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指南

合集下载

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临床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课程概述1. 课程名称:临床实践教学2. 课程性质:专业实践课程3. 课程目标:通过临床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临床基本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临床工作习惯,为将来从事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课程学时:共计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1. 临床基本技能(1)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要求学生掌握病史采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正确记录检查结果。

(2)临床基本操作: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静脉穿刺、导尿术、心肺复苏等操作技能。

(3)临床常用检查:了解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等临床常用检查的原理、方法和临床应用。

2. 临床诊断与治疗(1)常见疾病的诊断:掌握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

(2)常见疾病的治疗:了解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3)临床思维训练:通过病例分析、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 临床沟通与团队协作(1)医患沟通:学习医患沟通技巧,提高患者满意度。

(2)医际沟通:了解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之间的沟通方式,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临床实习管理与评价(1)实习制度与规范:了解实习制度、实习规范和要求。

(2)实习评价:掌握实习评价标准和方法,提高实习质量。

三、教学安排1. 理论教学:24学时,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

2. 实践教学:24学时,包括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临床实习、病例分析等环节。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课件,系统讲解临床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临床实习:安排学生到临床科室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网络、视频等手段,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五、考核与评价1. 考核方式:理论考核、实践考核、实习考核相结合。

视光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视光培训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眼镜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视光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提升我国视光行业整体水平,培养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视光人才,特制定本视光培训教学大纲。

二、培训目标1. 使学员掌握视光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培养学员具备独立进行视力检查、眼镜验配和眼镜加工的能力;3. 提高学员对眼科学、光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的认识,为今后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4. 培养学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培训对象1. 零基础眼镜店员工;2. 已从事眼镜行业但需提升专业水平的员工;3. 对视光行业感兴趣并希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四、培训内容第一部分:视光专业基础知识1.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2. 视觉的形成与调节;3. 眼睛疾病的分类与防治;4. 眼镜的原理与分类;5. 视光检查的基本方法。

第二部分:视力检查与验光1. 视力检查的设备与操作;2. 屈光度测量方法;3. 视野检查;4. 色觉检查;5. 视功能检查;6. 验光师职业道德与沟通技巧。

第三部分:眼镜验配与加工1. 眼镜的选购与试戴;2. 眼镜的加工与装配;3. 眼镜的保养与维修;4. 儿童眼镜验配;5. 特殊人群眼镜验配。

第四部分:眼科学、光学、材料学等相关学科1. 眼科学基础知识;2. 光学基础知识;3. 材料学基础知识;4. 眼镜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第五部分:实习与实训1. 视力检查与验光实操;2. 眼镜验配与加工实操;3. 眼科疾病诊断与处理;4. 实习报告撰写。

五、培训方法1. 讲授法:由专业讲师进行系统讲解,使学员掌握基本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操训练法:在专业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精神;5. 课堂互动法:鼓励学员提问、发言,提高学员的参与度。

六、考核方式1. 课堂提问:考察学员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2. 案例分析:考察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操考核:考察学员实际操作技能;4. 期末考试:考察学员对整个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

眼科学基础教学大纲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眼科学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系统、有序的大纲。

通过该大纲,学生能够了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并且可根据特定学习目标和教学资源的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眼科学知识和理论,包括眼部解剖和生理、视觉光学、眼科疾病的分类和诊断等。

2. 熟悉常见的眼科检查方法和技术,如视力检查、眼底检查、角膜地形图等。

3. 培养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进行眼科疾病的初步判断和诊断。

4. 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以便与患者、医疗团队和其他相关职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内容和知识点1. 眼部解剖和生理学a. 眼球的结构和功能b. 视觉途径和视觉传导机制c. 调节和对焦机制2. 视觉光学a. 光线在眼内的传播和折射规律b. 眼球屈光度和屈光情况的测量c. 屈光不正的类型和矫正方法3. 常见眼科疾病a. 视力障碍和屈光问题b. 眼外伤和眼内疾病c. 眼部感染和炎症d. 眼底病变和视神经病变4. 眼科检查和诊断方法a. 视力检查和近视度数测量b. 眼底检查和眼球压力测量c. 角膜地形图和眼球成像技术5. 眼科治疗和干预方法a. 眼药物的使用和眼部手术b. 视力康复和辅助技术c. 预防眼疾和保护眼健康的方法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授课讲解: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眼科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2.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眼科检查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和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促进学生对眼科疾病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倡导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促进信息共享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小测验:通过定期的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眼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眼科实验并提交实验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组织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眼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

临床眼科学教学大纲指南

临床眼科学教学大纲指南

温州医学院《临床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2010年10月课程负责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2010.10.27 日期:《临床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Clinical ophthalmology)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 NN101396 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72/32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6.5 学分 5.5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眼视光学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临床眼科学是眼视光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常见眼病的发病机制、组织生理变化、病理因素、诊断及鉴别诊断、临床处理等基本临床理论;熟悉当代眼科领域的进展、新概念及新技术;了解并掌握眼科显微手术的基本特征、基本知识和显微手术操作的基本技能,以适应眼科临床工作的需要。

主要内容包括眼睑病、泪器病、眼表疾病、结膜病、角膜病、巩膜病、晶状体病、青光眼、葡萄膜病、玻璃体病、视网膜病、视神经及视路疾病、眼眶病、眼外伤、全身疾病的眼部表现、屈光手术等眼病临床理论,眼科手术显微镜、眼科显微手术器械、手术材料、眼科显微手术操作基本技能、眼科麻醉、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眼科常用手术方法等眼科显微手术基础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教学。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眼科学是研究人类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的专门学科,有着很强的专业特点,但又与其他临床学科和基础医学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

眼科学研究范围包括眼的生理、生化、药理、病理、免疫、遗传以及眼的各种特殊检查。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推荐教材:(包括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七版、北京、人卫版、2008年褚仁远《眼病学》、第一版、北京、人卫版、2004年王勤美《屈光手术学》、第一版、北京、人卫版、2004年参考书目:李凤鸣《中华眼科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何守志《眼科显微手术》、第一版、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年李春武奚寿增《眼科显微手术学》、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李绍珍《眼科手术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理论集体考试:80%实验分组考核:20%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眼科学见习教学时间为20学时,用于眼科理论课总结、临床病例示教及门诊见习与操作实践;眼科显微手术学实践12学时,其中有手术录像教学2 学时。

22眼科学教学大纲b-临床必修课程大纲.doc

22眼科学教学大纲b-临床必修课程大纲.doc

课程编码:99210149学时/学分:27/1.5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眼科学Ophthalmology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的通过眼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牛熟悉并掌握眼科学的特点,掌握眼球及眼附属器的解剖、组织与生理,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和诊断,鉴别诊断。

掌握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注意培养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力求在“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的基础上,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更新、更深、更精”,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大纲,为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富有临床实践和科学创新能力的医学生服务。

三、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及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理论授课与课间见习相结合。

理论授课以多种形式讲授眼科疾病的概念、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等相关知识。

本门课程充分体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成果,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屮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方法改革(CAL PBL、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情景式等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交流技能、批判性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技巧。

同时辅助应用多媒体视听教材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课程达到与国际接轨。

课间见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具体病例,使学生不仅学会如何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U要逐步掌握临床学习的特点,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技巧、建立正确的思维方式。

四、本课程成绩考核方法及评定标准本课程成绩评定包括理论闭卷考试和平时成绩两部分。

本门课程在考核知识的同时要体现能力的考核。

考核方案与课程目的相呼应,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与人际交流能力等,同时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赵堪兴,杨培增主编,《眼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8版。

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

视光学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视光学基础授课对象:眼视光技术专业学时数:76学时(理论授课:36学时、实验学时:40学时)推荐教材:《视光学基础》王光霁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1版2005年执笔人:马淑云编写时间:2012年《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内容提要本书以眼视光技术临床基本检测流程框图为阐述线索,依照从视力检测、初始检查、验光、近阅读附加、双眼视觉功能、眼前节健康检查、眼压和眼后节检查这样的科学流程,简洁描述各项指标的检查原理和机制,重点描述各种相关的检测内容和具体流程,以及对结果的分析。

使用专业:眼视光技术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眼视光技术专业主要的课程之一,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较全面和较深入的了解视生理光学基本理论,并能从生理光学深度掌握各种眼屈光不正和双眼视异常、弱视的临床症候,掌握屈光检查的方法及对能够对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为将来的从事验光配镜岗位奠定基础。

二、教学总体安排(一)教学方法及教学安排在教学中理论课,实验课和分析讨论课三者相结合。

针对高职学生理论基础较为薄弱,空间想象能力相对不强的特点,在理论授课中对重点概念、原理引入直观性教学、互动性教学、启发性教学;在实验课中对屈光检查技术的讲授注重进行生产性实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质能力;在分析讨论课中注意案例引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视光学基础学时分配表(三)考核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记分方法,平时成绩采用课堂提问、出勤情况、作业成绩三者结合比例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三、各章节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眼视光学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了解眼视光学的内容及学习方法1、了解眼视光学与眼科学的关系第二章、视力和视力检查1、了解视力表的种类2、熟悉视力表和视角的关系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章、眼视光初始检查第一节:调解幅度1、理解调解幅度检测的目的2、掌握其方法第二节:眼外肌运动1、熟悉各眼外肌的作用、各配偶肌2、熟悉各眼位、诊断眼位3、掌握眼外肌运动检查目的和方法第三节:遮盖试验1、掌握遮盖试验的检查目的和方法2、重点是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第四节:集合近点检测1、熟悉何谓集合近点2、掌握集合近点检测方法及记录方法第五节:瞳孔反射、视野检查、瞳距测量1、熟悉瞳孔反射的内容及检查法2、熟悉何为视野3、掌握视野对比法的检查方法及瞳距测量方法第四章、正视及屈光不正第一节:眼的屈光、近视、远视1、了解眼的屈光原理2、掌握近视、远视的临床表现,分类第二节:散光、屈光参差1、熟悉散光的定义,屈光参差的定义2、掌握散光的屈光特点及症状、分类第五章、双眼视觉功能检查及分析1、熟悉双眼视觉的检测方法和步骤2、重点掌握正、负相对调节、交叉柱镜的检测方法第六章、老视及临床处理1、熟悉老视和远视的不同2、掌握老视的验光流程第七章、眼部健康检查1、熟悉眼前节的检查方法2、熟悉眼前后的检查方法第八章、屈光不正的临床处理1、掌握近视、远视、散光的临床处理(治疗方法)2、熟悉主觉及客观验光的方法第九章、特殊视觉功能1、了解对比敏感度测量2、熟悉何谓暗适应3、熟悉婴幼儿视力的检查方法4、了解眩光及潜视力。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视光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眼视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视光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眼视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视光学原理与方法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眼视光学专业)眼科学教研室/(教研组)修订日期:12年06月目录课程介绍………………………………………………………………………视力……………………………………………………………………………眼球光学…………………………………………………………………………屈光不正…………………………………………………………………………验光法……………………………………………………………………………调节和老视…………………………………………………………………………眼球运动和双眼视…………………………………………………………………集合………………………………………………………………………………眼镜视觉…………………………………………………………………………近视的手术治疗……………………………………………………………………“视光学原理与方法”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本项若不清楚请向教务部对口课程教辅老师咨询)课程名称:视光学原理和方法英文名:T heory & Methods in Optometry课程号(代码):502151060课程类别:专业与服务课程群必修课学时:96(讲48,习48)学分:6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邓应平眼科学教研室85422542 dyp558@课程负责人:马薇,眼科学教研室,85422542,vivima104@课程秘书(如有)姓名,科室,办公电话,电子邮件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掌握掌握远近视力表的设计原理、检查方法掌握模型眼的基本概念和演变历史。

掌握正视眼、屈光不正的基本概念,远点、近视、远视的内涵以及散光的分类。

掌握主观验光法和客观验光法的原理和方法,调节、调节幅度、近点、调节范围的概念。

掌握立体视、两眼相对视差角、立体视敏度、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近点的测量方法和集合计算方法。

掌握屈光手术的基本原理。

技能教学目标:掌握视力的检查方法,重点掌握主观验光法和客观验光法的操作。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

眼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眼科学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与眼睛相关的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和治疗方法等内容。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眼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课程旨在系统介绍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临床应用,培养学生对眼科疾病和诊断治疗的基本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眼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关专业知识;2. 掌握眼科学的基本解剖、生理和病理特点;3. 熟悉常见的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4. 培养学生对眼科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5. 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沟通交流能力,提高医学实践技能。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眼部解剖学:包括眼睛的各个部分、结构和功能;2. 眼球生理学:介绍眼球的生理功能和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3. 眼科病理学:详细描述常见的眼科疾病的病理特点和机制;4. 眼科临床病史采集和眼部检查:介绍病人病史采集的重要性以及常用的眼部检查方法;5. 常见眼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重点介绍常见眼科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6. 眼科手术:介绍常见的眼科手术和手术后的护理;7. 眼科疾病的预防措施和健康宣教:重点介绍眼科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采用讲授的形式,结合幻灯片、图表和实例,讲解眼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理论;2. 实验和操作:通过实际操作和眼科检查模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 病例讨论:通过病例的详细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临床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小组讨论和演示:分成小组进行学习,让学生自主讨论和演示,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能力;5. 教材阅读和文献查阅:指导学生从教材和相关文献中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考核方式1. 课堂测验:定期进行课堂测验,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实验环节的实验报告,考察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4. 学生表现:包括平时出勤情况、参与度和课堂表现等。

眼应用光学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眼应用光学教学大纲-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系)《眼应用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眼应用光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Basic of Eye Applied Optics课程编号99100831课程类型:必修主干课程学时:54 学分:3适用对象:眼视光学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眼应用光学是眼视光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结合视光学的特点,通过系统而又有重点地讲授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光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公式及一些基本技术,并使得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正确的进行各种成像计算,简单的光路计算及相应的光路图绘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如眼镜学、眼科器械学及视光学等),为将来从事眼科和视光学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光学基础。

眼应用光学在整个光学领域中是一门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强的学科,为此,我们在这里注意结合视光学的特点,在理论讲授内容中,有重点地选择了与眼视光学关系较密切的内容,并就此内容在光学原理上和其他相应方面进行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同时,又尽量保持其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作业,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课外参考书。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具备《医用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的知识。

本课程教材《应用光学基础》主要是为修完《医用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的视光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

《眼应用光学》课程授课时间为二学年第四学期,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计3.5学分。

其中讲授课为52学时,光学计算习题为2学时。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对应用光学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及所涉及的光学领域范围的了解,弄清应用光学与眼科、视光学的密切联系,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

另外,通过对光的本性的阐述,来了解光学发展史的概况及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应用光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与眼科、视光学的密切联系,难点是光的本性、光学领域现状及光学在各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临床视光学基础调节和聚散 ppt课件

临床视光学基础调节和聚散  ppt课件

24
调节反应
调节刺激为诱发个体产生调节的物体,一 般指放置在眼前某近距离的视标,以该视 标至眼镜平面的距离(m)的倒数来表达 调节刺激的量。
调节反应为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 实际调节量。
调节超前,调节滞后
ppt课件
25
调节刺激-调节反应曲线
ppt课件
26
调节异常
调节过强 调节麻痹 调节不足
ppt课件
17
眼镜调节和眼调节
眼镜调节As=-Ls=-1/ls 物距(对于眼主点)PB=PS+SB=-d+ls 如果,ls=-250mm,d=14mm,我们得到PB=-
264mm, 眼镜调节As=1/0.250=4.00D 眼调节A=1/0.264=3.79D 对正视眼,眼调节总是小于眼镜调节 近视眼?远视眼?
是生理现象,不是屈光不正
ppt课件
38
老视及其发生
老视的发生和发展与年龄直接相关 发生的迟早和严重程度还与其他因素相关,
如屈光不正,身高,阅读习惯,照明,全 身健康情况等。
ppt课件
39
年龄与调节
老视的实质是眼的调节力下降 年龄是影响调节力的最主要的因素 在人生的早期,调节力大约15~25D 每年下降约0.25~0.40D 到40岁,眼的调节力已经不能满足近距离
2.0D的远视患者 2.0D近视眼 辐辏相同
远视眼的调节超过辐辏,近视眼的辐辏超 过调节
过度的调节可伴随过度的集合
ppt课件
35
AC/A比率
调节和集合一起出现,当出现一定的集合 量时,不同个体会出现不同量的调节,用 调节性集合(用棱镜度来表示)和每单位 调节(用屈光度D来表示)比率来表示, 即AC/A比率。

海南医学院眼视光课程教学大纲 (2)

海南医学院眼视光课程教学大纲 (2)

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三年制)专业课程教学大纲一、《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二、《眼屈光学与验光学》课程教学大纲三、《临床双眼视力与低视力》课程教学大纲四、《眼视光器械学》课程教学大纲五、《眼镜学》课程教学大纲六、《角膜接触镜学》课程教学大纲七、《眼屈光手术学》课程教学大纲海南医学院临床学院眼科学教研室编《眼科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高职高专教育)一、课程任务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基础知识及疾病发生、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学。

它所关注的内容和终极目标是维持和改善视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眼科学的重要任务就是既要从宏观临床上加强和发展防盲治盲、眼病流行病学、眼保健与眼病预防的工作,又要从细胞和分子生物水平研究眼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眼科学的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牢固掌握眼科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并将眼科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综合全面分析。

眼科学教学大纲将眼科学理论分为要求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以指导学生学习。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掌握和熟悉或了解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后和预防,眼科的各种检查方法、仪器的使用等,使学生能得到全面、系统的眼科学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医疗实践。

(二)技能目标1.眼球解剖2.眼科检查法3、诊病实践(三)职业素质和态度目标1.树立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教学时间分配教学内容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小计一、绪论 2 2二、眼科检查法 6 4 10三、眼睑病 2 1 3四、泪器病 2 1 3五、结膜病 4 2 6六、眼表疾病 2 1 3七、角膜病 6 3 9八、巩膜病 2 1 3九、晶状体病 4 2 6十、玻璃体病 2 1 3十一、青光眼 6 2 8 十二、葡萄膜病 4 2 6 十三、视网膜病 6 2 8 十四、神经眼科学 3 2 5 十五、眼眶病 4 2 6 十六、眼外伤和职业性眼病 4 2 6 十七、眼与全身病 3 2 5 ……合计60 30 90四、教学内容与要求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法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一、绪论1.眼科学的研究范围和在医学中的地位。

眼科学大纲

眼科学大纲

眼科学大纲第一篇:眼科学大纲眼科学教学大纲一、前言眼科学是研究视觉器官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以及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学科学;视觉器官病变与全身其它系统病变有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时眼科学与基础医学的联系非常密切;因此学习眼科学非常重要。

大纲中规定的眼科学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教师可根据每个层次所要求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眼科教学总学时数为24时,其中理论授课16学时,课间实习8学时。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二章眼的解剖、生理目的要求:1.掌握眼球的解剖、生理和临床意义。

2.熟悉眼附属器的解剖和生理。

3.了解眼球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分布。

教学内容:1.眼球及附属器的解剖,视路及瞳孔路径。

2.眼球及附属器的生理功能及临床意义。

第四章眼睑病目的要求:1.掌握睑腺炎、睑板腺囊肿、睑位置异常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2.了解眼睑部分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教学内容:1.睑腺炎、睑板腺囊肿诊断及治疗方法。

2.睑内翻、睑外翻、上诊断及治疗方法睑下垂、倒睫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3.睑良性及恶性肿痛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第五章泪器病目的要求:1.掌握慢性泪囊炎的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熟悉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熟悉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

2.了解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教学内容:1.泪溢、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诊断及处理原则。

2.新生儿泪囊炎的治疗。

3.慢性泪囊炎对眼球潜在的危险。

4.泪溢的原因及检查方法。

第六章眼表疾病目的要求:1.熟悉干眼症的诊疗原则。

2.了解泪膜的概念。

3.了解眼表疾病的类型。

教学内容:1.泪膜的概念。

2.眼表疾病的类型。

3.干眼症的诊疗原则。

第七章结膜病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结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2.熟悉翼状胬肉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沙眼的传染途径及其危害性;掌握沙眼诊断及并发症、后遗症的处理防治原则。

教学内容:1.急性卡他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淋菌性结膜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眼视光类学生临床实习大纲

眼视光类学生临床实习大纲
4、掌握镜片镜架的营销策略。
5、掌握各类产品特点,抓住卖点。
6、掌握与顾客沟通技巧,能够独立处理相关售后问题。
7、熟悉镜框镜片品牌故事,培养相关审美。
主觉验光30次
眼镜加工2副
视光产品销售10次
眼镜调校10次
2、熟悉眼科基本检查和常用治疗技术。
3、熟悉眼科疾病的问诊。
4、熟悉常见眼病的诊断、鉴别。
5、熟悉常见眼病的处理方法。
6、熟悉相关眼科检查和报告分析。
7、了解与全身病有关的眼科疾病的诊断与处理。
8、了解常见手术适应证,术前术后处理。
9、参与眼健康建档,掌握眼健康管理流程,独立完成建档检查,能够解读报告及转诊。
2、掌握iol master500/700的操作步骤,正确处理检查结果,了解该仪器的临床适用范围。
3、掌握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的眼底正位图像,了解该仪器仪器的临床适用范围。
4、掌握散瞳眼底照相的操作步骤,了解该仪器的临床适用范围以及该仪器所照九方位眼底照相的具体位置。
5、掌握欧堡的操作步骤及正位眼底图像的照取,了解该仪器的临床适用范围。
眼视光类学生临床实习大纲
主要实习单元:1.屈光眼肌科2.屈光手术科3.特检科4.眼科门诊(含眼健康)5.眼镜门店
单元1
实习内容
技能量化要求
屈光眼肌科
实习负责人:王星宇
1、掌握各种屈光不正的影动特征。
2、掌握科学验光步骤及其理论基础。
3、掌握各种屈光不正及不同个体的验配。
4、掌握角膜曲率测量方法和数据应用。
视野检查10人次
A/B超检查10人次
眼底照相10人次
眼前节照相20人次
对比敏感度检查10人次
角膜内皮镜检查20人次

视光学基础PPT课件

视光学基础PPT课件
营养视网膜的外层组织 含有大量色素细胞可吸收穿过视网膜的过量光线,防止光 线在眼内反射并起暗房作用 调节与视网膜之间的热量交换
+ 眼球后极鼻侧约3mm有一直径约1.5mm边界清楚的盘状结 构,称为视盘或视乳头。是视网膜神经纤维、视网膜中央 动静脉穿出眼球壁的部位。无视细胞,称为“生理性盲 点”。
+ 视盘形态呈圆形或坚卵圆形,垂直径略大于水平径,呈淡 粉红色其中央有一小凹称为视杯或生理凹陷,色泽稍淡。
关。 • 虹膜表面凹凸不平,形成虹膜纹理和隐窝 • 虹膜内埋藏有环状瞳孔括约肌(瞳孔缩小);放射状瞳孔
扩大肌(瞳孔开大)
• 参与构成血-房水屏障 维持血液、房水间,房水、组织间的正常物质 交换。
• 组织损伤修复 当角膜等组织全层受损,虹膜组织通过变形参与修复。 • 协助形成前、后房 对房水的流出起重要作用。 • 遮光功能 虹膜不允许可见光通过,保证可见光只能通过瞳孔进入眼
外层:纤维膜层 前部透明的角膜占1/6

后部不透明的白Leabharlann 为巩膜占5/6球 中层:葡萄膜层(血管膜)由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眼 壁 球
组成
内层:视网膜层,球后中心部视网呈内陷状为黄斑 部,中心为中心凹。视杆细胞感弱光,视锥细胞感 受强光、色彩和形状。
内 房水:睫状体产生,充满眼球前后房的空间,

房水→后房→虹膜与晶体之间(瞳孔)→前房
+ 屈光不正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三大类。
• 在调节放松状态时, 平行光线经眼球的屈 光系统后,聚焦在视 网膜之前,这种屈光 状态称之为近视,近 视的远点在眼前某一点。
按屈光成分
① 轴性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所致,而眼的屈其他屈光 成分基本正常。

药理学教学大纲临床、麻醉、视光、法医

药理学教学大纲临床、麻醉、视光、法医

《药理学》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药理学》英文名称:《pharmac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总学时:72 学时讲课学时:72 学时学分:4 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麻醉学、眼视光学、法医学专业本大纲参照国家教委高等医药学院校本科生培养目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所用教材编写。

根据当前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及我校五年制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药理学总学时为72学时,安排为理论课讲授。

重要章节包括:绪言、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胆碱受体激动药、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活药、M胆碱受体阻断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失常药、镇痛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钙通道阻滞药、抗高血压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抗心绞痛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抗菌药物概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人工合成抗菌药、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抗结核病药等。

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掌握上述各章的基本内容,并通过机能学实验学会应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验结果,且得到实验操作训练。

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

第一章药理学总论-绪言目的要求:1、掌握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的概念。

2、熟悉药理学的学科地位、任务和主要研究内容。

3、了解药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发展简史。

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药理学、药物、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1、药理学的学科任务:(1)阐明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发挥药物最佳疗效、防治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2)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3)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探索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研究方法。

2、学科性质: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学科。

(完整word版)视光学培训手册(修订版)

(完整word版)视光学培训手册(修订版)

员工培训手册第一章、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眼的屈光系统主要包括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平行光线经过眼的的屈光系统,通过其折射和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

视网膜视觉细胞受到不同的光刺激,转变成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后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1、眼的总屈光力为+58.64D.(看5m以外,不使用调节时)2、人眼最大屈光力,约+70。

57D。

(看近处物体,使用调节时.最大调节力12.00左右)3、角膜的屈光力约为+43。

05D,占人眼总屈光力的70~75%,为主要屈光介质.晶状体屈光力为+19。

11D,占人眼总屈光力的23%。

二、正视眼5m以外的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称为正视眼。

三、屈光不正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不能成像在视网膜上,致使视物不清称为屈光不正。

分类:近视,远视,散光,老花,斜弱视,屈光参差,等.第一节、近视眼一、定义:5m以外平行光线进入人眼,经眼屈光系统成像在视网膜前,至使人眼看不清远处物体,称为近视眼。

二、分类(一)、按屈光成份分类1、轴性近视眼轴长度矫正常眼长,人眼眼轴正常长度平均为24mm,每长1mm,产生—3.00近视.2、屈光性近视角膜、晶状体等屈光力(弯曲度过强)过强所至。

3、指数性近视屈光介质屈光指数过高。

(二)、按程度分类一般来说,—3.00D以下轻度近视;—3.00D~—6.00D中度近视;—6。

00D以上高度近视(三)、按近视性质分类1、单纯性近视:度数基本在-6。

00D以下,24岁后,度数基本不变.多为环境因素造成,可用镜片矫正到正常视力.2、渐变性近视:遗传为主,环境次之,多先天性;平均每年度数增加—0.50D或—1.00D以上。

常伴有眼底病变,并易产生并发症。

—8.00一般很难矫正到正常视力。

3、继发性近视:一般由眼病及全身疾病引起。

三、近视产生原因1、遗传因素父母一方高度近视,子女50%近视,双方高度近视,子女93~100%近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学院
《临床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编
2010年6月
课程负责人签字:教研室主任签字:日期:2011.9.5 日期:
《临床视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clinical vision optic)
一、课程说明
课程编码: NN101389 课程总学时 40(理论总学时24/实践总学时16)
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2.5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必修课适用专业:眼视光学
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
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临床视觉光学基础作为眼视光学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教学课程,其任务是研究人眼基本光
学结构、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应用,研究与视觉光学相关学科的相互关系,同时了解
屈光不正以及矫正方法等的新进展。

学习本科目的目的是掌握视觉光学中专业术语的意义和定义,掌握人眼基本功能,了解屈光
不正以及其他视功能障碍的矫正方法。

3、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
临床视觉光学是研究人眼视觉光学的一门科学,该课程不仅涉及光学、生理物理学、生物化
学,与眼球生理学、眼科学、眼镜学、双眼视觉学和医学心理学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4、推荐教材及参考书:
(1)主导教材:
《视光学理论和方法/第2版》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眼视光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瞿佳主编,2011年8月第4次印刷
(2)参考资料:
《Clinical Optics》Troy E. Fannin 第二版
《primary eye care》
5、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结合临床视光学基础课程理论联系实践的特点,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考核体系包括理论、实践与平时三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70%、20%和10%。

理论考核严格结合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实践技能考核分站限时,现场打分,既考核熟练程度又考核心理素质。

平时考核除涉及参与和作业情况,还鼓励学生撰写论文,提高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6、实践教学内容安排:
第三章视力和视力检查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视力、视角和最小分辨力的概念
2、掌握视力表的设计、视标增率和记录方法
3、掌握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
4、掌握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5、熟悉影响视力的因素
6、了解国内外各种视力记录方法之间的换算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视力、视角和最小分辨力的概念
2、重点讲解视力表的设计原理、视标增率和记录方法;国内外常用的视力表和特点。

3、重点讲解视觉分辨力极限理论
4、一般讲解远、近视力的检查方法和影响视力的因素
5、一般讲解国内外各种视力记录方法之间的换算
三、实习内容
视力检查
第五章屈光和屈光不正
一、目的和要求
1、掌握近视眼的光学特性、分类、临床表现和光学矫正原理。

2、熟悉近视眼病因和发生、发展规律。

3、熟悉目前近视眼的研究现状
4、掌握远视眼的光学特点、分类, 临床表现和矫正方法。

5、掌握远视的与调节的关系、远视与老视的关系和区别.
6、熟悉远视与斜视和弱视的关系及早期矫正的意义
7、掌握散光的光学特性、分类、临床表现和光学矫正原理。

8、熟悉不规则散光的处理
9、掌握屈光参差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

10、掌握不等像视概念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近视眼的光学特性和主要分类方法,各类的临床特点和矫正原理。

2、重点讲解近视眼发生、发展规律。

3、一般讲解近视眼的研究方法: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4、一般讲解引起近视眼的研究的经典案例: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

目前研究的方向。

5、重点讲解远视的光学特点、分类,临床表现。

6、重点讲解远视与调节的关系,远视相关的斜视弱视和矫正原理。

7、重点讲解散光的光学特性、分类、临床表现和光学矫正原理。

8、一般讲解不规则散光的处理
9、重点讲解屈光参差的概念、分类、临床表现和处理。

10.重点讲解不等像视概念。

三、实习内容
视力和屈光不正
第五章屈光和屈光不正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模型眼和简约眼的概念
2、熟悉模型眼的分类和各类的特征
3、掌握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的计算方法
4、掌握眼屈光系统的经典参数
5、掌握主点、节点和焦点的特性
6、了解眼的入瞳、出瞳的特性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模型眼和简约眼的概念
2、重点讲解Gullstrand精密模型眼的计算方法
3、重点讲解眼屈光系统的经典参数
4、重点讲解主点、节点和焦点的特点
5、一般讲解模型眼的分类和各类的特征
6、一般讲解眼的入瞳、出瞳的特性
第九章视功能基本检查
一、目的要求
a)掌握视野的定义、解剖生理基础、视野检查原理和方法
b)掌握颜色的基本特征、颜色视觉理论、色觉异常和色觉检查方法
c)熟悉立体视觉相关理论和立体视觉检查方法
d)掌握瞳孔解剖生理基础、瞳孔神经反射通路和瞳孔的相关检查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视野的定义、解剖生理基础、视野检查原理和方法
2、重点讲解颜色的基本特征、颜色视觉理论、色觉异常和色觉检查方法
3、重点讲解瞳孔解剖生理基础、瞳孔神经反射通路和瞳孔的相关检查
4、一般讲解立体视觉相关理论和立体视觉检查方法
三、实习内容
1、瞳孔和眼外肌检查
2、色觉和立体视觉检查
第七章双眼视功能理论基础和临床方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双眼视觉的基本概念
2、掌握眼外肌解剖、眼外肌检查和斜视的分类
3、熟悉感觉融像的分类和检测
4、熟悉隐斜和斜视的定义、运动融像的检测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双眼视觉的基本概念
2、重点讲解眼外肌解剖、眼外肌检查和斜视的分类
3、一般讲解感觉融像的分类和检测
4、一般讲解隐斜和斜视的定义、运动融像的检测
三、实习内容
遮盖试验
第七章双眼视功能理论基础和临床方法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调节和辐辏的概念
2、掌握调节的机理
3、掌握调节的幅度和范围及辐辏角
4、掌握调节和辐辏的关系,了解近反射
5、熟悉正位视、隐斜视和斜视的关系
6、熟悉景深和焦深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调节和辐辏的概念和调节的机理
2、详细讲解调节的幅度和范围及辐辏角
3、详细讲解调节和辐辏的关系
4、重点讲解正位视、隐斜视和斜视的关系
5、重点讲解AC/A,以及临床意义
6、一般介绍焦深和景深,眼调节和眼镜调节的关系
三、实习内容
调节近点和辐辏近点的测量
第八章老视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老视的临床表现和矫正原理
2、掌握老视的发生机理及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
1、详细讲解老视的临床表现和矫正原理
2、重点讲解老视的机理,与屈光不正的关系
第十章第十一章特殊视觉功能和眼球像差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对比敏感度的概念、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测原理和意义、常见的对比敏感度视力表
2、掌握眩光的概念、分类,眩光检测原理和方法、影响眩光的因素和减少眩光的方法。

3、掌握暗适应基本曲线的形态和意义、暗适应检查方法和常见几种视网膜疾病的暗适应曲
线特征。

4、熟悉潜视力的定义和分类
5、熟悉婴幼儿的视力检查方法
二、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对比敏感度的概念、对比敏感度视力检测原理和意义、常见的对比敏感度视力

2、重点讲解眩光的概念、分类,眩光检测原理和方法、影响眩光的因素和减少眩光的方法。

3、重点讲解暗适应基本曲线的形态和意义、暗适应检查方法和常见几种视网膜疾病的暗适
应曲线特征。

4、一般讲解潜视力的定义和分类
5、一般讲解婴幼儿的视力检查方法
补充内容环境视光学
一、目标与要求
(一)掌握环境视光学概念,视觉性能的主要参数,眩光
(二)熟悉眼疲劳的机理、原因、症状。

VDT问题
(三)了解光度法的4个参数及有关运算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讲解环境视光学概念,视觉性能的主要参数,眩光
(二)一般介绍眼疲劳的机理、原因、症状。

VDT问题
实验教学大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