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
它标志着中国封建
帝制的结束,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在这次伟大的革命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了解和总结。
首先,辛亥革命的背景是清朝内外交困。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政府的
腐败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使得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出现了严重危机。
这为辛亥革命的爆发提供了客观条件。
其次,辛亥革命的导火索是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开始。
这次起义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推翻了清朝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再次,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国。
辛亥革命结
束了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为中国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此外,辛亥革命的失败主要表现在辛亥革命后期的混战和军阀混战。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局动荡不安,各地军阀割据,国家陷入分裂和混乱状态,这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最后,辛亥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辛亥革命的胜利,使中国走上
了近代化的道路,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和社会变革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也为中国的国家独立和民族振兴奠定了基础,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
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对中国的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深刻总结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小结
《辛亥革命》课堂小结
粥店办事处粥店中学曹萌 2011年8月5日13:29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把思绪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们耳边仿佛又响起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声,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脑海里,是他们为真理与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行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
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依据本课所学知识) 2、你有什么启示?(可依据你对孙中山和辛亥革命的评价来总结)
3、在辛亥革命100周年到来之际,你会用哪种独特的方式来纪念它?
教师总结:1、辛亥革命的先辈们为国家为人民,不惜流血牺牲奋斗的理想,今天已成为现实,辛亥革命先烈们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继续推向前进,先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和丰富的思想资源,成为激励后人继续探索民族解放道路的精神动力。
今年是纪念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缅怀先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辛亥革命爆发后,由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破坏,及资产阶级革命派经验不足和妥协,导致革命果实被窃取。
辛亥革命在推翻封建帝制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其失败也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那么,中国革命到底应向何处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那么这个任务将由谁来担当呢?我们将在下一节中探究这个问题。
总结辛亥革命
总结辛亥革命一、背景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它发生于1911年10月10日,以推翻满清王朝为目标,最终导致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起因可以追溯到晚清时期,因满清王朝的腐败和内忧外患,中国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这使得革命形势日益严峻。
二、推动因素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进行,有一系列的推动因素。
首先,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知识分子的兴起,他们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开始对满清王朝的统治提出质疑,并倡导民主与科学。
同时,新式军队的兴起也为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武力保障。
此外,满清王朝内忧外患的局面让很多人看清了统治者的腐败和无能,使他们对革命有了更大的支持。
三、领导者和组织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和组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孙中山作为辛亥革命的主要领导者,在统一战线的组建和革命的推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他组建了同盟会,积极推动革命进程。
同时,黄兴、宋教仁等人也是辛亥革命的重要人物,他们在领导和组织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革命的进展及结果辛亥革命始于起义,终于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革命进展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挫折,但通过不断的斗争,最终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
辛亥革命的成功,意味着中国政治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五、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
首先,辛亥革命的成功在世界上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它使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其次,在国内,辛亥革命的成功推动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此外,辛亥革命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为后来的革命运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六、结语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标志着满清王朝的结束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步。
辛亥革命的成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结果,同时也得益于领导者的智慧和组织的力量。
今天的中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我们应当缅怀辛亥革命的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现代化成果,并勇于开拓未来的发展道路。
【最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辛亥革命
理本课线索
记必背重点
辛亥革命
奠基:革命
志士的奋斗
(1)1906年冬,萍浏醴起义,提高了同盟会的声望;
(2)1907年,徐锡麟发动安庆起义,秋瑾在绍兴准备策应;
(3)1907年,孙中山、黄兴发动广西起义;
(4)1911年4月,黄兴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
十二烈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
民的斗志
标志性事件:
武昌起义
时间1911年10月10日
主要力量湖北新军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结果
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
10月11日,起义军成
立湖北军政府,推举新军将领黎元洪为都督
影响
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
到11月下旬,全
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
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
主革命的序幕,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
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易误警示
1. 孙中山没有亲自参与武昌起义,但他是武昌起义的领导者。
2. 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但并没有结束中国的封建制度。
3. 康有为主张维护君主制,建立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废除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
知识拓展
辛亥革命的启示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辛亥革命总结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
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期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观念。
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制帝的复辟,如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但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思想的准备。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到,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的呢?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悟,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二.辛亥革命在经济上的影响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
之后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颁布了若干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
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
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关于辛亥革命心得体会总结
关于辛亥革命心得体会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它不仅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也对整个东亚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切体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和教益。
一、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的重要性辛亥革命的爆发,与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民主意识的觉醒不无关系。
在清朝末期,中国的国力日渐衰落,列强的压迫和剥削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鲁迅先生说:“在那从来没有民主制度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了革命。
”这句话表明,中国人民的民主意识一直存在,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来发泄。
因此,在辛亥革命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让中国人民摆脱外来侵略和帝国主义的控制,必须进行彻底的革命,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
二、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必要性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历史上世界上任何一处都无有轨电车、汽车、电影和剧院,在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这些都已经发展起来了,中国现代化进程正式启动。
辛亥革命在带来政治上的改变的同时,带来了社会、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大量变革。
三、民众智慧的重要性辛亥革命凝聚了广大民众的力量,这是革命成功的关键。
辛亥革命的领袖和中坚力量都来自于民间,这些人大多数都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他们却有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民主意识和牺牲精神,他们的智慧加上自己的实践,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民智慧。
因此,辛亥革命表明,民族复兴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团结和力量,必须以民众为中心,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四、学习国外的先进文化和技术的必要性辛亥革命中,中国的英雄们对西方现代文化也有了深刻的了解,以及对于现代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接受,这对于后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推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掀起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现代文明的追求,大量国内外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技术也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
这充分说明,中国必须积极地与世界各地的先进文化和技术进行交流合作,才能推动现代化进程。
第9课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1、时间:1911年10月10日
2、起义主要力量:湖北新军
3、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4、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5、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9课辛亥起义
领导人
影响/评价
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蔡绍南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同盟会声望大振。
安庆起义
徐锡麟、秋瑾
广西起义
孙中山、黄兴
广州黄花岗起义
孙中山、黄兴、赵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辛亥革命会议总结归纳
辛亥革命会议总结归纳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之一,它彻底推翻了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篇章。
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会议作为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和决策机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对辛亥革命会议的背景、重要内容和影响进行总结归纳。
一、辛亥革命会议的背景辛亥革命发生在1911年,当时清朝内外交困,国内百姓生活困苦,社会民众对于统治者的不满情绪高涨。
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国,各地爆发了一系列抗清起义。
为了有组织地进行革命斗争,中华革命党决定召开辛亥革命会议。
二、辛亥革命会议的重要内容1. 决定建立临时政府:辛亥革命会议通过选举产生了中国临时政府的代表,正式决定建立临时政府,成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基地。
2. 讨论革命纲领:辛亥革命会议围绕着如何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建立新中国的原则和目标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最终,会议通过了《辛亥革命宣言》,明确提出打倒满清、建立民主共和、平等博爱的口号。
3. 组织军事力量:在辛亥革命会议上,与会者还讨论了如何组织和调集军事力量,为推翻满清统治进行武装斗争。
同时,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义,并分配任务和责任。
4. 协商国家大计:辛亥革命会议强调了国家大计的重要性,讨论了中国领土完整、民族和平等的问题。
在会议上,与会者还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性。
三、辛亥革命会议的影响1. 推进了革命进程:辛亥革命会议的召开为革命行动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成为辛亥革命的推进者和组织者。
通过会议的讨论和决策,革命力量得以集中,行动更加有序,为革命成功奠定了基础。
2. 提出了革命原则和目标:辛亥革命会议通过《辛亥革命宣言》提出了明确的革命原则和目标,为革命运动提供了明确的导向。
这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石。
3. 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辛亥革命会议的召开推动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激发了广大民众对自由平等的追求。
会议的决策内容传播开来,引发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支持,为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总结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总结1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民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2辛亥革命的性质国外一些学者夸大满汉矛盾,指出辛亥革命称为“国内民族革命”,或“大汉沙文主义”的反满民族运动。
笼统地贬之为“种族主义”或“种族复仇主义”。
台湾学者认为是“全民革命”。
国内达成共识,一般认为其是资产阶级革命,原因:领导是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创立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资产阶级为奋斗目标;革命派为拯救祖国,振兴中华,坚持斗争反对清政府的正确,最终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变革。
扩展资料:历史背景:1911年,清朝的统治已经走到了最后时刻,同年夏天,湘、鄂、粤等省相继爆发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9月25日,荣县宣布脱离清廷统治而独立。
荣县也就此成为了清末全国首个正式脱离清廷统治的地区。
这件事也把本就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推向了更高潮。
1911年10月10日,著名的武昌起义爆发。
革命党人迅速攻占了汉阳、汉口等地,武汉三大重镇全部拿下后,湖北军政府正式成立,黎元洪改国号为中华民国。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进行的一场伟大斗争。
下面将对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革命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封建社会的固有制度下,满清帝国的统治逐渐走向衰败,社会矛盾激化。
外国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造成了民族危机和民族危机意识的觉醒。
国内的地主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也在思想文化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铺垫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二、推翻满清的倒退辛亥革命的爆发主要是由于满清政府的倒退。
满清政府自18世纪中后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国力衰退,无法有效抵御外国列强的侵略。
而且,晚清满清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主义也引起了广泛的不满和抵制。
辛亥革命开始于武昌起义,随后爆发全国大规模的武装革命潮流,致使满清政权逐渐倒塌。
三、三民主义的兴起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由孙中山创立,分别是民族独立、民主政体和民生幸福。
三民主义在辛亥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成立了中华民国,旨在实现三民主义的理念。
四、民主革命与社会革命辛亥革命的目标是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
辛亥革命一方面是一场民主革命,推翻了满清专制政权,实现了政治权力的转移。
另一方面,辛亥革命也涉及到社会革命。
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空前的巨变,废除农民地主制度,推行土地改革,促进了社会平等和社会进步。
五、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中国传统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们积极倡导现代思想和民主文化,对中国旧有的封建文化进行了批判和颠覆。
同时,在辛亥革命的过程中,儒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孙中山提倡的三民主义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华,使中国文化得到了更新和发展。
六、辛亥革命的不完全胜利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满清政权,确立了中华民国,但也面临了许多难题和困惑。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仍然存在着强烈的军阀割据和民族矛盾。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是八年级历史上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一场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
辛亥革命必考知识点1.帝国主义的支持。
(一)原因2.革命派的妥协及对袁世凯认识不清。
3.旧官僚和立宪派对革命党施加压力。
(二)结果:1.清帝退位和孙中山提出辞职(1912.2.12—13)2.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3)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经验教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革命前组织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在长期的革命斗争的基础上,发动和领导了这次革命。
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辛亥革命开始的。
1.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也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它的主要历史功绩。
使人民的思想得到解放,民主共和制度深入人心,民主思潮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3.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3.作为革命政党的同盟会,组织上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既无严密的组织,也无统一的纪律。
从一开始就存在严重的派别活动和组织分裂的现象。
1.没有彻底的反帝纲领,更没有彻底的革命实践,他们想不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而获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是完全不切实际的幻想。
经验教训:2.不敢发动还依靠广大的农民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兴起:孙中山创建兴中会发展:创建同盟会、开展武装起义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辛亥革命重要知识点1.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其提供了经济基础;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为革命提供了思想武器;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尤其是中国同盟会的出现为革命提供了组织基础;三民主义的提出提供了纲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革命提供了起义经验;革命党人在武汉新军的长期动员工作2.过程(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
第19课《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第19课辛亥革命一、背景(一)政治根源(1)民族矛盾: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2)阶级矛盾: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清政府权威下降,面临巨大的政治危机。
1、清末“新政”(1901年—1911年)(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3)认识①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②只有推翻清政府,中国才有希望。
2、预备立宪(1906年9月—1911年)(1)原因:革命运动形势高涨。
(2)概况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
立宪派成立了预备立宪公会,积极推进立宪运动。
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③立宪派先后发起三次速开国会的请愿运动,但很快被证明此路不通。
④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4)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
特别提醒:预备立宪加剧了中央与地方之间、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二)革命准备1、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特别提醒:兴中会是革命团体不是革命政党。
同盟会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4、思想基础(1)纲领:同盟会纲领。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2)理论:三民主义。
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内涵5、军事基础:孙中山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
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
6、有利时机: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概念阐释:清政府将已归民间所有的川汉、粤汉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后,又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四国银行团享有这两段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引发保路运动。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其影响深远,始终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
本文将就辛亥革命的起因、过程及结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带给读者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起因1. 经济因素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国政治经济基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尤其是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中国成为经济薄弱、政治势如水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此外,国内特别是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生活状况严重下降,民不聊生的现象日渐严重。
2. 政治因素清政府在政治上的软弱无能、腐败糜烂,导致国家权威丧失、民族尊严受损,极大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利益。
同时,清政府的官僚制度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学海无涯的科场考试成为了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瓶颈。
3. 文化因素19世纪末,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民间思潮和价值观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转型。
尤其是西方的近代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
这些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促使社会各界发起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二、过程辛亥革命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 初期1900年以后,中国各地的爆发出了一系列的民间起义和反清匪军,以拯救国家为宗旨,抗议清政府的腐败和软弱无能。
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
这些运动虽然都失败了,但是对中国爱国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中期1905年,众多的秘密团体和爱国组织开始在北京成立,目的是要向清政府提出更具体的要求,包括废除科举制度、取消特权、成立议会等。
1908年,光绪皇帝逝世,清政府开始进行帝制改革,这一时期民主意识和革命情绪达到了巅峰。
3. 后期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正式爆发,李烈钧率领的起义军在孙中山的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并在南方掀起了一股反清潮流。
1912年1月1日,清政府正式宣布退位,辛亥革命在一个皇朝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国家的成立之间,完成了轨迹的转向。
辛亥革命的经验总结
辛亥革命的经验总结引言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革命,对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辛亥革命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教训,为当下的革命运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本文将对辛亥革命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启示。
一、联合力量,推翻封建统治辛亥革命的首要经验是联合力量,推翻封建统治。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封建统治已经持续数千年,国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
辛亥革命成功之处在于他团结了各方力量,包括革命党、士绅、商人和民众。
他们共同对抗满清封建统治,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在进行革命斗争时,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统一战线。
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在革命中取得胜利。
二、建立共和制度,推动现代化进程辛亥革命还成功地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和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共和制度的先河。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革命不仅仅是推翻旧制度,还要建立新的制度,为国家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奠定基础。
共和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变革和改革。
国家开始推行现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因此,在进行革命运动时,必须有建设性思维,善于思考并制定适合国家和民众需要的新制度。
三、坚决打破帝国主义的侵略辛亥革命还揭示了帝国主义侵略对于中国的危害,并提出了坚决打破帝国主义侵略的口号。
辛亥革命时期,列强对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侵略和割地,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革命党在革命的同时,也进行了反帝斗争,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尊严。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在进行革命斗争时,必须坚决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
只有真正打破帝国主义的束缚,才能实现国家的真正独立和自立,走上繁荣富强的道路。
四、注重群众动员,发动民众参与革命辛亥革命注重群众动员,广泛发动民众参与革命。
革命党通过开展宣传教育、组织军队等措施,积极培养和发动广大的民众力量,推动革命的形势向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初二历史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1、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各种武装起义推翻清政府,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探索。
它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结果: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3、辛亥革命
(1)背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
(2)孙中山创建革民党
〈1〉兴中会:1894年,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见书36页会址)
〈2〉中国同盟会:1905年,日本东京。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民报》。
〈3〉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阐释为民族)
建立民国(建立民主共和国,阐释为民权),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阐释为民生).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它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4、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1)武昌起义:1911年,标志着辛亥革命开始,
武昌起义成功带来的影响:仅一个月左右,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清朝的统治名存实亡。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地点:南京,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高三辛亥革命知识点归纳
高三辛亥革命知识点归纳多读书,多读不同观点的书,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可以提高自己判断真假的能力。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三辛亥革命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三辛亥革命知识点1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1.社会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人普遍感觉清政府腐败无能,应当推翻。
2.经济基础:清政府进行一些改革,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阶级基础: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1)兴中会的创立:①时间: 1894年,创立人:孙中山,地点:美国檀香山②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③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2)中国同盟会成立6.武装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7.有利条件/导火线:“保路运动”。
二、武昌起义(1911.10.10)1.导火线:清政府调动湖北新军前往四川镇压保路运动。
湖北革命党人乘湖北防务空虚策划起义,但消息泄露,湖广总督下令搜捕革命党人,形势异常严峻。
2.经过:武昌起义迅速进军的主要因素:革命党人的高度自主性。
三、辛亥革命的成果1. 中华民国的建立识记:时间;定都;国旗(五族共和,体现民族团结);纪年(民国纪元换算:加减1911);临时大总统;政权性质:资产阶级政权(1)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2)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四、辛亥革命的结局——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原因:(1)袁世凯玩弄反革命两手策略;(2)帝国主义的支持;(3)立宪派、旧官僚等的破坏;(4)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软弱、缺乏实力。
2.表现:五、辛亥革命的评价1.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2.革命的功绩(进步性):(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3)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4)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5)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
辛亥革命知识点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革命运动,它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闸门,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以下是关于辛亥革命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一、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家主权不断丧失,民族尊严受到极大侮辱。
2、社会矛盾激化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农民阶级深受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生活困苦;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阻碍,发展艰难。
3、清末“新政”的破产为了维护自身统治,清政府在20 世纪初推行了一系列“新政”措施,但这些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反而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
4、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随着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思想逐渐传播开来。
孙中山等革命先驱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经过1、兴中会的成立1894 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2、同盟会的成立1905 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并将其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一系列武装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组织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如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虽然这些起义都以失败告终,但为辛亥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扩大了革命的影响。
4、武昌起义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迅速占领了武昌城,并成立了湖北军政府。
历史书辛亥革命知识点归纳
历史书辛亥革命知识点归纳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归纳辛亥革命的知识点。
背景和原因辛亥革命发生于1911年,当时的中国社会存在着许多问题和矛盾。
清朝的统治腐败,国家经济衰败,外国列强的入侵,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加深了人民的不满情绪。
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西方的思想,提倡革命和民主的理念,这也为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思想基础。
辛亥革命的过程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起点是武昌起义,起义发生在1911年10月10日。
当时,新军第九镇的部队在湖北武昌起义,反抗清朝的统治。
起义将火种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各地起义部队纷纷响应,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胜利导致了中华民国的建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宣告辞退清朝皇帝,成立中华民国。
这标志着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后续的政治变革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变革。
孙中山成立了国民党,提倡“三民主义”,试图解决中国社会和政治问题。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国内的混乱和外国列强的干涉,中华民国政府的执政并不稳定。
影响和意义民主思想的传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为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大门。
革命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和学者开始关注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民主理念。
辛亥革命的成功让中国人民认识到了民主的重要性,并为中国后来的民主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一的探索辛亥革命使中国摆脱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国家统一提供了契机。
然而,在革命后的时期,中国面临着分裂和分权的问题。
各地的军阀混战,使国家统一的进程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对外关系的调整辛亥革命后,中国开始与外国列强重新洽谈关系。
中国逐渐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尊严。
然而,在经济和政治上,中国依然受制于外国的压力和干涉。
总结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格局和社会面貌。
革命期间的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为中国民主思想的传播和国家统一探索提供了契机。
辛亥革命(总结)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史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阶段,是中国近现代生活变迁的重要因素和重大变化时期。辛亥革命从中国人民抗争的角度来讲,它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近代化的探索来看,它迈出了近代化探索实质性的一步。辛亥革命后,中国人民的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势不可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相继爆发。所以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辛亥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清朝政府郁积着的愤怒和仇恨的大爆发。
最后,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虽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其成就远逊于西欧、北美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彻底铲除封建帝制这一点上,远胜于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各国。
辛亥革命为中国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契机。 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他从事革命的目的,是实现‘民富国强’,使中国赶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就是按照当时的标准实现现代化.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贫穷落后的中国引向近代工业化的道路,为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社会上迅速掀起一个如火如荼的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峰。
其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共和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起了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辛亥革命期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是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观念。
尽管后来民主共和的规则受到北洋军阀多次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一度有短暂制帝的复辟,如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但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他们都不能从根本上颠覆众望所归的共和国体,民主主义思想潮流已不可抗拒,辛亥革命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做了思想的准备。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自古以来,皇帝被看作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绝对权威,如今连皇帝都可以被打到,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的呢?辛亥革命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悟,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闸门。
二.辛亥革命在经济上的影响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
之后南京政府成立后,孙中山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工商业发展的规章制度,颁布了若干提倡和保护工商业的法令。
制定了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经济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刺激了人们发展民族工商业工业的热情,鼓励人民兴办实业,从事农垦;奖励华侨回国投资;要求各省成立实业公司,鼓励民间成立实业团体。
在革命政府的奖励、推动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范围内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来临。
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影响在思想文化,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一代新风,扫除旧时代的“风俗之害”。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
如:以公元纪年,改用公历;下级官吏见上级官吏不再性跪拜之礼;男子以“先生”,“君”的互称取代“老爷”等称呼;男子剪辫,女子放足之风迅速席卷全国等等。
这些变化不仅改变了社会风气,也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的崛起奠定了思想根基。
辛亥革命它播撒了民主主义的种子,使中国人民在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不过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就在打破了封建帝制政治的价值观和政治思想的同时,也对于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主的诸多价值观的权威性产生冲击,致使在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中一度出现打倒孔孟、“全盘西化”等偏激思想,对文化的发展有些不良影响。
不过,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并不如想像中来得大。
辛亥革命虽然常被称作“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出了斗争目标,但是当时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还不够强大,参与的革命者也并非以资产阶级为主,而革命的成功也未直接促成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发展。
而在传统社会的改变上,辛亥革命只打倒了社会顶层的满族权贵,但中国传统地方社会居领导地位的各省士绅及汉人旧官僚,也大多在辛亥革命中转投向革命而获得地位,反而更加巩固他们的地位。
辛亥革命中混进了很多旧官僚,不利于革命发展。
辛亥革命并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革命那样,重新建构社会结构。
参加辛亥革命的更多的是军人,旧官僚,各地士绅。
这些人在辛亥革命后仍然掌握权力。
虽然其主要领袖孙中山出身平民知识分子,但中国贫穷的平民阶层没有参加辛亥革命,辛亥革命脱离了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辛亥革命后,生存条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辛亥革命不是一次彻底的革命,后期军阀割据,相互混战,没有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和平的社会。
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
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经过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从此流传广远,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人们对革命的继续追求也绵延不绝。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
它的失败使人们认识到,软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能力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却始终鼓舞着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存之路上继续前进。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风俗习惯、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政治上: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经济上: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在革命政府的鼓励下,一个兴办近代工业的热潮在全国兴起,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来临。
辛亥革命也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发展的道路。
思想文化上:辛亥革命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文化的高潮,1915年,新文化运动,提出科学、民主才能救中国。
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新思想,开始吹拂古老的中国大地,砸碎了“忠君尽道”的封建专制文化的枷索,人们开始用新的道德观念和新的价值观念思考问题认识社会,封建道德日益为人们所遗弃,思想界得以解放,为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共产党崛起承传中山先生志业奠定了思想根基。
风俗习惯上: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为改变愚昧落后的生活习俗,颁布了剪发辫、易服装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强令男子剪掉发辫,女子停止缠足。
同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的职员相互之间一律改称职务。
还规定,民间普遍通称呼改为“先生”或“君”。
还规定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
社会习尚的变化更是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南京政府宣布政府官员都是“人民公仆”革除等级森严的“大人”“老爷”称谓,改以“先生”,“同志”相称,剪发辫,废跪拜,改用握手敬礼,这些自由、平等、民主的精神折射出辛亥革命在又一文明领域的开拓。
还有辛亥革命所传承的精神也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
辛亥志士们为了国家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置生死安危于不顾,置功名利禄于度外,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他们气壮山河、感动天地的英雄事迹,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今天仍然值得珍视的精神遗产。
辛亥革命的精神遗产主要表现在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顽强奋斗的爱国情怀,“以浩气赴事功,置死生于度外”的献身精神,关心民生疾苦、立志为百姓谋福祉的高尚品德,顺应时代潮流、放眼世界的博大胸怀。
这些思想成为推动人们投身革命的巨大精神力量。
直至今天,革命先辈留下的精神遗产仍然没有失去思想光辉,仍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总之,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的政治民主化,经济近代化,文化自由化,风俗习惯平等化,对中国的影响深远。
辛亥革命对中国的积极影响:第一,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首先,推翻了清朝封建腐朽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其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制定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再次,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法令,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最后,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对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斗争有重大影响。
总之,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简练总结正面: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在新世纪的新形势下,面对民族复兴的伟业,孙中山先生76年前的临终遗言,依然震聋发聩;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华夏儿女的共同愿望。
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的三大任务。
这既是百年来波澜壮阔的人民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也是中国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宏伟事业的新的开端。
在新世纪新起点,让我们认清辛亥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并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将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推向胜利吧!!!首先,在政治上,辛亥革命敢于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拉下马,把反动的封建帝制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
辛亥革命为此后的革命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例如,建立全国的、统一的、新型的政党来组织阶级队伍,掌握革命领导权;创造革命理论制定革命纲领以明确革命方向,指导革命斗争;引进先进革命学说对阵旧制度;用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反对反革命等等。
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组织建立资产阶级内阁、国会,颁布《临时约法》,创立民国,开创了民主共和新局面。
辛亥革命所引领的政治风暴使一切专制的制度再抬头成为不可能,也许真正的民主共和尚未建成,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民族独立,人民民主的政治理念已经形成。
在辛亥革命后的斗争岁月,中国人民努力践行着孙中山梦寐的“天下为公”,“世界大国”。
其次,在经济上,辛亥革命开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次腾飞,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引向了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兴中会成立之初,孙中山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指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进一步“民生主义”关于土地问题的解决,又把经济建设与变更国体等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