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的使用教程

合集下载

OrCAD图文教程

OrCAD图文教程
•·
1. 检查文件路径:确保元 件库文件路径正确,没有 拼写错误或格式错误。
3. 更改文件权限:确保 ORCAD软件有足够的权 限访问元件库文件。
2. 重新安装软件:如果元 件库文件损坏,尝试重新 安装ORCAD软件。
连线错误问题
连线错误通常是由于连线设置不当或元 件放置位置不正确导致的。
3. 使用自动布线功能:如果手动布线有 困难,可以尝试使用ORCAD的自动布线 功能。
1. 检查模型参数:确保模型参数 设置正确,特别是与仿真结果相 关的参数。
3. 检查电路设计:如果仿真结果 不准确,可能是电路设计存在问 题,需要仔细检查和修改电路设 计。
06 ORCAD与其他EDA软件 的比较
与Multisim的比较
相似点
两者都是电路仿真软件,适用于模拟 电路和数字电路的仿真分析。
波形分析
支持波形的频域和时域分析,帮助用 户深入了解电路性能。
波形输出
可将仿真波形导出为多种格式的文件, 方便用户在其他软件中进行处理和分 析。
04 ORCAD设计实例
555定时器电路设计
555定时器电路原理
555定时器是一种常用的数字集成电路,通过外部电阻和 电容的设定,可以产生精确的时间延迟或振荡。
元件属性编辑完成后,点击“确定” 按钮即可保存对元件属性的修改。
元件布局
01
在ORCAD中,可以通过拖拽元件 到画布上来进行元件布局。在布 局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元 件的位置、旋转角度等参数。
02
元件布局完成后,可以通过菜单 栏的“布局”选项进行自动布局 调整,以提高布局的合理性和美 观度。
连线操作
波形查看
支持仿真波形的查看和分析,方便 用户对电路性能进行评估。

模拟电路_Multisim软件仿真教程

模拟电路_Multisim软件仿真教程

第13章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本章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本章节讲解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目录1. Multisim软件入门2. 二极管电路3. 基本放大电路4. 差分放大电路5. 负反馈放大电路6. 集成运放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7. 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8. 信号产生和转换电路9. 可调式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13.1 Multisim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13.1.1 Multisim用户界面在众多的EDA仿真软件中,Multisim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受到电类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

Multisim用软件方法虚拟电子元器件及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是原理图设计、电路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来源于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原名EWB。

IIT公司于1988年推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Electronics Work Bench(电子工作台,简称EWB),以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1996年IIT推出了EWB5.0版本,在EWB5.x版本之后,从EWB6.0版本开始,IIT对EWB进行了较大变动,名称改为Multisim(多功能仿真软件)。

IIT后被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收购,软件更名为NI Multisim,Multisim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已经有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Multisim9 、Multisim10等版本,9版本之后增加了单片机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仿真和应用。

下面以Multisim10为例介绍其基本操作。

图13.1-1是Multisim10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栏、标准工具栏、主工具栏、虚拟仪器工具栏、元器件工具栏、仿真按钮、状态栏、电路图编辑区等组成部分。

《OrCAD图文教程》课件

《OrCAD图文教程》课件

ICD文件的概念
ICD文件是一种用于描述集成电路 内部结构的文件格式,包含了集 成电路的布局、布线、元件参数 等信息。
ICD文件的生成与导 出步骤
在ORCAD中,用户可以通过选择 相应的选项,将设计好的电路原 理图导出为ICD文件。导出的ICD 文件可以被其他EDA工具读取和 使用,从而实现电路设计的完整 性和可复用性。
视图调整
放大与缩小视图
在ORCAD软件中,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或“Ctrl+-”来放大或缩小当前视图。也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上的放大或 缩小按钮来进行视图调整。
平移视图
在ORCAD软件中,可以使用快捷键“Ctrl+方向键”来进行视图的平移。也可以通过点击工具栏上的平移按钮来进行 视图调整。
刷新视图
3D效果查看的优点
3D效果查看能够提供更加直观、 生动的电路展示方式,有助于提 高电路设计的可理解性和可维护 性。同时,通过3D效果查看,用 户还可以更加方便地发现和解决 电路设计中的问题。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6
ORCAD 实例教程
51单片机电路设计实例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1
ORCAD软件介绍
ORCAD软件特点
电路设计功能强大
支持多种电路设计需求,包括原理图设计、PCB 设计等。
集成度高
将多个设计工具集成在一个平台上,方便用户进 行一站式设计。
用户界面友好
提供直观、易用的用户界面,降低学习成本。
ORCAD软件应用领域
电子工程
更加清晰、易于理解和维护。
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步骤

proteus教程

proteus教程

proteus教程Proteus是一款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师和学生的电路设计、仿真和调试过程中。

本篇教程将介绍Proteus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帮助读者快速上手并了解其特点和优势。

一、Proteus简介Proteus是由Labcenter Electronics Ltd.开发的一款电子电路仿真软件,拥有电路设计、仿真和调试等功能。

它的特点是功能强大、易于使用和操作灵活,适用于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电路设计。

Proteus主要有两个模块组成,分别是ISIS和ARES。

二、Proteus的安装和启动1. 下载和安装- 在官方网站下载适合自己操作系统的Proteus安装包,按照安装向导进行软件的安装。

2. 启动Proteus- 打开软件后,会看到一个界面,其中包括主菜单、工具栏、主编辑窗口和项目管理器。

3. 创建新工程- 在主菜单中选择“文件”>“新建”>“工程”,然后命名并保存你的工程。

三、Proteus的基本操作1. 画原理图- 在ISIS模块中进行原理图绘制,可以选择对应的元件,进行拖拽和连接。

2. 设置元件属性- 双击元件,弹出元件属性设置对话框,可以更改元件的参数和特性。

3. 进行仿真- 在ISIS模块中,选择仿真按钮进行仿真操作,可查看输出结果和波形图。

4. PCB设计- 在ARES模块中进行PCB设计,将原理图转化为布局图,设置器件封装和布线。

5. 生成Gerber文件- PCB设计完成后,可以导出Gerber文件,用于制作实际PCB板。

四、Proteus的特点和优势1. 强大的模拟仿真功能- Proteus提供了多种仿真器件和模型,可以对电路进行精确的仿真和分析。

2. 模块化设计- Proteus支持模块化设计,可以将不同原理图和模型组合起来,便于电路设计和调试。

3. 丰富的元件库- Proteus内置了大量的元件库,包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常用元件和器件。

4. PCB设计和布局- ARES模块提供了先进的PCB设计功能,可以进行布局和布线,满足不同的设计需求。

PROTEUS入门教程

PROTEUS入门教程

实时监控
在仿真过程中,用户可以实时观察电路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调试和分析
通过仿真,用户可以发现电路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调试和分析,以优化电路的性能。
电路仿真
Proteus的行为仿真功能可以模拟实际系统的行为,如微控制器、数字逻辑电路、模拟电路等。
模拟实际系统行为
用户可以在仿真过程中设置断点,并单步执行代码,以便逐步跟踪程序的执行过程。
在仿真过程中,用户可以查看和修改变量和寄存器的值,以便更好地理解程序的状态。
数据可视化
Proteus可以生成各种图表,如电压、电流、频率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电路或系统的性能。
可视化分析
通过图表分析,用户可以发现电路或系统中的问题,并进行优化。
直观的界面
Proteus软件的界面简洁直观,易于学习和使用,降低了电路设计的门槛。
可视化分析
Proteus软件支持多种可视化分析工具,如波形分析、频谱分析等,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电路设计。
03
集成电路设计
Proteus软件也可以用于集成电路设计,如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
01
电子工程
Proteus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用于电路系统设计、仿真和分析。
它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电路设计解决方案,包括原理图设计、电路仿真、PCB设计等功能,使工程师能够快速、准确地设计和验证电路系统。
Proteus软件特点
丰富的元件库
Proteus软件拥有庞大的元件库,包含了各种类型的电子元件,方便用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高效的仿真功能
Proteus软件支持多种仿真模式,包括模拟仿真和数字仿真,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电路的行为和性能。

Multisim 实用基础教程

Multisim 实用基础教程
11
流管可供调用。 (8). 选中“双向开关二极管(DIAC)”,其“元件”栏中共有 11 种规格双向开关二
极管(相当于两只肖特基二极管并联)可供调用。 (9). 选中“双向晶体闸流管(TRIAC)”,其“元件”栏中共有 101 种规格双向晶体
闸流管可供调用。 (10). 选中“变容二极管(VARACTOR)”,其“元件”栏中共有 99 种规格变容二极
1
图3
二、Multisim10 常用元件库分类
图1 1.点击“放置信号源”按钮,弹出对话框中的“系列”栏如图 2 所示。
图2 (1). 选中“电源(POWER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如图 3 所示:
2
图3 (2). 选中“信号电压源(SIGNAL_VOLTAGE_SOURCES)”,其“元件”栏下内容 如图 4 所示:
图 16 (1). 选中“虚拟二极管元件(DIODES_VIRTUAL)”,其“元件”栏中仅有 2 种规格 虚拟二极管元件可供调用,一种是普通虚拟二极管,另一种是齐纳击穿虚拟二极 管。 (2). 选中“普通二极管(DIODES)”,其“元件”栏中包括了国外许多公司提供的 807 种各种规格二极管可供调用。 (3). 选中“齐纳击穿二极管(即稳压管)(ZENER)”,其“元件”栏中包括了国外许 多公司提供的 1266 种各种规格稳压管可供调用。 (4). 选中“发光二极管(LED)”,其“元件”栏中有 8 种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可供调 用。 (5). 选中“全波桥式整流器(FWB)”,其“元件”栏中有 58 种规格全波桥式整流 器可供调用。 (6). 选中“肖特基二极管(SCHOTTKY_DIODES)”,其“元件”栏中有 39 种规格 肖特基二极管可供调用。 (7). 选中“单向晶体闸流管(SCR)”,其“元件”栏中共有 276 种规格单向晶体闸

Multisim+9+教程

Multisim+9+教程

第1章 Multisim 9基本操作Multisim 9是IIT 公司推出Multisim 2001之后的Multisim 最新版本(06年底又发布最新的版本Multisim10)。

Multisim 9提供了全面集成化的设计环境,完成从原理图设计输入、电路仿真分析到电路功能测试等工作。

当改变电路连接或改变元件参数,对电路进行仿真时,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种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

1.1 Multisim 9基本操作1.1.1 基本界面工具栏元器件栏 状态栏1.1.2 文件基本操作与Windows 常用的文件操作一样,Multisim9中也有:New--新建文件、Open--打开文件、Save--保存文件、Save As--另存文件、Print--打印文件、Print Setup--打印设置和Exit--退出等相关的文件操作。

以上这些操作可以在菜单栏File 子菜单下选择命令,也可以应用快捷键或工具栏的图标进行快捷操作。

1.1.3 元器件基本操作常用的元器件编辑功能有:90 Clockwise--顺时针旋转90°、90 CounterCW--逆时针旋转90°、Flip Horizontal--水平翻转、Flip Vertical--垂直翻转、Component Properties--元件属性等。

这些操作可以在菜单栏Edit 子菜单下选择命令,也可以应用快捷键进行快捷操作。

原始图像顺时针旋转90°逆时针旋转90°水平翻转垂直翻转1.1.4 文本基本编辑对文字注释方式有两种:直接在电路工作区输入文字或者在文本描述框输入文字,两种操作方式有所不同1. 电路工作区输入文字单击Place / Text命令或使用Ctrl+T快捷操作,然后用鼠标单击需要输入文字的位置,输入需要的文字。

用鼠标指向文字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Color命令,选择需要的颜色。

双击文字块,可以随时修改输入的文字。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的EDA工具使用教程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的EDA工具使用教程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的EDA工具使用教程综合电路设计是电子工程师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经常进行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使用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设计师能够更高效地完成设计流程。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常用的EDA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一、设计综合工具设计综合是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它将高级硬件描述语言(如VHDL或Verilog)转换为逻辑网表。

常用的设计综合工具包括Synopsys Design Compiler、Cadence Genus等。

设计综合工具能够根据设计规范和约束,实现功能实现和性能优化。

在使用设计综合工具时,首先需要准备好设计规范和约束文件,以确保综合结果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然后,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界面加载设计文件,设置综合选项并运行综合流程。

二、逻辑综合工具逻辑综合是将逻辑网表转换为标准单元库的过程,并执行功耗优化和时序约束等操作。

常用的逻辑综合工具包括Synopsys Design Compiler、Cadence Genus等。

在使用逻辑综合工具时,首先需要准备好逻辑网表文件和约束文件。

然后,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界面加载设计和约束文件,设置综合选项,并运行逻辑综合流程。

逻辑综合工具还可以生成时序分析所需的约束文件,并进行时序分析。

三、布局布线工具布局布线是在物理空间中放置和布线所有电路元件的过程,以满足电路设计的约束条件。

布局布线工具能够根据设计规范和约束,生成良好的物理布局和可靠的布线。

常用的布局布线工具包括Cadence Innovus、SynopsysIC Compiler等。

在使用布局布线工具时,首先需要准备好物理约束文件和逻辑网表。

然后,通过命令行或图形界面界面加载设计和约束文件,设置布局布线选项,并运行布局布线流程。

布局布线工具还可以执行时序优化操作,以满足时序约束。

四、仿真工具仿真是验证电路设计功能和性能的关键步骤。

通过使用仿真工具,设计师可以在真实环境中模拟电路行为,并对其进行调试和优化。

cass11使用手册

cass11使用手册

cass11使用手册Cass11是一款强大的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它可以帮助电子工程师更快、更准确地完成电路设计,下面是Cass11使用手册的相关内容。

一、软件安装1、在官网上下载安装包,解压缩后双击Setup.exe进行软件安装。

2、安装完成后,打开软件,输入注册码进行激活。

二、软件界面介绍1、主界面Cass11主界面包括标准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和主界面窗口,其中主界面窗口包括库编辑窗口、工程编辑窗口和原理图编辑窗口。

2、库编辑窗口库编辑窗口用于创建和管理库,包括各种元件、特性和模型文件。

3、工程编辑窗口工程编辑窗口用于创建和管理工程,包括添加原理图和仿真文件。

4、原理图编辑窗口原理图编辑窗口用于设计电路图,包括添加元件、连接线、标注和注释等。

三、常用操作1、创建库在库编辑窗口中,选择“新建库”并命名,可以开始创建库。

接着,选择相应的元器件,并将其添加至库项目中。

2、添加元器件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从库项目中拖拽相应元件到原理图中,然后设置元件属性,包括名称、尺寸、电性能等。

3、添加连接线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从元件引脚或中间颜色点开始,拖拽线条连接两个元件之间,连接线可以创建为实线或虚线。

4、添加标注和注释在原理图编辑窗口中,通过选择“标注和注释”工具,可以添加各种标注、注释和说明文字,并设置字体、颜色和对齐等属性。

5、仿真电路在工程编辑窗口中,添加实际电路和仿真文件。

可以通过设置仿真条件和电路参数,进行电路仿真并查看仿真结果。

四、注意事项1、在设计电路时,要仔细检查元件连接和电路参数,确保电路设计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在进行电路仿真时,要设置好仿真条件和仿真步骤,通过对仿真结果的评估,调整电路参数,不断优化电路设计。

3、在使用Cass11软件时,要注意遵守软件使用授权协议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保护电路设计和仿真结果的知识产权。

2024年度LatticeispLEVER使用教程

2024年度LatticeispLEVER使用教程

丰富的仿真验证
支持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可 对设计进行全面的验证和调试 。
全面的设计输入支持
支持原理图、Verilog/VHDL 硬件描述语言等多种设计输入 方式。
2024/3/23
灵活的布局布线
提供手动和自动布局布线功能 ,支持用户自定义布局和布线 策略。
广泛的IP核库
集成了多种常用的IP核,如计 数器、FIFO、UART等,方便 用户快速构建系统。
2024/3/23
元器件库导入与导出
支持导入和导出元器件库,方便不 同项目之间的共享和复用。
元器件搜索与筛选
提供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可快 速找到所需元器件。
21
06
仿真与验证功能应用
2024/3/23
22
仿真设置与运行
01
创建仿真工程
在LatticeispLEVER中,首先需 要创建一个新的仿真工程,指
定工程名称和存储路径。
02
添加设计文件
将待仿真的设计文件(如 VHDL、Verilog代码文件)添
加到工程中。
03
配置仿真参数
根据设计需求,配置仿真参数 ,如仿真时间、输入激励等。
04
运行仿真
设置好仿真参数后,可以运行 仿真,观察设计的行为和功能

2024/3/23
23
波形显示与分析
2024/3/23
2024/3/23
丰富的元器件符号库
提供大量常用的元器件符号,方便用户快速 搭建电路。
原理图自动检查功能
可检查原理图的正确性,如元器件连接是否 正确、导线是否短路等。
19
PCB设计
PCB板层管理
支持多层PCB板设计,可自定义各层属性 和参数。

PSpice使用教程

PSpice使用教程
交流分析
用于分析电路的频率响应和交流性能参数。
模拟分析类型
03
参数扫描分析可以应用于直流分析、交流分析和瞬态分析等模拟类型。
01
参数扫描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电路性能对电路元件参数变化的敏感性的方法。
02
通过在一定范围内扫描参数值,可以观察电路性能的变化,从而优化电路设计。
参数扫描分析
1
2
3
噪声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电路中噪声源及其对电路性能影响的模拟方法。
PSPICE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A
B
C
D
如何解决仿真错误
错误信息查看
首先需要仔细查看仿真错误信息,了解错误类型和原因。
参数设置检查
检查仿真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如仿真时间、步长等。
电路图检查
检查电路图的连接是否正确,元件值是否设置正确,以及元件的封装形式是否符合要求。
软件版本兼容性
确保使用的PSPICE软件版本与电路设计兼容。
在PSPICE界面右上角点击“关闭”按钮,或者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退出”选项来退出PSPICE。
启动与退出PSPICE
包含文件、编辑、查看、项目等常用命令。
菜单栏
PSPICE界面介绍
提供常用命令的快捷方式。
工具栏
用于绘制和编辑电路图。
电路图编辑区
显示当前选中元件或电路的属性。
属性窗口
包含各种元件供选择。
通过噪声分析,可以确定电路中噪声的主要来源,并优化电路设计以减小噪声影响。
噪声分析可以应用于交流分析和瞬态分析等模拟类型。
噪声分析
温度分析
01
温度分析是一种用于研究电路性能随温度变化的模拟方法。
02
通过温度分析,可以了解电路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并优化电路设计以适应不同的工作温度范围。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相关工具使用教程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相关工具使用教程

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及相关工具使用教程在现代科技发展的浪潮下,集成电路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它是电子设备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集成电路的设计流程,并介绍一些相关工具的使用教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使用集成电路设计。

一、集成电路设计流程集成电路设计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过程,包括了从需求分析到电路验证的多个环节。

下面将按照一般的设计流程,逐一介绍。

1.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集成电路设计的第一步,它定义了电路的功能、性能和特性。

在这个阶段,设计工程师需要与客户或用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然后,设计团队会对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并确定电路设计的基本参数。

2. 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阶段,设计团队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开始设计电路的架构和电路图。

设计师需要选择合适的器件和元器件,进行电路搭建和模拟仿真。

这个过程中,设计工程师需要有深入的电路知识和丰富的设计经验。

3. 电路验证电路验证是为了确保设计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设计师会进行电路的功能验证、时序验证和功耗验证等。

同时,他们还需要通过原理图仿真和电路板验证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4. 电路布局与布线完成电路验证后,设计师需要将电路进行布局和布线。

电路布局是指将电路元件在实际硅片上的物理位置确定下来,而布线则是指将电路元件之间的连线进行布置。

电路布局和布线的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非常大。

5. 物理设计物理设计包括光刻版图设计和物理布局设计。

光刻版图设计是将电路设计信息转化为光刻版图,用于芯片的制造。

物理布局设计是根据光刻版图和设计要求,确定电路元件的具体位置和尺寸。

6. 物理验证在物理验证阶段,设计师会对光刻版图进行物理验证和仿真,以确保物理布局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这个过程中,常用的工具包括DRC(Design Rule Check)和LVS(Layout Versus Schematic)等。

7. 芯片制造最后,设计完成的芯片将被送至芯片制造厂商进行生产。

模拟电路Multisim软件仿真教程

模拟电路Multisim软件仿真教程

第13章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本章Multisim10电路仿真软件,本章节讲解使用Multisim进行模拟电路仿真的基本方法。

目录1. Multisim软件入门2. 二极管电路3. 基本放大电路4. 差分放大电路5. 负反馈放大电路6. 集成运放信号运算和处理电路7. 互补对称(OCL)功率放大电路8. 信号产生和转换电路9. 可调式三端集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13.1 Multisim用户界面及基本操作13.1.1 Multisim用户界面在众多的EDA仿真软件中,Multisim软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受到电类设计开发人员的青睐。

Multisim用软件方法虚拟电子元器件及仪器仪表,将元器件和仪器集合为一体,是原理图设计、电路测试的虚拟仿真软件。

Multisim来源于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原名EWB。

IIT公司于1988年推出一个用于电子电路仿真和设计的EDA工具软件Electronics Work Bench(电子工作台,简称EWB),以界面形象直观、操作方便、分析功能强大、易学易用而得到迅速推广使用。

1996年IIT推出了EWB5.0版本,在EWB5.x版本之后,从EWB6.0版本开始,IIT对EWB进行了较大变动,名称改为Multisim(多功能仿真软件)。

IIT后被美国国家仪器(NI,National Instruments)公司收购,软件更名为NI Multisim,Multisim 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已经有Multisim2001、 Multisim7、 Multisim8、Multisim9 、Multisim10等版本,9版本之后增加了单片机和LabVIEW虚拟仪器的仿真和应用。

下面以Multisim10为例介绍其基本操作。

图13.1-1是Multisim10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栏、标准工具栏、主工具栏、虚拟仪器工具栏、元器件工具栏、仿真按钮、状态栏、电路图编辑区等组成部分。

Proteus入门教程

Proteus入门教程

Proteus 入门教程Proteus 是英国Labcenter 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

它运行于Windows 操作系统上,可以仿真、分析(SPICE)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是目前最好的仿真单片机及外围器件的工具。

下面开始简单介绍一下 Proteus 的使用,以点单片亮一个发光二极管为例。

(本教程使用的Proteus 版本是 sp3 Professional 汉化版)1.运行 ISIS 7 Professional ,出现以下窗口界面:2.选择元件,把元件添加到元件列表中:单击元件选择按钮“P ”(pick ),弹出元件选择窗口:在左上角的对话框“关键字”中输入我们需要的元件名称,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的元件有:单片机AT89C52(Microprocessor AT89C52),晶振(CRYSTAL),电容(CAPACITOR),电阻(Resistors),发光二极管 (LED -BLBY)。

输入的名称是元件的英文名称。

但不一定输入完整的名称,输入相应关键字能找到对应的元件就行,例如,在对话框中输入“89C52”,得到以下结果:元件预览图搜索结果在出现的搜索结果中双击需要的元件,该元件便会添加到主窗口左侧的元件列表区:也可以通过元件的相关参数来搜索,例如在这个实验需要30pF 的电容,我们可以在“关键字”对话框中输入“30p ”;文档最后附有一个“Proteus 常用元件库”,可以在里面找到相关元件的英文名称。

找到所需要的元件并把它们添加到元件区3.绘制电路图 (1)选择元件 在元件列表区单击选中AT89C52,把鼠标移到右侧编辑窗口中,鼠标变成铅笔形状,单击左键,框中出现一个AT89C52 原理图的轮廓图,可以移动。

鼠标移到合适的位置后,按下鼠标左键,原理图放好了。

依次将各个元件放置到绘图编辑窗口的合适位置: 双击AT89C52晶振 电容 电阻 发光二极管绘制电路图时常用的操作:放置元件到绘图区单击列表中的元件,然后在右侧的绘图区单击,即可将元件放置到绘图区。

Multisim13的简易操作教程

Multisim13的简易操作教程
根据需要调整元件的位置和角度,使电路 图更加整洁美观。
电路仿真设置
在菜单栏中选择“仿真”-
01 >“开始仿真”,进入仿
真模式。
在仿真设置中,选择合适
03 的仿真参数,如时间范围、
采样率等。
根据需要设置输入信号源
02
和测量仪器,以便观察电
路的输出结果。
点击“运行”按钮,开始
04
电路仿真。
仿真运行与结果查看
电路优化
在Multisim 13中,用户可以对电路进行优化,以提高电路的性能。优化方法包 括元件替换、电路结构调整等。通过优化,用户可以减小电路的功耗、提高电路 的稳定性等。
电路改进
针对电路中存在的问题,用户可以对电路进行改进。改进方法包括增加滤波器、 调整反馈电路等。通过改进,用户可以改善电路的性能、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2. 检查元件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确保所有元件的参数都 符合仿真要求。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3. 检查仿真设置是否正确,包括仿真时间、仿真精度等 。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4. 如果以上步骤都没有解决问题,可以尝试重新启动 Multisim软件或更换其他版本进行尝试。
软件界面卡顿或无响应
仪器仪表的使用
虚拟仪器仪表
Multisim 13提供了丰富的虚拟仪器仪表,如万用表、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等。用户可以通过仪器仪表对电路进行测试、 测量和分析。
仪器仪表设置
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仪器仪表的参数,如量程、输入阻抗 等。同时,用户还可以对仪器仪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 果的准确性。
电路优化与改进
4. 如果以上步骤都没有解决问题,可以尝试重新安装 Multisim软件或联系技术支持获取帮助。

模拟集成电路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实用教程 ICC使用教程

模拟集成电路与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实用教程 ICC使用教程

(最好每做一个步骤,保存一次数据,如:save_mw_cel -as floorplan)ICC实验步骤步骤1:Design Setup1.1数据准备新建后端布局布线目录icc_40,准备好以下文件1)DC导出的网表文件(top_pad.mapped.v)2)DC导出的sdc文件(top_pad.sdc)3)手工编写的tdf文件(/tmp/dig_lab/top_pad.tdf)在icc_40目录内启动终端,在终端下输入:>source /opt/demo/synopsys.env>icc_shell -gui &1.2设置search path、target_library、link_library输入下面的命令:>source -echo /tmp/dig_lab/icc_lib_setup.tcl1.3为设计创建libraryTechnology file为:/home/smic/smic_40/SCC40NLL_HS_RVT_V0p2b/astro/tf/scc40nll_hs_8lm_2tm.tf 两个参考库分别为:/home/smic/smic_40/SCC40NLL_HS_RVT_V0p2b/astro/scc40nll_hs_rvt/home/smic/smic_40/SP40NLLD2RN_3P3V_V0p5/apollo/SP40NLLD2RN_3P3V_V0p1_8 MT_2TM1.4读入verilog网表1.5进行uniquify输入下面的命令:>uniquify_fp_mw_cel#确认当前顶层设计,输入命令:>current_design top_pad#将网表中例化的单元与参考库中的单元做连接,输入命令:>link1.6设置TLU+文件MAX_TLUPLUS_FILE:/home/smic/smic_40/SCC40NLL_HS_RVT_V0p2b/astro/tluplus/TD‐LO40‐XS‐2006v0R_1Px M_2TM9k_ALPA28k/1P8M_2TM/StarRC_40LL_1P8M_2TM_ALPA28K_RCMAX.tluplusMIN_TLUPLUS_FILE:/home/smic/smic_40/SCC40NLL_HS_RVT_V0p2b/astro/tluplus/TD‐LO40‐XS‐2006v0R_1Px M_2TM9k_ALPA28k/1P8M_2TM/StarRC_40LL_1P8M_2TM_ALPA28K_RCMIN.tluplusMAP_FILE:/home/smic/smic_40/SCC40NLL_HS_RVT_V0p2b/astro/tluplus/TD‐LO40‐XS‐2006v0R_1Px M_2TM9k_ALPA28k/1P8M_2TM/StarRC_40LL_1P8M_2TM_cell.map1.7读入SDC文件,设置芯片工作环境1.8 检查设计的合理性依次输入以下命令:>set_zero_interconnect_delay_mode true>report_timing>report_constraint ‐all_violators>set_zero_interconnect_delay_mode false步骤2:Floorplan2.1在设计中添加电源地IO及IO Corner1)I O Corner2)为Core供电的IO(VDD VSS)3)为IO供电的IO(VDD_IO VSS_IO)直接输入以下命令:create_cell {CORNER1 CORNER2 CORNER3 CORNER4} {PCORNERRN} create_cell {VDD} PVDD1RNcreate_cell {VSS} PVSS1RNcreate_cell {VDD_IO} PVDD2RNcreate_cell {VSS_IO} PVSS2RN2.2读入IO约束文件相应的命令为:read_pin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tmp/dig_lab/top_pad.tdf该文件内容如下: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clk_block -side 1 -order 1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data_in_block -side 1 -order 2 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en_block -side 2 -order 1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fsk_out_block -side 2 -order 2 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VDD -side 3 -order 1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VSS -side 3 -order 2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VDD_IO -side 4 -order 1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VSS_IO -side 4 -order 2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CORNER1 -side 1 -order 0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CORNER2 -side 2 -order 0 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CORNER3 -side 3 -order 0 set_pad_physical_constraints -pad_name CORNER4 -side 4 -order 02.3创建floorplan相应的命令为:>create_floorplan -control_type aspect_ratio \ -core_aspect_ratio 1 \-core_utilization 0.5 \-row_core_ratio 1 \-left_io2core 30 \-bottom_io2core 30 \-right_io2core 30 \-top_io2core 30 \-start_first_row#移除terminal,输入命令:>remove_terminal *该操作之后的效果为:2.4加入pad filler相应的命令为:>insert_pad_filler -cell {PFILL20RN PFILL10RN PFILL5RN PFILL2RN PFILL1RN PFILL01RN PFILL001RN} -overlap_cell {PFILL01RN PFILL001RN}2.5添加Tap Cell>add_tap_cell_array \‐master_cell_name {FILLTIEHS} \ ‐distance 20 \‐pattern stagger_every_other_row \ ‐respect_keepout摆放完毕之后效果如下:2.6进行电源地逻辑连接相应的命令为:>derive_pg_connection ‐power_net {VDD} ‐power_pin {VDD} \‐ground_net {VSS} ‐ground_pin {VSS}derive_pg_connection ‐power_net {VDD} ‐ground_net {VSS} ‐tie 2.7创建Core PG Rings相应的命令为:>create_rectangular_rings ‐nets {VDD VSS} \‐left_segment_layer M6 ‐left_segment_width 4.5 \‐right_segment_layer M6 ‐right_segment_width 4.5 \‐bottom_offset 17 ‐bottom_segment_layer TM1 ‐bottom_segment_width 4.5 \ ‐top_offset 17 ‐top_segment_layer TM1 ‐top_segment_width 4.5 \‐offsets absolute2.8布IO的电源和地线相应的命令为:>preroute_instances -ignore_macros \-ignore_cover_cells \-connect_instances specified \-cells [get_cells -all {VDD VSS}]2.9布PG rail(给标准单元供电的电源和地线)效果为:相应的命令为:>preroute_standard_cells ‐nets {VDD VSS} \‐connect horizontal \‐fill_empty_rows \‐port_filter_mode off \‐cell_master_filter_mode off \‐cell_instance_filter_mode off \‐voltage_area_filter_mode off \‐route_type {P/G Std. Cell Pin Conn}2.10检查电源地网络1)检查IO的电源地连接以及PG Rail/Strap是否存在Floating:相应的命令为:verify_pg_nets ‐error_cel io_pg \‐std_cell_pin_connection ignore \‐macro_pin_connection all \‐pad_pin_connection all2)做电源网络分析(PNA)查看电源规划的IR Drop。

2024年GENESIS入门教程

2024年GENESIS入门教程
17
04
仿真验证与调试技巧
2024/2/29
18
电路仿真设置及执行过程
设计文件准备
确保电路原理图、布局文件等设计文件齐全 且正确。
激励信号设置
根据电路需求,设置合适的激励信号,如时 钟信号、输入信号等。
2024/2/29
仿真环境配置
选择合适的仿真工具,配置仿真参数,如仿 真时间、步长等。
仿真执行与监控
11
差分对布线
学习差分对布线的原则 和方法,确保信号传输
的质量。
约束管理和规则检查
约束管理器
熟悉约束管理器的使用,了解如何设置和管理各种设计约束。
设计规则检查
掌握设计规则检查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确保PCB设计的正确性。
自定义规则
学习如何创建自定义规则,以满足特定的设计要求。
报告生成
了解如何生成各种设计报告,包括DRC报告、网络表等。
法。
电气规则检查
了解电气规则检查的功能和使 用方法,确保原理图的正确性

2024/2/29
10
PCB布局布线技巧
布局规划
学习如何进行PCB布局 规划,包括元件布局、 电源布局和地线布局等

2024/2/29
布线技巧
掌握布线的基本原则和 技巧,包括信号完整性 、电源完整性和地线处
理等。
高速电路设计
了解高速电路设计的特 殊要求和布线技巧。
更新前备份
在进行版本更新前,建议用户备 份当前数据,以防更新过程中出 现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更新后检查
更新完成后,建议用户检查软件 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并及时反馈 任何问题。
2024/2/29
26
企业级数据安全管理建议

基于Cadence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基于Cadence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1
作为流行的EDA工具之一,Cadence一直以来以其强大的功能受到广大EDA工程师的青睐。Cadence可以完成整个IC设计流程的各个方面,如电路图输入(Schematic Input)、电路仿真(Analog Simulation)、版图设计(Layout Design)、版图验证(Layout Verification)、寄生参数提取(Layout Parasitic Extraction)以及后仿真(Post Simulation)。如图1.1所示,我们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流程,以及对应的Cadence工具。
2
2.1
Cadence初次启动之前需要如下一些配置文件:
.cshrc文件:有关一些Cadence必需的环境变量,如Cadence软件的路径及license。
.cdsenv文件:包含Cadence各种工具的一些初始设置。
.cds.lib文件:用户库的管理文件,在第一次运行Cadence时自动生成。
.cdsinit文件图3.11最终的电路图
3.6
设计完成的电路和图需要经过检查方能进行仿真。单击菜单栏->Check and Save或者键入快捷键大写的X(shift+x),可以对电路进行检查并存储。
检查后如果有错会在CIW窗口上显示示错误或警告信息。如果没错,则如图3.12所示,检查无误后可以关闭Composer了。
如果不做版图设计的话,就不需要tf文件。这里我们选择第三项Don’t need a techfile,单击OK确定。
现在,本教程需要的库就设置好了。
3
本章将通过画一个CMOS反相器来简单的介结电路图设计流程。Cadence用于原理图设计的工具称为Composer。
3.1

multisim仿真教程 案例模拟

multisim仿真教程 案例模拟

SPICE / MultiSim 教程1.引言蜂窝电话和计算机只能算是当今复杂电子系统的两个典型示例。

这种设备通常包含了数百万个电路组件,普通的重复试验并不能保证最终产品的有效性。

所以,设计人员在制造之前经常需要使用电路模拟器来验证电路的性能。

目前常用的组件级电路仿真器称为SPICE(带有集成电路重点的仿真程序),它是在1970年代由佩德森教授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

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版本的SPICE,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用户界面,但内部结构与早期的 Berkeley SPICE没有太大区别。

本教程主要介绍SPICE的MultiSim 版本。

用MultiSim模拟电路主要涉及两个步骤:(1)输入电路原理图(使用MultiSim的图形用户界面)。

(2)选择分析类型并运行模拟。

2.该教程组成1.引言2.组成I MultiSim中的基本电路仿真技术3.MultiSim 环境4.示例电路图5.模拟与结果演示II MultiSim中电路仿真的替代形式.6.模拟仪器7.使用面包板8.结论注意事项:•在运行电路前,你应该熟悉你所模拟电路的原理•I在本文档中,黑体字表示您在计算机上执行的操作。

示例:单击菜单项。

3.MultiSim 环境1.第一步登录Multisin系统,也可以远程登录.2.登录后, 双击界面中图标. 如果出现窗口 “Evaluation License” , 单击Evaluation 按钮. MultiSim 完成登录,你会看到图 1界面. 这是 “Capture andSimulate” 捕捉与模拟环境,因为您通过在MultiSim中进行绘制来“捕获”原理图,然后对其进行“仿真”图1还显示了MultiSim工作区的不同部分; 您的MultiSim窗口中工具栏的位置可能不同图 1 MultiSim工作区中重要的功能键如果您没有看到上面显示的工具栏,请单击“View”菜单,然后转到“toolbars”工具栏。

ISPLEVER简明教程

ISPLEVER简明教程
可制造性验证
可以对PCB进行可制造性验证,确保 设计的可生产性和可靠性。
04
04
ISPLEVER高级功能
层次化设计
01
支持多层次的复杂系统设计,实现模块化和层次化 的设计流程。
02
提供层次化原理图编辑功能,方便用户进行层次化 设计。
03
支持层次化设计的仿真和验证,确保设计的正确性 和可靠性。
约束管理
1
提供全面的约束管理功能,支持多种约束类型和 格式。
2
支持约束的导入、导出和编辑,方便用户进行约 束管理。
3
支持约束的验证和调试,确保设计的满足约束要 求。
信号完整性分析
提供全面的信号完整性分析功能,包括时域和 频域分析。
支持多种信号完整性分析标准和方法,如IBIS 、SPICE等。
提供信号完整性优化建议,帮助用户改善设计 性能。
THANKS
感谢观看
利用ISPLEVER进行电源管理系统的节能优化,延 长设备续航时间。
案例四
电机驱动模块设计
使用ISPLEVER设计和实现电机驱动模块,实现电机的启动、停止 、调速等功能。
控制算法实现
实现电机的控制算法,如PID控制、模糊控制等,提高电机控制精 度和稳定性。
故障诊断与处理
利用ISPLEVER进行电机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处理,确保系统安全 可靠运行。
射频前端设计
实现射频信号的调制、解调、放大和滤波等功能。
通信性能优化
利用ISPLEVER进行通信性能的分析和优化,提高通信质量和效 率。
案例三
电源管理芯片设计
使用ISPLEVER设计和实现电源管理芯片,实现电 压转换、电流控制等功能。
电池管理系统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集成电路设计目录实验一自上而下(Top-Down)的电路设计 3Lab 1.1 启动软件 3Lab 1.2 自上而下的系统级仿真 3Lab 1.3 电路图输入 7Lab 1.4 模块的创建 10Lab 1.5 电源的创建 12Lab 1.6 建立运放测试电路 14实验二使用Spectre Direct进行模拟仿真 17 Lab 2.1 运行仿真 17Lab 2.2 使用激励模板 28Lab 2.3 波形窗的使用 32Lab 2.4 保存仿真状态 36Lab 2.5 将仿真结果注释在电路图窗口 37实验一自上而下(Top-Down)的电路设计Lab 1.1 启动软件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启动模拟电路设计环境.实验步骤:1. 进入Linux界面后,点击鼠标右键,选中New Terminal,则会弹出一个交互终端.2. 进入教程所在目录后,输入命令 cd Artist446 (注意:cd后必须有空格;命令行大小写敏感)3. 在同一个交互终端内,输入命令icms &,在屏幕底部会出现一个命令交互窗(Command Interpreter Window,CIW).如果出现What’s New窗口,可使用File-Close命令关闭.Lab 1.2 自上而下的系统级仿真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对含AHDL模块的模块级设计进行仿真.实验步骤:1. 在CIW中选择Tool-Library Manager,会弹出库管理器(Library Manager).2. 在库管理器中,用鼠标左键选中training,则cell中会显示出training 库中所有的cell;在training的所有cell中用左键选中peakTestv;用鼠标中键(或右键)打开(open)view中的schematic.将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测试电路:3. 将鼠标置于图中peakDetectv模块上,当该模块四周出现一高亮黄色虚线框时,点击左键选中该模块,则模块四周线框变为白色实线框.4. 选择Design-Hierarchy-Descend Edit,弹出Descend对话框,将View Name设置为schematic,然后点击OK.则出现peakDetectv模块的电路图:分析该电路图,图中有两个运算放大器,两个二极管,一个nmos晶体管和一个电阻.除了电阻和nmos器件,所有其余的器件都是用Verilog-A(一种模拟HDL语言)编写的.使用Verilog-A语言支持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5. 选中peakDetectv电路图中的Ampv模块,Design-Hierachy-Descend Edit,在Descend对话框中将View Name设置为veriloga,点击OK.将出现文本编辑窗,可对窗内的文本进行编辑.退出该编辑窗可敲击键盘左上角的Esc键,然后在文本编辑窗中输入:q!,回车即可.6. 在电路图窗口选择Tool-Analog Environment,弹出模拟设计环境仿真(Analog Design Environment Simulation)窗口,同时可再次弹出peakTestv电路图.7. 在该仿真窗口中选择Setup-Simulator/Directory/Host;在随后出现的Choosing Simulator对话框中,将仿真器(Simulator)设置为spectre,点击OK.8. 在该仿真窗口中选择Setup-Model Libraries,弹出模型库建立(Models Library Setup)对话框;如图,在该对话框的Model Library File中如图输入后,点击Add,然后OK.9. 在该仿真窗口中,点击Choose Analysest图标,弹出Choosing Analyses框;如图所示,选择tran和Enabled,截止时间写入390u;然后点击OK10. 如步骤4所示,打开peakDetectv的电路图,并在仿真窗口中选择Outputs-To Be Plotted-Select On Schematic.按照电路图窗口底部的命令行提示,左键选中图中与标有vinput,vcap和vcontrol的管脚相连的连线,这些被选中的连线会以特殊的颜色显现出来.11. 将鼠标置于电路图窗口中,点击Esc键.注意在仿真窗口输出部分的更新信息是否如下图所示:信号vcontrol的名字是I54/vcontrol.12. 在仿真窗口中选择Simulation-Netlist and Run开始仿真,或者可以点击右侧Netlist and Run图标,仿真成功后会自动输出如下曲线:13. 退出仿真窗口,选择Session-Quit.14. 退出电路图窗口,选择Windou-Close;在弹出的Save Change框中点击No.15. 在被仿真环境激活的窗口中,选择File-Close Window,退出仿真环境.Lab 1.3 电路图输入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创建一个库,如何创建一个双极CMOS(Bi-CMOS)运算放大器.实验步骤:1. 在CIW窗口中,选择File-New-Library;在弹出的New Library框中,确认Directory下的路径被设置为~/Artist446(~可以被扩展为绝对路径),并选择Don’t need a techfile,如图所示:2. 点击OK.并在库管理器窗口中确认mylib库已经列入其中.3. 在CIW或库管理器中选择File-New-Cellview,如下图所示建立新文件:4. 点击OK.弹出一个空白的电路编辑窗口,用于下面步骤中放大器设计图的输入5. 在该电路编辑窗口中,点击左侧的Instance图标,弹出添加器件(Add Instance)对话框.确认框中的View Name设置为symbol.按照下面表格输入欲添加器件的器件参数,并点击左键将器件置于图中适宜位置.或可使用框中Browse键添加器件.如果参数值设置错误,可采用Edit-Properties-Objects进行修改;如果器件放置位置不当,可采用Edit-Move命令加以调整.6. 器件放置完毕后,点击器件添加对话框中的Cancel键,或鼠标置于电路图窗口中时敲击Esc键.7. 点击电路图窗口的添加管脚图标,弹出添加管脚(Add Pin)对话框;严格按照顺序依次输入管脚名称(各名称间需留有空格),Direction设置为input,Usage设置为schematic,如下图所示:用左键将管脚置于图中合适位置(可使用右键调整管脚方向).8. 点击细连线图标,并用左键完成器件间连线.点击命令选项图标或F3调整连线参数(建议将Draw Mode设置为route,将Route Method设置为full);连线完毕后,将鼠标箭头置于电路图中,敲击Esc键即可退出连线模式.9. 点击添加连线名称图标,在添加连线名称对话框中依次输入连线名称vdd!gnode(之间需留有空格),用左键在电路图中添加连线名称.vdd!添加到M1和M2基极连线上,gnode添加到M5和M2的栅极连线上(注:标有!代表为全局变量).将鼠标箭头置于电路图中,敲击Esc 键即可退出添加连线名称模式.10. 最终可得电路图如下图所示:11. 点击左侧检查并存图图标.观察CIW的输出区域(如下图所示)表明无错误,并已正确存图.Lab 1.4 模块的创建实验目的:掌握如何为一个双极CMOS(Bi-CMOS)运算放大器创建模块.实验步骤:1. 在运放的电路图中选择Design-Create Cellview-From Cellview,弹出Cellview From Cellview对话框.激活对话框中的Edit Options选项后,可对模块的外观进行调整.2. 确认From View Name设置为schematic,To View Name设置为symbol,Tool/Data Type设置为Composer-Symbol.如下图所示:3. 点击OK.弹出模块生成(Symbol Generation)对话框,并在该框内进行管脚规格的调整.如下图所示:4. 点击OK.一个新的窗口内会自动生成一个放大器模块,如图:(图a)观察CIW输出框,可知一个模拟器件描述格式(analog Component Description,CDF)已经生成.可进一步将上图中的模拟器件外观调整为如下图中所示:(图b)5. 左键选中图a中绿色矩形框,点击删除图标;选择Add-Shape-Polygon,按照电路图底部的提示,在图中画上三角形外观.如果对所画线条不满意,可使用Backspace键删除刚画出的最后一条线.画完最后一笔时,双击鼠标左键即可完成画图.6. 点击电路图窗口中的移动(Move)图标,并将inp管脚移至图b中所示位置.再用类似方法移动inm和iref管脚.7. 用Edit-Rotate命令,按照电路图底部的提示旋转iref标签,并用Move移动到合适的位置.8. 左键选定标签cdsParam(3)并删除.9. 左键选中整个红色矩形框,并删除.10. 点击Selection Box图标,或选择Add-Selection Box.在Add Selection Box对话框中点击Automatic,则自动添加生成一个红色选择框.11. 选择伸展(Stretch)图标,调整iref管脚的长度以适合新的选择框.可能需要再次移动iref和cdsTerm(“iref”)标签.12. 利用shift键,同时选中cdsParam(1)和cdsParam(2)标签,并将它们移到图b中所示的位置.13. 将cdsName()标签移到图b所示位置.14. 可选择Add-Note-Note Text在电路图中添加必要的说明文档.Lab 1.5 电源的创建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创建一个电源来为电路供电实验步骤:1. 在CIW或库管理器中选择File-New-Cellview,建立如下对话框:2. 点击OK.弹出一个空白电路图编辑窗用于输入电源设计电路.3. 在电路图编辑窗中,选择Design-Create Cellview-From Cellview,在弹出的Cellview From Cellview框中点击OK;弹出”模块生成选项”(Symbol Generation Options)框. 如下图所示,在Top Pins后填入VDD VSS后点击OK.4. 注意观察CIW输出信息表明一个模拟CDF已经生成.同时弹出的窗口中显示出生成的电源模块.如下图:5. 将上图调整为如下图所示,并在编辑完成后保存(Save)模块;选择Window-Close退出电路图编辑窗即可.Lab 1.6 建立运放测试电路实验目的:用双极CMOS(Bi-COMS)运算放大器建立一个运放测试电路实验步骤:1. 在CIW或库管理器中选择File-New-Cellview,弹出”创建新文件”(Creat New File)框,并在进行如下设置后点击OK:2. 在弹出的空白电路编辑窗中将建立一个增益为3的运放,具体器件参数见下表:Library Name Cell Name PROPERTIES/COMMENTSmylib amplifiermylib supply VDD=5,VSS=-5analogLib vsin For V2:AC Magnitude=1,Amplitude=50m,Frequency=1M,Offset voltage=0analogLib idc For 14:DC current=500uanalogLib res For R1:Resistance=20KanalogLib res For R0:Resistance=10KanalogLib vdd,vss得到如下电路图后保存::实验二用Spectre Direct进行模拟仿真Lab 2.1 运行仿真实验目的:对运放测试电路进行仿真实验步骤:1. 在运放测试电路的电路编辑窗中选择Tools-Analog Environment,弹出模拟电路设计环境仿真窗(Analog Circuit Design Environment Simulation)2. 在仿真窗中选择Setup-Simulator/Directory/Host,确认弹出框中Simulator后设置为spectre后,点击OK.3. 选择Setup-Simulation Files, 确认弹出框中的Include Path后设置为./Model,如下图所示:可以加入更多的路径,只要在各路径之间插入空格即可.4. 在仿真窗口中,选择Setup-Model Libraries,弹出模型库建立(Model Library Setup)菜单;在该菜单中如下图所示,在Model Library File中输入myModels.scs5. 点击Add,则刚刚输入的路径转移到上面的框中.若想查看这个模型文件的文件内容,则选中该文件,并点击Edit File.如下图所示:弹出文件内容如下:使用”Esc : q! 回车”或File-Close均可退出该文件编辑窗.在Simulation Files Setup框中点击OK,完成模型库的建立.6. 在仿真窗中,点击选择分析图标,弹出”选择分析”(Choosing Analyses)框.7. 为进行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进行如下设置,如下图:1. 在Analysis后选择tran;2. 在Stop Time后设置为3u;3. 选中Enabled;4. 点击Apply.8. 为进行交流分析(AC Analysis)进行如下设置,如下图:a. 在Analysis后选择ac;b. 在Sweep Variable下选择Frequency;c. 在Sweep Range下选中Start-Stop,并将扫频范围设置为100-200M;d. 将Sweep Type设置为Logarithmic,选中Points Per Decade后,设置参数为20;e. 选中Enabled;f. 点击Apply.9. 为进行直流分析(DC Analysis)进行如下设置,如下图:a. 在Analysis部分选择dc;b. 在DC Analysis部分,激活Save DC Operating Point;c. 激活Enabled;10. 在Choosing Analyses框中点击OK,完成设置.11. 在仿真窗中点击编辑变量(Edit Variables)图标,弹出编辑设计变量(Editing Design Variables)框.12. 点击该框底部的Copy From键,软件会自动对整个电路设计进行扫描,把找到的所有变量都列在Table of Design Variables下;(如下图所示)13. 在运放设计电路图中找到CAP变量a. 左键选中Teble of Design Variables中的CAP变量后,点击Find(如上图所示)发现图中的运放已被高亮矩形框选中;b. 选择Design-Hierarchy-Descend Editc. 在弹出框中将View Name设置为schematic,然后点击OK;则弹出运放的电路图结构;d. 再次点击上图中的Find,会看到图中的电容器件已被矩形高亮框选中,即已经在图中找到CAP变量;e. Design-Hierarchy-Return命令,返回到上层运放测试电路图14. 设置CAP变量的值:如上图所示,选中CAP变量,在Value后输入0.8p;然后点击Change(注意Teble of Design Variables中的参量更新)15. 点击框底部的Copy to,将刚刚设置的值写回电路图中;保存,将该值存在电路图中;16. 点击上图框中的OK或Cancel;在运放测试电路中点击Check and Save,保存设置;17. 在仿真窗中选择Outputs-Save All,弹出保存选项(Save Option)框;确认”选择保存输出信号”(Select signals to output(save))为allpub后,点击OK.如下图所示:18. 在仿真窗口中通过Outputs-To Be Saved-Select On Schematic,选择保存特定终端的电流值.注意运放测试电路图窗口底端的提示.19. 在电路图中点击20K反馈电阻两端,电阻两端被椭圆圈出,表明通过该处的电流值将被保存下来20. 鼠标位于电路图窗中时,敲击Esc,退出选择状态.21. 选择Outputs-To Be Plotted-Select On Schematic,按照电路图窗口底部的提示选中标有vin和out的结点.22. 鼠标位于电路图窗中时,敲击Esc,退出选择状态.注意仿真窗口中的输出部分的信息更新,如下图所示:23. 在仿真窗中,选择Simulation-Netlist-Create.弹出一个显示分层网表的窗口.注意你输入的所有变量和仿真设置在网表中是如何描述的.如果在生成网表的过程中遇到错误,可查看CIW中的输出信息,检查输入的所有数据是否正确.24. 若对电路图加以改动,则要重新生成新的网表Simulation-Netlist-Recreate.25. 选择File-Close Window关闭网表窗口.26. 在仿真窗中选择Simulation-Run,或点击窗口右侧的运行(Run)图标开始仿真.(可以选择Simulation-Netlist and Run或点击Netlist and Run图标,生成网表并仿真)当仿真开始时,在CIW窗口中有信息出现,同时,弹出一个独立的Spectre输出窗口,如下图:可通过File-Close Window关闭这个窗口.27. 当仿真结束后,瞬态响应图和交流分析图自动弹出:28. 在仿真窗中选择Session-Save State,弹出保存状态(Saving State)框;将Save As设置为state1,并且确认在What to Save后的所有选项均已被选中.29. 点击OK,仿真器的状态被保存下来.30. 如下图所示,用control键同时选中ac和dc,选择Analyses-Disable.可发现ac和dc后面变为”no”,而tran后仍为”yes”31. 双击上图中tran所在行,弹出选择分析(Choosing Analyses)框;点击框底部的Options,弹出瞬态选项(Transient Options)框.将TIME STEP PARAMETERS 下的maxstep设置为100p32. 点击Apply.33. 选择Simulation-Run或点击Run图标,开始仿真.在Spectre的输出窗口中,当看到第一个仿真时间点时点击波形输出图标或选择Result-Plot Outputs-Transient,输出当时的图像;再次点击波形输出图标,观察更新后的输出图像.仿真结束后,波形窗中显示出3u的仿真数据,如下图:注意:当仿真结束后,要将设置的最大步长100p删除,点击Apply或OK.点击Cancel关闭Choosing Analyses框.34. 在仿真窗中选择Session-Load State;在弹出的Loading State窗中State Name后选择state1;使What to Load下的Waveform Setup失效;点击OK.35. 在运放测试电路图编辑窗中,选择Design-Probe-Remove All,删除所有可能残留的标记仿真结果的彩色探针.36. File-Close Window关闭仿真输出窗口.37. 保留仿真窗口,波形窗口和所有其他的设计窗口不变.Lab 2.2 使用激励模板实验目的:使用图形激励模板为运放测试电路提供激励实验步骤:1. 将运放测试电路的左侧部分调整为如图所示,并检查并保存会看到一条警告信息出现在电路图检查框(Schematic Check box)中.注意电路编辑窗中的闪烁标志,这些标志提示未连接的终端.暂时忽略警告信息,点击Close关闭该窗口.2. 设置输入激励.在仿真窗中,选择Setup-Stimuli,弹出建立模拟激励(Setup Analog Stimuli)框.确认框中的Stimulus Type设置为Inputs,并按照下图进行参量设置:3. 设置全局激励.设置Stimulus Type为Global Sources; 分别设置vdd和vss为直流5v,-5v;设置完毕后点击OK.如下图:4. 在仿真窗中选择Simulation-Netlist-Recreate.生成网表.选择File-Close Window关闭网表.5. 选择Simulation-Run或开始仿真,仿真结束后自动弹出波形窗口:6. 将电路图复原到原状态时,若不关闭刚刚创建的激励,则它将和原电路图中的电源并列而出错.所以,选择Setup-Stimuli,在弹出的窗口中将所有的激励输入改为OFF,点击Apply和OK.7. 将电路图恢复为如图所示,并点击检查并保存:8. 在运放测试电路编辑窗中选择Design-Probe-Remove All, 删除所有可能残留的标记仿真结果的彩色探针.9. 在运放测试电路编辑窗中选择Simulation-Netlist-Recreat,弹出网表.选择网表窗中的File-Close Window关闭该网表.10. 选择Simulation-Run或点击,仿真结束后出现波形如下:如果出现错误信息,检查是否由于某些图形激励仍然处于激活状态(ON).11.关闭仿真输出窗,保留仿真窗,波形窗和所有其他设计窗口.Lab 2.3 波形窗的使用实验目的:研究波形窗的特点及使用实验步骤:1. 左键点击子窗口1的数字1,使之高亮显示,再选择Axis-Strips;同样方法对子窗口2进行处理,得到图形如下:2. 选择Trace-Delta Cursor调出测量标尺,并注意观察波形图下方的数字显示:3. 左键双击子窗口右上角的数字,调出图形属性(Graph Attributes);在此框中可进行图形标题和子标题的设置,对坐标系外观进行调整等操作.4. 双击Y轴图标(V)或Axes-Eidt,调出Y轴属性框,可对Y轴属性进行编辑;同理,可双击X轴图标freq(HZ)或Axes-Eidt,调出X轴属性框,可X轴属性进行编辑.5. 直接输出增益和相位曲线:a. 在仿真窗口中,选择Result-Direct Plot-AC Magnitude & Phaseb. 按照运放测试电路编辑窗底部的提示,选择图中标有out的结点,保持鼠标置于电路编辑窗中,敲击Esc,弹出增益和相位曲线波形.6. 保存仿真结果:在仿真窗中,选择Result-Save;在弹出的保存结果(Save Result)框中仅做如下改动即可点击OK:仿真结果保存在名为original.CAP的目录下.7. 更新设计变量并再次仿真:a. 双击仿真窗口中Design Variables中的CAP,在弹出的编辑设计变量(Editing Design Variables)框中将值改为0.4pb. 点击Apply & Run SimulationCAP的值更新后,在不生成网表的情况下仿真,因此速度会有所提高.c. 点击编辑设计变量(Editing Design Variables)框中的Cancel.d. 在仿真窗中,选择Result-Save,进行如图更新设置后点击OK8. 载入以前仿真的结果并比较a. 在仿真窗口中选择Result-Selectb. 在结果选择(Select Result)窗中,左键双击original.CAP CAP=0.8pF或选中该项后点击OK仿真窗的底部信息表明original.CAP目录中的数据已经载入到仿真环境中了Lab 2.4 保存仿真状态实验目的:掌握如何保存并恢复一个设计和仿真窗口的状态实验步骤:1. 在CIW窗口中,选择Option-Save Defaults.2. 如图设置Save Defaults内容后,点击OK:3. 在Cadence软件运行过程中载入一个默认文件,可在CIW中输入envLoadFile(“~/.cdsenv”)4. 在CIW窗口中,选择Option-Save Session.在弹出的Save Session框中不做任何改动,点击OK即可将系统状态保存在特定文件中了.5. 恢复系统状态:a. 在CIW中,选择File-Exit退出设计状态.b. 在交互界面中输入cd ~/Artist446c. 再在同一个交互界面中输入 icms –restore cdsSession.save &可发现CIW,设计窗,仿真窗和波形窗都复原到屏幕上原来的位置.6. 在恢复的环境中运行仿真:选择Simulation-Run或Run开始仿真;CIW中的结果报告表明仿真成功,瞬态和交流响应的波形以自动弹出.7. 将所有的仿真窗和运放测试电路窗口保持不变.Lab 2.5 将仿真结果注释在电路图窗口实验目的:掌握如何将仿真结果注释在电路图窗口实验步骤:1. 从顶层运放测试电路进入运放内部电路,在仿真窗中选择Results-Annotate-DC Operating Points,则所有的静态工作点都注释在每一个器件的旁边,如下图:2. 将静态工作点输出到一个独立的窗口中:a. 在仿真窗中,选择Result-Print-DC Operating Point;b. 按照电路窗底部的提示选中npn输出晶体管,则结果显示窗中输出所选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c. 选中图中电阻,观察结果输出窗口中的变化d. 注意该结果输出窗口中菜单条中的三个命令:Window,Expressions和Info;使用这些命令可以保存数据,打印数据,重定数据格式并打印,重命名.e. 选择Window-Close关闭结果输出窗口.f. 鼠标置于电路图窗口中,敲击Esc直到在工具提示行中不再有信息出现3. 返回电路顶层运放测试电路;在Save Change对话框中点击N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