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第七章_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七章_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https://img.taocdn.com/s3/m/26f6e1c6a6c30c2258019eb5.png)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变更
小测试:
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 政策变更的有( )。(多 选) A.坏账准备的核算由直接转销 法改为备抵法; B.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由10 年改为5年; C.交易性证券投资期末计价由 成本与市价孰低法改为市价法; D.存货发出计价由先进先出法 改为加权平均法。
2020/12/23
行调整。变更前年折旧率为9.6%-16%,全年折旧费用为
4.87亿元;变更后年折旧率为9.6%-19.2%,应计入本年度
的折旧费用为23.94亿元。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的核算采用
未来适用法,该项会计估计变更使得本年利润相比变更前减
少19.06亿元。
2020/12/23
3
(2)公司通过对应收款项坏账风险的检查,并综合考 虑了目前的销售环境、销售政策和收款风险等因素, 发现1-3年的应收款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偏低。经公 司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议审议通过,从2003年 三季度开始,将账龄为1-2年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 比例由10%调整为30%,将账龄为2-3年的应收款项坏账 准备计提比例由20%调整为60%。公司对会计估计变更 的核算采用未来适用法,该项会计估计变更使得本年 利润相比变更前减少63万元。
11
案 例一
2020/12/23
第一节 会计政策及其变变更
广州友谊(000987)2004年报中披露公司存货 包括:原材料、包装物、在途物资、库存商品、 受托代销商品等。2004年1 月1 日以前,库存 商品、受托代销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商品 售价与进价的差额,在“商品成本差异”科目 核算,已销商品成本结转采用分类差价率法分 摊核算;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途 物资按实际成本计价,发出时采用加权平均法 计价;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于领用时一次摊销。 2003 年,公司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 实现了财务核算与业务购销系统的全面接轨, 为实行商品进价核算
会计差错更正 案例
![会计差错更正 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8ed224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64.png)
会计差错更正案例
下面就给你讲个会计差错更正的案例。
话说有个小公司叫欢乐小铺,他们家的会计小李啊,是个刚毕业没多久的小年轻,工作充满热情但偶尔也会有点小迷糊。
有一次,在核算当月成本的时候,小李把一批进货成本给搞错了。
这批货实际进价是5000元,结果他不小心写成了3000元。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本来花了50块,你却记成30块,这账肯定就对不上了。
等到月底出报表的时候,利润看起来比实际的多了不少呢。
老板看着报表还挺高兴,说:“咱这月干得不错啊,利润涨了这么多。
”但是小李心里知道,这是自己出了差错。
小李发现这个问题后,就赶紧要进行会计差错更正。
他首先得承认错误啊,就像小孩子犯错了要勇敢站出来一样。
然后呢,他就要把之前做错的账给调整过来。
因为之前少记了2000元的成本,他就得在相关的成本账户里补上这2000元。
这就好像是你发现之前少算了一笔支出,得重新补上一样。
他在会计分录上是这么做的:如果之前错误的分录是借:库存商品3000,贷:银行存款3000;现在要更正,就得先把原来错误的分录冲掉,做一个相反的分录,借:库存商品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
然后再做一个正确的分录,借:库存商品5000,贷:银行存款5000。
这样就把成本给调整正确了。
经过这么一调整,利润也就回到了它本来该有的样子。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啊,会计工作可得仔细,出了差错要及时更正,就像走路走错了要赶紧回到正道上一样。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a02402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a.png)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引言在企业会计实践中,会计估计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涉及到未来盈利能力、资产价值和负债义务等方面的时候。
由于不确定性和多变的市场环境,会计估计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经常出现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的情况。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可能发生变化,可能会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调整来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状况。
本文将以华力创通公司为例,对其会计估计变更案例进行分析。
华力创通公司简介华力创通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通信设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成立于2005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通信基站设备、光纤传输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等。
华力创通公司在2018年顺利登陆A股市场,上市后公司业绩持续向好,市值不断提升。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对未来业绩的不确定性,公司面临着一系列的会计估计调整问题。
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在2019年,华力创通公司业绩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主要原因包括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以及成本上涨等因素。
这些因素使得公司高管团队认为,原有的会计估计可能无法充分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因此有必要对会计估计进行调整。
由于市场需求下降,公司产品的库存增加,导致库存跌价准备的计提金额需要相应增加。
竞争加剧使得公司的销售折扣和退货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这也需要对应调整坏账准备和收入确认时点等会计估计。
成本上涨导致公司需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这也需要对存货跌价准备进行重新评估。
综合以上原因,华力创通公司决定进行会计估计的变更,以更好地反映公司真实的经营状况。
会计估计变更的过程华力创通公司在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过程中,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由财务、会计和审计部门的人员共同组成。
然后,工作组就需要发现和分析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的原因,评估变更的影响,设计变更的方案,制定变更的程序和监控措施等。
工作组通过对市场环境、公司业绩和财务数据的分析,确定了需要进行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和范围。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4cce44a8956bec0975e3b9.png)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案例及分析案例1、冠昊生物(会计政策变更)为了进一步加强研发费用在各主要研究阶段的归集和核算,同时建立健全各研发项目在各个阶段的风险评估机制,谨慎确定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经公司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将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从产品注册检验阶段的产品标准制定阶段调整为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进行了追溯调整。
上述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影响2008年初净资产-607,344.68 元, 2008 年末净资产 -7,835,838.55 元, 2008 年度净利润-7,228,493.87元;影响2009年末净资产-20,349,689.99元,2009年度净利润-12,513,851.44元。
影响项目明细如下:案例2、山东金城医药(会计政策变更)根据财政部 2009 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3 号》,公司对自产的危险化学品销售收入计提的安全费用进行了追溯调整,将调整后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作为前期比较财务报表。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具体调整事项如下:调增2009 年年初专项储备1,357,141.30 元,相应调减 2009 年年初留存收益 1,432,277.23 元,调减固定资产 75,135.93 元;调增 2008 年年初专项储备 526,107.81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留存收益 540,276.56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固定资产 14,168.75 元。
公司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财企[2006]478 号《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计提标准对公司销售的危险品的安全费进行计提。
具体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1)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按照 4%提取;(2)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至 10,000 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3)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4)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00 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 0.2%提取。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08972c9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e.png)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是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起到决定性作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典型案例并进行分析。
1.会计政策变更案例及分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由于业务结构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决定转换会计准则从企业会计准则转变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
此举可能会对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业绩指标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必须合理、系统和全面展示。
转换过程可能需要公司和审计师的专业团队和外部专家来提供支持和解决方案。
需要公司对新准则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估,以确定财务报表的变化方式。
同时,需要与外部审计师进行沟通,以确保变更后的财务报表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要求。
2.会计估计案例及分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折旧方法估计固定资产的价值。
随着时间推移,原有的折旧方法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资产价值明显低估,同时也可能与市场价值产生较大偏差。
分析:在面临此类情况时,公司应该对固定资产进行重新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
公司需要确保折旧方法能够真实反映资产的使用寿命和价值变化,避免低估或高估资产价值。
此外,公司还应该及时记录和披露各种会计估计的相关信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真实性。
3.会计差错变更案例及分析: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发现过去几年将项费用错误地计入资产成本中,导致资产的价值被高估。
为了纠正这一差错,公司决定将这项费用重新分类为费用,以准确反映资产的实际价值。
分析:会计差错的发现和纠正需要公司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
公司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纠正,并及时通知外部审计师。
同时,公司还应该对差错进行适当解释和披露,以避免产生误导性的财务报表。
此外,公司还应该确保内部控制机制的完善,减少会计差错的发生。
总结: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对财务报表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应该确保会计政策符合相关法规和准则要求,并合理、透明地披露。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d755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5.png)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典型案例及分析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差错变更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通过典型案例及分析来说明这三个概念的运用和影响。
一、会计政策变更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决定更改会计政策,从旧的会计政策变更为新的会计政策。
旧的会计政策是采取成本法计量固定资产,新的会计政策则是采取公允价值法计量固定资产。
这样的变更主要基于公允价值法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
该公司在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进行操作。
对于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首先在财务报表上,机构将其前期比较数据调整,以使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更具可比性。
其次,公司在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上造成影响,比如固定资产从成本法计量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法计量模式,导致固定资产价值的变化。
最后,在业绩指标上,公司的固定资产为公允价值计量后,可能会导致公司的盈利水平的变化。
二、会计估计会计估计是指在相关信息有限或依据信息要求量不能现实地获得时,企业应当依据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和经验判断,应用财务报告日起提供的相关信息,以最好地反映资产负债表日和财务报表所要求期间末日事项的合理估计数值。
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采用了估计法来计算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该公司根据往年经验和市场情况估计出的数值为100万元。
然而,在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经济衰退,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经重新评估后,该公司认为预计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损失为150万元。
会计估计的变更会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
在该案例中,会计估计的变更导致了应收账款损失的增加,进而影响了负债的计量。
虽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案例,但它显示了会计估计对财务报表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企业决策的重要影响。
三、会计差错变更会计差错是指在过去的会计期间中,因计量错误或其他原因导致企业在财务报表中的利润或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等项目和财务信息的计量和披露错误。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bdcc8ce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26.png)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是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用于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下面将对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进行详细说明,并提供一些示例。
1.会计政策变更的说明会计政策是指一个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基本假设、原则和方法,它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呈现产生直接影响。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主动改变其原有会计政策的行为。
以下是会计政策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变更会计政策的情况:当一个企业认为原有会计政策不再适用或者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政策有要求时,可以考虑变更会计政策。
-变更会计政策的处理方法:变更会计政策需要进行全面调整和重新计算,即以往年度的财务报表也需要按照新的会计政策进行重新编制。
同时,还需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加权平均成本法进行库存计价,但由于新的会计准则要求使用先进先出法(FIFO)进行计价。
为了符合新的会计准则,该公司决定变更会计政策,并从下一个会计年度开始采用FIFO法进行库存计价。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政策变更的原因以及对过去年度财务报表的影响。
2.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会计估计是指在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由于某些交易或事件的结果尚未确定,需要根据可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做出合理的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对以前的会计估计进行修订。
以下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几种类型及说明:-修订会计估计的情况:当相关信息或经验发生重大变化,或者企业认识到以前的估计存在错误或不准确时,可以考虑修订会计估计。
-修订会计估计的处理方法:修订会计估计需要在当前会计年度进行调整,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影响和会计期间。
举例说明:某公司在过去采用直线法对长期资产进行折旧,但由于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发生变化,该公司决定修订折旧估计,并改为使用加速折旧法。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该公司需详细说明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以及对当前会计年度和未来会计年度的财务报表的影响。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cc49b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6c.png)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公司,在中国有多家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公司经营良好,但由于业务扩展和组织结构变更,导致会计估计需要进行变更。
下面是对华力创通会
计估计变更案例的分析。
华力创通进行了一项市场扩张计划,计划进军新兴市场,扩大业务规模。
根据该计划,公司需要增加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并投资于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
由于这是一项全新的市场,以及相关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需要进行会计估计的变更。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华力创通决定重组其组织结构。
公司进行了一些子公司的重新
组织,将一些关键资源集中在核心子公司中。
这些变更导致了新的关联方业务和交易的出现,进而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变更。
华力创通还计划扩大其制造基地。
公司决定在现有基地的附近购买新土地,并建设一
个新的生产线。
这将涉及到一些重要的会计估计变更,如土地和房屋的评估、新增生产线
的成本计算等等。
由于公司不断进行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华力创通需要对库存和存货的估计进行变更。
公司需要根据最新的市场价值和销售前景来评估库存和存货的实际价值,并调整相应
的会计估计。
华力创通的会计估计变更案例是由公司的业务扩展和组织结构变更所引起的。
这些变
更涉及到市场扩张、组织结构调整、生产基地扩大和产品改进等方面。
公司需要根据最新
的市场情况和业务需求,对会计估计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需要公司对市场和业务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并制定合适的会计政策和估计方法。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d3a2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77.png)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华力创通是一家在中国上市的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电动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在近期的财务报告中,华力创通的会计部门提出了一项变更方案,对公司的估计进行调整。
本文将对这一变更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变更的具体内容。
根据财务报告,华力创通的会计部门决定对公司的存货进行重新估计。
这一决定主要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公司的存货周转率较低,存货存在一定程度的滞销风险;二是公司认为之前的存货估计方法不够准确,需要对存货进行重新估计以反映实际情况。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一变更方案的影响。
通过重新估计存货,华力创通会计部门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公司存货的实际价值。
这将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增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的信任和认可。
重新估计存货可能会导致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
根据会计准则,存货的估计调整将直接影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使其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
存货的估计变更还将间接影响公司的利润表,因为存货成本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公司的销售成本和毛利润。
这样的变更也可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
重新估计存货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华力创通会计部门需要对存货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以确定存货的实际价值。
这可能需要与公司其他部门进行密切合作,并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重新估计存货可能会引发一些争议和分歧。
不同的人员和部门可能对存货的估计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华力创通会计部门需要确保在变更过程中充分沟通和协调,以避免潜在的冲突和纠纷。
重新估计存货可能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存货的实际价值较低于之前的估计,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可能出现亏损,利润表可能出现亏损。
这可能会影响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未来的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和决策。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的变更案例需要认真分析和评估。
这一变更方案将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也可能带来一定程度的风险和挑战。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999cd6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df.png)
华力创通会计估计变更案例分析华力创通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商,根据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该按照成本模型进行资产的计量和确认。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例如物资价格波动、公司经营状况等,可能需要对已经计量的资产进行估计变更。
下面以华力创通的会计估计变更案例为例,进行分析。
案例简介:华力创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采购原材料,为保证生产稳定,一般会在合适的时机进行囤积。
在2018年末,原材料库存金额为6000万元,而实际库存数量和质量都与公司设定的参数相符。
但是在行业整体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公司预计原材料价格会下跌。
因此,公司决定在2019年初对原材料库存进行估计变更。
具体操作为,将原材料库存金额下调到5000万元,并计提差价调整准备金1000万元。
该案例中,涉及的会计估计变更主要是关于原材料库存减值准备的变更。
1. 估计变更原因分析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成本模型进行资产计量和确认,即按照购买或生产时的实际成本计量,如果出现资产价值下降的情况,应该进行减值损失计提。
原材料库存在计量时同样适用该准则。
在该案例中,因为行业整体状况不佳,预计原材料价格会下跌,导致库存资产价值下降,公司需要根据会计准则计提减值损失。
因此,进行估计变更是合理的。
2. 估计变更计算方法在该案例中,华力创通将原材料库存金额从6000万元调整为5000万元,并计提差价调整准备金1000万元。
具体来讲,先将原材料的实际价值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发现实际价值低于账面价值1000万元(即6000万元-5000万元),按照减值准备计提标准的要求,将差价计提为差价调整准备金。
这样,企业的原材料库存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就由原来的0元变成了1000万元,反映了企业对库存资产和行业风险的预测。
3. 估计变更的影响会计估计变更会影响企业的财务报告,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下面对影响进行简单分析。
首先,原材料库存减值准备的计提会影响到资产负债表中的库存资产和减值准备账户的余额。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powerpoint70页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powerpoint70页](https://img.taocdn.com/s3/m/bf1044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a.png)
项目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120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80
投资性房地产
-5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66
盈余公积
-13.4
未分配利润
-120.6
(3)借: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借:所得税 33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33P451【例23-1】
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估计,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企业的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如果以前期间的会计估计是错误的,则属于差错,按前期差错更正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以下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二节 会计估计及其变更一、会计估计概述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年数总和法。企业据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新信息、积累更多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变化,可能需要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会计估计变更的依据应当真实、可靠。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题
![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2bdc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9.png)
标题: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例题一、概述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是财务会计领域中极其重要的课题。
会计政策变更指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由于企业自身的要求或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对会计政策进行变更的行为。
而会计估计变更则是在特定情况下,企业对已有的会计估计进行修订或者调整的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这两种变更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例题,对会计政策变更和会计估计变更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两种变更。
二、会计政策变更例题1. 某公司原本采用按成本模式计量固定资产,在某一年度决定转换为按公允价值计量。
请分析该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解析: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模式是固定资产计量的两种常用方法。
成本模式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而公允价值模式则要求企业根据固定资产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当企业决定从成本模式转换为公允价值模式时,需要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
固定资产原来的成本需要重新计量,同时还需要确认其公允价值,并将固定资产净额的差异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转换后的固定资产需要按照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并根据估计未来可实现的增值部分进行确认。
2. 某公司因亏损状况严重,决定从以权益法核算投资变为以成本法核算。
请分析该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解析:以权益法核算和以成本法核算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核算方法。
以权益法核算要求投资者按照其投资份额对投资公司进行会计处理,而以成本法核算则要求投资者按照实际付出的成本对投资公司进行会计处理。
当企业决定从以权益法核算转为以成本法核算时,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相应调整。
原来通过以权益法核算的投资需要重新计量,确认其实际成本,并将相关差异计入损益。
转换后的投资需要按照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并定期进行测试减值。
三、会计估计变更例题1. 某公司原本采用线性折旧法,决定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
请分析该变更对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
解析:线性折旧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是固定资产折旧的两种不同方法。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九: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九: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https://img.taocdn.com/s3/m/6c222a46e45c3b3567ec8b5f.png)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作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时间:2012-10-01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均会对财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可比性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如何正确判断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并以此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节区分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一、背景情况近年来,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会计估计变更或差错更正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确定某一事项是作为会计估计变更还是差错更正进行处理,通常需要职业判断。
虽然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但在实务中有时也难以区分。
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八条规定,“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的重估和调整”。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第十一条规定,“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并应当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二)前期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
三、问题分析与讨论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有时难以区分,尤其是在区分会计估计变更和由于会计估计错误导致的差错更正的情况下。
区分这两者的关键是判定前期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存在错误。
如果在作出会计估计的当时没有考虑或没有正确运用编报财务报表时能够合理预计取得的可靠信息,那么这一会计估计就是错误的,属于前期差错,需要遵循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方法。
反之,如果当时作出的会计估计是以当时存在的、能够取得的可靠事实为基础的,而后的会计估计变更又是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而作出的,那就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适用会计估计变更的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
![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f8076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5c.png)
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 会计政策变更对于会计朋友来说是⼀件很⿇烦的事情,但是⿇烦总是要解决的,下⾯yjbys⼩编为⼤家准备了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案例,欢迎阅读。
【例】假定20X7年末,P公司发现了如下会计差错: 1、20X7年,P公司发现已于2006年出售的产品错误地记录在20X6年的存货中,⾦额是87 000元。
P公司20X7年的会计记录显⽰营业收⼊为5 800 000元,营业成本为2 500 000元(包括期初存货误计的87 000元)。
2、20X7年末,P公司发现,于20X4年初开始建设的⼀建筑物直接相关借款费⽤被费⽤化。
根据规定,与该建筑物建设直接相关的借款费⽤应当资本化。
该建筑物正处于施⼯阶段,将交付P公司使⽤。
P公司已将20X6年发⽣的借款费⽤20 000元以及20X6年以前期间发⽣的借款费⽤40 000元费⽤化。
在以前年度,就建造建筑物发⽣的所有借款费⽤均已费⽤化。
由于建筑物尚未使⽤,P公司还未对其计提任何折旧费⽤。
P公司20X7年的会计记录显⽰,该年财务费⽤为400000元,包括当年应当资本化的利息费⽤20 000元,所得税影响为6 600元。
假定上述事项均发⽣在所得税汇缴清算之前,由于会计差错导致的`所得税变化应当补交和允许抵扣。
P公司适⽤所得税税率为33%。
P公司按10%计提盈余公积,假定在上述年度P公司不存在股利分配事项,公司没有公开交易且不披露每股收益。
并且假定20X7年度利润表列⽰的数据为上述差错发现前的数据。
要求为上述前期差错编制调整分录。
1、对⽐较报表前期(20X6年)发⽣差错的更正(单位:元,以下同) ①结转成本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7 000 贷:库存商品 87 000 ⑦调整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8 71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 710 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8 29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8 290 ④调整利润分配的有关数字 . 借:盈余公积 5 829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 829 2、对⽐较报表前期以前发⽣差错的更正 对20006年以前的累积影响(调整列报前期最早留存收益) 净利润增加(40 000-13 200) 26 800 对20006年的影响(直接调整⽐较报表项⽬前期⾦额) 利息费⽤减少 20 000 所得税费⽤的增加 6 600 净利润增加 13 400 20X6年留存收益增加40 200 (1)对⽐较报表前期以前差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留存收益。
会计差错更正案例
![会计差错更正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1085ed6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f47e24a.png)
会计差错更正案例
会计差错更正是指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发现的、在之前的会计期间中由于疏忽或错误导致的错误,需要对其进行修正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案例:
背景:一家公司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时发现,在前一年度的报表中存在一个计算错误,导致净利润被错误地记载为较低的数字。
差错原因:错误的发生是由于当时财务团队在计算销售费用时疏忽了一个重要的支出项。
这个支出项影响了公司净利润的准确计算。
更正过程:公司在发现差错后,立即采取了以下步骤进行更正:识别差错:财务团队仔细审查了当年度的账目,找到了计算错误的具体原因。
计算更正数:确定了正确的销售费用,并计算出净利润的正确数额。
调整会计记录:在当年度报表中,公司通过调整会计记录,将差错更正数额反映在财务报表中。
披露:公司在年度报表注脚中披露了这一差错的存在,并说明了对差错的更正。
审计:由于这是一项涉及净利润的重大更正,公司通知了其外部审计师,并进行了审计程序,确保更正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影响:差错更正使公司的净利润从错误的低水平上升到正确的水平,改善了公司财务报表的准确性。
此外,公司通过及时披露差错更正,展现了透明度和负责任的财务报告实践,维护了投资者和其他
利益相关方的信任。
这个案例突显了会计差错更正的重要性,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及时发现并纠正差错有助于避免可能对公司声誉和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的后果。
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差错更正实例
![会计政策变更、估计变更、差错更正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3409f8aeaad1f346933ff8.png)
2012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选材及典型案例解析1.常见客观题选材(1)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界定,以多项选择题为测试方式。
(2)追溯调整法下会计政策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时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指标的推算,以单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3)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前期差错更正的报表附注披露,以多项选择题方式测试。
2.典型案例解析「例题。
例单选题」甲公司于2008年初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修改当日,该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为300万元,已提折旧100万元,公允价值为240万元,甲公司所得税率为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10%提取,税法认可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计量口径。
甲公司应贷记“递延所得税负债”()万元。
A.7.5B.10C.25D.67.5「答案」B「解析」甲公司改变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时: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4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00贷:投资性房地产300递延所得税负债10盈余公积3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7「例题。
单选题」资料同前,甲公司因此项会计政策变更调增年初未分配利润()万元。
A.27B.30C.25.5D.25「答案」A「解析」甲公司改变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时:借:投资性房地产――成本240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100贷:投资性房地产300递延所得税负债10盈余公积3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7「例题。
多选题」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B.变更会计政策表明以前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C.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D.本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前期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答案」ACD「解析」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是意味着以前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而是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会使得会计信息更加具有可靠性和相关性,所以选项B是不正确的。
会计估计变更、前期差错更正案例
![会计估计变更、前期差错更正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18ecc1c5f0e7cd1842536af.png)
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例题】说明会计估计变更甲公司2008年12月购入一台管理用电子设备,原价为32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万元。
购入时,企业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2010年1月1日起,折旧方法由直线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净残值由2万元改为1万元,折旧年限由5年改为4年。
要求对2008年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
假设甲公司按直线法计提的折旧可在所得税前抵扣,所得税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税率为25%。
(1)会计估计变更前2010年折旧额=(32万-2万)/5=6(万元)(2)会计估计变更后2010年折旧额=应计提折旧总额×尚可使用年限/年数总和=(32万-6万-1万)×3/6=25×3/6=12.5(万元)(3)会计估计变更对净利润的影响数=(6-12.5)×75%=-4.875(万元),即由于估计变更,使2010年净利润减少了4.875万元。
[注:2010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3.5万元(32-6-12.5),计税基础为20万元(32-6-6),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6.5万元(20-13.5),故在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1.625万元(6.5×25%) 同时,减少所得税费用1.625万元] 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会计差错产生于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计量、列报的会计处理过程中,如果财务报表中包含重要差错,或者差错不重要但是故意造成的(以便形成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某种特定形式的列报),即应认为该财务报表未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编报。
在当期发现的当期差错应当在财务报表发布之前予以更正。
当重要差错直到下一期间才被发现,就形成了前期差错。
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2020年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
![2020年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fdc6fb2cc58bd63186bdd6.png)
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案例分析会计政策变更对于会计朋友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但是麻烦总是要解决的,下面为大家准备了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案例,欢迎阅读。
【例】假定20X7年末,P公司发现了如下会计差错:1、20X7年,P公司发现已于xx年出售的产品错误地记录在20X6年的存货中,金额是87000元。
P公司20X7年的会计记录显示营业收入为5800000元,营业成本为2500000元(包括期初存货误计的87000元)。
2、20X7年末,P公司发现,于20X4年初开始建设的一建筑物直接相关借款费用被费用化。
根据规定,与该建筑物建设直接相关的借款费用应当资本化。
该建筑物正处于施工阶段,将交付P公司使用。
P公司已将20X6年发生的借款费用20000元以及20X6年以前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40000元费用化。
在以前年度,就建造建筑物发生的所有借款费用均已费用化。
由于建筑物尚未使用,P公司还未对其计提任何折旧费用。
P公司20X7年的会计记录显示,该年财务费用为400000元,包括当年应当资本化的利息费用20000元,所得税影响为6600元。
假定上述事项均发生在所得税汇缴清算之前,由于会计差错导致的所得税变化应当补交和允许抵扣。
P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33%。
P公司按10%计提盈余公积,假定在上述年度P公司不存在股利分配事项,公司没有公开交易且不披露每股收益。
并且假定20X7年度利润表列示的数据为上述差错发现前的数据。
要求为上述前期差错编制调整分录。
1、对比较报表前期(20X6年)发生差错的更正(单位:元,以下同)①结转成本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87000贷:库存商品 87000⑦调整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871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8710③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转入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829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58290④调整利润分配的有关数字.借:盈余公积 5829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58292、对比较报表前期以前发生差错的更正对20006年以前的累积影响(调整列报前期最早留存收益)净利润增加(40000-13200)26800对20006年的影响(直接调整比较报表项目前期金额)利息费用减少20000所得税费用的增加6600净利润增加1340020X6年留存收益增加40200(1)对比较报表前期以前差错的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留存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及会计差错变更案例及分析
案例1、冠昊生物(会计政策变更)
为了进一步加强研发费用在各主要研究阶段的归集和核算,同时建立健全各研发项目在各个阶段的风险评估机制,谨慎确定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经公司201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将各研发项目研发费用资本化时点从产品注册检验阶段的产品标准制定阶段调整为开始注册临床试验阶段,并进行了追溯调整。
上述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影响2008年初净资产-607,344.68 元, 2008 年末净资产 -7,835,838.55 元, 2008 年度净利润-7,228,493.87元;影响2009年末净资产-20,349,689.99元,2009年度净利润-12,513,851.44元。
影响项目明细如下:
案例2、山东金城医药(会计政策变更)
根据财政部 2009 年《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3 号》,公司对自产的危险化学品销售收入计提的安全费用进行了追溯调整,将调整后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作为前期比较财务报表。
本次会计政策变更具体调整事项如下:调增2009 年年初专项储备
1,357,141.30 元,相应调减 2009 年年初留存收益 1,432,277.23 元,调减固定资产 75,135.93 元;调增 2008 年年初专项储备 526,107.81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留存收益 540,276.56 元,调减 2008 年年初固定资产 14,168.75 元。
公司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财企[2006]478 号《高
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计提标准对公司销售的危险品的安全费进行计提。
具体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1)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及以下的,按照 4%提取;
(2)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 万元至 10,000 万元(含)的部分,按照2%提取;
(3)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的部分,按照0.5%提取
(4)全年实际销售收入在 100,000 万元以上的部分,按照 0.2%提取。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 3 号》的规定,高危行业企业按照国家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记入“专项储备”科目。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
企业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形成固定资产的,应当通过“在建工程”科目归集所发生的支出,待安全项目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确认为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
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公司销售的危险品系汇海公司销售的双乙烯酮,发行人历年实际发生的安全费用情况如下:
保荐机构核查意见:
经核查,发行人已按照《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执行了安全费计提政策,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 3 号》的要求进行了相关的会计处理,发行人安全费计提标准符合《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
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计提金额充分。
申报会计师核查意见:
经核查,发行人对提安全费用的会计政策和历年实际发生的安全费用的披露充分,对于安全费的计提标准适当,计提金额充分。
符合《高危行业企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公告第 3 号》的要求。
案例3、聚光科技(300203)(会计估计变更)
(1)本公司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原按原值的 10%保留。
为更合理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经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自 2009 年 1 月 1 日起,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按原值的 5%保留。
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对 2009 年度损益的影响为减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90,461.86 元。
(2)子公司杭州大地安科环境仪器有限公司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原按原值的 10%保留。
为更合理反映固定资产使用情况,经该子公司董事会决议通过,自2009 年 1 月 1 日起,固定资产预计净残值按原值的5%保留。
此项会计估计变更对 2009 年度损益的影响为减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71.36元。
案例4、美亚柏科(300188)(均发生变更)
1、报告期会计政策变更
按照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 7 号——新旧会计准则过渡期间比较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披露》(证监会计字〔2007〕10 号)的规定,申报财务报表自 2007 年 1 月 1 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 1 号》(财会〔2007〕14 号)以及相关规定,主要会计政策变化及影响数如下:1)自 2007 年 1 月1日起,公司企业所得税自应付税款法变更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了追溯调整,相应调增 2007 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545,586.86 元,同时调增留存收益 545,586.86 元。
2)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采用未来适用法将按原准则计提的职工福利费余冲减管理费用 566,221.95 元,调增 2007 年度净利润 566,221.95 元,相应增2007 年末净资产 566,221.95 元。
2、报告期会计估计变更
2007 年 1 月 1 日起,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中相关规定,结合公司自身的业务特点、发展规模和管理的需要,对应收款项坏账的估计由按应收款项期末账龄计提坏账准备变更为对单项金额重大的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和以账龄为风险特征划分信用风险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相结合的方法,详细请参见本节“五、(三)金融资产及减值准备核算”。
本项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没有重大影响。
除上述变更外,报告期内,公司无其他重要会计估计变更。
3、重大前期差错更正
重大前期差错更正事项如下:
1、按原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更正坏账准备计提差错,补提2007 年度以前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1,695,530.85 元,补提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 1,196,514.85 元,相应调减 2007 年初留存收益 2,892,045.70 元;
2、按照权益法确认对厦门万年网资讯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收益,调减长期股权投资 745,200.00 元,相应调减 2007 年初留存收益 745,200.00 元;
3、更正 2006 年提前确认的增值税退税收入,调增 2007 年度营业外收入984,450.71 元,相应调减 2007 年初留存收益 984,450.71 元;
4、更正固定资产累计折旧计提差错,调增累计折旧 319,867.39 元,相应调减 2007年初留存收益 319,867.39元。
上述追溯调整均为对母公司财务报表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