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教学目标
1、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从道不可片刻离开引入话题,要求人们加强自觉性,真心诚意地顺着天赋的本性行事,按道的原则修养自身。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人人都达到“中和”的境界,大家心平气和,社会秩序井然,天下也就太平无事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师板书课题,简述“中”“和”的本意。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借助注音与解释自由读课文。
(二)检查朗读:
1、检查注音:指导读好“位焉”“育焉”这两个词。
2、检查注释:结合注释理解中(zhong):符合。节:节度法度。致:达到
3、检查课文朗读:指明读课文,正音,随机表扬。
4、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理解没有注释的词语,学生汇报词语及所在句子的意思。
5、、齐读课文。
三、朗诵背诵
过渡语:读书越读越有滋味,比较古文与现代文不同读法,古文讲究吟咏,讲究节奏,读到入情还会摇头晃脑,体会古人读文的感受。
(一)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4);发而皆中节(5),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6)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齐读、男女合作读、赛读)
(二)学生填空式背诵。
四、理解意思
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
做“和”。“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五、列举事例
“中”“和”所遵循的原则。
六、诵读传唱
第二章
教学目标:
1、熟读《中庸》第二章《天生我才必有用》,大致了解其内容,并背诵。
2、准确理解相关重点词的意思。
3、能从中受到启发,在生活中应用。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字、词、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教师出示《中庸》第二章
1、老师领学生读。
2、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注意正确停顿。
3、请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发现他读错,马上帮他纠正,好吗?
4、试着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自己想读的句子,师生评价。(评价中引导学生进一步读出节奏韵律。)
6、小结、过渡:同学们,文言文简洁精炼,每一个字、每一句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相信我们在刚才的反复朗读中已经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吧。
四、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中庸》第二章。
2、小组交流讨论品词析句。(小组读,根据教师提供的提示了解大意)
3、学生小组说说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4、指名说说文意,师生互评,只求简单感悟,不求甚解。
5、结合学生实际,以故事引导学生理解运用。
五、熟读成诵,巩固延伸。
1、小组尝试背诵,可小组接力背诵。
2.检查背诵,多种形式背诵。
(师生合作背、男女接力背、集体背)
这其实也正是中庸之道的精神——凡事不走偏锋,不走极端,而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六、拓展升华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提高自身修养呢?
七、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在经典的世界中畅游,心灵浸润着书香。让我们再次回忆今天所学的内容。诵读《中庸》第二章。
中庸之道,让人深思。只要你修身而提高德行,就能顺其自然地水到渠成地获得自己应该获得的一切。
八、布置作业。
1、根据所学内容,收集一句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2、出一份关于“经典诵读”的手抄本。
第三章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庸》的写作背景及作者
2.理解其中经典名句的含义
3.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精神
重点:理解里面的经典名句
难点:对知识的学以致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板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庸》中的“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读题。
二、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1.《中庸》是文言文,学习起来有点难,所以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下面我先来朗读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注意字音和节奏,看能不能发现一些和我们以往不一样的地方。
2.质疑,指出通假字、处理好节奏。指导看注释。
3.请和同桌一起读一遍,请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如果发现他读错,马上帮他纠正,好吗?
4.指名分别读。
5.评议朗读情况:
*节奏再强烈一点,就好了。
*你不但读准了字音,还读出了节奏。
*字正腔圆,有节奏。
*一个比一个进步了。
6.学生集体朗读。
7.小结、过渡:同学们,文言文简洁精炼,每一个字、每一句都代表着丰富的意思。相信我们在刚才的反复朗读中已经有自己的一些感悟吧。接下来我们来探究文本,理解文意。
三、互动探究,品读《中庸》,读出韵味。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先借助句子下面的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
2、汇报交流
3、教师小结:
孔子对中庸之道持高扬和捍卫态度。事实上,一般人对中庸的理解往往过于肤浅,看得比较容易。孔子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有感而发,所以把它推到了比赴汤蹈火,治国平天下还难的境地。其目的还是在于引起人们对中庸之道的高度重视。
4、指导诵读。
四、熟读成诵,巩固延伸。
1、检查背诵,多种形式背诵。
(师生合作背、男女接力背、集体背)
2.学完本课,你的感想是什么呢?
3.吟诵展示。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感受了孔子平易谦和、循循善诱、为人师表的长者风范。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
六、布置课后作业
1.回家默写这句话,并背给家长听。
2.结合日常生活,说说中庸之道的作用。
第四章
教学目标
1、理解“道、知者、不肖者”在文中的含义,积累、理解句子“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中庸》的第四章,做到读音准确,重音及停顿恰当。
3、尝试背诵《中庸》的第四章。
4、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同时,也让其理解当中蕴含的人生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读、背诵原文,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
难点:理解本节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文中的哲理和内涵,并运用在生活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回顾中庸的作者及主题思想
二、诵读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