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小学教学楼建设项目用地

1.1.2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镇**小学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机构类型:事业法人

经营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湖北星际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编号:工咨丙1212014003

1.3 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3.1 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依据

(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2)《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2005]43号)

(3)教基一(2013)10号

(4)《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实施管理办法》

(5)《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鄂政[2006]22号)

(6)《湖北省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7)《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湖北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工作的通知》鄂政〔2010〕77号

(8)鄂教财(2014)4号,5号文件

(9)《**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松校安办〔2009〕3号)

(10)《关于审批**小学教学楼建设用地请示》(**政{2015}02号

(11)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及设计基础数据

1.3.2 项目申请报告研究范围

我公司受项目业主委托,对于**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用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出报告。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提出的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地址选定、工程定位及目标、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建设方案及公用工程、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以期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保质保量完成工程建设,及时投入使用,尽快发挥项目应有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1.4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小学院内,占地约2338,16平方米,**小学教学楼拟占地面积300㎡,新建教学楼1栋,新建面积1200㎡,四层框架结构,设计标准为抗震防烈Ⅷ级;项目总投资180万元。规划建设1栋4层教学楼,一楼为录播大厅,二楼为学生教室,三,四楼为功能室。用于学生实践活动的语音室、图书室、音乐室等可满足近230名教师、学生用于教学、阅览。

1.5规划预期目标

以人为本,运用现代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法,结合项目实际状况,进行合理布局建设,以保障校舍安全作为根本宗旨和最终目的;最大程度便利学生的学习条件;倡导安全安静的学习文化环境,体现作为实验教学的建设特征。

充分利用先进建筑技术和材料,提高项目科技含量,充分利用场址区位和规模优势,使项目建成后,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为当地改造增添光彩,美化**小学教学环境,提高当地教育质量。

1.6 项目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王家镇**小学院内,周边配套齐全。

1.7 环境保护

本项目不会对环境产生危害,无“三废”产生。对于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直接排入污水管道。同时,加强建设施工管理,减少扬尘和噪声污染。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

1.8 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前期阶段工作包括立项、项目申请报告编制、审批。而后进入项目准备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竣工验收阶段。预计从申请报告的编制到工程竣工验收、使用共需7个月。

1.9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镇**小学教学楼建设工程计划总投资为人民币180万元。

建设资金来源于国家专项薄弱学校改造资金。

1.11研究结论与建设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我市有关政策和城市规划,对于盘活国有土地资源、提升学校学生学习环境和氛围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落实了市政规划,促进了中小学校舍改造,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从经济效益上看,项目可以达到收支平衡,在财务上可行。从社会效益上看,做好中小学校舍质量安全工作和普及中学阶段教育工作,是推进全市教育更

好、更快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夯实基础,教育大厦才会牢固,社会效益良好,所以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处于平原和丘陵结合地区,隶属荆州市管辖。2010年,全市国土总面积223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92.3万亩,共辖16个乡镇,23.5万户,人口91万。东临荆州,西连宜昌,南接武陵,北滨长江,华实蔽野,系焦柳铁路与长江的交汇处,是一座集工业农业商贸旅游于一体的新兴城市。松滋古属荆州,战国属楚,秦属南郡,隋朝大业属南郡。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设县,名高成。东汉建武6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今公安县)。三国时属吴,隶于孱陵,但设乐乡督治(治于今涴市镇)。东晋咸康3年(公元337年)庐江郡松滋县(今安徽宿松县)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从此县名延续到今。

民国元年(1912年),裁荆州府,松滋属省直辖。二年,湖北分道,松滋属荆宜施鹤道。三年,改为荆南道,松滋属之。四年,属荆宜道。十六年,又属省辖。二十一年,属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二十五年,改属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二十二年八月,县治迁磨盘洲,月底迁回松滋城。二十九年七月,县治迁车家冲,八月迁麻水平。三十四年九月迁新江口。新中国成立后,属湖北省荆州地区行政公署。县治新江口。1996年5月18日撤县建市。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亿元,为2009年的2倍,五年年均增长19.1%(现价增幅,下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22.1:39.6:38.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比2006年提高11.9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3亿元,为2006年的2.6倍,年均增长20.9%;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