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实验--斑马鱼视动反应讲义
斑马鱼的胚胎发育和行为观察
观察
汇报人:XX
2024-01-11
• 斑马鱼基本概述 • 斑马鱼胚胎形态学观察 • 斑马鱼胚胎生理学观察 • 斑马鱼行为学观察方法与技术 • 斑马鱼行为学观察实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斑马鱼基本概述
斑马鱼生物学特性
体型特征
食性
斑马鱼体型修长,侧扁,成鱼体长34厘米,呈纺锤形。体色为银蓝色或 银色,有数条黑色纵纹贯穿全身,形 似斑马线。
原肠胚期
原肠胚期是胚胎发育的重要阶段之一。在这个阶段,胚胎 内部细胞进一步分化形成中胚层,并开始形成消化管、神 经管等器官原基。
孵化期
孵化期是胚胎发育的最后阶段。在孵化前,胚胎内部器官 基本发育成形。随着孵化过程的进行,胚胎逐渐破膜而出 ,成为幼鱼。
02
斑马鱼胚胎形态学观察
受精卵形态与结构特点
受精卵呈圆球形,透 明度高,直径约 1mm。
受精卵表面有一层坚 韧的卵壳,保护胚胎 免受外界损伤。
卵黄囊较大,占据受 精卵的大部分体积, 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
卵裂期及囊胚期发育过程
卵裂期
受精卵经过连续多次快速分裂,形成多细胞胚胎。此阶段细胞数量增加,但胚 胎总体积基本不变。
囊胚期
细胞继续分裂并重新排列,形成囊胚。此时胚胎内部出现空腔,即囊胚腔,细 胞开始分化为内细胞团和外层细胞。
02
攻击性
在争夺领地、配偶或食物等资源时,斑马鱼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攻击
行为包括追逐、撕咬等,旨在将竞争对手赶出领地或获取所需资源。
03
行为影响因素
领域性和攻击性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个体大小、健康状况、环
境压力等。较大的个体通常更具攻击性,而环境压力可能导致斑马鱼的
模式生物-斑马鱼PPT课件
1
斑马鱼简历
中文学名:斑马鱼
中文别名:蓝条鱼、花条鱼、蓝 斑马鱼、印度鱼、印度斑马鱼
英文名:Zebrafish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鲤形目 Cypriniformes
科:鲤科
Cyprinidae
揭开谜底,保护人类的毛细胞免受损伤、并推动毛细胞的再生。
9
二、斑马鱼在医学中的应用
3、水质的监测 斑马鱼的基因与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87%,这意味着在它身上得出的
水质监测结果,多数情况下都适用于人类。香港水务署研发生物感应预 警系统,利用斑马鱼配合计算机和互联网作24小时监测和预警,并透过 发光菌进行快速毒性检测,60分钟内可甄别逾1000种水中有害物质,每 次成本亦只需50元港币。署方估计每年可节省200万元港币的开支 。
2、突变鉴别 斑马鱼产出单倍体后代的可能性较大,在这样的个体中,许多隐性基因
决定的胚胎表现型都可以暴露出来。也可以快速育成二倍体斑马鱼的同基 因品系。因而一些隐性突变仅需一代或两三代就可得到鉴定,由于斑马鱼 繁殖一代仅需三个月左右,从而保证隐性突变的快速鉴别,大大节约了时 间。利用斑马鱼的这种遗传特点很快就鉴定出许多重要的突变
属:短担尼鱼属
Danio
种:斑马鱼
Danio rerio
分布:分布于孟加拉、 印度、巴基斯坦、 缅甸、尼泊尔 的溪流。
2
特征: 斑马鱼起源于印度,为小型热带淡水硬骨鱼,因其体
侧具有5条延伸至尾部的水平蓝色条纹而得名。大多成 鱼体长约为3~4厘米,寿命约为2~3年。
成熟的雌鱼每隔一周可产几百粒卵子。卵子体外受精, 体外发育,胚胎发育同步,且速度快,在25~31℃之间发 育正确,约3个月可达性成熟。
斑马鱼报警反应产生发育阶段的研究
斑马鱼报警反应产生发育阶段的研究曹小龙;祖尧;张庆华;贾亮;李伟明【摘要】鱼类在遭受捕食后,受损的表皮会释放大量的化学信号物质,同种其它个体嗅到这些化学信号后会作出躲避反应,称为报警反应(alarm response),报警反应通常出现在一定的发育阶段.采用斑马鱼(Dinio rerio)同种碾碎提取物(处理组,质量浓度为10-6g·L-1)作为报警物质,并设3个对照组:罗非鱼碾碎提取物组、双蒸水组、空白对照组,通过暴露处理实验,检测沉底累积时间(time of bottom)、呆滞累积时间(time of freezing)两项指标,研究了28 dpf(days post fertilization,受精后天数)、35 dpf、42 dpf 3个不同发育时期幼鱼的报警反应.结果显示:28 dpf时,处理组与3个对照组相比,在沉底累积时间、呆滞累积时间两项指标上均无显著差异,这个时期处理组有2 ind斑马鱼出现“沉底”,其中1 ind出现“呆滞”;35 dpf时,处理组与3个对照组相比,在沉底累积时间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呆滞累积时间上无显著差异,这个时期有5 ind斑马鱼出现“沉底”,其中1 ind出现“呆滞”;42 dpf时,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沉底累积时间、呆滞累积时间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这个时期有8 ind斑马鱼出现“沉底”,且8 ind全部出现“呆滞”,与此对应的是这个时期大部分个体出现明显的报警反应.研究表明,斑马鱼报警反应产生的发育阶段为35~42 dfp之间,结合已知的野外斑马鱼生活史,推测斑马鱼在特定的阶段产生报警反应可能与栖息她的迁移有关.【期刊名称】《海洋渔业》【年(卷),期】2016(038)003【总页数】7页(P304-310)【关键词】斑马鱼;报警反应;发育;栖息地【作者】曹小龙;祖尧;张庆华;贾亮;李伟明【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与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与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与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与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与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43动物界中,当个体受到捕食者袭击时,会主动或被动地向同种其它个体发出报警信号,以躲避潜在的危险[1-5]。
生理学实验--斑马鱼视动反应讲义
斑马鱼视动眼动反应实验目的:观察视觉行为学的表现掌握评判视觉功能的行为学手段实验原理:行为学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至今仍是神经生理研究中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的一个活跃领域。
经典行为学实验一般不依赖或很少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而是靠我们去观察和思考。
眼动(optokinetic response, OKR)和视动(optomotor response, OMR)反应均是视觉刺激诱发的运动行为。
脊椎动物从低等的鱼、蛙到高等的灵长类和人都有此行为反应。
此现象无需学习训练就易诱导、较稳定、易观察,所以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广泛运用于视觉功能的检测和评价。
脊椎动物为了获得对运动图像刺激在视网膜上稳定清晰的成像,通过视觉通路和相应的运动神经参与做出生理性行为的适应调整从而能够对视觉刺激做出良好反应,这些表现涉及视动、眼动或视动性头震颤(Optokinetic head nystagmus, OKHN)。
如果行为学的表现不正常,可以推测它们的固有神经连接出现异常。
斑马鱼具有脊椎动物类似的视觉通路,经典的视觉行为学有眼动反应和视动反应。
眼动(光动)反应:斑马鱼在光适应一段时间后会对移动的光栅进行注视,试图确保移动视觉图像能稳定地高分辨地呈现在视网膜上。
如果光栅是在一个围绕幼鱼的圆筒上移动时(图1),斑马鱼的眼睛就会一直追随光栅直到其眼睛不能再转动,然后有一个急速的眼颤动(ocular nystagmus)以回复到最初水平。
之后又进行下一个追随反应,如此循环。
周围视觉环境周期性运动时引起的有规律的眼或头追踪运动(慢相运动)即为眼动反应或视动性头震颤。
五天龄(5dpf) 的幼鱼视觉系统就已非常成熟(viewed in Bilotta, 2001),适合行为学检测。
该行为学指标常用于筛选与视功能相关的不同遗传背景或操作的幼鱼。
视动反应:视动反应是指斑马鱼对移动的目标有一种追逐的行为。
当将成年斑马鱼放在一个圆形光栅的内部时,斑马鱼对光栅的追随行为会表现为一种圆周性运动(图2)。
用斑马鱼行为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用斑马鱼行为学-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斑马鱼行为学领域,斑马鱼被广泛应用于行为研究中,成为一种理想的实验室模型动物。
斑马鱼具有许多优势,如短生命周期、繁殖力强、透明胚胎等特点,使其成为研究者们研究行为学和神经科学的理想选择。
通过对斑马鱼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实验,可以深入了解其行为模式和神经机制,为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介绍斑马鱼行为学的概述,探讨其在实验室中的应用以及对科学研究的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需要说明整篇文章的分章节结构,以便读者对文章的整体内容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在这个部分可以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包括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展开细节。
例如可以写成:"文章结构部分将会首先介绍本文的大纲,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会概述斑马鱼行为学的重要性和应用,以及本文的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斑马鱼行为学的概述、在实验室中的应用以及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斑马鱼行为学的重要性,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并以结语作为整篇文章的收尾。
通过这种结构,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展开方向,从而更好地理解斑马鱼行为学的重要性和意义。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斑马鱼行为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斑马鱼行为学的概述和实验室应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这种生物的行为特征,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研究思路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对斑马鱼行为学的探讨,引起更多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促进相关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认识斑马鱼行为学在科学研究中的意义,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2.正文2.1 斑马鱼行为学概述斑马鱼(zebrafish)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动物,其行为学研究已成为生物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斑马鱼具有许多优势,如短生命周期、快速繁殖、小体型等特点,使其成为理想的模式动物。
斑马鱼松果体对视觉敏感性生物钟的维持作用及长时记忆缺陷突变体的筛选[6]
第三章斑马鱼学习和记忆缺陷突变体的筛选二天的测试时间也只需四分钟;而由于重复的电击刺激,在野生型中测试结果相当稳定,40条野生型斑马鱼里只有一条表现出行为异常,可能原因是鱼的个体差异以及人工操作的误差。
所以用这种方法对超过1400条的ENU诱变斑马鱼进行筛选,是相当可靠的。
而且,这里使用的抑制逃避实验的结果,斑马鱼对黑暗的倾向性和斑马鱼的长时记忆效果都与Blank等的实验结果【”1姊目一致,由于改变电击的时问长度、间隔和频率,加大了学习强度和时间,我们的长时记忆实验的结果更加稳定,误差更小。
结果显示,突变体fgt在训练后的测试中,停留在白色区域的时间明显的大于野生型停留在白色区域的时间,并且在重复实验中,F1代突变体.詹t的长时记忆一直表现出明显异常。
而对其30条F2代个体进行同样实验,有近一半的F2代个体(13/30)在长时记忆上有缺陷,是符合遗传规律的。
IEGs是指在强烈的突触,或者神经递质,或者生长因子的刺激下而引起快速短暂的最早表达的一组基因,而不需要denOVO蛋白的合成或者其他的反应基因的预先激活。
lEGs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学习记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lEGs的表达与突触重塑活性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IEGs通过合成一系列的蛋白,包括调节转录因子,结构蛋白,信号转导蛋白,生长因子,蛋白酶等,作用于基因,改变神经元的活动和功能引起突触重塑,而是突触重塑的过程是学习记忆的基础。
lEGs转录是由模式化的诱导长时程突触可塑性的突触活性引起的。
神经递质结合到突触后受体,或者在突触后电位整合后激发动作电位,引起细胞外Ca2+内流或者内部储存的Ca2+的释放,引起一个级联的信号传导,包括突触后第二信使和蛋白激酶的激活。
部分激酶调节细胞核内基因表达,包括蛋白激酶A,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钙和钙调蛋白依赖的激酶Ⅳ。
活化的激酶作用于细胞核内特异构成的RTFs,例如cAMP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和血清应答因子(SRF)。
《斑马鱼学习小结》课件
为了更好地应用斑马鱼模型,我需要培养自己的跨学科研 究能力,如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通过不断拓展自己 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研究能力。
对斑马鱼研究的建议与意见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我认为各国科研机构应该加强在斑马鱼研究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该领域的发展。 通过学术会议、研究项目等方式,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互动。
疾病机制研究
通过斑马鱼疾病模型,可以深入研 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潜在的治疗方 法。
斑马鱼行为学研究
行为模式分析
利用斑马鱼行为模式分析 ,可以研究动物行为和神 经系统的关系。
行为遗传学研究
通过行为遗传学研究,可 以探讨基因对行为的影响 和作用机制。
行为与环境互动
研究斑马鱼行为与环境之 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深 入了解动物行为和生态适 应。
THANKS
感谢观看
实验步骤与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设定实验分组与处理方式;
设计实验方案和操作步骤;
实验步骤与操作流程
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实 验;
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 分析和解释。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 结果;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数据记录 记录每组斑马鱼的生长情况; 记录药物处理或基因编辑后的反应;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01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斑马鱼模型的价值,我们应该重视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基础研究成 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提高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我们应该提高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制 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促进研究数据的共享和交流。同时,加强研究伦理和数据安全的管 理,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斑马鱼相关实验操作
斑马鱼人工繁殖、受精和胚胎发育一、实验目的了解斑马鱼的生活和繁殖习性,掌握斑马鱼人工繁殖技术,了解斑马鱼受精、胚胎发育过程和形态模式形成的特点。
二、斑马鱼的生活和繁殖习性斑马鱼(Danio rerio)为热带鱼类,可在一年内多次产卵。
在合适的养殖条件下,4月龄的斑马鱼即性成熟;性成熟后每1-2周可以产卵一次,一条雌鱼一次可以产出数百颗卵子。
斑马鱼产卵受温度和光照长度的调节。
最适产卵水温为28.5℃,产卵的光调节周期为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
为防止自然产卵,性成熟的雌、雄斑马鱼必须分开养殖。
斑马鱼具有下列特点:1、繁殖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容易获得所需要的精子、卵子和胚胎材料。
2、小型鱼类,可在实验室高密度养殖,饲养成本低。
3、是脊椎动物,具有和人类相似的器官和组织。
4、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培养条件简单。
5、胚胎透明,可以在活体上直接观察器官的发育。
6、发育周期短,在28.5℃温度下培养,受精后24小时即可以形成个体的基本结构。
因此,斑马鱼现在选择作为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斑马鱼养殖系统,大塑料盆(直径约58cm)两个,塑料筛框(直径约36cm)一个,中号塑料盆(直径约36cm)1个,加热棒,加气泵,12cm培养皿若干,9cm培养皿若干,数个胶头滴管。
曝气水10L。
性成熟雌、雄性斑马鱼。
四、实验内容和程序实验前一天的准备:1、在实验前一天的早上向2个大塑料盆中放大半盆干净的自来水,放入气泵和加热棒,将加热棒温度调整至28℃(每个加热棒都有差异,需要放入温度计,根据温度计指示的实际温度调节和校准温度计),以供斑马鱼催产繁殖时使用。
2、曝气水将干净的自来水烧开后冷却,将气泵放入其中进行曝气,以为培养胚胎之用。
3、斑马鱼的选取和催产雌雄鱼的鉴别:性成熟的雄鱼体型修长,腹部较小,而雌鱼腹部较大。
选鱼的时间在实验前一天的晚上,在选取斑马鱼之前需要喂食红虫,喂食后1小时才开始选鱼。
斑马鱼相关实验操作
斑马鱼人工繁殖、受精和胚胎发育一、实验目的了解斑马鱼的生活和繁殖习性,掌握斑马鱼人工繁殖技术,了解斑马鱼受精、胚胎发育过程和形态模式形成的特点。
二、斑马鱼的生活和繁殖习性斑马鱼(Danio rerio)为热带鱼类,可在一年内多次产卵。
在合适的养殖条件下,4月龄的斑马鱼即性成熟;性成熟后每1-2周可以产卵一次,一条雌鱼一次可以产出数百颗卵子。
斑马鱼产卵受温度和光照长度的调节。
最适产卵水温为28.5℃,产卵的光调节周期为光照14小时,黑暗10小时。
为防止自然产卵,性成熟的雌、雄斑马鱼必须分开养殖。
斑马鱼具有下列特点:1、繁殖周期短,不受季节限制,容易获得所需要的精子、卵子和胚胎材料。
2、小型鱼类,可在实验室高密度养殖,饲养成本低。
3、是脊椎动物,具有和人类相似的器官和组织。
4、体外受精、体外发育,胚胎培养条件简单。
5、胚胎透明,可以在活体上直接观察器官的发育。
6、发育周期短,在28.5℃温度下培养,受精后24小时即可以形成个体的基本结构。
因此,斑马鱼现在选择作为发育生物学研究的模式动物。
三、实验器材和材料斑马鱼养殖系统,大塑料盆(直径约58cm)两个,塑料筛框(直径约36cm)一个,中号塑料盆(直径约36cm)1个,加热棒,加气泵,12cm培养皿若干,9cm培养皿若干,数个胶头滴管。
曝气水10L。
性成熟雌、雄性斑马鱼。
四、实验内容和程序实验前一天的准备:1、在实验前一天的早上向2个大塑料盆中放大半盆干净的自来水,放入气泵和加热棒,将加热棒温度调整至28℃(每个加热棒都有差异,需要放入温度计,根据温度计指示的实际温度调节和校准温度计),以供斑马鱼催产繁殖时使用。
2、曝气水将干净的自来水烧开后冷却,将气泵放入其中进行曝气,以为培养胚胎之用。
3、斑马鱼的选取和催产雌雄鱼的鉴别:性成熟的雄鱼体型修长,腹部较小,而雌鱼腹部较大。
选鱼的时间在实验前一天的晚上,在选取斑马鱼之前需要喂食红虫,喂食后1小时才开始选鱼。
转基因斑马鱼实验
转基因动物(transgenic animal)是指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的一类动物,整入动物基因的外源基因被称为转基因(transgene)。
嵌合体动物(chimera mosaic animal)是只有部分组织细胞的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称为嵌合体动物(chimera mosaic animal)。
这类动物只有当外源基因整合入的“部分组织细胞”恰为生殖细胞时,才能将其携带的外源基因遗传给子代,一般用胚胎干细胞法或逆转录病毒载体法制备的第一代转基因动物均为嵌合体动物,而显微注射法得到的第一代转基因动物中,也有20%为嵌合体动物。
转基因动物是指动物所有细胞均整合有外源基因,则具有将外源基因遗传给子代的能力,通常被称为转基因动物。
转基因动物技术是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延伸和拓展,它不仅为人们研究生命科学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工具,而且随着转基因动物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产品将会广泛渗透到医疗、卫生、农产品和食品中。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学领域最新重大进展之一,已能渗透到生物学、医学、畜牧学等学科的广泛领域。
转基因动物已成为探讨基因调控机理、致癌基因作用和免疫系统反应的有力工具。
同时人类遗传病的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建立,为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验基础。
转基因技术涉及外源基因的组建、载体、受体、基因导入技术、供转基因胚胎发育的体外培养系统和宿主动物等方面的内容。
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丰富多样性的类群,估计达30000 种。
这种多样性反映在诸如形态、行为、生殖、发育、世代时间和对环境的耐受等各种特征的广泛差异,从而使各种转基因鱼模型的常规制作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有的鱼类的卵是透明的,能直接对发育进行监察,有的情况下对活体内报告基因的表达进行判断。
有些鱼的种类还可能进行其他的遗传操作来诱导单倍体、三倍体和纯合子产雌品系。
尽管鱼的种类很多,但作研究用的却要少的多。
因为野生种群的持续减少,为帮助满足高质量蛋白质需要,水产养殖较常用鱼是鲶鱼、虹鳟鱼、罗非鱼、大西洋鲑和鲤鱼。
斑马鱼实验报告
2023级医学实验技术专业《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课程实验报告学号姓名成绩实验16-18 综合实验(具体实验内容)一.实验原理在规定的条件下,使鱼接触含不同浓度受试物的水溶液,以120h为一个实验周期。
期间记录实验鱼的存活率、畸形率、22h、27h自主摆尾、48h心率、72h孵化率、120h体长,以此评估重金属/中药单体的安全浓度范围。
通过鱼类急性毒性试验可以评价受试物对水生生物可能产生的影响,以短期暴露效应表明受试物的毒害性。
鱼类急性毒性试验不仅用于测定化学物质毒性强度、测定水体污染程度、检查废水处理的有效程度,也为制定水质标准、评价环境质量和管理废水排放提供环境依据。
我国可采用的实验鱼有四大养殖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鱼和鳞鱼)、金鱼、鲫鱼、野生的食蚊鱼、斑马鱼等。
本实验选用斑马鱼作为实验材料。
二.实验器材斑马鱼胚胎,重金属三.实验试剂二甲基亚飙,超纯水,E3培养基(5 mM NaCl 、0.17 mM KCI 、0.33 mM CaCI2、0.3mMMgSO4)四.实验步骤1.暴露浓度配制重金属1、10、100pg/ L2.斑马鱼胚胎培养及暴露取性成熟斑马鱼所产正常胚胎,于受精后2h内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随机挑选发育正常处于囊胚期的胚胎约5000颗,重金属不同度组、共暴露5d,对照组为0.01%DMSO( v / v )或超纯水+E3培养基暴露,不做任何处理。
每天更换暴露液。
各组斑马鱼胚胎/幼鱼以14h/10h的光暗周期培养于(28.0±0.5)" C 的稳定环境中,实验组暴露至受精后120h。
3.暴露期间观察指标每日定时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各组斑马鱼各项生长指标,包括胚胎孵化率,畸形率(畸形包括原肠胚终止、脊柱畸形、心包囊水肿等),存活率,22h、27h自主摆尾,48h心率。
4.收样在收集样本当天,检测斑马鱼的体重和体长将斑马鱼仔鱼于0.03%MS-222中麻醉,样本收集于EP 管中,-80℃冷冻保存。
斑马鱼:前脑控制行为驱动的社会定向
斑马鱼:前脑控制行为驱动的社会定向社交参与不足可诊断多种神经发育障碍,包括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
像斑马鱼这样的遗传易处理动物模型可以对这些社会障碍背后的发展因素提供宝贵见解,但是这种方法的前提是能够准确,可靠地量化细微的行为变化。
同样,表征局部分子和形态表型需要了解社会行为的神经解剖学相关性。
我们利用斑马鱼中的行为和遗传工具来加深我们对社会行为的了解,并确定对推动其行为的重要大脑区域。
我们描述了成年斑马鱼对之间的视觉社会互动,并发现他们表现出一种刻板的定向行为,反映出社会的关注。
此外,在成对的鱼中,一个个体的定向行为是驱动另一个个体相同行为的主要因素。
我们使用人工和遗传损伤来研究前脑对这种行为的贡献,并确定了腹侧端脑中的神经元群,其消融抑制了社会互动,同时保留了其他运动和视觉行为。
这些神经元是胆碱能的,并表达编码小鼠前脑胆碱能神经元所需的转录因子Lhx8a的基因。
斑马鱼中鉴定出的神经元种群位于与哺乳动物前脑区域同源的区域,该区域涉及社会行为。
我们的数据表明,进化上保守的神经元群体控制了斑马鱼的社会定向。
斑马鱼的社会互动:成年斑马鱼在野外和实验室都有很强的聚集和学习的动机。
由于斑马鱼具有这种天生的社交能力,因此它越来越成为了解影响社会行为的潜在遗传和发育机制的流行模式。
当斑马鱼成对居住时,它们表现出类似于平行游动和转向伴侣的行为。
众所周知,斑马鱼会根据社会刺激的参数(如数量、位置和速度)来改变它们的行为,这些社会互动在多大程度上是由同一特定刺激的行为所驱动的,这还不清楚。
现有指标(例如距特定对象的距离)可能对社交互动的更细微部分的中断(例如行为刺激的重要性)不敏感。
为了解决这个缺点,我们设计了一个严格的视觉测试来诱导社会行为,它由一个单独的容器和一块电致变色膜组成,,电致变色膜可以从不透明变为透明。
我们在成年鱼身上发现了一种刻板的定向模式,类似于先前在幼鱼身上描述的行为,这种现象发生在个体鱼受到社会刺激时出现,即邻近鱼缸中的鱼。
斑马鱼的生物学
斑马鱼在毒理学评价和安全性评估领 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保障人类健 康发挥更大作用。
然而,斑马鱼模型也存在一些挑战, 如实验条件标准化、数据解读和转化 应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斑马鱼的生物学
汇报人:XX 2024-02-01
contents
目录
• 斑马鱼基本概述 • 斑马鱼解剖学与生理学 • 斑马鱼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 斑马鱼行为学特性探讨 • 斑马鱼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01
斑马鱼基本概述
命名与分类地位
命名
斑马鱼,学名Danio rerio,属于 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
氧气。
排泄系统
包括肾脏和膀胱等器官,负责 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
。
生理功能及调控机制
渗透压调节
斑马鱼具有调节体内渗 透压的能力,以适应不
同盐度水域环境。
免疫防御
具备先天性免疫和适应 性免疫两种机制,以抵
御病原体入侵。
行为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感知外界 刺激并作出反应,调控
斑马鱼的行为活动。
内分泌调节
应用价值
斑马鱼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筛选、毒性测试、基因功能研究、人类疾病模型构建 等方面。此外,斑马鱼还具有观赏价值,是水族馆和观赏鱼市场的热门品种之 一。
02
斑马鱼解剖学与生理学
外部形态结构特点
体型小巧
成年斑马鱼体长通常为3-5厘米, 呈纺锤形。
色彩鲜艳
体表具有多条深蓝色纵纹,与银白 色底色相间,形成醒目的斑马状图 案。
鳍形多样
具有背鳍、臀鳍、腹鳍、胸鳍和尾 鳍,各鳍形状和大小因品种而异。
《BUVSs对斑马鱼仔鱼运动行为及神经炎症通路的影响》范文
《BUVSs对斑马鱼仔鱼运动行为及神经炎症通路的影响》篇一摘要:本文通过实验探究了BUVSs(某种生物活性物质或化学物质)对斑马鱼仔鱼的运动行为以及神经炎症通路的影响。
通过对仔鱼行为模式的观察,结合相关生理学、药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BUVSs的生物学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BUVSs在适当浓度下对斑马鱼仔鱼的运动行为有显著影响,同时揭示了其对神经炎症通路的调控作用。
一、引言近年来,关于水生生物尤其是斑马鱼的研究日益受到科学界的关注。
作为一种常用的实验动物模型,斑马鱼在生物学、药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本文关注的BUVSs是一种尚未完全了解其生物活性的物质,其潜在的药理作用和生理效应尚待研究。
因此,本文旨在探究BUVSs对斑马鱼仔鱼运动行为及神经炎症通路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斑马鱼仔鱼、BUVSs溶液。
2. 实验方法:(1)将斑马鱼仔鱼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的BUVSs溶液处理。
(2)通过行为学观察记录法,记录并分析BUVSs处理后仔鱼的运动行为变化。
(3)运用实时定量PCR、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检测神经炎症通路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质水平变化。
(4)通过组织学切片观察和神经元形态学分析,评估BUVSs对斑马鱼仔鱼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1. 运动行为影响:通过观察记录发现,低浓度的BUVSs能够显著增加斑马鱼仔鱼的活跃度,提高游动速度和活动频率;而高浓度的BUVSs则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降低仔鱼的活跃度。
这表明BUVSs在浓度方面对仔鱼的运动行为有双重效应。
该现象可能与BUVSs作用于神经递质或突触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有关,但具体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2. 神经炎症通路影响:实验结果显示,BUVSs处理后,斑马鱼仔鱼的神经炎症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在低浓度BUVSs处理下,部分抗炎基因表达上调,而促炎基因表达相对抑制;高浓度处理则表现出相反的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斑马鱼视动眼动反应
实验目的:
观察视觉行为学的表现
掌握评判视觉功能的行为学手段
实验原理:
行为学虽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但至今仍是神经生理研究中不可或缺(indispensable)的一个活跃领域。
经典行为学实验一般不依赖或很少需要精密的测量仪器,而是靠我们去观察和思考。
眼动(optokinetic response, OKR)和视动(optomotor response, OMR)反应均是视觉刺激诱发的运动行为。
脊椎动物从低等的鱼、蛙到高等的灵长类和人都有此行为反应。
此现象无需学习训练就易诱导、较稳定、易观察,所以作为一种客观指标广泛运用于视觉功能的检测和评价。
脊椎动物为了获得对运动图像刺激在视网膜上稳定清晰的成像,通过视觉通路和相应的运动神经参与做出生理性行为的适应调整从而能够对视觉刺激做出良好反应,这些表现涉及视动、眼动或视动性头震颤(Optokinetic head nystagmus, OKHN)。
如果行为学的表现不正常,可以推测它们的固有神经连接出现异常。
斑马鱼具有脊椎动物类似的视觉通路,经典的视觉行为学有眼动反应和视动反应。
眼动(光动)反应:斑马鱼在光适应一段时间后会对移动的光栅进行注视,试图确保移动视觉图像能稳定地高分辨地呈现在视网膜上。
如果光栅是在一个围绕幼鱼的圆筒上移动时(图1),斑马鱼的眼睛就会一直追随光栅直到其眼睛不能再转动,然后有一个急速的眼颤动(ocular nystagmus)以回复到最初水平。
之后又进行下一个追随反应,如此循环。
周围视觉环境周期性运动时引起的有规律的眼或头追踪运动(慢相运动)即为眼动反应或视动性头震颤。
五天龄(5dpf) 的幼鱼视觉系统就已非常成熟(viewed in Bilotta, 2001),适合行为学检测。
该行为学指标常用于筛选与视功能相关的不同遗传背景或操作的幼鱼。
视动反应:视动反应是指斑马鱼对移动的目标有一种追逐的行为。
当将成年斑马鱼放在一个圆形光栅的内部时,斑马鱼对光栅的追随行为会表现为一种圆周性运动(图2)。
图1 眼动反应装置图2 成鱼视动反应装置
转速显示照明开关电机开关正反转开关转速旋钮通风开关
实验设备:
试剂:
30 mm Petri dish,6% methylcellulose(Sigma),Embryo media,Rearing water (见附表),海绵,橡皮泥,动脉夹,大头针,7-9dpf幼鱼,成鱼,计时器,烧杯
仪器:
OKR apparatus (图3), 体式镜,视频摄录设备,微波炉,搅拌加热台
实验步骤
Part 1: 成鱼OKR
• 1. 自制海绵块(如图4);
• 2. 将海棉块放在玻璃杯的底部,倒入少部分的水,挤出海绵中的气泡;
• 3. 插入第一根针,位置大概在海绵的中间;
• 4. 麻醉成鱼,用动脉夹夹住尾巴;
• 5. 将鱼背部朝上放在海绵上,一侧的胸鳍放在大头针的前面;
• 6. 插入第二根针,位置在对侧胸鳍的后面,类似于第一根针;
•7. 在鱼缸的壁上靠近鱼尾的位置蘸上一块橡皮泥,将动脉夹按在橡皮泥•上;
•8. 在生殖孔的两侧分别插入第3、4根大头针;
•9. 在第1、2与第3、4之间分别插入第5、6根大头针;
•10. 腮部两侧分别插上第7、8根大头针;
•11. 为了防止鱼体上浮,第9、10根针在背鳍前部附近斜插跨过鱼的身体;
•12. 倒入养鱼水,水深6cm左右;
•13. 让斑马鱼苏醒10min;
•14. 打开光源,光强度适应1min;
•15. 打开电动机,光栅刺激适应1min;
•16. 记录眼动反应。
注意事项:
a. 大头针的目的只是为了固定住斑马鱼,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大头针
没有必要太紧以影响到鱼的正常呼吸和生理功能;
b. 用以小片纱布裹住鱼的尾巴,然后再用动脉夹夹住可以减少尾巴断裂的可
能性;
c. 腮部旁边的两个大头针不能阻挡它对光栅的视野。
Part 2: 幼鱼OKR
A. 甲基纤维素
幼鱼的固定是用甲基纤维素来进行的,一般常用的是6%的,配制如下:
1. 将140ml ddH2O放进微波炉中高档加热3min;
2. 在玻璃烧杯中加入60ml的ddH2O,并放入冰箱中冰冻;
3. 将沸腾的热水转移到热台上并搅拌;
4. 称取12g methylcellulose,缓慢的倒进沸水当中,当甲基纤维素在表面逐渐
成块的时候可以用玻璃棒在水面轻微搅动以促进其溶解;
5. 继续搅拌3 min直到methylcellulose充分分散开来, 加入3~5滴NaOH
(1mol/L)并继续搅拌3~5min;
6. 将上述容易转移进一个塑料的烧杯中,然后加入60 ml 的冰块迅速冷却;
7. 当溶液因快速冷却而变得透明的时候将其放进冰箱,静置2h后可用。
注意:
a. 为了防止剧烈的冷却对玻璃烧杯的损伤,可以将热的溶液转移进塑料烧杯
中进行;
b. 当冰块加入之后溶液变得透明,还应继续在冰箱中保持2h以上,否则不会
形成粘稠样液体。
B. 幼鱼准备
1. 前一天下午五点将一雌二雄配对在繁殖缸中,第二天早上抽板并在1h后收
集鱼卵;
2. 鱼卵用embryo medium在28.5 ℃孵育,光照/黑暗周期为14:10h;
3. 鱼卵按正常饲养方法进行,本实验选取的是5dpf的幼鱼。
C. 实验步骤
1. 在55-mm petri dish中加入20ml 6%的methycellulose,防止有气泡产生;
2. 放进几条幼鱼在培养皿中,将它们摆成一排;
3. 将装置放在体式镜下面并打开光源;
4. 在鱼的尾巴部位添加一个小气泡,这个小气泡有助于反射周围的光栅运动;
5. 转动光栅并记录他们的眼动反应。
Part3: 成鱼OMR
成鱼的OMR也可以在此装置中进行,不同的是在fish chamber中心放置一个圆柱以阻止斑马鱼在运动过程中从中心穿过。
1.捞一条成鱼在fish chamber中并加入6cm高的养鱼水;
2. 将一个直径2cm的圆柱立在fish chamber的中央;
3. 光强度与光刺激适应各1min;
4. 打开摄像机并记录相关的行为。
思考题:
1、如果斑马鱼幼鱼不用甲基纤维素而用养鱼水会怎样?那为何用甲基纤维素较理想?
2、在OKR中,除了眼睛的运动还会有什么部位会有运动,为什么?
3、猜想视神经损伤后对于眼动或是视动反应具有什么影响?
注意事项:
1.妥善保管数码相机,以防摔落;
2.当心玻璃器皿,尤其是仪器上匹配的玻璃装置;
3.切记防止水泼入仪器;
4.操作体视镜获取视频时动作轻柔;
5.实验后,归还斑马鱼于指定容器.
参考文献:
邹苏琪,殷梧,胡兵.斑马鱼行为学实验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9,36(1): 5~12
附表:
1L Embryo medium:
10.0 ml Hank's Stock #1
1.0 ml Hank's Stock #2
10.0 ml Hank's Stock #4
959.0 ml dd H2O
10.0 ml Hank's Stock #5
10.0 ml fresh Hank's Stock #6
Use about 10 drops 1 M NaOH to Ph 7.2
Stock #1
8.0 g NaCl 0.4 g KCl, in 100 ml dd H2O
Stock #2
0.358 g Na2HPO4 Anhydrous 0.60 g KH2PO4, in 100 ml dd H2O
Stock #4
0.72 g CaCl2, in 50 ml H2O
Stock #5
1.23 g MgSO4-7H2O, in 50ml dd H2O
Stock #6(fresh)
0.35 g NaHCO3, in 10 ml dd H2O
Rearing water
In general, adults can be maintained in tap water,If there is any question about water quality,use deionized or distilled water with a small amount of salts and minerals.
Our system: 0.2-0.3g/L NaCl
参考:THE ZEBRAFISH BOOK,by Monte Westerfield, Institute of Neuroscience, University of Oregon
[邹苏琪、黄玉斌、胡兵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