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三亚山风景区功能规划与布局解析.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项目规模:规模:224.61平方公里
设计时
间:
2006
获奖情
况:
有无A4样
本:
有
项目涵盖面大,基本涉及了三亚市整个滨海地区(三大景区四个景点)。
规划强调对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与部分人士快速发展的思路形成了一定的冲突。
如何更加有效地保护资源和发展是规划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既要保证三亚的永续发展,又要兼顾当前城市的发展需要,规划明确协调了景区和城镇之间,以及景区本身的发展关系。
利用其相互依托的关系,使景区与城镇功能相互协调,使景区功能更加单一,更加利于对资源的保护。
创新与特色:区内各景区景点分散分布在三亚市域内,与市域内的城镇一一对应,形成相辅相存的空间关系;各景区景点的发展决定着各乡镇以及整个三亚市的发展。
这种空间上和发展上相辅相成、荣辱与共的特点决定了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在很多方面具有其独特性。
规划性质: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是以海水、沙滩、岛屿礁石、热带生物、海洋生物和南国风情为
特点的风景名胜区,主要发展热带休闲观光、娱乐和度假项目。
其规划性质是“以热带海滨风光和地
域文化为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12-06-28 12:08:13)。
海南旅游景区规划方案-更新版
海南旅游景区规划方案前言海南岛是中国五大旅游省级行政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海洋性气候,加之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广大游客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本文将从海南旅游景区规划方面出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海南景区资源,为广大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当前海南旅游景区存在的问题1.单一性。
海南旅游景区规划存在单一性的问题。
目前,海南较有名的旅游景点主要以海滩、度假酒店为主,缺少具有民俗、文化、历史价值的景点,导致游客对海南岛的认知停留在海滩、度假酒店等狭隘的层面,难以领略到海南盛产的椰子、火山景观、热带雨林等独具一格的旅游资源。
2.人流拥堵。
由于海南旅游业的火爆,很多景区人流量剧增,游客在景区中难以自由行走,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同时,随着现代化交通设施的建设,游客到达各景区的速度不断提升,但是景区中道路、交通管理、公共设施与游客需求相比滞后,也影响了景区的整体评价。
3.单一的旅游产业。
海南岛的旅游业产业链条较为简单,主要以旅游酒店、餐饮、商品销售等为主,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文化、旅游娱乐等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限制了海南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
海南旅游景区规划方案1.多元化发展对标全球知名旅游岛将海南旅游岛规划为一个多元化旅游的大主题,以海南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如椰林、火山、热带雨林等),充分拓展海南的旅游业新领域,包括民俗旅游、休闲度假、温泉农业、大型主题公园、旅游创意产业等多种形式。
同时,特色美食、传统文艺、康体养生等文化元素也应得到充分发掘和展现。
要实现世界级旅游岛的目标,积极参考借鉴著名旅游岛的规划和经验,同时采纳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数据分析,确保海南旅游业能够在全球市场中处于有利地位。
2.推进智能化提升景区公共设施为解决海南旅游景区中目前存在的人流问题,可依托技术的发展进行智能化管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技术,提高景区设施的智能化,通过计算机识别和预测游客流量、游客动线等信息,帮助景区更好地安排游客流向,从而使游客能够自由游走于景区内,并提高旅游体验。
海南三亚山风景区功能规划与布局解析.
海南三亚山风景区功能规划与布局解析摘要:在我国,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数不胜数,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依托其独特的三海名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了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并且成为我国著名的五星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本文将从其开发规划方面对南山佛教文化园苑进行解析,了解其开发的先进经验及成功模式,同时发现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三亚南山佛教文化区旅游服务功能一、规划背景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西南20公里处,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
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联合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
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
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
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添光增彩。
在它北面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名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成了全国罕见的超大型以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
南山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
建设期为十年,分三期开发实施,一期建设于1995年的11月开工,1998年的4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二期于2005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剩余部分为第三期。
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平方公里,如图1、图2所示:图1 南山文化旅游区区位图图2 南山文化旅游区鸟瞰图二、资源与文化开发南山旅游文化风景区的开发依据地场地内现有自然和文化历史资源及现有价值,结合保留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条件下,提炼出以下几个主题(一)佛教文化主题地处佛教文化圣地——南山,具有深厚的佛教历史背景,在加强该旅游区的娱乐参与性的同时,通过保护和挖掘这些历史的佛教传奇故事和佛教文化设计主题公园,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体验,从而也满足了社会对了解佛教文化的渴望与市场需求,同时也执行了弘扬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地方政策。
城市规划实例之三亚狗岭公园初步规划
狗岭公园规划 狗岭公园位于三亚市境内,由狗岭、虎豹岭等⼭体组成,位于市中⼼城区、红沙镇、⽥独镇和荔枝沟镇之间构成的⾦三⾓地带中央。
区域划分 1.核⼼景观区为本次规划的重点区域,在等⾼线300以上范围,选择⽣态敏感度⾼的地区作建设⽤地,重点建设游览设施及配套服务设施⽤地,形成三亚主城区的登顶景观,同时体现三亚国际性旅游城市的特⾊,为全市旅游市场服务,并与周边旅游景点及配套设施⼀道统筹考虑,形成独特的⼭顶景观。
2.过渡景观区包括虎豹岭⼭体主体部分,狗岭⼭顶核⼼景观区以外的部分,本次列⼊控制范围,希望在保持⽣态景观的完整性的同时,根据场地的⽣态敏感性和⽣态容量,参照郊野公园规划的模式,适度开发适合郊野、远⾜、⽣态旅游及休闲活动、户外极限运动等游赏设施,为三亚本地市民及部%考试|⼤|分外地旅游者提供多样化的特⾊旅游服务。
3.预留发展⽤地结合三亚市远景规划及三亚市中北部发展轴,将狗岭⽚区发展成重要的城市绿⼼,多功能的⽣态游赏区及物种多样化区域,充分体现⽣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将⼭体周围待划拨的⼟地综合协调,与城市设计相结合,形成具备⼭体⽣态、⽣活原动⼒,适合⼈居、旅游、休闲服务的区域。
总体布局 根据GIS系统对场地的分析,规划区的特点及发展⽬标,结合⼭体原有的交通设施,选择⽣态承载⼒较⾼的⼭顶,⼭凹为景观节点,采⽤枝状结构,以风景游赏活动的组织为核⼼,通过⼭顶之间的登⼭道及索道有效连接,将出⼊⼝,管理服务区,核⼼景观区,过渡景观区等各要素串联,形成有机的整体。
并根据功能布局,将狗岭控制区的风景游赏系统划分为四个建设区域: ⼭顶核⼼游览区:即⼩狗岭规划范围。
在等⾼线300以上区域,为本次狗岭公园划分地区,是本区域备观光游赏价值的区域。
休闲游赏区:根据绿地与不同地块的衔接情况,以⽣态营林为主,适当种植有代表特⾊的品种,使狗岭在就近可达范围内成为城区的真正“绿核”,从北到南⼀次规划有:(1)热带果园区;(2)热带名花园区;(3)热带经济林区;(4)热带棕榈园区;(5)热带饮料作物园区;(6)热带⾹⾟及药⽤植被园 ⼭顶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功能分区 根据GIS对场地的分析,根据总体规划中对场地的活动规划导则,选择适合的地形开展项⽬,主要分为以下⼏个区域: 1.公共景观区:根据主峰现有可利⽤⼟地和建筑物的布局,建设游客环形通道来解决游客登狗岭的观光问题。
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三亚热带滨海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目录第一章现状分析一、现状概况二、景源评价三、资源开发与利用分析四、土地利用分析五、风景区内生态环境分析六、开发优势与制约冈素第二章 规划总论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与范罔三、规划性质与发展目标四、风景区结构布局五、容量、人口及生态原则第三章 专项规划一、保护培育规划二、风景游赏规划三、典型景观规划四、旅游设施规划五、基础工程规划入、居民、社会调控规划七、经济发展引导规划八、土地利用规划九、分期发展规划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说明书前言现被划入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天涯海角、亚龙湾、南山~海山奇观等景区,曾各自作为一个独立体,先后编制过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而且国家在亚龙湾风景名胜区内已经批准成立了“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并编制了总体规划。
一九九四年一月十日国务[1994]4号文公布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一九九四年八月三亚市人民政府指定三亚市规划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承担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后因种种原因,尚未报批。
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景区历经1 0年建设,各景区、景点开发与原规划有较大的变化。
二00三年,三亚市人民政府重新指定三亚市园林管理局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分院与三亚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共同承担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旨在从整体出发,把握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开发,将其建设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第一章 现状分析一、现状概况(一)战略地位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海南省三亚市境内,是中国最南端、也是唯一地处热带海滨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区内风景优美,景观独特,具有很高的观赏游览价值。
尤其是海内外久负盛名的天涯海角和被誉为东方夏威夷的亚龙湾,以及近年来建设正方兴未艾的南山一海山奇观文化旅游区,是中国境内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风景旅游资源,在中国大风景体系和大旅游体系中地位显赫。
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规划
三亚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规划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地处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亚市风光秀丽而古朴的西部沿海,距离三亚市区约40公里。
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包括陆域和海域两部分,总面积8.7平方公里,根据旅游区的资源特征,建设条件和策划背景,规划确定其性质为:以秀美的海山风光为背景,以道家文化为主题,以开展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和养生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具有国际水准的生态文化旅游区。
一、规划构思南山大小洞天旅游区属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一部分。
规划充分利用南山大小洞天一带的山海秀景、自然形胜和历史上曾是海南道教发祥地的文化积淀,围绕道家文化这一主题,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的结合,并与南山佛教文化苑相互补充,共同打造海南文化旅游龙头精品。
二、空间布局根据旅游区的景源特征、主题策划,以及自然空间和用地条件,规划分为观光游览区域、度假休闲区域、旅游接待区域、后勤办公区域以及环境背景区域等五大功能区域,以及众妙之门、无极万象、南海龙宫、南极寿谷、洞天海景、金顶仙都、月湾休闲以及颐年摄养等八大景观。
并采取圆环状布局结构,即中部的观光游览区域,以游览、道路形成连接山顶与海滨的游览环线,构成旅游区的“核心圆”,两侧分别是度假休闲区域和旅游接待区域两个独立的小“圆”,大面积的环境背景形成一种环抱格局,将分散的景区、景点统一起来,配合位于景区后部的环形车行道路,形成一个整体。
这种圆环状的结构亦与道家文化的宇宙模式相吻合。
三、创新与特色1.强调旅游区规划中的文化内涵,围绕文化,策划产品,设计项目,组织游线。
2.强调旅游区规划中资源保护,突出生态旅游特色。
3.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旅游区内的山石、植物元素进行景观构思创作。
四、规划实施按照规划“南极寿谷”景区、“椰风海韵”景区已经建成,取得了较好的景观效果。
三亚南山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发展规划
三亚南山旅游景区环境保护与发展规划2007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第四场论坛,“5A级景区保护与发展论坛”邀请到了无锡市的旅游局局长王洁平、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景区主任杨军、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市场营销部总监金文娟、贵州龙宫旅游景区蒋贵川。
在讨论会上,大家各抒己见,对旅游景区保护与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南山总监金文娟说:其实一提到文化产业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我们感受更深,南山是国家第一批4A景区。
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已经是首家通过ISO体系认证。
我们其中50%是用于环境的保护,关于人性服务,我们景区在5星级洗手间都增加了很多。
在一些人性服务的设备设施商来说,也花了很大的投入。
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仅是靠制度,更注重靠员工群发的体系,我们贯穿的是中式管理。
我们围绕这么一个管理思路,优质服务,这就是我们南山景区的一个特色。
在规划方面,要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南山周边的环境,南山景区,是一个靠山面海的景区,目前在整个地方规划面积上,所以这块来说还包括山地这块植被的投入都比较大。
这样我们才有更多美景给游客。
如果说4A景区是精品的话,我们南山我觉得肯定极品。
仅仅在规划上,我们会考虑如何更好地去完善周边的环境,比如说保护南山得天独厚的周边环境,还加上我们一系列景点景观的推出,然后吸引游客,展示我们南山,展示我们的旅游景区。
讨论会上,就景区保护与发展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就是文化。
景区发展应该更加注重文化,因为没有景区的发展能够离开中国5000年文化的历史,山水文化需要灵魂,就要追溯到文化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应5000年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二就是生态。
中国旅游需要彻底贯彻生态旅游概念,我们的好多景区都是存在生态问题,是发展也好,还是特殊发展也好,我们都要讲求人和自然的和谐。
无论是环境和人们的和谐,山水景观相比,哪怕是文化景区。
环境是旅游的最大地点。
第三就是人性化。
景区需要讲求人性化。
景区的绿化改革、文化传承等方面都要做得好。
2013年11月海南岛三亚日出观光生态旅游园区项目概念规划_77p_总体布局设计
案例启示一:基本配套同质化
从产品定位和配套来看,多数楼盘都是在海南整体度假概念的基础上,充分宣导外部 资源(比如海景/山景)。 营造相应的旅游度假商业配套,是每个项目的必然选择。
因此,高尔夫球场和高端酒店等几乎成为各项目的标配。
案例启示二:度假配套日益丰富化
为提高品质开发商已经逐步自发进入丰富度假配套阶段
海南岛三亚日出观光(南区)项目 概念规划
2013.11
1 场地分析 2 项目定位
开发愿景与策略
3 总体布局 4 产品意向
场地分析
3
项目位于三亚市西部,紧邻225国道,处于三亚的非热点开发区域
南山风景区
本案 崖州湾
机场 三亚湾
开发成熟区域
属地关系: 临近西线高速塘出口 距南山风景区及红塘湾约5公里 距离海景三美湾不到10分钟车程 距离市区30公里/40分钟车程 距离三亚凤凰国际机场17公里/20分钟车程 距离兰花主题公园仅1公里 周边规划有占地17平方公里创意新城
交通360度 (交通)
生活360度 (便利)
360度小镇场景之一 【慢城360度】
主题组团式营造
组团适当穿插和分散,以使各开发周期产 品搭配多样化。
慢城360度 居家360度 (组团) (产品)
文化360度 (文娱)
在各个组团内部,都有自身的特色和配
度假360度 套设施,保证开发期期都有亮点,增加物 (酒店)
文化360度 (文娱)
包括山地、森林、田园、水岸、 高尔夫等多种主题的别墅群、 山景/湖景小VILLA、 家庭公寓、花园洋房、 养生/养老公寓、 酒店式公寓等
度假360度 (酒店)
360度家庭 度假小镇生活
场景体系
三亚规划图
三亚规划图
三亚是中国南海边陲城市,以其优美的海滩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而闻名于世。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三亚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规划图,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首先,三亚规划图注重优化城市布局。
根据规划图,三亚市将继续发展海滨旅游区,提高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此外,规划图还提出将城市中部地区打造成商贸中心,吸引更多的商家和投资者。
同时,规划图还强调了城市绿化带和公园的建设,以提供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
其次,三亚规划图关注交通建设。
为了改善交通状况,规划图提出了加强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设,包括地铁、巴士等。
此外,规划图还着眼于加强道路建设和交通网络的改善,以便更好地连接各个景点和旅游区。
此外,三亚规划图还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
规划图提出了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污染的措施,包括改善城市水质和空气质量,加大垃圾处理和废物回收力度等。
同时,规划图还注重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最后,三亚规划图注重社区建设和居民福利。
规划图提出加强社区设施建设,包括学校、医院、商店等,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
此外,规划图还注重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文化、体育和娱乐设施,以丰富居民的生活。
总的来说,三亚规划图是为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而设立的。
通过优化城市布局、加强交通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以及加强社区建设和提高居民福利,三亚有望成为更加宜居和宜游的城市。
XX山水国际旅游度假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品质提升,创造城市核心品牌,提升三亚 旅游服务品质。
形象提升,大力进行城市亮点工程建设。
项目定位:面向全国的高端旅游度假生活区
核心目标:以山为脉,以水为魂,建设生态型、园林化、
复合型、国际化的现代化“山水国际村”
功能目标:
度假旅游服务基地 特色文化娱乐中心 健康休闲疗养中心 特色山水生活社区
离上的建筑高度,形成高度分区;水平视角控制不同距离的观景面 宽度,划分组团,确定视线通廊。
视距 —— 即视点与被观赏景物之间的距离。由距离控制近、
中、远景的景观层次,确定各景观层次需要控制的景观要素。
视野 —— 即人眼中形成的真实景象。由视点、视角、视距
共同决定。形成和谐统一的空间层次。
视感 —— 即观赏者对于空间的感受。通过对视野中的焦点、
人文资源
1、从落笔洞到天涯海角,凸现三亚的 人文底蕴
2、美丽经济成为三亚新的城市名片
周边环境解读
“山—海—河—岛—城—居”相 融的城市格局
从三亚湾到基地由西向东分别为: 三亚湾、老城区、三亚河、临春河、白 鹭公园。
拥有便利的对外交通和良好的自 然景观资源
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生态效 应
从生态学角度来考虑,促进了大 气、水体的交流和循环。
“两轴、三心”为骨架的多圈层结构
高档别墅布局 位于小区主环路内部,及凤凰路东
侧。住宅风格以红褐色坡屋顶,白墙为 主,具有典型的夏威夷风情。
多、高层住宅布局 结合山谷地形,在别墅组团周边布置。
高层主要沿山脚成点群式布置。住宅风格 现代、简洁,色彩以浅色调为主。
构思一:功能结构河、湖、园的巧妙因借
“两轴、三心”为骨架的多圈层结构
两条功能景观轴 东西向山水自然景观轴 南北向度假旅游休闲景观轴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三亚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三亚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9.21
•【字号】
•【施行日期】2024.09.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
正文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亚市三亚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2024-2030年)》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各管委员,市各有关单位:
《三亚市三亚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2024-203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1.三亚市三亚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2024-2030年)
2.三亚市三亚河水利风景区建设规划(2024-2030年)-图集
三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9月21日。
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
三亚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
调整方案说明
(三亚市农垦省级储备项目610亩)
简本
三亚市人民政府
2022年4月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用地位于三亚市崖州区东部南滨南起步区范围内,距离崖州站8.09公里,距离崖州湾科技城约5.83公里,距离三亚市中心城区约31公里,项目用地面积共40.6921公顷。
三亚市农垦省级储备项目610亩
位置示意图
2.项目用地情况
三亚市农垦省级储备项目的规划调整情况如下。
项目区调整前规划地类情况图项目区调整后规划地类情况图
计划从亚龙湾红峡谷高尔夫球场核减多规建设用地核减40.6921公顷旅游建设用地,未来实现蓝图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变。
核减建设用地范围
3.林地补划方案
拟补划IV级保护林地位于北部山区,面积25.5733公顷。
补划IV级保护林地范围。
【产业园区规划】海南三亚鹿回头小岛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规划
海南三亚鹿回头小岛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规划一、项目背景海南三亚鹿回头小岛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坐落在中国海南三亚,拥有保护完好的热带植被与生态,还能登高望海和观赏南国海滨城市夜景,还有以鹿回头爱情传奇为主题的文化公园,素有“南海情山”、“黎族圣山”、“生态之山”等美誉。
鹿回头旅游区是1989年建成开放的,主要位于三亚西南端鹿回头半岛,有大小座山峰,总面积为82.88公顷,最高海拔181米。
公园三面环海,一面毗邻三亚市区,是能够登高望海和观看日出、日落的制高点,也是可以俯瞰三亚市全景的唯一佳处。
鹿回头实际上是一个伸向南海的小山头,叫鹿回头岭,高约270米。
它原是一个孤立的海中小岛,后来因为地壳不断抬升,又被大量的珊瑚碎骨等堆积逐渐成为连岛沙,又与南边岭、火岭相连城一体,才成为今日所见到的奇特的陆连岛。
鹿回头爱情传说是三亚的象征,《鹿回头》雕塑也是代表三亚文化的城雕,是相传5000多年历史的海南黎族神化传说的代表,也得到海南一百多万黎族同胞的认同和敬仰。
根据三亚市的总体规划,鹿回头半岛目前开发项目均为高档旅游度假项目。
该项目的建成,能够极大的提高鹿回头小岛片区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完善鹿回头配套设施,带动整个小岛开发,彻底改变鹿回头的面貌,成为三亚旅游经济新亮点,将全力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旅游度假景区之一。
二、项目意义海南三亚鹿回头旅游区是以黎族和生态两大文化主题,拥有海南海少数民族文化的财富——黎族美丽的“鹿回头”爱情传说。
园区充分利用了“鹿回头”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的优势,先后请来了著名的雕塑家林毓豪、肖铁航和著名民俗风情作家张跃虎、蔡明康、黎兴汤等名家进行策划、论证,形成了土建、雕塑、园林、石刻、戏鹿、歌舞、娱乐等融为一体的特色景观,经有关部门和专家评审通过,实现了整体“鹿回头”传说主题的静态和动态结合、神话传说和风情习俗、旅游景点和旅游文化结合。
2004,海南省三亚市请了西班牙EDSA公司,作出鹿回头半岛的概念性规划,描绘出鹿回头的美好蓝图。
三亚亚龙湾景区旅游开发规划方案
加强旅游市场监管
建立健全旅游市场监管体系,规 范旅游市场秩序,保障游客的合 法权益。
创新旅游产品和服务
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市 场竞争力。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智慧旅游成为新趋 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 慧旅游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 重要方向。
02
绿色低碳旅游受到 重视
性。
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医疗 点、卫生间等服务设施,
满足游客基本需求。
餐饮住宿设施
发展特色餐饮和住宿设 施,提高游客的餐饮住
宿体验。
娱乐购物设施
建设娱乐设施和购物场 所,丰富游客的娱乐购
物体验。
03 旅游产品开发与创新策略
现有旅游产品优化方向
提升观光游览体验
01
改善景区环境,增加观景平台和休息设施,优化游览路线,提
线下渠道
与旅行社、酒店等旅游相关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广亚龙湾景区; 在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设立宣传展示区,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03
跨界合作
与文化、体育、娱乐等领域的企业或机构进行跨界合作,策划举办相关
活动,扩大景区影响力。
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构建
1 2 3
政府及行业协会合作
与当地政府及旅游行业协会保持密切沟通,了解 政策动态和市场趋势,争取相关支持和资源。
旅游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与旅行社、酒店、餐饮、交通等旅游产业链上下 游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 和互利共赢。
媒体及KOL合作
与主流媒体和知名旅游博主、网红等建立合作关 系,通过他们的影响力推广亚龙湾景区。
营销活动策划和执行
常规营销活动
策划举办各类节庆活动、主题展览、 文化演出等常规营销活动,丰富游客 体验,提高景区吸引力。
三亚三美湾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市三美湾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区功能及规模 (2)第三章环境控制 (2)第四章土地利用规划 (3)第五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第六章道路交通规划 (4)第七章工程管网规划 (5)第八章景观控制 (6)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7)第十章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8)第十一章防灾规划 (10)第十二章居民安置规划 (11)第十三章规划实施 (11)第十三章附则 (12)三亚市三美湾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三美湾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有效控制度假区内用地的建设与开发,把三美湾建设成为高端主题度假区域,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区范围为:场地位于南山旅游度假区东侧,北临海榆西线,南至海岸线,总用地1.84平方公里。
场地由南部四个连接一体的小海湾和北面宽阔的腹地组成,这里有着约640米长的沙滩带、2100米长的礁石带。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三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调整三美湾区域规划用地性质的批复》三府函〖2007〗389号3、《风景名胜区条例》4、《三亚市城市总体规划重大调整》(2005—2010)5、《三亚市旅游规划》6、《三亚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8、《三亚市社会经济发展大纲》9、《三亚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四条规划原则1、生态环境优先的原则坚持规划建设的高标准与前瞻性,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
规划在道路设计和建筑布局上都注意保持场地的地形地貌,尽可能地减少山体开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维持生态环境的完整性,规划从设计到施工都提出了严格地保护植被和山体、礁石等资源的措施。
2、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结合地块的资源优势,规划从产品的定位到详细设计,都围绕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
3、景观最大化的原则海景和农田景观是场地内的重要资源,场地内各种设施的设置都围绕着创造最好的观景面来展开。
让场地内所有的设施都拥有很好的景观。
海南省林业局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天涯海角景区详细规划(2021-2030年)》的公示-
海南省林业局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天涯海角景区详细规划
(2021-2030年)》的公示
正文:
---------------------------------------------------------------------------------------------------------------------------------------------------- 海南省林业局关于《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天涯海角景区详细规划(2021-2030年)》的公示为规范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天涯海角景区的资源保护与建设管理工作,现将《三亚热带海滨风景名胜区天涯海角景区详细规划(2021-2030年)》依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征求意见的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2021年10月23日。
欢迎社会各界通过书面、电子邮件等形式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请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署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应加盖单位公章。
邮箱:***************.
地址:海口市美兰区海府路80号803室
电话:*************
联系人:严海
附件:文本
图集
——结束——。
三亚山水国际村控制性详细规划
三亚山水国际村控制性详细规划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一、区位、基地特点二、规划目标、结构规划三、土地利用规划、绿地系统规划、公共设施规划四、道路系统规划五、主要设计人员区位:西至二环路,南、东、北面向狗岭山和虎豹岭山所环抱,规划范围面积162.3公顷。
基地特点:便捷的外部交通条件——二环路城市交通性主干道,新凤街城市生活性主干道。
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三面环山,西望水体。
山水一色,自然天成。
基地现状有池塘水体众多,临近二环路为大面积池塘。
基地内除少量的农民住宅外,其余多为果园林地。
此外,基地中部现有一所小学和一处花卉种植基地。
基地内部为丘陵地形,山体植被丰茂。
可谓山、水、林景观自然天成。
规划目标:本次规划的目标是建成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的旅游度假生活区;是三亚旅游胜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三亚城市建设新的亮点工程;是集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生活居住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化、复合型、国际化的现代化“山水国际村”。
结构规划:“一心、两轴”“一环、一带”“五点、多组”一心:一个绿色生态核心——生态坡地+自然水体+休闲会所。
保留现状良好的自然山体,利用坡地丰富的植被,形成一个生态型的森林公园,与山脚下潺潺流淌的溪流、主入口对景而设的休闲会所共同构成了整个规划区的绿色生态核心。
两轴:两条功能景观轴。
东西向山水自然景观轴:该轴线连接规划区主入口、休闲会所、森林公园和西侧入口广场,并与狗岭山相连,形成规划区内部最主要的一条山水景观轴线。
南北向度假旅游休闲景观轴:沿城市二环路连接北部中医康复疗养医院、商业服务中心、主入口广场、南部度假旅游休闲区,沿线利用滨河绿化美化城市道路景观,形成一条面向城市,而又服务于社区的休闲景观带。
一环: 规划区交通主环路。
依山就势,结合现状地形,组织一条自由曲线形的环状车行交通主环路。
该环路以顺藤结瓜的形式串联周边的别墅组团。
一带:滨水带状景观风貌带.利用规划区现状大量的水体资源,精心加以处理,强化岸线的形式,形成一条宛如盘居于山脚间游龙一般的滨水景观带。
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规划解析
四、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规划布局
整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不同主题的园区。按功能划分成文化 宗教活动区、会议酒店区、高尔夫球场(未建)及度假别墅区等 区等功能配套设施。在空间布局上采用轴线组合和互含式组
合,如图3所示: 主入口呈区域性轴线布
置,轴线与主交通线、入口幸 福广场重合,以南北朝时期建 筑 风 格 的 门 楼—— —“ 不 二 ”法 门(图4)为景区的标志物,直 达主题。笔直的主入口大道、 游客中心广场、“不二”法门、 光明广场的序列关系构成轴 线。再以光明广场坐为全区的 过渡空间,进行游览流线的划 分。西翼通过互含式的组合慈 航普渡园、如意吉祥园、长寿 谷、南山寺和酸豆林沙坝进行 串联。东侧以迎宾馆和生活区 为辅。以递进组合南延海上观 图3 南山文化旅游区结构图 音苑,如图5所示:
的道路体系。 (二)不足之处 南山文化旅游区虽拥有良好的选址和主题,但是在规划设
计上还是有稍有欠缺: 1.在遵循佛教文化前提下,缺乏对热带地域性的深入理
解和人性化设计的考虑。道路及广场尺度过大和过晒;如观音 文化苑广场,大面积铺装在晴天下反光过于刺眼,周边的廊架 虽是通透但遮阴效果差,更不能遮雨,难免造成游人游览过程 中的困扰,如图8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三亚山风景区功能规划与布局解析摘要:在我国,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主题公园数不胜数,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依托其独特的三海名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成了以佛教文化为主的主题公园,并且成为我国著名的五星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本文将从其开发规划方面对南山佛教文化园苑进行解析,了解其开发的先进经验及成功模式,同时发现其不足之处。
关键词:三亚南山佛教文化区旅游服务功能一、规划背景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西南20公里处,是国家旅游局确定的“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
它位于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三亚市的西部,是全国罕见的超大型文化和生态旅游园区。
园区规划面积五十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十多平方公里,由美国纽约国际城市设计公司统筹规划,美国经济咨询联合公司提供可行性报告。
项目内容策划分别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民俗学会、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完成。
该项目是海南省的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海南省授予“海南省生态建设示范工程”、“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并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佛教界、文化界的高度重视。
它的建成填补了海南历史文化旅游的空白,进一步突出海南大生态旅游优势,为中国旅游添光增彩。
在它北面有255国道和海南环岛西线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依托南山独特的山海名胜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开发建成了全国罕见的超大型以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区。
南山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
建设期为十年,分三期开发实施,一期建设于1995年的11月开工,1998年的4月建成并对外开放;二期于2005年4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剩余部分为第三期。
游区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0平方公里,如图1、图2所示:图1 南山文化旅游区区位图图2 南山文化旅游区鸟瞰图二、资源与文化开发南山旅游文化风景区的开发依据地场地内现有自然和文化历史资源及现有价值,结合保留当地旅游文化资源条件下,提炼出以下几个主题(一)佛教文化主题地处佛教文化圣地——南山,具有深厚的佛教历史背景,在加强该旅游区的娱乐参与性的同时,通过保护和挖掘这些历史的佛教传奇故事和佛教文化设计主题公园,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环境体验,从而也满足了社会对了解佛教文化的渴望与市场需求,同时也执行了弘扬传统文化(宗教文化)的地方政策。
(二)中华名族文化主题以中国民俗文化和海南地方文化为主;进行宣传和保护,寓教于乐。
(三)休闲文化景观主题将佛教的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娱乐活动中,不仅仅是传统单一的住宿餐饮,充分体现娱乐的参与性与互动。
(四)生态保护主题为保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两方面的平衡,设计师全面协调了整体区域的总体规划,使它既有效地保护了原有生态资源,又带给旅游者难忘的娱乐体验。
原墓地自然的山、石、植被、独特的沙坝等生态景观被谨慎地保留并赋予整个园区以完全自然、生态的感觉。
三、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规划布局整个区域划分成若干不同主题的园区。
按功能划分成文化宗教活动区、会议酒店区、高尔夫球场(未建)及度假别墅区等区等功能配套设施,在空间布局上采用轴线组合和互含式组合。
主入口呈区域性轴线布置,轴线与主交通线、入口幸福广场重合,以南北朝时期建筑风格的门楼——“不二”法门(图4)为景区的标志物,直达主题。
笔直的主入口大道、游客中心广场、“不二”法门、光明广场的序列关系构成轴线。
再以光明广场坐为全区的过渡空间,进行游览流线的划分。
西翼通过互含式的组合慈航普渡园、如意吉祥园、长寿谷、南山寺和酸豆林沙坝进行串联。
东侧以迎宾馆和生活区为辅。
以递进组合南延海上观音苑,如图5所示:图4 不二法门南山不二法门不二的我们图5 海上观音我的观音我的组非礼勿视非礼勿动三、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交通组织(一)道路系统架构对外的道路接入口为海榆西线;道路系统按三级设置:主路幸福道联系外界与园内各主要景区,宽度15米;各片园内次级道路服务于地块的交通,路幅7米;第三级的支路细分各景点组团,路幅4米。
道路设计上采用自由和景观式的,在第三级的支路环绕的步行道路,减少与其它地块的直接联系,保持片区的环境特色,如图6所示:(二)游览路线的组织园区的交通系统目前以地面交通系统为主,游览路线主要有树枝状和环线状复合而成,这种复合的组织方式很方便地将各个景点联系起来并能很好地为游客提供合理的游线。
由于各个景区之间距离较长,以游客步行结合游览车交通。
道路的交叉处通常设有休憩的小广场和景点。
四、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场所,所以在每个主题景区内布置大量的餐厅和商店既满足了游客的需要又能增加营业收入。
景区的服务设施也是跟主题风格一致的,在如意吉祥园有中式的缘起楼素斋厅和提供各式小吃和快餐的小吃店。
商店则有百货店、工艺品店和服装店。
除了餐饮和商店之外,园区还提供一系列完善的基础服务设施,游客服务、触摸地图、导游服务、报警室、数码影像处、卫生间、急救站、公共电话、邮政所、自动取款机、售票处、单车租赁处、存包处、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
(一)游客中心游客中心位于南山文化旅游区售票大厅入口处,建筑面积近100平方米,建筑设计造型、色彩、外观与景观协调,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清新明朗的设计风格。
(二)停车场园区主要停车场共有7个,合计面积约22572㎡,其中生态停车场面积17495㎡,其他混凝土硬化停车场5077㎡。
总合计车位454个,其中大车位79个,中巴车位93个,小车位237个,其他共用车位45个。
(三)南山厕所南山文化旅游区在1995年建园之初,已将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概念纳入首位,强调厕所的实用性、景观性。
同时使厕所形成独特景观。
例如,观音阁、照见壁、长寿谷、南山寺、观音广场的旅游厕所,设计独特的建筑掩映在幽幽竹林和缤纷花海之中,和整个生态园景融为一体。
另外作为大型的旅游区,还有配套交通缆车和南山休闲会馆酒店等。
五、南山文化旅游区的成功与不足目前中国的主题公园,一般都吸取了西方主题公园的表现手法,再配合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格式的景观设计,成为富有中国色彩的主题公园。
南山文化旅游区无外乎也是这样。
(一)成功之处1.选址的成功。
南山文化旅游区紧邻在选址上紧邻的我国近年来旅游不断升温、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三亚。
2.主题选择的成功。
对南山原有的浓厚佛教文化历史开发很成功。
抓住了佛教旅游不仅是信徒顶扎膜拜的对象和向往的圣地,也因其蕴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内涵而成为满足非佛教信徒的旅游者各种情感需求。
3.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拉升了地域经济水平;现在已成为海南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4.规划设计上的成功。
充分利用场地内资源及现有价值,将独特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融入规划设计中,如游览区和酒店设施分区合理,二者相互独立且有联系。
5.古今结合设计成功。
南山文化旅游区是以南北朝和盛唐时期的建筑风格为主,很好的借鉴了大型皇家园林和寺庙园林的古典形式,融入现代公园的理念,在布局上考虑到了多层次的道路体系。
(二)不足之处南山文化旅游区虽拥有良好的选址和主题,但是在规划设计上还是有稍有欠缺:1.在遵循佛教文化前提下,缺乏对热带地域性的深入理解和人性化设计的考虑。
道路及广场尺度过大和过晒;如观音文化苑广场,大面积铺装在晴天下反光过于刺眼,周边的廊架虽是通透但遮阴效果差,更不能遮雨,难免造成游人游览过程中的困扰,如图8所示:图8 曝晒的观音文化苑广场2.佛教文化是南山文化旅游区最大主题,就现状建设看来,虽有其他主题,但整个建设都是从属于佛教主题:即景区的独立性不强;如如意吉祥园是以福寿文化为主题,而实际是一个休憩餐饮区,而一个施工简易的长寿廊并不能完全体现出主题。
3.游览线路不明显,缺乏主线和其所要呈现给游人的主要景观。
游线组织节奏不够紧凑;交通组织的混乱,以至于游览车和人流混乱;步行距离过长,休息设施在全园中分布不均匀。
4.建筑和景观的营造不协调与环境较难融入,特征不明显,缺乏对主题意境营造,让人觉得在平时生活中就可以随意见到。
如南山寺的景观营造就欠缺的对寺庙园林意境的理解,很难让人体会到寺庙园林的玄奥幽深。
此外,游客的参与性不强,整个游览过程是静态且被动。
除朝拜和佛事活动外。
综合看来,南山文化旅游区上述的不足很多是由于三亚旅游季节性所造成的,三亚热带特殊气候条件造成了冬季旅游兴旺,也同时给旅游景区接待容量带来了巨大压力。
所以也不难理解园区的共建服务设施体量的巨大而造成对景区景观的突兀。
所以解决好这些不足,还是在于策划和规划中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落实。
参考文献[1]/About/jieshao/jianjie.html.[2]卢爱华.论宗教旅游景观的持久吸引力.旅游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3]高曾伟,卢晓.旅游资源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4]海南省旅游局.海南旅游发展20年[J].新东方,2008,(5).[5]张巂.崖州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6]陈跃中.海南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J].世界建筑导报.2006,(11).[7]EDSA.南山佛教文化旅游区[J].世界建筑导报,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