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2018.1.学号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共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者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2分)○1再见啦!看你就像滑jī画里的小人儿。

【】○2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

【】○3实在不能嗔.怪有些外行人的批评。

【】○4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怪dàn不经。

【】2.下列有关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2分)【】【】A.孙悟空拜师求艺归来,自称“齐天大圣”。

先去东海龙宫借兵器,得“如意金箍棒”,又去阴曹地府,把自己名字从生死簿上勾销。

玉帝派太白金星把他召入天界,授他做了“弼马温”。

(《西游记》)B.白骨精先后变成村姑、老妪和老丈,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当,可三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化身。

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

唐僧盛怒之下赶走孙悟空。

(《西游记》)C.“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这句话出自《五娼会》。

D.鲁迅在《琐记》中写自己一有空闲,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进化论》,表现出鲁迅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E.《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是《无常》这篇文章。

3.下面语段在标点、字词及表达等方面有毛病,请用规定的修改符号在原文上直接修改(不超过5处)。

(4分)(1(234)调位号:老师一再教导我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注意观察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观察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心理,品味那些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并随时做好观察笔记,写好观察到的细节和自己的感受。

在老师絮絮叨叨的指导、督促、鼓励下,同学们的写作水平空前高涨,报纸杂志上发表了我们班同学的许多作品,我们班的“春蕾文学社”还荣获了市“优秀文学社团”呢!4.仔细研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文字提炼文本中的核心信息。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七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数:150分)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酝酿.( liàng ) 沐.浴(m ù) 干涩.(sh è) 一霎.时(shà) B.憔.悴(qiaó) 粼.粼(líng ) 莅.临(l ì) 咄咄..逼人(duóduó) C.荫.蔽(y ìn ) 姊.妹(zǐ) 祷.告(dǎo ) 菡.萏 (h àn ) D.匿.笑 (n ì) 瘫痪.(hu àn ) 粗犷(gu ǎng ) 贮.蓄 (zhù)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静谧 瞭亮 睫毛 朗润 B.棱镜 决别 分歧 铃铛 C.并蒂 沉寂 淅沥 徘徊 D.着落 朗润 凌镜 侍弄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我的姑奶奶,今天你这搞得花枝招展...的出来干吗?害我差点没认出你。

B.面对他人咄咄逼人....的态度,我们能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调整自己. C.这些矛盾处理好了,笔画和偏旁就能各得其所....,整个字就会成为和谐完整的统一体。

D.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荷叶·母亲》——冰心——原名:谢婉莹——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代表作——散文《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等。

C.《济南的冬天》——老舍——代表作——小说《茶馆》,诗文集《踪迹》。

D.《咏雪》——出自《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

5.下列句子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1.(10分)汉字的起源是图画,简化后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2.(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诗人在旅途中记录的所见,让人如痴如醉。

“潮平两岸阔,①”是王湾勾勒的壮美的大江行船图;“蝉噪林逾静,②”是王籍描绘的幽美的山间静谧之景;“③,小桥流水人家”是马致远书写的悲凉的凄清秋景;“终古高云簇此城,④”是谭嗣同经历的雄伟的潼关古道路。

诗人在旅途中产生的情思,让人遐想连篇。

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的李白,感觉到行船之快,低吟“⑤,”,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年老病衰的诗人杜甫再暮春时节又和故人相逢,联想起身世之悲,感慨“⑥,”,慨叹繁华时代的落幕;在《夜雨寄北》一诗中,巴蜀羁旅中的李商隐,想象回家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浅唱“⑦,”,表达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二、阅读(47分)3.(14分)名著精读:《西游记》节选【甲】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节选)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更不见马的踪迹。

按落云头报道:“师父,我们的马断乎是那龙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见。

”三藏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想是惊张溜缰,走在那山凹之中。

你再仔细看看。

”行者道:“【A】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何期那匹大马,我就不见!”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B】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又要马...,不济....道:“你忒不济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乙】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节选)【C】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册第6单元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七上语文第六单元检测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一、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缥缈(piāo) 炫耀(xuàn) 掺和(cān)B.赐给(cì)愚蠢(cǔn)踪迹(jì)C.御聘(pìn)钦差(qīn)妥当(tuǒ)D.躇步(chú)庇护(pì)呈报(chéng)【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掺”应读chān;B项“蠢”应读ch ǔn;D项“庇”应读bì。

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爵士澄澈枯籐骇人听闻B.头衔女娲剌叭随声附和C.贱起气概蜘蛛莽莽榛榛D.镀金爱慕雕像眉开眼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籐”应为“藤”;B项“剌”应为“喇”;C项“贱”应为“溅”。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B.作家曹文轩荣获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消息传来,骇人听闻。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D.漫步曲水街亭,我们用相机去捕风捉影,记录家乡的古风古韵。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

补鞥形容泉水。

B: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说明:1.全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占诗文。

(10分)(1)口口口口口口口,受降城外月如霜。

口口口口口口口,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分)(2)潮平两岸阔,口口口口口。

(王湾《次北固山下》)(1分)(3)夫君子之行,口口口口,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1分)(4)刘禹锡《秋词》中赞美秋景胜春光的两句诗是: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分)(5)默写李商隐《夜雨寄北》。

(4分)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我妄下断语,yuān wàng( )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2)我想那piāo miǎo( )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3)他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jīng yì qiú jīng( )。

(4)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hài rén tīng wén( )了。

3.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为把“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王书记灵机一动....,亲自到特困户李大爷家走访。

C.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

D.他总是担心2020年没办法实现小康社会,真是杞人忧天....。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这类人往往因长时间低头而患上某些疾病。

(在“看手机”后加上“的人”)B.潮安区金石镇2017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11月28日在大寨中学举行,来自全区近600名左右的社会各届人士参加了此次活动。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湖南邵阳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统一质量检测语文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lǒng着一层薄烟。

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g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根据拼音写汉字。

lǒng(______)着hōng(______)托(2)给加点字注音。

黄晕(_______)披着蓑(_______)【答案】(1).笼(2).烘(3).yùn(4).suō【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多音字,这样才能轻松应对该种题型。

(1)注意“笼”不能写成“茏”,“烘”不能写成“哄”。

(2)注意“晕”是多音字:[yùn]太阳或月亮周围形成的光圈,如“日晕”;[yūn]昏迷,如“晕倒”。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D.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词语的积累与理解能力,平时要有一定的词语或成语的积累,做题时还要会根据句子的意思,理解词语或成语的意思。

选择题一般可用排除法选择出正确答案。

D.“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2017~2018学年浙江杭州西湖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2017~2018学年浙江杭州西湖区初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

目录语文知识积累(19分)名著阅读与现代文阅读(40分)文言文阅读(21分)写作(40分)语文知识积累(19分)j i ao s h i.i zh ik an g.co m2018/12/101.1.2.3.4.答 案解 析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粗字注音。

下雪时,我总想到其他季节:因成熟而褪色的叶子被风从树梢吹散,收敛( )了平日的喧嚣与张扬,安xiáng( )地在空中飞舞。

雪纷纷扬扬,热烈却不粗犷,在静mì( )的旷野上,雪也许是更大的一棵树上的果实,被一场世界之外的大风刮落。

它们漂泊( )到大地各处,那片片晶莹的雪花,不久即绽放成春天动人的花朵。

liǎn 详谧bó本题考查字音字形,难度不大,平时学习注意积累。

收敛 (shōu liǎn )、安详、静谧、漂泊 ( piāo bó)2.A.B.C.D.答 案解 析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一阵沉默之后,小梅看到范明这种滑稽的表情,忍不住扑哧一声匿笑起来。

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妈妈总是怂恿我要积极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两位同学撑起爱心伞,为车祸倒地的路人遮风挡雨,令人油然而生敬意。

针对杭城近来骇人听闻的流感疫情,盛洁芳主任医师作了关于流感防控的讲座。

C匿笑,暗中偷笑;掩口暗笑;怂恿,指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

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骇人听闻,骇:震惊。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结合语境,不难得出答案。

3.(1)正是江南好风景,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答 案解 析(2)我寄愁心与明月,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答 案解 析(3)历代诗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两句与水有关的诗句(必须是连续的两句)。

答 案解 析(4)古诗中经常借意象来抒发感情,请参照下面示例从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任选两句诗句,(必须是连续的两句)分析它的抒情方式。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班级。

姓名。

考号。

评分:说明:本卷满分12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卷面书写规范、美观、整洁。

一、积累运用(25分)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澄澈(chéng)。

B.(yín)。

C.怂恿(sǒng)。

D.拈轻怕重(niān)2、下面各项中字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热忱。

B.抽噎。

C.殉职。

D.参差不齐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⑴他仍然觉得,先派一个别的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

⑵皇帝亲自带着他的一群最的骑士来了。

⑶“这布是的!精致的!XXX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A.适当高雅美丽。

B.稳当富有富丽。

C.妥当高贵华丽。

D.得当尊贵华美4、下列句子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通过《蚊子和狮子》的研究,使我知道了寓言的特点。

B.济南的冬天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C.《皇帝的新装》的作者的国籍是丹麦的人。

D.同学们都喜欢《春》中描绘的美景。

5、古诗文默写。

(6分)1)俭以养德。

2)河流XXX嫌束。

3)XXX的《秋词》一诗中不写XXX而写XXX的诗句是。

4)XXX的《夜雨寄北》中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4分)行者辞了灵吉,驾筋斗云,径返翠云山,顷刻而至。

使铁棒打着洞门叫道:“开门!开门!老孙来借扇子使使哩!”慌得那门里女童即忙来报:“奶奶,借扇子的又来了!”XXX闻言,心中悚惧道:“这泼猴真有本事!我的宝贝,扇着人,要去八万四千里,方能停止;他怎么才去就回来也?这番等我一连扇他两三扇,教他找不着归路!”⑴上述文字出自(作家)的小说《》。

(2分)⑵文中的他是(人物),号称。

(2分)7、综合性研究。

(7分)少年正是读书时”。

在个人和民族层面上,只有热爱阅读才能真正塑造出坚实的软实力。

部编2017学年瑞安市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部编2017学年瑞安市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学年瑞安市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卷温馨提示:全卷共三大题,15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卷面书写分3分。

考试试卷10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1、汉字的起源是图画,简化后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10分)【答案】(1)警惫(2分)(2)①解除,卸下②疾行,指迅速逝去③生气,恼怒④越过(4分)(3)D (2分)消磨(2分,意对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拼音写汉字需要结合语句的连贯以及偏旁部首进行书写。

注意“疲惫”的“惫”书写。

(2)本题考查课内实词的释义。

课内文言实词的释义是解读文言文的关键,简单了解文言词汇的用法。

注意“年与时驰”的“驰”、“不逾矩”的“逾”释义。

(3)考查汉语词汇的运用。

词语的运用或含义,要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和句子中去了解,要前后综合分析词语的运用,同时还要满足句子的要求。

在本句中,“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中“琢磨”就是“思考”之意;“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中“磨损”是“消磨”之意。

2、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诗人在旅途中记录的所见,让人如痴如醉。

“潮平两岸阔,(1)”是王湾勾勒的壮美的大江行船图;“蝉噪林逾静,(2)”是王籍描绘的幽美的山间静谧之景;“(3),小桥流水人家”是马致远书写的悲凉的凄清秋景;“终古高云簇此城,(4)”是谭嗣同经历的雄伟的潼关古道路。

诗人在旅途中产生的情思,让人遐想连篇。

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的李白,感觉到行船之快,低吟“(5),”,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年老病衰的诗人杜甫再暮春时节又和故人相逢,联想起身世之悲,感慨“(6),”,慨叹繁华时代的落幕;在《夜雨寄北》一诗中,巴蜀羁旅中的李商隐,想象回家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浅唱“(7),”,表达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答案】(1)风正一帆悬(2)鸟鸣山更幽(3)枯藤老树昏鸦(4)秋风吹散马蹄声(5)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6)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名句的默写。

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高新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试卷(初一语文)第一部分(22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6分)这条河,没有浩浩荡荡的气势,也没有开阔的远景可以让人游目骋怀,它披着暗绿色的外衣,凭着它柔和的曲线,妩媚的态,在慢节奏的小城市里懒懒地伸展着,缠绕着那围它而立的一排排阁楼。

那阁楼里藏着我童年的甜密,寄着我少年的憬。

我常常在楼梯的窗口临河跳望,和微风吹过,轻灵的飞鸟掠过,我的梦幻在然自得中飘过……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姿态②憧憬③和煦④逸然自得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

①妩媚改为妩媸。

②然自得改为逸然自得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

(10分)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___《次北固山下》②“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___《夜上受降城闻笛》③“月落乌啼霜满天,___渔火对愁眠。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___《陋室铭》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杜甫《登高》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___《登鹳雀楼》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诫子书》⑧“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3.名著阅读。

(4分)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

他使我同坐在___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

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

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自___,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1)这段文字选自___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三等》生》,其中父亲要求我“背诵《阿长与《三等》生》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XXX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2(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B)(3分)A.中伤(zhōng)澄澈(chéng)掺和(he)绵廷(yán)....B.缥缈(piāo)陛下(bì)显耀(yào)愚蠢(yú)....C.忙碌(lǜ)辍行(zhuì)充沛(pèi)梳理(shū)....D.放肄(sì)苛刻(kē)凸起(tū)笨拙(zhuó)....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D)(3分)A.这一幕还令人记忆犹新,其教训值得吸取。

....B.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C.《中国新声代》的学员个个才华出众,对歌曲的精彩演绎令人回味无穷。

....D.“消法”修正案将网络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等条款纳入其中,市民们对此纷纷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解析:“随声拥护”的意思是他人说什么,自己随着说什么,形容没主见。

贬义词,用在这里不恰当。

)3.下列各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B)(3分)A.“好吧。

”他说,“我相信你能行!”B.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陆地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等……C.给成功者一个微笑,那是赞赏;给失败者一个微笑,那是鼓励。

D.在挫折和磨难面前,你是做畏缩逃避的懦夫,还是做奋起搏击的勇士?(解析:B.“等”和“……”不能同时使用,删掉其一。

)4.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B)(3分)A.随着粤剧表演及广彩制作等活动引入课堂,让更多学生受到了广府传统文化的熏陶。

B.随着管道制造业的发展,橡胶排污止回阀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C.读者深受喜爱的XXX先生,不凡的一生中,留下了大量文风质朴、寓意深刻的作品。

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课文标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在全文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

B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通过今昔对比,把人类破坏环境而引发的悲剧触目惊心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以强烈的呼声警示世人,呼唤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

C .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D . “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这句话独句成段,有痛惜,也有谴责。

2. (2分) (2017七下·江都月考)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在2016年“中国好声音”的舞台上,高亢的声音和变幻的舞台背景让人目不暇接。

B . 经过激烈角逐,埃塞俄比亚选手包揽了2017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男、女冠军。

C . 国土资源部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管理,坚决杜绝强征强拆行为的不再发生。

D . 五一小长假期间的瘦西湖公园,张灯结彩,人山人海,处处洋溢着人们的笑脸。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 (2016九上·拱墅期末) 古诗文默写题(1) ________,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亮《出师表》)(2)予独爱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3)国破山河在,________。

感时花溅泪,________。

(杜甫《春望》)(4)辛弃疾在词作《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一腔豪气,思接千载,感叹道:“________?悠悠。

________。

”(5)在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中,常常被今人用来形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要毕业了,惊觉时光飞逝,虽还少不更事的我们也要做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少年,要有《岳阳楼记》中范仲淹那样:“________,________。

2017-2018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七年级期末考试试卷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试英语试题卷一、听力测试(本题有27小题,每小题1分,共27分)A请听下面8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将有10秒钟的时间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读两遍.1. Whatclubdoesthemanwanttojoin?A.Thesportsclub.B.Theswimmingclub. C。

Themusicclub。

2。

Howdoesthemangettoschool?A。

Bybus。

B。

Bycar. C.Onfoot。

3. WhatisJackdoing?A。

Cleaningtheclassroom。

B.Singing。

C。

Listeningtothemusic。

4。

WherecanAnnaeatatschool?A。

Intheclassroom。

B.Inthehallways. C.Inthedininghall.5. Whereisthehospital?A。

Infrontofthebank。

B.Behindthebank。

C。

Nexttothebank。

6。

WhatdoesMikelikeforbreakfast?A。

Eggs。

B。

Bread。

C。

Eggsandbread。

7. WhatcolorisJohn'sbrother’shair?A。

Brown。

B。

Blond. C.Black。

8. HowwasEmma’svacation?A。

Great。

B。

Notbad. C。

Terrible。

B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作答时间。

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请听第1段材料,回答第9至10小题.9。

Whatanimalsdoesthewomanlike?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1.(10分)汉字的起源是图画,简化后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2.(1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诗人在旅途中记录的所见,让人如痴如醉。

“潮平两岸阔,①”是王湾勾勒的壮美的大江行船图;“蝉噪林逾静,②”是王籍描绘的幽美的山间静谧之景;“③,小桥流水人家”是马致远书写的悲凉的凄清秋景;“终古高云簇此城,④”是谭嗣同经历的雄伟的潼关古道路。

诗人在旅途中产生的情思,让人遐想连篇。

在《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离开故乡外出闯荡的李白,感觉到行船之快,低吟“⑤,”,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年老病衰的诗人杜甫再暮春时节又和故人相逢,联想起身世之悲,感慨“⑥,”,慨叹繁华时代的落幕;在《夜雨寄北》一诗中,巴蜀羁旅中的李商隐,想象回家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浅唱“⑦,”,表达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二、阅读(47分)3.(14分)名著精读:《西游记》节选【甲】第十五回蛇盘山诸神暗佑鹰愁涧意马收缰(节选)他打个唿哨,跳在空中,火眼金睛,用手搭凉篷,四下里观看,更不见马的踪迹。

按落云头报道:“师父,我们的马断乎是那龙吃了,四下里再看不见。

”三藏道:“徒弟呀,那厮能有多大口,却将那匹大马连鞍辔都吃了?想是惊张溜缰,走在那山凹之中。

你再仔细看看。

”行者道:“【A】你也.不知我的本事。

我这双眼,白日里常看一千里路的吉凶。

象那千里之内,蜻蜓儿展翅,我也.看见,何期那匹大马,我就不见!”三藏道:“既是他吃了,我如何前进!可怜啊!这万水千山,怎生走得!”说着话,泪如雨落。

行者见他哭将起来,他那里忍得住暴燥,发声喊道:“师父莫要这等脓包形么!你坐着,坐着!等老孙去寻着那厮,教他还我马匹便了。

”三藏却才扯住道:“徒弟啊,你那里去寻他?只怕他暗地里撺将出来,却不又连我都害了?那时节人马两亡,怎生是好!”【B】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又要马...,不济....道:“你忒不济骑,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乙】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节选)【C】行者连忙接了贬书道:“师父,不消发誓,老孙去罢。

”他将书摺了,留在袖中,却又软款唐僧道:“师父,我也是跟你一场,又蒙菩萨指教,今日半途而废,不曾成得功果,你请坐,受我一拜,我也去得放心。

”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D】大圣见他不睬,又使个身外法,把脑后毫毛拔了三根,吹口仙气,叫:“变!”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那长老左右躲不脱,好道也受了一拜。

大圣跳起来,把身一抖,收上毫毛,却又吩咐沙僧道:“贤弟,你是个好人,却只要留心防着八戒言语,途中更要仔细。

倘一时有妖精拿住师父,你就说老孙是他大徒弟。

西方毛怪,闻我的手段,不敢伤我师父。

”唐僧道:“我是个好和尚,不题你这歹人的名字,你回去罢。

”那大圣见长老三番两复,不肯转意回心,没奈何才去。

◎内容回顾(1)联系前文,概述【乙】文【C】处唐僧为何写贬书?◎批注阅读(2)阅读两则材料,体会词句妙处,参考已有批注,给【甲】文【B】处做批注。

【B】行者闻得这话,越加嗔怒,就叫喊如雷..!又要马骑,....道:“你忒不济...,不济又不放我去,似这般看着行李,坐到老罢!”◎对比阅读(3)从孙悟空对唐僧的不同态度中,你对孙悟空这一人物有什么新的认识?结合两段选文谈谈。

4.(20分)现代文阅读距离龙应台①从泰寮边村茴塞,到寮国(老挝)古城琅勃拉邦,距离有多远?②地图上的比例尺告诉你,大约两百公里。

指的是,飞机在空中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的直线距离。

两百公里,需要多少时间去跨越?③在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已经坐在琅勃拉邦古城一个街头的小咖啡馆,街对面是旧时寮国公主的故居,现在是旅店。

粉红的夹竹桃开得满树斑斓,落下的花瓣散在长廊下的红木地板上。

你几乎可以想象穿着绣花鞋的婢女踮着脚尖悄悄走过长廊的姿态,她揽一揽遮住了眼睛的头发。

头发有茉莉花的淡香。

④寮国的天空蓝得很深,阳光金黄,一只黑丝绒色的蝴蝶正从殷红的九重葛花丛里飞出,穿过铁栏杆,一眨眼就飞到了我的咖啡杯旁。

如果它必须规规矩矩从大门走,到达我的咖啡杯的距离,可不一样。

⑤茴塞是泰寮边境湄公河畔的小村。

一条泥土路,三间茅草屋,婴儿绑在背上的妇女两腿叉开蹲在地上用木柴生火。

一个衣衫褴褛的孩子肩上一根扁担正挑着两桶水,一步一拐举步艰难地走在泥地上;凶悍的火鸡正在啄两只打败了却又逃不走的公鸡。

茴塞,没有机场,因此空中的两百公里只是理论而已。

⑥如果有公路,那么把空中的两百公里拿下来,像直绳变丝巾一样拉长,沿着起伏的山脉贴上,变成千回百转的山路,换算下来就是四百公里。

四百公里山路,从茴塞到古城,无数的九湾十八拐,需要多少时间去横过?⑦这个问题同样没有意义,因为,贫穷的寮国山中没有公路。

从茴塞,走湄公河水路是唯一抵达古城的方法。

⑧湄公河这条会呼吸的大地丝带,总长四千两百公里。

其中一千八百六十五公里穿过山与山之间润泽了寮国干涸的土地。

从茴塞到琅勃拉邦的水路,大概是三百公里。

这三百公里的水路,需要多少时间去克服?⑨本地人说,坐船吧。

每天只有一班船,趁着天光,一天行驶七八九个小时,天黑了可以在一个河畔山村过一夜,第二天再走七八九个小时,晚上便可以抵达古城。

⑩我们于是上了这样一条长得像根香蕉的大木船。

茴塞没有码头,船老大把一根木条搭在船身和河岸上,我们就背负着行李巍巍颤颤地走过。

村民或赤足或趿塑料拖鞋,重物驮在肩上,佝偻着上船。

鸡笼鸭笼米袋杂货堆上了舱顶,摩托车脚踏车拖上船头,旅客们拥挤地坐在木板凳上。

木板又硬又冷,不耐艰辛时,人们干脆滑下来歪躺到地板上。

没有窗,所以河风直直扑面终日冷呛,但是因为没有窗,所以湄公河三百公里的一草木一岩石、一回旋一激荡,历历在眼前。

⑪没有人能告诉你,三百公里的湄公河水路需要多少时间,因为,湄公河两岸有村落,当船老大看见沙滩上有人等船,他就把船靠岸。

从很远的地方望见船的影子,村落里的孩子们丢开手边的活或者正在玩的东西,从四面八方狂奔下来。

他们狂奔的身子后面掀起一阵黄沙。

⑫孩子们的皮肤晒得很黑,身上如果有蔽体的衣衫,大致都已磨得稀薄,或撕成碎条。

比较小的男孩,几乎都光着身子,依偎在哥哥姐姐的身旁,天真地看着人。

每经过一个村,就有一群孩子狂奔到水湄,睁着黑亮的眼睛,望着船上金发碧眼的背包客。

船上有一个欧洲的孩子,卷卷的睫毛,苹果似的脸颊,在年轻的父母身上爱娇地扭来扭去,咯咯笑个不停。

讲荷兰语的父母让孩子穿上寮国的传统服装,肥肥手臂上还套着金光闪闪的手环,像个部落的王子。

⑬每经过一个村子,就有一群孩子狂奔过来。

他们不伸出手要糖果,只是站在沙上石上,大大的眼睛,深深地看。

这里是寮国,几近百分之五十的人不识字。

这些湄公河畔的孩子,也没有学校可去。

他们只是每天在大河畔跟着父母种地、打渔,跟伙伴们在沙里踢球。

然后每天经过一次的船,船上有很多外国人,是一天的重大记事。

⑭这些孩子,距离船里那打扮得像个寮国王子的欧洲孩子又有多远?可不可测量?(1)从茴塞到琅勃拉邦,距离有多远?请你梳理作者的思考脉络。

(2)结合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寮国的天空蓝得很深,阳光金黄,一只黑丝绒色的蝴蝶正从殷红的九重葛花丛里飞出,穿过铁栏杆,一眨眼就飞到了我的咖啡杯旁。

如果它必须规规矩矩从大门走,到达我的咖啡杯的距离,可不一样。

(第④段写蝴蝶从葛花丛飞到“我”的咖啡杯旁,与从茴塞到琅勃拉邦的距离显得无关,能否删去?结合上下文谈谈理由。

)②比较句子,分析原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原句:他们不伸出手要糖果,只是..地看。

..站在沙上石上,大大的眼睛,深深改句:他们不伸出手要糖果,站在沙上石上,大大的眼睛,好奇..地看。

(3)根据文意,为第⑫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作朗读设计,并说出这样设计的妙处。

每经过一个村,就有一群孩子狂奔到水湄,睁着黑亮的眼睛,望着船上金发碧眼的背包客。

船上有一个欧洲的孩子,卷卷的睫毛,苹果似的脸颊,在年轻的父母身上爱娇地扭来扭去,咯咯笑个不停。

(4)文章以问题开头又以问题结尾,这引发了你对“距离”的哪些思考?请结合全文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开头:从泰寮边村茴塞,到寮国(老挝)古城琅勃拉邦,距离有多远?结尾:这些孩子,距离船里那打扮得像个寮国王子的欧洲孩子又有多远?可不可测量?5.(6分)古诗阅读早起五言三韵韩偓万树绿杨垂,千般黄鸟语。

庭花风雨余,岑寂如村坞。

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

(选自《全唐诗》)【注释】官渡:官设的渡口。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看似与第四句中“岑寂”一词相矛盾,实则均呼应了题目中的二字,写出了清晨的宁静。

(2)根据全诗的意思与小贴士内容,分析“依依官渡头”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10分)文言文阅读谢太傅于东船行,小人引船,或迟或速,或停或待。

又放船从横撞人触岸公初不呵谴。

①人谓公常无嗔喜。

曾送兄征西②葬还,日莫雨驶,小人皆醉,不可处分③.公乃于车中手取车柱撞驭人,声色甚厉③.夫以水性沉柔,入隘奔激④,方之人情⑤,固知迫隘之地⑥,无得保其夷粹⑦。

【注释】①谴:责怪。

②征西:指谢奕,曾任安西将军、豫州刺史,卒于官,追赠镇西将军(并非征西).③处分:处理,安排。

④入隘奔激:流入险要之地就会奔腾激荡。

⑤方人之情:用来比方人的性情。

⑥固知迫隘之地:自然知道身处险境。

⑦夷粹:平和纯粹。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小人引.船②或.停或待③人谓.公常无嗔喜④曾送兄征西葬还.(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又放船从横撞人触岸公初不呵谴。

(3)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的理解。

三、语言运用(30分)7.(3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曼妙的旅途需要触动。

奇山怪石间,看到的不仅是风景,更是触动;幽香书籍中,读到的不仅是故事,也是触动;平淡日子里,感受的不只是温暖,实是触动。

请以“旅途中的触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出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500字;(3)不得套写、不得抄袭本卷中的材料;(4)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人名等。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语文知识积累(20分)1.(10分)汉字的起源是图画,简化后的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请完成以下学习任务单。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字词的含义【解答】(1)本题考查汉字的书写。

拼音写汉字需要结合语句的连贯以及偏旁部首进行书写。

注意“疲惫”的“惫”书写。

(2)本题考查课内实词的释义。

课内文言实词的释义是解读文言文的关键,简单了解文言词汇的用法。

注意“年与时驰”的“驰”、“不逾矩”的“逾”释义。

(3)考查汉语词汇的运用。

词语的运用或含义,要放到不同的语境中和句子中去了解,要前后综合分析词语的运用,同时还要满足句子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