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教材分析1
哲学与人生教案分析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第一课时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时在知识体系上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围绕联系的观点,教材介绍了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
教材内容共设三目,第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际交往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必经之路。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实现自身发展有重要作用。
第二目的逻辑顺序是: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客观的。
最后得出结论: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
第三目的逻辑顺序是:人际关系无处不在→要从社会普遍联系中考察人和认识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学情简要分析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工作,工作环境中要处理的人际交往较多。
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观点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逃避、激化矛盾等问题。
(结合专业分析略)●教学目标分析1.认知目标:能举例说明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能说出联系的含义,能识别普遍联系、客观联系,能描述自身的人际交往并识别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角色;能举例说明世界在联系中存在、人生在联系中发展。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确立联系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集体意识,乐于交往。
3.运用目标:能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实例,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分解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融入集体生活,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生活情境启迪】团队合作游戏:无敌风火轮1.道具要求:报纸、胶带2.场地要求:在教学楼前的空旷场地3.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4.项目规则(1)各组(每组10人)统一在风火轮内站好,由裁判统一发布口令出发;(2)行进途中,风火轮必须垂直地面,不能将所提供的报纸剪裁、折叠,报纸必须紧密相连;(3)所有组员必须在圈内,身体的任何部分不得直接接触地面,如有违规接触地面的组员,取消比赛资格;(4)行进过程中若风火轮断裂,必须在原地修复,在裁判许可后才可以继续行进。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第一篇:《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同学们好,今天由我为大家讲述“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
在开始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能和大家一起学习这门课程,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人生是什么?老师想先问问同学们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其实人生就是由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这两个部分组成的。
我们说一个人的生命过程由他经历过的事件串接成一部“个人史”,是他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这是从现象层面的理解的,也就是现实生活;那么从意义层面理解来看,一个人生命中由他体验的意义串接成一部“情感史”,是他的自己而不是别人的,这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生活。
怎么理解这个“个人史”和“情感史”呢?简单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叫“个人史”,像我们的成长,升学,毕业工作,结婚生子等等的就组成了“个人史”。
而“情感史”指的就是我们感情世界的发展过程,比方说我们和家人的亲情,朋友的友情,还有未来将收获的爱情都是“情感史”的一部分。
总结起来,人生是一段时间,或长或短,所有的经历,现实的和感情的,构成了个人的整个人生。
在我们的书里有一则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摘苹果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有一个最重要的特征:人生就是一次无法重来的选择。
面对无法回头的人生,我们只能做三件事:郑重选择,不留遗憾:若有遗憾,理智面对,争取改变:若改变不了,就勇敢接受继续前进。
在这条无法回头的人生路上我们会遇到各种问题,有时候我们也会感到迷茫。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家庭、朋友的帮助,我们也需要知识与智慧的帮助。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门课程,哲学与人生,这中间的“哲学”就将为我们指导迷津。
那么哲学是什么?在古希腊,一般把哲学叫做Sophia(智慧),后来哲学家苏格拉底为了拉近哲学与普通人之间的关系,在Sophia前加上了Philia(爱)一词,这样哲学就成了“Philosophy”,就是“爱智慧”。
“爱”智慧,我们就要追求智慧,思考怎么追求智慧从而获得智慧,这个过程就是哲学。
1《哲学与人生》教案
1-《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章:哲学的内涵与功能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内涵使学生认识到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教学内容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索世界本质、人生意义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哲学的内涵:哲学包括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哲学的功能:哲学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道德素养、指导人生实践等哲学的价值: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定义、内涵、功能和价值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的理解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思考深度第二章:哲学的起源与发展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点培养学生对哲学历史的兴趣和尊重2. 教学内容哲学的起源: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后来传入其他文化地区哲学的发展:哲学经历了古代哲学、中世纪哲学、近现代哲学等阶段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等哲学的历史价值:哲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智慧成果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特点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哲学的异同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在历史中的演变及其原因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历史的基本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哲学历史的认识深度第三章:哲学的基本问题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哲学问题的思考和探讨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分类:宇宙观问题、人生观问题、价值观问题等哲学基本问题的方法论:辩证法、实证法、直觉法等哲学基本问题的价值:引导人们思考人生意义、提高思维能力等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分类和方法论案例分析:分析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和思考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深度第四章:哲学的分支学科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分支学科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分支学科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兴趣和探索精神2. 教学内容哲学的分支学科:伦理学、政治哲学、美学、逻辑学等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道德、政治、艺术、思维规律等哲学分支学科的价值: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提高道德素养等哲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各分支学科在历史中的演变和现状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的分支学科及其研究对象和内容比较分析:分析各分支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哲学分支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基本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哲学分支学科的认识深度第五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在第六章: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道德判断、决策制定、人际交往等哲学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价值观塑造、心灵成长、人生目标设定等生活中的哲学思考:反思日常行为、提升思维品质、培养批判精神等哲学与心理健康:哲学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方法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对个人生活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将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将对哲学的应用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度第七章: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培养学生将哲学知识运用到职业生活中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职业价值观、职业规划、工作态度等哲学对职业发展的指导:职业目标设定、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成长等职业生涯中的哲学思考:反思职业行为、提升职业素养、应对职业困境等哲学与职业心理健康:哲学对职业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及其方法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和对职业发展的指导作用案例分析:分析职业生涯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职业成长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将哲学知识运用到职业生涯中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在职业生涯中的应用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将对哲学的应用和指导作用的认识深度第八章: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哲学对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的影响哲学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哲学思想对社会制度、法律法规、道德规范等的塑造社会中的哲学思考:反思社会现象、提出社会问题解决方案、促进社会和谐等哲学与社会价值观:哲学对社会责任、公民素养、公共利益等的关注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和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案例分析:分析社会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社会问题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哲学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第九章:哲学与人类文明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能力2. 教学内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哲学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哲学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哲学思想对科技发明、文化艺术、政治制度等的影响人类文明中的哲学思考:反思文明现象、提出文明问题解决方案、促进文明进步等哲学与文明价值观:哲学对人类共同利益、社会责任、全球和平等的关注3. 教学方法讲座式教学:讲解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和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文明中的哲学实例,探讨哲学对文明发展的启示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运用哲学知识分析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和感悟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哲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的理解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运用哲学知识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哲学的内涵与功能难点解析:理解哲学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哲学的功能和价值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教学目标】1.认知:使学生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理解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是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
2.情感态度观念: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3.运用: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知识把握客观规律,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生选择的基本能力。
【教学重点】1.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和方法。
2.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人生道路。
【教学难点】1.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人生发展的现实性与可能性。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选择正确的道路,永远比跑得快更重要。
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生命,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
人生如同在池塘里钓鱼,选对池塘才能钓大鱼,在错误的地方垂钓,肯定钓不到想要的鱼。
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家萨特说过一句富于哲理的话:人有选择的自由,但是没有不选择的自由。
这位大师的话道出了这样一个真理:人生处处有选择。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通过短文让学生了解人生必须要选择,并思考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运用教材第2页中“小赵从事农机维修成功”的事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导入本课的学习,引入客观实际的教学内容。
<新课讲授>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公元前638年11月初一,宋楚两军在泓水(今河南柘城北)相遇。
宋军的数量小于楚军,处于劣势。
但是宋军占据了河边的有利地形,在楚人还没渡完河的时候,宋军已经列阵完毕。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第三章:道德哲学与人生道德3.1 理解道德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3.2 探讨道德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3.3 分析人生道德的选择和判断第四章:人生哲学与人生意义4.1 理解人生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4.2 探讨人生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4.3 分析人生意义的追求和实现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和内容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意义5.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第六章:哲学思维与问题解决6.1 理解哲学思维的特点和方法6.2 探讨哲学思维在问题解决中的应用6.3 分析哲学思维对个人成长的影响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审美7.1 理解美学的概念和作用7.2 探讨美学在人生中的意义7.3 分析人生审美的培养和体验第八章:宗教哲学与人生信仰8.1 理解宗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8.2 探讨宗教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8.3 分析人生信仰的形成和影响第九章:社会哲学与人生社会9.1 理解社会哲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9.2 探讨社会哲学在人生中的作用9.3 分析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第十章:当代全球伦理问题及其哲学思考10.1 理解全球伦理问题的概念和特点10.2 探讨全球伦理问题对人生的影响10.3 分析哲学在全球伦理问题解决中的作用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一:哲学与人生的关系理解哲学的概念和作用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分析哲学对人生的影响难点一:哲学对人生的具体影响哲学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和观念体系,如何具体影响个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形成。
重点二:人生的价值观理解价值观的概念和作用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塑造和影响难点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和塑造如何在多元价值观的社会环境中,形成和塑造自己的价值观。
中职《哲学与人生》校本教材
中职《哲学与人生》校本教材
《哲学与人生》是一本中职学校的校本教材,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关系,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人生观。
以下是该教材的一些主要内容:
1. 什么是哲学:介绍哲学的定义、历史和主要流派,让学生对哲学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2. 人生观的形成:探讨个人经历、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如何影响人生观的形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
3. 物质与意识:介绍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让学生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以及这对他们的人生观有何影响。
4. 人生选择:通过分析一些人生的重要决策,如职业选择、恋爱和婚姻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做出明智的选择。
5. 道德与伦理:探讨道德和伦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应用这些概念。
6. 幸福观:介绍不同的幸福观,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并鼓励他们追求自己的幸福。
7. 信仰与人生:探讨宗教信仰对人生的影响,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信仰体系,并思考自己的信仰。
8. 人生意义:通过分析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意义。
9. 自我实现:介绍如何通过自我实现来提升自己的人生质量,鼓励学生追求个人成长和发展。
10. 社会责任感:探讨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对社
会的贡献和责任。
总的来说,《哲学与人生》是一本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教材,通过学习哲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哲学与人生》教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哲学与人生》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哲学与人生》教案1【教学目标】1.认知:掌握发展的含义与实质;正确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关系,在人生发展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
2.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3.运用: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处理好顺境和逆境的关系,提高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战胜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3.情感态度观念: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和逆境,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难点】1.顺境、逆境的联系与转化。
2.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逆境和挫折。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课前准备】让学生搜集有关逆境中成才的事例。
调查不同行业人士的工作压力情况。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录像:神七问天设问:“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以上名人警句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给我们哪些人生启示?学生:讨论,回答(略)教师:(小结)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显现的过程,更是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过程。
中国的“飞天”梦想的逐步实现,是中国航天人和全国人民不断奋斗、不懈追求的过程,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首访太空,到20xx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携手问天,6年间的6次飞行如同6个台阶,一次次,在浩瀚的太空中铭刻下中国人的印记。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含义与作用1.2 探索人生哲学的意义和价值1.3 分析哲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1.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第二章: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2.1 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2.2 探讨道家思想的宇宙观与人生观2.3 学习佛家思想对人生痛苦的解答2.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第三章:西方哲学的演变3.1 掌握古希腊哲学的基本思想3.2 了解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要流派3.3 分析西方哲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3.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提升全球视野。
第四章: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4.1 探索人生意义的多种可能性4.2 分析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与影响因素4.3 讨论实现人生价值的方法与途径4.4 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五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1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5.2 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生活中的实践5.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发展中的作用5.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第六章:道德哲学与人生伦理6.1 探讨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6.2 学习人生伦理的原则与标准6.3 分析道德行为与道德判断6.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伦理素养,提升道德判断力。
第七章:美学与人生境界7.1 理解美学的内涵与作用7.2 探索人生境界的提升与美学的关系7.3 分析艺术作品对人生的影响7.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和鉴赏能力,提升人生境界。
第八章:信仰与人生意义8.1 探讨信仰的含义与类型8.2 学习信仰对个人人生的影响8.3 分析无神论与有神论对人生的影响8.4 课程思政目标:培养学生对信仰问题的理解和尊重,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第一章: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1 理解哲学的定义和特点1.2 探讨哲学与人生的关系1.3 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第二章:人生的价值观2.1 理解价值观的定义和作用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价值观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人生中的体现第三章:人生的目标与意义3.1 探讨人生目标的设定和追求3.2 理解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3.3 引导学生思考并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第四章:人生的道德观4.1 理解道德的定义和作用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的人生道德观4.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道德行为中的体现第五章:人生的心理健康5.1 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5.2 探讨哲学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第六章:人与社会的关系6.1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6.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个人与社会的看法6.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与社会关系中的体现第七章:人生的工作与职业规划7.1 探讨工作与职业对人生的意义7.2 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工作观与职业规划思想7.3 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价值观制定职业规划第八章:人生的婚姻与家庭观念8.1 理解婚姻与家庭的定义和作用8.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婚姻与家庭的看法8.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婚姻与家庭关系中的体现第九章:人生的成功与挫折9.1 理解成功与挫折的定义和意义9.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成功与挫折的看法第十章:人生的信仰与精神追求10.1 理解信仰的定义和作用10.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对信仰和精神追求的看法10.3 引导学生培养个人信仰和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品质第十一章:人生的成长与自我提升11.1 理解个人成长的过程与重要性11.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个人成长与自我提升的观点11.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想制定个人成长计划,提升自身能力第十二章:人生的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12.1 理解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含义和重要性12.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的观点12.3 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社会责任与公民意识中的体现第十三章:人生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3.1 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对人生的影响13.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13.3 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第十四章:人生的比较与跨文化理解14.1 理解跨文化比较的意义14.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跨文化理解和比较的观点14.3 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第十五章:人生的反思与终身学习15.1 理解反思在人生中的重要性15.2 探讨不同哲学流派关于反思与终身学习的观点15.3 引导学生培养反思习惯,终身学习,实现人生价值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哲学思想来指导个人成长和发展。
浅析中职生课程《哲学与人生》
浅析中职生课程《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是一门中职生必修的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而设立的。
本文将就这一课程进行浅析。
哲学是一门最基本和最普遍的学科之一,它是指对于世界、人生和社会本质与规律的思考和认识。
哲学的核心是思辨精神,这种精神不是依靠手中的工具,而是依靠一个清醒的头脑。
哲学的目的是解决世界、人生等方面的根本问题。
哲学的研究对象通常被分为知识、存在、价值和精神等四个方面。
其中知识方面主要是关于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存在方面主要是关于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
价值方面主要是关于人类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
精神方面主要是关于人类精神世界和心理状态。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历史和发展,掌握哲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他们对于世界、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本门课程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哲学的基本概念、哲学史、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宗教哲学等方面。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讲解、讨论等方式来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问题探究和思辨活动。
同时,本门课程还要求学生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1.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逻辑推理和合理思考解决问题。
2. 创新能力:能够运用创造性想象和创新思维解决现实问题。
3. 表达能力:能够以清晰、流畅、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4. 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哲学与人生》教案第1课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与人生》教案课时分配表让军为现支来来!课题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课时2课时(90min)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了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思政育人目标:用哲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了解世界,判明客观实际,并在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并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App教学设计第1节课:课前任务一考勤(2min)一新课预热(5min)一互动导入(5min)T传授新知(33min)第2节课:名言导入(3min)一传授新知(17min)一课堂讨论(10min)一探索训练(10min)T课堂小结(3min)一作业布置(2min)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课前任务■【教师】布置课前任务,和学生负责人取得联系,让其提醒同学通过APP或其他学习软件,完成课前任务请大家思考你印象中的马克思是什么样的?■【学生】完成课前任务通过课前的预热,让学生了解所学课程的大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考勤(2min)■【教师】使用APP,让学生登录签到■【学生】使用APP签到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新课预热(5min)■【教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简单互动■【学生】聆听、互动■【教师】介绍介绍课程定位、内容安排、考核要求等■【学生】聆听、记录、了解通过老师自我介绍,与学生相互熟悉,并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的大致内容和考核要求互动导入(5min)■【教师】用歌曲案例进行导入2016年,一首说唱歌曲《马克思是个90后》火了,其歌词写道:"不为了权不为了钱,但是为了信仰我们一往无前……像叶孤舟行在山丘,那样地为真理争斗,像他一样疾恶如仇,像他一样不屑权谋。
"这首歌指出了马克思和当代青年人之间的诸多共通之处:同样个性张扬,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同样干净、单纯,世界里没有灰色地带,喜欢或讨厌,泾渭分明,从不含糊;同样敢于尝试,敢于否定自己,为真理而斗争,为理想而奋斗。
带课程思政目标的《哲学与人生》全本教案
一、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一章教案1.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理解哲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讨人生价值的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与生活的关系(3)哲学的任务1.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定义与功能(2)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1.4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1.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任务。
(3)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哲学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体会哲学的价值。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6 课后作业二、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第二章教案2.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哲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哲学发展脉络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2.2 教学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3 教学重点与难点(1)哲学的基本问题(2)哲学的历史演变2.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历史举例法和小组讨论法,帮助学生掌握哲学基本问题和历史演变,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2.5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在历史中的地位。
(2)新课导入:介绍哲学的基本问题,阐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演变。
(3)历史举例:分析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和学说,展示哲学的发展脉络。
(4)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哲学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心得体会。
1-《哲学与人生》教案
一、教案主题:《哲学与人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哲学的功能和任务。
2. 培养学生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提高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哲学的定义与起源:哲学的定义,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哲学的功能与任务:哲学的功能,哲学的任务。
3. 人生问题概述:人生问题的含义,人生问题的主要方面。
4. 人生观与价值观:人生观的定义,价值观的定义,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关系。
5. 道德观及其在人生中的作用:道德观的定义,道德观在人生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哲学的定义、起源和发展历程,人生问题概述,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含义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人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哲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人生问题的思考深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教学章节:《哲学与人生》的实践应用1. 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哲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如何运用哲学思考方式解决个人问题,如何在职场中运用哲学思维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等。
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
3. 教学评价:小组讨论表现、课后实践报告。
学生需要提交课后实践报告,描述他们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的哲学知识。
七、教学章节:《哲学与人生》的不同文化视角1. 教学内容:本章节将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哲学观念和人生观,包括东方哲学、西方哲学等。
2.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哲学与人生-第1课 第一框《哲学的智慧》教案
第1课第一框教案一、教学分析【课题】哲学的智慧【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时数】1课时【教材选用】中等职业学校教科书《思想政治基础模块哲学与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是中职高二学生。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思想政治素养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通过初中和前两个学期思政课程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对哲学理论也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这为本课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无论是作为在校学生,还是日后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学生在成长成才、三观塑造、科学思维训练以及处理自身与外在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需要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引,所以学生对本课学习有内在需求。
但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还处在零碎的感受阶段,缺乏系统性、学理性认知,同时社会中一些功利化、庸俗化的现象和虚无主义思想也对一些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让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知到信继而行,这是本课教学会面临的问题。
【教学目标】(第1课)1.政治认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强化时代方位感、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掌握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职业精神: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历史使命,认可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领会“学习哲学,终身受用”的道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追求和国家利益统一起来,展现自身价值,谱写灿烂人生。
3.法治意识: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法学具有指导意义,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培养法治意识;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增强法治思维能力,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哲学与人生教案》
《哲学与人生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流派及其对人生的影响,引导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和方法思考人生问题,提高人生素养和价值判断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几种主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哲学的方法思考人生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哲学的基本概念1.1 哲学的定义1.2 哲学的基本问题1.3 哲学的学科特点2. 哲学思想流派2.1 古代哲学流派2.2 近现代哲学流派2.3 当代哲学流派3.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1 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定义3.2 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3.3 哲学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三、教学安排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哲学的基本概念第5-8课时:哲学思想流派第9-12课时:哲学与人生的关系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思考题和论文,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程考试:设置课程考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哲学与人生》,作者:,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
2. 辅助材料:相关哲学家的原著、案例分析、视频资料等。
3. 教学平台: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教学平台进行课堂讨论和资源共享。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哲学大师的演讲视频或提出引人深思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哲学思考的氛围。
6.2 主体讲解:详细讲解哲学的基本概念、思想流派及其对人生的影响,结合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
6.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某个哲学问题或观点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哲学与人生说课稿范文
哲学与人生说课稿范文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学生就像是一群即将踏上奇妙人生之旅的探险家。
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有自己的想法,但又常常在生活的迷雾中迷茫。
他们在这个年龄段,思维活跃,喜欢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像“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之类的。
他们缺乏系统的哲学思维训练,有时候会陷入片面的、感性的思考。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引导他们用哲学的眼光去拨开迷雾,看清人生的道路。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哲学概念和哲学观点,比如辩证法中的矛盾观点。
就像给他们的知识宝库增添新的宝贝,让他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从哲学的知识库里找工具来分析。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哲学思维分析人生问题的能力。
这就好比是给他们一把利剑,让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像选择职业、处理人际关系等的时候,能够挥剑斩乱麻,做出明智的决策。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让他们明白,人生就像一场充满惊喜和挑战的冒险,哲学就是他们的导航仪,有了正确的导航,就能在人生的大海上扬帆远航,不惧风浪。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哲学原理在人生中的具体应用。
这就像是武功秘籍中的关键招式,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在人生的江湖里立足。
例如,懂得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知道自己的行为和周围的人和事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只考虑自己。
2.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抽象的哲学概念并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
哲学概念有时候就像天上的星星,看着挺美,但有点遥远和神秘。
要让学生把这些概念真正融入到自己的思考中,就像把星星摘下来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一样,这可是个不小的挑战。
五、教学方法。
1. 案例教学法。
就像讲故事一样,把生活中的实例搬到课堂上来。
比如说,讲“塞翁失马”的故事来解释辩证法中的福祸相依。
通过这些生动的案例,学生就像在看一部部精彩的小电影,轻松地理解那些枯燥的哲学知识。
2. 小组讨论法。
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些人生中的热点话题,像“大学生创业是机遇多还是挑战多”。
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完整版)
01
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 不逃避、不抱怨。
02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 法和途径,主动寻求帮 助和支持。
03
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 节,保持自信和乐观的 态度。
04
从挫折和困难中汲取经 验和教训,不断成长和 进步。
07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哲学的定义、起源与发展 历程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 生活情趣。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人生中的 各种现象和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本课程选用中等职业教育 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哲学与人 生》(高等教育出版社),该教材以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结合中职学 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 用性。
学会提问和质疑
不盲目接受他人观点,学会从不同角度提出 问题并寻求答案。
多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
尝试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运用多种思维方 式进行分析。
勇于尝试和创新实践
将创新想法付诸实践,通过不断尝试和调整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06
情感教育与心理健康
情感教育目标及实施方法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 观和道德观,形成健 康的人格和良好的情 感品质。
近代哲学
强调理性、科学和经验,对传统观念进行批判和反思。代 表人物有笛卡尔、斯宾诺莎、洛克等。
中世纪哲学
以基督教神学为主导,探讨信仰与理性的关系、灵魂不朽 等问题。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现代哲学
包括分析哲学、大陆哲学等,关注语言、意义、存在等问 题,对现代科学和社会进行反思。代表人物有维特根斯坦 、海德格尔等。
浅析中职生课程《哲学与人生》
浅析中职生课程《哲学与人生》《哲学与人生》是中职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引导学生审视人生、思考人生意义,提升个体的人格魅力和社会责任感。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习价值等方面对《哲学与人生》进行浅析。
谈及课程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主要包含哲学基本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哲学思考、生活中的伦理道德等方面。
通过对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和思想流派的介绍,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哲学观点和思维方式,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
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哲学思考,学生可以观察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加深对生活的思考和认识。
生活中的伦理道德是《哲学与人生》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效果的关键因素。
在教学方法上,《哲学与人生》采用了多种形式,如讲授、讨论、实例分析等。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传授者,更是学生的引路者和启蒙者。
在讲授环节,教师应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哲学基本概念和思想内涵,引导学生对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在讨论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展开自由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在实例分析环节,教师应该选取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通过哲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使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接受和应用课程中的知识,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谈及学习价值。
《哲学与人生》作为中职生的必修课程,其学习价值不容小觑。
哲学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智慧之树,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引导学生拓展视野,提升自我修养。
哲学与人生课程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更具有判断力和逻辑思维,更能够从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解决问题。
通过对哲学与人生的认识,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哲学与人生》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哲学与人生》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理解哲学与人生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和探索能力,提高他们的人生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1. 哲学的定义和功能2. 哲学与人生的关系3. 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教学难点:1. 哲学的思考方法2. 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教学PPT或黑板3. 教学活动所需辅助材料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哲学名言或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发学生对哲学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哲学的定义和功能,思考哲学与人生的关系。
3. 课堂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哲学的理解和哲学在人生中的应用。
4.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哲学的定义、功能和与人生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5. 案例分析(10分钟)教师呈现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课堂讲解(20分钟)教师讲解哲学思考方法及其在人生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哲学思考方法的理解和应用。
4. 实践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哲学原理,提高人生素养。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哲学在人生中的实际应用。
三、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哲学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的指导作用。
2. 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运用所学的哲学原理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因反思活动而思想 深刻。作为反思性的 思维活动,哲学以批 判性思维为己任,思 索时代、现实、社会 以及个人的局限性, 使人们的眼睛不断投 向更加理想的境界, 因而哲学能够拓展人 们的视野,从而提升 人们独立或自主思考 的能力,提升人们观 念和实践创新能力。
4、因辩证思维而头脑灵 活。作为提倡辩证思维的 唯物辩证法,哲学可以帮 助你在变化无常的生活和 工作中把握基本的方向和 立场。
2.从《哲学基础知识》到《哲学与人生》 第三轮课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的意见》颁布;2007年,党的十七大对学校 德育工作以及德育课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 要求。
对第二轮德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有关专家一直进 行跟踪。各地对这一轮德育课的基本课程设置和内 容是认同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得到加强,职业教育 的特色较为突出,同时,各地也反映,德育课课程 学科性偏强,与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联系不够紧密 ,教学安排和教学方式与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 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变革还不相适应。大家普遍认 为,近几年来,我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 化,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党和国家对职业学校 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深化德育课 课程改革。
二是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本轮课改将现行的“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经济政治基础知识”、 “哲学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4门必修课 调整为“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 “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从德育课 的任务和课程设置可以看出,本轮课改在强调思想 政治教育的同时,加重了职业生涯教育、法制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 点,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 成。
8、因追求智慧而生 活豁达。作为爱智慧 的思维活动,哲学尽 管不能垄断智慧,但 却是爱智慧的代表, 它可以帮助你摆脱无 谓的烦恼。 。
三、课程的总目标与课程特点
1.课程总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 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 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 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 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 奠定思想基础。
二、为什么要开设《哲学与人生》课程
“人生论是中国哲学之中心部分…可以说中 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 问题的。”(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大纲》) “哲学的起点是由于人生切要的问题,哲学 的结果,是对于人生的适用。人生离了哲学, 是无意义的人生;哲学离了人生是想入非非 的哲学。现在哲学家多凭空臆说,离得人生 问题太远,真是上穷碧落,愈闹愈糟!” (胡适1923的一次演讲)
价值论 与人学
创 造 人 生 价 值
第 五 单 元 在 社 会 中 发 展 自 我
人生选择
人生态度
人生实践
人生理想
人生价值
五、教材的呈现方式
本册教材分为单元、课题、框题、目题四个层次。 单元和课题下面有一段简洁的导语,告诉学生学习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便把同学引入该主题 的探究领域。 每个单元设有3课,每一课由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活 主题构成课文的主题内容。课题下设的导言具有承 上启下的作用,也讲明了本课的主题。 每一课设2个框题,每一框大致是一个课时的内容。 每一框题下设2~3个目题,目题下面的内容分为正 文和辅助文两部分。
“人生感悟”多是结合一个故事,引出一个 问题或人生的道理。 “名人名言”引入一段名人隽语,用最简洁 的语言,阐发最深刻的道理。这一栏目增加 了教材的文化气息和可读性。 每一课后还有“基本概念”“要点提 示”“思考·练习·活动”,便于学生复习与掌 握本课内容
六、有效地使用新教材
6
实现教材观与学生观的统一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要深浅适度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跳出学科知识体系的框架 准确理解、 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的精神
(1)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观点和方法为知识载体和基本线索(学 哲学)
哲学既是知识又是智慧和方法,是关于自然 、社会、思维和人生的活的学问,“哲学与 人生”课中的“哲学”,使哲学的这种特点 得以充分体现,给教师和学生联系人生实际 留下了充裕的空间。
(2)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要的人
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用哲学) 从哲学基础知识引申出方法,又从哲学 方法引申出人生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与教材分析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 《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主编 程光泉博士
一、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的发展
1.从“政治课”到“德育课” 第一轮课改: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关于中 等职业技术学校政治课课程设置的意见》,构建了 既有别于普通高校,又有别于普通中学的中等职业 学校政治课课程体系。在此以前,中等职业学校没 有自己完整的德育课课程体系,3类学校(普通中 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的德育课基本是参照普 通高校政治理论课和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而设置的。
三是强调了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职 业教育的特点,适应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职业教 育培养模式的变化,更多地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 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并通 过开展技能竞赛、仪式庆典、文化艺术等活动,把 德育与职业活动、学生活动相结合,发挥学生主体 作用,改变“重理论传授,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 式,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 新,“三贴近”原则就不能落到实处,课程的针对 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就会受到影响。
四、课程的基本结构
1.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 路 2.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人生态 度 3.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发展的 能力 4.顺应历史潮流,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5.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哲学与人生》整体结构
物质观 脚 第 踏 一 实 单 地 元 走 好 坚 人 持 生 从 路 实 际 出 发 , 辩证法 树 第 立 二 积 单 极 元 的 人 用 生 辩 态 证 度 的 观 点 看 问 题 认识论 一 第 提 三单 高 元 人 生 坚 发 持 展 实 能 践 力 与 认 识 的 统 历史观 立 第 崇 四 高 单 人 元 生 顺 理 应 想 历 史 潮 流 确
四是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种树先培其根,树人先 育其心。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加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的重要方 面。根据中职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 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 受挫折的能力,他们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社会生 活的环境。所以本轮课改将心理健康纳入了德育课 课程体系。
第二轮课改: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 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 议,并作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同年,国务院批转的教育 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了 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 第二轮德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 并启动。
2001年,教育部印发《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 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把“政 治课”改为“德育课”,把职业指导列为必 修内容,必修课程从原来的9门精简为“职业 道德与职业指导”、“哲学基础知识”、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 识”4门,进一步突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同 时颁布了德育课4门必修课程的教学大纲(试 行)。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 一座庙,其他地方都装饰得很富丽堂皇,却 没有至圣的神那样。(黑格尔) 如果把哲学理解为在最普遍和最广泛的形式 中对知识的追求,那么,哲学显然就可以被 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爱因斯坦)
哲学有什么用?
1、因逻辑分析而 言行条理。作为方 法论哲学能够从根 本上提升人们条理 化思维、讲话和行 为的能力。
2.课程的课点
1.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 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为知识 载体和基本线索—学哲学 学哲学。 载体和基本线索 学哲学。 马哲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马哲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以分析和解决中职学生 以分析和解决中职学生 的人生发展中的切要的问 题为主题和落脚点—用哲 题为主题和落脚点 用哲 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层次结构
单元
课题
框题
目题
正文都构成层次分明的逻辑主干,也是学习 的主体内容,辅文是对正文的补充、例示、 说明、解释,以便使教材内容丰富多彩。
辅文: “各抒己见”设置一个情景,提出一个问题, 引出正文,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过度性环节。 “点击链接”是对事例、资料、数据的引述, 意在进一步说明、阐示正文的观点。本栏目 链接某些重要的背景资料或知识,帮助他们 理解正文提出的问题,旨在扩展学生思考和 理解的范围,拓宽学生的眼界,并且培养他 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
0
5
4
3
2
1
熟悉教材
理解教材
应用教材
提升教材
七、《哲学与人生》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选择积极的、有为的人生 教师要选择积极的、
教师的境界有多高,就会带着你的学生走多远。 教师的境界有多高学生心灵的教育。 德育必须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
重视应用激情的感染作用
我的人生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 即使命运从不发芽,我不惋惜千百次播种 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 即使花朵结不成果实,我不遗憾千百次凋零 信念告诉我的人生 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 没有比脚再长的道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峰 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 即使永远找不到大海,我不停息寻觅的歌声 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 即使脚印被风雪掩埋,我也珍爱走过的路程 无愧无悔才是人生 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 朝着地平线匆匆走去,让世界评说我的背影
5、因憧憬理想而满 怀希望。作为根本性 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哲学为人类以及为每 个人的存在、生活、 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 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