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
俄国的改革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2课俄国的改革一、填空题1.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8世纪彼得一世进行改革。
3.改革的内容: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4.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5.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
6.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二、选择题7. 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
”那么彼得一世采取了哪些措施实现了强兵(D )A.设立参政院B.鼓励兴办手工工场C.提倡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D.创建常备军8.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时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要好得多。
”这表明( B )A.农奴没有获得解放 B.农奴制危机严重C.改革没有推动俄国发展 D.改革是封建性质9.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不断扩张的时期。
下列各项没有反映这一历史特征的是( C )A.日本明治维新B.俄国农奴制改革C.法国大革命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0.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最后审定解放农奴的改革方案时说:“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下列叙述最能体现这句话意思的是( C)A.改革使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改革会保留大题的封建残余D.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1. 列宁说:“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世纪中期)俄国人口中的大多数是依附于主人的农奴。
与1848年前东欧中部的情况相比,俄国的农奴身份更加具有法律义务。
它类似美洲的奴隶制,因为农奴是被“占有的”,可以买卖,还可以在农业以外的工作上役使。
部分农奴耕耘土地,无偿地为贵族们操劳,另一些可能会被他们的主人弄到工厂或矿上做工,或是为了诸如此类的目的租于他人。
再有就是比较独立、像手艺人或技工那样工作的人,他们流动于城市之间或是在城里居住,但是他们必须从进项中提交一定费用给地主,或者在地主要求时回去。
主人对他们的农奴负有某种家长式的责任,贵族们在村子里还成立一种个人的地方政府。
和美国南方一样,法律从不干预或者只是极少地干预贵族与农奴之间的事务,因而农奴的命运每时每刻都取决于主人的个人品格和经济状况。
材料二 1861年,俄国颁布了《解放法令》。
之后,一位热心的官员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改革前农奴、地主、国家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8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你对上述官员谈话内容的理解。
(4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62年,一位对农奴制改革法令失望的人说:“皇上已经背叛了人们的希望,他给予人们的自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人们所梦想的所需要的……”材料二 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他们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无影无踪……”材料三 1978年,一位历史学家这样评价:“农民改革保护了封建主义的许多方面。
毫无疑义,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
”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人对“二一九法令”的不同观点。
(4分)(2)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改革是对农民的诈骗”?“对农民的诈骗”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时民饥困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
1861年农奴制改革单元检测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单元检测题1.阅读下列图片:图1 农奴的困苦生活图图2 伏尔加河上纤夫图图3 十二月党人起义图图4 克里米亚战争图(1)依据上图,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改革前的亚历山大二世面临着哪些重大问题?并由此概述19世纪中期俄国实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于A.15世纪末16世纪初B.17世纪中期C.18世纪以后D.伴随着土地所有制发展而确立(3)19世纪俄国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技术落后B.缺少工业资本C.落后的农奴制的阻碍D.国内市场狭小(4)19世纪俄国农奴制危机在思想领域的主要表现是A.农民起义不断B.工场手工业发展C.新思潮的涌动D.克里米亚战争(5)下列集中反映俄国农奴制危机的主要事件是A.农民起义不断B.工业发展步履维艰C.十二月党人起义D.克里米亚战争失败(6)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自由劳动力缺乏②导致工业投资缺乏③国内市场狭小④国际市场不能扩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
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
”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下的农民称为义务农。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三: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它们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
——《俄国1861年改革法令》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有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1)阅读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要防止俄国暴动”?(2)根据材料二、三,联系所学知识回答:《“解放”法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联系材料四说明:农民是否成为“拥有完全自由的农民”?(3)如何评价1861年改革?(4)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资本主义B.废除农奴制C.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巩固统治D.满足农奴的要求(5)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B.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C.禁止买卖农奴D.农奴可以依市场价格赎买份地(6)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历史的进步,表现在①为俄国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②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③推动了俄国社会发展④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7)下列关于“二一九法令”表述,正确的是A.废除了臭名昭著的农奴制B.彻底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是在资产阶级和沙皇主持下进行的D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法令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试题.docx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一、选择题1 、18 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A. ①②③B. 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2 、有关 19 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A.农奴制正式确立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3 、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 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 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5.在改革方案讨论中,属于工商业发达地区贵族提出的改革方案的是:A.通过解放农奴得到赎金投资工业B. 彻底解放农奴C. 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服劳役D.增加土地,加强对农奴的控制6.1861 年“解放法令”规定土地属于A.国家B.地主C. 农民D.资产阶级7.列宁曾指出,经过 1861 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8.有人认为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广大农民遭到压迫剥削更重了,其主要依据是A. 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B. 付出高额赎金C. 对封建地主的义务加重了D. 要继续遭受地主的剥削9.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集中表现在①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实现了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变③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③④-10.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A. ①②③B. ②③④C.①②④D. ①②③④11.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政治改革的目的是加强资产阶级专政 B. 学习西方的司法制度C. 加强军事实力D. 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12.下列关于 1861 年改革的评述错误的是A. 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B.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C.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D. 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13.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挽救统治危机B. 消灭农奴制度C. 发展资本主义D. 打击封建势力14.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A. 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B. 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C. 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D. 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15.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在客观上A. 维护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B. 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步伐C. 使社会矛盾得到缓和D.巩固了沙皇专制统治16.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A. 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 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 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7.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单元综合测评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单元综合测评(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60分钟分值:90分)1.(15分)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化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起先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很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化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允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夫(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夫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须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夫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为了帮助农夫赎买土地,政府成立了农夫土地银行向农夫贷款,农夫可在49年内还清贷款,但要支付高额利息。
——摘编自袁丽丽《〈俄国1861年改革〉一课的再思索》(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俄国贵族对农奴制的认知有何改变?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其相识改变的缘由。
(7分)(2)依据材料二,指出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据此分析改革的实质。
(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农奴制在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影响。
(4分)[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关键信息“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到“他们起先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从中概括即可。
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关键信息“但是随着俄国受教化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很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从受教化阶层、思想和农奴抗拒等角度分析即可。
高三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
高三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材料一(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在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呢?……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
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
——列宁(1)怎样理解“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4分)为此进行的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怎样的地位?(2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论证列宁所说的“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6分)观察这一问题的着眼点是什么?(2分)【答案】(1)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1分)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1分)而俄国政治上仍延续着沙皇专制制度,(1分)经济上存在着农奴制度。
(1分)1861年改革是一次承上启上的改革,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进程(2分)(或:使俄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2)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2分)。
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2分)司法制度的改革促进了俄国政治的法制化。
(2分)(答具体措施也可)着眼点:国家结合的变化(答生产力也可)(2分)【解析】(1)本题主要考察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政治上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和经济上工业革命迅速发展两个方面理解欧洲“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和俄国“停步不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61年改革在俄国历史上占有的地位。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阐述和论证问题的的能力。
注意从政治角度来分析,注意“国家全部结构的改革”“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的信息:俄国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高二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
高二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1.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兴起的相同背景是A.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B.民族危机的加深C.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D.封建专制的强大【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民族危机的加深不适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不适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封建专制的强大不适合日本的明治维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适合三个事件。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这三个国家都向资本主义道路进行了努力。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兴起的背景2.“……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材料意思是农民摆脱地主,成为自由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D项符合题意;A项是现实影响;B、C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选D项。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农奴制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影响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9日)》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俄国1861年改革后,图中所示部分土地所有制的形式是(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B.农民土地所有制C.沙皇政府国有制 D.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2.某班同学在对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讨论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得到了许多地主的理解和支持B.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尽可能多地维护了地主的利益C.1861年改革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D.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3.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在农民与地主缔结赎地契约前,农民对地主应履行“临时义务”,在这之前不能真正享受法令中规定的与此有关的一切权利。
下列相关的解释正确的是( )A.1861年改革彻底地废除了封建隶属关系B.1861年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C.1861年改革没有改善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1861年改革彻底解放了广大的农民4.民粹派自称是人民的“精粹”,在民粹派的宣传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宣传农奴制度的罪恶,反对农奴制B.痛斥沙皇专制制度对农民的剥夺C.否认工人阶级的先进作用D.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5.1881年3月,亚历山大二世遭暗杀身亡。
当年刺杀亚历山大二世的民粹派代表( )A.农民的利益B.资产阶级的利益C.部分封建主的利益D.工人的利益6.沙皇尼古拉一世“是中欧各国政府的灾星,是加害欧洲社会一切进步阶层的妖魔,但是后来却因为把握不住外交的方向,走向意外的裂了口的深渊,以致跌下去摔死了”。
尼古拉一世“摔死”的主要原因是( )A.镇压主张效仿西方的“十二月党人起义”B.严厉压制要求废除农奴制度的激进派C.维护农奴制度反对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D.发动克里米亚战争并同英法等国交战7.19世纪,俄国地主们说:“买打谷机要花钱,要修理,还要为它养马,但农民的劳动却不用花一分钱。
”这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农奴制在19世纪的俄国依然盛行B.19世纪农奴制已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阻碍C.在农奴制下农奴主占有农奴的劳动成果D.19世纪俄国农奴使用的劳动工具非常简单8.之所以说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它( )A.采取了自上而下的方式解放农民B.使农民获得了土地C.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D.从根本上推动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9.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亚历山大二世被迫在其他方面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高三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
高三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欧洲一合法政府只是在革命的压力下或由于战争的关系才能废止农奴制。
——马克思《关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问题》【材料二】“黑船开国”开启了明治维新的大门,奠定了日本走向强国的基础。
日本被迫结束锁国时代,幕藩体制也随之瓦解。
在日本面临从未有过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且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日本以一连串的尊王攘夷、倒幕运动等,推倒了腐朽的幕府统治,进行了明治维新,日本以此走上了一条强国之路。
——[美]詹姆斯·L.麦克莱恩《日本史》【材料三】1857年1—2月,沙皇俄国国务会议就农奴制改革草案进行讨论和审议。
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强调:“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2月17日,国务会议批准通过了改革方案。
——摘编自百度百科·俄国农奴制改革【材料四】日本新领导人(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
——[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直接原因的异同。
(3分)(2)有史学家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是避免革命的改革。
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沙皇为避免革命而通过的改革方案是什么?日本新领导人感兴趣的那些“增强民族力量的成分”体现在明治维新哪些变法措施上?(3分)(3)战争往往引发社会改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改革的成效。
试举出中国古代、近代改革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
(4分)【答案】(1)同:俄日改革均因战争压力而引起。
(1分)异:前者因争霸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者因美国入侵(黑船事件)而引起。
(2分)(2)方案:二一九法令;(1分)措施: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文明开化,提倡资本主义文明;建立新军队。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精选7篇)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精选7篇)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篇一单元检测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的是( )a.俄国农奴制于17世纪中期正式确立b.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乌克兰、波兰等地c.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还要为沙皇政府服兵役d.俄国的国有公民不向国家缴纳赋税2.沙皇政府1649年通过的《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
这一规定( )①反映了农民被奴役的程度日益加深②说明了农奴是地主的私有财产③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④标志着俄国农奴制度最后确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农奴制度对俄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包括( )a.农奴生活非常贫困不利于国内市场的发展b.农奴没有人身自由不利于自由劳动力的需求c.农奴制度维系着自然经济d.农奴掌握的社会财富不利于工业投资4.从工业化角度看,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19世纪中期的俄国()a.农奴从封建庄园逃到西伯利亚b.内河航运仍以人力为主c.农奴生活极端贫困d.俄国的工业生产比较落5.俄国激进派代表人物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基本主张是( )a.继续保留农奴制b.对农奴制进行平缓的改革c.主张让农奴向地主赎买份地d.主张无条件地给予农奴自由和土地6.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国别项目俄国英国德国生铁(19世纪中叶) 26万吨385万吨铁路总长(1861年)1 500俄里15 000俄里10 000俄里a.农奴制盛行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俄国科技落后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7.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发展,要求突破农奴制的束缚,在思想领域具体表现在( )a.农民的骚动b.新思潮的涌动c.十二月党人起义d.克里米亚战争8.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迫切需要用对外战争摆脱困境b.俄国的对外扩张与英法的利益发生冲突c.英法需要土耳其扩大商品市场d.土耳其所处地理位置具有战略意义9..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10.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酝酿的特点是()a.先秘密后公开b.借助舆论减轻压力c.缓慢而谨慎d.由贵族地主提出改革方案11.下列不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d.农奴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12.俄国1861年改革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废除了农奴制度b.扩大了工业品的国内销售市场c.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d.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13.下列历史事件有利于俄国的思想近代化的是( )a.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的传人b.废除农奴制c.强化村社制度d.实行保护关税政策14.下列历史人物,主张通过改革解决俄国社会危机的是()① ② ③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③15.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练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包含答案)
2020年高考复习选修1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一、选择题1.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这主要是指()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D.农民成为商品2.俄国1861年改革在政治体制方面的内容主要有()①建立西方式的代议制②地方和城市获得了较大的自治权③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进入自治机构的权利④自治机构主要在文教、卫生和经济领域发挥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3.观察下图,起义者的目的是()A.要求沙皇废除农奴制B.推翻沙皇的封建专制统治C.要求沙皇加强农奴制D.要求沙皇进行全面的改革4.“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
”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C.俄孤军作战难以对抗强敌联合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5.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主要是因为它()A.不利于加强沙皇专制统治B.败坏了俄国的国际形象C.不利于工业资本主义发展D.不利于民主思想的传播6.下列不属于民粹派主张和活动的是( )A.主张发动工人阶级和农民结成联盟推翻沙皇专制B.痛恨沙皇专制对农民的剥夺C.不满资本主义制度D.号召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发动农民革命7.导致下表中俄国经济状况的根源是( )A.农奴制盛行B.工业革命尚未开始C.俄国科技落后D.垄断组织尚未产生8.下列关于俄国农奴制和农奴的表述,错误的是()A.俄国农奴制于18世纪中期正式确立B. 18世纪中后期,农奴制扩展到新吞并的乌克兰、波兰等地C.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D.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9.1899年俄国进行人口调查,下面展示的是其中一张调查表,下列相关的推断不正确的是()A.该调查表调查的对象是俄国在位沙皇B.当时的俄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C.废除农奴制后沙皇仍代表地主的利益D. 1861年改革保留了封建的残余10.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
俄国的改革试题及答案
俄国的改革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俄国1861年改革的主要推动者是谁?A. 彼得大帝B. 叶卡捷琳娜二世C. 亚历山大二世D. 尼古拉二世答案:C2. 1861年俄国改革中,农奴获得了哪项权利?A. 选举权B. 土地所有权C. 人身自由D. 财产权答案:C3. 下列哪项不是俄国1905年革命的成果?A. 杜马的建立B. 农奴的解放C. 公民的基本权利D. 经济的快速发展答案:B二、填空题4. 俄国1861年改革后,农奴获得了________(人身自由/土地所有权)。
答案:人身自由5. 俄国1905年革命导致了________(十月宣言/二月革命)的发布。
答案:十月宣言三、简答题6. 简述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
答:俄国1861年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包括农奴制的严重束缚、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西欧革命浪潮的影响等。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亚历山大二世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7. 俄国1905年革命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答:俄国1905年革命对俄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促进了政治体制的变革,如杜马的建立;推动了社会立法的制定,改善了工人阶级的生活条件;以及为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奠定了基础。
四、论述题8. 论述彼得大帝改革与俄国现代化的关系。
答:彼得大帝的改革是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他通过西化政策,引入了西方的科技、文化和制度,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和军事现代化。
彼得大帝还建立了新的行政体系,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俄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他的改革也带来了剧烈的社会变动和阶级矛盾,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埋下了伏笔。
五、材料分析题9.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动机和影响。
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在日记中写道:“在有教养的人类面前,我们再也不能忍受农奴制带来的羞耻了。
”他还提到了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认为这是俄国落后的直接后果。
分析:- 动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动机主要是农奴制带来的国内外压力,包括国际形象的损害、经济和军事的落后,以及社会矛盾的激化。
第七单元 1861年农奴制改革练习
材料三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和法国的动机完全是自私的,但是如果俄国 在这次战争中取得胜利,则将成为全欧洲民主和进步进步的灾难。 材料四 这次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是因为俄国的将军和官吏们更加无能。俄 国的严重弱点,过去为外界所没想像到的,现在都暴露出来了。 ——《人民的英国史》 回答:(1)材料一认为1850年后英俄冲突不可避免的原因是什么?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6分)
英国是欧洲民主与进步力量的代表,而俄国则是欧洲反动势力的总代表。不完全赞同。 冲突之所以不可避免,主要是由于俄国称霸欧洲大陆与英国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外交 政策的矛盾。社会制度的先进与落后并不是决定因素。
(2)据材料二,指出克里米亚战争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6 分) 俄国战败,被迫签订和约,退出一部分侵占地区。影响: 战争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下降,矛盾激化,推动了农奴制 改革。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战败的深层原因。(2分) 封建农奴制度的落后与腐朽,难以抵抗英法先进的资本主义 制度。
D
D
A
C
21.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 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前所未有 过的觉醒时期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22.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实行的政体是:( ) A.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资产阶级共和制 C.封建君主专制 D.奴隶主阶级专政 23.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 革,突出表现为 ( )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D
高二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
高二历史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试题1.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是指俄国1861年改革中让农民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是对农奴一次厚言无耻的掠夺。
因为农奴为获得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农奴付出了代价,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农民付出了代价。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2.“……因为赎买了士地,他们(农奴)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A.缓和了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B.使俄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C.解决了农奴的贫困问题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完全自由的农民”就是完全自由的劳动力,所以,这一变化对俄国历史最深远的影响是D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ABC根本不能体现题目的主旨。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提供了自由劳动力3.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由“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得知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是对农民的掠夺,B项的政策正好能证明这个观点;A、C、D项与题意无关;所以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练习题
一、选择题
1、18世纪以后,为强化农奴制,沙皇采取的措施有:
①采取措施扩大农奴数量②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③颁布法令宣布封建地主占有土地和农奴是其不可侵犯的特权
④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有关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农奴制正式确立
B.彼得一世允许私营企业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C.农奴开始成为地主的私有财产
D.农奴制危机加剧,农奴反抗斗争激烈
3、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4. 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