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西学东渐全部内容课件.ppt.
合集下载
西学东渐(课件)
唐胥铁路,1881年11月建成,为中国第一条自建铁路。 铁路全长11公里,以后陆续延展至天津和山海关。
近代海军:
北洋水师军旗和舰艇
詹天佑——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 吴仰曾——中国第一位矿冶工程师; 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 首批三十名留美 张广仁——第一位在美开业的华裔律师; 梁敦彦——晚清外交家、民初交通总长; 幼童 唐绍仪——民初国务总理
“西学东渐”
西方的知识向中国传播。 通常是指在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两个 时期之中,欧洲及美国等地科技文化思 想的传入。
“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墙里开花墙外香
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 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认为夷之长技有三:战 艇、火器、养兵练兵之法。《海国图志》可以 算是中国最早的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 以及科技、经济发展状况的书籍,魏源也成为 引领国人放眼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位先行者之一。 但是这本书在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 而传到日本去了。日本人从这本书了解到现 在世界的发展状况,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刻了25版,对 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了很大的思想启蒙 作用。明治维新后,日本强大了,反过来侵 略了中国。
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后膛钢炮
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快利枪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建 的江南制造总局,是当时国内规 模最大的兵工厂。全厂有2000多 名工人,包括16个分厂。
民用企业—— 开平矿务局, 第一个使用机械开 采的煤矿,李鸿章 创办 汉阳铁厂 民用企业—— 汉阳铁厂,张之 洞创办
李鸿章视察唐胥铁路
鸦片战争前的闭目塞听
1559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达 北京,官员在《会典》书籍上查不出有 意大利这个地方,就坚决否认世界上有 意大利。幸而《会典》上有大西洋国, 于是利玛窦只好自封为大西洋国民。
第20课 西学东渐 30张PPT课件.ppt
让我们一起走进 19世纪的中国历史
莱西一中南校 逄玉梅
导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 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 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清王朝 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处在时代前列的不 同阶层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 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 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 流……
“一派胡Biblioteka 子不错…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
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
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
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
预习反馈
林 则 徐
问题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第一人”,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 点?
问题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梁启超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请问:
魏 “夷之长技”在这里主要指什么?学习
源 长技为了什么?
积极影响?
思想启迪
第二篇章
中体西用办洋务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清军士兵刘世昌手记之内心独白(二)
朝廷内忧外患, 全是些糟心的 事!……
太平天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导思
以下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是 什么?争论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权 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抗外侮。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莱西一中南校 逄玉梅
导言: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如同一位 不断遭受打击的病人,旧伤未好,又 添新伤,外伤未愈并发内伤。清王朝 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国家兴 亡,匹夫有责”。处在时代前列的不 同阶层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提 出了各自的“救世良方”,形成了这 一时期救亡图存、学习西方的潮 流……
“一派胡Biblioteka 子不错… 材料二:“夷之长技有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
练兵之法”;
“不善师外夷者,外
夷制之”;
“是书何以作?曰以
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
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作。——摘自魏源《海国图
预习反馈
林 则 徐
问题1: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
界第一人”,有哪些史实可以说明这一 点?
问题2: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梁启超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请问:
魏 “夷之长技”在这里主要指什么?学习
源 长技为了什么?
积极影响?
思想启迪
第二篇章
中体西用办洋务
(19世纪60—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清军士兵刘世昌手记之内心独白(二)
朝廷内忧外患, 全是些糟心的 事!……
太平天国运动 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
问题导思
以下各是哪一派别的观点?他们争论的焦点是 什么?争论的主要目的又是什么?
材料一 大学士倭仁说:“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 权 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 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抗外侮。
材料二 李鸿章说:“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 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 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课件]必修3-第20课-西学东渐(2024版)
魏源
阅读这两 则材料, 理解“师 夷长技以 制夷”
“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 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 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 ·序>>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 三养兵练兵之法。
——《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武装自己, 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使国家走上 富强的道路。
1、鸦片战争后,爱国志士用“新的眼光”审视 世界,这“新眼光”之“新”的含义在于
实行君民共主的 君主立宪政体思想内容 1.目标:政治、经济、文化。 2.方式: 关联知识: 1.思想:洋务思想;进化论;启蒙运动。 2.经济:洋务运动;资本主义发展。 3.政治:资产阶级;民族危机;戊戌变法;辛 亥革命。
1、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
焦点:要不要“西学为用”,即要不要学习西 方的物质文化(技术)
相同点:都要求“中学为体”,即维护固有的 制度和纲常礼教;根本目的都是巩固清王朝统 治。
不同点:巩固统治的方式不同:洋务派主张学 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顽固派完全排斥西学, 反对学习西方。
早期维新派和洋务派分道扬镳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中法战争失败暴露出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
维新派的主张、西学活动及影响
代表人物 活动主张
代表论著
影响
康有为
办学堂、借中 学外衣宣传
《新学伪经考》 为 变 法 提 供 《孔子改制考》 理论依据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宣传民主和 君主立宪
抨击纲常礼教、 专制君权、宗法 制度,倡导平等
《变法通议》 《仁学》
维新派的宣传 家
批判纲常 礼教最为 激烈
西学东渐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推动了中国近代的社会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 为中国工业的现代化起步开辟了道路。 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化的演进。
高考复习—西学东渐全部内容课件
三、维新思潮 1、早期维新思想
郑观应对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后 指出:“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 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
“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国商战”。 ——郑观应
早期维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①主张变革政治制度,设立议会制度; ②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人进行商战。
代表资产阶级的早期维新派前后立场有 何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 变化:支持“中体西用”洋务派和洋务运 动积极参与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的要求。
原因:中法战争的失败暴露出洋务运动 的种种弊端,早期维新派对中西文化的体 用关系深刻反思。 意义:对西学东渐从工商科技层面转移 到政治制度层面 起了启蒙作用。
2、康梁为代表的较成熟的维新思潮
变法之本, 在育人才, 人才之兴, 在开学校, 学校之立, 在变科举, 而一切要其 大成,在变 官制。
梁启超
《仁学》 《天演论》 《群学》
批判纲常礼教最 为猛烈 系统介绍西方文 化的第一人
戊戌变法时期学会、学堂、报馆一览表
名称 万木草堂 《中外纪闻》(原名) 《万国公报》 时期 1891年 1895年 地点 广州 北京 创办人 康有为 康有为
强学会
《时务报》 《国闻报》 《知新报》
1895年
1896年 1897年 1897年
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 血满地球,以泄万民之恨。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谭 仑 嗣 。 同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
忍 死 须 臾 待 杜 根 。
望 门 投 止 思 张 俭 ,
《 狱 中 题 壁 》
谭嗣同
这就就就就 就有有有有「 是舍为拼埋我 中身民命头们 国求请硬苦从 的法命干干古 脊的的的的以 梁人人人人来 ,,,,, 鲁 」 迅 .
《西学东渐 》课件
03 西学东渐的影响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思想观念的转变
西学东渐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 冲击了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促 使人们开始思考和接受新的思想
观念。
社会结构的变革
随着西学的传入,中国社会的阶 级结构、城乡结构、家庭结构等 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加速
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文化交流的促进
西学东渐也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 流,中国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的 文化、艺术、哲学等,对中国文 化的传承和创新产生了积极的影
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被迫开放通商口岸,西 方传教士和学者进入中国 。
社会背景
中国社会面临深重的危机,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封闭,急需寻找出路。
中国的士大夫阶层开始意识到向西方学习的重要性,他们成为西学东渐的主要推动 者。
中国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西方的思想和文化,并尝试将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文化背景
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开始出 现文化自卑感。
西方传教士为了更好的宣传教义 ,开始用中国语言和文化传播教 义,这为西学东渐提供了文化基
础。
中国开始出现大量的翻译作品, 将西方的科学、哲学、文学等引 入中国,为中国文化注入新的元
素。
02 西学东渐的过程
早期接触
16世纪
欧洲传教士来华,开始向 中国传播基督教和西方文 化。
《西学东渐》PPT课件
• 西学东渐的背景 • 西学东渐的过程 • 西学东渐的影响 • 西学东渐的反思与启示
01 西学东渐的背景
历史背景
01
02
03
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开 始探索世界,也包括中国 。
17-18世纪
欧洲的启蒙运动,理性主 义和科学思想的兴起,为 西学东渐提供了思想基础 。
西学东渐+课件--2022届高三岳麓版历史必修3一轮复习
推动了近代文化教育事业较快发展 引领了较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出现 总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重难点探究三:维新思潮
1、 康、梁维新派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 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 待” ……“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康有为
•
对接高考
(2018课标Ⅲ)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 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 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 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主张: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王韬
影响:
1、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
政治制度起到了启蒙作用;
2、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郑观应
2、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狂潮,“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②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西学的广泛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近代化史观 提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 (现代化史观)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
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 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基础过关 三、维新思潮
重难点探究三:维新思潮
1、 康、梁维新派的思想具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宪法, 开国会,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 待” ……“时诸侯皆祭天地,孔子定为天子祭天地”
——康有为
•
对接高考
(2018课标Ⅲ)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 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 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 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主张:
经济: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文化: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政治: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制。
王韬
影响:
1、对当时知识分子把思想注意力从工商科技转移到
政治制度起到了启蒙作用;
2、为康梁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郑观应
2、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90年代)
(1)背景
①政治:甲午战败,民族危机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 狂潮,“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 ②经济: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③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④思想:西学的广泛传播,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主专制制度和纲常名教。
近代化史观 提出的“自强”和“求富”旗号,冲击 (现代化史观)了 “重农抑商”的陈腐观念,对中国的
工业近代化、国防和军队近代化、教育 近代化和外交近代化都起了一定的推动 作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基础过关 三、维新思潮
西学东渐 ppt课件
如何认识体用之争?
“中体西用就是西哲的本领虽然要学,子曰诗云也要昌
明,换句话说便是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
领要新,思想要旧。”
——鲁迅
认识: 1 体用之争,大体上局限于要不要学习西方物质文
化的层面 2 但毕竟冲击了传统“夷夏之辨”的保守观念,为西 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结果: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影响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严复
《新学伪经考》 托古改制, 为变法提供
《孔子改制考》 传播西学
理论依据
《变法通议》 《仁学》 《天演论》
宣传民权思想和 君主立宪
维新派的宣传家
抨击纲常礼教、 批判纲常礼教 专制君权,倡 最激烈 导男女平等
主张人民享有 自由权利; 进化论观点
系统介绍西方 近代文化的第 一人
②维新派:宣传西方民主政治,主张君主立宪制; ③革命派:推翻君主专制政体,主张民主共和制; ④激进派: 民主与科学, 全盘西化。
感悟历史
鸦片战争的硝烟,让林则徐、魏源注目世界, 探索新知;英法联军的大火,让古老的中国发出了 渴望自强的声音;北洋舰队的覆没,让维新志士斗 志昂扬,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变法维新。
第三章:痛定思痛图改良
1、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与洋务派关系?)
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 最初支持 :为洋务谋划奔走或:中法战争暴露洋务弊端,发觉富强 之本在于“通民情,参民政,上下同心”
主张:提出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要求
影响:对当时知识分子从工商科技转移到 政治制度方面起了启蒙作用。为康梁维新 思想奠定思想基础。但没有形成系统的理 论,也没有付诸于实践。
西学东渐
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 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 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 样一个帝国最后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 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 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第21课 西学东渐29张ppt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3、你特么的看看你现在的样子?还是我爱的那个你么? 4、你的选择是做或不做,但不做就永远不会有机会。 5、你必须成功,因为你不能失败。 6、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7、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8、心灵纯洁的人,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9、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10、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1、用理想去成就人生,不要蹉跎了岁月。 12、永不言败是追究者的最佳品格。 13、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我要成功的强烈愿望上。 14、保持激情;只有激情,你才有动力,才能感染自己和其他人。 15、别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可以做到。 16、学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 17、通过辛勤工作获得财富才是人生的大快事。 18、努力了不一定能够成功,但是放弃了肯定是失败。 19、人活着就要快乐。 20、不要死,也不要的活着。 21、有努力就会成功! 22、告诉自己不要那么念旧,不要那么执着不放手。 23、相信他说的话,但不要当真。 24、人不一定要生得漂亮,但却一定要活得漂亮。 25、世事总是难以意料,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在一瞬间会发生转变。 26、活在当下,别在怀念过去或者憧憬未来中浪费掉你现在的生活。 27、一份耕耘,份收获,努力越大,收获越多。 28、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29、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30、进则安居以行其志,退则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则进亦有为,退亦有为也。 31、有智者立长志,无志者长立志。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解你被赋予生命是为了奉献。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贵起来。 34、心作良田耕不尽,善为至宝用无穷。我们应有纯洁的心灵,去积善为大众。就会获福无边。 35、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36、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37、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因此被伤得体无完肤,也无悔无怨。 38、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 39、人生最困难的不是努力,也不是奋斗,而是做出正确的抉择。 40、不管现在有多么艰辛,我们也要做个生活的舞者。 41、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向前冲。 42、有智慧才能分辨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43、无论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要思考。 44、不属于我的东西,我不要;不是真心给我的东西,我不稀罕! 45、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46、失败的定义:什么都要做,什么都在做,却从未做完过,也未做好过。 47、让我们将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吧! 48、永远对生活充满希望,对于困境与磨难,微笑面对。 49、太阳照亮人生的路,月亮照亮心灵的路。 50、生活中的许多事,并不是我们不能做到,而是我们不相信能够做到。 51、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52、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53、能够说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能够抢走的爱人,便不是爱人。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胜利女神不一定眷顾所有的人,但曾经尝试过,努力过的人,他们的人生总会留下痕迹! 56、勤奋是学习的枝叶,当然很苦,智慧是学习的花朵,当然香郁。 57、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它可以抓住那些已经出现的时机。 58、没有斗狼的胆量,就不要牧羊。 59、有时候,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人才。 60、不要怕被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说明你还有利用的价值。 6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62、与积极的人在一起,可以让我们心情高昂。 63、向日葵看不到太阳也会开放,生活看不到希望也要坚持。 64、才华是血汗的结晶。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 65、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第21课 西学东渐29张ppt
1、“中体西用”思想的兴起:
西学东渐
【人物档案】 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李、张等
西学东渐
嫁接
中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西学: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 肯定封建 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 名教作为立国之本 “西学为用” :指学 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为 封建制度服务。
西方先进技术
西学东渐
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地主阶级抵抗派)
岂苟 因利 祸国 福家 避生 趋死 之以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西学东渐
魏源和《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 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 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 ——《海国图志》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近代海归派
西学东渐
屈辱史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近代史
……
《辛丑条约》的签订
抗争史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
探索史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
西学东渐
一个主题
近 代 先 进 思 潮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样学?
三个阶段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 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 器物 制度 继出现的。 —— 陈旭麓 思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通过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
西学东渐
2、表现
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 人心不在技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 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 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洋务派):“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 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西学东渐
【人物档案】 地主阶级洋务派代表:曾、李、张等
西学东渐
嫁接
中学:以中国的纲常名 教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西学: 西方近代科学技术; “中学为体” 肯定封建 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 名教作为立国之本 “西学为用” :指学 习西方先进的技术,为 封建制度服务。
西方先进技术
西学东渐
开眼看世界的倡导者(地主阶级抵抗派)
岂苟 因利 祸国 福家 避生 趋死 之以 ,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魏源——放眼世界的先行者
西学东渐
魏源和《海国图志》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主要是军事技术)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 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 长技以制夷而作。”“夷之长技 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 兵之法” ——《海国图志》
西学东渐
西学东渐
近代海归派
西学东渐
屈辱史
《南京条约》的签订 《马关条约》的签订
中国近代史
……
《辛丑条约》的签订
抗争史
金田起义 武昌起义 五四运动
……
探索史
引领思想解放潮流的先驱者
……
西学东渐
一个主题
近 代 先 进 思 潮
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的紧密结合
一个方向
向西方学习(学不学?学什么?怎样学?
三个阶段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 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 器物 制度 继出现的。 —— 陈旭麓 思建制度和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通过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达到巩固清王朝统治目的。
西学东渐
2、表现
倭仁(顽固派):“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 人心不在技艺。”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是“以夷变夏”,将毁 灭封建法统和伦理道德。 曾国藩(洋务派):“购(外洋器物)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 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 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洋务派):“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 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第21课 西学东渐26张优秀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宣告了 洋务运动的破产 。
思考:结合图片知识思考19C末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的背景?
背景
1.社会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2.经济: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3.阶级: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基础:西方思想的传入、早期维新思想奠基
《海国图志》墙里开花墙外香?
1841年,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这可以算是中国最早 的全面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以及科技、经 济发展状况的书籍,它使得中国人对世界的认 知终于有了一次质的改变。魏源也成为引领国 人放眼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位先行者之一。 但是这本书在中国当时没什么影响,反而 传到日本去了。日本人从这本书了解到现在的 世界是什么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本书翻 刻了25版,这本书对日本后来的明治维新,起 了很大的思想启蒙作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 变强大了,反过来侵略了中国,这确实是个历 史的悲剧啊。
►“如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 已。”
内容:要不要维新变法;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要 不要废八股、倡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实质: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评价: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 开辟了一条新路。
总结(一)学习西方与救亡图存相结合
代表人物 思想主张 民 时间 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 族 器习 ↓ ↓ ↓ 危 物 西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洋务派 → 中体西用 → 机 方 ↓ ↓ 的 ↓ ↓ 逐 早期维新派 不 19世纪60年代↙ ↘维新思想 制 步 断 ↓ ↗ —90年代 ↖ 度 深 康梁维新派 加 入 深 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玛窦的智慧
•“入乡随俗”调和策略,迎合中国文化和习俗 •走上层路线,取悦皇帝,广交中国官员和士大夫 •以介绍西学,切磋学问为传教的敲门砖
利玛窦到韶州后,依然是光头僧 服,但仍感难以融入中国社会。 1594 年,他听学生瞿太素讲:实际上,僧人 在官员与百姓眼里地位并不高,中国人 普遍尊重的是读书人。于是,经范礼安 神甫批准,利玛窦开始留须发,改戴儒 冠,穿儒服。 利玛窦忠实的拥护者:徐光启
②清王朝被迫对外开放,加强了同世界的联系 ③中国的爱国志士开始冲破传统的思想藩篱 “贵华夏”、“贱夷狄”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60年代)
2、林则徐
①设立译馆;②翻译书报《各国律例》;
③编译《四洲志》;④仿制西方战舰。
3、魏源 《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4、“开眼看世界”的影响: 打破了传统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使人们开始关注世界形势; 为探索救亡图存而研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 代的思想主流。 不足:主要活动是编译西方书籍,并没有付诸实践。
西学东渐, 东学西渐, 海纳百川, 共同发展。
马嘎尔尼使团带回了许多中 国重要的科技成果,如船舶密封 隔舱技术,双动活塞风箱技术等, 达尔文在他的著作中引用的中国 科技文献资料达一百多条,作为 进化论的重要依据。
一、开眼看世界(19世纪40~60年代,从夷夏之辨到 关注世界) 1、背景:
①外国资本主义加紧侵华,其冲击日益加剧
自然科学
地理
数学 物理机械工程 天文历算 水利技术 火炮制造 利玛窦绘制《坤舆万国全图》 利玛窦与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 邓玉函与王徽译绘《远西奇器图说》
徐光启、汤若望、龙华民等编订 《 崇祯历书》
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拔与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 徐光启将火炮运用到辽东战场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传教士不断东来,他们向 西方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到17世纪末和18世纪, 在欧洲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中国通过科举考试 选拔官员的方式引起西方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西 方近代文官制度的重要借鉴。伏尔泰,孟德斯鸠, 等欧洲著名启蒙思想家都曾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
北京
黄
营口
天津
烟台 河 运
1858年《天津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
黄 海
河
1860年《北京条约》 增开的通商口岸
南京 长 汉口 九江 江
镇江 上海
宁波
定海
东
海
福州 淡水 厦门 广州 澳门 (萄占) 九龙司 香港 (英占)
1842年被迫割让的领土 《中英南京条约》 1860年被迫割让的领土 《中英北京条约》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 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 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三大特征
一、从目的看,学习西方是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取得民族独 立富强,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 二、从过程看,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 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不断深化 的历程; 三、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如新 思想的萌发、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立国 的根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的近代科技,来挽救江 河日下的清王朝。
补充复习: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今日宜日鉴诸国,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 术,不更善之善者哉。 ——冯桂芬《校邠庐抗议· 采西学议》1861年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 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李鸿章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 也,非工艺也。”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 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 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 代的最初的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 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认为,对于中国人来 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 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认为,就一 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中 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生活 在这一尚未现代化区域中的人们,体会现实,探索问题,免不 了联系到那次灾难性的战争,屈辱、仇恨、自卑、希望种种情 绪交织,民族感情油然而生。
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
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四个阶段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
2、从戊戌变法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学“制 度”;
3、1915年至1919年,资产阶级激进派学“思想文化”; 4、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 到“走自己的路”。
九龙司地方一区
香港岛
台湾
汕头
琼州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 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 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 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 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 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 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 可以勤远略。 ——曾国
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1861 年)
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西学东渐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 的思想历程 2、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 中所起的作用
认识西学东渐
1、概念: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逐渐向中国 传播、渗透的历史过程。 2、阶段: ①明末清初,耶稣会传教士来华; ②鸦片战争期间直到五四运动前后。 3、表现: ①利玛窦、徐光启。 ②开眼看世界、体用之争、维新思潮、 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