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案

合集下载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场战争的胜利,不仅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战略地位,也对全球反法西斯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教案旨在通过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教学,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起因和发展过程,以及抗日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家国情怀。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应能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2.掌握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并能用正确的时间轴对相关事件进行排序。

3.熟悉抗日英雄的故事,如雷锋、焦裕禄等,并学会从他们身上汲取奋斗精神和道德观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意识和动力。

二、教学内容1. 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30分钟)a. 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列强侵略与民族苦难。

b. 九一八事变和华北事变,日本侵略的加剧。

c. 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和领土等方面的矛盾激化。

d. 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的爆发。

2. 抗日战争的发展历程(40分钟)a.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转变。

b. 中国军民的抵抗和牺牲。

c. 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d. 国共合作与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事迹。

3. 抗日英雄的故事(40分钟)a. 雷锋: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楷模。

b. 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贡献。

c. 杨靖宇:烽火长城守护者的英雄壮举。

4.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影响(30分钟)a. 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b.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

c. 对现代中国的影响和意义。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抗日战争的相关图片和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战场情况。

2. 知识点讲解(90分钟)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老师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背景和起因,共同整理发展历程的时间轴,并向学生介绍抗日英雄的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适当穿插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共鸣。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大通过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史事学习,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 战期间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二)教学过程 导入 材料 1
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
合作共赢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编制:MAF
日期:2019.10
1931 年年底,著名爱国人士张一麐(187—1943 年)为苏州新宅取名“救国里”。
图 1 张一麐
图 2 救国里
【教师活动】:张一麘为什么在 1931 年年底将苏州新宅取名“救国里”?这最有可能与之前发生的哪一
重大事件有着直接关联?
【学生活动】:1931 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开始局部侵华,中华民族危机加重。
【设计意图】:通过张一麐这一人物及“救国里这一名称的引入,引导学生迅速进 1931 年日军侵华的历
学生在初中已相对完整学习了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和日军诸多暴行以及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建立过程等史实,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习边界,探讨抗战时期各阶层政策变化的原因, 深化对历史的理解;从时空角度绘制抗战形势图,探讨抗日战争与当时国际大背景的联系,构建大历史 观;实地查找相关战抗日史料,涵养家国情怀。 四、【教学目标】 1.通过时空定位,知道抗日战争从局部到全面的时空演变。 2.通过史料呈现与分析,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暴行,理解抗日民族统战线的形成过程,解释中共是全民 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3 通过史料呈现与分析,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涵养家国情怀教学重点: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建立的过程;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地位。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历史事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 中的中流砥柱地位。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题

教学设计4: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4: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关抗战的重要史实或概念,了解中国人民抗战的历史脉络,形成时空观念。

2、学会从“抗战背景”的相关历史图片、文字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用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分析抗战必须民族团结一心的原因以及走向团结抗战的基本过程。

3、理性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4、从日本侵华暴行的史实中认识日本发动的战争的侵略本质,牢记历史,不忘国难;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以民族利益为重,团结合作,是获得十四年伟大抗战胜利的最强大力量,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的依靠力量。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日本的侵华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

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

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

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一、局部抗战(1931-1937年)1、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背景①历史:侵略中国是日本的既定国策;(大陆政策)②根本:日本发展资本主义的困境;(面积小,资源少,市场狭小)③现实:1929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冲击;④国际:绥靖之风盛行,纵容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⑤中国:中国国内国共对峙、军阀割据给日本提供了可乘之机。

(2)经过①1931年制造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

随后,日军进一步扩大侵略,占据中国东北的大好河山。

②1932年制造一二八事变,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得到全国民众的积极支援。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教材分析】本课是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上承第七专题中“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内战激烈”的重要内容。

在这种两方对战的大环境下,日本军国主义“趁乱起火”、抱有侥幸心理,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是侵华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内战局势下“国军无暇顾及外敌、政府推行攘外安内政策”,也使得日军侵华过程顺利且迅速,最终演变为全面侵华战争。

由此可以看到本课是对上专题内容进一步延伸与发展,呈现现逻辑上的因果联系。

另一方面,本课讲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无到有、从初具雏形到最终确立的发展过程,而这一战线形成的最大特征就是形成以“正面、敌后两战场”相互配合的军事基础,为下一课《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和抗日战争的胜利》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应该认识到抗日战争是反侵略斗争第一次完全胜利,不仅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在反侵略斗争中屡战屡败的屈辱史,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基;因此本课无论是在整个中国近代史、还是世界战争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目标】1、利用相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分析,理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从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2、通过相关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的解读,知道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用史实回击当今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的言论,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涵养家国情怀素养;3、通过地图和梳理时空坐标轴,明白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步步侵略,知道中国人民从局部到全面进行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培养铭记历史爱好和平的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教学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讲述]:同学们好,我们来看这样一张照片。

导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__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导学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__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导学案·部编教材·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素养达标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2.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1.时空观念:在特定时空框架中,分析并理解从局部抗战阶段到全面抗战初期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

2.史料实证:运用可信的史料,重现日军侵华罪行。

3.家国情怀:结合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史实,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一、局部抗战1.日本侵华背景⑴既定国策:1927.6,田中义一“东方会议”,确立分裂控制满洲的侵略方针。

⑵经济危机:1929年秋,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日本。

统治集团为摆脱困境,急于发动战争。

2.日本局部侵华⑴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本关东军袭击东北军,占据东北。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⑵一二八事变:1932.1.28,日军进攻上海,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⑶建立伪满洲国:1932.3,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在吉林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⑷华北事变:1935年,日本逼迫国民政府签署一系列协定;策动“华北自治运动”。

3.中国局部抗战⑴国民政府:不抵抗,诉诸国际联盟;“攘外必先安内”;局部抵抗。

⑵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东北人民革命军坚持抗战。

⑶中共:①八一宣言:1935.8.1,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②瓦窑堡会议:1935年底,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一二九运动:1935.12.9,中共领导北平学生示威,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

④东北抗日联军:1936年,中共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三万余人。

⑷国民党爱国将领:西安事变①背景:蒋介石调集东北军、西北军围攻陕北;张学良、杨虎城实行联共抗日。

②经过: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留蒋介石,逼蒋抗日。

③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教学设计3: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3: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综合20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的阶段特征、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世界经济和政治局势等全面分析、准确把握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日本局部侵华进程,从九一八事变到华北事变,注意利用相关地图或是直观的图示,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通过展示不同的史料,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辨别史料,形成对卢沟桥事变的准确认识。

学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要注意利用唯物史观中的阶级斗争学说,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意义。

依据教材,结合丰富的文字材料和直观的图片信息,说出侵华日军的滔天罪行。

通过了解日军的侵华暴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铭记历史,面向未来,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呈现历史资料,分析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基于日本侵略不断加深,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探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与西安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间的联系。

针对卢沟桥事变,呈现不同的史料,提升学生分析、比较、辨别材料的能力。

采用情境讨论式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由浅人深,层层推进,从高度、广度、深度上拓展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历史图片、材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时空观念中感受心灵的震撼、激荡。

学习日本局部侵华和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时,可利用表格、历史地图,直观把握日本侵略势力的不断深入。

学习日军的侵华暴行,一方面让学生自主梳理归纳日军的侵华罪行;另一方面通过多媒体展示日军侵华的土些图片,感受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者罪行。

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有一位西方哲人曾经说过,战争是一个民族自我淘汰的过程。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有的民族无法应对残酷的战争,在异族人侵的压力下灭亡了;有的民族则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凤凰涅粲一样获得重生。

教学设计1: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学设计1: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日本侵略行径及其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暴行;掌握中国各阶层抗日救亡的努力以及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理解民族危亡的危机中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及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材、补充史料以及视频资料的识读提高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合作探究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活动中树立和增强学科思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增强唯物史观的认知。

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中的重大贡献,以及民族凝聚力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意义。

学法指导(1)加强对教材阅读与思考,充分利用教材正文表述、“学习聚焦”和“探究与拓展”等学习资源,在熟悉基本史实、史论的同时,整理知识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获取信息的能力。

(2)结合学案及同步练习中涉及的相关知识,运用教材知识准确判断,深入了解日本侵华行径及其暴行,理解各阶层在救亡图存中的努力。

(3)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或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广泛了解中华民族的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状况,通过中外联系加深对抗日战争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日本侵略的扩大及其暴行。

2.学习难点: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

【情境创设】生于和平的阳光中,长在自豪的红旗下。

幸福的一代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品尝着各种洋溢关怀的美食,双耳回荡着“好好学习”的叮咛里成长。

满满的母爱,是我们必不可缺的日常。

可百年前倍受凌辱、积贫积弱的近代中国,在战火纷纷的时光里生长的童年又会收获怎样的母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英雄母亲赵一曼给宁儿的叮咛,去回顾那段战火纷纷的苦难岁月。

【新课学习】20世纪30、40年代,在世界局势紧张、动荡的背景下日本在次发动并扩大侵华战争,从东北、华北再到全中国。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讲解日本侵华过程,利用知识填空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清晰地掌握本节内容。

(二)日本全面侵华1、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2、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二、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论述题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知道西方船坚炮利的厉害,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

这就决定了中国学习西方纯出于功利观点。

这个观点基本上支配了思想界、知识界……当时所译之书主要为科技与法律(国际法),并没有接触到西方文化本身的特质,特别是没有接触到西方的宗教……而士大夫则只想学西方的船坚炮利。

由于自始即不注意宗教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人对西方人的“自我”或“个人”的意识便无从了解。

——摘编自余英时《近代中国个人观的改变》根据材料并结合史实,指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并加以说明。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指出一种特点即可)【答案】特点:①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过程;②他们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学习西方的变化伴随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深化。

(答出一点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说明:土大夫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没有深入地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和思想文化,没有从根本上达到挽救中国危亡的目的,但是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潮流;资产阶级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族意识日益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知识分子表现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特点,科学社会主义也传入了中国,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答案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国本无任何向西方文化观摩的意思,现在打了败仗……才不得不急起直追,想学到西方的科技”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受到西方侵略之后开始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是与抵制侵略同时并存的,而且伴随着中国民族危机的程度而逐渐深化;再由所学过的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的相关知识可知,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学习到制度学习再到思想学习的过程,这体现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科学化和合理化递进嬗变的特点。

8.2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8.2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程标准】新: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通过了解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旧: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第 1 课。

本课共4 目,分别是局部抗战。

局部抗战这一目共9 段,第1 段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第2 段介绍九一八事变和一二八事变,第 3 段介绍中国政府的应对和国联的无能,第4 段介绍东北人民的反抗,第5 段介绍一二九运动,第6 段介绍西安事变的背景,第7 段介绍西安事变,第8 段介绍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第9 段介绍历史意义。

全面抗战的开始共4 段,第1 段介绍七七事变,第2 段介绍国共的立场,第3 段介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日本的侵华暴行共3 段,第 1 段介绍南京大屠杀,第 2 段介绍以华制华,第3 段介绍以战养战,第 4 段介绍三光政策,第5 段介绍重庆大轰炸,第 6 段介绍细菌战,第7 段介绍慰安妇。

本课内容集中在部编初中新教材八上18-19 课。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正处在15—16 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

同时,高一学生在思维上已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比较能力,而且,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

当然,对于这种基础不能作过早估计。

就本课而言,本课相关内容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如何从新的角度去拓展学生对这段历史的认识仍然是一个艰难的挑战。

【教学立意】立意一:从妥协到抗战立意二:民族意识的觉醒——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抗日战争实现了中华民族意识的真正觉醒,民族主义从此深入人心。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背景:1929年秋,资本主义世界性① 经济危机 爆发,严重影响日本。日本统治集团 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日本侵华表现:日本制造了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建立伪满洲国。1935年,日 本帝国主义为侵占中国华北而蓄意制造了一连串事件,总称②“ 华北事变 ”。
3.国内外对于日本侵华的反应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既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又包括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等。 (2)国共两党都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第二次国共合作没有统一的政权和军队,国 民党掌握着全国的政权,中国共产党掌握着局部地区的革命政权。 (3)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国共两党在共同目标之下,采取遇事 互相协商的办法,实行党外合作。 (4)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国际反法西斯统 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抗日战争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的援助。但美 英等国长时间对日本实行绥靖政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蒋介石的妥协倾向,不 利于全国的抗日斗争。
(4)周恩来向蒋介石递交了⑥《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提出抗日的基本 主张,重申共产党的各项保证。随后,红军主力正式改编为⑦ 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5)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国共合作抗战宣 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至此,国共第二次合作 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 | 全面抗战的开始 1.标志:1937年7月7日晚,发生⑤ 卢沟桥事变 ,又称“七七事变”。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2)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在庐山开谈话会,听取各方人士对抗日救国的意见;1937年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了准备抗战的讲话。 (3)1937年8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洛川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 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 形成。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23课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23课

人教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案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侵略的照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日本军国主义会侵略中国?这对中国有什么影响?2.知识讲解教师可以通过PPT或教材,讲解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过程,包括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

同时,讲解中国抗战的形势,包括___合作抗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

3.案例分析教师可以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例如西安事变、淞沪会战等,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或观看视频,了解事件的经过和意义,并思考这些事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影响。

4.讨论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交流:___在抗战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中,不同政治力量之间有哪些矛盾和分歧?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意义是什么?5.总结回顾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回顾和总结。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六、【板书设计】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___的作用七、【课后作业】1.整理抗日战争的时间线,包括重要事件和时间节点。

2.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写一篇200字的小论文。

3.收集抗日战争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制作一份PPT或视频,展示给同学们。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再小幅度的改写每段话。

导入材料1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合作共赢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

本文将探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以此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珍惜民族团结。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编制:MAF 日期:2019.101931年年底,著名爱国人士___(187—1943年)为苏州新宅取名“救国里”。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示范教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方案课标要求了解日本的侵华罪行;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主要包括三目:“局部抗战”“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侵华暴行”。

第一目介绍了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整个过程中日本的侵华史实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二目从七七事变开始,到全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明确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第三目的内容,从文字、数字和触目惊心的图片等资料中认识日军的暴行惨无人道,激发学生的强国之志。

本课内容是中国近代史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是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重要阶段。

教学目标1. 通过梳理日本侵华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程,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2.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论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全民族抗战的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阅读分析教材和课件中的有关史料,培养学生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的原因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4. 通过学习日本侵华罪行和全民族抗战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教学难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诗歌导入这一天,凄厉的防空警报在多地拉响,这一天,我们致敬先辈,纪念逝者,这一天,是每个中国人都要铭记的日子,这一天,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

柳条湖、残历碑、警世钟……山河为证,……拂去岁月的积尘,一个民族的伤疤至今仍在渗出血丝。

不忘来路,是为了更好的砥砺前行;知史明志,激发实现中国梦的无穷动力。

一九三一年的九月十八日,是中国人不敢忘、不能忘、不会忘的日子,这一天,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十四年浴血抗战的开始。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43张PPT)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课件(43张PPT)
——蒋介石对国民党将领的训话
一. 局部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 (2)表现: a、九一八事变 ①时间:1931.9.18 ②过程: ③影响: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 的开始,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序幕。
一. 局部抗战
1、日本局部侵华 b、一二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为了转移国际 视线,并迫使南京国民政府屈服,于 1932年1月28日晚进攻上海中国守军。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2.第二次国共合作
项目 革命统一战线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历史背景 “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日本全面侵华,妄图灭亡中国。
1 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 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
群众范围 。
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
不 同
合作方式
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4、实施细菌战 日军侵华期间,践踏国际公法,实施细菌战,
残杀中国军民。
三. 日军的侵华暴行
侵华日军细菌战致患者亡者人数统计: 东北地区:第731部队和第100部队散播细菌,使疫病流行约38个市县旗,至
少致病者达5.4万余人,其中死亡约4.3万余人。 华北和西北地区:北支(甲)1855部队散播细菌,使疫病波及113个县旗,致
板垣征四郎
山本五十六、 武藤章
谷寿夫、广田 弘毅
南云造子、川岛芳子、河原操子、 中岛成子、河村菊子
从局 部抗 战到 全面 抗战
局部抗战
全面抗战 的开始
日军的侵 华暴行
九一八事变与局部抗战开始 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西安事变与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七七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南京大屠杀与殖民统治 重庆大轰炸 细菌战与慰安妇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修中外历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教案  —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修中外历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侵华战争的背景和起因,了解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如何发动侵华战争。

2.认识到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了解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创立的全国抗日战争指挥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理解全面抗战发动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到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日本侵华战争(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在奉天(今沈阳)制造“火车事故”,宣布华北“独立”,并进入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

(2)淞沪战争1932年,日军占领上海后,中国军队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抵抗,失败收场。

(3)中原大战日军进攻华北,中国军队多次反击。

热河、察哈尔战争,为全国抗战埋下伏笔。

2.全国抗战的发动和发展(1)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早晨六时,日本侵华军发动了进攻华北抗日军的全面战争,开始了长达八年的全面抗战。

(2)全国抗战的组织全国抗战胜利的前提,是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

1937年9月29日,坚决执行抗战决策的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的全国抗日军政干部会议,创立了全国抗日战争指挥系统,为全国抗战指挥和领导奠定了基础。

3.全民族抗战(1)抗战的宣传和动员全面抗战胜利的前提是全民族的抗战。

在全面抗战中,抗战宣传成为战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了集中全国人民的的力量,实行全国抗战,中共中央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在全国范围内发动了广泛、自发的民族统一战线,以构筑中国人民的民族团结力量,配合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

4.全面抗战的胜利(1)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第一次取得有益的战果,打破了几个月以来日军对淞江口的封锁。

(2)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打败日军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案例教学法四、教学建议1.可以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分别研究抗战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行总结与汇报,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修中外历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22)必修中外历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熟悉1937年淞沪抗战的背景、过程、结果;2.掌握全面抗战爆发的历史背景和意义;3.了解全面抗战中的主要战役和战果。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理解能力;2.提高学生阅读史料和资料的能力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能力。

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和历史意义;2.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全面抗战爆发的背景和意义;2.全面抗战中的主要战役和战果。

教学难点1.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学生阅读史料和资料的能力和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简单回答问题。

2.导师介绍本课的重难点。

2. 学习行动(35分钟)1.全面抗战爆发的背景和意义(20分钟)–导入:介绍全面抗战爆发前的局势;–学习: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和资料,并分析其背景和意义;–总结:导师总结全面抗战爆发的背景和意义。

2.全面抗战中的主要战役和战果(15分钟)–导入:介绍全面抗战中的主要战役和战果;–学习:学生阅读相关史料和资料,并分析其过程和结果;–总结:导师总结全面抗战中的主要战役和战果。

3. 拓展延伸(15分钟)1.学生自主拓展:学生自由查找相关资料并分享;2.互动探究:学生互相提问并回答。

4. 课堂总结(5分钟)1.导师进行课堂总结;2.学生回答问题。

四、教学评估1.导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估;2.作业:学生完成相关阅读和写作任务。

五、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教学内容比较简单,但学生的课堂表现较为轻松,课堂氛围比较活跃。

在拓展延伸环节中,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虽然部分问题涉及的知识点不够深入,但提问是学生思考的过程。

在下一节课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提问。

2024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 教案

2024年高中统编教材历史培训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 教案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局部抗战的原因和过程;(2)掌握全面抗战的背景和主要战役;(3)认识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2)运用比较法,引导学生探讨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异同;(3)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的爱国情怀;(2)认识抗日战争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地位;(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局部抗战的原因和过程;(2)全面抗战的背景和主要战役;(3)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转折点;(2)全面抗战时期的重要战役及其意义。

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2)提问: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局部抗战的原因和过程;(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局部抗战的原因和过程;(2)教师讲解全面抗战的背景和主要战役;(3)教师阐述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之间的关系。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抗日战争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2)学生发表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局部抗战的原因和过程;2.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全面抗战的背景和主要战役;3. 请学生思考:局部抗战与全面抗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体现?教师在课后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评价他人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知识掌握等方面。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统编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课时教学案: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2019级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课时教学案设计班级姓名教学内容第23 课主题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课程标准】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暴行。

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概括日本在军事、政治、经济、屠杀等方面的侵华罪行,认识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本性,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复活。

归纳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1、从历史解释的角度了解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战的开端。

从“时空观念”角度考查日军的侵华历程。

2、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把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过程。

2.结合图片、影像、遗迹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日军侵华暴行。

3、渗透家国情怀感悟在民族危机的关头,全国人民以民族利益为重的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国共合作抗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从家国情怀的角度了解日军罪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教材分析重点1、日本侵华重大事变: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及日军侵华暴行。

2、抗日救亡运动:东北抗日联军、一二·九运动。

3、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难点西安事变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学情分析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潮。

(4)1936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发展到三万余人,在共产党员、赵尚志等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牵制了大量日军。

知识问题化——学生带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完成下列问题:【问题探究一】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侵华战争材料一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案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学设计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知识填空表格,梳理本课内容的知识线索,让学生掌握本节日本侵华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历程。

2、史料实证:通过对本课史料的分析运用,培养学生分析史料、运用史料提取有效信息,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3、历史解释:注重相关历史概念的解读,绥靖政策、攘外必先安内、以华制华、三光政策等,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4、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三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原因、西安事变的意义。

4、家国情怀:通过研究日本侵华罪行和全民族抗战下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运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重点:掌握日本侵华的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2、难点:分析西安事变能够实现和平解决的原因。

教学方法讲授设计1、讲述法、讲解法;2、问题探究法;3、分析归纳法4、多媒体讲授;5、课堂小组讨论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PPT图片导入展现三十年代日本侵华罪行,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中国将领等照片,到抗日战争胜利欢庆的场景。

设问:图片反映什么历史事件,普天同庆十四载是指哪十四年?1、日本侵华(一)日本局部侵华1、日本侵华的原因:(1)已蓄谋已久(2)天下经济危机爆发,日本为摆脱窘境树立法XXX专政(3)1927年6月XXX 议召开,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

(4)有利条件:国内:XXX两党内战对峙;国民党抗战意图没有明确,没做好抗战筹办。

国际:欧XXX忙于应对经济危机,无法得空顾及日本侵华;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2、日本局部侵华的过程(1)开始:1931年,九一八事情(2)1932年,一二八事变,侵略上海(3)1932年3月,建立伪满洲国(4)1935年,华北事情设计意图让学生整体把握本节课的课程标准和进修重点。

1、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观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筛取有效信息能力。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 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抗战教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23课 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抗战教案

第23课从局部战争到全面抗战【课标要求】1.了解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

2.认识中国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史实。

【学习重点】日本侵华的原因;日本侵华罪行【学习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课堂学习】1.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富饶的中国东北地区,以农产和矿藏丰富而著称。

自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就一直觊觎这个地区。

日俄战争后,日本获取沙俄从前在东北的权益,更加助长了它的野心。

随着1910年吞并朝鲜,许多日本人“顺理成章”地把东北看作下一个征服目标。

日本人三次——1912年、1916年、1928年——策划挑唆“满蒙自治运动”,尽管这些企图归于失败,但那种“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的观念却越演越烈。

他们(日本关东军)认为1931年行动时机非常有利,因为中国正深深地陷入内部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困境。

中国共产党的威胁日趋严重,中央政府投入了一连串代价高昂的“围剿”。

大运河、长江和淮河水灾肆虐,致使中部十个省份十四万人被淹死、二十五万人流离失所,更是雪上加霜。

一、局部抗战1.原因(1)日本制造侵华事件背景:①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制定了侵略中国的总方针②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严重影响日本,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统治集团急于发动侵华战争侵华事件:①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事变,侵略中国东北(自此中国14年抗战开始)②1932年1月,日军在上海制造事变③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废帝溥仪做傀儡,在吉林长春建立。

抗日救亡:坚持抗战,领导人之一是共产党员杨靖宇中国共产党①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②1935年底,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 .的方针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又加紧策动“华北自治运动”,制造“”。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大规模游行示威,即。

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爱国将领①1933年,日军由东北向进犯,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②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以武力逼蒋抗日,发动“”,促进了中共中央方针的实现,全国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二、全面抗战的开始1.标志: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
教学设计
第23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讲解日本侵华过程,利用知识填空的表格,有利于学生梳理知识线索,清晰地掌握本节内容。

(二)日本全面侵华
1、开始标志: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
2、日本侵华的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重庆大轰炸;731细菌部队;慰安妇制度
3、日本侵华政策:
政治:以华制华,建立南京伪国民政府
经济:以战养战,对占领区经济掠夺
对战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
二、中国抗战
(一)中国局部抗战
1、抗日救亡运动(杨靖宇)
3、东北抗日联军牵制大量日军,1936年
2、1935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影响
(二)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过程:
(1)八一宣言,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2)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
(3)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背景、时间、过程、结果、意义
PPT展示材料,分析西安事变的结果及意义,认识蒋介石坚持反共的根本立场。

材料一宋美龄说:“这次事变(西安事变),决非中国既往一般称兵作乱之叛变可以比拟,而其关于国际与外交者,尤有特殊之形势,倘处理失当,即酿成民国以来空前之战祸。


——《蒋介石传》
材料二这次事变是为了要抗日救国而产生……若处置得当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

——《中共中央关于西安事变的指示》材料三蒋介石说:“此次事变,为我国民革命过程一大顿挫。

八年剿匪之功,预计将于两星期(至多一个月)可竟全功者,几全毁于一旦。


——《蒋介石传》1、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展示相关历史图片,再现历史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3、重点分析西安事变,认识中共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过程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感受国家危亡之际的民族大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