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地图数据.

合集下载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第3章 地图数据源
二、航空像片
利用安置在飞机上的航空摄 影机在空中对地面摄取的图象。
像主点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当时大气压力 航摄时刻
摄影机焦距 像片倾斜程度
第2节 多源遥感数据
第3章 地图数据源
航片注记
1. 灰阶尺; 2. 水准; 3. 高度; 4. 框标; 5. 时钟; 6. 镜头编号;
7. 镜头焦距; 8. 像幅编号; 9. 项目信息; 10. 导航信息 (隐藏)。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第3章 地图数据源
全站仪功能:
具有电子经纬仪的 测角、电磁波测距仪的 测距功用。
利用存储功能模块, 可完成点坐标测定、点 放样测量、对边测量和 悬高测量等专项测量作 业。
1. 望远镜物镜;显示屏;3. 键盘;4. 串行接口;5. 外接电源接口;6. 光学对准器; 7. 自动调焦键;8. 目镜;9.垂直制动螺旋;10. 垂直微动螺旋;11. 水准管;12.水平 制动螺旋;13. 水平微动螺旋;14. BT — 50Q电池;15.电源开关
(三)测量仪器
1. 经纬仪
光学经纬仪是 常用角度测量仪器。
经纬仪的主要部件 有望远镜、度盘、 水准器、读数设备 和基座等。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第3章 地图数据源
第1节 地面测量数据 一、小区域控制测量
(三)测量仪器
1. 经纬仪 角度测量包括水平
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第3章 地图数据源
水平角测量
图中O为测站点,A、B为目 标点,角a和角b为A、B点 的方位角,则A、B方向的水 平角为α= b-a。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第3章 地图数据源
第1节 地面测量数据 二、碎部测量
(二)距离量测

地图学课件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地图学课件第三章地图数据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发展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采集技术不断发展,例如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 时获取各种交通信息和动态数据。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例如智能交通、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等领域, 对实时地图的需求越来越大。
实时地图数据源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成为重要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用户 隐私和数据安全。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的发展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不断发展,可以将 不同来源、不同格式的地图数据进行整合 和融合,形成更加全面和准确的地图。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 化成为重要方向,需要建立统一的标准 和规范,促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多源地图数据融合技术的应用领域广泛, 例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灾害监测等领 域,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物流配送
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地图专题数 据了解道路状况、交通状况等 信息,优化配送路线。
灾害应急
在灾害发生时,可以通过地图专题 数据了解灾区的受灾情况、救援进 展等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支持。
04
网络地图数据源
网络地图数据源的种类
商业地图数据数据。
地图学课件第三章 地图数据源
目录
• 地图数据源概述 • 地图基础数据源 • 地图专题数据源 • 网络地图数据源 • 地图数据源的发展趋势
01
地图数据源概述
地图数据源的定义
01
地图数据源是指用于制作地图的 各种地理信息数据的来源,包括 地图、遥感影像、GPS数据、测 量数据等。
02
地图数据源是地图学中非常重要 的概念,它是地图制作的基础, 直接影响地图的质量和精度。
卫星地图
在气象预报、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等领域有广泛应 用。

初中地理图册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

初中地理图册星球地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PPT
地壳的运动和 海平面的升降
魏格纳与大陆漂移假说
19世纪以前,人们尚未 开始系统地研究地球整体的地 质构造,对海洋与大陆是否变 动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认识。
1620年英国人培根提出了 西半球的陆地曾经与欧洲、非 洲连接的可能性。
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880-1930)结 合他的考察经历形成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正式提 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 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由于不能更好地解释漂 移的机制问题﹐当时曾受到地球物理学家的反对。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随着古地磁与地震 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假说 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基 础,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更加深入。
学习目标
1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能够说出主要的板块。 3 理解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带分布与板块运动
2 火山与地震
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全球主要的板块
2.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的原因:处 在 欧亚 板块、印度洋板块和 太平洋 板块三大 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 太平洋 板 块。
1.收集著名火山或地震(如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 山喷发、日本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等)及其所造成损失 的数据资料或图片,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看图讨论当地震发生时在不同的场合我们该怎 样做才对呢?
地震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全球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 及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地震的安全防护知识
话说沧海桑田
地球表面的形态千差万 别,陆地上有山地、丘陵、 盆地、平原、高原、河流、 湖泊等,这些地表形态处于 不断变化之中。

第3章 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

第3章 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
拓扑关系:拓扑变化下的拓扑不变量,如邻接关系、关联关系和 包含关系等 方位关系:实体在地理空间中的某种顺序,如左右、东南西北等 度量关系:用地理空间中的度量来描述的实体之间的关系,实体 之间的距离
§3.1 基本概念
地理空间实体 特征:
属性特征:是与地理空间实体相联系的、具有地理意义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时空数据模型
§3.2 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基于域(场)的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把地理空间中的事物和现象作为连续的变量或体来看 待,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表示为二维的,也可表示为 三维的
§3.2 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基于域(场)的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在空间信息系统中,场模型一般指的是栅格模型, 其主要特点就是用二维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划分可 以是规则的或不规则的,通常是采用正多边形作为划分 的单位,如三角形、方格、六边形等。
§3.2 地理空间认知模型
方位空间关系
方位空间关系指的是空间实体之间的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 顺序关系。可以根据实体类型分为:多边形-多边形、多边形-线、多 边形-点、线-线、线-点、点-点之间的方位空间关系。 点-点方位空间关系最好确定,只需计算两点连线与某一基准方向的 夹角即可。多边形-点、线-点方位空间关系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 为点-点方位空间关系。 其余方位空间关系的计算就相对复杂得多了,目前尚未有很好的解决 办法。
第三章 电子地图的数据模型
绪 §3.1 §3.2 §3.3 §3.4 §3.5 基本概念 概念模型(地理空间认知) 地理信息的描述方法 空间数据结构 空间数据库模型

数据模型(Data Model) 数据结构: 指对实体类型和实体间联系的表示和实现; 数据操作: 指对数据库的检索和更新(包括插入、删除、 修改)两大类操作; 完整性约束: 给出数据模型动态特性的描述和限定。

第三章--地图学

第三章--地图学
原始地图的镶嵌和比例缩小
2.研究区域地理特征:
编制确定要素选取的区域指标图
22
3. 区域指标法
1
2.1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在计算机制图过程中,此方法的使用需有专家系统的支持。
23
2.1 地图概括的数量分析方法
4. 回归分析法
地图上居民点的选取程度,同实地密度之间存
在着相关关系。
xi 为居民点实地密度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2.2 开方根规律的应用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 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⑵ 一 般 : D2 = 1
⑶ 次 要 : D3 =√MA / MB
NB = NA ·C ·D√MA / MB
①简单弯曲:微弯曲 、钝角形弯曲、半圆 形弯曲、套形弯曲和 菌形弯曲。
②复杂弯曲:在一级的 套形弯曲和菌形弯曲发 育成的复合弯曲。
35
概括河流弯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保持弯曲的基本形状。 2、保持不同河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3、保持河流长度不过分缩短。
36
2、真形河流的图形概括
真形河流指能依比例尺表示其真实宽度的大河。
NB = NA ·C ·D√MA / MB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C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D
28
符号尺寸改正系 数C的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简。
6

第3章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第3章 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

河流: 研究制图区域内河网类型和密 度差异。 小比例尺地理图: 河流长度依比例尺, 宽度则不依比例尺。 用蓝单线或加蓝双线表示。

湖泊 以蓝色实线或虚线轮廓,再 辅以蓝、紫不同面色加以表示。 实线轮廓为常年积水湖泊, 虚线为季节性出现的时令湖。 水质:以蓝、紫不同颜色区分。
选自地图出版社《中国电子地图》
1991年后统一采用行列式编号方法,称为新国家基本地形图编号法。
行列式编号法 采用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号为基础进行系统编号。 从赤道开始,纬度每4°为一列,依次用拉丁字母A,B,C,…,V表 示(20世纪70年代曾一度用阿拉伯数字1,2,3,…表示),列号前冠以N 或S,以区别北半球和南半球(我国地处北半球,图号前的N全部省略)。
国界制定规则:
当以山脊、分水岭或其他地形线分界时,国界线符号必须与地形地势 协调。 当国界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为界时,应该通过国界符号或文字注记 明确归属关系。 当河流能依比例尺用双线表示时,国界线符号应该表示在河流中心线 或主航道上,并可以间断绘出。 假如河流不能用双线表示,或河流双线符号内容纳不下国界符号时, 可在河流两侧间断绘出(亦称跳绘)。 如果河流为两国共同所有,即河中无明显分界,亦可以在河流两侧间 断地绘出国界符号。
(3)晕渲法
也称阴影法,是依据光照产生明暗变化的原理,用深浅不 同色调表示地形形态。
特殊地貌符号
3. 土质和植被
土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指地表覆盖的性质,如山
区的裸岩、冰川、平原上的沙地、 沼泽和盐碱地等。
植被 植物覆被的总称,分天然植被 和人工植被两大类。 天然植被主要是森林、灌木、竹林、草地。 人工植被主要是农田、果园、人工林。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完整版)地图学第三章

Cii = ( Bi+ Bi+1 ) / 2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等 选取间隔 距离分级

长短分级

> An

… B1 ~ B2 B2 ~ B3
Bn-2 ~ Bn-1 Bn-1 ~ Bn
C11

An-2 ~ An-1
C21
C22


… ……
A1 ~ A2
Cn-1,1
… Cn-1,2
Cn-1,n-1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⑷选取级x的调整可适当弥 补地理差异的影响。
河流选取指标
河流条数 指标
比例尺
NA NB
1:10万 → 1:25万 X=2 59 25 (24)
1:25万 → 1:50万 X=3 25 11(9)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3 地图概括的基本方法 3.1 分类 —— 聚类或分群的过程
1. 层次归类 2. 数量分级 3. 等级合并 4. 降维转换 5. 分区选取
行化简 形状、数量、质量 概括的目的: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
抽象出其基本规律,使用地图图形传递 信息,并延长地图的时效性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3章 地图概括
§1 地图概括概述
1.1 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概括(generalization):也称制图综合,就是 采取简单扼要的手法,把空间信息中主要的、本质 的数据提取后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概念。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1

第三章 地图的数学基础1
这是一个椭圆方 程,这表明该微小 圆投影后为长半径 为a短半径为b的椭 圆,这种椭圆可以 用来表示投影的变 形,故叫做变形椭 圆。
M
M
在研究投影时,可借助变形椭圆与微小圆比较,来说明 变形的性质和数量。椭圆半径与小圆半径之比,可以说明 长度变形。很明显的看出长度变形是随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在长短半径方向上有极大和极小长度比a和b,而长短半径 方向之间,长度比μ为b<μ<a;椭圆面积与小圆面积之比, 可以说明面积变形;椭圆上任意两条方向线的夹角与小圆 上相应的两方向线夹角之差为角度变形。
二、研究变形的方法
研究各种投影的变形规律是通过把投影后的经纬线网 与地球仪上经纬线网格比较而实现的。地球仪是地球的真
实缩小。通过比较就会发现两者是不会相同的。为了研究 变形方便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1.地球仪上所有经线圈都是通过两极的大圆;长度相 等;所有纬线除赤道是大圆外,其余都是小圆,并且从赤 道向两极越来越小,在极地成为一点。换句话说纬线长度 不等,赤道最长,随着纬度增高,极地为零。 2.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纬线是相互垂直的。 4.纬差相等的经线弧长相等;同一条纬线上经差相等 的纬线弧长相等,在不同的纬线上,经差相等的纬线弧长 不等,而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小。 5.同一纬度带内,经差相同的经纬线网格面积相等, 不同纬度带内,网格面积不等,同一经度带内,纬度越高, 梯形面积越小。由低纬向高纬逐渐缩小。
等变形线在不同的投影 图上,具有不同的形状,在 方位投影中,因投影中心点 无变形,从投影中心向外变 形逐渐增大,等变形线成同 心圆状分布。 等变形线通常是用点虚 线来表示的。
第三节
地图投影的分类
地图投影的种类很多,由于分类的标志不同, 分类的方法也不同。 一、按变形性质分类 地球球面投影到平面时,产生的变形有长度、 角度和面积三种,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等角投影、 等积投影和任意投影三种。

第三章 地图概括

第三章 地图概括
因素的影响, 公式扩展为:
NB = NA · C · D√ MA / MB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C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D
27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C的三种情况:
⑴ 符合方根规律,尺寸缩小: C1 = 1 ⑵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相同 :
√ 线状 C2 = MA / MB
√ 面状 C3 = (MA / MB )2
4
一、地图概括的性质
地图数据来源有地面实测,还是遥感图像、地图资料、调查统 计数据。
利用航空像片和卫星像片资料制图时,依然要根据需要进行 有目的、有选择地选取。为了在图面上能够清晰易读地表现出 地物的主次、从属关系以及其重要程度,在对这些地图内容进 行符号化过程中,同样也要对数据的质量和数量、轮廓形状的 简化和夸张进行处理。
20
(一)资格法 在编制地图时,首先对制图对象由高级到低级、由主要到次要、 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资格排队,确定选取指标。
以陆地水文图为例,如果把>1cm的河流定为新编地图的最低标准, 那么新编地图上凡是够1cm长的河流基本上都选取,而小于1cm的河 流则基本上删除。而在每个河网密度分区内调整选取数量。
⑶ 不符方根规律,尺寸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MA / MB )2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的三种
情况
明显梯度差。
23
(四)确定选取指标的几种数量分析方法
1、图解计算法:以地图符号的面积载负量确定符号选取数量指标 的方法。
居民点的面积载负量S由两部分组成:居民点符号的面积a和居民
点注记的面积p。一般公式为:
S = n (a + p) n/cm2为居民点个数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4)--地图注记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4)--地图注记

(1)字体

地图上所使用的字体称制图字体。常用的制图字体 有汉字和阿拉伯数字,汉字主要有:宋体、 等线体、 仿宋体、楷体、魏体、隶体、艺术字等,阿拉伯数 字有书版体、等线体。 此外,地图中还存在变体字, 将正方形汉字的外形 加以变化左斜、耸肩体、右斜、长方、园角等。多 用于注记水系、山脉等

(2)字大
三、地图注记的分类
名称注记
说明各种事物的专有名称,例如居民 地名称,河流、岛屿名称等。名称注记在地图 上的量最大,分布范围也广;
说明制图对象质量或数量特征,以及 轮廓外所赋的各种文字说明或图表标记,包括 图名、图例、行政区划。
说明注记
四、地图注记的设计
(1)字体 (2)字大 (3)字色 (4)间隔 (5)配置
重点
掌握地图注记设计与配置所要考虑的因
素:字大,字色,字体,间隔,配置的 位置以及排列方式。
了解水系名称注记和山峰名称注记的特
殊表达方式
物很长尚须分段重复注记;
行政区域等面状地物,按其面积大小而变更字隔。
(5)配置
1.配置的原则
(1)注记不能压盖重要地理事物;
(2)注记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关系明确;
(3)图面注记的密度与被注记地理事物的密度一致。
2.排列形式 (1)点事物注记排列:四周,水平排列
(2)线状事物注记排列:雁行排列、屈曲排列
地图注记的概念
地图注记的功能 地图注记的分类 地图注记的设计 地图注记的要求
一、地图注记的概念
地图上的文字和数字总称为地图注记。 注记并不是自然界中的一种要素,但它们与地图
上表示的要素有关,没有注记的地图只能表达事 物的空间概念,而不能表示事物的名称和某些质 量和数量特征。

第三章地图数据详解

第三章地图数据详解
达各种地理数据的符 号和图形在地图上的 位置。
(一)基本类型
1.按性质分为:
空间数据:构成地理事物的空间形状、
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属性数据: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地理事物
的性质和特征。
2、作为制图数据分
①点位数据:以单独的位置存在的事物,在地图 上以点(坐标)来描述,称为点位数据。如三 角点、河流交叉点、圈形居民地。
是制作专题地图中统计地图的基本依据。 四、文字资料 1. 地理考察资料 2. 各种区划资料 3. 政府文告、报刊消息 4. 各种地理学文献
3.3 地图数据的加工
一、数据加工的类型 (一)加工类型 1. 把来源不同的数据换算为可比的数据
制图数据的预处理,将有差异的数据统一到同一 标准中,具有可比性。
3.2 数据源
一、地图资料 1.地形图
是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情况、鉴别其它地图质量的主要 依据、同时是编图时作为基础底图的主要依据。
2.各种专题地图
如:地质图、土壤图等
3.全国性指标图
如:山系图、河网密度图、居民地密度图等
4.国界(系列)图
如:系列国界标准样图
二、影象资料:大比例尺地图和更新地图的依据 1. 卫星像片 2. 航空像片:影象地图 3. 地面摄影像片 三、统计资料
之比。
如:全年降水天数同全年天数之比
x
n a
N
(3)百分比:将上述比例换算成百分率的形式 即为百分比。
3.密度:一种特殊的比率形式,通常指单位面 积 内的平均值,反映离散现象的密集程度。
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河网密度: 千米/平方千米
推广: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病床数;
城市居民拥有的住房面积、绿地面积等
二、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1) 地图学 课件

第三章   地图数据和地图语言(1) 地图学 课件
Y a
0
X
点——用一对x,y坐标表示,P(x,y)
线——用一串有序的x,y坐标对表示,P(x1, y1, x2, y2, …, xn, yn)
面——用一串有序且首尾坐标相同的x,y坐标表示,
P(x1, y1, x2, y2, …, xn, yn, x1, y1)
矢量数据中的点、线、面
2)图形数据——矢量数据
15
5
1:5万
3000 1000 500 100
1:100万
高度表 (米)
2)量表系统
各量表系统之间的联系
➢ 以上四种量表的排列是有序的,可以相 互转换的 比率量表数据 间隔量表数据 顺序量表数据 定名量表数据
二、地图数据的来源与加工
1)地图数据的来源
制图资料 地形图、各种专题地图、全国性的指标图、
道路 境界
沼泽 树林
2)量表系统
2.顺序量表——Ordinal Scaling
把对象按某种标志的差别排出顺序,但既无单 位也无起始点,只是一个相对次序。在这类量表水 平上,只能区分出现象的大小、主次、前后等相对 等级,既可定性也可定量。

高速公路
高产区

主要公路

一般公路
低产区
2)量表系统
3.间距量表——Interval Scaling 不仅把对象按某一标志的差别排出顺序,而且
一、 地图符号的实质黄河图说
一、 地图符号的实质
外 国 古 地 图
一、 地图符号的实质
1、从实物到符号
“符号”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人为代指的结 果。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制图对象也渐渐 多起来,形象的画法就困难了,比如:
房屋——有不同材料,不同形式,不同层次 的建筑;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new-精品文档

第三章地图数据源new-精品文档

1、地面测量数据
一、小地区控制测量 (三)传统测量仪器 (1)经纬仪 (2)水准仪
前进方向
水a


水平视线
A HA
水 准
b尺
B hAB
HB=HA+hAB
大地水准面
经纬仪观测原理
水平角——过一点到 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 直投影到水平面上所 成的夹角。 0≤≤360º
=c-a
也可看成是包含BA、BC视线 的两个铅垂面之间的两面角。
DRG
DOM
RC30 框幅式航摄学影像
摄影测量与遥感:平台
遥感平台 航天飞机 无线电探空仪 超高度喷气机 中低高度飞机
飞艇 直升机 无线遥探飞机 牵引飞机 系留气球
索道 吊车 地面测量车
高度
240~350km 100m~100km 10000~12000m 500~8000m 500~3000m 100~2000m
或发射的电磁波——从紫外波到微波波段进行 探测,一达到识别目标的理论和方法。 (1)电磁波谱; (2)地物反射、散射的电磁波能量。
(1)电磁波谱:
2、多源遥感数据
二、航空像片
遥感影像
地形图
摄影测量学:定义
各种类型 传感器
被摄物体 影像
通过量测和 解译过程
自然物体及其环境的可靠信息
DEM
DLG
其它
飞机、直升机 牵引滑翔机 车载升降台
航空摄影与航摄像片
航空摄影
利用安装在航摄飞机上 的航摄仪从空中一定角 度对地面进行摄影
沿航线方向相邻两张像 片应有60%左右的航向 重叠,相邻航线间的像 片应有30%左右的旁向 重叠
航摄仪在曝光的瞬间物 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

地图三要素

地图三要素

三、地形剖面图

能清楚地显示某一方向线的地面 高低起伏、坡度陡缓
沿北纬32°纬线我国边低? 你能找到我国地形的三级阶梯吗?
读比例尺为1∶200000的地形图,完 成下列要求:




1、将图上代号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填在 横线上。① ,② , ③ ,④ , ⑤ ,⑥ 。 2、根据图中的比例尺量算,②、⑤两地 的直线距离为 千米。 3、⑦、⑧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4、从⑤到⑥的方向是自 向 。
300 700米
850米
一、等高线地形图
根据等高线疏密辨认坡度陡缓 根据等高线数值辨别地势高低

陡坡和缓坡:


等高线密 集的地方 为陡坡; 等高线稀 疏的地方 为缓坡。
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状判断地形
山丘与盆地:等高线都是闭合的 曲线 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的为 山丘 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的为 盆地。
西
西南


北 由西南-东北转向西-东
西南



三、地图上的图例和注记
图例:符号; 注记:文字、数字。

第二节 地图上地形的表示

相对高度:表示某个地点高出另 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绝对高度(海拔):表示某一地 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等深线 ):在地图上,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

山脊和山谷:
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由高处指向 低处的为山脊 由低处指向高处的为山谷

峭壁(悬崖)

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用锯齿状表 示
鞍部 山脊 陡 崖 山 顶 山 谷
二、分层设色地形图



根据等高线的原理绘制 更加鲜明地表示地面起伏的形状 在不同的等高线或等深线之间,着 上深浅不同的颜色 一般都附有高度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河网密度: 千米/平方千米
推广: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病床数;
城市居民拥有的住房面积、绿地面积等
N D A
4.位能: 任何点的位能值都与相邻各点的数量 成正比,与其位置间的距离成反比。
x p x D
i i
多用于经济要素和人文要素制图
j
ij
其中: xixj:每点上包含的X值 Dij: i和j两点间的距离 公式说明:任何一点的位能值是所有其他各点对该 点的影响之和。
地图数据
3.1 地理变量与地图数据 一、地理变量的基本类型 (一)基本概念
(1)地理变量: 地理现象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即构成地理变量。 按性质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
(2)制图数据 : 当地理变量用于制图时,这些变量就转化成 了制图数据。
地理变量
分类、分级处理
制图数据
符号化
地图符号
制图实质:研究表 达各种地理数据的符 号和图形在地图上的 位置。
者能获得关于差别大小的概念。因此,它是比定名 量表和顺序量表对制图对象更精确的描述,但不能 获得某物体具体的量。
(4)比率量表
这是一种完整的定量化的方法。它不但要有计 量单位,而且有起始点,可以描述客体的绝对量。
例如,高于基准面的高程、气压、温度、降雪降水 强度、城市人口、货运吨位等,均可采用比率量表
(1)定名量表
在众多事物中只根据固有特征进行区分时,可采用定名 量表,即在区分制图现象时只根据定性关系,而不涉及定量 关系。 地图上表达物体的分布、状态、性质等可以使用定名量 表。对点位数据进行定名区分的例如城镇、采石场、北极等; 线性数据的例如河名、路名;面积数据的例如土地利用类别 等。
(2)顺序量表
(一)基本类型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属性数据: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地理事物
的性质和特征。
2、作为制图数据分
①点位数据:以单独的位置存在的事物,在地图 上以点(坐标)来描述,称为点位数据。如三 角点、河流交叉点、圈形居民地。 ②线性数据:以线状存在的事物,用坐标串来描 述,具有一维特征,称为线性数据。如客观存 在的道路、河流、电力线,抽象实体磁力线、 境界、风速等。 ③面积数据:描述区域范围的数据,用封闭的线 性数据描述,具有二维特征。如湖泊、水库、 森林、居民地等。 ④体积数据:在面积数据的基础上加上第三维的 值,有三维特征。如土石方、降水量、城市人 口、国民生产总值等。
按某种标志把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 等级,称为顺序量表。它只能区分出大小,主次、新旧等相 对等级,不能产生对象的数量概念。例如可区分为大港口和 小港口,大中小城市等。其排序标志可以是单因素的,也可 以是多因素的;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以某种数量关系为 依据的。
顺序量表所表示的变量无起始点,也无单位,也不能表 明差别的具体量。
3.3
地图数据的加工
一、数据加工的类型 (一)加工类型 1. 把来源不同的数据换算为可比的数据 制图数据的预处理,将有差异的数据统一到同 一标准中,具有可比性。 2. 将统计数据加工成为派生的制图数据 根据地图上数据的性质,制图数据分为: 实测数据 派生数据
实测数据直接表示于地图上
实测数据地图
如:高程、河流长度等.
2.比率 指两个数之比。派生的定量数据。 (1)比率:两类物体或现象的数值之比。
如:牲猪的出栏头数和存栏头数之比
n x n
a
b
(2)比例:某类物体或现象的数值与其总数 之比。
如:全年降水天数同全年天数之比
n x N
a
(3)百分比:将上述比例换算成百分率的形式 即为百分比。 3.密度:一种特殊的比率形式,通常指单位面 积内的平均值,反映离散现象的密集程度。
计量。大多数涉及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都
是根据比率量表确定的。
四种量表是有序的,按其精度排序为定名量表 <顺序量表<间隔量表<比率量表。也就是说,在 制图中可以把比率量表处理成间隔、顺序和定名量
表,而定名量表的数据却只能用定名量表来表达,
不能改变成为任何其他形式的数据。定名量表表现 质量差异,顺序量表有等级感,只有间隔量表和比 率量表才能显示数量差异,比率量表则是间隔量表 的精确化。
二、地理变量的量表系统 将地理变量描述在地图上时,首先必须:
(1)确定位置
空间属性和序列
空间数据
(2)特征分类
将数据进一步划分
属性数据
对地图学来说,描述被观察到的特征并将其
划入某一组变量的最有效方法,是按照四级
精确度来划定的,通常叫做量表系统的方法。
这四种量表,按其精度排列为:定名量表、
顺序量表、间隔量表和比率量表。
3.2 数据源 一、地图资料 1.地形图
是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情况、鉴别其它地图质量的主 要依据、同时是编图时作为基础底图的主要依据。
2.各种专题地图
如:地质图、土壤图等
3.全国性指标图
如:山系图、河网密度图、居民地密度图等
4.国界(系列)图
如:系列国界标准样图
二、影象资料:大比例尺地图和更新地图的依据 1. 卫星像片 2. 航空像片:影象地图 3. 地面摄影像片 三、统计资料 是制作专题地图中统计地图的基本依据。 四、文字资料 1. 地理考察资料 2. 各种区划资料 3. 政府文告、报刊消息 4. 各种地理学文献
(3)间隔量表
如果给顺序量表赋予一定的量的概念,即利用 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就成了间隔量表。 为使用间隔量表,必须利用某种标准单位,然后再 用该单位表示不同的量。
(3)间隔量表
例如,可用标准单位度(摄氏度或华氏度)区分温度,用人口 作为标准单位(人口单位)区别城市大小,用长度标准单位(米 或英尺)来表示高程差等。有了单位,再加上距离信息,如 1-10,10—20,就构成了间隔量表。根据间隔量表,读
将加工后数据表示于地图上
派生数据地图
如:平均气温、人口密度等
(二)加工方法 1.平均值 (1)算术平均值:广泛使用
如:粮食亩产、人均收入、人均占有耕地、多年 平均气温等。
x X n
i
(2)加权平均值
如:用各乡平均亩产计算全县的平均亩产 等问题
a x X a
i i
i
其中:X: 平均值 xi:各乡平均亩产 ai: 各乡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