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中的角度与距离问题

合集下载

专题45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2020年领军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文理通用)

专题45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2020年领军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文理通用)

专题45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最新考纲1.能用向量方法解决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计算问题.2.了解向量方法在研究立体几何问题中的应用.基础知识融会贯通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设a ,b 分别是两异面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则2.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法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a 与n 的夹角为β,则sin θ=|cos β|=|a ·n ||a ||n |.3.求二面角的大小(1)如图①,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θ=〈AB →,CD →〉.(2)如图②③,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半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θ满足|cos θ|=|cos 〈n 1,n 2〉|,二面角的平面角大小是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 【知识拓展】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供选用) (1)两点间的距离设点A (x 1,y 1,z 1),点B (x 2,y 2,z 2),则|AB |=|AB →|=x 1-x 22+y 1-y 22+z 1-z 22.(2)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BO →|=|AB →·n ||n |.重点难点突破【题型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典型例题】如图,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ABC ﹣A 1B 1C 1,在底面ABC 中,CA =CB =1,∠BCA =90°,棱AA 1=2,M ,N 分别为A 1B 1,A 1A 的中点. (1)求的值;(2)求证:BN ⊥平面C 1MN .【再练一题】如图,BC =2,原点O 是BC 的中点,点A 的坐标为(,,0),点D 在平面yOx 上,且∠BDC =90°,∠DCB =30°. (1)求向量的坐标.(2)求与的夹角的余弦值.思维升华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一般步骤(1)选择三条两两垂直的直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确定异面直线上两个点的坐标,从而确定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4)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两向量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题型二】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在直角梯形ABCD中,已知BC∥AD,AB⊥AD,BC=BA AD=m,VA⊥平面ABCD.(1)求证:CD⊥平面VAC;(2)若VA m,求CV与平面VAD所成角的大小.【再练一题】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B∥CD,∠BAD=90°,AB=2CD=4,P A⊥CD,在锐角△P AD 中,E是边PD上一点,且AD=PD=3ED.(1)求证:PB∥平面ACE;(2)当P A的长为何值时,AC与平面PCD所成的角为30°?思维升华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题型三】求二面角【典型例题】四棱锥P﹣ABCD中,平面PC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矩形,AB=4,AD=3,∠P AB=90°.(1)求证:PD⊥平面ABCD;(2)若直线BD与平面P AB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二面角C﹣P A﹣D的余弦值.【再练一题】如图在直角△ABC中,B为直角,AB=2BC,E,F分别为AB,AC的中点,将△AEF沿EF折起,使点A 到达点D的位置,连接BD,CD,M为CD的中点.(Ⅰ)证明:MF⊥面BCD;(Ⅱ)若DE⊥BE,求二面角E﹣MF﹣C的余弦值.思维升华利用向量法计算二面角大小的常用方法(1)找法向量法: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的大小.(2)找与棱垂直的方向向量法:分别在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大小.【题型四】求空间距离【典型例题】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BAD=60°,P A=PB=PD.(1)求证:PD⊥AB;(2)若AB=6,PC=8,E是BD的中点,求点E到平面PCD的距离.【再练一题】如图,P A⊥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 A=AD=2,M、N分别是A B.PC的中点.(1)求证:平面MND⊥平面PCD;(2)求点P到平面MND的距离.思维升华求点面距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1)作点到面的垂线,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2)等体积法.(3)向量法.其中向量法在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规则图形中较简便.基础知识训练1.【天津市部分区2019届高三联考一模】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四边形ADPQ 是梯形,PD ∥QA ,2PDA π∠=,平面ADPQ ⊥平面ABCD ,且22AD PD QA ===.(Ⅰ)求证:QB ∥平面PDC ; (Ⅱ)求二面角C PB Q −−的大小;(Ⅲ)已知点H 在棱PD 上,且异面直线AH 与PB ,求线段DH 的长. 2.【山东省淄博市部分学校2019届高三5月阶段性检测(三模)】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EF 为棱将正方形ABCD 折成如图所示的60的二面角,点M 在线段AB 上.(1)若M 为AB 的中点,且直线MF ,由,,A D E 三点所确定平面的交点为O ,试确定点O 的位置,并证明直线//OD 平面EMC ;(2)是否存在点M ,使得直线DE 与平面EMC 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求此时二面角M EC F −−的余弦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陕西省汉中市2019届高三全真模拟考试】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平面ABEF ⊥平面ABCD ,//EF AB ,90BAF ∠=︒,2AD =,1AB AF ==,点P 在线段DF 上.(1)求证:AF ⊥平面ABCD ;(2)若二面角D AP C −−的余弦值为3,求PF 的长度. 4.【河南省八市重点高中联盟“领军考试”2019届高三第五次测评】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CC A ⊥平面ABC ,12AA AC CB ==,90ACB ∠=︒.(1)求证:平面11AB C ⊥平面11A B C ;(2)若1A A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为60︒,求二面角11C AB C −−的余弦值.5.【辽宁省葫芦岛市普通高中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在多面体ABCDEF 中,平面ADEF ⊥平面ABCD .四边形ADEF 为正方形,四边形ABCD 为梯形,且//AD BC ,ABD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M 为线段BD 中点,3BC =.(1)求证:AF BD ⊥;(2)求直线MF 与平面CDE 所成角的正弦值;(3)线段BD 上是否存在点N ,使得直线//CE 平面AFN ?若存在,求BNBD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山东省安丘市、诸城市、五莲县、兰山区2019届高三5月校级联合考试】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一个直平行六面体被平面AEFG 所截后得到的,其中45BAE GAD ∠=∠=︒,22AB AD ==,60BAD ∠=︒.(1)求证:平面BDG ⊥平面ADG ; (2)求直线GB 与平面AEFG 所成角的正弦值.7.【西藏拉萨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如图,等边三角形PAC 所在平面与梯形ABCD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且有AD BC ∥,2AB AD DC ===,4BC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C ; (2)求二面角B PC D −−的余弦值.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2019届高三模拟统一考试(一)】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E 、F 、G 分别是BC 、11B C 、1AA 、1CC 中点.且AB AC ==,14BC AA ==.(1)求证:BC ⊥平面ADE ; (2)求二面角1G EF B −−的余弦值.9.【广东省肇庆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ABB A 是菱形,160BAA ∠=︒,E 是棱1BB 的中点,CA CB =,F 在线段AC 上,且2AF FC =.(1)证明:1//CB 面1A EF ;(2)若CA CB ⊥,面CAB ⊥面11ABB A ,求二面角1F A E A −−的余弦值.10.【广东省潮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如图,菱形ABCD 与正三角形BCE 的边长均为2,它们所在平面互相垂直,FD ⊥平面ABCD ,EF 平面ABCD .(1)求证:平面ACF ⊥平面BDF ;(2)若60CBA ∠=︒,求二面角A BC F −−的大小.11.【山东省栖霞市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如图,在三棱锥V ABC −中,,90,2VC AB ABC AB BC ︒<∠===,侧面ACV ⊥底面ABC ,45ACV ︒∠=,D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满足AD CV =.(1)若E 为AC 的中点,求证:BE CV ⊥; (2)当DV 最小时,求二面角A BC V −−的余弦值.12.【河南省百校联盟2019届高三考前仿真试卷】如图,在几何体1111ACD A B C D −中,四边形1111ADD A CDD C ,为矩形,平面11ADD A ⊥平面11CDD C ,11B A ⊥平面11ADD A ,1111,2AD CD AA A B ====,E 为棱1AA 的中点.(Ⅰ)证明:11B C ⊥平面1CC E ;(Ⅱ)求直线11B C 与平面1B CE 所成角的正弦值.13.【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0{28x x −>−≥,2AB BC =,D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3AD DB =,PD ⊥平面ABC ,PA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45.(1)求证:平面PAB ⊥平面PCD ;(2)求二面角P AC D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立体几何中的角度与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角度与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角度与距离问题【基础知识】一.空间角度问题(一)理解空间中各种角的定义及其取值范围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的概念。

2.各种角的取值范围:(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 θ ≤90°;(2)直线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0°≤ θ ≤90°;(3)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通常认为二面角平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0°< θ ≤180° (二)空间中的角的计算1、用直接法求角的一般步骤是:(1)找出或做出有关角的图形;(2)证明它符合定义(3)计算(一般通过解三角形)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用平移转化的方法使它成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当异面直线垂直时,运用直线垂直平面的定义或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判定所成角是90°.3.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所成的锐角,它的三条边分别是平面的垂线段/斜线段及斜线段在平面内的射影。

4. 二面角要转化为其平面角,掌握以下三种基本做法:(1)直接利用定义;(2)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3)作棱的垂面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图形本身是否已含有所求的平面角注意:1.空间各种角的计算方法都是转化为平面角来计算的,应熟练掌握这种转化。

2.计算题必须有推理过程。

二.空间距离问题1.立体几何中的各种距离有:(1)点到直线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3)平行直线间的距离(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5)直线与平面的距离(6)两个平面间的距离(7)球面上两点间距离2.空间七种距离求法,通常是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1)找出或作出有关距离的图形;(2)证明它们就是所求的距离;(3)利用平面几何和解三角形的知识在平面内计算α βAOP A BOP αβ (1)(2)(3)3. 求异面直线距离(1)定义:关键确定公垂线段(2)转化为直线和平面间距离(过a 而与b 平行的平面)(3)转化为平面间距离(4)极值法4. 求点面距离其法有二:(1)直接法,确定垂足的位置(2)等体积法,同一个三棱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底和高计算体积并加以比较即可。

高考典型题型训练——立体几何中求角与距离

高考典型题型训练——立体几何中求角与距离

C A1EB1C1高考典型题型训练——立体几何中求角与距离1. 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B ⊥面ABCD. (1)若面PAD 与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为60°,求这个四棱锥的体积;(2)证明无论四棱锥的高怎样变化,面PAD 与面PCD 所成的二面角恒大于90°2如图,直三棱柱ABC-A 1B 1C 1的底面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AC=1,C 点到AB 1的距离为CE=23,D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B 1⊥平面CED ;(2)求异面直线AB 1与CD 之间的距离;(3)求二面角B 1—AC —B 的平面角.3. 如图a—l—β是120°的二面角,A,B两点在棱上,AB=2,D在α内,三角形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AB=90°,C在β内,∆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I)求三棱锥D—ABC的体积;(2)求二面角D—AC—B的大小;(3)求异面直线AB、CD所成的角.4. 在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的三个角处各剪去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由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并且这三个四边形也全等,如图①.若用剩下的部分折成一个无盖的正三棱柱形容器,如图②.则当容器的高为多少时,可使这个容器的容积最大,并求出容积的最大值.图①图②5. 已知三棱锥P—ABC中,PC⊥底面ABC,AB=BC,D、F分别为AC、PC的中点,DE⊥AP于E.(1)求证:AP⊥平面BDE;(2)求证:平面BDE⊥平面BDF;(3)若AE∶EP=1∶2,求截面BEF分三棱锥P—ABC所成两部分的体积比.6. 如图,几何体ABCDE中,△ABC是正三角形,EA和DC都垂直于平面ABC,且EA=AB=2a,DC=a,F、G分别为EB和AB的中点.(1)求证:FD∥平面ABC;(2)求证:AF⊥BD;(3) 求二面角B—FC—G的正切值.7. 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P、Q分别是线段AD1和BD上的点,且D1P∶PA=DQ∶QB=5∶12.(1) 求证PQ∥平面CDD1C1;(2) 求证PQ⊥AD;A B C D E A 1 B 1C 1D 1 xyz(3)求线段PQ 的长.8. 如图4,在长方体ABCD -1111A B C D 中,AD=1AA =1,AB=2,点E 在棱AB上移动。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I要点梳理知识冋顾理消救材1.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1)已知异面直线11, 1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S i, S2,当0<< Si, S2>< ,直线11与12的夹角等于〈S i, S2〉当n< < Si, S z>< n时,直线l1与l2的夹角等于n—< S1, S2 >.⑵已知平面n和n的法向量分别为n1和敗,当0<< n1, n2>< ,平面n与n的夹角等于〈n i, n2〉n当2< < n 1,敗〉^ n时,平面n与n的夹角等于兀―〈n i,n2>.⑶已知直线I的方向向量为S,平面n的法向量为n, 则直线l与平面n的夹角sin 0= |cos〈 s, n > |.2.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d= . |PA|2—|P A S of.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d= |PA n o|.I夯基释疑夯实基础突破疑砒1.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V”或“X”(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就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就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的夹角.n(4)两异面直线夹角的范围是(0,刁,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⑸直线I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的法向量夹角为120 °则I和a所成角为30°2.已知二面角a—I —B的大小是n, m, n是异面直线,且m丄a, n丄伏则m,3n所成的角n B.nnC.2nD.6|OP n| |n ||— 2— 6 + 2| =2,故选 B.• cos 〈 n , a >又I 与a 所成角记为 0,即 sin = |cos 〈 n , a >4 5133答案 B解析 ■/ m 丄a, n 丄B,•••异面直线m , n 所成的角的补角与二面角 a-1- B 互补.又•••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彳, • m , n 所成的角为3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中,平面O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 (2, — 2,1),已知点P( — 1,3,2), 则点P 到平面OAB 的距离d 等于 ()A . 4B . 2C . 3D . 1答案 B解析 P 点到平面OAB 的距离为4.若平面a 的一个法向量为n = (4,1,1),直线l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 a = (— 2, — 3,3),则I 与 a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解析 •/ na =— 8— 3 + 3 = — 8, |n |=“ 16+ 1 + 1 = 3 2, |a |= ” ‘4+ 9 + 9 = .22,n a ―84^/11|n| |a |= 3 2X 22=—335 . P 是二面角a — AB — B 棱上的一点,分别在平面a B 上引射线PM 、PN ,如果/ BPM =/ BPN = 45° / MPN = 60° 那么平面 a 与B 的夹角为 _________ . 答案 90° 解析不妨设PM = a , PN = b ,如图,A作ME 丄AB 于E , NF 丄AB 于F ,•••/ EPM = / FPN = 45° •PE =, PF = -22b ,E为CC i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嚅C並C. 103 10D.^思维启迪本题可以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BC I、AE所成的角来求. 答案B解析建立坐标系如图,则A(1,0,0),E(0,2,1),B(1,2,0),C i(0,2,2). BC i= (—1,0,2),Al= (—i,2,i),cos〈BC i, AE >BC i A E 30D,G/Hi/I11111/E C y|BC I||AE|10 -求解,而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两向量的夹角a的范围是[0, n,所以要注意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应有cos 0= |cos a|.已知直四棱柱ABCD —A1B1C1D1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AA1= 2AB, E 为AA i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E与CD i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 D.;—> —> —> —> —> —>EM FN = (PM —PE) (PN—PF)=PM PN —PM PF —PE PN+PE PF=abcos 60 —ax^bcos 45 —乎abcos 45 +^axab ab—辿 + ab= 0O 1 O 5••• EM丄FN , •••平面a与B的夹角为90°题型分类・深度剖析题型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例 1 长方体ABCD —A I B I C I D I中,AB= AA i= 2, AD = 1,BC i与A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所以异面直线BC i与A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誉.思维升华用向量方法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通过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的夹角来1B.5答案C解析如图,以D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A i = 2AB = 2,则B(1,1,0), E(1,0,1), C(0,1,0), D i(0,0,2),•-BE = (0,- 1,1),••• cos 〈 BE , C D 1 >1 +2 = 3后2 • 5= 10题型二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 2】如图,已知四棱锥 P — ABCD 的底面为等腰梯形, AB // CD ,AC 丄BD ,垂足为H , PH 是四棱锥的高,E 为AD 的中点. (1) 证明:PE 丄BC ;(2) 若/ APB = /ADB = 60 °求直线PA 与平面PEH 所成角的正弦值.思维启迪:平面的法向量是利用向量方法解决位置关系或夹角的关键,本题可通过建立 坐标系,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平面PEH 的法向量.(1)证明 以H 为原点,HA , HB , H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 y , z 轴, 线段HA 的长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 A(1,0,0) , B(0,1,0).设 C(m,0,0), P(0,0, n) (m<0, n>0),则 D(0, m,0), E ;,罗,0 . 可得 PE = 2,罗,-n , BC = (m ,- 1,0).因为 PE BC = m — m + 0 = 0,所以 PE 丄 BC.⑵解由已知条件可得 m = —_3故 C -于,0 0 , D 0,—于,0 , E J ,*, 0,P(0,0,1). 设n = (x , y , n H E = 0, 则Sgx -吕=0,』HP = 0, Z= 0.C D i = (0,- 1,2),yAC 丄BD,BC= 1 ,AD = AA1= 3.因此可以取n = (1, - 3, 0).又PA= (1,0, - 1), 所以|cos < F A, n〉1=乎.一迈所以直线PA与平面PEH所成角的正弦值为丁.思维升华利用向量法求线面角的方法:(1)分别求出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直线的方向向量,转化为求两个方向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2)通过平面的法向量来求,即求出斜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夹的锐角,取其余角就是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虽21,1 汙― (2013 湖南)如图,在直棱柱ABCD —A1B1C1D1中,AD // BC,/ BAD = 90°(1) 证明:AC 丄B1D;(2) 求直线B1C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值.方法一(1)证明如图,因为BB1丄平面ABCD , AC 平面ABCD,所以AC丄BB1.又AC丄BD,所以AC丄平面BB1D, 而B1D 平面BB1D,所以AC丄B1D.⑵解因为B1C1 // AD,所以直线B1C1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等于直线AD与平面ACD1所成的角(记为9).如图,连接A1D,因为棱柱ABCD —A1B1C1D1是直棱柱,且 / B1A1D1= / BAD = 90°从而Rt △ ABC s Rt △ DAB,故AB = DA =BCAB,所以A i B i丄平面ADD I A I,从而A i B i丄AD i.又AD = AA i= 3,所以四边形ADD i A i是正方形.于是A i D丄AD i,故AD i丄平面A i B i D,于是AD i丄B i D. 由⑴知,AC丄B i D,所以B i D丄平面ACD i. 故/ ADB i= 90°—0,在直角梯形ABCD中,因为AC丄BD,所以/ BAC = Z ADB.即AB= , DA BC = 3.连接AB i,易知△ AB i D 是直角三角形,且B I D2= BB2+ BD2= BB?+ AB2+ AD2= 2i,即B i D = 2i.AD 3 vf2i在Rt△ AB i D 中,cos Z ADB i= =21 = ^^,即cos(90 ° 0= 从而sin 0=一即直线B i C i与平面ACD i所成角的正弦值为一尹.方法二⑴证明易知,AB,AD,AA i两两垂直.如图,以 A 为坐标原点,AB,AD,AA i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t,则相关各点的坐标为A(0,0,0),B(t,0,0),B i(t,0,3),C(t,i,0),C i(t,i,3),D(0,3,0),D i(0,3,3).从而E h D = (—1,3,—3),AC= (t,i,0),BD = (—t,3,0).因为AC丄BD,所以A C E B D = —t2+ 3 + 0= 0,解得t= .3或t =—,3(舍去).于是B T D = (—.3,3,—3),AC= ( . 3,i,0),因为AC B i D = —3+ 3 + 0= 0,(2)解 由 AC = CB =-^AB 得, 以C 为坐标原点,CA 的方向为 方向,CC 1的方向为z 轴正方向,AC 丄 BC.x 轴正方向,CB 的方向为y 轴正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sin 0= |cos 〈 n , B 1C 1 > |=n B 1C 1|n | |E h C 1| _ .3_ .21=7= 7即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1 7题型三求两个平面的夹角【例3】(2013课标全国II )如图,直三棱柱 ABC - A 1B 1C 1 中,J 2AB , BB 1 的中点,AA 1 = AC = CB =-^AB. (1) 证明:BC 1 〃 平面 A 1CD ;(2) 求平面A 1CD 与平面A 1CE 夹角的正弦值.思维启迪 根据题意知/ ACB = 90°故CA 、CB 、C®两两垂直,可以 C 为原点建立空 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求两个平面的夹角.(1)证明 连接AC 1交A 1C 于点F ,则F 为AC 1的中点. 又D 是AB 的中点,连接DF ,则BC 1 // DF . 因为DF 平面A 1CD , BC 「平面A 1CD , 所以BC 1 //平面A 1CD.所以AC 丄B i D ,即AC 丄B i D.⑵解 由⑴知,AD i = (0,3,3), AC= ( 3, 1,0), B i C i = (0,1,0).设n = (x , y , z)是平面ACD i 的一个法向量, n A C = 0, 3x + y = 0,则$,即丫n AD i = 03y+3z= 0,令 x = 1,则 n = (1, -3, 3).设直线B 1C 1与平面ACD 1所成角为0,则D ,C|C可取m = (2,i,—2).从而cos〈n, m> ~~,故sin〈 n, m>6 3 .Cxyz.设CA= 2,贝U D(1,1,0), E(0,2,1), A i(2,0,2),CD = (1,1,0), CE = (0,2,1), CA i= (2,0,2).设n= (x i, y i, z i)是平面A i CD的法向量,n CD = 0, x i + y i = 0,则即可取n= (i, - i,—i).n CA i= 0, 2xi+ 2zi =0.同理,设m是平面A i CE的法向量,m CE = 0, 则Tm CA i= 0.所以平面A i CD与平面A i CE夹角的正弦值为思维升华求平面间的夹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n 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所求角的大小,但要注意平面间的夹角的范围为[0,刁.吕I」H如图,在圆锥PO中,已知PO= 2, O O的直径AB= 2,C是;的中点,D为AC的中点.(1)证明:平面POD丄平面FAC;(2)求平面ABF与平面ACF夹角的余弦值.(1)证明如图,以O为坐标原点,OB, OC, OF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0,0,0), A( —1,0,0),B(1,0,0), C(0,1,0), P(0,0, 2), D(—2, 2 0).设n i = (x i, y i, z i)是平面POD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 i OD = 0, n i OP = 0,lie —2xi + 2y i=,得2 2 (■:;'2 z i= 0.所以平面ABP与平面ACP夹角的余弦值为10 5所以z i = 0, x i = y i,取y i = 1,得n i = (1,1,0).设n2=(X2, y2, Z2)是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则由n2 PA= 0, n2 PC= 0,| —X2—■.”'2Z2= 0,得y2 —:;.;2z2= 0.所以X2=—2z2, y2= ,2z2.取z> = 1,得n2= (—2, 2, 1).因为n 1 n2= (1,1,0) (—2, 2, 1)= 0,所以m丄n2•从而平面POD丄平面PAC.⑵解因为y轴丄平面FAB,所以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n3= (0,1,0).由(1)知,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为n2= ( —2, 2, 1). 设向量n2和n3的夹角为0,则C0S 9=|器3|=€=甲.题型四求空间距离【例4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 CG丄平面ABCD , CG = 2, E, F分别是AB, AD的中点,则点C到平面GEF的距离为___________ .思维启迪所求距离可以看作CG在平面GEF的法向量的投影.答案*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xyz,n=(1,1,3)所以点C到平面GEF的距离为d=嘗6 11 11则CG = (0,0,2),由题意易得平面GEF的一个法向量为思维升华求点面距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②等体积法;③向量法.其1.①作点到面的垂线,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中向量法在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规则图形中较简便.亍心讥IY4 (2012大纲全国改编)已知直四棱柱 ABCD — A I B I C I D I 中,底面 ABCD 为正 方形,AB = 2, CC 1 = 2 2, E 为C®的中点,则点 A 到平面BED 的距离为 ()A . 2 B. 3C. ,2D . 1答案 D解析 以D 为原点,DA 、DC 、DD i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贝U D(0,0,0), A(2,0,0), B(2,2,0), C(0,2,0), C i (0,2,2 .2), E(0,2 ,,2).设n = (x , y , z)是平面BED 的法向量.n BD = 2x + 2y = 0 则S T.DE = 2y+V2z = 0取y = 1,贝U n = (— 1,1, — .2)为平面BED 的一个法向量. 又 D A = (2,0,0),•••点A 到平面BED 的距离是|n D A|l— 1x 2+ 0+ 0||n |'.;—12+ 12+ — ,22=答题按板系列8利用空间向量求角典例:(12分)(2013江西)如图,四棱锥 P — ABCD 中,PA 丄平面 ABCD , E 为BD 的中点,G 为PD 的中点,△ DABDCB , EA = EB = AB = 1 , PA = 3,连接 CE 并延长交 AD 于F.6G⑴求证:AD丄平面CFG ;(2)求平面BCP与平面DCP夹角的余弦值.思维启迪(1)可利用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2)利用AD、AP、AB两两垂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向量夹角求两个平面BCP、DCP夹角的余弦值.规范解答(1)证明在厶ABD中,因为E为BD的中点,所以EA= EB = ED = AB= 1 ,n故/ BAD = 2,n3'/ ABE = / AEB =-因为△ DAB也厶DCB,所以△ EABECB ,n从而有 / FED = Z BEC = Z AEB =-,3所以Z FED = Z FEA. [2分] 故EF 丄AD , AF = FD ,又因为PG = GD,所以FG // FA.又FA丄平面ABCD ,[4分] 所以GF丄AD,故AD丄平面CFG. [6分]⑵解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9分] [10 分][12 分]则 A(0,0,0) , B(1,0,0), C 号,于,0 ,D(0, ,3, 0), P 0, 0, 2 , 故BC =扌冷,0, Cp = -2,设平面BCP 的法向量为 n i = (X i , y i , Z i ),n i CP = 0 则 -n i BC = 0令 y i = — ,3,贝V X i = 3, Z i = 2, n i = (3,— 3, 2). 同理求得面DCP 的法向量为n 2= (i ,,3, 2),从而平面BCP 与平面DCP 夹角0的余弦值为 ,I n i n 2|4 卫cos Fsg n 2〉= |n i ||n 2= 4X 2=〒利用向量求空间角的步骤 第一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第二步:确定点的坐标.第三步:求向量(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坐标. 第四步:计算向量的夹角(或函数值). 第五步:将向量夹角转化为所求的空间角.第六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范.温馨提醒 (1)利用向量求角是高考的热点,几乎每年必考,主要是突出向量的工具性作用.GD—3电I 2, 2,0. [8分](2) 本题易错点是在建立坐标系时不能明确指出坐标原点和坐标轴,导致建系不规范.(3) 将向量的夹角转化成空间角时,要注意根据角的概念和图形特征进行转化,否则易错.思想方法・感悟提高方法与技巧1 .用向量来求空间角,各类角都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夹角来计算.2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若用向量知识,则离不开以该点为端点的平面的斜线段.失误与防范1 .利用向量求角,一定要注意将向量夹角转化为各空间角.因为向量夹角与各空间角的定义、范围不同.2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有时利用等体积法求解可能更方便.B i D 和CD i 所成的角( )、选择题1.已知正方体ABCD — A i B i C i D i 如图所示,则直线为 A . 60 ° B . 45 ° C . 30 ° D . 90 °答案 D解析 以A 为原点,AB 、AD 、AA i 所在直线分别为x , y ,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边长为i ,则射线CD i 、B i D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 CD i = (-i,O,i),•••直线B i D 和CD i 所成的角为90°2 .如图,四棱锥 S —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SD 丄底面ABCD ,则下列 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AC 丄 SB B . AB //平面 SCDC . 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 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 D . 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SA 所成的角 答案 D解析 •••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 AC 丄BD. 又••• SD 丄底面 ABCD , • SD 丄AC.其中SD A BD = D , • AC 丄平面SDB ,从而 AC 丄SB. 故A 正确;易知 B 正确;设 AC 与DB 交于O 点,连接SO.则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为/ ASO , 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为/ CSO ,练出高分A 组专项基础训练 (时间:40分钟)B i D = (— i,i ,i),COS 〈 CD i , B i D >i + 0— i 2X- 3= 0,SA. i2nB.nnC.4nD.6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iS ABC = 2 X ■. 3 X•.::.;: 3 X. nsin 3=3“ 34A: 2B.3 C逅C. 3答案解析以A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棱长为i,1则A i(0,0,i), E i , 0, 2 , D(0,i,0),Eft •-心=(0,i, —i) , A T E= i, 0, —2 ,设平面A i ED的一个法向量为n i= (i, y, z), y—z= 0 ,则i|i —2z= 0 ,y= 2,z= 2..n i= (1,2,2).•••平A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2n2= (0,0,i) , . cos〈n i ,血〉=23.所以平面A i ED与平面ABCD夹角的余弦值为2 3.在四面体P —ABC中,PA, PB, PC两两垂直,设PA = PB= PC = a,则点P到平面ABC又0A= OC, SA= SC,.•./ ASO= / CSO.故C正确;由排除法可知选 D.93. (2013山东)已知三棱柱ABC —A i B i C i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为底面A i B i C i的中心,则PA与平面ABC所成角的大小为()VABC—A i B i C i = S\BC X OP = 3-43 X OP = 4, /. OP = _ 3. 又OA= ~2^X ,3X1= i, tan/ OAP = OA = .3,—/ 兀/ n又0< / OAP<2, OAP = 3.2 3余弦值为在正方体ABCD —A i B i C i D i中,点E为BB i的中点,则平面A i ED与平面ABCD夹角的的距离为A•身 B.fa C.3 D. 6a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可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Pxy z,则P(0,0,0),A(a,O,O),B(0,a,0),C(0,0,a).过点P作PH丄平面ABC,交平面ABC于点H,则PH的长即为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PA = PB= PC, ••• H ABC 的外心.又•••△ ABC为正三角形,• H ABC的重心,可得H点的坐标为(3,3,3)• PH - ... 3- 02+ a - 0 2+ 3 - 0 2詔a.•••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a.二、填空题6. 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 (0,1,0), n= (0,1,1),则两平面夹角的大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4m n 2 n解析cos〈m, n>=丽厂T,•〈m,n>=;.•两平面夹角的大小为n7. 如图所示,在三棱柱ABC—A i B i C i中,AA i丄底面ABC, AB = BC= AA i,/ ABC = 90°点E、F分别是棱AB、BB i的中点,则直线EF和BC i所成的角是_________ .答案60°解析以BC为x轴,BA为y轴,BB i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B = BC = AA i = 2,则C i(2,0,2), E(0,i,0), F(0,0,i),则E F = (0,- i,i), B C i= (2,0,2),•- EF BC i= 2,RBcos〈E F, B C1> 2 _ 1 -,2X2*2—2,答案3,5 i0解析以A为坐标原点,AB、AD、AA i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小i i则A i(0,0,i),E(i,0,2),F(2, i,0), D i(0,i,i).• A?E_ (1,0,—2), A?D i_ (0,1,0).设平面A i D i E的一个法向量为n_ (x, y, z),n A T E _ 0, 则n A i D i_ 0,1x —2z_ 0, 即2y_ 0.••• EF和BC i所成的角为60°8. 正方体ABCD —A i B i C i D i的棱长为1 , E、F分别为BB「CD的中点,则点F到平面AQ i E的距离为________令z_ 2,贝y x_ 1..・.n_ (1,0,2).又心_ (2, 1, —1),•••点F到平面A i D i E的距离为T1_ 心n I_〔2 —2|_ d_|n| _ 5 _10 .三、解答题9. 如图,四棱锥P—ABCD中,PD丄平面ABCD , P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60°,在四边形ABCD 中,/ ADC _/ DAB _ 90° AB _ 4,CD _ 1 , AD _ 2.(1)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写出点B, P的坐标;(2) 求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解(1)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ADC _ Z DAB _ 90°AB_ 4, CD_ 1, AD _ 2,a • A(2,0,0), C(0,1,0), B(2,4,0)..13 13,•异面直线PA与BC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13 13 .由PD丄平面ABCD,得/ FAD为PA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FAD = 60°在Rt△ FAD 中,由AD = 2,得PD = 2.3, • P(0,0,2 . 3).—> ——>(2) •/ FA = (2,0,- 2 3), BC= (- 2,- 3,0),• cos〈PA, BC〉2 X - 2 + 0X -3 + - 2^3 X 04 .1310. (2013天津)如图,四棱柱ABCD - A1B1C1D1中,侧棱A1A丄底面ABCD , AB // DC , AB 丄AD , AD = CD = 1 , AA1 = AB= 2, E 为棱AA1的中点.(1) 证明:B1C1 丄CE;(2) 求二面角B1 - CE - C1的正弦值;(3) 设点M在线段C1E上,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求线段AM的长.方法一如图,以点A为原点,以AD, AA1, AB所在直线为x轴, 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0,0,0), B(0,0,2) ,C(1,0,1),B1(0,2,2), C1(1,2,1), E(0,1,0).(1)证明易得B?C1 = (1,0, - 1), CE= ( - 1,1, - 1),于是B1C1C E =0,所以B1C1丄CE.(2)解B1C = (1 , - 2, - 1).设平面BQE的法向量m= (x, y, z),m B1C= 0, ]x-2y-z= 0,则即消去x,得y+ 2z= 0,不妨令z= 1,可得一个法m CE = 0, -x+ y-z=°.向量为m= (- 3,- 2,1).由(1)知,B1C1 丄CE,又CC1 丄B1C1,可得B1C1 丄平面CEC1, 故BQ1= (1,0,—1)为平面于是cos 〈 m, B i C i 〉 m B i C i|m | |B i C i |从而 sin 〈m , B ?C i 〉=亠尹sin 0= |cos 〈 AM , AB 〉|= AM AB||AM| |A B|于是-6,解得匸*(负值舍去), CEC i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二面角B i - CE - C i 的正弦值为亡尹 ⑶解 AE =(o,i,o ), E C i =(i,i,i ),设E M = ?E C i =(入入为,o w 庄i ,有AM = AE + EM 可取AB = (0,0,2)为平面ADD i A i 的一个法向量.设B 为直线AM 与平面ADD i A i 所成的角,则所以AM = 2.方法二(1)证明因为侧棱CC i丄底面A i B i C i D i, B i C i平面A i B i C i D i,所以CC i丄B i C i.经计算可得B i E = .5, B i C i= .2, EC i=v3,从而B i E2= B i C i+ EC i,所以在△ B i EC i中,B i C i丄C i E,又CC i, C i E 平面CC i E, CC i Q C i E = C i,所以B i C i丄平面CC i E,又CE平面CC i E,故B i C i丄CE.⑵解过B i作B i G丄CE于点G,连接C i G.由⑴知,B i C i丄CE,故CE丄平面B i C i G,得CE丄C i G , 所以/ B i GC i为二面角B i-CE —C i的平面角.在Rt △ B1C1G 中, B i G ='42 3即二面角B i—CE —C i的正弦值为亠号.⑶解连接D i E,过点M作MH丄ED i于点H ,可得MH丄平面ADD i A i,连接AH , AM , 则/ MAH为直线AM与平面ADD i A i所成的角.设AM = x,从而在Rt△ AHM中,有在Rt△ C i D i E 中,C i D i = i, ED i = , 2,得EH = ,2MH = 3X.在厶AEH 中,/ AEH = i35° AE = i,由AH2= AE2+ EH2—2AE EHcos i35 °得珞(=i+9/+承整理得5x2— 2 2x— 6 = 0,解得x = ■, 2(负值舍去).所以线段AM的长为.2.所以sin / B i GC i =• cos〈F D i, OE >〔+ 2=VT55 • 3= 5B组专项能力提升(时间:30分钟)1.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A作线段PA丄平面ABCD ,若AB= PA,则平面ABP与平面CDP的夹角大小为A. 30°B. 45°C. 60°D. 90°答案B解析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AB= PA= 1,知A(0,0,0) , B(1,0,0), D(0,1,0), C(1,1,0), P(0,0,1)由题意得,AD丄平面ABP,设E为PD的中点,连接AE,贝U AE丄PD ,又••• CD丄平面PAD, ••• AE丄CD,又PD A CD = D, • AE 丄平面CDP.• AD = (0,1,0), AE = (0, 2 , 2)分别是平面ABP、平面CDP的法向量,而〈AD, AE〉= 45°•平面ABP与平面CDP的夹角大小为45° 2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i B i C i D i中,0是底面ABCD的中点,E, F分别是CC i,AD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0E和FD i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 _____________ .答案严5解析以D为原点,分别以DA、DC、DD i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F(1,0,O), D i(0,0,2), O(1,1,0), E(0,2,1),•F D i= (—1,0,2),OE = (—1,1,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正方体ABCD —A i B i C i D i的棱长为2,则点D i到平面A i BD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A I =(2,0,2), DB =(2,2,0),设平面A I BD的一个法向量n = (x, y, z),n DA I=2X+ 2z= 0 则S T .n DB = 2x+ 2y= 0令x= 1,贝U n= (1, - 1,- 1),•••点D1到平面A1BD的距离为.ID^A1 n| 2 23d |n| .3 3 .4. 如图,在底面为直角梯形的四棱锥P—ABCD中,AD // BC,Z ABC=90° PA丄平面ABCD , PA = 3, AD = 2, AB = 2羽,BC= 6.(1)求证:BD丄平面PAC;(2)求平面BPD与平面ABD的夹角.(1)证明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 , B(2 3, 0,0),C(2 .3, 6,0), D(0,2,0), P(0,0,3),• A P =(0,0,3), A C = (2西,6,0), BD = (- 2亞,2,0).•- BD AP = 0, BD AC= 0.• BD 丄AP, BD 丄AC.又••• FA Q AC= A, • BD丄平面FAC.⑵解设平面ABD的法向量为m= (0,0,1), 平面PBD的法向量为n = (x, y, z),则n BD = 0, n BP = 0.答案2333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 I(0,0,2) , A i(2,0,2), D(0,0,0), B(2,2,0), D1A1 = (2,0,0),••• BP = (- 2 3, 0,3), •••-2 3x+ 2y= 0,-2 3x+ 3z= 0, 丫=晶,解得\ =塑Z= 丁x.令x= .3,则n= ( .3, 3,2),m-n 1• cos〈 m, n > = ----- =一|m||n| 2•••平面BPD与平面ABD的夹角为60°(3)证明:在线段 5. (2013北京)如图,在三棱柱 ABC — A i B i C i 中,AAQ I C 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平面 ABC 丄平面AA 1C 1C , AB = 3, BC = 5.(1)求证:AA i 丄平面ABC ;⑵求平面A 1BC 1与平面BB 1C 1夹角的余弦值;BD BC 1上存在点D ,使得AD 丄A 1B ,并求 的值. BC 1(1)证明 在正方形 AA 1C 1C 中,A 1A 丄AC.又平面ABC 丄平面AA 1C 1C ,且平面ABC 门平面AA 1C 1C = AC , ••• 丄平面 ABC.(2)解 在厶ABC 中,AC = 4, AB = 3, BC = 5,••• BC 2 = AC 2+ AB 2, AB 丄AC•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Axyz. A 1(0,0,4), B(0,3,0), C 1(4,0,4), B 1(0,3,4), A 1C 1= (4,0,0), A 1B = (0,3 , — 4), B 1C 1 = (4 , — 3,0) , BB 1 = (0,0,4). 设平面 A 1BC 1的法向量 n 1= (X 1 , y 1 , Z 1),平面 B 1BC 1的法向量n 2= (X 2 , y ,Z 2).A 1C 1 n 1 = 0 , 4x 1 = 0• \AB m= 0 脚-4乙=0•取向量 n 1= (0,4,3)f _B 1C 1 n 2= 0, 4x 2 — 3y 2 = 0,由S _ ? $^B _1 n 2= 0 -4z2= °.取向量 n 2= (3,4,0), m n 2 16 16…cos 〈 n 1, n 2〉= 1 1 1 . = = cl2 |n 1| |n 2| 5X 5 25'由题意知二面角 A 1 — BC 1 — B 1为锐角,•平面A 1BC 1与平面BB 1C 1夹角的余弦值为 黒 25 ⑶证明 设D(x , y , z)是直线BC 1上一点,且BD =疋_1.• (x , y — 3, z) = X 4,— 3,4),3— 3 X, 4 A 解得 x = 4 入 y = 3 — 3 入 z = 4 X — AD = (4 人又 AD 丄A i B , ••• 0+ 3(3 — 3R — 16X= 09 BD 9则X=旦,因此BD =— 则 A 25 '因此 BC i 25.。

立体几何第六课用空间向量求距离和角度

立体几何第六课用空间向量求距离和角度

立体几何第六课 §用空间向量求距离和角度一、知识点向量的常用方法 ①点到面的距离定理:如图,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平面α的一条射线,其中α∈A ,则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d =(12,l l 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n ,C D 、分别是12,l l 上任一点,d 为12,l l 间的距离).③.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AB marc AB m β⋅=(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④.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定理:设21,n n 分别是二面角βα--l 中平面βα,的法向量,则21,n n 所成的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大小(21,n n 方向相同,则为补角,21,n n 反方,则为其夹角).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cos||||m n arc m n θ⋅=或cos ||||m narc m n π⋅-(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例题1.如图,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为1,M 是底面BC 边上的中点,N 是侧棱1CC 上的点,且12CN C N =。

(Ⅰ)求二面角1B 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Ⅱ)求点1B 到平面AMN 的距离。

2.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平面SA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矩形,,AD AB =,SA SD a ==.(Ⅰ)求证:CD SA ⊥;(Ⅱ)求二面角C SA D --的大小. 3.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平面A 1B 1C 1,∠B 1A 1C 1=90°,D 、E 分别为CC 1和A 1B 1的中点,且A 1A=AC=2AB=2. (I)求证:C 1E∥平面A 1BD ; (Ⅱ)求点C 1到平面A 1BD 的距离.4.如图,在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菱形,060BAD =∠,2AB =,1PA =,⊥PA 平面ABCD ,E 是PC 的中点,F 是AB 的中点. (Ⅰ) 求证:BE ∥平面PDF ;(Ⅱ)求证:平面PDF ⊥平面PAB ;(Ⅲ)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5.已知四边形ABCD 满足AD ∥BC ,12BA AD DC BC a ====,E 是BC 的中点,将BAE ∆沿着AE翻折成1B AE ∆,使面1B AE ⊥面AECD ,F 为1B D 的中点. (Ⅰ)求四棱1B AECD -的体积;(Ⅱ)证明:1B E ∥面ACF ;(Ⅲ)求面1ADB 与面1ECB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6.如图,在四棱锥S —ABCD 中,SD ⊥底面ABCD ,底面ABCD是矩形,且SD AD ==,E 是SA 的中点。

立体几何第三课用传统方法求距离和角度

立体几何第三课用传统方法求距离和角度

DBA C α立体几何第三课 §用传统方法求距离和角度一、知识点1.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

具体步骤如下:①作平行四边形对边; ②作三角形中位线;(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0[π。

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用的是射影转化法。

具体步骤如下:①找过斜线上一点与平面垂直的直线;②连结垂足和斜足,得出斜线在平面的射影,确定出所求的角; ③把该角置于三角形中计算。

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它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的最小角,即若θ为线面角,α为斜线与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则有αθ≤; (3)二面角的范围是],0(π,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常有三种方法①定义法: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 ②三垂线法: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③射影面积法:θcos ⋅='S S (S 为原斜面面积,S '为射影面积,θ为斜面与射影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2.空间的距离求距离的重点在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和两个平面的距离可以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一个点到平面的距离也可以转化成另外一个点到这个平面的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点P到平面α的距离为点P到平面α的垂线段的长. 常用求法①作出点P到平面的垂线后求出垂线段的长,“一找二证三求”;②等体积法锥体体积:Sh V 31=(S 为底面积,h 为高)二、例题1、已知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2AB =,4PA AD ==,E 为BC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AE ;(2)求直线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 例题1证明:在ADE ∆中,222AD AE DE =+,∴AE DE ⊥∵PA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PA DE ⊥又PA AE A ⋂=,∴DE ⊥平面PAE (2)DPE ∠为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在Rt PAD ∆,42PD =,在Rt DCE ∆中,22DE =在Rt DEP ∆中,2PD DE =,∴030DPE ∠=2、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0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垂直于底面ABCD .(1)若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2)求证:AD PB ⊥;(3)求二面角A BC P --例题2证明:(1)ABD ∆为等边三角形且G 为AD 的中点,∴BG AD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BG ⊥平面PAD (2)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G 为AD 的中点,∴AD PG ⊥且AD BG ⊥,PG BG G ⋂=,∴AD ⊥平面PBG ,PB ⊂平面PBG ,∴AD PB ⊥(3)由AD PB ⊥,AD ∥BC ,∴BC PB ⊥又BG AD ⊥,AD ∥BC ,∴BG BC ⊥∴PBG ∠为二面角A BC P --的平面角 在Rt PBG ∆中,PG BG =,∴045PBG ∠=3、如图,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 2, 2.CA CB CD BD AB AD ======(I )求证:AO ⊥平面BCD ;(II )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点E 到平面ACD 的距离。

课件2: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课件2:8.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规律方法】
1.平面法向量的求法
若要求出一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坐标,一般要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然后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一般步骤如下: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n=(x,y,z).
(1)找出(求出)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a1,b1,c1),b=(a2,b2,c2).
(2)根据法向量的定义建立关于x,y,z的方程组
的距离为 | BO |=| AB || cos〈AB,n〉| =
| AB n | |n|
.
3. (1)常用方法: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线面角、二面角及空间距 离的方法. (2)数学思想:转化与化归、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
考点1 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典例1】(1)(2015·上饶模拟)如图所示,已知三棱
考点3 向量法计算与应用二面角的大小 知·考情
利用空间向量计算与应用二面角大小,是高考考查空间角的一个 热点考向,常与线线、线面、面面位置关系等知识综合以解答题第(2) 或(3)问的形式出现.
明·角度 命题角度1:计算二面角的大小 【典例3】(2014·山东高考)如图,在四棱柱 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 ∠DAB=60°,AB=2CD=2,M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证:C1M∥平面A1ADD1. (2)若CD1垂直于平面ABCD且CD1= 3,求平面C1D1M和平面ABCD所成 的角(锐角)的余弦值.
22
所以 AD 0, 3,0 ,AE (0, 3 , 1),AC (m, 3,0). 22
设平面ADE的法向量为n1=(x1,y1,z1), 则n1 AD 0,n1 AE 0, 解得一个n1=(1,0,0). 同理设平面ACE的法向量为n2=(x2,y2,z2), 则 n2 AC 0,n2 AE 0, 解得一个 n2 ( 3,m, 3m).

立体几何空间距离与角高一

立体几何空间距离与角高一

立体几何空间距离与角高一立体几何是研究空间中点、线、面、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一门数学学科。

在立体几何中,距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两个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用于测量空间中的物体之间的远近关系。

而角高是指一个立体体的顶点到它所在的底面的垂直距离。

本文将介绍立体几何空间中的距离与角高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空间距离在立体几何中,空间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对于平面上的点,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其距离,而在空间中,我们需要考虑三维坐标系中的点之间的距离计算。

常用的空间距离计算方法有以下几种:欧氏距离欧氏距离是最常见的空间距离计算方法,它是指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在三维坐标系中,欧氏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 = sqrt((x2 - x1)^2 + (y2 - y1)^2 + (z2 - z1)^2)其中,(x1, y1, z1)和(x2, y2, z2)分别是两点的坐标。

曼哈顿距离曼哈顿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加水平距离。

在三维坐标系中,曼哈顿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 = |x2 - x1| + |y2 - y1| + |z2 - z1|切比雪夫距离切比雪夫距离是指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

在三维坐标系中,切比雪夫距离的计算公式如下:d = max(|x2 - x1|, |y2 - y1|, |z2 - z1|)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距离计算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

角高角高是指一个立体体的顶点到它所在的底面的垂直距离。

在立体几何中,角高通常用于计算体积和表面积等问题。

角高的计算方法取决于不同的几何体类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几何体的角高计算方法。

圆柱的角高圆柱是一种常见的几何体,它由一个圆面和一个平行于圆面的矩形面组成。

圆柱的角高等于它的顶点到底面的垂直距离,即圆柱的高度。

圆柱的角高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只需直接测量圆柱的高度即可。

锥体的角高锥体是一种类似于圆柱的几何体,它由一个圆锥面和一个平行于圆锥面的底面组成。

例谈立体几何中距离与角的向量求法

例谈立体几何中距离与角的向量求法

例谈立体几何中距离与角的向量求法立体几何中距离和角的向量求法是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立体几何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两点或两线之间的距离,或者计算两条线或者面之间的角度。

本文将就这一问题结合具体实例进行阐述。

一、距离的向量求法距离的向量求法,是通过向量的乘积来求解两点之间的距离。

具体步骤如下:1、定出两个点,假设为A(x1 , y1 , z1)和B(x2 , y2 , z2)。

2、由A点向B点连接一条向量,记作AB,向量的坐标表示为AB =(x2 - x1, y2 - y1, z2 - z1)。

3、计算出向量AB的模长,即AB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为|AB| =√(x2 - x1)^2 + (y2 - y1)^2 + (z2 - z1)^2.例如,已知点A(1, 0, 0),点B(3, 4, 5),则向量AB = (3-1, 4-0,5-0) = (2, 4, 5),则|AB| = √(2^2 + 4^2 + 5^2)≈7.35。

二、角度的向量求法角度的向量求法,是通过向量的数量积来求解两条直线或者两个面之间的夹角。

具体步骤如下:1、定出两条直线或者两个面,假设为L1和L2。

2、求出两条直线或者两个面的法向量,法向量的坐标表示为N1和N2。

3、计算两个法向量的数量积N1 · N2,再求出两个法向量的模长|N1|和|N2|之积,其商得到的余弦值即为夹角的余弦值,公式为cosθ = (N1 · N2) / (|N1| × |N2|)。

4、通过余弦值反推出夹角的大小,即θ = arccos(cosθ)。

例如,在三维坐标系中,已知三个点A(0, 0, 0),B(1, 0, 0),C(0, 1, 0),则线段AB和线段AC所在的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N1 = (0, 0, 1)和N2 = (0, 0, 1),则cosθ = (N1 · N2) / (|N1| × |N2|) = (0 × 0 + 0 × 0 + 1 × 1) / (√(0^2 + 0^2 + 1^2) × √(0^2 + 0^2 + 1^2)) = 1,所以θ = arccos(cosθ) = 0。

第34讲 利用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的角度与距离问题(解析版)

第34讲 利用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的角度与距离问题(解析版)

第34讲 利用坐标法解决立体几何的角度与距离问题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小题)1.(2021•南岗区校级期中)如图,三棱锥A BCD -中,90DAB DAC BAC ∠=∠=∠=︒,1AB AD AC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M 与DN 所成角余弦值为( )A .16B C D .56【解答】解:三棱锥A BCD -中,90DAB DAC BAC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由于1AB AD AC ===,M ,N 分别为CD ,BC 的中点, 所以(0A ,0,0),11(0,,)22M ,(0D ,0,1),11(,22N ,0),则11(0,,)22AM =,11(,,1)22DN =-,所以异面直线AM 与DN 所成角余弦值3cos ||||||AM DN AM DN θ== 故选:B .二.解答题(共21小题)2.(2021•凉山州模拟)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 ,90BAD ∠=︒,PA ⊥底面ABCD ,且2PA AD AB BC ===,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1)求证:PB DM ⊥;(2)求二面角A MD C --的正弦值.【解答】解:(1)证明:PA ⊥面ABCD ,AD ⊂面ABCD ,AD PA ∴⊥, 90BAD ∠=︒,AD AB ∴⊥, PAAB A =,PA ,AB ⊂面PAB ,AD ∴⊥面PAB ,PB ⊂面PAB ,AD PB ∴⊥,又PAB ∆中,AP AB =,N 为PB 的中点,AN PB ∴⊥, ANAD A =,AN ,AD ⊂平面AND ,PB ∴⊥面AND ,又N ,M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 //MN BC ∴,//BC AD ,//MN AD ∴,N ∈面AND ,M ∴∈面AND ,MN ∴⊂面AND ,PB DM ∴⊥.(2)解:以A 为原点,AB 为x 轴,AD 为y 轴,A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22PA AD AB BC ====,则(0A ,0,0),(0P ,0,2),(2C ,1,0),(0D ,2,0),(1M ,12,1), 设面AMD 的法向量(m x =,y ,)z , (0AD =,0,2),(1AM =,12,1), 20102AD m y AM m x y z ⎧==⎪⎨=++=⎪⎩,取1x =,得(1m =,0,1)-, 设面CMD 的法向量(n x =,y ,)z ,(2DC =,1-,0),(1DM =,32-,1),20302DC n x y DM n x y z ⎧=-=⎪⎨=-+=⎪⎩,取1x =,得(1n =,2,2), cos ,||||32m n m n m n <>==-∴二面角A MD C --.3.(2021•荔湾区校级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AB BC =,120ABC ∠=︒,E 为线段AB 的中点,将ADE ∆沿在直线DE 翻折成△A DE ',使平面A DE '⊥平面BCD ,F 为线段A C ''的中点.(1)求证://BF 平面A DE '.(2)设M 为线段DE 的中点,求直线FM 与平面A DE '所成角的大小. (3)若2BC =,求三棱锥A DEF '-的体积.【解答】解:(1)证明:取CD 中点G ,连结GF ,BG ,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AB BC =,120ABC ∠=︒,E 为线段AB 的中点,将ADE ∆沿在直线DE 翻折成△A DE ',使平面A DE '⊥平面BCD ,//GF A D ∴',//BGDE, GFBG G =,A DDE D '=,∴平面//A DE '平面BGF ,BF BGF ⊂,//BF ∴平面A DE '.(2)解:取CD 中点G ,连结EG 、AG 、DE ,A M ', 设2BC =,则四边形AEGD 是边长为2的菱形,且60DAE ∠=︒,MA ME ∴⊥,由平面A DE '⊥平面BCD ,F 为线段A C ''的中点.A M ∴'⊥平面AEGD ,以M 为原点,MA 为x 轴,ME 为y 轴,MA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M ,0,0),(0A ',0,(0D ,1-,0),(C -,1,0),(F ,12,(3FM =,12-,,平面A DE '的法向量(1m =,0,0),设直线FM 与平面A DE '所成角为θ, 则||3sin ||||FM n FM n θ==,60θ∴=︒. ∴直线FM 与平面A DE '所成角的大小为60︒.(3)解:2BC =,∴由(2)得(F 12,平面A DE '的法向量(1m =,0,0),1(2MF =-,∴点F 到平面A DE '的距离||3||MF m d m ==. 122A DES'=⨯∴三棱锥A DEF '-的体积:113A DEF F A DE V V '--'===.4.(2021•和平区校级月考)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D ,CD AD ⊥,222PC AD DC CB ====,E 为PD 的中点.(1)证明://CE 平面PAB ;(2)求直线CE与平面PAB间的距离.【解答】(1)证明:取PA的中点M,连接BM、EM,E为PD的中点,//EM AD∴,12EM AD BC==,∴四边形BCEM为平行四边形,//CE BM∴,CE⊂/平面PAB,BM⊂平面PAB,//CE∴平面PAB.(2)解://CE平面PAB,∴点E到平面PAB的距离即为所求.222PC AD DC CB====,取AD的中点N,连接BN、PN,则四边形BCDN为矩形,1BN CD==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N AD∴⊥,112PN AD==,BN AD⊥,PN BN N=,PN、BN⊂平面PNB,AD∴⊥平面PNB,//BC AD,BC∴⊥平面PNB,BC⊂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PNB,以B为原点,BC、BN分别为x、y轴,在平面PNB内,作Bz⊥平面ABCD,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B,0,0),(1A,1-,0),(1D,1,0)BC⊥平面PNB,BC PB∴⊥,在Rt PBC∆中,PB===1BN PN==,120PNB∴∠=︒,∴点3(2P ,0,5(4E ,12, ∴3(2BP =,0,(1BA =,1-,0),5(4BE =,12,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BP n BA ⎧⋅=⎪⎨⋅=⎪⎩,即3020x x y ⎧+=⎪⎨⎪-=⎩, 令1x =,则1y =,z =∴(1n =,1,,∴点E 到平面PAB的距离514||||||n BE d n +⋅==, 故直线CE 与平面PAB. 5.(2021•沙坪坝区校级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D ,CD AD ⊥,PC 222AD DC CB ===,E 为PD 上一点. (1)若E 为PD 的中点,证明://CE 平面PAB ; (2)若直线CE 与底面ABCD ,求二面角P AB E --的正弦值.【解答】(1)证明:取线段PA 的中点M ,连结EM ,BM ,因为线段PD 的中点为E ,线段PA 的中点为M ,所以//EM AD 且12EM AD =, 又四边形ABCD 中,//BC AD ,2AD BC =,所以//EM BC ,EM BC =, 所以四边形BCEM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E BM , 因为BM ⊂平面PAB ,CE⊂/平面PAB , 所以//CE 平面PAB ;(2)解:已知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2AD =, 所以PD 1PC CD ==,所以222PC PD CD =+,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CD PD ⊥,又CD AD ⊥,AD PD D =,AD ,PD ⊂平面PAD ,所以CD ⊥平面PAD ,因为CD ⊂平面ABCD ,所以平面ABCD ⊥平面PAD ,取AD 的中点O ,连结PO ,OB ,则PO AD ⊥,又PO ⊂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AD =,所以PO ⊥平面ABCD ,四边形ABCD 中,//BC AD ,2AD BC =,所以四边形BCDO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BO CD ,BO CD =,所以BO AD ⊥,以O 为坐标原点,以OB ,OD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所以(0A ,1-,0),(1B ,0,0),(1C ,1,0),(0D ,1,0),(0P ,0,1), 则(0,1,1),(1,0,0)DP CD =-=-, 设(0,,),(0,1)DE DP λλλλ==-∈, 所以(1,,)CE CD DE λλ=+=--, 平面ABCD 的法向量可取(0,0,1)n =, 因为直线CE 与底面ABCD,||||||CE n CEn ⋅=,解得13λ=, 所以11(1,,)33CE =--,则21(0,,)33E ,所以51(0,,),(1,1,0)33AE AB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m x y z =, 所以00m AE m AB ⎧⋅=⎪⎨⋅=⎪⎩,所以51033y z x y ⎧+=⎪⎨⎪+=⎩, 令1y =,则1x =-,5z =-,所以(1,1,5)m =--, 又(0,1,1)AP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p a b c =, 则有00p AP p AB ⎧⋅=⎪⎨⋅=⎪⎩,所以00b c a b +=⎧⎨+=⎩,令1b =,则1c =-,1a =-,所以(1,1,1)p =--, 所以7cos ,||||9m p m p m p ⋅<>==,所以242sin ,1,m p cos m p <>=-<>=,所以二面角P AB E --.6.(2021•江苏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C AD ,AB AD ⊥,222AD AB BC ===,PC =E 为PD 的中点. (1)求直线PB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2)设F 是BE 的中点,判断点F 是否在平面PAC 内,并请证明你的结论.【解答】解:(1)取AD 中点O ,连接OP 、OC ,PAD ∆是以AD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OP AD ⊥,1OP OA OD ===,因为//BC AD ,AB AD ⊥,222AD AB BC ===,所以四边形ABCO 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所以OC AD ⊥,又因为PC =,所以222PC OP OC =+,所以PO OC ⊥, 所以OA 、OC 、OP 两两垂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1A ,0,0),(1B ,1,0),(0C ,1,0),(0P ,0,1),平面PAC 的法向量为(1n =,1,1),(1PB =,1,1)-, 所以直线PB 与平面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3PB n PB n ⋅==⋅⋅.(2)连接AF ,(1D -,0,0),1(2E -,0,1)2,1(4F ,12,1)4,3(4AF =-,12,1)4,点F到平面PAC的距离为||||3AF nn⋅==,所以点F在平面PAC内.7.(2021•房山区一模)如图,四棱锥P ABCD-中,PAD∆是以AD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PD CD==2PC=,//12BC AD=,CD AD⊥.(Ⅰ)求证:CD⊥平面PAD;(Ⅱ)若E为PD中点,求CE与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Ⅲ)由顶点C沿棱锥侧面经过棱PD到顶点A的最短路线与PD的交点记为F.求该最短路线的长及PFFD的值.【解答】(Ⅰ)证明:PD CD=2PC=,222CD PD PC∴+=,CD PD∴⊥,又CD AD⊥,PD AD D=,CD∴⊥平面PAD.(Ⅱ)解:取AD的中点O,连接OP,OB,PA PD=,PO AD∴⊥.CD⊥平面PAD,PO⊂平面PAD,PO CD∴⊥,又AD CD D=,PO∴⊥平面ABCD,//12BC AD =,CD AD ⊥.∴四边形BCDO 是矩形,OB OD ∴⊥.以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如图所示则C ,(0P ,0,1),(0D ,1,0),B ,(0E ,12,1)2, ∴11(,)22CE =--,(2,0,1),(0,1,0)PB BC =-=,设面PBC 的法向量(,,)n x y z =,则0n PB n BC ⎧⋅=⎪⎨⋅=⎪⎩,即00z y -==⎪⎩,令1x =可得(1n=,0.22cos ,||||5CE nCE n CE n -⋅∴<>===⋅设CE 与面PBC 所成角为θ,∴15sin |cos ,|CE n θ=<>=.(Ⅲ)解:CD ⊥平面PCD ,PD ⊂面PAD , CD PD ∴⊥,PD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作出平面APD 和平面PCD 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连接AC 交PD 于F ,则AC 为最短路线,90APD PDC '∠=∠=︒,//AP DC '∴=,∴四边形ADC P '为平行四边形,F ∴与E 重合,∴最短路线长为22AF ==,此时1PF FD=.8.(2021春•湖北期末)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AB CD ,BC CD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4AB BC ==,2CD SD ==. (1)求证:SD AB ⊥;(2)求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答】解:(1)证明:四棱锥S ABCD -中,//AB CD ,BC CD ⊥, 侧面SAB 为等边三角形,4AB BC ==,2CD SD ==.AD ∴=4SA AB ==,222SA SD AD ∴+=,SD SA ∴⊥,同理得SD SB ⊥, SASB S =,SD ∴⊥平面SAB ,AB ⊂平面SAB ,SD AB ∴⊥.(2)解:以D 为原点,在平面ABCD 内过D 作DC 的垂线为x 轴,DC 为y 轴, 过D 作平面ABCD 的垂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4A ,2-,0),(4B ,2,0),(0C ,2,0),(1S ,0,,(4CB =,0,0),(1CS =,2-,(0AB =,4,0),设平面SB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y ,)z ,则4020n CB x n CS x y ⎧⋅==⎪⎨⋅=-=⎪⎩,取2z =,得(0n =2),设AB 与平面SBC 所成的角为θ,则||4sin ||||7n AB n AB θ⋅===⋅.AB ∴与平面SBC .9.(2021•天山区校级期末)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BC ⊥,12AB BC PA ==,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OP ⊥底面ABC .(1)求证://OD 平面PAB ;(2)求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答】证明:(1)点O ,D 分别是AC ,PC 的中点, //OD PA ∴又OD ⊂/平面PAB ,PA ⊂平面PAB //OD ∴平面PAB ;(2)连接OB ,AB BC =,点O 是AC 的中点, OB AC ∴⊥又OP ⊥底面ABC .故可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令112AB BC PA ===,AB BC ⊥,则2OA OB OC ===,2OP =则(0O ,0,0),B 0,0),(0C ,0),(0P ,0,(0D∴(0OD =,(BC =-,0),(0PC =,设(m x =,y ,)z 是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 则00m BC m PC ⎧=⎪⎨=⎪⎩,即00y y ⎧+=⎪⎪-=令1z =,则(7m =,1) 直线OD 与平面PBC 所成角θ满足: ||210sin ||||m OD m OD θ== 故直线OD 与平面PBC10.(2012秋•小店区校级月考)如图,四边形ABCD 中(图1),E 是BC 的中点,2DB =,1DC =,BC ,AB AD ==1)沿直线BD 折起,使二面角A BD C --为60︒(如图2)(1)求证:AE ⊥平面BDC ;(2)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点B 到平面ACD 的距离.【解答】解:(1)如图1取BD 中点M,连接AM,ME.因AB AD==AM BD∴⊥(3)⋯(1分)因2DB=,1DC=,BC=满足:222DB DC BC+=,所以BCD∆是BC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BD DC⊥,因E是BC的中点,所以ME为BCD∆的中位线1//2ME CD,ME BD ∴⊥,12ME=⋯(2分)AME∴∠是二面角A BD C--的平面角,60AME∴∠=︒⋯(3分)AM BD⊥,ME BD⊥且AM、ME是平面AME内两相交于M 的直线BD∴⊥平面AEM AE⊂平面AEM,BD AE∴⊥⋯(4分)因AB AD==,2DB=,AB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12AM BD==,22212cos124AE AM ME AM ME AME=+-∠=+-⨯2221AE ME AM∴+==,AE ME∴⊥⋯(6分)BD M E∴,BD⊂面BDC,ME⊂面BDC,AE∴⊥平面BDC⋯(7分)(2)如图2,以M为原点MB为x轴,ME为y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8分)则由(1)及已知条件可知(1B ,0,0),1(0,,0)2E ,1(0,2A ,(1D -,0,0),(1C -,1,0), 13(1,,),(0,1,0)2AB CD =--=-,⋯(9分)设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为θ, 则cos ||||||AB CDAB CD θ=⋯(10分)1==⋯(11分)(3)由13(1,,),(0,1,0)2AD CD =---=-,可知(3,0,2)n =-满足,0,0n AD n CD ==,n 是平面ACD 的一个法向量,⋯(12分) 记点B 到平面ACD 的距离d , 则AB 在法向量n 方向上的投影绝对值为d 则||||AB nd n =⋯(13分), 所以7d ==(14分)11.(2010•浙江)如图,在矩形ABCD 中,点E ,F 分别在线段AB ,AD 上,243AE EB AF FD ====.沿直线EF 将AEF ∆翻折成△A EF ',使平面A EF '⊥平面BEF .(Ⅰ)求二面角A FD C '--的余弦值;(Ⅱ)点M ,N 分别在线段FD ,BC 上,若沿直线MN 将四边形MNCD 向上翻折,使C 与A '重合,求线段FM 的长.【解答】解:(Ⅰ)取线段EF 的中点H ,连接A H ',因为A E A F '='及H 是EF 的中点,所以A H EF '⊥,又因为平面A EF '⊥平面BEF .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2A ',2,,(10C ,8,0), (4F ,0,0),(10D ,0,0).故(2FA '=-,2,,(6FD =,0,0). 设(n x =,y ,)z 为平面A FD '的一个法向量,22060x y x ⎧-++=⎪⎨=⎪⎩,取z =,则(0,n =-. 又平面BEF 的一个法向量(0,0,1)m =, 故3cos ,||||n m n m n m ⋅〈>==⋅.(Ⅱ)设FM a =,则(4M a +,0,0), 因为翻折后,C 与A 重合,所以CM A M =',故,222222(6)80(2)2a a -++=--++,得214a =, 经检验,此时点N 在线段BC 上, 所以214FM =. 方法二:(Ⅰ)解:取线段EF 的中点H ,AF 的中点G ,连接A G ',A H ',GH . 因为A E A F '='及H 是EF 的中点, 所以A H EF '⊥又因为平面A EF '⊥平面BEF , 所以A H '⊥平面BEF , 又AF ⊂平面BEF , 故A H AF '⊥,又因为G 、H 是AF 、EF 的中点, 易知//GH AB , 所以GH AF ⊥, 于是AF ⊥面A GH ',所以A GH ∠'为二面角A DH C '--的平面角,在Rt △A GH '中,A H '=,2GH =,A G '=所以cos A GH '∠=.故二面角A DF C '--. (Ⅱ)解:设FM x =, 因为翻折后,C 与A '重合, 所以CM A M =',而222228(6)CM DC DM x =+=+-,222222222(2)2A M A H MH A H MG GH x '='+='++=+++,故222222(6)80(2)2x x -++=--++ 得214x =,经检验,此时点N 在线段BC 上, 所以214FM =.12.(2021•五莲县期中)如图,矩形ABCD 和梯形BEFC 所在平面互相垂直,//BE CF ,90BCF CEF ∠=∠=︒.AD =2EF =.(1)求证://AE 平面DCF ;(2)当AB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解答】证明:(1)过E 作EG CF ⊥于G ,连接DG ,则四边形BCGE 为矩形. 又ABCD 为矩形,AD ∴平行且等于EG ,∴四边形ADGE 为平行四边形,//AE DG ∴,AE ⊂/平面DCF ,DG ⊂平面DCF ,//AE ∴平面DCF .解:(2)分别以直线BE 、BC 、B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0B ,0,0),(0C 0),(3E ,0,0),(4F 0), 设AB m =,则(0A ,0,)m .(3AE =,0,)m -,(1EF =0),平面CEF 的法向量(0m =,0,1). 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n x =,y ,)z ,则30n AE x mz n EF x ⎧⋅=-=⎪⎨⋅==⎪⎩,取9z =,得(3n m =,,9)(8分) 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 ||cos60||||12n m n m m ⋅∴︒==⋅92m =. ∴当92AB =时,二面角A EF C --的大小为60︒.(12分)13.(2014秋•成都校级月考)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EA ⊥平面ABC ,DB ⊥平面ABC ,AC BC ⊥,2AC BC BD AE ===,M 是AB 的中点.(Ⅰ) 求证:CM EM ⊥;(Ⅱ) 求CM 与平面CAE 所成角的大小;(Ⅲ) 求平面ABC 与平面CD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答】证明:(Ⅰ)分别以CB ,CA 所在直线为x ,y 轴,过点C 且与平面ABC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设AE a =,则(M a ,a -,0),(0E ,2a -,)a , 所以(CM a =,a -,0),(EM a =,a ,)a -,∴()0()0CM EM a a a a a =⨯+-⨯+⨯-=,CM EM ∴⊥.解:(2)平面CAE 的法向量(1n =,0,0),(CM a =,a -,0), 设CM 与平面CAE 所成角为θ,则||sin ||||2CM n CM n aθ===,45θ=︒,∴直线CM 与平面CAE 所成的角为45︒.(3)(2D a ,0,2)a ,(2CD a =,0,2)a ,(0CE =,2a -,)a ,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m x =,y ,)z ,则20220m CE ay az m CD ax az ⎧=-+=⎪⎨=+=⎪⎩,令1y =,得(2m =-,1,2),平面ABC 的法向量(0p =,0,1), 设平面ABC 与平面CDE 所成锐二面角为θ, 则||2cos ||||3m p m p θ==.∴平面ABC 与平面CD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23.14.(2021•天津二模)如图,DC ⊥平面ABC ,//EB DC ,24AC BC EB DC ====,90ACB ∠=︒,P 、Q 分别为AE ,AB 的中点.(1)证明://PQ 平面ACD .(2)求异面直线AB 与DE 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平面ACD 与平面ABE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解答】(1)证明:P 、Q 分别是AE 、AB 的中点, //PQ BE ∴,12PQ BE =, 又//DC BE ,12DC BE =, //PQ DC ∴,PQ ⊂/平面ACD ,DC ⊂平面ACD , //PQ ∴平面ACD ;(2)解:DC ⊥平面ABC ,90ACB ∠=︒,以点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D ,CA ,CB 的方向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C ,0,0),(0A ,4,0),(0B ,0,4),(2D ,0,0),(4E ,0,4), (0,4,4)AB =-,(2,0,4)DE =,10cos ,||||AB DE AB DE AB DE ∴<>==,∴异面直线AB 与DE ; (3)解:由(Ⅱ)可知(0,4,4)AB =-,(4,4,4)AE =-,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4404440n AB y z n AE x y z ⎧=-+=⎪⎨=-+=⎪⎩,取1z =,得(0,1,1)n =. 由已知可得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0CB =,0,4), 2cos ,||||n CB n CB n CB ∴<>== 故所求平面ACD 与平面ABE 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45︒.15.(2011•浙江)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PO ⊥平面ABC ,垂足O 落在线段AD 上,已知8BC =,4PO =,3AO =,2OD = (Ⅰ)证明:AP BC ⊥;(Ⅱ)在线段AP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二面角A MC B --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以O 为原点,以AD 方向为Y 轴正方向,以射线OP 的方向为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坐标系,则(0O ,0,0),(0A ,3-,0),(4B ,2,0),(4C -,2,0),(0P ,0,4) ()I 则(0AP =,3,4),(8BC =-,0,0)由此可得0AP BC ⋅=∴AP BC ⊥即AP BC ⊥()II 设PM PA λ=,1λ≠,则(0PM λ=,3-,4)- (4BM BP PM BP PA λ=+=+=-,2-,4)(0λ+,3-,4)- (4AC =-,5,0),(8BC =-,0,0)设平面BMC 的法向量(a a =,b ,)c 则00BM a BC a ⎧⋅=⎪⎨⋅=⎪⎩ 4(23)(44)080a b c a λλ--++-=⎧⎨-=⎩令1b =,则(0a =,1,23)44λλ+- 平面APC 的法向量(b x =,y ,)z 则00AP b AC b ⎧⋅=⎪⎨⋅=⎪⎩ 即340450y z x y +=⎧⎨-+=⎩令5x =则(5b =,4,3)- 由0a b ⋅= 得2343044λλ+-⋅=- 解得25λ=故3AM =综上所述,存在点M 符合题意,此时3AM =16.(2015秋•江西月考)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2AB AC ==,111AA A B AC ===. (1)证明:平面ABC ⊥平面1A BC ;(2)在线段1BB 上是否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1E AC B --?若存在确定点E 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证明:(Ⅰ)设BC 的中点为O ,11A B A C ==,BC = 1AO BC ∴⊥,且12A O =, 又90BAC ∠=︒,2AB AC ==,AO BC ∴⊥,且AO =,2221124AO AO AA ∴+=+=, 1AO AO ∴⊥,1AO ∴⊥面ABC ,又1A O ⊂平面1A BC ,∴平面1A BC ⊥平面ABC .解:(Ⅱ)如图,以OA ,OB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B0),(0C,0),1(0A ,0,2), 平面1A BC 的法向量(1m =,0,0), 设11BE BB AA λλ==,(01)λ,则(BE =-,0,2)λ,点E 的坐标为(,2)λ, 设平面1EA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由1n CA ⊥,n CE ⊥,得2020z x z λ+=++=⎪⎩,取1z =,得22(n =-+1),10|cos ,|m n <>=,∴=解得1λ=,∴在线段1BB 上存在点E ,使得二面角1E AC B --,且点E 与点1B 重合.17.(2021春•东湖区校级期中)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90BAC ∠=︒,2AB AC ==,14A A =,1A 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D 是11B C 的中点.(1)证明:1A D ⊥平面1A BC ;(2)求二面角11B A D B --的平面角的正切值.【解答】(1)证明:2AB AC ==,D 是11B C 的中点.111A D B C ∴⊥,11//BC B C ,1A D BC ∴⊥,1A O ⊥面ABC ,1//A D AO ,1AO AO ∴⊥,1AO BC ⊥ BCAO O =,11AO A D ⊥,1A D BC ⊥ 1A D ∴⊥平面1A BC(2)解,如图,以BC 中点O 为坐标原点,以OB 、OA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系.则1BC AO =易知1(A B C ,1(0,A D B ,1(0,A D =,(BD =-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100m A D m BD ⎧=⎪⎨=⎪⎩得00⎧=⎪⎨+=⎪⎩,取1z =,得(7,0,1)m =又平面11A DB 的法向量为(0,0,1)n =,cos ,412m n ∴<>==⨯∴二面角11A BD B --18.(2021•舒城县校级开学)如图,已知多面体111ABC A B C -,1A A ,1B B ,1C C 均垂直于平面ABC ,120ABC ∠=︒,14A A =,11C C =,12AB BC B B ===. (1)证明:111AB AC ⊥;(2)求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答】(1)证明:以A 为原点,AC ,1AA 所在直线分别为y ,z 轴,在平面ABC 内作Ax AC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A ,0,0),1(1B 2),1(0A ,0,4),1(0C ,1),∴1(1AB =2),11(0A C =,3)-,∴11132(3)0AB A C ⋅=⨯⨯-=,即111AB AC ⊥.(2)解:由(1)可知,1(0AC =,1),(1AB =0),1(1AB =2), 设平面1AB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0n AB n AB ⎧⋅=⎪⎨⋅=⎪⎩,即020x x z ⎧=⎪⎨+=⎪⎩,令1y =,则x =0z =,∴(3n =-,1,0), 设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cos n θ=<,111||||||||2n AC AC n AC ⋅>===⋅⨯, 故直线1AC 与平面1ABB . 19.(2021•滁州期末)如图,已知在直四棱柱(侧棱垂直底面的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D DC ⊥,//AB DC ,1222DC DD AD AB ====(1)求证:DB ⊥平面11B BCC .(2)求1BC 与平面1A B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 (3)求二面角11A DB C --的正弦值.【解答】证明:(1)以D 为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D ,0,0),(1B ,0,0),1(0C ,2,2),(0C ,2,0), (1DB =,1,0),(1BC =-,1,0),1(0BB =,0,2), 1100DB BC =-++=,BD BC ∴⊥,10DB BB =,1BD BB ∴⊥, 1BB BC B =,DB ∴⊥平面11B BCC .解:(2)设(n x =,y ,)z 为平面1A BD 的一个法向量, 1(1DA =,0,2),(1DB =,1,0),则1200n DA x z n DB x y ⎧=+=⎪⎨=+=⎪⎩,取1z =,得(2n =-,2,1), 又1(1BC =-,1,2),设1BC 与平面1A BD 所面1A BD 所成角为θ, 则11||6sin ||||n BC n BC θ== 1BC ∴与平面1A BD . (3)由(2)知平面1A BD 的一个法向量为(2n =-,2,1), 设(m x =,y ,)z 为平面1C BD 的一个法向量, 1(1BC =-,1,2),(1DB =,1,0),则1200n BC x y z n DB x y ⎧=-++=⎪⎨=+=⎪⎩,取1x =-,得(1m =,1-,1), 设二面角11A DB C --的平面角为θ, 则|cos |||||||33m n m n θ===,sin θ∴==. ∴二面角11A DB C --.20.(2015秋•辽宁校级月考)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面ABCD ,2AB BC ==,AD CD ==PA ,G 为线段PC 上的点,120ABC ∠=︒(Ⅰ)证明:BD ⊥面PAC ; (Ⅱ)求PC 与面PBD 所成的角; (Ⅲ)若G 满足PC ⊥面GBD ,求PGGC的值.【解答】解:(1)设ACBD O =,2AB BC ==,AD CD =ABD CBD ∴∆≅∆,ABD CBD ∴∠=∠,ABO CBO ∴∆≅∆,BD AC ∴⊥,PA ⊥面ABCD ,PA BD ∴⊥,PAAC A =,BD ∴⊥面PAC .解:(2)以O 为坐标原点,以OC 和OD 所在直线为x 轴和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P 0,(0B ,1-,0),(0D ,2,0),C 0,0),设面P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1,PB =-,(0,3,0)BD =,(23,0,PC =, n PBn BD⎧⊥⎪⎨⊥⎪⎩由,得030y y -==⎪⎩,取1x =,得(1,0,1)n =, ∴10cos ,10||||PC n PC n PC n 〈〉==,∴10sin |cos ,|PC n θ=〈〉=, 即PC 与面PBD所成角为, (3)设(G x ,y ,)z ,CG CP λ=,得(,)(x y z λ=-得0x y z ⎧=⎪=⎨⎪=⎩,即)G , ∴(3)BG =由BG PC ⊥,得25λ=,即32PG GC =.21.(2021•龙岗区校级期中)如图,在三棱台ABC DEF -中,平面ACFD ⊥平面ABC ,45ACB ACD ∠=∠=︒,2DC BC =.(1)证明:BC BD ⊥;(2)求二面角F CD B --的正弦值.【解答】(1)证明:如图,过点D 作DO AC ⊥,交AC 与点O ,连接OB , 由45ACD ∠=︒,DO AC ⊥,所以CD =,由平面ACFD ⊥平面ABC ,平面ACFD ⋂平面ABC AC =,DO ⊂平面ACFD , 故DO ⊥平面ABC ,又BC ⊂平面ABC , 所以DO BC ⊥,由45ACB ∠=︒,12BC CD ==,则BO BC ⊥, 又DOBO O =,DO ,BO ⊂平面BDO ,所以BC ⊥平面BDO , 又DB ⊂平面BDO , 故BC DB ⊥;(2)解:以点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2CD BC ==则(0O ,0,0),(1B ,1,0),(0C ,2,0),(0D ,0,2), 所以(0,2,0),(1,1,0),(0,2,2)OC BC CD ==-=-,(0,2,0)OD =,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BC n CD ⎧⋅=⎪⎨⋅=⎪⎩,即0220x y y z -+=⎧⎨-+=⎩, 令1x =,则1y z ==,故(1,1,1)n =,设平面FCOD 的法向量为(,,)m a b c =,则00m OC m OD ⎧⋅=⎪⎨⋅=⎪⎩,即2020c b =⎧⎨=⎩, 令1x =,则(1,0,0)m =,所以|||cos ,|||||13m n m n m n ⋅<>===⨯故二面角F CD B --=.22.(2021•新疆模拟)如图,在四棱锥A BCDE -中,平面ABC ⊥平面BCDE ,90CDE BED ∠=∠=︒,2AB CD ==,1DE BE ==,AC =(1)求证:DB ⊥平面ABC ; (2)求平面ABE 与平面ADC 所成二面角大小的余弦值.【解答】证明:(1)以D 为原点,DE 为x 轴,DC 为y 轴,在过D 作平面BCDE 垂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D ,0,0),(1B ,1,0),(0A ,2,(0C ,2,0),(1DB =,1,0),(0CA =,0,(1CB =,1-,0), 0DB CA =,0DB CB =,DB CA ∴⊥,DB CB ⊥,CA CB C =,DB ∴⊥平面ABC .解:(2)平面ADC 的法向量(1n =,0,0),(1E ,0,0),(1EA =-,2,(0EB =,1,0),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m x =,y ,)z ,则200m EA x y m EB y ⎧=-++=⎪⎨==⎪⎩,取1z =,得(2,0,1)m =, 设平面ABE 与平面ADC 所成二面角大小为θ,则||2cos ||||3m n m n θ===.∴平面ABE 与平面ADC .。

立体几何之夹角、距离问题(典型例题+跟踪训练)【解答题抢分专题】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通用)

立体几何之夹角、距离问题(典型例题+跟踪训练)【解答题抢分专题】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新高考通用)

【解答题抢分专题】备战2023年高考数学解答题典型例题+跟踪训练(新高考通用)专题21立体几何之夹角、距离问题目录一览一、典型例题讲解二、梳理必备知识三、基础知识过关四、解题技巧实战五、跟踪训练达标(1)面面夹角(2)线面夹角(3)点到线的距离(4)点到面的距离六、高考真题衔接1.空间中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设 a , b 分别为异面直线1l ,2l 上的方向向量,θ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则cos cos ,⋅== a b a b a bθ.(2)线面角公式: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 a 为l 的方向向量,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二、梳理必备知识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 a n a n a nθ.(3)二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12,= n n θ或12,- n n 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cos ⋅= n n n n θ.2.空间中的距离求解空间中的距离(1)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也不必寻找公垂线段,只需利用向量的正射影性质直接计算.如图,设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为 n ,这时分别在,a b 上任取,A B 两点,则向量在 n 上的正射影长就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则||||||||⋅=⋅= n AB n d AB n n 即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于两异面直线上分别任取两点的向量和公垂线方向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与公垂线的方向向量模的比值.(2)点到平面的距离A 为平面α外一点(如图),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A 作平面α的斜线AB 及垂线AH .|n ||n |||||sin |||cos ,|=||n n ⋅⋅=⋅=⋅<>=⋅ AB AB AH AB AB AB n AB AB θ,||||⋅= AB n d n 三、解题技巧实战1.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CD ∥,AB ⊥BC ,122BC CD PA PD AB =====,PC =E 为AB 的中点.(1)证明:BD ⊥平面APD ;(2)求平面APD 和平面CEP 的夹角的余弦值.在△CDO 中,易得222OC CD DO =+-又23PC =,∴222OC PO PC +=,∴PO则D (0,0,0),()22,0,0A ,(0,22,0B ∴()22,2,2CP =- ,()22,0,0CE = ,∵BD ⊥平面APD ,∴平面APD 的一个法向量为则2200n CP n CE ⎧⋅=⎪⎨⋅=⎪⎩ ,得22220220x y z x ⎧-+=⎪⎨=⎪⎩,取∴1212cos ,212n n ==⨯ ,∴平面APD 和平面CEP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点睛】方法点拨利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的范围;两个半平面内找到与棱垂直且以垂足为起点的两个向量,则这两个向量的夹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大小.2.如图,已知多面体111ABC A B C -中,111,,A A B B C C 均垂直于平面ABC ,120ABC ∠= ,14A A =,111,2C C AB BC B B ====.请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解答下列问题:求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由题意知()(0,3,0,1,0,0A B -设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为可知()(10,23,1,1,AC AB == 设平面1ABB 的法向量(,n x = 则10,0,n AB n BB ⎧⋅=⎪⎨⋅=⎪⎩ 即30,20,x y z ⎧+=⎪⎨=⎪⎩令1y =,则3,0x z =-=,可得平面111sin cos ,AC AC n AC θ⋅∴==⋅ ∴直线1AC 与平面1AB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是3.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AC =AA 1=2,∠BAC =90°,M 为BB 1的中点,N 为BC 的中点.(1)求点M 到直线AC 1的距离;(2)求点N 到平面MA 1C 1的距离.则A(0,0,0),A1(0,0,(1)直线AC1的一个单位方向向量为故点M 到直线AC1的距离(2)设平面MA1C1的法向量为则1111·0·0n A C n A M ⎧=⎪⎨=⎪⎩ ,即202y x z =⎧⎨-=⎩不妨取x =1,得z =2,故因为N(1,1,0),所以MN 故N 到平面MA1C1的距离222102102MN n d n -+-==++ 四、跟踪训练达标面面夹角1.(2023·全国·浮梁县第一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E 为棱AD 上一点,,PE AD PA PC ⊥⊥,四边形BCDE 为矩形,且13,,//4BC PE BE PF PC PA ==== 平面BEF .(1)求证:PA ⊥平面PCD ;(2)求二面角F AB D --的大小.因为//PA 平面BEF ,平面PAC 又//BE CD ,所以AF AF DE BC GC ==则(1,0,0),(0,3,0),(3,0,0),A B D F -设平面ABF 的一个法向量为(m = 则7330444030AF m x y AB m x y ⎧⎧⋅=-++⎪⎪⇒⎨⎨⋅=⎪⎪⎩-+=⎩又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n = 故二面角F AB D --的大小为π4.2.(2023·辽宁大连·校联考模拟预测)已知多面体ABCDEF 中,AD BC EF ∥∥,且4AD CD DE ===,2BC EF ==,π3BCD FED ∠∠==(1)证明:AD BF ⊥;(2)若BF =C AF B --的余弦值.在BCD △中,4DC =,2BC =2222cos BD BC DC BC DC =+-⋅⋅同时AD ∥BC ,可得DB AD ⊥因为BD AD ⊥,DF AD ⊥,且所以AD ⊥平面BDF ;又因为BF ⊂平面BDF ,所以AD (2)在BDF V 中,2BD FD ==即222BD FD BF +=,所以BD ⊥以D 为原点,,,DA DB DF 的方向分别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其中(4,0,0),(0,23,0),(0,0,23),(2,23,0)A B F C -,所以()()()4,23,0,4,0,23,6,23,0AB AF AC =-=-=- 设向量(,,)n x y z = 为平面ABF 的法向量,满足0423004230n AB x y n AF x z ⎧⎧⋅=-+=⎪⎪∴⎨⎨⋅=-+=⎪⎪⎩⎩ ,不妨令3x =,则2y z ==,故(3,2,2)n = ,设向量(,,)m p q r =为平面ACF 的法向量,满足0423006230m AF p r m AC p q ⎧⎧⋅=-+=⎪⎪∴⎨⎨⋅=-+=⎪⎪⎩⎩ 不妨令3p =,则2,3r q ==,故(3,3,2)m = 131311cos ,||||44114m n m n m n ⋅〈〉===⨯ 由图可知二面角为锐角,所以二面角C AF B --的余弦值为131144.3.(2023·云南昆明·统考一模)如图,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AB AD ⊥(1)从三个条件:①AC BD ⊥;②120ADC ∠=︒;③2BD AD =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证明:1BC DC ⊥;(2)在(1)的前提下,若13AB AA =,P 是棱1BB 的中点,求平面1PDC 与平面1PDD 所成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详解(2)710对②:∵180ADC ABC ∠+∠=又∵AB AD ⊥,即90BAD ∠=可得90BCD ∠=︒,即BC CD ⊥又∵1CC ⊥平面ABCD ,BC ∴1BC CC ⊥,且1CD CC =I 故BC ⊥平面11CDD C ,注意到1DC ⊂平面11CDD C ,故对③:∵AB AD ⊥,即BAD ∠在Rt BAD 中,则sin ABD ∠故30,ABD CBD AB ∠=∠=︒=故90BCD BAD ∠=∠=︒,即BC 又∵1CC ⊥平面ABCD ,BC4.(2023·辽宁·鞍山一中校联考模拟预测)刍甍(chúméng)是中国古代数学书中提到的一种几何体,《九章算术》中对其有记载:“下有袤有广,而上有袤无广”,可翻译为:“底面有长有宽为矩形,顶部只有长没有宽为一条棱.”,如图,在刍甍ABCDEF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平面BAE和平面CDE交于EF.(1)求证://AB EF ;(2)若平面CDE ⊥平面ABCD ,4AB =,2EF =,ED FC =,AF =,求平面ADE 和平面BAE 所成角余弦值的绝对值.5.(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所有棱长均相等,D 为1AA 的中点.(1)证明:11B D BC ⊥;(2)设,M N 分别是棱,AC BC 上的点,若点1,,,B D M N 在同一平面上,且ABC 的面积是CMN 的面积的3倍,求二面角1A B M N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17【分析】(1)方法一:延长B 11B C BC ⊥可证得1BC ⊥平面方法二:结合垂直关系可以C 得结论;AB 设2AB = ,则()3,1,1D ,(0,2,0B ()13,1,1DB ∴=- ,(10,2,2BC =- 方法三:1AA ⊥ 平面ABC ,AB 10AA AB ∴⋅= ,10AA AC ⋅= ;则()3,1,0A ,232,,033M ⎛⎫ ⎪ ⎪⎝⎭,31,,033MA ⎛⎫∴= ⎪ ⎪⎝⎭ ,12MB ⎛=- ⎝ 设平面1AMB 的法向量(1,m x y = 则11111131033234233MA m x y MB m x y z ⎧⋅=+=⎪⎪⎨⎪⋅=-++⎪⎩设平面1B MN 的法向量(2,x n y =,线面夹角6.(2023·北京·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中,D,E,G分别为11,,AA AC BB的中点,11A C 与平面1EBB交于点F,AB BC==,12AC AA==,1C C BE⊥.(1)求证:F为11A C的中点;(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FG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条件①:平面ABC⊥平面1EBB;条件②:13BC=.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由题意得()()(0,2,0,1,0,0,1,0,1B C D -()()2,0,1,1,2,0CD CB ∴==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n a b c = ,020,200n CD a c a b n CB ⎧⋅=+=⎧⎪∴∴⎨⎨+=⋅=⎩⎪⎩ ,2a =,则1,4b c =-=-,∴平面BCD 的法向量(2,1,4)n =-- 又()0,2,1FG =- ,设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则2105sin cos ,105n FG θ== ,所以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选条件②,因为5AB BC ==,AC由题意得()()(0,2,0,1,0,0,1,0,1B C D -()()2,0,1,1,2,0CD CB ∴==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n a b c = ,020,200n CD a c a b n CB ⎧⋅=+=⎧⎪∴∴⎨⎨+=⋅=⎩⎪⎩,2a =,则1,4b c =-=-,∴平面BCD 的法向量(2,1,4)n =-- 又()0,2,1FG =- ,设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则2105sin cos ,105n FG θ== ,所以直线FG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7.(2023·全国·模拟预测)如图,在几何体ABCDEF 中,四边形CDEF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D DE ⊥,AB CD ∥,6AE =,1AB BD ==.(2)求直线BC与平面BEF所成角的正弦值.则()0,0,0D ,()1,0,0B ,E所以()0,2,0= EF ,(1,0,BE =- 设平面BEF 的法向量为n = 取1z =,得2x =,所以可取设直线BC 与平面BEF 所成的角为则sin cos ,BC BC n BC θ⋅== 所以直线BC 与平面B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8.(2023春·甘肃张掖·高三高台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D 为等边三角形,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PAB PDC ∠=∠.(1)证明:四边形ABCD 为矩形;(2)若2PA AB ==,当四棱锥P ABCD -的体积最大时,求直线PB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4【分析】(1)取AD 的中点线面垂直,再证得线线垂直即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法求(2)由题意知,当平面PAD ⊥平面(1)知AB AD ⊥,所以以O 为原点,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2PA AB ==,则()0,0,0O ,B 设平面PD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令3x =,则()3,0,1n =- .又()1,2,3PB =- ,设直线PB 与平面则sin cos ,23n PB n PB n PBθ⋅=== 所以直线PB 与平面PD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9.(2023·四川凉山·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点E ,F 分别是BC ,11A C 中点,平面11ABB A平面AEF l =.(1)证明:l EF ∥;(2)若AB AC ==,平面11ACC A ⊥平面11ABB A ,且1AB EF ⊥,求直线l 与平面11A B E 所成角的余弦值.∵E ,G 分别是BC ,AB 又∵1A F AC ∥且112A F AC =∴四边形1EGA F 为平行四边形,∴又EF ⊄平面11ABB A ,1AG ∵EF ⊂平面AEF ,平面(2)由三棱柱为直棱柱,∴平面设1AA a =,则1(0,22,0)B ,F 所以1(0,22,)AB a =- ,(0,EF = 又1AB EF ⊥,则10AB EF ⋅= ,解得所以(2,2,2)E ,(0,0,2)A ,则设平面11A B E 法向量为(,,n x y = 所以11100n A B n A F ⎧⋅=⎪⎨⋅=⎪⎩ ,即2222x ⎧⎪⎨+⎪⎩由(1)知直线EF l ∥,则l 方向向量为设直线l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为则sin cos ,n EF n EF n EF α⋅===⋅ 所以直线l 与平面11BCC 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2023·江苏·统考一模)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平面11A B BA ⊥平面ABC ,侧面11A B BA 为菱形,1π3ABB ∠=,1AB AC ⊥,2AB AC ==,E 是AC 的中点.(1)求证:1A B⊥平面1AB C;(2)点P在线段1A E上(异于点1A,E),AP与平面1A BE所成角为π4,求1EPEA的值.点到线的距离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AD BC ,190 1.2ADC PAB BC CD AD ∠=∠==== ,E 为棱AD 的中点,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90︒.(1)在平面PAB 内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直线CM 平面PBE ,如果存在,请确定点M 的位置,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二面角P −CD −A 的大小为45︒,求P 到直线CE 的距离.点E 为AD 的中点,AE ED ∴=1,2BC CD AD ED BC ==∴= ,AD BC ∥ ,即ED BC ∥,∴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即,,AB CD M M CD CM ⋂=∴∈∴ BE ⊂ 平面,PBE CM ⊂平面PBE CM ∴ 平面PBE ,,M AB AB ∈⊂ 平面PAB ,M ∴∈平面PAB ,故在平面PAB 内可以找到一点M (2)如图所示,ADC PAB ∠∠= 且异面直线PA 与CD 所成的角为又,,AB CD M AB CD ⋂=⊂平面AD ⊂ 平面,ABCD PA AD ∴⊥,又,,AD CD PA CD AD PA ⊥⊥⋂=CD \^平面PAD ,PD ⊂ 平面,PAD CD PD ∴⊥.因此PDA ∠是二面角P CD A --PA AD ∴=.因为112BC CD AD ===.以A 为坐标原点,平行于CD 的直线为⎫⎪⎭12.(2023·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棱长均为2,160A AC ∠=︒,1A B =(1)证明:平面11A ACC ⊥平面ABC ;(2)设M 为侧棱1CC 上的点,若平面1A BM 与平面ABCM 到直线11A B 距离.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底面四边形ABCD 13.(2022秋·天津河东·高三天津市第七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为菱形,E为棱PD的中点,O为边AB的中点.(1)求证:AE //平面POC ;(2)若侧面PAB ⊥底面ABCD ,且3ABC PAB π∠∠==,24AB PA ==;①求PD 与平面POC 所成的角;②在棱PD 上是否存在点F ,使点F 到直线OD 的距离为21,若存在,求DF DP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①在平面PAB 内过点O 作Oz 菱形ABCD 中3ABC π∠=,则OC ⊥以O 为原点,分别以,,OB OC Oz 所在直线为()()(1,0,3,0,23,0,4,23,0P C D --(1,0,3)OP =- ,(0,23,0)OC = ,设平面PO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 则30230n OP x z n OC y ⎧⋅=-+=⎪⎨⋅==⎪⎩ ,取=3x ,得设直线PD 与平面POC 所成的平面角为n PD ⋅ 4②设[],0,1DF DP λλ=∈14.(2022秋·山东青岛·高三统考期中)如图,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体积为4,点A 到平面1BC D 的.(1)求1BC D 的面积;(2)若2AB BC ==,动点E 在线段1DD 上移动,求1AEC 面积的取值范围.则(2,0,0)A ,1(0,2,1)C 设(0,0,)(01)E t t ≤≤,则(2,0,EA = 则直线1AC 的单位方向向量为u =r 则点E 到直线1AC 的距离为d EA = 所以1AEC 的面积1112AEC S AC =⋅△所以1AEC 面积的取值范围为32⎡⎢⎣15.(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在滨海文化中心有天津滨海科技馆,其建筑有鲜明的后工业风格,如图所示,截取其中一部分抽象出长方体和圆台组合,如图所示,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4,2AB AD AA ===,圆台下底圆心O 为AB 的中点,直径为2,圆与直线AB 交于,E F ,圆台上底的圆心1O 在11A B 上,直径为1.(1)求1AC 与平面1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2)求二面角1E A D F --的余弦值;(3)圆台上底圆周上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1FP AC ⊥,若存在,求点P 到直线11A B 的距离,若不存在则说明理由.则1(2A ,0,2),(0C ,4,0),(2E ,1,所以11(2,4,2),(2,0,2),(2,1,0)A C DA DE =--==设平面1A E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有100n DA n DE ⎧⋅=⎨⋅=⎩,即22020x z x y +=⎧⎨+=⎩,令1x =,则=2y -,1z =-,故(1,n =- 所以111||2|cos ,|3||||A C n A C n A C n ⋅<>== ,故1AC 与平面1A E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3点到面的距离16.(2022秋·四川·高三四川省岳池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120,3,ABC AB BC ABC PA D ∠==== 为线段PC 上一点,且BC BD ⊥.(1)在线段AC 上求一点M ,使得平面BPC ⊥平面BDM ,并证明;(2)求点C 到平面ABD 的距离.则33(0,,0),(,0,0),(0,22A B C -设PD PC λ= ,其中01λ≤≤,则BD BP PD BP PC λ=+=+ 因为BC BD ⊥,所以BC BD ⋅ 设平面BPC 的法向量为m = 则33022330m BC x y m PC y z ⎧⋅=-+=⎪⎨⎪⋅=-=⎩ 设33(0,,0),22M b b -≤≤,MB17.(2023春·广东揭阳·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AD AB ⊥,22DC AD a ===,PA PD =,二面角P AD B --的大小为135︒,点P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2a .(1)过点P 是否存在直线l ,使直线l ∥平面ABCD ,若存在,作出该直线,并写出作法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若2PM MC = ,求点M 到平面PAD 的距离.平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条件(2)取线段AD 的中点为O ,线段连接,OE OP ,因为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所以//OE AB ,又AD AB ⊥,所以AD OE ⊥,因为PA PD =,所以PO AD ⊥,又PO OE O = ,,PO OE ⊂平面POE 所以AD ⊥平面POE ,过点O 在平面POE 内作直线ON ⊥则直线,,OA OE ON 两两垂直,以O 为原点,,,OA OE ON 为,,x y z 过点P 作//PF NO ,交直线OE 于点因为,ON OA ON OE ⊥⊥,,OA OE 所以ON ⊥平面ABCD ,故PF ⊥平面又点P 到底面ABCD 的距离为2a ,所以因为OE AD ⊥,OP AD ⊥,18.(2023·云南红河·统考二模)如图,在几何体ABCDEF中,菱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矩形BD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1)若M 为线段BF 上的一个动点,证明:CM ∥平面ADE(2)若60BAD ∠=︒,2AB =,直线CF 与平面BCE F 到平面BCE 的距离.()3,1,0B ,()0,2,0C ,(0,0,E a19.(2023·北京·北京市八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多面体ABCDEF 中,四边形ABCD 为矩形,二面角A CD E --为60°,DE CF ∥,CD DE ⊥,2AD =,3DE DC ==,6CF =.(1)求证:CD AE ⊥;(2)求直线DE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3)直接写出λ的值,使得CG CF λ=,且三棱锥B ACG -【答案】(1)证明见解析CD AD ⊥ ,CD DE ⊥,ADE ∴∠即为二面角A CD F --的平面角,即∴(0,1,3)A ,(0,0,0),(0,3,0),(3,6,0)D E F ∴(0,2,3),(3,5,3),AE AF DE =-=-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230,3530.n AE y z n AF x y z ⎧⋅=-=⎪⎨⋅=+-=⎪⎩ 令2z =,则所以(3,3,2)n =-,∴3330cos ,10310DE n DE n DE n ⋅===20.(2023·江西九江·统考二模)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C ⊥平面11AA B B ,13ABB ∠=,1AB =,12AC AA ==,D 为棱1BB 的中点.(1)求证:AD ⊥平面11AC D ;(2)若E 为棱BC 的中点,求三棱锥1E AC D -的体积.则()0,0,0A ,1,1,02E ⎛⎫⎪⎝⎭,1,0,2D ⎛ ⎝所以1,1,02AE ⎛⎫= ⎪⎝⎭ ,1,0,2AD ⎛= ⎝ 设(),,n x y z =r为平面1AC D 的一个法向量,则10n AD n AC ⎧⋅=⎪⎨⋅=⎪⎩ ,即1302223x z x y ⎧+=⎪⎨⎪-++⎩所以点E 到平面1AC D 的距离d =则三棱锥1E AC D -的体积13S V =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A AB AC AA AB AC AB ===⊥⊥,D 为11A B 五、高考真题衔接的中点,E 为1AA 的中点,F 为CD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 ;(2)求直线BE 与平面1C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3)求平面1ACD 与平面1CC 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则()2,0,0A 、()2,2,0B 、(2,0,2C 则10,,12EF ⎛⎫= ⎪⎝⎭,易知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EF ⊄ 平面ABC ,故//EF 平面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由(1)得2AE =,所以12AA AB ==,1A B =则()()()()10,2,0,0,2,2,0,0,0,2,0,0A A B C ,所以AC 则()1,1,1BD = ,()()0,2,0,2,0,0BA BC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m x y z = ,则m BD m BA ⎧⋅⎨⋅⎩ 可取()1,0,1m =-,3.(2021·天津·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棱BC 的中点,F 为棱CD 的中点.(I )求证:1//D F 平面11A EC ;(II )求直线1AC 与平面11A EC 所成角的正弦值.(III )求二面角11A A C E --的正弦值.4.(2021·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矩形,PD ⊥底面ABCD ,1PD DC ==,M 为BC 的中点,且PB AM ⊥.。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距离、角度)专题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距离、角度)专题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如图,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PD⊥平面 ABCD,且 PD=1,E,F 分别为 AB,BC 的中点.则点 D 到平面 PEF 的距离为________;直线 AC 到平 面 PEF 的距离为________.
类型一 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典例】已知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E,F分别是边AB,AD的中 点,CG垂直于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且CG=2,求: (1)点B到直线FG的距离; (2)点B到平面EFG的距离.
05 平面与平面所成角
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角是这两个平面的夹角吗?
, 的夹角为,cos | u v|
| u || v |
例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CB=2,AA1=3, ∠ACB=90°,P为BC中点,点Q,R分别在棱AA1,BB1上,A1Q=2AQ, BR=2RB1,求平面PQR与平面A1B1C1夹角的余弦值 z
D1 F
C1
N
A1
E
M B1
D
Cy
A
B
x
AB n
d
n
1.4.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角度问题
03 异面直线所成角
l
l
m
m
l, m的夹角为,cos | a b|
| a || b |
(0, ]
2
类型二 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典例】如图,在直三棱柱 A1B1C1-ABC 中,AB⊥AC,AB=AC=2,A1A=4, 点 D 是 BC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 A1B 与 C1D 所成角的余弦值.
(1)证明:DC1⊥BC.
(2)求平面A1B1BD与平面C1BD的夹角的大小.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与距离问题)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空间角与距离问题)
的方向和速度 大小,研究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速度和加速度的研究
加速度
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 通过向量表示加速度,研究其合成与分 解。
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
物理问题
向量方法广泛应用于解决物理中的力学、电磁学和振动等问题。
工程问题
在机械、航空、航海和建筑等领域,向量方法用于解决各种实际工 程问题。
数学建模
向量方法在数学建模中用于描述和分析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添加副标题
平行线间的距离
定义 平行线间的距离是指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最短距离。
向量表示 平行线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两条平行线方向向量 的模长差。
求解方法 利用向量模长的性质,通过向量的模长运算求解。
04
1
向量方法的应用
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
通过向量加法,将多个力合成一个合力,计算合力的方向和大小。
力的分解
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通过向量分解确定分力的方向和大小。
点到平面的距离可以表示为点与平面内任意一点向量的模长。
求解方法
利用向量投影和模长的关系,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点积运算求解。
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一个点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 最短距离。
向量表示
点到直线的距离可以表示为点与直线上一动点向 量的模长。
求解方法
利用向量投影和模长的关系,通过向量的数量积 和点积运算求解。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CLICK HERE TO ADD TITLE 添 加 副 标 题
CONTENTS
目录
CON TEN
TS
WORKREVIEW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

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的一个分支,其重点研究的是三维空间中点、线、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在立体几何中,空间角和空间距离是非常关键的概念。

本文将详细探讨高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空间角与空间距离计算方法。

一、空间角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 空间角的概念空间角指的是由两个非共面向量所张成的角度,在立体几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空间角的大小是依据两个向量的夹角计算得来的。

2. 空间角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空间角时,我们首先需要求出两个向量的点积。

设向量a=(a1,a2,a3)和向量b=(b1,b2,b3),则它们的点积为a*b=a1b1+a2b2+a3b3。

接下来,我们可以利用余弦定理来计算角度,即cosθ=(a*b)/(|a||b|),其中|a|和|b|分别表示向量a和向量b的模长,θ表示向量a和向量b之间的夹角。

二、空间距离的概念与计算方法1. 空间距离的概念空间距离指的是三维空间中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也是立体几何中经常涉及到的一个概念。

2. 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借助勾股定理来计算空间距离。

设点A(x1,y1,z1)和点B(x2,y2,z2)是三维空间中的两个点,它们之间的距离为d,则d=sqrt((x2-x1)^2+(y2-y1)^2+(z2-z1)^2)。

三、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应用空间角和空间距离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计算棱台的侧面积、计算四面体内切圆半径、求解圆锥截面面积等问题中,我们都需要用到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知识。

比如,在计算棱台的侧面积时,我们需要首先求出两条棱所在的平面之间的空间角,然后根据棱长和计算出的角度,就可以快速计算出棱台的侧面积。

在计算四面体内切圆半径时,我们需要先计算出四面体各面的法线向量,然后根据法线向量计算面上的角度,最后用勾股定理求出四面体内切圆的半径。

在求解圆锥截面面积时,我们需要用到空间角和空间距离的知识,以找出圆锥截面的边界和计算截面的面积。

立体几何求角、距离的解法

立体几何求角、距离的解法

立体几何求角、距离的解法考点一、空间中的夹角空间中的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要理解各种角的概念定义和取值范围,其范围依次为(0°,90°]、[0°,90°]和[0°,180°]。

(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法:○1先通过其中一条直线或者两条直线的平移,找出这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通过解三角形去求得;○2通过两条异面直线的方向量所成的角来求得,但是注意到异面直线所成角得范围是]2,0(π,向量所成的角范围是],0[π,如果求出的是钝角,要注意转化成相应的锐角(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求法:“一找二证三求”,三步都必须要清楚地写出来。

除特殊位置外,主要是指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根据定义采用“射影转化法”(3)二面角的度量是通过其平面角来实现的解决二面角的问题往往是从作出其平面角的图形入手,所以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就成为解题的关键。

通常的作法有:(Ⅰ)定义法;(Ⅱ)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Ⅲ)自空间一点作棱垂直的垂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所成的角,俗称垂面法.此外,当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有困难时,可用射影面积法解之,cos =SS ',其中S 为斜面面积,S ′为射影面积, 为斜面与射影面所成的二面角例题1: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O 、O 1是上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求二面角O 1-BC-O 的大小。

2:已知边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E 、F 为A 1D 1、C 11的中点,求平面EFCA 与底面ABCD 所成的二面角。

点评:利用平面角定义法中特殊位置的线段。

3:已知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求平面ACD 1与平面BDC 1所成的二面角。

解:设AC 与BD 交于E ,CD 1与C 1D 交于F ,连EF 是所求二面角B-EF-C 的棱,连A 1C ,易证A 1C ⊥平面BDC 1,垂足为H ,取AD 1中点O ,连OC 交EF 于G ,连GH 。

§7.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7.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

§7.7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二)——求空间角和距离【导学目标】:1.掌握各种空间角的定义,弄清它们各自的取值范围.2.掌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的平面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联系和区别.3.体会求空间角中的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熟练掌握平移方法、射影方法等.4.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求空间角.5.运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知识梳理】:1.两条异面直线的夹角(1)定义:设a ,b 是两条异面直线,在直线a 上任取一点作直线a ′∥b ,则a ′与a 的夹角叫做a 与b 的夹角.(2)范围:两异面直线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求法:设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为a ,b ,其夹角为φ,则有cos θ=________ 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1)定义:直线和平面的夹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的夹角.(2)范围:直线和平面夹角θ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量求法: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的法向量为u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a 与u 的夹角为φ,则有sin θ=__________ 3.二面角(1)二面角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二面角的向量求法:①若AB 、CD 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内与棱l 垂直的异面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就是向量AB →与CD →的夹角(如图①) .②设n 1,n 2分别是二面角α—l —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n 1与n 2的夹角(或其补角)的大小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如图②③),则cos θ=________ 4.利用空间向量求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设点A (x 1,y 1,z 1),点B (x 2,y 2,z 2),则|AB |=|A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AB 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段,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则B 到平面α的距离为|BO →|=______. 【自我检测】1.两平行平面α,β分别经过坐标原点O 和点A (2,1,1),且两平面的一个法向量n =(-1,0,1),则两平面间的距离是( )A.32B.22 C.3 D .3 2 2.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和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 〈m ,n 〉=-1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 ).A .30°B .60°C .120°D .150°3.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A 1=2,AD =1,E 为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010B.3010C.21510D.310104.已知直二面角α­l ­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点B ∈β,BD ⊥l ,D 为垂足,若AB =2,AC =BD =1,则CD =( ).A .2 B. 3 C. 2 D .1 5.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AB =1,AD =23,BC =3,CD =2.∠ABC =∠DCB =π2,则二面角A -BC -D 的大小为( ).A.π6 B.π3 C.5π3D.5π6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2AC =AA 1=BC =2.若二面角B 1-DC -C 1的大小为60°,则AD 的长为( )A. 2B. 3 C .2D.22【课堂活动】题型一 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例2 (2014·北京)如图,正方形AMDE 的边长为2,B ,C 分别为AM ,MD 的中点,在五棱锥P -ABCDE 中,F 为棱PE 的中点,平面ABF 与棱PD ,PC 分别交于点G ,H . (1)求证:AB ∥FG ;(2)若P A ⊥底面ABCDE ,且P A =AE ,求直线BC 与平面ABF 所成角的大小,并求线段PH 的长.题型二求二面角(2014·课标全国Ⅰ)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AB⊥B1C.(1)证明:AC=AB1;(2)若AC⊥AB1,∠CBB1=60°,AB=BC,求二面角A-A1B1-C1的余弦值.题型三求空间距离例4如图,△BCD与△MCD都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MCD⊥平面BCD,AB⊥平面BCD,AB=23,求点A到平面MBC的距离.【课后练习】(2015·湖南)如图,在四棱台1111D C B A ABCD -的上、下底面分别是边长为3和6的正方形,61=AA ,且⊥1AA 底面ABCD ,点P ,Q 分别在棱1DD ,BC 上.(Ⅰ) 若点P 是1DD 的中点,证明:PQ AB ⊥1;(Ⅱ) 若//PQ 平面11A ABB ,二面角A QD P --的余弦值为73,求四面体ADPQ 的体积.BDQ。

如何利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中的角与距离问题课题结题报告

如何利用空间向量处理立体几何中的角与距离问题课题结题报告

篇一:利用空间向量求立体几何中的角和距离利用空间向量求立体几何中的角和距离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中学校易存新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下(b)中引入空间向量,大大降低了立体几何解题难度,而法向量的引入,对于解决空间的角与距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而高考中常以立几知识为载体,以空间向量为工具,常考查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和空间距离、空间角的有关计算。

下面举例说明空间向量在求角和距离中的运用。

一.求角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0????2)设异面直线m,n的方向向量分别为m,n,则异面直线m,n所成的角?等于向量m,n所???m?n???成的角或其补角,所以有:cos??cos?m,n??m?n例1.(2006年福建卷)如图,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ca?cb?cd?bd?2,ab?ad?(i)求证:ao?平面bcd;(ii)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解:(i)略证。

(ii)∵ao?平面bcd,oc?bd ∴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1,0,0),d(? 1,0,0),1????????0),ba?(?1,0,1),cd?(?1,0).c0),a(0,0,1),e(22????????????????ba.cd?cos?ba,cd?? ?4bacd?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为arccos4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0????2)设?为直线l与平面?所成的角,ω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v与平面?的法向量n之间的夹角,则有???2??(图1)或???2??(图2)vωn图1 图2即直线l与平面?所成的角?可看成是向量v与平面?的法向量n所成的锐角的余角,所以有sin??cos????cos?v,n???特别地 ??0时,???2,l??;???2时,??0,l??或l//?例2.(2005年浙江卷).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ab⊥bc,ab=bc=kpa,点o、d分别是ac、pc的中点,op⊥底面abc.(ⅱ)当k=12时,求直线pa与平面pbc所成角的大小;解:∵op⊥平面abc,oa=oc,ab=bc,∴oa⊥ob,oa⊥op,ob⊥op。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的角度与距离问题
【基础知识】
一.空间角度问题
(一)理解空间中各种角的定义及其取值范围
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及二面角的概念。

2.各种角的取值范围:(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0°< θ ≤90°;(2)直线于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 0°≤ θ ≤90°;(3)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通常认为二面角平面角的取值范围是: 0°< θ ≤180° (二)空间中的角的计算
1、用直接法求角的一般步骤是:(1)找出或做出有关角的图形;(2)证明它符合定义(3)计算(一般通过解三角形)
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用平移转化的方法使它成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当异面直线垂直时,运用直线垂直平面的定义或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判定所成角是90°.
3. 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所成的锐角,它的三条边分别是平面的垂线段/斜线段及斜线段在平面内的射影。

4. 二面角要转化为其平面角,掌握以下三种基本做法:(1)直接利用定义;(2)利用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3)作棱的垂面
另外,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图形本身是否已含有所求的平面角
注意:1.空间各种角的计算方法都是转化为平面角来计算的,应熟练掌握这种转化。

2.计算题必须有推理过程。

二.空间距离问题
1.立体几何中的各种距离有:(1)点到直线的距离(2)点到平面的距离(3)平行直线间的距离(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5)直线与平面的距离(6)两个平面间的距离(7)球面上两点间距离
2.空间七种距离求法,通常是转化为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1)找出或作出有关距离的图形;(2)证明它们就是所求的距离;(3)利用平面几何和解三角形的知识在平面内计算
α β
A
O
P A B
O
P α
β (1)
(2)
(3)
3. 求异面直线距离(1)定义:关键确定公垂线段(2)转化为直线和平面间距离(过a 而与b 平行的平面)
(3)转化为平面间距离(4)极值法
4. 求点面距离其法有二:(1)直接法,确定垂足的位置(2)等体积法,同一个三棱锥,从不同的角度选择
底和高计算体积并加以比较即可。

5. 曲面上两点间距离(1)曲面可展开,则在侧面展开图上计算。

(2)曲面不可展开,球面上两点的球面距
离按定义求。

6.各种距离可相互转化:点到平面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是重点。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转移法、体积法体现了转化的思想。

【课后训练】
1.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以BD 为棱把它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E 是CD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BC 的距离为
A.2
B.3
C.
2
3
D.1 2.在△ABC 中,AB =15,∠BCA =120°,若△ABC 所在平面α外一点P 到A 、B 、C 的距离都是14,则P 到α的距离是
A.13
B.11
C.9
D.7
3.长方体AC 1的长、宽、高分别为3、2、1,从A 到C 1沿长方体的表面的最短距离为
A
1
A.1+3
B.2+10
C.32
D.23
4.(2006全国卷)已知正四棱锥的体积为12,底面对角线的长为则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等于_____ 5.(2006年辽宁卷)若一条直线与一个正四棱柱各个面所成的角都为α,则cos α=______.
【针对练习】
1.(2002全国)一个圆锥和一个半球有公共底面,如果圆锥的体积恰好与半球的体积相等,那么,这个圆锥轴截面顶角的余弦值是( )
A.
4
3 B.
5
4 C.
53 D.-5
3 2.右图是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在这个正方体...
中, ①BM 与ED 平行 ②CN 与BE
是异面直线
③CN 与BM 成60°角 ④DM 与BN 垂直 以上四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④
3.平面α内的∠MON =60°,PO 是α的斜线,PO =3,∠POM =∠PON =45°,那么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是
A.
3 B.
4
33 C. 23 D. 33
4.已知直线a ∥α,且a 与α间的距离为d ,a 在α内的射影为a ′,l 为平面α内与a ′平行的任一直线,则a 与l 之间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d ,+∞)
B.(d ,+∞)
C.(0,d ]
D.{d }
5.(2006年四川卷)已知二面角l αβ--的大小为0
60,,m n 为异面直线,且,m n αβ⊥⊥,则,m n 所成的角为( )
(A )0
30 (B )0
60 (C )0
90 (D )0
120
6.关于直角AOB 在定平面α内的射影有如下判断:①可能是0°的角;②可能是锐角;③可能是直角;④可能是钝角;⑤可能是180°的角.其中正确判断的序号是 (注:把你认为是正确判断的序号都填上).
7.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ABEF 所在平面成60°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AD 与B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
8.(2006年安徽卷)多面体上,位于同一条棱两端的顶点称为相邻的,如图,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 在平面α内,其余顶点在α的同侧,正方体
上与顶点A 相邻的三个顶点到α的距离分别为1,2和4,P 是正方体的其余四个顶点中的一个,则P 到平面α的距离可能是:
①3; ②4; ③5; ④6; ⑤7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______。

(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 A B
C D
A 1
B 1
C 1
D 1 第8题图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