效率。
2.3 消防车辆和设备消防车辆和设备是专门用于灭火和救援的装备。
本章将介绍消防车辆和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帮助人们熟练掌握各种消防技术。
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3.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是企业和单位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用于管理和指导消防工作。
本章将介绍如何建立和完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3.2 消防演练和培训消防演练和培训是提高消防应对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组织演练和培训,可以让人们熟练掌握逃生技巧、灭火技能等,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消防安全实务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实务基础知识消防安全实务基础知识第一章消防安全意识与预防措施一、消防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消防安全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防范和预防火灾事故的措施和方法。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消防安全意识,这对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二、消防安全意识的培养1.加强消防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2.积极参与消防演练,提高防火自救能力;3.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4.建立和健全灭火制度和应急预案,提前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三、预防火灾的基本措施1.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防止短路和电器过载;2. 不随意乱扔烟蒂,保持室内外的清洁;3. 使用具备防火功能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4. 停车时不要阻塞消防通道;5. 加强煤气和液化气的使用安全,避免泄漏。
第二章消防设备与器材一、消防设备的分类根据其用途和性质,消防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消防器材、消防工具、消防车辆和消防设施。
二、主要的消防器材和设施1. 灭火器:是用于灭火的最常见的设备,根据不同的灭火介质,分为水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自动启动喷水设备,进行灭火;3. 自动报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进行报警;4. 灭火栓系统:能够提供大量的水源,用于消防灭火。
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1. 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调查火源;- 找到安全的灭火途径,并使用正确的灭火器;- 迅速开启灭火器,将喷嘴对准火源,并用力按压灭火器的开关;- 喷洒灭火剂,将火源完全覆盖。
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使用方法:- 火灾发生时,自动喷水系统会自动启动;- 在火灾过程中,及时报警,通知消防部门。
四、灭火途径和灭火技巧1. 水灭火:适用于以可燃物质为燃料的火灾,如纸张、木材等;2. 干粉灭火:适用于液体火灾和电器火灾;3. 二氧化碳灭火:适用于电器设备和有机溶剂引发的火灾。
第三章火灾应急处理与逃生自救一、火灾应急处理的步骤1. 发现火灾:及时向消防部门报警;2. 拨打火警电话:向消防部门报告火灾的发生,并提供详细的火灾情况;3. 扑灭初起火灾:如果火势较小,并且可以自行扑灭,可以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4. 逃生自救:如果火势已经失控,应迅速撤离,并寻找安全出口。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总结.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总结一、燃烧基础知识1、燃烧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2、爆炸产生破坏的作用的原因是压力突变;3、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4、沸溢形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既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2)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汽;(3)原油黏度较大,使水蒸气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5、液体的闪点是以闭杯法测定;6、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7、火灾分类:A固体物质,B液体及可熔化固体,C气体火灾,D金属火灾,E电气火灾,F烹饪器具内火灾;8、火灾事故等级:特别重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100人以上重伤,1亿元以上财产损失;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5000万以上1亿元以下财产损失;较大火灾-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1000万以上5000万元以下财产损失;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10人以下重伤,1000万元以下财产损失;9、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轰然标志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衰减温度降至80%;10、烟气流动速度:火灾初期0.1~0.3m/s,火灾中期0.5~0.8m/s,垂直方向扩散1~5m/s,烟囱效应可达6~8m/s;11、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灭火,隔离灭火,窒息灭火,化学抑制灭火;12、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是可燃的,2、粉尘必须悬浮于空气中,且有一定的浓度,3、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13、爆炸极限影响条件:1、火源能量的大小,2、初始压力的大小,3、初始温度的大小,4、惰性气体的影响;用g/m3表示爆炸极限;在爆炸下限时压力不超过4*10/5Pa;14、易燃固体的自反应物质包括:1、脂肪族偶氮化合物,芳香族硫代酰肼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重氮盐类化合物;15、发火物质是指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不到5min内边燃烧的物质,如白磷、三氯化钛;二、建筑防火1、爆炸极限和自然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2、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3、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4、丁、戊类储存物品的仓库,包装》1/4,体积》1/2时按丙类确定;5、建筑材料燃烧性能附加信息:1、产烟特性2、燃烧滴落物3、微粒等级4、烟气毒性6、耐火极限: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作用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h表示;7、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准;8、防火间距不足的消防措施:9、燃油锅炉应采用丙类液体作为燃料,采用相对密度不小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时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储油间储存的量不大于1m3,与锅炉房分隔采用3h防火隔墙分隔,设置甲级防火门,与其他房间分隔采用2.0h的防火隔墙,1.5h的楼板分隔,甲级门窗;10、油浸变压器室设置防止油品散流的设施,下面设置储存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A,单台容量不大于630KV.A;11、室内楼梯的疏散距离按其水平投影长度的1.5倍计算;12、厂房中丙类液体的储罐应设置在单独的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5m3;与其他房间分隔采用3.0h的防火隔墙,1.5h的楼板分隔,甲级门窗;13、地下防火分区局部联通采用方式:1、下沉式广场2、防火隔间3、避难走道4、防烟楼梯间14、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分隔,采用2.0h的防火隔墙(无门窗洞口),1.5h的楼板分隔,高层时:采用防火墙(无门窗洞口),2.0h的楼板分隔,上下层采用1.2m高实体墙或1.0m 宽的防火挑檐(长度不小于洞口宽度),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实体墙不小于0.8m;建筑外墙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不小于1.0m,小于1.0m时应在开口之间设置凸出外墙0.6m的隔板;15、中庭灭火和救援活动可能受到的影响:16、建筑内2个疏散门的间距应大于5m,防火墙不宜设置在转角处,如设置时门窗洞口的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0m,采用乙级门窗等防火措施时,该距离不限;17、防火卷帘:分隔宽度不大于30m时,卷帘《10m,分隔宽度大于30m时,卷帘《1/3宽度,且不应大于20m;在火灾自动降落时应具有信号反馈功能;18、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关闭后应能从任一侧手动开启,除管井和住宅的户外门,防火门应能自动关闭,双扇防火门应具有按顺序关闭的功能,防火门应采用常闭的,在变形缝处应设置在楼层较多的一侧,开启时门扇不跨越变形缝,防火门关闭后应具有防烟性能;19、防火阀平时处于开启状态,关内烟气温度到达70℃时能自动关闭,厨房的防火阀动作温度是150℃;燃油锅炉正常通风换气》3次/h, 事故通风换气》6次/h燃气锅炉正常通风换气》6次/h, 事故通风换气》12次/h20、防火阀的设置部位:1、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越风机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5、竖向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风管上;21、防火阀的设置要求:1、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2、暗装时要设置于方便维修的地方;3、防火阀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及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4、符合相关规定;22、排烟防火阀设置部位:280℃动作,具有手动及自动功能;1、排烟管进入风机房处;2、穿越防火分区的排烟管道上;3、排烟系统的支管上;23、防烟分区设置要求:面积《2000m2时长边不大于60m,当室内高度大于6m且具有对流条件时,长边《75m;有效高度为500mmm,是顶棚~~~下垂高度;1、分区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2、防烟分区不跨越防火分区;3、分区面积不应超过规范要求;4、采用隔墙形成封闭空间时,该空间宜作为1个防烟分区;5、储烟仓高度不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小于500mm,同时应保证疏散所需的清晰高度;6、特殊用途的场所应单独划分防烟分区;24、人员密度:1、普通办公室4m2/人;设计绘图室6 m2/人;研究工作室5 m2/人;有桌会议室1.8 m2/人;无桌会议室0.8 m2/人;录像厅1 m2/人;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0.5 m2/人;25、疏散宽度:厂房出口》0.9m,疏散走道》1.4m,疏散楼梯》1.1m,首层》1.2m;(1、2F)按0.6m/百人计算;(3F)按0.8m/百人计算;(4F以上)按1.0m/百人计算;高层建筑:安全出口及疏散门》0.9m,疏散走道及疏散楼梯》1.1m,按1.0m/百人计算;观众厅:疏散走道》1.0m,边走道》0.8m,按0.6m/百人计算;横走道座位排数《20排,座位数体育馆《26个,其他《22个,前后排》0.9m时加1倍《50个;公共建筑:疏散走道及楼梯》1.1m,安全出口及疏散门》0.9m,楼梯有栏杆》1m;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门》1.4m,室外疏散小巷净宽度》3.0m;26、疏散距离:安全出口或疏散门》2个,室内任一点至最近安全出口《30m,疏散走道《10m;设自动喷水灭火时可增加25%;敞开外廊可增加5m,27、疏散楼梯设置中平面布置:1、宜设置在标准层的两端,便于提供不同方向的疏散路线;2、宜靠近电梯设置;3、宜靠外墙设置;28、疏散门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29、住宅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30、厂房仓库安全出口设置要求:31、避难走道设置要求:32、封闭楼梯间适用范围:1、医疗建筑、旅馆、老年人建筑;2、设置歌舞娱乐游艺场所的建筑;3、商店、图书馆、展览建筑、会议中心及类似使用功能的建筑;4、6层级以上的其他建筑;33、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求:1、不能自然通风的设置机械加压送风或采用防烟楼梯间;2、除出入口及外窗外,墙上不开设洞口;3、高层、密集、甲乙类厂房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其他可采用双向弹簧门;4、可在首层形成扩大封闭楼梯间,要采用乙级防火门与其他地方分隔;34、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34,、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35、室外楼梯适用范围:1、甲乙丙类厂房;2、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厂房;3、辅助防烟楼梯构造要求:1、栏杆高度不小于1.1m,净宽度不小于0.9m;2、倾斜度不大于45°;3、平台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平台耐火极限不低于1h,梯段不低于0.25h;4、通向室外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向室外开启,不占用平台的有效宽度;5、楼梯周围2.0m内的墙上不开设洞口;36、剪刀楼梯分别设置前室,采用防烟楼梯间,中间采用1h实体墙分隔,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37、避难层: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要设置,避难面积按5人/m2计算;构造要求:1、楼板耐火极限不低于2h;2、防止地面温度过高,楼板上宜设置隔热层;3、墙体耐火极限不低于3h,门窗采用甲级;4、可与设备层结合使用;设备间与避难去采用2h墙体分隔门与出入口的距离不小于5m,采用甲级防火门;38、疏散应急照明照度要求:1、疏散走道不低于1.0lx;2、人员密集避难层不低于3.0lx;3、楼梯间、前室、避难走道不低于5.0lx;4、病房楼手术部的避难间不低于1.0lx;39、疏散指示设置:1、安全出口疏散门的正上方,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标志;布置间距《20m,袋形走道《10m,走道转角《1m,在墙上1.0m以下布置;40、电气火灾原因: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漏电41、一般电缆使用;1、氨压缩机房选用铝芯电缆;2、交联聚录乙烯适用于有清洁要求的场所;3、橡胶电缆适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4、普通聚录乙烯不适用于地下客运及商业、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及人员密集场所;41、阻燃电缆按烟气特性划分:一般阻燃、低烟低卤阻燃、无卤阻燃42、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接地故障保护;43、接地保护方式:1、当灵敏性符合要求时,采用短路保护作接地故障保护;2、零序电流保护适用于TN-C,TN-C-S,TN-S系统,不适用谐波电流大的配电系统;3、剩余电流保护适用于TN-S系统,不适用一TN-C系统;44、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1、安装位置不设在门窗、排风口的正上方,水平距离》3m,距排风口》5m;2、电源要分支,有短路保护装置,接地良好;3、照明电压一般220V,行灯《12V,36V以下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式变压器;4、36V和220V电源插座应有明显区别,低压无法插入高压插座;5、回路电流《16A,光源《25个,组合灯具时,电流《25A,光源《60个,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电流《30A;6、插座与照明不在同一回路;7、各零件必须符合嗲呀、电流等级,不得过电压、过电流使用;8、灯具不直接安装于可燃吊顶上;9、吊顶上的线路需穿钢管敷设;10、舞台等的功率《40W,最大《60W,彩灯之间的导线应焊接;45、电动机不允许频繁启动,冷态下启动次数不超过5次,热态下不超过2次;46、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承重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钢框架和排架结构;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45°,迎风布置;47、泄压面积计算:A=10CV2/3,长径比不大于3,过大压力较高,长径比=BL/4S,甲类泄压比》0.110;轻质屋面板及墙体质量《60kg/m2;泄压口避开人员密集及主要道路48、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最小点燃电流决定;49、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为第Ⅲ类,Ⅲ类分为ⅢA---可燃飞絮,ⅢB—非导电性粉尘,ⅢC---导电性粉尘50、甲乙类厂房、仓库严禁采用明火及电散热器采暖,粉尘采暖,散热器温度《82.5°,输煤廊散热器温度《130°,不适用肋形散热器;不循环适用热风;管道温度大于100°时距离》100mm,温度《100°时距离》50mm,采用不燃材料隔热;51、发电机房燃料管道应符合:1、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2、储油间的邮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管上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下部设置防止油品散流的设施;52、喷头颜色:68°--红色;79°---黄色;93°--绿色53、避雷器的接地线应与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或中性点不接地的电力网中,100KVA以下的变压器接地电阻《10Ω;54、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安装于钢龙骨上可作为A级;胶合板刷防火涂料可为B1级,无电线只刷外面,有电线里外加木龙骨都要涂刷;壁纸《300g/m2时直接粘贴在A级上可作为B1级;涂料的涂覆比1.5Kg/m2;多孔泡沫塑料厚度《15mm,面积《10%顶棚或墙面;歌舞游艺场所的顶棚耐火等级不降低;55、外保温材料分类:A级—岩棉、矿棉、泡沫玻璃、加气混凝土B1级---胶粉聚苯颗粒浆料B2级—EPS板、XPS板、聚氨酯住宅外保温:高度》100m时—A级;27《高度《100时—B1级,高度《27时—B2级其他建筑:高度》50m时—A级;24《高度《50时—B1级,高度《24时—B2级密集建筑:高度》24m时—A级;人员密集建筑—A级,高度《24时—B1级56、保温系统中每层设置防火隔离带,高度为300mm,A级材料制作;B1级外墙门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h;屋面耐火极限不低于1.0h时采用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2级,屋面耐火极限低于1.0h时采用保温材料不应低于B1级,防护层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厚度不应小于10mm;57、环形消防车道设置场所:1】高层民用建筑;2】超过3000个座位的体育馆;3】超过2000个座位的会堂;4】占地面积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览建筑设置环形有困难时,可沿2个长边设置,临空建造的可1个长边设置,但该长边所在建筑立面应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58、建筑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短边长度大于24m时设置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间距《80m布置连通人行道(可利用楼梯间);59、消防车道设置:边缘距取水点不宜大于2m,车道净宽、高不小于4m;荷载:轻中型—11t,重型—15~20t;转弯半径:轻型—7m,中型—9m,重型—12m;回车场:轻型—12*12m,中型—15*15m,重型—18*18m;60、消防登高面:裙房进深不大于4m,高层建筑沿1条长边或1/4周长连续布置,间隔布置距离不大于30m,距外墙》5m《10m,坡度小于3%;救援窗净高、宽度-1*1m,下沿距室内地面《1.2m;间距《2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个;61、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3】设有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室;可不设置消防电梯的情况:1】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人数不超过2人的高层高层塔架;2】局部建筑大于32m,且局部高出部分每层面积不大于50m2的丁、戊厂房;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1】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且每个防火分区至少1台;2】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的高层厂房(仓库),每个防火分区至少1台;3】应具有防火、防烟、防水的功能;4】应设置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设置在仓库连廊、冷库穿堂或谷物筒仓工作塔内的消防电梯可不设置前室,前室设置要求:1、宜靠外墙设置,首层直通室外或《30m通道通向室外;2、公共建筑》6m2,住宅建筑》4.5m2,合用公共》10m2,合用住宅》6m2;3、门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5】井与机房,井与井,机房之间,采用2h防火隔墙分隔,甲级防火门;6】设置排水挡水设施,井容量2m3,排水泵不小于10L/s,门口设置挡水设施;7】轿厢尺寸不小于1.5*2m,载重不小于800Kg,首层至顶层运行时间不大于60S;8】供电为消防电源,并设备用电源,在最末级配电箱自动切换,电缆、面板防水,首层设置专用按钮,箱内设专用消防对讲电话,方便与控制中心联系;9】轿厢内装修采用不燃材料;62、直升机停机坪:建筑高度大于100m且标准层建筑面积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设置;起降区面积直径为机翼直径的1.5倍;用符号“H”表示,待救区设置2个宽度不小于0.9m的出口,门向疏散方向开启;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一、概述1、定义:依照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在建筑物、构筑物中设置的用于火灾报警、灭火、人员疏散、防火分隔、灭火救援行动等防范和扑救建筑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2、消防设施责任主体:建设、监理、消防设计、施工、设计审核、竣工验收单位3、消防监督机构监督内容:1】配置情况;2】运行状态;3】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4】操作、管理人员的培训情况;5】控制室值班情况;6】维修、保养和检测情况;7】管理档案的建立情况;8】其他需要监督检查的情况;二、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1、给水消防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供水管道、增压设备、消防水泵接合器和消防水箱;2、消防水泵:作用---保证给水压力及流量;自喷泵按“一用一备、二用一备”设置;泵的选用:1】性能满足给水所需流量及压力的要求:2】驱动器的功率应满足水泵流量扬程性能曲线上任何一点运行的功率要求;3】电动机驱动时,选择干式安装的消防水泵;4】流量扬程性能曲线应无驼峰,无拐点的光滑曲线,流量为零时的压力不应大于设计压力的140%,且宜大于设计工作压力的120%;5】流量为设计的150%时,出口压力不低于设计工作压力的65%;6】泵轴的密封方式和材料应满足水泵运行的要求;7】同一泵组的型号宜一致,工作泵不超过3台;8】多台泵并联(增加流量)时,应校核流量叠加对出口压力的影响;9】泵串联设传输水箱,容积不小于60m3,可作为高位水箱,水泵出水管上设置减压型倒流防止器;4、自灌式泵吸水管上应装设阀门—便于检修;1】一组泵吸水管不少于2根,管上设置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大于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2】穿越消防水池时设柔性套管,刚醒套管要在吸水管上设置柔性接头;3】喇叭口至最低有效水位不应小于600mm;4】出水管上设置止回阀、控制阀和压力表(明杆闸阀,或带自锁装置的蝶阀),大于DN300时宜设置电动阀门;5】系统总出水管上设置压力表和压力开关,压力表设缓冲装置;6】压力表直径不小于100mm,6mm管道连接,设置关断阀门;7】每台泵设置DN65的试水管,采取排水措施;8】消防泵应能自动和手动启动,平时处于自动启动状态,接到信号至运转间隔不大于2min,不设置自停功能,启泵按钮不作为起泵开关,可作为报警信号;9】控制柜在专用控制室时,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与水泵一起时不低于IP55,在控制柜设置应急机械启动功能,起泵时间价格不大于5min;10】双电源自动切换时间不大于2S,一路电源与内燃机动力切换不大于15S;5、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布置:1】2路供水宜布置为环状,进水管不少于2条,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室外消火栓数量不大于5个;2】管材:埋地----(压力小于1.2MPa)--球墨铸铁、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加强防腐的钢管;(压力大于1.2MPa)--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加厚钢管和无缝钢管;室内外架空管道----(压力小于1.2MPa)热侵锌镀锌钢管(压力大于1.2小于1.6MPa)热侵锌镀锌加厚钢管和热侵锌镀锌无缝钢管(压力大于1. 6MPa)--热侵锌镀锌无缝钢管3】阀门:系统最高点设置自动排气阀,供水高度大于24m时,设置水锤消除器;减压阀设置要求:1、设置在报警阀组前,2个阀组以上设置备用减压阀;2、过滤器及减压阀前后设压力表,量程为设计压力的2倍;3、过滤器前及减压阀后设控制阀门;4、减压阀后设置压力试验排水阀;5、垂直安装的减压阀,水流方向向下;6、宜采用比列式减压阀,超过1.2MPa时采用先导式减压阀;7、减压阀前后压力比值不大于3:1,不满足时可设二级减压阀,压力差前后不大于0.4MPa;8、流量为设计的150%时,出口动压不低于设计工作压力的65%;9、设置在单向流动的供水管上,不应设置在双向流管道上;6、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布置:1】竖管管径不小于DN100;2】检修关闭停用竖管不超过1根,布置超过4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2根;3】每根竖管与横干管相接处设置阀门;4】消火栓和喷水官网分开设置,合用时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5】管道水设计流速不宜大于2.5m/s,任何管道的流速不大于7m/s;6、消防水泵接合器设置要求:1】给水流量按10~15L/S计算,给水竖向分区时,消防车供水压力范围内的分区应分别设置水泵接合器;2】安装高度距地0.7m,距消火栓或消防水池不小于15m,不大于40m,距洞口不小于2m,不安装于玻璃幕墙下方,地下距盖底面不大于0.4m,不下雨井盖半径;3】标示供水系统名称,供水范围和额定压力的永久标志铭牌;4】组件安装顺序:按给水的方向—止回阀—安全阀—阀门;7、增压设备:1】一用一备的原则布置;2】喷淋稳压泵流量宜为1L/S,不宜大于1个喷头的流量,消火栓宜5L/S,喷淋与消火栓合用时宜为3L/S;3】设计压力保持系统最不利点净水压力为0.15MPa;4】气压罐容积不小于150L,起泵次数不大于15次/h;8、消防水池:设置地方—市政管道不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管道为枝状或质疑1条进水管,且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筑物;1】管网保证室内给水设计量是,满足室内火灾延续时间消防用水量的要求;2】管网不能保证室内给水设计量是,满足室内外火灾延续时间消防用水量的要求;3】补水时间不大于48h,大于2000m3时,不大于96h,进水管不小于DN100;4】容积大于500时设2格独立使用,大于1000m3时设置独立使用的2座水池;5】消防车吸水高度不大于6m,取水口距外墙不小于15m,与甲乙类储罐不小于40m,与液化石油气储罐不小于60m,采取防热辐射时可为40m;6】消防水池采用2路供水能满足火灾下连续补水要求的,容积不小于100m3,仅有消火栓时不小于50m3;9、高位消防水箱:1】供水管不少于2根,除可1路供水的建筑外;2】补水可靠,储存室内消防用水量困难时,容积不小于室内消防用水量的50%;3】静水压:1、一类高层公共不低于0.1MPa;高度大于100m时不低于0.15MPa2、高层住宅、二类公共、多层公共、多层住宅,不低于0.07MPa3、工业建筑,不低于0.1MPa,体积小于20000m3时,不低于0.07MPa;4、自动喷水系统,不低于0.1MPa;10、消防水箱:1】设置目的:1、提供火灾初期的水量及水压;2、利用高位差保持水压;2】容积: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小于36m3,高度大于100m时不小于50m3,高度大于150m时不小于100m3;2、多层、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住宅建筑不小于18m3,当一类高层住宅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小于36m3;3、二类高层住宅,不小于12m3;4、大于21m的多层住宅,不小于6m3;5、工业建筑设计流量《25L/S时,不小于12m3,大于25L/S时,不小于18m3;6、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小于30000m2的商店建筑,不小于36m3,面积大于30000m2时,不小于50m3;11、室外消火栓系统:1】设置范围:1、同时设计消防给水系统,沿可通行消防车道设置市政消火栓系统;2、民用建筑、厂房(仓库)、储罐区、堆场周围设置;3、消防救援消防车停靠的屋面设置;4、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建筑物体积下雨3000m3的戊类厂房,或居住人数小于500,层数不超过2层的居住区,可不设置;2】设置要求:1、宜采用地上式室外消火栓;2、直径宜采用DN150的消火栓;3、栓口3个,1个DN150或DN100的和2个DN65的;4、地下式的栓口为1个DN100+1个DN65的;5、在道路一侧设置,宜靠近路口,道路宽度大于60m时,两侧交差错路设置,保护半径为150m,间距不大于120m,距路边大于0.5m小于2m,距建筑不下雨5.0m,消防扑救面一侧不少于2个;6、管网压力不小于0.14MPa,火灾时流量不小于15L/S,其供水压力从地面算起不下雨0.10MPa;7、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计入可使用的数量内;11、室内消火栓系统:1】系统组成:给水基础设施、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报警控制设备及系统附件;2】设置场所:1、占地面积大于300m2的厂房(仓库);2、体积大于5000m3的车站、码头、机场候机室、展览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的单多层建筑;3、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剧场电影院、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4、高度大于15m或体积大于10000m3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但多层民用建筑;5、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6、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可设置竖管和不带箱的DN65的室内消火栓;3】室内消火栓设置:1、采用DN65的消火栓可与软管卷盘或轻便水龙同箱设置;2、配置DN65有内衬里的消防水带,长度不超过25m,水枪直径16mm或19mm,当设计流量为2.5L/S时,水枪直径11mm或13mm;3、两股水柱的消火栓间距不大于30m,1股水柱的间距不大于50m;4、栓口距地宜为1.1m,出水方向垂直墙面或向下;5、栓口动压不大于0.5MPa,大于0.7MPa时设置减压装置;6、高层、厂房、仓库和净空高度大于8m的场所,栓口动压不小于于0.35MPa,且充实水柱应达到13m,其他场所动压不小于0.25MPa,水柱应达10m;第三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1、系统分类:闭式系统—湿式、干式、预作用、水-泡沫连用开式系统---雨淋、水幕2、分类区别:湿式—湿式报警阀;干式—干式报警阀;预作用---雨淋阀+报警系统雨淋---开式喷头;水幕—洒水喷头3、适用范围:1】湿式系统:温度不低于4℃,不高于70℃的环境2】干式系统:温度低于4℃,高于70℃的环境,出现滞后喷水,有排气过程;。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1)第1、2节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的定义: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燃烧产物中会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成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
这种只发生在固体表面的燃烧称为无焰燃烧。
松散多孔的固体可燃物常常伴有无焰燃烧,如焦炭、香火、香烟等。
发生在蒸气或气体状态下的燃烧称为有焰燃烧。
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融化蒸发的固体主要为有焰燃烧。
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通常称为燃烧三要素。
(一)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按化学组成划分,可燃物可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所处的状态划分,可燃物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普通的燃烧在空气中进行,助燃物是空气中的氧气。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可燃物在空气中发生燃烧,均有最低氧含量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其他如氟、氯等氧化剂也可以作为助燃物。
虽然它们在空气中几乎不以单质形式存在,但会存在于实验过程和化工生产中。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常见的引火源有明火焰、电弧、电火花、炽热物体、高温加热、化学反应热、雷击等。
引发可燃物燃烧的引火源有最低能量的要求,但对于不同可燃物、不同燃烧形式和在不同环境下,各类引火源导致燃烧的最低能量差异较大且难以测量。
通常,最小点火能仅针对一定条件下的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而言(详见本篇第三章)。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用着火三角形来表示(如图1-1-1所示)。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电子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电子版第一章消防安全基础知识一、消防安全的意义和目的1、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消防安全是指利用各种物质、设备和手段,预防和控制建筑物、森林、交通及其他场所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保障人民财产安全及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消防安全是社会治安、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跟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消防安全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保障社会公共秩序,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和生命安全。
2、消防安全工作的目的消防安全工作的目的是预防火灾,减少火灾灾害的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消防安全法律法规中国《消防法》是国家的根本消防法律,所有的消防工作都应当以此法律为基础,建立健全与之相关的法规。
二、消防安全的基本概念1、火灾火灾是指因火种作用,将可燃物质燃烧发出光、热与有害气体,导致重大损失或威胁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一种灾害。
2、火灾危险性火灾危险性是指能引起火灾发生的危险特性。
3、消防安全消防安全是指从预防、扑救、疏散、逃生的角度保障人民的财产安全和人命财产安全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三、消防安全设施与设备1、火灾警报器火灾警报器是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报警的一种设备,它可以通过感应火焰或烟雾的方式来进行火灾的预警。
2、灭火器材灭火器材是用来扑救初期火灾的工具,根据火灾的不同性质,可以有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不同类型的灭火器。
3、疏散逃生通道疏散逃生通道是用于火灾发生时人员快速疏散和逃生的通道,通常应有足够的宽度和明显的标识。
4、防火门防火门是用来防止火灾蔓延的一种设备,当火灾发生时,可以有效地阻止火势的扩散。
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通过自动感应火灾并自动喷水的设备,可以在火灾发生时迅速扑救火灾。
第二章消防安全管理一、火灾预防管理1、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每个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2、单位基本消防安全要求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做好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进行消防演练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消防安全实务知识汇总
消防安全实务知识汇总消防安全实务知识汇总第一章:火灾的基本知识1.1 火灾的定义和分类火灾是指可燃物燃烧产生的可见火焰和热量的现象,可分为自然火灾和人为火灾两大类。
1.2 火灾的危害火灾造成的危害主要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等。
火灾还可能引起爆炸、放射性泄漏等次生灾难。
1.3 火灾扑灭的基本原理火灾扑灭的基本原理是降低燃烧物质的温度、摧毁燃料、抑制燃烧链条等。
第二章:火灾的预防与控制2.1 火灾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性火灾预防与控制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能够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提高灭火效率。
2.2 火灾预防的基本原则火灾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合理布局与分区、防火分隔与阻断、合理使用易燃物品等。
2.3 预防和控制火灾的措施常见的预防和控制火灾的措施有:加强火灾宣传教育、定期进行火灾防控检查、建立健全火灾风险评估制度等。
第三章:火灾的应急救援3.1 火灾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火灾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包括:保证人员安全、遏制火势蔓延、抢救财产、扑灭火源、救援被困人员等。
3.2 火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火灾应急救援组织体系包括总指挥部、指挥部、行动组、专家组等。
3.3 火灾应急救援装备与器具火灾应急救援装备与器具包括消防水枪、安全绳索、烟气呼吸器等。
第四章:常见火灾事故原因与分析4.1 电器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电器设备引发的火灾事故主要包括线路故障、电气设备老化、短路、过载等。
4.2 厨房火灾事故厨房火灾事故主要是由于油烟积聚、明火不当操作、电器设备故障等引起。
4.3 火灾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对火灾事故进行调查与分析,既能找出事故原因,又能改进消防安全管理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五章:建筑物消防安全5.1 建筑物消防安全规划与设计建筑物消防安全规划与设计应符合消防安全标准,包括建筑物布局、消防设施配置、疏散通道设置等。
5.2 建筑物消防设施与设备建筑物消防设施与设备包括消防水系统、疏散通道、报警系统等。
(完整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第一章)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2.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4.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第二节燃烧类型1.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点燃:或称强迫着火。
2.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3.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4.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5.固体燃烧:1)蒸发燃烧:先熔融蒸发,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
2)表面燃烧:在基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3)分解燃烧:受到火源,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4)熏烟燃烧: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叫熏烟燃烧,又叫阴燃。
5)动力燃烧:发生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
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一级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讲义识第一章燃烧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
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一、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称为有焰燃烧。
气体、液体只会发生有焰燃烧;容易热解、升华或者融化蒸发的固体主要为有焰燃烧。
而有的固体物质则不能成为气态,其燃烧只发生在氧气与固体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无焰燃烧。
(一)可燃物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并形成燃烧的物质,称为可燃物。
(二)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氧化剂,称为助燃物。
(三)引火源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能源)称为引火源。
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燃烧发生的充要条件可表述为: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
二、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容易自由结合或与其他物质的分子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对于多数有焰燃烧而言,其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由基因此,可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和链式反应自。
必要条件燃烧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有焰燃烧可燃物、助燃物、引火源、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一、按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整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知识点整理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与条件知识点1 燃烧三要素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也叫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燃料)、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燃烧发生的充要条件: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可燃物;具备足够数量或浓度的助燃物;具备足够能量的引火源;上述三者相互作用(着火三角形)。
以上仅能代表无焰燃烧,我们平时所指的绝大部分燃烧均指的是有焰燃烧,有焰燃烧必须具备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知识点2 燃烧的链式反应理论燃烧分为有焰燃烧与无焰燃烧两种。
对于无焰燃烧,有可燃物、氧化剂、温度(着火点)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即会发生。
但是对于有焰燃烧,除以上二个条件,燃烧过程中还必须存在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燃烧才能够持续下去,这亦是燃烧发生的充分条件之一。
在有焰燃烧中,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裂解作用从而产生自由基(游离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形态,能与其它的自由基和分子反应,而使燃烧持续进行下去,这就是燃烧的链式反应。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
可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有焰燃烧的四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分别对应着火四面体的四个面。
第二节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知识点3 燃烧的分类一、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强迫着火)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
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是化学爆炸,是一种激烈的燃烧。
二、按燃烧物形态分类:按燃烧物形态划分,燃烧分为气体燃烧、液体燃烧和固体燃烧。
(一)气体燃烧1、气体的扩散燃烧:如家用煤气燃烧。
特点:燃烧比较稳定,火焰温度相对较低,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会发生回火现象。
2023年一级消防工程师考试重点资料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汇总经典版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怎样理解燃烧旳条件?P2答: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旳放热反应,一般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
燃烧旳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2、燃烧分为哪些类型?P3答:按照燃烧形成旳条件和发生瞬间旳特点,燃烧可分着火(包括点燃、自然)和爆炸。
3、固体、气体、液体燃烧各自有哪些类型和特点?P5答:一、气体燃烧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一样,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燃烧特点比较稳定)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
二、液体燃烧液体燃烧旳类型分为闪燃、沸溢、喷溅三种1)闪燃闪燃是引起火灾事故旳先兆之一。
闪点即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旳最低温度。
2)沸溢从沸溢过程阐明,沸溢形成必须具有3个条件:①原油具有形成热波旳特性,即沸程宽,密度相差较大;②原油中具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③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轻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
3)喷溅三、固体燃烧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阴燃)、动力燃烧(爆炸)上述多种燃烧形式旳划分并非绝对,有些可燃固体旳燃烧往往包括两种或两种以上旳形式。
例如,在合适旳外界条件下,木材、棉、麻、纸张等旳燃烧会明显地存在分解燃烧、熏烟燃烧、表面燃烧等形式。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火灾按燃烧对象是怎样分类旳?P11答:按照国标《火灾分类》 GB/T4968-2023旳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一般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旳余烬。
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
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
物体带电燃烧旳火灾。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章节知识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章消防安全技术基础知识1.1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1.1 消防安全的定义1.1.2 消防安全的重要性1.2 消防安全法律法规1.2.1 中国消防法1.2.2 消防法规的层级关系1.3 消防组织与管理1.3.1 消防组织与管理的原则1.3.2 消防组织结构和职责1.3.3 消防管理制度1.4 消防安全技术术语解释1.4.1 建筑物消防安全术语1.4.2 消防设备术语1.4.3 消防用具术语第二章消防安全设施与设备2.1 消防水源及供水设备2.1.1 消防水源的种类和选择2.1.2 消防供水设备的种类和功能2.1.3 水泵房的建设和管理2.2 消防报警系统2.2.1 消防报警系统的基本原理2.2.2 消防报警系统的组成和布设2.2.3 消防报警系统的日常维护2.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2.3.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3.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2.3.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2.4 气体灭火系统2.4.1 气体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4.2 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2.4.3 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2.5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2.5.1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的基本原理2.5.2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2.5.3 消防泡沫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要点2.6 火灾探测与报警设备2.6.1 火灾探测器的原理和种类2.6.2 火灾报警设备的布设和管理第三章消防安全管理3.1 火灾危险性评估3.1.1 火灾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和作用3.1.2 火灾危险性评估的方法和步骤3.2 火灾风险管控3.2.1 火灾风险管控的基本原则3.2.2 火灾风险管控的方法和措施3.3 应急疏散和人员疏散训练3.3.1 应急疏散预案的编制和实施3.3.2 人员疏散训练的内容和方法3.4 火灾隐患排查与整改3.4.1 火灾隐患排查的目的和方法3.4.2 火灾隐患整改的措施和要求3.5 灭火救援技术3.5.1 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3.5.2 灭火器材的保养和维护3.5.3 灭火救援器械的使用第四章建筑物消防安全设计4.1 建筑物消防分区和防火分隔4.1.1 建筑物消防分区的原则和要求4.1.2 建筑物防火分隔的构造和材料4.2 建筑物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4.2.1 建筑物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规划和布局4.2.2 建筑物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的尺寸和要求4.3 建筑物消防水源和消防泵房4.3.1 建筑物消防水源的选择和布设4.3.2 建筑物消防泵房的设计和建设要点4.4 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4.4.1 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4.4.2 建筑物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循环和水平补给4.5 建筑物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4.5.1 建筑物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和选择4.5.2 建筑物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和布设要点4.6 建筑物消防报警系统的设计4.6.1 建筑物消防报警系统的分类和选择4.6.2 建筑物消防报警系统的布设和管理要点第五章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1 市区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1.1 市区住宅楼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1.2 市区商场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1.3 市区工业厂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2 农村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2.1 农村民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2.2 农村仓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2.3 农村油库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3 特殊场所火灾事故案例剖析5.3.1 特殊场所学校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3.2 特殊场所医院火灾事故案例分析5.3.3 特殊场所车站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结语。
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消防安全技术实务重点知识整理1
《消防平安技术实务》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需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的燃烧叫无焰燃烧。
一、可燃物:凡是能及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
可燃物按其 可燃物按化学组成分类: 状态分类二、助燃物:凡是及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
三、引火源: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四、链式自由基:(有焰燃烧的第四个必要条件) 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和原子这些中间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中的物理现象。
完整的论述: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须要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 助燃物, 引火源, 链式反应自由基第二节 燃烧类型 一, 燃烧类型分类: (一)着火:可燃物在及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及引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
可燃物着火方式分为以下几种:自燃(二)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快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 是气体, 蒸汽瞬间发生猛烈膨胀等现象。
重要特征:爆炸点四周发生猛烈的压力突变。
二、闪点, 燃点, 自燃点的概念(一)闪点1, 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及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 最低温度。
2, 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记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氧化引火源(温度) 同时具备无机可燃物 有机可燃物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着火爆炸点燃(或称强迫着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 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然燃烧。
化学自燃 热自燃 随着温度的上升 自燃点:可燃物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闪点及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
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
2020消防安全技术实务-01消防基础知识
● 第二节燃烧类型及特点 ● 1、按燃烧发生瞬间的特点分类 ● 着火---持续燃烧的现象 ● 点燃(强迫着火|引燃) ● 自燃 ● 化学自燃---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 ● 例如火柴受摩擦而着火; ● 炸药受撞击而爆炸; ● 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 ● 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 ● 热自燃 ● 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 ● 2、按燃烧的形态分类|重点 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都是在蒸气或气体的状态下进行的,并出现火焰。而有的物质则不能 变为气态,其燃烧发生在固相中,如焦炭燃烧时呈灼热状态。 ● 气体燃烧 ● 扩散燃烧 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 ● 混合过程要比燃烧反应过程慢得多,燃烧过程处于扩散区域内,整个燃烧速度的快 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 ● 特点:燃烧比较稳定,火焰温度相对较低,火焰不运动,可燃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 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燃烧过程不发生回火现象(火焰缩入火孔内部的现象) ● 如:家用煤气燃烧 ● 预混燃烧 可燃气体、蒸气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引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 特点: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合 气体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 ● 回火现象:若可燃混合气体在管口流速小于燃烧速度,则会发生“回火”,如制气 系统检修前不进行置换就烧焊,燃气系统于开车前不进行吹扫就点火,用气系统产 生负压“回火”或漏气未被发现而用火时,往往形成动力燃烧,有可能造成设备损 坏和人员伤亡。 ● 如:氧乙炔焊
● 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 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 ● 火灾分类 ● 按燃烧对象的性质分 ● A 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 木材、棉、麻、纸张 ● B 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易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1.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2.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3.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4.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
第二节燃烧类型1.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
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点燃:或称强迫着火。
2.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
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3.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4.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5.固体燃烧:1)蒸发燃烧:先熔融蒸发,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
2)表面燃烧:在基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3)分解燃烧:受到火源,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4)熏烟燃烧: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叫熏烟燃烧,又叫阴燃。
5)动力燃烧:发生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
第四节燃烧产物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
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
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
烟气在火场上弥漫,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视线,使人们难以辩别火势发展方向和寻找安全疏散路线。
同时,烟气中有些气体对人的肉眼有极大的刺激性,使人睁不开眼而降低能见度。
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
(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为A、B、C、D、E、F 六类。
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
D.类火灾:金属火灾。
E.类火灾:带电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
①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 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②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 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③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④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注:“以上”包含本数;“以下”不包含本数。
三、火灾的危害——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7种)电气、吸烟、生活用火不慎、生产作业不慎、玩火、放火、雷击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热量的传递有三种基本方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
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在火场上,烟雾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
建筑物发生火灾,烟火在建筑内的流动呈现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且两种流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
一般,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火。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
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
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囱效应、火风压和外界风的作用。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孔洞开口蔓延、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闷顶内蔓延、外墙面蔓延。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火灾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的80%时算起。
第四节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冷却灭火——水喷雾灭火系统;二、隔离灭火——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三、窒息灭火——用二氧化碳、氮气、蒸汽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
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动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四、化学抑制灭火——干粉和七氟丙烷。
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二、爆炸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一)物理爆炸——是指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
如蒸汽锅炉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
(二)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
(1)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
(2)粉尘爆炸的特点。
①连续性爆炸;②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③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①颗粒的尺寸。
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②粉尘浓度。
③空气的含水量。
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能量越高;④含氧量。
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⑤可燃气体含量。
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第二节爆炸极限(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浓度)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
通常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
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
(1)火源能量的影响。
引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2)初始压力的影响。
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
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
(4)惰性气体的影响。
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宽,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
(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浓度)极限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粉尘的质量(g/m³)表示。
三、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
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
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①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②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
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③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④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
第三节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物料原因、作业行为原因、生产设备原因、生产工艺原因二、常见爆炸点火源——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危险品系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各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
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的主要危险性——爆炸性、敏感度。
第二节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 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 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易燃气体分为二级。
I 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II 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 个百分点。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爆炸下限≥10%的气体归为乙类。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性、扩散性、可缩性和膨胀性、带电性、腐蚀性、毒害性。
第三节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
一、易燃液体的分类易燃液体分为三级。
I 级。
初沸点≤35℃。
II 类。
闪点<23℃,且初沸点>35℃。
III 类。
23℃≤闪点≤35℃,且初沸点>35℃。
或35摄氏度<闪点≤60℃,初沸点>35℃且持续燃烧。
实际应用中,通常将闪点<28℃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28℃≤闪点<60℃归为乙类;闪点≥61℃归为丙类。
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
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在易燃易爆危险品这一类物质中包含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三项。
一、易燃固体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
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1)发火物质。
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 内便会燃烧的物质,如黄磷、三氯化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