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单纯主效应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 变 量
b1
b2
a1
a2
自变量
判定没有交互作用需要注意的几点:
1.从图上直观判断就是差异一样,即距离相等。 2.每一段都相等。 3.方向也必须是一致的。
b1 b1 b1 b2
b2 b2
a1
a2
a1
a2
a1
a2
简单效应:在因素实验中,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 一个因素的某个水平上的变异叫简单效应。
自变量 (1)
自变量 (2)
自变量 (3)
无交互作用:
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 的不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一致时, 表明两个因素是相互独立的,即 改变 B 的水平对被试在 A 的不同 水平上的分数不产生影响。即自 学能力强的人在老师不同的教学 方式上的成绩差与自学能力弱的 人在老师不同的教学方式上的成 绩差是一样的。他们之间的差只 是能力之间的差而不是老师教学 方式的不同。所以说,教学方式 对学习能力并没有影响,二者是 相互独立的,即我们说的变化趋 势是一致的,二者没有交互作用。
两因素混合实验的计算表
b1
a1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3 6 4 3 4 5 3 3
(2×3混合实验)
b2
4 6 4 2 8 9 8 7
b3
5 6 5 2 12 13 12 11
a2
问题:
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中,主效 应以及交互作用中的 f检验的误 差项,舒华老师的心理与教育 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中用 的是总残差的均方做分母项, 而计算机中用的是区组的残差 均方做分母项,到底用哪个较 合适?在spss上怎么用?
对交互作用的几点理解:
1.交互作用的几种类型: 2.是变化趋势,而不是表面的交叉与否。 3.(3)中自变量水平设计不合适(好、中、差的区别) 4.能否看到b1、b2相交就认为是b1、b2就有交互作用?是A、B的交互作用。 5.能否认为交互作用是两个自变量的累积效应或累积作用?(应该怎么说?)
因 变 量 因 变 量 因 变 量
两因素实验设计中单纯主效应、 交互作用、以及简单效应的分析
通过例子对几个概念的理解:
自变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教学方式。 因变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设计:2(自学能力:强,弱)×2(教学方式: 传统讲授,学生集体讨论)的实验。
例子:如果在讨论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中,同 时想探讨老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可以做一个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研究者 预期,当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时,老师的教学 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影响可能产生变化。
弱
强
自学能力
传 统 教 学
集 教学方式 体 讨 论
交互作用:当一个因素的水平在另一个因素的不 同水平上变化趋势不一致时,我们称两个因素之 间存在交互作用。
学 习 成 绩 b1
b2
a1
a2
A教学方式:a1传统教学 a2集体讨论 B自学能力:b1能力强 b2能力弱
1.在b1 水平,被试在a1,a2 两种条 件下分数没有什么差别。在b2水平 上,被试在a1水平的分数远远高于 a2水平的分数。这表明:自学能力 弱的同学的分数受老师教学方式的 影响非常大,而自学能力强的人并 没有因老师的教学方式不同而有大 的差异。所以,b1、b2在A因素两 个水平上的变化趋势是不相同的, 即学习能力这个因素受到老师教学 方式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们可以 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受到老师 教学方式和学习能力共同作用而改 变的,二者是有交互作用的。
主要概念:
学 习 成 绩
1.主效应 2.交互效应 3.简单效应
学 习 成 绩
主效应:实验中由一个因素的不 同水平引起的变异叫因素的主效 应。在一个单因素实验中,由自 变量的不同水平的数据计算的方 差即这个自变量的处理效应,或 主效应。而在两因素实验中要分 开来说,例如例题中的主效应为: 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学习成绩的 影响为一个主效应,老师教学方 式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为另一 个主效应。
A因素的两个水平在b1水平的方差,显然是不显著的。 A因素的两个水平在b2水平的方差,显然是显著的。
b2 b1
a1
a2
a1
a2
注意:必须在交互作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讨论。
用例子说明在spss上的操作:
如果在文章生字密度的研究中,同时想探讨文章 熟悉性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可以做一个两因素完 全随机实验设计。研究者预期,当文章主题熟悉 性不同时,生字密度对阅读理解的影响可能产生 变化。他选择了两种类型的文章:主题是儿童不 熟悉的( a1) 例如激光技术,和主题是儿童非常 熟悉的( a2) 例如春游。他使用的三种生字密度 是 5:1 ( b1)、10:1(b2) 和 20:1(b3)。这是一个两因 素实验设计,实验中有 6 种处理水平的结合。选 择 24 名五年级学生,将他们随机分为 6 组,每组 接受一种水平的处理。(数据下页)
两因素完全随机实验的计算表
A1 B1 3 6 4 3
a1 b1 4 6 4 2
a1 b1 5 7 5 2
a2 b1 4 5 3 3
a2 b1 8 9 8 7
a2 b1 12 13 12 11
2×3完全随机实验设计(组间实验设计)
随机区组实验设计:
在前面例题中,如果研究者还想进一步分离学 生的听读理解能力对阅读理解成绩的可能的影 响,他可以把听读理解能力作为一个无关变量, 做一个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 一个自变量——文章主题熟悉性有两个水平, 另一个自变量——生字密度有三个水平。首先 将随机选取的24名被试按其听读理解测验分数 分为4个区组,然后随机分配每个区组6名学生, 每个学生接受一种实验处理的结合。其前提假 设是文章熟悉性、生字密度与学生听读理解力 之间没有交互作用。(数据下页)
两因素随机区组实验的计算表
区组1 区组2 区组3 区组4
A1 B1 6 3 4 3
a1 b2 6 4 4 2
a1 b3 7 5 5 2
a2 b1 5Fra Baidu bibliotek4 3 3
a2 b2 9 8 8 7
a2 b3 13 12 12 11
2×3区组实验设计(组间实验设计)
混合实验
要想更好的控制被试变量,最好的方法是重复 测量的实验设计。研究者采用将生字密度作为 一个被试内变量,有b1、b2、b3三个水平,将 主体熟悉性作为一个被试间的变量,有 a1、a2 两个水平。这是一个2×3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8 名五年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每人 阅读三篇生字密度不同、主题熟悉的文章,另 一组学生每人阅读三篇生字密度不同的、主题 不熟悉的文章。实验实施时,阅读三篇文章分 三次进行,用拉丁方平衡学生阅读文章的先后 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