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授课课件(共29张PPT)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仍将持续……
读图与分析
反馈训练
1 .在图中A、B、C、D四处中,属于背斜的是__D__ 判断的依据是_中__心_岩__层_较__老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新___________。
2 .C地地质构造的名称是 _向_斜___,判断的依据是 ___中__心_岩__层_较__新_,__两_翼__岩_层__较_老_______________。
(三)内力作用---变质作用
地下深处岩石
高温高压 变质作用
变质岩
石灰岩 受热 大理岩
页岩
受挤压
板岩
一、地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课 堂
(一)岩浆活动

(二)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1 .运动形式 垂直运动
褶皱 类 型
2 .地质构造
断层
背斜 向斜 地垒 地堑
研究意义
(三)变质作用
我们往往用“海誓山盟”,“坚如 磐石”,“稳如泰山”来形容稳定和 不变,然而通过对地壳运动的了解, 我们认识到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正处在 不断运动和变化之中,今天我们所见 到的地壳表面面貌,仅仅是地壳漫长 发展历史中的一个镜头!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62021/8/6August 6,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8/62021/8/62021/8/62021/8/6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背斜

岩层受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地堑
图示
岩层变化 地形及举例 向上拱起 高大山地:阿
尔卑斯山
向下凹陷 谷地
相对上升 块状山地:华
山、庐山
相对下降 狭长凹陷地带:
渭河平原
12
构造地貌实践意义
地壳运动和变化
构造 名称
实践意义
原因及依据
修建工程隧道
结构稳定,利于防止水渗漏
背斜 石油、天然气储藏区
岩层封闭,不易挥发,利于储藏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05江苏文综卷) 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 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

等。
-
3.该8.7级地震发生时,纽约(西5区)为
A.29日10时9分 B.27日11时9分
C.27日12时9分 D.28日11时9分
4.该岛附近作为板块边界的海沟的走向为
A东西向
B.东北—西南向
C南北向
D.西北—东南向
5.该海沟两侧的板块是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5
36.(36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2)简述图中滦河 三角洲的成因。(6分
在滦河河口附近, 流速减缓,泥沙 堆积,形成三 角洲。
-
6
-
课标要求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 、外力因素。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
上升 陆地 下沉 海洋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 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一、内力作用
4.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 态的基本格局,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风化作用
2.表现形式:
总的趋势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2020/9/5
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
岩浆岩
谢谢!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2020/9/5
2020/9/5
2020/9/5
海浪侵蚀作用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2020/9/5
2020/9/5
海浪堆积作用
二、外力作用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 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优质课件
2020/9/5
2020/9/5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的热能。
2.作用速度:有快有慢 地壳运动
3.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2020/9/5
一、内力作用
水平运动
地壳运动
垂直运动
挤压 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张裂 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ppt课件

成冰碛地貌 地区
波浪 作用
海蚀陡崖、
海蚀柱、海 蚀穴、海蚀
物质迁 移
形成沙滩等 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平台
1栏7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外力 作用
形成地貌
侵蚀
搬运
沉积 作用地区 (堆积)
风化 作用
使地表岩石遭受破坏,碎 屑物残留原地,形成风化

普遍(例: 花岗岩的 球状风化)
1栏8 目
(3)搬运作用:流水、风、冰川等将风化和侵 蚀作用形成的__碎__屑__物__质______转移离开原来 位置的作用。 (4)沉积作用:被搬运的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 __沉_积____、堆积的过程。 2.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引起地表物质从 高处向低处迁移,__重__力___决定物质迁移的方 向。
栏7 目
栏4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目标定位 1.能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的外力作 用类型及其作用过程。 2.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及主要特征。 3.分析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过 程,明确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的相互关系。
栏5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基础梳理•自学导引
一、外力作用与外力地貌 1.主要类型 (1) 风 化 作 用 : 岩 石 在 温 度 变 化水、 __大__气、 _____ 及生物的影响下发风生的破流坏水作用。 (2)侵蚀作用:_____、______、冰川、海水 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的破坏作用。
栏6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栏2 目
导引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共37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共37张PPT)

背斜

岩层受

向斜
挤压弯 曲变形
岩层上拱 岩层下弯
常形成 山岭
谷地或 盆地
背斜成谷 向斜成山
判断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 背斜:中间老,两翼新 向斜:中间新,两翼老
华山断层 圣安德列斯大断层
断层:
(1)概念:岩层断裂并有明显相对位移。 (2)形成的地貌:
断层上升一侧的岩块:块状山地或高地; 断层下降一侧的岩块:谷地或低地; 断层的构造地带:常发育成沟谷、河流 地垒(如华山、庐山)、地堑(渭河谷地,东非大裂谷) (3)意义 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 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诱发断层活动
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 水
顶部地带适宜建采石场
裂隙发育,岩石破碎
向斜 地下水储藏区、常有“自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
流井”分布
水压力
断层
泉水、湖泊分布地;河谷 发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 等的回避处
岩隙水易沿着断层线出露;岩 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
于地表水汇集
岩层不稳定,容易诱发断层活 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 (2)火山引起地震---火山地震。 • (3)其它原因:如山崩、滑坡、地面塌陷、
陨石坠落、大型水库等。
• (4)区别震级和烈度。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指导找矿、找水、工程建设 联系实际
地质 构造
实践意义
原因或依据
背斜
石油、天然气埋藏区 岩层封闭、常有“储油构造”, 易于储油、储气
隧洞的良好选址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表现形式:
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
*外力:风、流水、冰川、海浪等
1、流水作用: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共30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优质课件(共30张PPT)
安徽桐城余双红
安徽桐城余双红
海浪侵蚀作用
安徽桐城余双红
U形谷—— 冰川侵蚀作用形成
峡湾—— 冰川侵蚀作用
(3) 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等的搬运 下,由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移动的作用。
安徽桐城余双红
(4)堆积作用
风、流水等搬运的物质在地势低平处堆积下来 形成堆积地貌的作用。
安徽桐城余双红
安徽桐城余双红
安徽桐城外力作用
3.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外力通过风化、侵蚀作用不断对地表进行破坏, 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高处搬运到低处堆积起来。
安徽桐城余双红
总的趋势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平缓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三大类岩石
安徽桐城余双红
岩浆岩 变质岩 沉积岩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主要以水平运动 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一、内力作用
安徽桐城余双红
4.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
在地表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与盆地等,奠定了地表形 态的基本格局,
安徽桐城余双红
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风化作用
火山喷发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外部放,射性元素衰变 产生的热能。
2.作用速度:有快有慢
安徽桐城余双红
地壳运动
3.表现形式: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
一、内力作用
安徽桐城余双红
一、内力作用
水平运动
地壳运动
安徽桐城余双红
垂直运动
挤压 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张裂 断裂带(东非大裂谷)
上升 陆地 下沉 海洋
安徽桐城余双红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55张PPT)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3《地壳的运动和变化》(共55张PPT)

华山的成因?

地壳断裂
古 华
抬升形成

断块山



咸 阳西

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
岩石层
宁黄
银川 夏

平 原
宁夏平原的成因?
地壳断裂下 陷形成洼地
黄河携带大 量泥沙沉积在 洼地中形成肥 沃的平原
地质构造在实际中的应用
背斜: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可利用背斜找油、找汽。 适合修建隧道工程(穹窿构造结构稳定、地下水渗漏少) 向斜:良好的储水构造,利用向斜可以找水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向 斜
背斜山
背斜山
褶皱
背斜 地貌 背斜成山
差异侵蚀
向斜 地貌 向斜成谷
背斜成谷 褶皱山
向斜成山 (世界上绝大部分山脉都
是褶皱山)
背斜
向斜
背斜成谷的原因: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谷地 向斜成山的原因: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致密坚硬,不易受外力侵蚀,形成山岭
背斜
向斜
向斜山
经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石灰岩
岩浆活动 高温
大理岩
石灰岩 大理岩
石灰岩 变质作用
大理岩
内力作用中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练一练
泰山以“雄伟”著称,华山以“险峻”闻名,能正确示意它们形成原
因的是( C )
A
B
C
D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c.变质作用
2/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岩浆活动 侵入活动 侵入岩: 花岗岩
喷出活动
花岗岩:最常用的建筑石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考:
科学家发现:喜马拉雅山的岩层中 有鱼类、海螺、海藻的化石。
这 是 为 什 么 呢 ?
1、地质作用:
由自然力引起的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 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叫地质作用。
内力作用:能部量的来热自能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

表现:岩浆活动、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能量主要是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
分别形成什么 地形?
背斜和向斜构 造的实际应用
●● ● ● ●

FC A B D
E
地 形 倒 置
褶皱的基本形态
岩层 岩层关 地表 地形倒 实际应用 形态 系 形态 置后
背斜 向上 中间老 山岭 谷地 拱起 两翼新
储油、储气 、修隧道
向斜 向下 中间新 谷地 山岭 储水 弯曲 两翼老
习题1:读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花玄 岗武 岩岩
什么是变质作用?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地壳运动(构造运动):
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移动,称为地质构造,所 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A
新岩层
(在上)
B
老岩层
(在下)
怎么形成褶皱的? 什么是背斜? 什么是向斜?
褶皱由褶曲组成;
褶曲分为背斜、向斜
岩层受到水平方向上 的挤压力变形而形成
变质岩
板岩类、千枚岩、 片麻岩、大理岩
习题3:读地壳物质循环图,完成下列几个小题
岩 ①
浆④
④ ②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 岩
(1)在图中方框中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
(2)写出图中各箭头所代表的含义
①______岩___浆___活___动______________ ②______外___力___作___用______________
搬运作用 是指地表风化物被外营力搬往他处的过程
沉积作用
被运动外力搬运的物质由于条件发生改变 而发生沉淀、堆积的过程。
1、风化作用:
2、侵蚀作用:
流水、风、的沉积具有天然的分选作用。 (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
流水地貌
岩浆岩 玄武岩、花岗岩
三类岩石
沉积岩
砾岩、砂岩、粉砂岩、 泥岩、页岩、石灰岩
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就 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 块碰撞产生的。
三、外力作用:
外营力: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生物作用
表现:
一 般 不 形 成 地 貌
风化作用 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生物 的作用下,发生的破坏崩解的现象。
侵蚀作用 指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外力在运动 状态下改变地面岩石及其风化物的过程。




背 斜
(1)在图上指出两个背斜,一个向斜,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裂,容
(2)有的背斜成为谷地的原因是 易被侵蚀,而成为谷地。
习题2: 读下图,回答:
(1)A、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_____。
(2)此时,背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向
斜在地貌上是
,原因是

(3)找油气应在图中的
处,找地下水应在
处。
(4)如果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在
处,原因是

断层:受水平方向上的挤压力或拉张力,岩层错位而形成
此图有几条断层线?
小结:

造 运
褶皱



造 断层


背斜 核老翼新 山岭
向斜 核新翼老 谷地
上升岩块 下降岩块
断块山 谷地或低地
找石油、天然气
应用 找水
工程建设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错力 位或
拉岩 张层 力受 ,水 发平 生方 岩向 层上 变的 形挤 或压
③______变___质____作__用______________
④______重__熔__再_生__作__用______________
+ 中国地震烈度表 1度:无感-仅仪器能记录到; 2度:微有感-个特别敏感的人在完全静止中有感; 3度:少有感-室内少数人在静止中有感,悬挂物轻微摆动; 4度:多有感-室内大多数人,室外少数人有感,悬挂物摆动,不稳器皿作响; 5度:惊醒-室外大多数人有感,家畜不宁,门窗作响,墙壁表面出现裂纹 6度:惊慌-人站立不稳,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简陋棚舍损坏,陡坎滑坡; 7度:房屋损坏-房屋轻微损坏,牌坊,烟囱损坏,地表出现裂缝及喷沙冒水; 8度:建筑物破坏-房屋多有损坏,少数破坏路基塌方,地下管道破裂; 9度:建筑物普遍破坏-房屋大多数破坏,少数倾倒,牌坊,烟囱等崩塌,铁轨弯曲; 10度:建筑物普遍摧毁-房屋倾倒,道路毁坏,山石大量崩塌,水面大浪扑岸; 11度:毁灭-房屋大量倒塌,路基堤岸大段崩毁,地表产生很大变化; 12度:山川易景-一切建筑物普遍毁坏,地形剧烈变化动植物遭毁灭; 例如,1976年唐山地震,震级为7.8级,震中烈度为十一度;受唐山地震的影响,天津市 地震烈度为八度,北京市烈度为六度,再远到石家庄、太原等就只有四至五度了。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板块构造学说
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板块内部比较稳定,交界处是地 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多火山地震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4、板块构造学说
张裂:裂谷、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碰撞:
大洋板块与 大陆板块:
大陆与大陆 板块:
海沟
岛弧和海岸山脉
外力作用:太阳能。
表现: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2、内外力相互关系:
同时进行、相互作用
练习:下列地理事物和现象中,不属于地 质作用的是:( B ) A、喜马拉雅山的形成 B、大寨梯田 C、岩层的断裂、错位 D、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
二、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岩浆活动 喷出性岩浆活动:冲破上覆 岩层,形成火山。岩浆活动 过程中冷却凝固后形成岩浆 岩. 侵入性岩浆活动:岩浆沿地 壳的薄弱地带向上运动,在 上升过程中冷凝结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