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福建高考命题特点,创建高效一轮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福建高考命题特点,创建高效一轮复习
摘要:高效能地进行高考历史复习,对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复习的效果有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历史教学与复习的实际,从态度、心理、计划、方法和信息等多个方面总结论述了提高历史复习效率的实践。
关键词:高考;策略;一轮;高效;做题
2013年高考结束,今年的文综历史试卷,命题继续顺延2012年高考命题的精神和特点,命题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充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精神,试卷中外史比例为54∶46;必修部分三个模块比例为31∶37∶16,中外史比例为45∶39。试题布局合理,能力考查由浅入深。
一、试题命制的变化
结合今年的试题,纵观近几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可发现试题的命制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从试题分布上看,在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模块的基础上突出主干
例如,在2013年试卷的第13、20、21三道试题考查政治史模块的内容,展示从古到今中国军事史上的案例,第15、19、38题考查经济史内容,展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和中国梦的追求。第14、16、18题考查文化史模块内容,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从试题内容上看,史料多样,贯穿中外,突出对材料信息的解
读
如,第38题围绕“工业化”这一主题,创设不同的情境,以历史材料信息为桥,构建不同的国情和背景下的国家走不同的工业化道路之间的差别,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一试题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历史学科的要求,因为学生能否答题取决于语文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
二、针对高考命题趋势提出的看法
在近几年的历史高考试卷中,试题不再强调基础知识的识记,在试题中蕴涵了浓郁的人文和生活信息,或者注重对学生提炼、理解与应用能力的考查。在高考复习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读能力为核心价值取向,既着眼于高考应试,也落实新课程理念之所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设计有关复习的新思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所处学校的实际情况,在高考新命题趋势下,针对如何提高一轮复习的有效性所提出的几点看法。
1.转变传统观念,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每一个教育者都知道一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让每一个历史教师最头疼的一句话就是:“历史不用理解,要考试的时候背一背就可以啦。”这种看法的成因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历史学科的特点,看到的只是由于历史的过去性,受到时空条件的限制只能抽象地理解历史。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高三开始的第一轮复习中,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照本宣科、拿着考纲上课,就考纲说课,
很容易使一群刚进入高三的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在高考的压力下更容易受到挫折。
教师要不断研究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例如,在一轮复习中,每一个知识点讲完,或者第一个单元复习完之后,我都会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方式多样的考查。而考查的试题有的也让学生去找或者让他们自己创作。让学生体会到参与的乐趣。有了参与的乐趣,我想历史对他们而言,不会再是枯燥无味的,而应该是生动鲜活的。有了这样的课堂,也会为高效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勤于钻研,转变教学模式
在今年我校的一次高三学生课业调查中发现,有82%的学生认为上课教师讲得太多了,他们几乎没有自己思考、总结的时间。所以在一轮复习中,应注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靠听觉获得的知识3天后可保留15%,而靠视觉获得的知识3天后可保留35%。童富勇在《现代教育新论》中说道:“高中生在心理发展上有了更高的水平,他们在认识水平上、情感体验上以及世界观上都达到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一轮的复习中,我采用学案导学的方法。学案分三个部分:(1)课前预习。学生可通阅读教材,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2)课堂学习与探究。通过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方式培养学生归纳理解能力。(3)课后巩固。通在教师精选的试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迁移知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案进行两
次的批阅,一个是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一个是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做出调整。
3.掌握技巧,学会记忆,学会做题
(1)要学好历史,不能经常忘记历史基础知识,那么如何进行记忆呢?跟高一高二的历史新知识的忘记方法不同的是,在高三第一轮复习中,要求学生先利用教材目录和大事年表,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然后了解每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最近记每一个课时的基础知识。这种整体记忆方法有利于整体上把握教材,不容易混淆相关或相近知识,是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当然,不同的复习阶段,不同的学情可以有不同的复习方法。
(2)在高考的背景下开展的复习离不开做题。教师应在备课中选好题、选精题,做有效的训练。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题海是无限的,特别是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情况下之下,要多少份练习、试卷都可以的情况下,教师更要做好备课环节,让训练不跟高考脱轨,让学生成为精练的“战士”。
(3)要让学生掌握做题技巧。在讲解练习或试卷中,教师不应该只是陈述性地讲解知识,应该注重对方法与技巧的点拨,注重对思维的引导,让学生掌握方法。这样学生即使遇到陌生题型也可以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4.展开历史名著阅读训练
高三的时间有限,但是作为一名文科生,在高考中必须具备较好
的文科素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精选材料,除在课堂上进行阅读训练之外,还缩印一定数量的名著段落,剪切成手掌字条,每天发放一两条让学生揣兜随时阅读,并在每一条阅读材料后面,附加一个问题,从而使阅读成为有效阅读。
5.历史教学中,要关注社会
新课标下的高考试题中更多体现的是历史与社会生活关联的问题,强调历史教育应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关注历史长效热点,注重所复习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引导学生学会关注现实。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帮助学生认识现代社会的历史知识,从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的角度设计,体现出历史教育应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旨趣,彰显了从历史专业教育向人文素养教育转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