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合集下载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I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炼钢生产企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 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排放控 制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以转炉、 电炉为主要冶炼设备的炼钢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 核、 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也适用于 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不适用于评价高合金钢等特殊钢种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 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456 GB 21256 GB 28664 GB 32050 GB 50632 GB/T 24001 GB/T 23331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炼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电弧炉冶炼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2
4 评价指标体系 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 1~表 2。
3
表 1 转炉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3 指标项 转炉公称容量,t 炉衬寿命,炉 转炉煤气净化装置 分权重值 0.20 0.08 0.20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1.0) 200 t 以上转炉配置率≥60% ≥15000 采用干法除尘技术 Ⅱ级基准值 (0.8) 150 t 以上转炉配置率≥60% ≥13000 采用改进型湿法除尘技术 配备转炉一次烟气、二次烟气除 尘设施;铁水预处理、炉外精炼 装置、上料系统设有除尘设施 Ⅲ级基准值 (0.6) 100t 以上转炉配置率 100% ≥10000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钢铁标准网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钢铁标准网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初稿)编制小组二〇一〇年四月目录1.前言 (1)1.1标准编制出台的背景 (1)1.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3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 (3)2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3)2.1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3)2.1.1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3)2.1.2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2.1.3 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3)2.2国外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8)2.2.1国外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8)2.2.2国外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1)3 编制过程 (23)4 适用范围 (25)5 标准编制指导思想 (25)6 标准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26)7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28)7.1编制方法 (28)7.2编制技术路线 (29)8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31)8.1定量考核指标框架体系的确定 (31)8.2定性考核指标框架体系的确定 (31)9 指标内容的确定 (34)9.1定量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34)9.1.1 焦化工序 (34)9.1.2 烧结 (35)9.1.3 球团工序 (36)9.1.4 炼铁工序 (37)9.1.5 炼钢工序 (38)9.1.6 轧钢工序 (39)9.1.7 联合企业 (41)9.2定性指标内容的确定 (41)10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42)11 标准实施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43)12 标准实施建议 (44)13 反馈意见及处理说明 (44)附件: (44)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1.前言1.1标准编制出台的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工信部节能司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2007年6月)有关要求,在已发布《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国标委工一[2007]54号)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4日发出《关于报送2009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向各行业协会征求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项目,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发展部的牵头组织下,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经由中国钢铁协会向工信部提出了编制《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的申请,在获得工信部正式批准后,于2009年4月1日开始启动标准编制工作,按工信部进度要求计划于2009年12月31日完成标准编制工作。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高炉出铁场平台应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闭高炉环境除尘及矿槽除尘配备有齐全的除尘装置确保无可见烟粉尘外逸炉顶均压煤气回收011采用该技术资源与能源消耗035kgcet018380390400高炉燃料比kgt014495515530入炉焦比kgt011315340365高炉喷煤比kgt011170155140入炉铁矿品位015600585570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项权重值序号指标项分权重值级基准值10级基准值08级基准值06003300200150炼铁金属收得率006950900880014060912水重复利用率008980975970污染物排放控制015kgt027010203二氧化硫排放量kgt013006010012氮氧化物以二氧化氮计排放量kgt013020030038027300320350资源综合利用010高炉煤气放散率04002051003010010099高炉瓦斯灰泥回收利用率02010010095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010配备余热回收装置并利用清洁生产管理010015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015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015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015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指标项权重值序号指标项分权重值级基准值10级基准值08级基准值06005建有环境管理体系并取得认证能有效运行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指标体系 ................................................................................................................................2 5 评价方法 ........................................................................................................................................6 6 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7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附件五: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目录前言 (1)1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 (2)2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2)3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评价基准值及权重分值 (14)4铝工业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26)4.1定量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6)4.2定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 (28)4.3企业清洁生产综合评价指数的考核评分计算 (28)4.4铝行业清洁生产企业的评定 (29)5指标解释 (29)前言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铝工业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氧化铝厂、电解铝等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作为创建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的主要依据,并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两级,即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清洁生产先进企业”和代表国内一般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中国铝业公司起草。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本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铝行业,包括氧化铝厂、电解铝厂、铝用碳素厂(含阳极和阴极)。

2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与内容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度量性,本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大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有关推行清洁生产的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资源环境保护政策规定以及行业发展规划选取,用于定性考核企业对有关政策法规的符合性及其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情况。

钢铁联合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指标表

钢铁联合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指标表

钢铁联合企业清洁生产评价体系技术指标表

污染物
说明:1、表中对生产装备配置率的设置,是在满足生产装备大型化,高效化、自动化、信息化条件下对企业生产装置配置提出的要求;2、表中带“*”的指标为限定性指标,具体指标为炼铁工序能耗、生产用新鲜水量、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环境污染事故预防等6项指标;3、表中吨钢产品污染物排放量中不包括自备电厂的排放量;4、表中生产用新鲜水量指标不包括自备电厂;5、标有①的熄焦装置三级指标栏中,用于低水分熄焦装置的焦化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其处理后的水质应执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相关规定要求。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87163c64-7165-11ec-b783-7cb59b590d7d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促进钢铁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用于评价钢铁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根据综合评价得分,指标体系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代表国内先进水平的“先进清洁生产企业”和代表国内总体水平的“清洁生产企业”两个层次。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该指标体系每3~5年修订一次。

本指标体系由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起草。

该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解释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适用范围该评价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行业,包括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组成的长流程生产企业,以及电炉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组成的短流程生产企业。

2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根据清洁生产的原则要求和指标的可测性,将该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定量评价和定性要求两部分。

定量评价指标选取了有代表性的、能反映“节能”、“降耗”、“减污”和“增效”等有关清洁生产最终目标的指标,建立评价模式。

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实际达到值、评价基准值和指标的权重值进行计算和评分,综合考评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状况和企业清洁生产程度。

定性评价指标主要根据国家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政策选择,资源环境保护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对企业遵守相关政策法规和实施清洁生产的情况进行定性评估。

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分为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为普适性、概括性的指标,二级指标为反映钢铁企业清洁生产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内容具体、易于评价考核的指标。

考虑到长流程生产企业和短流程生产企业在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上的差异,该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这两类企业的实际生产特点,在二级指标的内容、评价基准值和权重值的设置上存在一定差异,使其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修订计划

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修订计划

附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修)订计划(第二批)序号所属行业名称承担单位立项依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十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八) 1 2 畜牧业 畜禽养殖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淡水养殖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北京五月华夏管理技术中心内陆养殖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农业部关于做好2015年畜禽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 (农医发[2015]2号) 3 屠宰与肉类加工 畜禽屠宰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4 5 发酵行业(味精)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发酵行业(酵母)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6 发酵行业(柠檬酸)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7 8 发酵行业(酱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发酵行业(黄原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发酵行业(木糖醇)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葡萄酒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白酒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9 10 11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酒的制造 纺织业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1213 14啤酒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皮革制品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七)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中国印染行业协会、北京服装学院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皮革、毛皮、羽毛与其制品和制鞋业1序号所属行业名称承担单位立项依据151617181920 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家用洗涤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甲苯二异氰酸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苯乙烯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硫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七)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中国硫酸工业协会硫酸锌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染料中间体H酸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2122232425262728 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橡胶助剂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粘胶纤维工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六)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六)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五)纤维素纤维原料与纤维制造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北京服装学院合成纤维制造业(维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合成纤维制造业(氨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合成纤维制造业(锦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合成纤维制造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合成纤维制造业(聚酯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合成纤维制造业(再生涤纶)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橡胶制品业轮胎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序号所属行业名称承担单位立项依据玻璃纤维和玻璃纤维2930313233343536 玻璃纤维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增强塑料制品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铜冶炼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锡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原生有色金属行业钛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辽宁省本溪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电解铝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铅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钢铁行业(烧结)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九、十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五、九、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炼铁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五、九、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五、九、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37炼钢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五、九、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38 钢压延加工钢铁行业(铁合金冶炼)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五、九、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3940 铁合金冶炼家用电力器具制造家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电器电子产品有害物质限制使用管理办法》(发展改革委、3序号所属行业 名称 承担单位 立项依据科技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 局2016年第32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八、 九)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北京矿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 41 42再生铝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再生汞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研究总院划(二十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 划(二十一)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再生有色金属行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十一)43 4445 再生铜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多金属危险废物资源综合利用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业服务业 富阳申能固废环保再生有限公司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七、八)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东江环保含铜废液处理处置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环境保护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五、七、八)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46 47洗染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 中国轻工业清洁生产中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九)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住宿和餐饮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农用地膜污染治理分会、内蒙古农业大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清洁生产的意见》(农科教发〔2011〕11号)48 49 农业 其他农用地膜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油气管道输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第三、五条)4。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钢延压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3
表 1 钢铁行业(热压延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0.25 3 4 5 1 资源与能源 消耗 0.25 2 3 1 产品特征 0.05 2 1 2 污染物排放 控制 3 0.20 4 5 6 钢材质量合格率,% 废水排放量*,m3/t 产品 化学需氧量单位排放量, kg/t 产品 石油类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颗粒物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二氧化硫单位排放量,kg/t 产品 氮氧化物单位排放量,kg/t 0.40 0.30 0.15 0.15 0.10 0.15 0.15 二级指标 加热炉余热回收 热轧薄板、 棒线连铸坯热送 热装技术 辊道连接保温设施 采用轧机烟气净化处理技 术 加热炉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主轧线工序能耗(中厚板/ 棒线/热轧薄板)*,kgce/t 产品 燃气消耗(中厚板/棒线/热 轧薄板),kgce/t 产品 吨产品新水消耗, m3/t 产品 钢材综合成材率,% 分权重值 0.40 0.20 0.20 0.12 0.08 0.40 0.36 0.24 0.60 45/48/48 39/32/40 ≤0.60 棒线/热轧薄板≥99 中厚板≥90 棒线/热轧薄板≥99.8 中厚板≥97 ≤0.20 ≤0.006 ≤0.0002 ≤0.019 ≤0.02 ≤0.10 二级指标 Ⅰ级基准值 (1.0) 双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化冷却 热装温度≥600℃,热装比≥40%,热 轧薄板采用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 采用该技术 Ⅱ级基准值 (0.8) 单预热蓄热燃烧+加热炉汽 化冷却,或双预热蓄热燃烧 热装温度≥400℃, 热装比 ≥30% 采用该技术,并稳定达标 采用低氮燃烧 48/53/50 43/35/42 ≤0.75 棒线/热轧薄板≥98 中厚板≥89 棒线/热轧薄板≥99.5 中厚板≥96 ≤0.30 ≤0.015 ≤0.0009 ≤0.025 ≤0.05 ≤0.15 53/58/53 47/39/45 ≤0.90 棒线/热轧薄板≥97 中厚板≥88 棒线/热轧薄板≥99.0 中厚板≥95 ≤0.40 ≤0.020 ≤0.0012 ≤0.050 ≤0.07 ≤0.17 Ⅲ级基准值 (0.6) 单预热蓄热燃烧或加热炉 汽化冷却 热装温度≥300℃, 热装比 ≥20% -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指导和 推动钢铁行业高炉炼铁工序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和避免污染物 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 “指标体系”) 。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总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 Ⅰ级代表国际清 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 、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姜琪、李艳萍、熊樱、买帅、吕杰、杨奕、刘锟、杨宝玉、 吴礼云、张青玲、刘玉忠、张昕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4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指标项 分权重值 Ⅰ级基准值 (1.0)
二级指标 Ⅱ级基准值 (0.8) 建有环境管理体系,能有效运行; 完成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 理方案≥80%,达到环境持续改进的 要求;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 作业文件齐备、有效 Ⅲ级基准值 (0.6) 建立有环境管理体系,能有效运 行;完成年度环境目标、指标和环 境管理方案≥60%,部分达到环境 持续改进的要求;环境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及作业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表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1 2 3 4 生产工艺 及装备 5 指标项 高炉炉容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装 置配置率,% 高炉煤气干法除尘配 置脱酸系统,% 高炉炉顶煤气余压利 用(TRT 或 BPRT) 装置配置 平均热风温度,℃ 分权重值 0.24 0.15 0.06 Ⅰ级基准值 (1.0) 40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60% 100 100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45kWh/t 铁;或 BPRT 装置配置率 ≥50%,节电量≥40% ≥1240 物料储存:石灰、除尘灰等粉状物 料,应采用料仓、储罐等方式密闭 储存,其他散状物料密闭储存; 物料输送:散状物料密闭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封闭或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 闭 二级指标 Ⅱ级基准值 (0.8) 30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60% ≥60 ≥65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42kWh/t 铁;或 BPRT 装置配置率 ≥30%,节电量≥30% ≥1200 物料储存和物料输送:散状物料密 闭储存和输送; 生产工艺过程:高炉出铁场平台应 封闭或半封闭,铁沟、渣沟加盖封 闭 Ⅲ级基准值 (0.6) 1200m3 以上高炉,配置率 100% ≥25 ≥50 TRT 装置配置率 100%,发电量 ≥35kWh/t 铁;或 BPRT 装置配置 率≥30%,节电量≥20% ≥1160

1-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解析

1-钢铁行业(烧结球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解析

1-钢铁⾏业(烧结球团)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解析钢铁⾏业(烧结、球团)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发布⽬次前⾔ (ii)1 适⽤范围 (1)2 规范性引⽤⽂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2)5 评价⽅法 (9)6 数据采集与计算⽅法 (10)前⾔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清洁⽣产促进法》和《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导和推动钢铁⾏业(烧结、球团⼯序)企业依法实施清洁⽣产,提⾼资源利⽤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业(烧结、球团)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总得分值将企业清洁⽣产⽔平分为三级,Ⅰ级代表国际清洁⽣产领先⽔平,Ⅱ级代表国内清洁⽣产先进⽔平,Ⅲ级代表国内清洁⽣产⼀般⽔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清洁⽣产技术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业(烧结、球团⼯序)企业清洁⽣产的⼀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产指标分为六类,即⽣产⼯艺及装备指标、资源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于钢铁⾏业(烧结、球团⼯序)企业清洁⽣产审核、清洁⽣产潜⼒与机会的判断、清洁⽣产绩效评定和清洁⽣产绩效公告、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环保领跑者等管理制度。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

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 21256 粗钢⽣产主要⼯序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3456 钢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632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指南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18916.2-2012 取⽔定额第2部分:钢铁联合企业《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稿)(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钢铁⾏业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第3号公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录(2013年修订版)》(国家发展和改⾰委员会2013年第21号令)3 术语和定义《清洁⽣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稿)所确⽴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指标体系。

3-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3-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组2017年8月目录1 前言 (1)1.1编制背景 (1)1.2指标体系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3主要依据 (2)2 行业概况 (2)2.1炼钢工序发展概况 (2)2.2炼钢工序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4)2.3炼钢工序能耗、水耗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6)3 编制过程 (7)4 适用范围 (8)5 指导思想 (8)6编制原则、依据和参考资料 (9)6.1编制原则 (9)6.2编制依据 (9)6.3参考文献 (10)7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10)7.1编制方法 (10)7.2编制技术路线 (11)8 指标体系框架的确立 (13)9 指标内容的确定 (13)9.1指标权重值的确定 (13)9.2二级限定性指标的确定 (13)9.3二级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13)10 指标体系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18)11 指标体系实施后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19)12 初审会修改意见采纳情况说明 (20)1 前言1.1编制背景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正案),满足各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迫切需求,加快形成统一规范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中央编办,加快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修编整合工作,指导重点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的要求,经公开征求编制建议并筛选,研究制定了《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修)订计划(第二批)》,并于2016年4月8日在互联网上联合颁布2016年第8号公告,向社会公布了第二批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制(修)订计划。

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接受了三部委的委托,承担了制(修)订计划中的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任务,成立了指标体系编制工作小组,制订指标体系编制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指标体系编制工作。

1.2指标体系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1)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炼钢清洁生产管理手段政府主管部门需要了解炼钢清洁生产水平状况、评估清洁生产绩效、设置炼钢节能减排导向目标;以及需要制定相关产业发展政策,促进炼钢实施清洁生产,进而规范和指导炼钢清洁生产持续有效地向前发展,在钢铁企业中建立并形成长期有效的清洁生产机制。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解读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解读一、编制指标体系的目的与意义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促进钢铁行业、钢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身健康,实现钢铁行业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本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的编制和出台填补了国内外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体系中的一项空白,将对国内钢铁行业、钢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编制指标体系的作用首先,通过整合国家发改委已颁布实施的《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国家环保部已颁布实施的《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行业》、国家工信部组织编制未能颁布实施的《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解决了三部委针对同一钢铁行业出台不同清洁生产标准,导致增加政府推进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的工作成本,降低清洁生产工作效率的问题。

其次,本次颁布实施的指标体系适用于钢铁联合企业(长流程)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新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新建项目审批核准;企业环保核查、节能评估、评选行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或清洁生产示范企业等工作。

对于政府、咨询机构、钢铁行业和钢铁企业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三,本指标体系设有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等三个不同级别的清洁生产水平基准值,对于钢铁行业实现淘汰落后产能,钢铁企业对标挖潜,钢铁企业实施技术进步、钢铁生产工艺升级换代有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第四、本指标体系的编制除对已出台的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标准、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合外,还吸收和整合了新出台的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粗钢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标准、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钢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的成功经验等。

对钢铁行业推行清洁生产、钢铁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指标体系编制依据本指标体系的编制主要依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关于钢铁行业与造纸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整合修订工作的通知》、国家环科院编制的《我国清洁生产技术规范整合研究报告》、国家发改委颁布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以及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标准、设计规范、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等文件编制而成。

清洁生产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钢铁行业(炼钢)清洁生产指标要求
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废 物处置方法处置废 物;严格 执行国家或 地方规定的废物转移 制度;对危险废物要 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制 度,并进行无害化处 理。
5. 生产过程环
1.每个生 产工序要 有操作规 程,对重 点岗位要 有作业指 导书;易 造成污染 的设备和
1.每个生产 工序要有 操作规 程,对重 点岗位 要 有作业指 导书;生 产 工序能 分级考核
2. 组织机构
建立健全专门环境管理机构和专职管 理人员,开展环保和清洁生产有关工 作。
3. 环境审核 4. 废物处理
按照《钢铁 企业清洁生 产审核指 南》的要求 进行了审 核;按照 GB/T24001 建立并有效 运行环境管 理体系,环 境管理手 册、程序文 件及作业文 件齐备。
按照《钢铁企业清洁 生产审核指南》的要 求进行了审核;环境 管理制度健全,原始 记录及统计数据齐全 有效。
指入炉的生铁料量与废钢铁料量之和同合格钢水产量之 比。 9 炼钢工序生产取水量
指炼钢工序(含精炼与连铸工序)每生产 1t 钢水所消耗的取
水量。
10转炉工序能耗
指报告期内,转炉工序(不包含精炼和连铸)每生产一吨
合格粗钢,扣除工序回收的能 源量后实际消耗的各种能源总
量,电力折标煤系数取 0.1229kgce/kWh。
说明:①由国家指定生产特殊产品的企业可扣除非连铸产品产量后计算连铸比。 ②电炉兑热铁水≤300kg/t。③含无组织排放量。
一、术语和定义 1 清洁生产
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 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 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 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 使 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 康和环境的危害。 2 炼钢

2.《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2.《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 Ⅱ级基准值 (0.8) ≥20.0 ≥90.0 ≤0.9 ≥97.5 ≤0.2 ≤0.10 ≤0.30 0 ≤320 ≤0.5 100 100 配备余热回收装置并利用 未采用国家明令禁止和淘汰的生产工艺、装备 污染物排放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污染物许可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及能源消耗量满足国家及地方政府相关规定要求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及污染事故防范措施,杜绝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 ≤350 ≤1.0 ≥99 ≥95 Ⅲ级基准值 (0.6) ≥15.0 ≥88.0 ≤1.2 ≥97.0 ≤0.3 ≤0.12 ≤0.38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指导和 推动钢铁行业高炉炼铁工序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减少和避免污染物 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高炉炼铁)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 “指标体系”) 。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指数总得分值将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分为三级, Ⅰ级代表国际清 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随着 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 、中 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姜琪、李艳萍、熊樱、买帅、吕杰、杨奕、刘锟、杨宝玉、 吴礼云、张青玲、刘玉忠、张昕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3
一级指标 指标项 权重值 序号 6 7 8 9 1 2 污染物排 放控制 0.15 3 4 5 1 资源综合 利用 2 0.10 3 4 1 清洁生产 管理 0.10 2 3 4 指标项 入炉料球团矿比 例,% 炼铁金属收得率,% 生产取水量,m3/t 水重复利用率,% 颗粒物排放量*,kg/t 二氧化硫排放量, kg/t 氮氧化物(以二氧化 氮计)排放量,kg/t 废水排放量,m3/t 渣铁比(干基),kg/t 高炉煤气放散率,% 高炉渣回收利用 率,% 高炉瓦斯灰/泥回收 利用率,%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 利用 产业政策符合性* 达标排放* 总量控制* 突发环境事件预防* 分权重值 0.03 0.06 0.14 0.08 0.27 0.13 0.13 0.20 0.27 0.40 0.30 0.20 0.10 0.15 0.15 0.15 0.15 ≤300 ≤0.2 100 100 Ⅰ级基准值 (1.0) ≥30.0 ≥95.0 ≤0.6 ≥98.0 ≤0.1 ≤0.06 ≤0.20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钢铁标准网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钢铁标准网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初稿)编制小组二〇一〇年四月目录1.前言 (1)1.1标准编制出台的背景 (1)1.2标准编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1)1.3标准编制的主要依据 (2)2 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2)2.1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2)2.1.1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2)2.1.2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2.1.3 我国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9)2.2国外钢铁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12)2.2.1国外钢铁行业发展现状 (12)2.2.2国外钢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14)3 编制过程 (16)4 适用范围 (17)5 标准编制指导思想 (17)6 标准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 (18)7 编制方法和技术路线 (19)7.1编制方法 (19)7.2编制技术路线 (20)8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22)8.1定量考核指标框架体系的确定 (22)8.2定性考核指标框架体系的确定 (22)9 指标内容的确定 (25)9.1定量指标基准值的确定 (25)9.1.1 焦化工序 (25)9.1.2 烧结 (26)9.1.3 球团工序 (26)9.1.4 炼铁工序 (27)9.1.5 炼钢工序 (27)9.1.6 轧钢工序 (28)9.1.7 联合企业 (29)9.2定性指标内容的确定 (29)10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30)11 标准实施的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30)12 标准实施建议 (31)13 反馈意见及处理说明 (31)附件: (31)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技术要求编制说明1.前言1.1标准编制出台的背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工信部节能司根据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务院,2007年6月)有关要求,在已发布《2008-2010年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标准发展规划》(国标委工一[2007]54号)的基础上,于2008年12月4日发出《关于报送2009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向各行业协会征求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制修订项目,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展与科技环保发展部的牵头组织下,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经由中国钢铁协会向工信部提出了编制《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水平评价标准》的申请,在获得工信部正式批准后,于2009年4月1日开始启动标准编制工作,按工信部进度要求计划于2009年12月31日完成标准编制工作。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
附件 1
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环 境 保 护 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次
1 适用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评价指标体系................................................................................................................................ 4 5 评价方法...................................................................................................................................... 15 6 数据采集与计算方法.................................................................................................................. 17

中国三部委联合发布钢铁、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

中国三部委联合发布钢铁、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

中国三部委联合发布钢铁、水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评价体系本刊
【期刊名称】《新疆钢铁》
【年(卷),期】2014(0)1
【摘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修编发布了《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将于2014年4月1日期施行。

【总页数】1页(P17-17)
【关键词】清洁生产;水泥行业;钢铁行业;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信息化
【作者】本刊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7
【相关文献】
1.四部门联台印发《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教育部鼓励师范生深入农村中小学/国土部要求全面暂停钢铁和煤炭行业用地/三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保护、奖励职务犯罪举报人的若干规定》 [J],
2.三部委联合发布《稀土冶炼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J],
3.三部委联合发布《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J],
4.三部门联合发布钢铁、水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J],
5.三部委发布首个国家光伏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前言 (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评价指标体系 (3)5 评价方法 (10)6 计算方法与数据采集 (11)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钢铁生产企业钢压延加工工序及钢压延加工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北京京诚嘉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冶金清洁生产技术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本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起草人:吕杰、杨奕、程茉莉、董博、陈剑、李艳萍、姜琪、杨宝玉、吴礼云、刘玉忠、赵若楠、张青玲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提出。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规定了钢铁行业钢压延加工工序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

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指标分为六类,即生产工艺及装备指标、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热压延部分适用于生产钢材产品品种为普碳钢的中厚板、棒线材、热轧薄板产品的热压延加工工序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冷压延部分适用于工作辊辊身长度大于900mm,3mm 以下厚度的冷轧板产品以及热镀锌(不含彩涂、不锈钢、电工钢)产品的冷压延加工工序(含酸轧、退火、热镀锌加工工序)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排污许可证管理、环保领跑者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标准不包含锻压、挤压及后续加工工序。

独立的钢压延加工企业参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456 钢铁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50506 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GB 50632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T 23331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HJ-BAT-006 钢铁行业轧钢工艺污染防治可行性技术指南(试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正版)》(国家发展改革委2013 年第21 号令)《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 年第33 号公告)《钢铁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 年第3 号公告)3 术语和定义《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所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钢压延加工就是用不同的设备、工具对铁金属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制成具有预期的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产品的加工方法。

又分为热压延和冷压延两种加工方法。

3.2 热压延加工是将钢坯装入加热炉加热到1000-1250℃左右,然后用轧机轧制成(中厚板、棒线材、带钢)钢材产品的方法。

3.3 冷压延加工是将热压延后的钢材(板材、卷材)在再结晶温度以下继续进行压延加工,使之成为冷压延加工钢材(冷轧卷带、热镀锌)产品的方法。

3.4 中厚板厚度4mm 以上的钢板材称中、厚板,简称中厚板。

3.5 棒线材棒材是指产品断面形状为圆形、方形、矩形(包括扁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简单断面,并通常以直条交货的钢材,不包括混凝土用钢筋。

线材是指经线材轧机热轧后卷成盘状交货的钢材,又称盘条,其横截面通常为圆形、椭圆形、方形、矩形、六角形、八角形、半圆形、带肋钢筋等。

3.6 带钢热压延带钢是指采用常规热连轧、炉卷轧机、薄板坯连铸连轧及薄带铸轧工艺生产。

3.7 连铸坯热送热装指铸坯在300℃以上热状态下装入加热炉。

3.8 双预热蓄热燃烧指将燃烧器与蓄热体相结合,利用工业炉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蓄热体将低热值高炉煤气、助燃空气预热到较高温度后再进行燃烧的技术。

3.9 加热炉汽化冷却指利用加热炉产生的高温烟气,通过加热炉支撑梁热交换装置或在加热炉烟道安装余热锅炉以回收烟气中的余热并产生高温蒸汽的技术。

3.10 酸洗-轧机联合冷连轧工艺将连续酸洗工艺和连续轧制工序通过一个联机活套形成一条联合机组,进行钢带连续酸洗和轧制的冷压延钢带生产工艺。

3.11 连续热镀锌机组热压延酸洗钢卷或冷压延钢卷经开卷、焊接、脱脂、退火、热浸镀、冷却、光整、拉矫、化学处理、涂油、卷取、分卷等工序,在钢带表面进行连续热浸镀锌(或锌合金)的生产线。

3.12 罩式退火炉在充有保护气体的内罩中,对立放叠加的钢卷进行再结晶退火的退火炉。

3.13 连续退火机组冷压延钢卷经开卷、焊接、脱脂、退火、平整、(拉矫)、切边、检查、卷取等工序,在保护气氛下进行连续退火处理的机组。

3.14 污染物排放控制指标指热压延/冷压延产品生产(或加工)过程中对污染物排放量的限制性指标。

3.15 管理指标指钢铁生产企业钢压延工序及钢压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应满足国家对钢铁行业相关管理规定要求的指标,包括:产业政策符合性、污染物浓度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开展节能减排与减碳活动、开展清洁生产审核活动等。

3.16 限定性指标指对清洁生产有重大影响或者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在对钢压延生产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水平评定时必须首先满足的先决指标。

本指标体系将限定性指标确定为:工序能耗、废水排放量(对于有独立外排口的企业,作为限定性指标,综合性企业不作为限定性指标)、产业政策符合性、达标排放、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环境污染事件预防等六项指标。

4 评价指标体系热压延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1。

冷压延工序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技术要求内容见表2。

456789ij Y kijk (x 5 评价方法5.1 计算方法本指标体系采用限定性指标评价和指标分级加权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5.2 计算公式5.2.1 二级单项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二级单项指标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ω Zijk g kij(5-1)其中,Y ( x) = ⎧⎪1,x ij ∈ g ijk(5-2)g kij⎨ ⎪⎩0 ,x ij ∉ g ijk 式中,D ij 表示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得分; ωij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Y g (x ij ) 为二级指标 x ij 对于级别 g 的隶属函数。

x ij 表示 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 g ijk 表示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基准 值,其中 k=1 时, g ij1 为Ⅰ级水平;k=2 时, g ij2 为Ⅱ级水平;k=3 时, g ij3 为Ⅲ级水平;如公式(5.2)所示,若指标 x ij 隶属 g函数,则取值为 100,否则取值为 0。

Z表示ijk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基准值的系数值,其中k=1 时,Z ij1 ijk取 1.0;k=2 时, Z ij2 取 0.8;k=3 时, Z ij3 取 0.6。

5.2.2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通过加权平均、逐层收敛可得到评价对象在不同级别 的得分 ,如公式 所示。

mn imn iY gk =( ∑(w i .∑ ωij Z ijk Y gk ( x ij )))⨯ 100 =( ∑(w i .∑ D ij ))⨯ 100(5-3)i =1j =1i =1j =1式中, w i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的权重,ωij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的第 j 个二级指标的权重, mn i 其中 ∑ w i = 1 , ∑ ωij = 1 , m 为一级指标的个数;n i 为第 i 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的 i = 1 j = 1个数。

另外, Y g1等同于 Y Ⅰ (一级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得分), Y g2 等同于 Y Ⅱ (二级水平 综合评价指数得分), Y g3 等同于 Y Ⅲ (三级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得分)。

5.2.3 二级指标权重值调整当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某类一级指标项下二级指标项数少于表1中相同一级指标项下二 级指标项数时,需对该类一级指标项下各二级指标分权重值进行调整,调整后的二级指标分D ij )ijgg ⎛权重值计算公式为:' n〃⎫ωij=ωij• 1/∑ωij⎪ (5-4)⎪⎝j =1 ⎭公式中,ω' 为调整后的二级指标项分权重值, n i∑ ω' = 1 ;ω 为原二级指标分权ij ij ijj =1重值;ω" 为实际参与考核的属于该一级指标项下的二级指标分权重值;i为一级指标项数;j—为二级指标项数,j =1……n。

5.3 综合评价指数计算步骤第一步根据相关指标计算二级单项指标得分值(D ij);第二步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值(Y );第三步确定企业达到限定性指标的级别;第四步根据企业达到限定性指标的级别k和综合评价指数值(Y ),结合表3 确定企业达到的清洁生产水平级别。

k5.4 钢铁行业(钢压延)企业清洁生产水平评定不同等级清洁生产水平综合评价指数判定值规定见表3。

表3 钢铁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判定表6 计算方法与数据来源6.1 计算方法6.1.1 热压延工序能耗ZdnhZ - Z=znh hwlZhgcl(6-1)式中:Z dnh —热压延工序单位能耗,kgce/t;Zznh—热压延工序年生产钢材的总能耗,kgce;Zhwl—热压延工序年生产钢材所回收与外供的能源量,kgce;Zhgcl—热压延工序年生产合格钢材产量,t。

Z 6.1.2 冷压延工序能耗Z dnhZ - Z =znh hwl Z hgcl(6-2)式中: Z dnh —冷压延各生产线工序单位能耗,kgce/t ;Z znh —冷压延各生产线工序年生产钢材的能耗,kgce ;Z hwl —冷压延工序各生产线年生产钢材所回收与外供的能源量,kgce ; Z hgcl —冷压延各生产线工序年生产合格钢材产量,t 。

6.1.3 燃料消耗ZzrqhZ d rqh =(6-3)hgcl式中: Z drqh —钢压延工序单位产品燃料消耗,GJ/t 材;Z zrqh —钢压延工序年生产钢材所消耗的所有燃料量,GJ ; Z hgcl —钢压延工序年生产合格钢材产量,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