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开发利用与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案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然而,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方案,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
一、水资源现状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当前的水资源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全球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极为有限,仅占总水量的03%左右。
而且,水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另一些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
在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 28 万亿立方米,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同时,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尤其是华北和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
此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二、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原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要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实现水资源的长期稳定供应。
2、综合利用原则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多种用途,如农业灌溉、工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生态用水等,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因地制宜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适合当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在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和调配。
4、公平公正原则水资源是公共资源,其开发利用应确保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公平用水,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用水权利。
三、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措施1、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1)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在农业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大水漫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在工业方面,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水工艺和设备,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在居民生活方面,推广节水型器具,如节水马桶、水龙头等,培养居民的节水意识。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讲义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讲义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始终是至关重要的课题。
一、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开发是为了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
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开采地下水等。
修建水库是一种常见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通过在河流上建设大坝,拦截水流,形成水库,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在洪水期蓄水,在枯水期放水,以满足灌溉、发电、供水等需求。
例如,我国的三峡大坝,不仅在防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还通过水力发电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跨流域调水则是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重要手段。
当一个地区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个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时,可以通过修建渠道、管道等工程设施,将水从水资源丰富的地区调到缺水的地区。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项伟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有效地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开采地下水也是获取水资源的一种途径。
在一些地区,当地表水资源不足时,人们会通过打井等方式开采地下水。
然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面沉降、地下水位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二、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涵盖了生活、工业和农业等多个领域。
在生活方面,我们的饮用水、洗漱用水、卫生用水等都离不开水资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处理,以确保用水安全。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比如及时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等。
工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巨大。
许多工业过程,如冷却、清洗、加工等都需要用到水。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工业企业通常会采用循环用水系统,将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再次利用。
此外,一些新兴的工业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减少工业生产中的水资源消耗。
农业是水资源的最大用户。
灌溉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式,传统的漫灌方式水资源利用率较低,而现代的滴灌、喷灌等技术则能够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一个重要的课题。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但如果不加以保护,将导致水资源的过度开采、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研究是一个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指人类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
利用水资源最常见的方法是提取地下和地表水,并进行加工、净化和输送,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此外,水资源还可以用于发电、渔业、水运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首先是农业方面的水资源利用。
农业是世界各国基础产业之一,也是用水领域最大的行业之一。
在中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在某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90%以上。
如何利用好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是关键。
现在许多国家都在推广滴灌、喷灌、节水灌技术,通过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用水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其次,是运用于工业方面的水资源利用。
工业生产中,水资源的使用比例不高,但是对于工业生产的正常和稳定运转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包括制造、石油、化工、金属、纺织、建材等行业。
但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物也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为了保护水环境,很多企业加强了自我治理,比如回收利用废水、善待废水等手段。
在生活方面,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必不可少。
生活用水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它包括人类的日常饮用水、洗浴水、清洗水等。
水质的改善和水资源的节约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关注,一些新型的智能水表和水处理设备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节约能源。
二、水资源的保护研究水资源的保护研究包括保护水环境和保护水资源两个方面。
保护水环境意味着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的水污染,保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而保护水资源则是指遏制过度开采、保护水源地、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工作。
保护水环境是维护生态平衡、保证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水资源的概述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它涵盖了许多类型的水,如河水、湖水、地下水、雨水等。
在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则水资源匮乏。
因此,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二、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开发是指人类对水资源进行探查、开发、利用和管理等一系列行为。
水资源开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河流水资源的开发我国水资源丰富,而且河流众多,因此河流水资源的开发是最主要的一种水资源开发形式。
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包括水利工程、水生态修复和水污染治理等方面。
2. 湖泊水资源的开发湖泊水资源一般用于生活和灌溉用水,并且活动水量较少。
因此开发湖泊水资源需要考虑如何兼顾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
3.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地下水资源是近年来人们重点关注的水资源之一。
地下水的开发需要考虑如何保护地下水资源、如何避免过度抽取和污染等问题。
三、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的利用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水资源进行利用的行为。
水资源的利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灌溉我国农村地区部分地区缺水,因此农业灌溉是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业灌溉涉及的内容包括水稳、灌溉设备等。
2. 工业用水工业生产需要用到大量的水资源。
因此,工业用水需要注意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3. 市政供水市政供水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规划城市供水系统、建设蓄水池等设施。
四、水资源的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水资源管理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 规划和调度水资源规划要充分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水资源规划方案。
同时,调度水资源也非常必要,避免水资源浪费和滥用。
2. 法律和政策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遵守现有的法律和政策。
此外,制定更合理的法律和政策也是保护水资源的关键。
3. 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对于水资源的管理也非常重要。
如利用新技术治理水污染、实现节水等,都需要有科技创新的支持。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许多行业的基础,如农业、工业、能源等都需要充足的水资源支持。
同时,由于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易受污染等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成为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展开讨论。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 水源地保护水源地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是保证水质和水量的关键所在。
水源地是供水的源头,直接影响着水质和水量的稳定性。
为保护水源地,需要做好水源地的保护区划、管护和监管工作,建立水源地综合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质、水量和环境的监测,落实重要水源地“一湖三江”保护政策等,防止污染源扰乱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水源地水质达标,水量供应稳定。
2. 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所在。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如改善生活中的用水习惯,提高用水率效率,启动节水型社会建设等。
同时,在农业、工业和能源领域,也可以开展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项目,如推广节水农业、开展水资源循环利用等,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浪费。
3.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利工程建设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式。
巨大的水能、水热等水资源可以通过水利工程转化成可用的能源或供水。
为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规划和政策,合理选择项目、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和严格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环保指标达标,实现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的生态保护1. 水生态保护水生态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内容。
水生态的恢复与改善,包括调整水环境,提高水质量,修改水流动方式,改善水的生态环境等方面。
在保护水生态的过程中,需要建立水生态保护区,保护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被污染的河流环境,加强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
2. 湿地保护湿地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规划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规划地球是宇宙中唯一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天体,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水资源总量排名第六的国家,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污染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们。
在这个背景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幼儿相关工作经验,探讨如何在保障幼儿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一、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和问题(一)水资源短缺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总量排名第六的国家,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
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水资源短缺问题表现为:洗澡、洗衣、饮用水等方面用水不足,影响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二)水资源污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根据相关数据,我国河流湖泊水质合格的仅为32%,地下水水质合格的仅为45%。
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水资源污染问题表现为:水源地水质不符合标准,影响幼儿的饮用水安全。
(三)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在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农业、工业、生活等领域存在大量水资源浪费现象。
在幼儿教育机构中,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问题表现为:水龙头、马桶等设施漏水,水暖系统能源浪费等。
二、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规划目标(一)保障幼儿用水安全确保幼儿教育机构中的饮用水、洗澡水、洗衣水等用水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幼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实现幼儿教育机构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加大水资源环境保护力度,确保水源地水质合格,保障幼儿饮用水安全。
三、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战略规划措施(一)加强水资源管理1.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加强对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监管。
2.制定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政策,鼓励节水措施的推广与应用。
3.加强水资源宣传教育,提高全体教职工和幼儿的节水意识。
(二)优化水资源配置1.开展水资源调查,了解幼儿教育机构用水需求,制定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资源。
在地球上,虽然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需求的必要手段。
在农业方面,灌溉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
通过修建灌溉渠道、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作物的生长,从而增加粮食产量。
在工业领域,水资源被广泛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冷却、清洗、制造等环节。
合理规划工业用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此外,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也离不开水资源,供水系统的建设和优化,能够确保居民用水的安全和稳定。
然而,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过度开采地下水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水供应不足,人们过度依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漏斗,甚至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此外,一些水利工程的建设,如果规划不合理,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河流的生态流量,威胁水生生物的生存。
水资源的保护同样至关重要。
首先,要加强水污染的治理。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水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工业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对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排放。
城市要完善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其次,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措施来节约用水,比如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水器具等。
对于企业来说,推行清洁生产,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农业方面,发展旱作农业、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也是节约水资源的有效途径。
另外,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也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手段。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水资源开发利用是指在收集、输送和利用地表和地下水资源方面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水资源保护则是指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以维持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本文将分别探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成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必须充分考虑地方资源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影响、环境保护等因素。
1. 水库建设水库是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库可以储存水源,调节水流,供应生产和生活用水。
在建设水库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水库位置、设计、管理等问题,以确保水库的安全和有效利用。
2. 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是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水产养殖中,可以养殖各种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动物。
水产养殖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村经济收入,并且还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3. 灌溉灌溉是解决干旱缺水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干旱地区,灌溉可以通过引水灌溉、滴灌等方法,将水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资源。
在灌溉中,可以采用电脑控制系统,以增加水利用效率。
4. 供水和排水供水和排水是城市和农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在供水和排水中,对于城市和农村地区资源的合理利用非常重要。
在供水和排水中,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以增加水利用效率。
二、水资源的保护水资源保护是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之一。
水资源保护是指在保证水资源质量和数量的前提下,对水资源进行管理和保护。
下面是几点保护水资源的建议。
1. 减少水污染水污染是水资源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在保护水资源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污染。
这可以通过高效的污水处理设备、控制废水排放量、加强监管等方式来实现。
2.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可以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管理和规划包括管理用水、排放废水、监测水源、预测供需情况等。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案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案
以下是一份以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为主题的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分布情况,掌握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及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问题。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水资源保护观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图片。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水资源。
大家先说说,在生活中你们什么时候会用到水呀?
生:喝水、洗澡、洗衣服、做饭等等。
师:对呀,水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非常重要。
那谁能说说地球上的水资源大概是怎么分布的呢?
生:有的地方水多,有的地方水少。
师:非常好,那水资源都有哪些开发利用的方式呢?
生:建水库、南水北调。
师:没错,还有海水淡化、开采地下水等等。
那大家想想,在开发利用水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呢?
生:水资源短缺、水污染。
师:很好,那我们应该怎么保护水资源呢?
生: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
师:对,大家说得都很对。
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珍惜每一滴水。
五、教学反思
通过师生对话的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较好地掌握了水资源的相关知识。
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水资源保护的具体行动方面,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今后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责任感。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水,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上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
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水。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人们大规模地开发水资源,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水库、大坝和引水渠道等。
这些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过度开发水资源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
许多河流被截断,湖泊干涸,湿地消失,这严重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生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也会引发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潜在的威胁。
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在农业方面,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导致水资源的大量浪费。
在工业领域,一些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低,不仅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还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在居民生活中,人们的节水意识淡薄,水资源浪费现象随处可见。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规划。
政府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根据不同地区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合理分配水资源。
同时,要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其次,要推广节水技术和措施。
在农业方面,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在工业领域,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
在居民生活中,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推广节水器具的使用,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再次,要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
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加强对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资源的保护。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这涉及到人类生存和生态平衡的问题。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提倡节约用水,人们应该意识到水是宝贵的资源,因此应该采取节约用水的措施,比如修复漏水管道、使用节水器具、减少浪费等。
2. 加强水资源管理,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水资源的调配、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3. 发展水资源替代技术,研发和推广水资源替代技术,比如海水淡化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以减轻对地下水和河流水的过度开采。
4. 加强水环境保护,加强水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5. 增加水资源投入,增加对水资源的投入,包括修建水库、水
利工程、水资源调配设施等,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6. 宣传教育,开展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
7.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挑战,推动跨国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
总之,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和公众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维护好我们共同的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在现代社会中,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制定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案,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最大化效益。
一、调查与研究在制定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与研究,以了解当地的水资源状况、用水需求以及水资源利用的现状。
这包括对水文地质、降水量、地表水、地下水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二、优化供水系统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可靠性,应优化供水系统。
这可以通过改善水源的保护、提高供水的净化和储备能力,以及完善供水管网的建设和管理来实现。
同时,应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居民和企业的节水意识,以减少浪费和损失。
三、多元化水资源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雨水以及海水淡化等。
这可以通过建设蓄水池、水库、供水井等项目来实现,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可以考虑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将海水转化为可用水资源,以满足特殊区域的用水需求。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水资源的管理是实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的重要保障。
应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包括法规政策、监测评估、资源分配和生态保护等方面。
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反馈水资源的变化情况,以便调整和优化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
五、生态保护与建设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与生态保护相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
为此,应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可以开展生态修复与保育工程,如湿地保护和水土保持工程等,以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科技创新和合作在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中,科技创新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作用。
应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开发技术的提升。
同时,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技术,促进水资源的共享与利用。
总之,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水资源状况、需求情况、生态保护和科技创新等因素。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水是宝贵的资源,对于存在水资源的地区来说,水的开发利用与管理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经面临了严重的问题,比如长时间的枯水期、水污染和不恰当的使用方式等等。
因此,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已经成为人们急需关注和解决的前沿问题。
1. 水资源的开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想要更好地控制和利用已有的水资源。
其中,科技水平是关键之一。
比如,有一些地区正在开发年复一年的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少水极地和严寒高原地区的融雪装备。
这些意味着有可能解决过去未遇到的各种问题。
但是,开发水资源并非一帆风顺,同时一些开发方案也面临着批评。
如果开发不当,乱挖乱补充,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环境破坏,使得土地日益贫瘠。
因此,在水资源开发方面要注意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确保开发的可持续性和生态平衡。
2. 水资源的利用:水资源不但要控制其开发,还需要不断地被利用。
随着自来水和各种水处理设施的普及,我们可以大量使用纯净的自来水清洗衣服、洗浴等,以及喝水、烧菜、洗碗等等。
但是,我们大量使用水的同时也使得水资源的利用非常恶劣,比如水的污染和垃圾的产生,从而对我们的环境健康和人类生态系统产生恶劣的影响。
因此,在水的利用上也要注意保护水资源和追求节水。
3. 水资源的管理:水的管理意味着将水的开发、利用和监控进行整合。
在实践中,水资源管理可以作为一个管理标准或者额外措施。
为了使水资源充分利用,政府和水资源管理部门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技术,监督和支持各个流域和地区的水管理计划,确保水可以分配到公平和合理的程度。
4. 总结:总之,水资源是我们无法错过的一种资源,而其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问题也是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挑战,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保护和管理好每一滴水,做出我们的贡献,从而实现对于社会的根本性保障。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需要考虑环境因素,否则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备受关注。
一、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的意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满足人类生活、农业生产、工业生产、能源生产等多方面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还可以调节地表和地下水的分布与利用,缓解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对环境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能导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减少,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过度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沉降,地表和地下水的交互作用发生变化,地下水的自然补给能力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影响河流生态和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会造成水土资源的耗损,导致水土流失,引发洪涝灾害和干旱问题的加剧。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破坏水文循环系统,加速土地的退化和荒漠化。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进行土地变形和开垦,会破坏当地的水源地,导致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增加。
3. 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会对水质和环境造成污染。
水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就是水质的影响。
水的净化和循环,对于保护环境的稳定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发展,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若没有注意环保工作,很容易造成对水环境的污染,使得水资源的品质受损,对生物生态环境形成严重威胁。
三、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 采用生态工程技术进行治理,保持流域的生态环境的稳定,防止湿地的消失,避免电站以及人造湖等设施对自然湿地的破坏。
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教案

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学生将了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问题,掌握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方法和技术。
二、教学内容1.水资源概述水资源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全球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状况,中国水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2.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其优缺点,我国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3.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水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和措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水资源节约使用水资源节约使用的必要性和意义,水资源节约使用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法、模拟仿真教学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及其优缺点,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情况。
难点:水资源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水资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考试占50%,作业占30%,其他活动占20%。
考试内容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分析题等,作业包括阅读和分析相关报告和文章、实验报告、调研报告等,其他活动包括讨论、小组报告、课堂互动等。
六、教学资源教材:《水资源利用与开发》参考书:《中国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水力学》实验设备:实验室、计算机等教学软件:仿真软件等七、教学效果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了解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问题;掌握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掌握水资源的节约使用方法和技术。
经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学生在水资源利用与开发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总结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总结
过去一年,我们地区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是水资源开发利用。
我们完善了水库管理制度,提高了水库利用效率。
同时,推广了更多节水灌溉技术,如微水灌溉、滴灌等,使水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0%。
此外,治理了部分河道,加强了调水管理,解决了部分地区供水问题。
二是水环境保护。
我们加强对地下水和河流水质监测,采取措施防止和制止水污染事件。
同时重点整治农药库水体和生活污水处理厂, 化水质状况。
通过开展“爱护水源地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水源地环境得以改善。
三是水资源管理。
修订完善了水资源管理条例,建立水权交易机制,有效解决部分用水纠纷。
还初步建立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掌握用水数量变化情况。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
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1. 推广更多节水技术,提高水使用效率。
2. 筹措更多资金投入水源地整治与水环境监测。
3. 深入开展“理水”工作,改善部分河道自然环境。
4. 不断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5. 加强水资源培育教育,浇灌公众环保意识。
只有共同努力,我们的水资源才能真正得到持续开发利用和长期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之一,但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资源面临着日益严峻的供需矛盾。
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我们应该如何平衡?一、水资源的现状我国水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特别是南北水资源差异巨大。
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据统计,我国人均可支配水资源只有1/3世界平均水平。
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水库蓄水、引江济淮、梯级利用等。
这些开发利用方式,一方面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
比如,三峡工程的建设,改善了长江上游的航道条件,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
三、水资源的环境保护尽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带来经济效益,但也不能忽略对水资源破坏的问题。
水污染、水生态系统改变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面对环境问题,我们应当积极采取保护措施。
比如,加强污染源管控,推动环保技术升级,推进河湖治理等。
四、如何平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平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下功夫。
1. 促进节约用水文化。
在普及用水知识的同时,加强对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的打击,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用水意识和节约用水行为。
2. 推进科技创新。
推动高科技水利设施的应用,例如水资源追踪技术、重金属测量分析技术、水资源分配决策模型等,以更好地支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系统,提高水资源质量,在满足人类用水需求的同时,维持水资源的生态安全。
4. 合理分配水资源。
合理分配水资源并不等于控制用水总量,而是根据不同场景下的用水需求,进行分配,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上述几点措施可以让我们在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任务中赢得更多优势,更好地应对来自未来的挑战。
五、结语水资源是我们的命脉,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既有内在联系又相互矛盾。
我们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平衡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才能确保水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与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说课稿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地理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分布状况,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材首先介绍了水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让学生对水资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接着,通过数据和图表展示了全球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以及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在此基础上,教材重点阐述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并分析了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如水资源浪费、污染等。
最后,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强调了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水资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水资源的科学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具体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较少。
此外,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学习态度方面,学生对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理问题比较感兴趣,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水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状况。
(2)掌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存在的问题。
(3)学会分析水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图表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2)增强学生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总结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总结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
然而,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资源匮乏,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文将从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对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进行总结。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1. 水资源开发利用成果近年来,我国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全国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高。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水库大坝8.6万座,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4000亿立方米。
此外,南水北调、引江济太等跨流域水资源调配工程的成功实施,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1)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加大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完善水资源配置体系,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降低水资源消耗。
(3)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
二、水资源保护1. 水资源保护成果近年来,我国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深入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国水质总体改善,主要江河湖泊水质持续好转。
此外,国家对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地下水超采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2. 水资源保护策略(1)加强水污染防治: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大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治理力度,改善水环境质量。
(2)加强水资源保护法规建设: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体系,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法规,确保水资源安全。
(3)加强水资源保护科技创新:推广水资源保护先进技术,提高水资源保护水平。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1. 存在问题(1)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措施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充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需要优化供水系统。
建设高效的供水系统,包括增加供水设施建设,提高供水管网的覆盖率,优化供水用水结构,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研究,推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如利用地下水、雨水等非传统水资源,通过适当的处理和利用,将其应用于工业、农业、生活等领域。
其次,水资源的保护措施也不可忽视。
有效的水资源保护应从源头着手,保护水源地。
首先是加强水源地保护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水源地保护区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水源地周边的污染源排放;同时,加大投入,加强水体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水体污染治理的效果。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灌溉的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施,减少农业对水资源的浪费;加强城市供水管网的维护和管理,减少漏水和损耗。
进一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需要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
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加强水资源的统一调度,优化水资源的分配。
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应加强宏观调度,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应加强监督管理,严格控制用水单位的水资源使用行为,建立用水单位用水审核制度,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并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提高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制化水平也是重要的一项工作。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建立健全水资源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的配套措施。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专业素质,确保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顺利进行。
最后,要加强水资源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公众节约用水的习惯。
加强水资源教育的普及,培养学生的水资源意识和节约用水行为,提高社会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水资源危机成因分析及其全面解决方案王占文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摘要:本文从分析中国水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入手,指出造成现有水资源危机的自然、人为原因,水资源数量有限和分布极不均衡是水资源危机产生的自然原因 , 社会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的程度.并最终提出解决中国水资源危机的根本之道在于水体保护和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关键词:水资源危机;原因;解决方案;水资源优化配置1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的面危机1.1中国水资源现状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社会对水的需求量迅速增长,加之人类活动造成水污染 ,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水资源危机, 水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中国年均降水总量为61889 亿 m3,平均降水深度 648 mm ,年均地表水资源为27115 亿 m3 ,扣除重复利用量以后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 亿m3,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用世界上7 %的水养活了世界上22 %的人口。
按 1999 年人口统计,中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 2232 m3,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 8840 m3的1/4 ,排在世界121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不容乐观,长期以来,社会经济发展受缺水困扰,水资源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 ,缺水遍及各个流域 , 成为全国性的问题。
进入 21 世纪 , 我国的水资源矛盾进一步加剧 ,城市中的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需求加大 ,虽然节水和重复利用水源使需水定额增长趋势变缓 , 但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 将导致工业用水量迅速增加。
2000 年工业用水达 655 亿 m3, 2010 年达 929 亿 m3,2030 年将达 1899 亿 m3,2050 年将为 3436 亿 m3,生活用水将由 2000 年的 189 亿 m3增加到 2050 年的 730 亿 m3。
由此可见,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如果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大的突破,水资源将难以支撑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水资源危机将成为 21 世纪最为棘手的难题,甚至将威胁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1.2水资源危机近年来,由于人口的增长、工农业需求增加、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水资源污染日益严重等原因,使中国水资源问题愈来愈多、愈来愈严重。
处于“贫病交加”的严峻状态。
当前,中国水资源面临的危机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全国正常年份缺水量近 400 亿m3,其中灌区缺水约 300 亿m3 ,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达 0.2 亿多 hm2 ,年均减产粮食 200 多亿kg;城市、工业年缺水 60 亿m3,影响工业产值 2300 多亿元。
近年来,对用水水质有严格要求的工业和生活用水,呈逐年增长趋势。
1997—2002 年中国工业和生活用水年均增长达 1.36% 。
预计到 2030 年前后中国人口将达到16 亿,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m3,将列入严重缺水的国家,而用水总量估计将达到 8000 亿m3左右,接近全国可能利用水资源量的极限(中国实际可能利用的水资源量在平水年约为 8000 亿- 9500 亿m3)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中国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严重的水危机。
二是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污染物排放量呈增长趋势。
2000 年全国工业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约 620 亿t,比 1980 年增加了 2 倍多。
水质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
2000 年全国九大流域片的700 多条河流有 41.3%的河段水质在四类以上,其中劣五类水占 17.1%,属严重污染!基本丧失使用功能。
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呈现出从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的趋势。
水污染不仅加剧了水资源短缺,而且直接威胁着饮用水安全和人民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
三是水生态环境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部分地区用水量已大大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导致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超采,对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构成潜在威胁。
目前,北方河流断流情况仍在加剧,尤以黄河下游为甚,黄河断流的频繁发生,导致河道排洪能力下降,工农业生产受损,城乡居民饮水困难,而且,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湖泊和天然湿地的减少和丧失导致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河流水质的恶化。
中国地下水多年超采量高达 92 亿m3,已形成 164 个地下水超采区部分地区已发生地面沉降、海水倒灌等现象。
2 水资源危机产生原因造成中国水资源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水资源自身条件的限制,也有忽视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等人为因素。
2.1 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时空分布不均,且与经济布局不相匹配。
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受季风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近 20 年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量进一步减少。
同时,中国的经济布局与水资源分布存在着明显的矛盾,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水资源紧缺局面,特别是加剧了西北和华北地区缺水的严重性。
2.2 人为原因2.2.1 水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用水浪费严重中国水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生产和生活领域存在严重的用水浪费。
2000年中国万元 GDP 用水量为 61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4 倍左右,是美国的 8 倍左右。
中国平均每立方米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5,中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四分之三强,但由于灌溉技术落后,渠道渗漏严重,水资源管理不善,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率只有40%左右,而发达国家农业用水利用率可达 70%- 80%,用水浪费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2.2 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协调不够、人水矛盾尖锐一些地区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的水资源条件,如严重缺水的华北地区,2002 年高耗水工业取水占工业取水量的比例高达 99%(不含火电直流冷却用水)。
一些水资源匮乏地区盲目建设大都市和城市群,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和高耗水种植业。
据有关资料分析,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大约可以节约 20%的用水量。
中国工业的结构性污染突出!技术装备和工艺落后!经营管理粗放,物耗大,污染物排放水平居高不下。
城市和工业废污水处理率较低,中国大部分城市兴建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治理工作滞后,加剧了水污染和水的供需矛盾。
2.2.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体制和机制不完善水资源使用权益不明晰,既造成对水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无序竞争,也使得水资源保护缺乏责任和利益上的主体。
《水法》确立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尚未形成。
在防洪减灾、城乡供水、水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存在诸多矛盾。
长期以来,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措施推动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自发的节约、保护水资源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一边是大量投资建设水源工程、治理水污染,另一边是浪费水资源、肆意污染水资源,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体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薄弱。
3 应对水资源危机的解决方案3.1 节约用水,确立节约用水的总体目标,发展节水型工业和节水型农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中国万元 GDP 产值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4 倍左右,是美国的 8 倍左右,只要能降低一半的用水量,就能大大缓解水危机。
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占用水量的七成左右,而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仅为工业的1/10左右。
从技术上角度看,农业节水大有潜力。
包括雨水利用技术、高效灌溉技术、节水种植制度,还有创新发展抗旱节水品种、应用计算机技术监测节水信息等,都是节约用水的有效途径。
从管理上讲 , 运用经济杠杆调控 ,比单纯的宣传教育有效得多。
据经济学家分析 ,水价每提高 10 % , 用水量会减少5 %。
3.2 加大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力度,开创新的海水淡化科技解决水危机问题,人们最快想到的就是利用海水。
目前人们掌握了多种海水淡化的方法,如蒸馏,但是消耗很多能量,生产成本也很高。
反渗透法也是广泛应用,且分离效果好,能量消耗少,设备简单,效果显著,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因为海水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资源,海水淡化将成为我们日常灌溉、饮用的淡水资源,是补充淡水资源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绝好途径。
3.3 加大进行污水处理的投入力度,建立城镇污水处理厂发展科技,完善污水处理设备,实现水的再生利用。
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后在排放,不但减低了水污染程度,也是保护地下水资源和江河水资源的重要途径。
3.4 设立专门的环境教育管理机构,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
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培养公众的公民道德,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有效开展环境教育。
人们的环境意识提高了,开展各项的环境问题处理工作就会更加顺利。
3.5 建立能够支持水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现在我国虽然有水管理法律,但其盲点太多,而且在跨区域、江河流域水的使用、排污、分配、责任、义务等都缺乏法律规范。
此外,尽管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 但我国大部分地区并不是干旱少雨的沙漠景观, 这得益于我国独特的海陆位置形成的季风气候所带来的丰富的降水。
但在分布上有“三多三少 , 年变率大”的特点:东部多、西部少;南方多、北方少;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 年际变化大。
总之 , 我国水资源的总体状况是 :总量不足 , 时空不均。
对此, 我们认为:(1)退湖还田和修筑水库能够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上的不均我国降水过分集中在夏季 ( 6 、 7 、 8 月), 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威胁, 同时大量水资源未加利用, 白白流入海洋 , 但在枯水期径流量又不够用。
从自然地理条件来看 , 我国是一个水患频繁的国家, 很多河流径流量的变率都比较大 , 如长江就是一条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的河流。
洞庭湖位于长江中游 , 是中国第一大湖, 洪水期吞蓄洪水 , 枯水期吐水还江。
但由于流域植被破坏, 导致水土流失, 入湖河水带来大量泥沙 .每年进入洞庭湖的泥沙多达1. 4 ×108 m3,湖底年淤高 4. 5cm。
而泥沙淤积形成的土地“倍加丰稔 ,有种皆收” , 从而诱导人们退水后筑堤围垸, 开垦种田。
结果 , 导致了洞庭湖水面由 19 世纪初的6 000k㎡,减至 2 691k㎡, 容积293 ×108 m3,减至174 ×108 m3大大降低了洞庭湖的蓄洪能力。
森林是泥沙的保护神 , 也是优良的淡水水库 , 而水库和湖泊是河川径流的天然调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