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练习课小数乘法(教案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的课堂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的课堂教学设计《小数乘法》的课堂教学设计《小数乘法》的课堂教学设计篇一:小数乘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的工具。
2.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将例1主题图制成课件,或用吹塑纸做好四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教学过程:一、教学例1(在买风筝的活动中引入小数乘整数的学习)课件显示风筝专卖店的一角,动态、醒目地逐一闪动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也可用吹塑纸剪好四种风筝一一贴在黑板上,同时标上它们的价格。
1.看图叙事导入。
老师用一段能撩拨儿童心弦的话语叙述在一个秋高气爽的休息日,几位小朋友买风筝、放风筝的有趣活动。
然后请学生观察画面上的4种风筝,提问:“如果你要买风筝,你准备买哪种形状的?买几个?”在学生争相说出要买哪种风筝、买几个后,教师将4位同学的不同选择用表格的形式写在黑板上(将四种风筝标上序号)。
2.引入付款金额的计算。
教师指着上述表格,提问:“买3个风筝(1),要多少钱呢?”请学生当一回售货员,算一算买3个风筝(1)需要的总价。
二、自主计算“3.5元×3 =?”,体现计算策略多样化1.人人尝试计算。
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计算经验独立算出买3个风筝(1)所需的金额。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交流、分享不同的计算智慧。
在多数学生都完成的情况下,请几位不同解题思路的学生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以下几种:3.重点分析、研讨第④种算法的算理。
面对上述四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全班同学逐一进行分析、评价。
在肯定前面三种算法后,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④种算法。
师:上述四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什么?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多数会认为第④种算法比较简单,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一步是将小数3.5元换成整数35角,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换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会根据实际需要求积的近似数,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并根据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计算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计算、估算的能力及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认真计算及时检验的好习惯。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运用迁移的方法学会新知识,培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1)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2)熟练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计算法则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辅垫1、读题列式,并说一说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4个13是多少?18个20是多少?(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出示课件1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一句话表示)二、设疑引喻出示课件2板书课题小数乘以整数三、指导探索1、出示图片12、组织讨论:(1)用加法怎样列式?用乘法怎样列式?(2)13.5×5表示的意义是什么?(3)你觉得哪个算式比较简便?(4)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有什么联系?3、提问:小数乘以整数该怎样计算呢?(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提示:①能不能把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②能不能用前面复习中得到的规律来解决呢?)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做法,交流这样做的依据。
4、出示课件3 提示:为什么要把325缩小10倍呢?5、请学生看书学习今天的内容第1页,觉得重要的地方画下来。
四、质疑小结1、今天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请同学概括一下。
(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提问:计算13.5×5时先算65×5,为什么算出的结果675还要缩小10倍呢?3、你对今天学习的内容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答疑)五、反馈调节1、完成P4第1题注意学生叙述意义时的不同说法2、完成第1页做一做。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小数乘法 冀教版 (5)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小数乘法冀教版 (5)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数乘法运算法则,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2.练习小数和整数的乘法运算,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小数乘整数的方法;
2.实际问题的解决。
2.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及过程
1.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
2. 教学过程
2.1 案例演练
教师向学生讲述一个案例:
一群学生在网上买了一些文具,总共花费了 14.56 元。
其中,钢笔每支售价为 2.8 元,铅笔每支售价为 0.5 元。
他们买了几支钢笔和几支铅笔呢?
2.2 设计任务
老师把学生分组,让他们一组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2.3 解决问题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然后汇报给全班。
经过讨论后,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
2.4 归纳法则
通过讨论归纳,学生掌握了小数乘整数的方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总结
通过小组合作法,学生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自我提升。
同时,此教学方法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并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和形式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小数乘法,提高了计算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精选18篇)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精选1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篇1一、复习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巩固笔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较熟练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正确率。
2、能熟练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算。
3、解决有关小数乘法的问题。
4、培养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习惯。
二、复习铺垫1、口算。
0.4×5=1.2×4=4×1.5=1×0.5=1.8×0.1=0.25×40=0.01×7=1.25×0.4=三、自主整理(一)、复习训练一。
1、用竖式计算。
1.36×2.5=10.3×5.92、笔算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1)、小数的()对齐。
(2)、按()乘法计算。
(3)、看两个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就从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
(4)、小数积末尾的0要()。
(二)、复习训练二1、在○填>、<、=1.2×7.3○7.30.95×0.8○0.955.43×0○5.434.9×1○4.92、我发现:(1)、一个不为0数乘大于1的数,积()这个数。
(2)、一个不为0数乘小于1的数,积()这个数。
(3)、一个不为0数乘等于1,积()这个数。
(4)、一个数乘0,积等于()(三)、复习训练三1、填空。
12.5×3.2×2.5=12.5××=×=0.78×102=0.78×(+)=0.78×+0.78×=+=3.4×12.5+6.6×12.5=(+)×=×=2、我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2023最新-小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

小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可爱的编辑为大家找到的小数乘法教案(优秀7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学《小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教具准备教师将教科书第1页的复习中的表格写在小黑板上.教学过程一、复习1.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教师:我们已经学过整数的乘法,同学们还记得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吗?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整数乘法的意义.教师:在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因数、因数、积)2.复习整数乘法中因数变化引起积变化的规律.教师出示小黑板的复习题.让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做,其他学生打开教科书,在书上自己独立做.教师巡视,集体订正.订正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第2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2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倍.)第3栏与第1栏比较,因数有什么变化?积有什么变化?(第3栏与第1栏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倍.)第4栏与第1栏比较又怎样呢?(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扩大了1000倍.)我们现在再倒过来观察,第3栏与第4栏比较有什么变化?(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缩小了10倍.)那么,第2栏、第3栏与第4栏比较呢?(第一个因数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第二个因数没变,积也分别缩小了100倍、1000倍.)根据上面的观察、比较,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可以让学生适当讨论,从而得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教师:这个规律非常重要,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要很好地掌握.二、新课1.教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例1的前半部分).教师出示例1.教师: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怎样解答,该怎样列算式?多让几名学生回答,教师把学生的列式写在黑板上.(如果学生中没有列出乘法算式,教师可以借助加法算式启发学生想:加法中的各个加数有什么特点?还能用别的方法计算吗?怎样列式?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学生列出算式以后,着重让列出乘法算式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13.55表示什么意思?(5个13.5)还表示什么?(求13.5的5倍是多少.)教师:过去我们学习的是整数乘整数,今天我们列的乘法算式是小数乘整数.同学们想一想,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同整数乘法的意义比较相同不相同?(相同)让两名学生说一说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教师板书: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教学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例1的后半部分).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那么该怎样计算呢?想一想,能不能把这些小数乘法转化成整数乘法呢?教师:我们先复习一下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两个学生说一说.教师:小数乘法可以依照整数乘法用竖式进行计算.教师板书:13 . 55教师:如果把这个式子变成整数乘法,就要去掉小数点,那么这个式子变成了什么?(1355)教师在小数乘法的。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优秀8篇】-最新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的精心为您带来了8篇《小数乘法优秀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小数乘法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熟练地掌握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进一步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
(二)通过归纳整理,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熟练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一)归纳整理小数乘除法的意义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各算式的意义。
15×3 1.5×3 15×0.3 15÷328×2 2.8×2 28×0.2 2.8÷225×5 2.5×5 2.5×0.5 2.5÷0.512×4 1.2×4 0.12×0.4 0.12÷0.42、思考:①小数乘法的意义有几种情况,是按什么划分的?分别是什么?②小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讨论得出:小数乘法的意义包括两种情况,按乘数是整数还是小数划分。
当乘数是整数时,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当乘数是小数时,表示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小数除法的意义是已知两个因素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3、比较归纳、整理:看表思考:小数乘除法的意义与整数乘除法的意义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讨论完成下表:(二)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1、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说出下面各题的积中各有几位小数。
23×0.5 21.4×0.7 27.5×12.03 1.84×0.026提问:你是根据什么确定积中的小数位数的?为什么?(小数乘法中,积中小数的位数是由因数的小数位数决定的。
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课时 练习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1单元小数乘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关注本店铺,下次再找不迷路第5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2、4、8、11~14题、“动脑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准,大家准备好了吗?1.口算:学生抢答:0.24×2=10×0.36=0.8×4=4.3×100=4.2×0.1=0.9×0.4=5.9×0=4×2.5=0.3×0.8=0.42×10=0.5×5=0.18×5=2.笔算:6.52×270.32×1.250.008×0.42510.9×0.38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1)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笔算:0.85+1.942=5.1-2.09=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47×0.05()6.9×0.38()4.2×1.8()4.08×0.08()0.9×0.7()6×0.07()二、巩固练习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设计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法》教案设计1一、教学目标1. 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准确地进行小数乘法运算。
2.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知道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与区别。
3. 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 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
2. 教学难点- 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 解决实际问题中小数乘法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数乘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意义。
2. 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去超市购物对吧?那你们有没有注意过商品的价格呢?今天呀,老师就带来了一些超市里的商品价格标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展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如苹果5.8 元/千克,香蕉3.5 元/千克等)- 师:同学们,这些价格都是小数,那如果我们要买一定数量的商品,该怎么计算总价呢?这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小数乘法。
2. 背景介绍(3 分钟)- 师:小数乘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我们去买文具、买零食、交水电费等等,都可能会用到小数乘法。
它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哦。
3. 作者介绍(可省略,因为数学教材通常没有特定作者介绍)4. 课本讲解(15 分钟)- 课本原文内容: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 分析:- 知识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再确定小数点位置。
强调积的小数位数等于因数中小数位数的和。
- 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认真计算的态度。
- 句式手法: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计算方法,易于学生理解。
5. 问题思考(10 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例子,2.5×3.6 该怎么计算呢?请大家先思考一下,然后举手回答。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8篇)

《小数乘法》教学设计(通用8篇)《小数乘法》篇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方法,会比较熟练地进行笔算。
2.使学生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需要数学,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整数的一般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提出问题(一)课件呈现,寻找信息1.课件呈现“放风筝”的情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的风筝。
2.课件呈现“买风筝”的情境(例1的主题图),画面上醒目地显示四种形状各异、价格不同的风筝。
3.设问:从图中你能看出哪些数学信息?(二)提出问题,揭示课题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先来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教师板书或ppt课件呈现:3.5×3=)2.追问: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呢?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自主尝试,感悟算理(一)感知算理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给足时间,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独立计算出买3个蝴蝶风筝所需的钱数。
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2.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学生的计算思路可能有:用加法进行计算;改写为复名数进行计算;化“元”为“角”进行计算等。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2)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话总结、概括:先把3.5元转化为35角,再计算35角×3,最后将结果105角转化成10.5元。
小数乘法教案(必备11篇)

小数乘法教案(必备11篇)小数乘法教案第1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2.过程与方法: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
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则是: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一)引导学生回忆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对它们有哪些了解?(1)0.5×0.2= (2)50×0.2= (3)500×0.2=(4) 2.5×4= (5)2.5×0.4= (6)0.25×40=(7)0.125×8= (8)12.5×8= (9)1.25×80=学生从运算定律的内容、运算定律的字母表达式和应用运算定律怎样使计算简便这三个方面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再和全班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 ×c = a× (b×c)乘法分配律:(a+b) ×c = a×c+b×c(二)在整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变得简单,那么对于小数乘法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问题。
(板书课题)活动2【讲授】二、探索新知,在游戏中探究发现、总结并应用规律(一)验证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3篇)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3篇)小数乘法优秀教案篇一课题:小数乘法和除法教学目的:1、整理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结果与第二个因数和除数的关系。
3、能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简便运算。
4、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会用循环小数表示商。
5、能用进一法和收尾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概念回顾。
1、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与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计算小数乘法和除法要注意什么?3、计算结果有几种取近似值的方法?4、什么叫循环小数?二、在判断中辨析概念。
1、两个因数都是两位小数,它的积是两位小数。
2、M×0.98的积一定小于M.3、3.__是循环小数。
4、2.5×17+2.5×13=2.5×(17+13)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5、小毛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35页,要看4天。
三、在计算中理解法则。
3.25×4.8 3.6÷0.25四、简便计算。
0.25×32×1.25 2.85×5.2+2.85×5.8-2.853.6÷0.25÷0.4 3.69-(1.69-5.8)五、在运用中掌握方法。
1、李老师用200元买字典,每本48.5元,可以买几本?2、工地上有160吨货物,用载重8.5吨的汽车要运多少次?六、作业。
1、总复习第1、2题。
2、练习二十五第1__5题。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篇二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7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第6~8题。
教学目标:1、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收集和获取信息的过程,会正确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2、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形成修正错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形成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体验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利用小数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选择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第5课时-青岛版(五四学制)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八.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第5课时青岛版(五四学制)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第5课时教案一、教学内容我们将在本节课学习小数乘法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我们将使用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60页至62页。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能够应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能够独立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难点在于理解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意义,以及如何处理小数点的位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黑板、粉笔、练习本、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将以“今天我当家”为主题,设计一个购物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2. 讲解新知识:我将通过PPT展示小数乘法的概念和步骤,让学生初步了解小数乘法。
然后,我会在黑板上进行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
3. 实践练习:在讲解完小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后,我会给学生发放练习本,让他们独立进行一些小数乘法的练习。
我会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拓展:我会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小数乘法进行解决。
例如,设计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数乘法步骤一:将小数点对齐步骤二:忽略小数点,进行普通的乘法计算步骤三:计算小数点的位置七、作业设计0.2 × 0.5 = ?0.3 × 0.3 = ?0.7 × 1.2 = ?答案:0.2 × 0.5 = 0.10.3 × 0.3 = 0.090.7 × 1.2 = 0.84(1)一瓶饮料的价格是3.5元,如果你买了2瓶,你需要支付多少钱?(2)一支铅笔的价格是0.5元,如果你买了4支,你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1)3.5 × 2 = 7元(2)0.5 × 4 = 2元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小数乘法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金华市中心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1小数乘法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3教学设计新人教版5

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3)▶教学内容教科书P7例5,完成教科书P7“做一做”和P9~10“练习二”第6、7、8、13、14题。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小数倍”的含义,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与小数倍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掌握小数乘法的验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和验算小数乘法。
2.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体会小数倍的数量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
3.提高应用意识,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倍中两个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的验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教科书P7例5情境图。
师:谁能用图中的信息编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让学生自主阅读,收集信息,理解题意后简单叙述故事内容。
【学情预设】学生观察情境图,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如:小红和小明骑着鸵鸟在非洲大草原上游玩奔跑,忽然一只非洲野狗从后面冲上来,小红和小明吓坏了,大叫:“哎呀,它追上来了!”没想到鸵鸟镇定地说:“别担心,它追不上我!”师:大家知道鸵鸟为什么这样说吗?【学情预设】学生会说,一定是非洲野狗奔跑的速度比鸵鸟慢,所以追不上。
师:那么鸵鸟的速度究竟是多少呢?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这也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内容。
[板书课题:小数乘小数(3)]【教学提示】可根据学生情况,适当复习整数倍的含义,说一说“倍”表示怎样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自主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做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教学教科书P7例5。
(1)引导学生继续读题。
师:大家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情预设】学生找出题中已知的数学信息: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
可提出问题: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时?师:题中给出了一个倍数关系,倍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有时用小数倍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比较直观。
《小数乘法》教案(优秀3篇)

《小数乘法》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3篇《小数乘法》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小数乘法教案的写作思路。
小数乘法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内容:p12课文、例8、做一做,p13—15练习二第4、5、11—14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培养自觉进行简算的意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能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一、激发:1、简便计算:25×95×4 25×32 4×48+6×48 102×56 44*25独立完成,指名板演,订正时说一说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1.2×0.7(0.8×0.5)×0.4○0.8×(0.5×0.4)(2.4+3.6)×0.5○2.4×0.5+3.6×0.5每组左右两边的算式有什么关系?你发现了什么?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出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0.25×4×4.78 乘法交换律=1×4.78 乘法结合律=4.78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小数乘法教案及教学设计优秀8篇

小数乘法教案及教学设计优秀8篇篇一:小学五年级数学《小数乘整数》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小数乘整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
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所以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互动新授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方法1:连加。
展示:3.5+3.5+3.5=10.5(元)师:你是怎么想的?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板书意义)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第5课时 小数乘小数(1)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5课时小数乘小数(1)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小数乘法的性质。
2.技能目标: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并能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发扬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乘数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乘数的乘法计算和应用实例。
三、教学准备1.教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工具:黑板、彩色粉笔、练习册3.素材:问题解决案例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问题(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小数乘法式子:1.2×3.4= 。
(2)请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个小数乘法式子的算式中,有几个小数?应该如何计算呢?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实例。
第二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向学生介绍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知道小数乘法的要领是先忽略小数点,然后在最后的答案中加上小数点。
(2)举例说明计算方法:示例1:2.5×1.3=先忽略小数点,将2.5和1.3相乘,得到 325 。
根据小数点的位置,答案应为 3.25 。
示例2:0.04×0.6=先忽略小数点,将4和6相乘,得到 24 。
小数点后面有2位小数,所以答案为 0.024 。
(3)以此类推,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第三步:举例应用小数乘法(1)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应用。
例如:有6个同学,班上一共有300个苹果,请问每个同学平均分到多少个苹果?解题思路:假设每个同学平均分得x个苹果。
因为6个同学分300个苹果,所以总共有:6×x=300x=50所以,每个同学平均分到50个苹果。
(2)提供更多实际问题解决的示例,在课上进行训练。
例如:1.如果一项工程的长度为3.2米,宽度为2.5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某商场进行打折活动,一件原价为98元的衣服现在打8.5折,请问现在打几折?第四步:巩固练习(1)根据教材布置简单的小数乘法计算练习题,大量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乘法》教案优秀4篇

小数乘小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旧知迁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逐步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基本算法。
2、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3、培养学生运用迁移的数学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位置的确定。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分享一个小数点的故事,让学生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
2、复习一个数分别乘0.1、0.01、0.001得多少结论:一个非0的数乘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倍,乘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倍乘0.001相当于把原数缩小1000倍。
3、复习口算乘法。
4、复习整数乘小数笔算乘法及计算方法。
二、类比迁移,情境展开教学例3。
出示例题。
(1)师:同学们,最近我们要给学校宣传栏刷油漆,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吗(2)师:在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之前,需要先算出什么呢(3)板书(或用PPT演示):2.4×0.8,________2、尝试计算。
(1)师:同学们,请观察这个小数乘法算式,它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法有什么不同,(两个因数都是小数。
)(2)师: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小数乘整数是怎样计算的,那两个因数都是小数又怎么计算呢(3)师:小数乘整数是把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现在能否还用这个方法来计算2.4×0.8呢,如果能,应该怎样做?(4)指名学生口答,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
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1.92×0.9,________(3)师: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三、深化探究,总结算法(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
《小数乘法》教案

《小数乘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认真计算、书写工整、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情境图:超市里水果区的苹果每千克 48 元,香蕉每千克59 元。
如果买 2 千克苹果和 3 千克香蕉,分别需要多少钱?2、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数学知识?(二)讲授新课1、小数乘整数(1)结合情境,引导学生列出算式:48×2 和 59×3(2)思考:如何计算这两个算式?(3)以 48×2 为例,引导学生将 48 元转化为 48 角,即 48×2 = 96 角,然后再将 96 角转化为 96 元。
(4)总结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按照整数乘法的方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小数乘小数(1)出示算式:072×05(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3)先将 072 扩大 100 倍变成 72,05 扩大 10 倍变成 5,计算72×5 = 360。
(4)因为因数一共扩大了 1000 倍,所以积要缩小 1000 倍,即 036。
(5)总结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积的位数不够,在前面用 0 补足,再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1、基础练习(1)计算下列算式:08×7 25×4 125×8(2)计算:03×06 04×07 05×082、提高练习(1)小明家的客厅长 45 米,宽 38 米,要用边长 05 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需要多少块地砖?(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 785 千米,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行驶了 36 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四)课堂小结1、回顾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乘法》数学教案设计

《小数乘法》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小数乘法》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数乘法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将整数乘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以及在计算过程中对小数点位置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题,例如购物时遇到的小数价格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知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然后提出问题:如果被乘数或乘数是小数,该如何计算呢?2. 教师出示例题,示范小数乘法的计算步骤,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
3. 教师讲解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强调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规律。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方法。
2.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
四、作业设计:设计一些小数乘法的习题作为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及时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小数乘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单元小数乘法
第5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2、4、8、11~14题、“动脑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主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和归纳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乐学数学、应用数学的良好习惯。
体验知识的归纳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美,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进一步掌握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归纳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小数的乘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运用这些知识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的既快又准,大家准备好了吗?
1.口算:
学生抢答:
0.24×2= 10×0.36= 0.8×4= 4.3×100=
4.2×0.1= 0.9×0.4=
5.9×0= 4×2.5=
0.3×0.8= 0.42×10= 0.5×5= 0.18×5=
2.笔算:
6.52×27 0.32×1.25
0.008×0.425 10.9×0.38
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回答。
(1)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
(2)积的末尾出现“0”时,应先点小数点再划掉末尾的“0”。
(3)积的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师总结: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
3.小数乘法与小数加减法的根本区别是小数点的位置情况,你还记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吗?
笔算:0.85+1.942= 5.1-2.09=
4.不计算,判断积的小数位数有几位
47 ×0.05() 6.9 ×0.38 ()
4.2 ×1.8() 4.08 ×0.08()
0.9 ×0.7() 6 ×0.07 ()
二、巩固练习
1.探索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
计算下面各题,再比较积与第一个因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3.5×1.2 (2) 3.5×0.8 (3) 3.5×1
2.4×1.5 2.4×0.5 2.4×1
5.2×2.1 5.2×0.7 5.2×1
提问:把每题的积和第一个因数比一比,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生汇报:
师总结:在小数乘法中,当第二个因数大于1时,积就大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小于1时,积就小于第一个因数(0除外);当第二个因数等于1时,积就等于第一个因数。
2.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2题。
3.教材第8页练习二第2题。
小组讨论,得出题目信息,并独立列式解答。
师强调:仔细观察题目,这是一道关于单价、质量和总价之间关系的题目。
单价可以通过秤的下方得知,而水果的质量则可以通过秤上的指针得出。
4.完成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3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独立完成。
拓展应用:
妈妈带小明到超市去买水果。
你能帮小明的妈妈算算价钱吗?
苹果每千克4.8元,妈妈买了2.5千克,妈妈应付多少钱?
香蕉每千克5.9元,妈妈买了3.8千克香蕉,25元钱够吗?
5.教材第10页练习二第14*题
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要根据积中小数点的位置来决定因数中的小数位数。
学生组内交流,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三、拓展提高
出示教材第10页练习二“动脑筋”
有两个水桶,小水桶能盛水4kg,大水桶能盛水11kg。
不用秤称,应该怎样使用这两个水桶盛出5kg水来?
组织学生思考。
答案提示:先把小桶装满水,倒入大桶中,如此反复3次,现在大桶内11kg,小桶内剩下1kg。
把大桶内的水全部倒掉,把小桶内的1kg倒入大桶中;再把小桶装满,倒入大桶中,这时大桶内就有5kg水了。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数学知识?你还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教材第8~10页练习二第4、8、11题。
【板书设计】
练习课
小数末尾要对齐,整数相乘算出积;
数对数位点对点,数位不足要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