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生态学课件
上海交通大学生态学课件
第一章绪论一、生态学(Ecology)定义Ecology 源希腊词“Oikos”和“logos”,前者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后者表示学科,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几个有代表性学者对生态学的定义:1、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1866)2、研究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Кашкаров,1954)3、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相互作用的科学(Krebs,1972, 1985)4、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E.P. Odum,1956)5、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 Odum,1997 )6、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综上所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环境:指生物生活其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研究对象可以小到生物个体,大到整个生物圈。
生态学系统等级结构的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过程,因此,每一个层次都给生态学研究增加一个不同的研究途径。
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分子(molecular)✧个体(individual)✧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景观(landscape)✧生物圈(biosphere)经典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按组织层次划分: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按交叉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按应用领域划分: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旅游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按生物类群划分: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鱼类生态学、鸟类生态学✧按生物栖息环境划分:水生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海洋生态学、陆地生态学、湿地生态学三、生态学的发展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生态学基本原理课件
➢生态系统中的功能类群 生产者 消费者 还原者或称分解者
生态学基本原理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碳、氮、磷和水等元素在 不同层次、不同大小的生 态系统内,乃至生物圈内, 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 生物体,又从生物体再回 到环境,不断进行着流动 和循环的过程叫生物地球 化学循环。
水循环 气体循环
富营养化 藻类蔓生 溶氧降低 鱼类死亡 5.信息系统的破坏 污染物和昆虫性激素发生反应,使昆虫失去交配 机会,从而导致该物种繁殖受阻,直至消失。
• 全球变化的几个典型事件举例 • “生物圈二号”
• 该事件告诉人们,地球是目前最完美的生态系统,人们利用高 科技不可能创造象地球这样完美的生态系统
- 长江特大洪灾 1998中国从南到北, 从东到西的大部分地区, 都发生了洪水灾害或洪水影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 2000亿人民币!造成2150多万hm2农作物受灾。问题的原因是 由于江河上游乱砍乱伐森林造成的
布
当达到一定生理年龄 时,短期内几乎全部
死亡,如人类、及其
生态学基本原理
他一些哺乳动物,以 及某些植物
种群增长模型
(1)指数增长模式
➢ 在没有限制的指数增长中,
增长速度(G)与个体数量 (N)成正比;
➢ 指数增长模式只是一种理 想的状态
种群的环境负荷量
环境负荷量(carrying capacity) 一定面积或一定空间内种群个体的数目接近或达到环境所能
三、人类活动与环境的良性互动
1、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2、切实保护环境 3、人口平衡增长
20
双锯鱼和海葵共栖
黄嘴牛椋 鸟和犀牛 共栖
蚂蚁和蚜虫合作
白蚁消化道中原生动物帮助白蚁消化木屑
上师大生态学c种群演示文稿
• 穆氏拟态—有毒的动物彼此相互模仿以 增強效果
• 捕食者也可以拟态來增強捕食的效果
第四十八页,共111页。
Fig. The American bitten are examples of cryptic coloration
第四十九页,共111页。
第十五页,共111页。
7.1.2.5 动物的婚配制度
1.婚配制度的定义和进化 婚配制度:指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婚配包括异
性间相互识别、配偶的数目、配偶持续时间以及 对后代的抚育等。
雌配子:大,投资多,对后代的抚育投入也多。 雄配子:小,投资少,对后代的抚育投入也少。 进化方向:一雄多雌 ---> 一雄一雌制
第二十三页,共111页。
第二十四页,共111页。
第二十五页,共111页。
紫茎泽兰
第二十六页,共111页。
菊科:豚草
(艾叶破布草)
Ambrosia artemisiifolia L.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20—150厘 米 , 有分枝,被糙毛。叶互生或 对生,一至二回羽状分裂,裂片 条形,被短糙毛。头状花序单性 ;雄头状花序多数,在枝顶排列 成总状花序,总苞碟形,具波状 圆齿,稍被糙伏毛;雌头状花序 无梗,生于雄头状花序下部叶腋 中,单生或2—3朵簇生,各有一 个无花被的雌花。
称为密度效应或邻接效应(the effect of neighbours)。
第四页,共111页。
7.1.1.1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一定范围内,条件相同时,不管种群的 密度如何,最后产量相近。
Y = Wad = Ki Y:单位面积产量; Wa: 植物个体平均重量; D:为密度; Ki: 常数.
上海交通大学普通生物学课件第1章:绪论
19 在人满为患的日本
人口问 题 2020/12/18
新生命的诞生 使人们欢欣鼓舞
同时,人口问题却又是人 类社会 面 临的极大挑战。
20
粮食问题 联合国粮农组织水稻研究所(菲, 马尼拉)绿色革命
研究人员培育的“超级水稻”在产量和蛋白质含量两方面均 优于寻常品种
2020/12/18
2020/12/18
15
比较方法:
比较解剖学:脊椎动物各类群的器官和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进行解 剖,加以比较,为生物进化论提供证据。
比较胚胎学:研究各类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并加以科学比较。为系统 发生和进化论提供证据。
2020/12/18
16
假说和实验
实验是人为地干预、控制所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 的观察。
27
美国
其他发达国家 工业化早期 农业社会(晚) 农业社会(早) 狩猎时期
原始人 2020/12/18
随 人人 均类 消文 耗明 热发 能展 剧, 增 。
28
2020/12/18
北 美 酸 雨 地 区
29
1979-1984南极上空臭氧洞
2020/12/18
30
2020/12/18
到1987年 臭 氧 洞 显 著 增 大
31
鹰体内DDT浓度 25ppm
水中 DDT浓度 3 x 10-6ppm
2020/12/18
DDT经 食 物 链 浓 缩 107 倍
32
DDT灾难
5
二、生物学的历史和发展 从传统生物学到现代生命科学
——生命科学能够迎接21世纪的挑战
生物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 描述生物学阶段 (19世纪中叶以前) ➢ 实验生物学阶段(19世纪中到20世中叶) ➢ 创造生物学阶段 (20世纪中叶以后)
生态学第一章绪论1[1]PPT课件
对生命理解的要点 :
1. 生命是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结构,是具有 自我复制和负载遗传信息功能的核酸等 生物大分子。
第二节 地球上的生命
一、什么是生命
李博院士在《生态学》一书(2000年,内蒙古大学) 中指出:
随着生命科学的进展,逐步认识到:生命 是高度组织化的物质结构,其分子基础是具 有自我复制和具负载遗传信息功能的核酸等 生物大分子,其通过生物膜实现内部及内外 的分隔,形成形形色色的细胞、组织与生物 体,并借助外界能量的输入,通过一系列相 互关联的生物化学过程而实现内外物质交换 和自身的复制。
了解生态学的最新发展和趋势、国内外的研究中心 及重要学术刊物。
了解在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中,生态学是一门必不 可少的基础学科。
难点:通过了解地球上生命起源、发展、进化伴随 着的大气环境改变的过程,从生物圈尺度来理解生 态学的涵义:即生物与地球环境是如何相互作 用……?
第一节 地球上的生命
一、什么是生命 二、 生命的起源 三、 生物的多样性 四、 生物圈
本课程着重从生物有机体的个体、种群、 群落和生态系统四个层次讲授生态学的基 本概念和基础理论,阐明生物与其周围环 境的关系及其规律。
另外,结合本学科发展动态,介绍与本学 科密切相关的全球环境变化、资源的合理 开发、利用和保护以及人类本身在地球上 持续生存等重要领域中的生态问题和研究 动态。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生物界是一个多层次的有序结构,如细胞、组 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 统、景观、生物圈等层次。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态
乳酸
2 CH3COOH + 2 CO2 + H2S + 2 H2O
乙酸
红硫细菌
2 [CH2O] + H2SO4
2 CO2 + H2S + 2 H2O
硫还原细菌
CH3COOH + 4S + 2H2O
2CO2 + 4H2S
[CH2O] + 2 S + H2O
绿硫细菌
CO2 + 2 H2S
*
14
共生关系 (Symbiosis)
解作用,最重要的净化途径
*
29
4.土攘污染和土壤生物修复
分为重金属污染和有机污染; 改变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破坏土壤生态群
落; 污染的特点:
隐蔽性、积累性、滞后性、不可逆性
*
30
土壤生物修复
原位处理
直接向污染地区接种微生物并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从而实现污染物生物降解的生物修复工艺。
两种生物可以独立生活,也可以形成松散的联合, 对一方有利,或双方都有利。例如,土壤中纤维素 分解细菌和固氮菌、产甲烷菌与产乙酸菌、硫酸盐 还原菌与光合细菌之间的互生关系。
固氮 固氮菌
碳源
纤维素分解菌
乙酸
产乙酸菌
产甲烷菌
*
13
硫酸盐还原菌与光合细菌
硫酸盐还原细菌
2 CH3CHOHCOOH + H2SO4
许多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抗菌物质(抗 菌素和杀菌素),能抑制对它分泌物敏感的微生物,这 是一种特异性拮抗关系。
在酸菜、泡菜和青贮饲料的制作过程中,由于乳酸 细菌的旺盛繁殖,产生大量乳酸,使环境变酸而抑制 腐败细菌的生长,是一种非特异性拮抗关系。
【课件】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微生物-微生物生态精品版
生物积累: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环 境或食物累积污染物的过程。
*
9
2.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物质循环
能量通过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和消耗;
物质通过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传递 转化。
*
10
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是开放系统,当能量和物质的输入大于 输出时,生物量增加;反之,生物量减少。
正常条件下,系统内各种群的数量比均保持相对 恒定。
*
4
基本概念 2
食物链(Food chain):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 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形成 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食物链对环境中物质的转移和蓄积有重要 作用。
营养级(Trophic level):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 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
5
基本概念 3
生产者(Producer):利用太阳能或化学能将 简单无机物合成复杂有机物的生物。
*
2
1.生态系统的组成
*
3
基本概念 1
个体:指某一具体生物的单个个体,具有生 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是组成种群的单 位。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特定空间的同一生物种 的所有个体的集合体,是生物群落的组成单 位。
群落:生活在同一特定空间或区域的所有生 物种群的聚合体,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受到外界干扰时,生态系统能自行调节恢复到原 来的稳定状态,即生态平衡(动态平衡)。
*
11
3.微生物生态系统内的生物关系
1. 互生关系 2. 共生关系 3. 竟争关系 4. 寄生关系 5. 拮抗关系 6. 捕食关系
*
12
互生关系 (Metabiosis)
两种生物可以独立生活,也可以形成松散的联合, 对一方有利,或双方都有利。例如,土壤中纤维素 分解细菌和固氮菌、产甲烷菌与产乙酸菌、硫酸盐 还原菌与光合细菌之间的互生关系。
上海交通大学普通生物学第十一章生物及环境
7
生态型:同一物种的个体群(种群)生态 分类最小单位,是种群对不同生境 长期适应分化的产物。 指同一物种内因适应不同生境而表现出
具有一定结构或功能差异的不同类群。不同生 态型具有形态、生理、遗传和适应性的差异; 例如水稻和旱稻;早稻和晚稻等。
8
2、种群生态
什么是种群?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同一 种生物个体的组合。(物种;群落;生态系统)
5
环境: 是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体
周围一切的总和,它包括在一定空间 内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或生物群体 生存的各种因素。
6
生态因子
生态因子: 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 生殖、行为、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 境要素。
• 生物因子:生物种内和种间的相互关系 • 非生物因子:光、温度、湿度、降水、
寄生:一方的生长带来对另一方的损害。
27
锥虫是一种原生动物,能引起睡眠病
28
食用未煮透的带虫卵的猪肉,可感染旋毛虫病。 轻则恶心、呕吐,重则致死。
29
一 只 鸟 体 内 外 寄 生 物 约 多 种
30
20
互利共生:则是双方都从共同栖居中得益。 合作:亦是双方互利的,但是两种生物体居 住关系上已疏远一点。
种群的年龄结构
老年个体数 成体数 幼体数
增长型
稳定型
衰退型
14
种群存活曲线(survivorship)
• 概念 在各年龄阶段种群的存活率曲线
• 基本类型 Ι型(凸型) 哺乳动物、人 Π型(直线型) 鸟类 Ⅲ型(凹型) 低等动物
15
凸型存活曲线
存 活 率
年龄
16
直线型存活曲线
存 活 率
年龄
17
生态规划设计原理 -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3
多媒体授课
小论文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及 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6
多媒体授课
小论文
3
多媒体授课
生态规划、设 计结合自然等 书;选取一个 案例进行深入 剖析。
案例解读 PPT
案例解读 PPT
调查淀山湖、 设计场地调研、 场地分析、设计 讲评。 莘城社区、世
绪论:基本概 念、发展简史、 趋势案例分析: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阅读:silent spring, design with nature, 进 行文献整理 阅读:景观生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小论文
3
多媒体授课
阅读文献
提交 10Psppt
基础理论:生态 学、景观生态 学、恢复生态 学、人类生态 学、城市规划学 等。
态学的干扰理 论部分、城市 生态学、和城 市规划学的理 论部分,进行 部分理论文献 综述 阅读文献完 成文献综述
小论文
提交 10Psppt,
9
多媒体授课
生态规划方法 体系与技术体 系部分:调查方 法:生态学方 法、社会学方 法; 生态规划方法 体系与技术体 系部分:评价方 法:敏感度分 析、承载力分 析、安全格局分 析等。评价的价 值体系、目标体 系、指标体系、 技术体系:空间 分析方法、功能 区分析方法等。 阅读上海世博 区域生态功能 区规划、上海 国内外生态城 镇规划设计案 例分析 绿地格局景观 选取某一个评 价方法,查找 国内外文献, 进行综述 阅读文献完 成文献综述 选取某一个评 价方法,查找 国内外文献, 进行综述 阅读文献完 成文献综述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导论11
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如果对数生长持续较长时间的话…..
一个大肠杆菌为起点 每 20 min可分裂一代 保持对数生长 48 hr 结果可产生多少个细胞?
¾ = 2144=2.23007452 × 1043个细胞
这些细胞的重量是多少?
¾ 2.23007452 × 1043 个细胞 × 10-12 克/细胞= 2.23007452 × 1031 克= 2.23007452 × 1025吨
3、群落生态学
什么是群落? 居住在一定地区的两个以上不同物
种的种群组成群落。 群落是指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区的相
互作用着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JTU
同一群落中不同种群间相互作用方式
相当于地球重量的4000倍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JTU
人口学:
对人口的研究,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一个 特化的分支。
国家级精品从 种 群 生 态
国家级精品课程生命科学导论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School of Life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SJTU
全国高校汇编之《生态学》专业排行及介绍精选PPT
【72】 【73】
重庆师范大学
西华师范大学 云南师范大学
【74】
【75】 【76】
扬州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鲁东大学
【77】
【78】
中南民族大学
沈阳大学
谢谢
南京林业大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生态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
【21】
【22】 【23】
四川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24】
【25】 【26】
内蒙古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山东大学
【27】
【28】 【29】 【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清华大学
【生态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
【31】
【32】 【33】
首都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安徽大学
【34】
【35】 【36】
山东农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湖南农业大学
【37】
【38】 【39】 【40】
西北大学
山西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生态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
【41】
【42】 【43】
河南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
【44】
【4】
【5】 【6】
华东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云南大学
【7】
【8】 【9】 【10】
兰州大学
北京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生态学】专业全国院校排名
【11】
【12】 【13】
东北林业大学
厦门大学 武汉大学
【14】
【15】 【16】
北京林业大学
南开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17】
【18】 【19】 【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一、生态学(Ecology)定义Ecology 源希腊词“Oikos”和“logos”,前者表示住所和栖息地,后者表示学科,原意是研究生物栖息环境的科学几个有代表性学者对生态学的定义:1、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E.Haeckel,1866)2、研究生物形态、生理和行为上的适应(Кашкаров,1954)3、研究决定有机体的分布与多度相互作用的科学(Krebs,1972, 1985)4、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E.P. Odum,1956)5、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E.P. Odum,1997 )6、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马世骏1980综上所述,“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本身;环境:指生物生活其中的无机因素,生物因素和人类社会。
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研究对象可以小到生物个体,大到整个生物圈。
生态学系统等级结构的每一个层次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过程,因此,每一个层次都给生态学研究增加一个不同的研究途径。
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分子(molecular)✧个体(individual)✧种群(population)✧群落(community)✧生态系统(ecosystem)✧景观(landscape)✧生物圈(biosphere)经典生态学的分支学科:✧按组织层次划分:分子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按交叉学科划分:数学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生理生态学✧按应用领域划分: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保护生态学、恢复生态学、旅游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按生物类群划分:动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鱼类生态学、鸟类生态学✧按生物栖息环境划分:水生生态学、河口生态学、海洋生态学、陆地生态学、湿地生态学三、生态学的发展史1、生态学的萌芽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以古代思想家、农学家对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朴素的整体观为特点。
2、生态学的建立时期(公元17世纪至19世纪)➢1670年R.Boyle发表的“低气压对动物效应的试验结果”,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92-1807年,Willdenow和Humboldt 提出了“植物群落和外貌”的概念,标志着植物群落生态学的开端;➢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促进了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1866年Heackel 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定义;➢1895-1909年,丹麦植物学家E.Warming出版了《植物生态学》;➢1898年德国植物学家A.F.W.Schimper出版了《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上述二本书全面总结了当时生态学研究的成就,被公认为生态学的经典著作,标志着生态学学科的诞生。
3、生态学的巩固时期(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是生态学理论形成、生物种群和群落由定性向定量描述、生态学实验方法发展的辉煌时期。
形成四大生态学派。
➢北欧学派:由瑞典乌普萨拉(Uppsala)大学的R. Sernauder创建,以注重群落分析为特点。
➢法瑞学派:代表人为J. Braun-Blanquet. 把植物群落生态学称为“植物社会学”,用特征种和区别种划分群落类型,建立严密的植被等级分类系统,常被称为植被区系学派。
➢英美学派:代表人为F.E.Clements 和A.G.Transley, 以研究植物群落演替和创建顶极群落著名。
➢前苏联学派:注重建群种和优势种,重视植被生态、植被地理与植被制图工作。
4、现代生态学时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层次已囊括了分子、基因、个体直到整个生物圈;学科交叉更加紧密。
✧研究手段的更新: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研究范围的拓展:结合人类活动对生态过程的影响,从纯自然现象研究扩展到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研究。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一节环境与生态因子一、基本概念环境(environment):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可分为:大环境(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小环境或微环境和内环境。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等,有时又称为生物的生存条件。
生境(habitat):指具体的生物个体和群体生活地段上的生态环境。
二、生态因子的类型◆气候因子:光、温、水、空气◆土壤因子: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肥力和土壤生物等◆生物因子:动物、植物、微生物◆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坡度、坡向◆人为因子:三、生态因子的作用特点➢综合性作用➢主导因子作用,即非等价性➢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生态因子的阶段性作用➢不可代替性和补偿性四、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1、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 )1)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但是其中必有一种和少数几种因子是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这些关键性的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2)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它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3)限制因子的意义:发现制约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因子2、最小因子定律(Liebig's law of the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营养元素,这些处于最低量的营养元素称最小因子。
3、Shelford耐受性法则(Shelford’s law of tolerance)1、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其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就是生物对这种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其中包括最适生存区。
2、生态幅(ecological amplitude):上下限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包括广温性生物,狭温性生物;广湿性、狭湿性;广盐性、狭盐性;广食性、狭食性等。
五、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驯化休眠迁移发育反应第二节生态因子的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一、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一)光质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光谱组成:✧紫外光<380nm—高能—臭氧层-氯氟烃和N2O✧可见光—380-760nm—有效生理辐射✧红外光>760nm —温室效应(水蒸气和CO2等)2、光质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见光中最有效部分为橙一红光、蓝一紫光,可被叶绿素吸收,橙一红光的主要作用是形成光合产物, 而蓝一紫光对叶子和质体的运动有重要作用;◆绿光不被叶绿素吸收,黄光不被类胡萝卜素吸收,而被反射-生理无效辐射,叶片为绿色、枯叶为黄色的原因。
◆红光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提果实糖含量;蓝光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蓝紫光抑制伸长生长,矮化植株。
◆植物体中有三种蓝光受体基因,分别介导植物的向光性运动、抑制下胚轴伸长、调节开花时间和引导生物钟。
◆生产中用蓝色塑料作为温室的覆盖物,能够过滤掉红外光,可以有效降低节间伸长,抑制植株徒长,促进开花和结实。
3、光质对动物的影响:◆动物视觉:灵长类、鸟类、鱼类、昆虫等许多都有很发达的色觉;◆大多数的哺乳动物是色盲,牛、羊、马、狗、猫等,几乎不会分辨颜色,眼睛里的色彩只有黑、白、灰3种颜色;◆昆虫偏于短波光,可以看到紫外光,用紫外光诱杀昆虫;◆有些动物完全没有色觉,如蝙蝠;蛇的视觉非常弱,用舌头感知周围的热量来判别事物。
◆可见光对动物生殖、生长和发育都有影响,如红光促进鸡的繁殖,短波光(蓝光)有助于生长。
二)光强度变化对生物的影响1、光照强度的变化✧光照强度在赤道地区最大,随纬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光照强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强;✧南坡比北坡光照强度大;✧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光照强度在生态系统内自上而下逐渐减弱;✧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光照强度随水深的增加而迅速递减。
2、光照强度与陆生植物的生长与适应1)几个概念:✧光饱和点(saturation point):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compensation point):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等时的光照强度✧阳地植物(cheliophytes):适应于强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其光补偿点较高,光饱和点一般也较高,可利用强光,如杨、柳等。
✧阴地植物(sciophytes):适应于弱光照地区生活的植物,其光饱和点较低,光补偿点一般较低,可有效利用弱光,如人参、三七等。
2)阳地植物和阴地植物对光照强度的生态适应:(1)形态方面:⏹阳地植物叶子通常以锐角、多层冠状排列的形式暴露于日光中,这样可以导致辐射的入射光在更大的叶面积上展开,更多地利用光照;⏹阴地植物叶子通常以水平方向和单层排列。
(2)叶片结构:◆阳地植物叶更小、更厚、含有更多的细胞、叶绿体和密集的叶脉、干物质含量高;◆阴地植物叶大而薄,半透明、气孔较少,叶脉分布较疏,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少,但比较大,内含叶绿素较多,叶的形态构造有利于对弱光的吸收和利用。
3、光照强度与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只能生活在水体的透光带(1--百米)。
叶片柔软或呈丝状,通气组织发达。
◆海带等巨型藻类在大陆沿岸生活,单细胞浮游植物只能在海洋上层生活。
三)光照周期(Photoperiod)1、由于太阳高度角变化所造成的昼夜长短在各地是不同的◆在北半球,从春分到秋分是昼长夜短,夏至昼最长;从秋分到春分是昼短夜长,冬至夜最长;◆在赤道附近,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夏半年(春分到秋分)昼越长;而冬半年,(秋分到春分)昼越短;在两极地区则半年是白天,半年是黑夜。
2、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生物对自然界昼夜长短的日变化规律的反应方式,称光周期现象光周期是生命活动的定时器和启动器,诱导植物的花芽形成和休眠;调节动物代谢活动,进入休眠期3、植物的光周期光周期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根据其开花与光照周期的关系,将植物分为:(1)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因种而异)才能开花。
如冬小麦、油菜、萝卜、紫罗兰、杜鹃花。
(2)短日照植物:日照时间少于一定数值(因种而异)才能开花。
多分布在低纬度,在早春或深秋开花,如水稻、大豆、棉花等。
(3)中性植物:光照时间与开花无关。
如黄瓜、番茄、蒲公英等。
4、动物的光周期光周期对动物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决定动物的迁徙、迁移或洄游的时间;(2)影响鸟兽换羽、毛(短光照、限食、限水);(3)影响动物生殖时间:鸟类在长光照一个月后可繁殖;(4)影响动物的冬眠和滞育(也与温度、食物有关);(5)影响动物记忆:短周期光暗循环能够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