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分析共47页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b35e93becfc789eb172dc8f7.png)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一、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编写总体情况(一)教材编写的时代背景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突出立德树人的责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砥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增强人文素养,关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二)世界历史教材的体例结构打破专题编排方式,按时序叙事;呈现方式:“点——线”结合体;单元——课——子目;正文及辅助部分。
(三)世界史学科价值“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中国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只有了解人类的其他文明才能更深刻地认识中华文明,定位中国;而没有中国的世界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
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就是不断走向世界的历史,不断认识世界并不断变法图强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尤其如此。
总之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不能分割。
新一代的青少年要有家国情怀,同时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意识,具有天下情怀,义务教育《世界历史》课程和教师肩负着极其重要的历史责任。
历史教师首先自己要有这样的情怀,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世界史学科的座右铭。
二、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内容重点提示(一)总体情况(二)学习世界历史的要求——课标通过学习世界古代史,知道主要国家和地区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世界古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它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
通过学习,了解世界近代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并理解世界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初步学会对同类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理解和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以极其野蛮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理解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扩张斗争的正义性与合理性;初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材分析报告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材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c350880f01dc281e43af0bb.png)
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教材分析一、教材知识体系: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共8个单元,属世界现代史的畴。
世界现代史是指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直至当今,约92年的世界历史,以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标志分为两个历史时期:其中,1917——1945年是社会主义国家兴起和现代资本主义发展、竞争的时期是下册书前四个单元主要容;1945年至今为世界现代史第二个时期,又称当代世界史时期,它以美两极对抗到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出现与发展为主要特征。
后四个单元大体上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史实。
二、单元知识体系与教学要点分析1、基本线索:世界现代史,有四大基本线索: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到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与扩大再到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二是资本主义在各种因素的冲击下不断调整、发展三是社会主义力量与资本主义势力之间的长期对抗,以及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四是在世界民族运动的打击下,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崩溃。
2、具体知识脉络与要点分析:第一单元: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主要讲述俄国十月革命和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顺利完成了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斯大林实行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他们先后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探索,最终1936年联建立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本单元介绍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重新划分世界,建立世界新的统治秩序,巴黎和会确立了欧洲,西亚,非洲的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确立了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
第四课介绍了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面对危机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使美国经济恢复过来,渡过危机。
而德国、意大利、日本面对危机采取了法西斯专政,法西斯势力的猖獗加速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面爆发前夕英、法西方大国一味实行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断送了捷克斯洛伐克也助长了法西斯的气焰,加速了二战爆发,闪击波兰,消灭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小国,突破马奇诺防线灭法国德国法西斯横扫欧洲,炸英国不列颠之战使西线无战事,突袭联使欧洲剩下一个战场德战场,太平洋战争美国的加入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世界反法西斯看到曙光,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转折点,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使二战加快结束,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2ddd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b.png)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上)》教材内容丰富,系统介绍了世界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按年代编排,便于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脉络。
本节课将带领学生回顾人类历史中的重大事件,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提高历史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世界历史的整体把握还不够清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梳理世界历史脉络,加深对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程度,以便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世界历史重大事件之间联系的理解和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深入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历史事件的联系和发展规律。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涵盖世界历史重大事件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资料: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3.视频:准备相关历史事件的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对世界历史的了解程度,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5分钟)教师运用课件、资料和视频,呈现世界历史重大事件,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直观的了解。
3.操练(2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解读
![人教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6a3ec3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47.png)
案例展示2013-08一、课标解读1.强调历史的时序性,弱化学习主题本册教材叙述了从远古时期到亚非、欧洲文明以及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以时间为线索叙述了原始社会、中古时期、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历史。
2.突出基本的重要史事,“点”“线”结合“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时代特征。
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从而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
3.删繁就简,减轻负担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陈述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各个时代的特征,使学生感知历史是鲜活、生动的,而不是抽象、概念化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负担。
二、教材作用1.本册教材是学生完善和充实历史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载体学生经过两年中国历史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但是,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部分,需要把它纳入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体系中考察对比。
因此,学生有必要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
2.九年级的世界历史是学生未来学习高中历史的必要准备高中历史课程已经不再按照时间和国别来编排,而是按照专门史的体例来编纂,因此,学生在高中的学习就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九年级的历史正好可以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打下重要的基础,不可忽视。
三、教材解读本册教材解读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去解读:编排体例、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新旧教材的对比、教材编排的目的和意图、知识点的内在逻辑联系、对三维目标的解读、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一一解析。
1.编排体例教材在结构上设置了编写说明、目录、正文、附录、后记。
单元的结构又分成了单元页、正课、活动课。
课的结构包括导入框、正文宋体字、副文楷体字、文献资料等。
2.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本册教材由世界古代史、近代史两大板块组成,设置了8个单元、23课、4个活动课,共27课的内容。
教材的前三个单元以纵向发展为主线,为古代史的部分;第四至第八单元为近代史部分,讲述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及资产阶级统治加强的过程,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方面的内容。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f74e95389eb172ded63b7f7.png)
统编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一、高度重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
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历史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由对升学的追求转化为对素养的培养。
——叶小兵相关史事: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
用心研究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强化学生对学习世界历史意义的认同。
总主编齐世荣先生曾说过:今天的世界,不再是相互分散隔绝的世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国家发展、到学术研究、再到个人生存、都需要对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了解世界史,是每个受过教育的21世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明确认识1.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的按照这个系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态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部编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0078b5ec3a87c24028c438.png)
1.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哪 些特征? (日本和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有哪些共同之处? ) 2.为什么内战被称为美国 “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1.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哪些特征? (日本和俄国的近代化进程的有哪些共同点?)
背景: 内忧:内部社会矛盾激化+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障碍 外患:受到外部资本主义国家刺激
要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点 世界的发展需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1.后发资本主义国家呈现哪些特征? (日本 和俄国的近代化进程有哪些共同之处?) 2.为什么内战被称为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 革命?”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较 有怎样特点?
4.为什么会爆发“世界”性战争? 5.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6.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如何建立的? 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如何开展的?
点 要 了解工业革命的具体成果及发展脉络。
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2.民主政治的问题
世界史中会涉及到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如雅典 的民主政治、英美等国民主政体的建立等。对这 方面的论述,既要说明其历史的进步性,也要指 出其历史的局限性。要根据历史事实说明一个国 家民主政治的产生有其特有的原因,民主政治的 发展有其具体的过程,民主制度亦有自身的缺陷。
俄国(彼得一世、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内 外 交
: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农奴制、沙皇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民众反抗
困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加剧了社会矛盾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社会危机:幕府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民族危机:“佩里叩关”被迫打开国门
幕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府 已
成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e5f85d4fab069dc5022015a.png)
统编《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分析及建议人教教材培训一、高度重视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
强化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叶小兵:历史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由对知识的知晓转化为对知识的理解;由对史事的记忆转化为对历史的思考;由对知识的接受转化为对历史的探究;由对教材的复述转化为对历史的建构;由对升学的追求转化为对素养的培养。
相关史事:中共十九大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行了战略规划,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分为两个阶段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
用心研究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强化学生对学习世界历史意义的认同。
总主编齐世荣先生曾说过:今天的世界,不再是相互分散隔绝的世界,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国家发展、到学术研究、再到个人生存、都需要对世界的过去和现在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了解世界史,是每个受过教育的21世纪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明确认识1. 对唯物史观的认识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论,唯物史观认为,人类历史上一切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和发展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其中存在着不同阶级之间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从纵向看,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即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并不是所有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都无一例外的按照这个系列向前发展,而是先后不一、形态各异,但是这个从低级社会向高级社会发展的总过程,仍然是具有普遍的规律性的意义。
人教版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
![人教版统编九年级《世界历史》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548671772cc58bd63086bda7.png)
. 课程内容.
. 单元导语 .
第1课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两个子目: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 (利用好相关史事:拉美社会阶级关系、印度起义导火线) 教学知识体系:
拉丁美洲独立 运动(19世纪
初)
• 原因 • 概况 • 影响
印度民族大起义 • 原因
(19世纪中期) • 概况 • 影响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三个子目:彼得一世改革、废除农奴制
这个划分主要是从上下册课时平衡的角度来考 虑的。上册是21课时和一节活动课,下册是22 课时和一节活动课。
链接:世界历史基本线索
九年级上册分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第七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古代欧洲文明 封建时代的欧洲 封建时代的亚洲 步入近代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教学 知识 体系:
彼得一世改革
背景:
1861年改革
背景:内外 交困
内容、影响(成果及 存在问题)
内容、影响(成果及存 在问题)
第3课 美国内战
三个子目:南北矛盾的加剧、内战爆发、北方胜利 教学知识体系:
内战原因 内战过程
• 南北矛盾激 化:市场、 原料、关税、 奴隶制
• 1861、 1862、 1864、 1865
九下第三——第六单元:世界现代史
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 史发展的基本进程。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 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了世界各国 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 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4.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适当减少部分教学内容
世界历史九上,相比2001版课标教材,对 中世纪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同 时,受课程标准和教材容量的限制,不是 一个完整的世界史,会有一些内容没有体 现,比如古代美洲的内容。但是,这些内 容会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呈现。(初高 中历史教材衔接)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ddea14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58.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结构与内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教材按照时间顺序和主题,共分为若干单元,涵盖了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文化。
教材内容涉及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史,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世界历史观,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事实、事件、人物和概念,能够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三、知识点分布与深度本册教材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以及它们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
知识点分布广泛,涵盖了古代文明、中世纪欧洲、近代民族独立运动、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时期。
在深度上,教材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解释,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四、教材特点与亮点本册教材的特点和亮点如下:1.内容丰富:教材内容涵盖了世界历史的各个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
2.图文并茂:教材配有大量的图片和图表,增强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直观感受和理解。
3.探究性学习:教材通过设置问题、提供材料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事件,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思想性:教材在阐述历史事件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使其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思考现实问题。
五、教学方法与建议教师在教授本册教材时,应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建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其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4d1829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1.png)
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知识体例(一)人教版世界历史教材由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三大板块组成:上册包括古代史和近代史。
全书共八个单元,前三个单元为古代史局部;第四至第八单元为近代史局部;按照时间顺序,表达了从远古时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方面的内容,共23课,4个活动课,每课教学一课时。
(二)一般的课,每课课文由10个局部组成,包括导入框、宋体字课文、楷体字课文、文献资料、图表、动脑筋、注释注音、练一练、活动与探究、自由阅读卡。
二、本册教材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1)九年级的世界历史在初中阶段,是学生完善和充实历史知识体系的一个重要阶段。
学生经过两年的中国历史的学习,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理解,但是,中国作为世界的一个局部,需要把它纳入整个世界历史发展的体系中考察比照。
所以,学生有必要理解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
(2)九年级的世界历史是学生未来学习高中历史的必要准备。
高中历史课程已经不再按照时间和国别来编排,而是按照专门史的体例来编纂,所以,学生在学习中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
九年级的历史正好能够作为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历史的重要基础,不可无视。
三、教材重难点解析(1)重点:本册教材的重点,我认为应放在世界近代史上,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萌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无产阶级的的斗争这三个方面。
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他影响了后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在教材中,应充分说明和强调资本主义为什么首先会在意大利出现而不是更加文明发达的东方;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是本书着重讲述的内容,要在比照中理解欧美国家实行资本主义革命的方式和结果,并找出内在的原因是什么。
无产阶级的出现和发展,是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联系何在?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需要在教学中特别注意的。
(2)难点:首先因为本册教材内容多,时间跨度大,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时间和地理方面误解。
人教版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世界历史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abb8ce8bd63186bcebbc7f.png)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介绍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组织编写了这套课程标准义务教育历史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是其中一册,这本教材已于2003 年春经教育部审查通过,将于2003 年秋在实验区投入使用。
教材总的编写原则是充分理解历史教育改革的精神,坚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课文设计形式活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具有良好素质的公民。
为了贯彻教育改革的精神,这套历史教材无论是在编写理念、呈现形式,还是具体内容,都与现行教材有很大不同,给人以面貌一新的感觉,充分体现了历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一、教材形式面貌一新,活泼而不零碎,形式和内容有机结合,强调形式的可操作性。
具体来说,教材的形式方面有这样一些特点:1.单元和课的体例全书分成8 个单元27 课(其中 4 个活动课),一般来说,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相对一致的主题,类似专题,但又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专题研究;每课有两三个具体历史事件构成,这些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精选的。
但是,单元与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基本上根据历史发展时序和内在逻辑排列。
教材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在不刻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这种以线串珠的结构安排,使活泼好动的初中学生在学习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历史知识的同时,初步了解历史的发展线索,认识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
2.加强课文的导入课文的导入主要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单元导入,另一个是每课导入。
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单元篇章页,篇章页摘要点出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篇章页,除了可以知道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哪些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本单元所有这些课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帮助他们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
事实上,在学习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之前,花一点时间了解一下本单元的篇章页,教师再花一点时间向学生作一简要介绍,对于学生掌握本单元要学习的这部分内容的时代背景一定有所帮助,学生在了解这样一个大致时代背景之后,再去学习课文,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针对课文中对历史深度背景叙述的不足,对那些愿意作进一步思考的学生作一些背景弥补,帮助他们加深对历史问题的认识。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课件】(共35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全册教材分析【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be4c18e195f312b3069a555.png)
为玻利瓦尔、甘地、纳米比亚独立、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归纳 一个主题;日本是如何应对黑船事件的;《解放黑奴宣言》保障 了哪些权利。
分值 5
2 6
1 5
NO.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理解殖民地人民反 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NO.9 列宁与十月革命 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诞生的重要意义。
革命的背景
开始与结果
意义
NO.10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 世界的新秩序。
签订目的 签订过程 涉及国家 条约内容 历史影响 评价 《凡尔赛 和约》
《九国公 约》
NO.11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从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成就和主要问题。
列宁时期的建 设
具体做法
政策初衷
实施效果
历史评价
斯大林时期的 建设
NO.12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知道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和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革命,了解 印度和土耳其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的不同特点。
由于凯末尔革命的世俗化倾向遭到了伊斯兰教的抗议,所以删除了这一内容。
18世纪末——19世纪中期 第一波反抗殖民侵略的浪潮
拉美独立、印度起义 太平天国起义
一战后反抗殖民侵略的浪潮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历史价值:开创了全新的抗议方式,与光荣革命一样,载入人类温和式改革的史册。
04
经济危机与二战
近五年中考分析
NO.18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挫折 知道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了解苏联的改革与变化以及苏联解体和东 欧剧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b666a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5.png)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教材简介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是为初中三年级学生编写的一本历史教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脉络,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思考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编写理念本册教材的编写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教材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结构与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介绍了古代世界、中世纪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等四个时期的历史发展。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以及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的探究活动和拓展阅读,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历史知识。
四、图片与插图本册教材采用了大量的图片和插图,这些图片和插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此外,教材还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对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阐述。
五、语言风格本册教材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生动有趣,符合初中三年级学生的阅读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叙述和形象的描写,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呈现得栩栩如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六、教学活动设计本册教材注重教学活动的设计,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这些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赛等,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七、习题设计本册教材的习题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习题形式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通过习题的训练,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和思维水平。
八、特色评价本册教材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在每个单元的末尾都有相应的单元测试和总结性评价,以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教材还设计了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等评价方式,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共90张PPT)
![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共9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d24ade2cc58bd63186bdd2.png)
本册书的第五到第七单元属于世 界近代史的范畴,时间从16世纪初到 19世纪中叶。在这一历史阶段中,世 界各地区前资本主义文明的相对孤立
和相互隔绝状态,被日益发展的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和血腥的殖民扩张所打
破,人类逐渐步入相互联系、相互依
赖的阶段,进而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 世界历史。
在这段历史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了解世界近代 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 基本线索,更要学会从整体上把握这段历史,理解世界逐
——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未来人六种核心能力
• 设计感(有品位) • 讲故事的能力(会讲故事) • 整合事物的能力(能跨界) • 共情能力(有人缘) • 玩的能力(会玩) • 意义感(有追求) ——托尼·瓦格纳《教育大未来》
•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 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 和关键能力。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序》,北师大出版社 2016年3月
瞄 准 靶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 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党 的教育方针通过核心素养这一桥梁,可以转化为教育教 学实践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体要求,明确 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从中观层面深入回 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引领课程改革 和育人模式变革。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统编教材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教学策略
本册书的第一到第四单元属于世界 古代史的范畴,讲述了从人类文明的诞 生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这段历史中 的世界相对孤立闭塞,东西方文明诞生 后沿着自身的脉络发展,呈现了各自鲜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说教材论文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下册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说教材论文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d47b3f0ef8c75fbfc67db24d.png)
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学期)教材我说的教材是中华书局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学期),主要从教材的设计理验和教材课标要求、教材写意图、教材的编制、解读单元、具体课例等五个部分,结合三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看法,与大师共同探讨。
一、教材的设计原则和教材的课标要求(一)教材的设计原则九年级历史上学期是全面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精神,突出体现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课程内容的选择体现时代性,面向全体学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教材力争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展现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竭力避免成人化的文字和专业化的叙述,减少艰深难懂的历史学理论和概念。
增加了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以适应初中学生身心协调发展需要为逻辑,以图文并茂的板块式展开为方式,以鼓励学生进行参与式自主学习为方针,培养学生良好的本质和健全人格。
(二)教材的课标要求按照《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教材分别从知识、能力、感情价值方面作了要求:1、知识方针掌握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的历史知识,包孕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能力方针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必然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式,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e90b00cfc789eb162dc811.png)
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一、知识体例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内容是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共分八个单元,23课。
前三个单元是世界古代史内容。
后四个单元则是世界近代史内容。
本册书的重点内容是后四个单元,也就是世界近代史部分。
下面具体来看这两大部分的内容:(一)、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一共9课的内容,我们可以分为五个主题1、古代史中的第一学习主题介绍了史前时期人类的形成及社会生产、生活情况,这课内容中提到三大人种的形成既让学生了解了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又为后面学习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做铺垫。
2、第二学习主题主要讲古代东方文明,也就是古代亚非文明。
同时还介绍了亚洲的日本和阿拉伯国家3、第三学习主题是欧洲文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主要讲了两个国家:古希腊和古罗马。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之源,最具代表性是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4、第四学习主题讲古代东西方文明冲撞和交融,讲述了文化交流的两种方式:战争与和平交往。
人们往往会认为只有和平的交往才是交流,而战争带来的只会是灾难,本主题可引导学生从战争的结果和客观作用来看战争也有促进东西方交流的一面。
5、第五学习主题讲科技和思想文化,头绪多。
第三课古代宗教的学习可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实质,它们对信仰这些宗教的国家的统治的作用以及它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和传播。
(二)、近代史世界近代史是一部资本主义在欧美产生、发展和凄凉的历史,同时也是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并由之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
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了欧美国家资产阶级革命,实现了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跨越,这是人类历史的一次巨大变革。
第一学习主题内容由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是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讲述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舆论准备和资本主义发展条件环境的开拓;第二部分讲述英国、美国和法国等欧美主要国家反对封建统治和殖民统治的资产阶级革命斗争以及资产阶级政权的建立;第三部分是欧洲的扩张讲述西欧殖民者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区的野蛮掠夺和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分析【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分析【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1061ee90c22590102029d34.png)
1.种姓制度
1.内容介绍 2.历史价值
1.创立过程(背景、人物、时间等)
2.佛教
2.主张
3.传播与影响
概括古1.政治 印度社2.经济 会特征3.区域
单元复习
在世界历史地图上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古代主要文明中心的地理位置。 列表概括古代亚非文明共性特征及文明象征
02
古代欧洲文明
近五年中考分析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经济发展是根源 历史交往提供目标 现实阻碍激发 开拓市场是目的
背景
影响 欧洲:葡西英等国开始殖民扩张,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亚非拉:被纳入殖民体系,加剧落后 世界:欧亚非美建立商业联系,打破不同文明隔绝孤立的 局面,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全球化开始。
条件
地理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指南针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造船技术突破有了物质支持
希腊文明的传播
津贴制度
历史意义 辩证评价
1.亚历山大帝国的征服过程 2.评价
NO.5 从罗马城邦到罗马帝国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城邦时期
1.区域 2.时间
共和国
帝国
1.时间段 2.机构与职能 3.《十二铜表法》 4.扩张
过程
两国 四人(路线、成果、意义) (重点是哥伦布与麦哲伦) (联系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 住权)
NO.16 早期殖民掠夺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掠夺(16世纪)
1.葡萄牙——建立据点,控制印度洋到太平洋的海上通道。 2.西班牙——依靠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殖民大帝国
阶 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分析【课件】(共40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全册教材分析【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c1c699d5f0e7cd184253692.png)
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对比不同的文明类型。
东西方古代文明创造的物质、 精神财富。
01
古代亚非文明
近五年中考分析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考点 无 无 无 无 以“河·和·合”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分值 2
NO.1 古代埃及
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结合史实说明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3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工业革命后欧洲经济的特点
1
NO.20 第一次工业革命 通过珍妮机、蒸汽机、铁路和现代工厂制度等的出现,初步理解工业化时 代来临的历史意义。 开始于英国的原因: 1.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后,政局稳定,政府以行政手段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英国的殖民扩张,既促进了原始积累,也占据了广阔的市场。 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给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繁荣。 2.使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变革,大工厂取代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3.带来社会结构的变化,工人阶级得到发展壮大,城市化进程开始。 4.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依靠其工业发展的优势,一方面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 成;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不合理的分工格局。
矛盾激化的表现:1628年的《权利请愿书》与议会
2.开始:1640年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的解散
3.结果:①议会军队打败王党军队,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革命废除了君主制英国成为共和国;
②共和国权力被克伦威尔独揽,革命并没有终结个人专权的统治。
王朝复辟:进步性(结束了克氏的专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偶然性(詹姆士二世)
英国的殖民扩张(17世纪开始) 英、荷、法的殖民扩张(17世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