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密度调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密度

一、 定义:

是指在某一瞬间,单位长度道路(单车道)上存在的车辆数。K = N / L

式中:K —车流密度,辆/km

N —观测路段内某瞬时车辆数,辆

L —观测路段长度,km

交通量反映的是车辆通过道路某断面的频繁程度,交通密度大小反映一条道路上的交通密集程度。为使车流速度具有可比性,车流密度应按单车道来定义,单位:辆/km·车道

二、表示方法

1、车头间距(hd )

同一车道、同一方向连续行驶前后相邻两辆车之间在某一瞬时的车头间距。

K=1/ hd X 1000=1000/ hd

表示符号:hd 单位:m/辆。

路段中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

2、车头时距(ht )

同一车道、同一方向连续行驶前后相邻的两辆车的车头通过某一点的时间间隔。

ht (平均)=hd (平均)/V (平均)=3600/Q

表示符号:ht 单位:s/辆

为保证行车安全的最短车头间距称为极限车头间距。极限车头间距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

极限车头时距一般为2-3s 。

3、临界密度(Km)

道路上运行车流量达到最大时的交通密度Km 。Q 到达最大值QMAX 。

4、限塞密度(Kj )

道路上车辆几乎无法行驶时的交通密度。此时,v=0,Q=0.

三、车道占有率

1、空间占有率(Rs )

某瞬时,在一定长度道路上,全部车辆总长度占所观察道路长度的百分比。

例题1:某路段长度为450米,有5辆小汽车(平均车长4m ),9辆大汽车(平均车长10m ),求Rs 。

Rs=(4x5+9x10)/450x100%=%

结论:空间占用率不仅和交通量有关,还和车辆的组成有关。

2、时间占有率(Rt )

一定时间内,全部车辆通过某断面所需时间的累计值与观测时间的比值。

例题1:已知某断面40s 内又9两车通过,其中有小汽车4辆,通过时间平均为,大汽车5辆,通过时间平均为,求 Rt 。

解:Rt=(+5x )/40=%

四、交通密度调查

调查目的:交通密度是描述交通流特性的重要参数之一,在研究划分道路服务水平、分析交通瓶颈状况、制定交通管理与控制政策与措施等方面均有应用,同时也是研究交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 特征:密度是一个瞬时值,它不仅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动,也随测定区间的长度而1n i

i t t R T ==∑1

n i i S l R L

==∑

变化。为此,常将瞬时密度用某总计时间内的平均值表示。

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车辆行驶时的相互干扰及相互制约增加,以致平均车速降低,密度增高。当跟随在慢车后面的车辆继续不断增加,位车辆近乎停止状态时,则流量趋近于零,而密度最大(阻塞密度)。

1、密度调查的时段与区间的长度

在道路某一区段范围内的交通密度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因此,所谓密度,总是指某一瞬的密度值或某一时段内的平均密度值。在交通研究中关心的常是后者。从实测经验得知调查时段越长密度变化越平缓。

另外,在正常交通量条件下,车辆在道路上分布也不均匀,即路段不同,部位的交通密度一般也不同,只有实测路段达到一定长度后,交通密度的变化才趋于平稳。

通过大量实测资料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①实测密度均方差为实测时段和区间长度的减函数;

②测时时段达3~5min以上时,均方差受测试路段长度的影响变弱;

③测试区间大于800m时,均方差受测时时段长度的影响变弱。

根据以上结果,建议在交通密度调查时,测时时段应延续5min以上,路段长度应尽量大于800m。

五、交通流密度调查的方法

交通密度调查主要有出入量法和摄影法,后者又分为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和航空摄影观测法。

1.出入量法

出入量法是一种通过观测调查,获得道路上两断面之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内现有车辆数,从而计算路段交通密度的方法。(适用条件:适用于高速公路上立交之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

( 1)出入量法基本原理

在道路上选择 A、B两点间路段为观测路段,如图所示,车流从A点驶向B点。如下图所示的无出入交通的路段AB上t0时刻存在的车辆数为E(t0),从t0到t一段时间内从A处进入该路段的车辆数为QA (t);驶出该路段的车辆为QB(t)时,则t时刻时,AB段上的车辆数为为:E(t)= E(t0)+ ( QA(t)-QB (t))(Et0为初始车辆数。)

Kt= E(t)/LAB

求初始车辆E(t0)的方法: 试验车法和车牌照法

试验车跟随车流运行,用试验车在A端处的时刻为t0 ,到达B端的时刻为t1,则自t0 到t1的时段通过B端的车辆数为qB,即为t0时刻AB路段的初始车辆数,试验车的行驶速度应尽量与同时行驶的车流保持一致,即不被超越也不超越其他车辆,测试结果才较为准确。若出现超车现象,则应按下式计算初始车辆数: E(t0) Et0=qB +a-b.

q——从t0 到t1到时段内通过B端处的车辆数;

a——实验车超越其他车的辆数;

b——其他车超越实验车的辆数。

3)减少误差的途径

本方法的缺点是随着观测时刻的推移,车辆数的误差也累加。为减少误差的积累,除增加试验车的观测次数,还要把试验车每次经过终时刻作为基准时刻(t),该时刻的现有车辆数都作为每次的原始车辆数。

2、摄影法

利用空中定时摄影方法求得实测路段的车辆数,然后除以路段长度即可得到摄影时刻的路段交通密度。若进行连续摄影,即可连续测得各时刻交通密度。

具体作法为:在拟测路段上选长度50~100m区段并在路面上作出标记,然后调整摄影机使其对准拍摄范围作定时拍摄即可。当实测区段过长时会使摄影精度下降,此时可使用多架摄影机分段连动摄取。在拍摄照片后,通过对照片处理即可求得摄影时刻的交通密度值。

此法简单并且实测精度高。但设备及器材较昂贵,像片处理工作也较复杂。

(1)地面(高处)摄影观测法

测定方法

用动态录象仪在高处进行摄影。测定区间的长度视地区内的状况和周围条件而变比,一般取50—10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