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遗传育种(专套本详细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
1.遗传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与变异规律的科学;是研究生物体遗传信息和表达规律的科学;是研究和了解基因本质的科学。
2.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相似的现象。
3.变异:生物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
4.表型模写:环境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表型变异与某些基因引起的变化相似的现象,有时亦称为饰变。
5.个体发育:生物体的性状是从受精卵开始逐步形成的,这就是个体发育过程。
6.细胞分化:在一个生命周期中,性状逐渐发生变化,这是细胞分化过程。分化的细胞通过遗传控制的形态建成构成一个结构和功能完美协调个体。所以,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
7.系统发育:种群从原有的一种共同形态向另—种共有形态功能过渡的过程。是生物界共同的进化历程。
8.园林植物:园林植物是观赏植物的泛称,指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并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主要包括:园林树木、花卉、草坪草和地被植物。
9.花卉:①狭义花卉:卉,草本植物总称,花卉--开花的草本植物--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②广义花卉:除草本花卉外,包括木本观花植物。
10.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植物育种是通过引种、选种、杂交或良种繁育等途径改良观赏植物固有类型而创造新品种的一门科学。是一门应用科学。
11.品种:(1)经人工选择培育,在遗传上相对纯合稳定,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相对一致,并作为生产资料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作物类型(中国农业百科全书)。DUS :品种的三个基本特征:特异性,稳定性,一致性。
(2)根据特异性(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可以和其它品种相区别的栽培植物群体,不因繁殖(有性或无性)而失去重要特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种子检验协会《种子法指南》)。
(3)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家养动植物群体(景士西)。
12.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具有全能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发育成新的个体。
13.染色体:是细胞核中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在细胞分裂期形成特定的形态。细胞分裂间期称为染色质。(常染色质、异染色质),染色单体:复制时产生的染色体拷贝。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是由两个染色单体组成的,两个染色单体在对应的空间位置上以着丝粒结合在一起。
14.A染色体:通常把正常恒定数目的染色体称为A染色体。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B染色体:把细胞中除正常染色体以外,额外出现的染色体称为B染色体,也成为超数染色体或副染色体。
15.染色体组:生物为完成其生活机能所必需的包含了最小基因群的一组染色体,又称染色体基数(X)。
16.着丝点: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
17.同源染色体:形态与结构相似的一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本,一条来自母本。
18.非同源染色体:形态与结构不同的染色体互称非同源染色体。
19.组型:又称核型,是指染色体组在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是染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特征的总和。
20.组型分析: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同源染色体配对、分组排列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又称核型分析。核型模式图: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条按其特征画下来,再按长短、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称为核型模式图。
21.有丝分裂:真核细胞的染色质凝集成染色体、复制的姐妹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牵拉下分向两极,从而产生两个染色体数和遗传性相同的子细胞核的一种细胞分裂类型
22.减数分裂:又称成熟分裂,是在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时所发生的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因其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故称减数分裂。
23.二价体: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24.四合体:一个二价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也称为四合体。
25.自花授粉:同一朵花内或同株花朵间的授粉。
26.异花授粉:不同株的花朵问授粉。
27.联会:减数分裂前期Ⅰ偶线期来自两个亲本的同源染色体侧向靠紧,像拉链似的并排配对现象。
28.受精:雄配子(精子)与雌配子(卵细胞)融合为1个合子过程。
29.双受精:一个精核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核与两个极核结合,将来发育成胚乳,这一过程被称为双受精。双受精现象是被子植物在有性繁殖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30.转录:以DNA双链之一为模版,将DNA上的遗传信息通过碱基互补的方式记载到mRNA上的过程。
31.翻译:以mRNA为模版,tRNA为运载工具,将tRNA转运来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密码顺序相互连接起来形成多肽,并进一步折叠起来成为蛋白质的过程。
32.三联体密码:mRNA上,三个相连的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这样相连的三个碱基成为一个密码子,又称三联体密码。4种碱基可以组合成64种密码子,生物体内只有20种氨基酸,因此,多个密码子代表一个氨基酸。
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由DNA到DNA的复制以及遗传信息由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就是生物学上的中心法则。
33.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4.经典遗传学:基因是突变、交换、功能的三位一体的最小单位。现代分子遗传学:基因是突变子、重组子(交换子)、顺反子(作用子),一个顺反子内部可有若干交换子和突变子。
35.座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又称位点。
36.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合。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37.性状:遗传学上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统称为性状。
38.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39.单位性状:把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40.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互称等位基因。
41.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座位上,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互称非等位基因。
42.纯合基因型: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是一对相同的等位基因,称为纯合基因型,这样的生物体称为纯合体。
43.杂合基因型:同源染色体的相同座位上,控制相对性状的是一对不同的等位基因,称为杂合基因型,这样的生物体称为杂合体。
44.显性性状:相对性状中,在Fl代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45.隐性性状:在Fl中未表现出来的相对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46.显性现象:F1中只出现显性性状,不出现隐性性状,称为显性现象。
47.性状分离:F2中既出现显性性状,又出现隐性性状,称为分离现象或性状分离。
48.测交法:把被测验的个体与隐性纯合的亲本交配,根据测交子代Ft所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可以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49.完全显性:F1只表现亲本之一的性状;不完全显性:Fl表现的性状是双亲的中间型;
50.共显性:双亲的性状同时在F1个体上出现。超显性:F1的性状表现超过纯和显性亲本的现象即为超显性。
51.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占据某同源染色体同一座位上的两个以上的,决定同一性状的等位基因群。
52.一因多效:一对基因可以影响到若干对相对性状,这就叫一因多效或叫基因的多效性。
53.多因一效:多对金银影响同一性状表现的现象称为多因一效。
54.基因互作: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信的性状,这就叫基因互作。
55.连锁遗传:同一亲本所具有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遗传的倾向,这种现象称连锁遗传。
56.完全连锁:连锁遗传的杂种F1只产生两种亲本类型的配子,而不产生非亲本类型的配子,就称为完全连锁。57.不完全连锁:指连锁遗传的杂种Fl不仅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还会产生重组型配子。
58.相引组:连锁遗传的亲本双方一方是显显连锁,另一方是隐隐连锁。
59.相斥组:连锁遗传的亲本双方一方是显隐连锁,另一方是隐显连锁。
60.交换值:也称重组率/重组值,是指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的百分率。
61.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次序。
62.连锁群:在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
63.符合系数:也称为并发系数用以衡量两次交换间相互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64.连锁遗传图:存在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一个连锁群,把一个连锁群的各个基因之间的距离和顺序标志出来,就能形成(绘)连锁遗传图。
65.染色体图:通过仔细安排的杂交试验和种植并测定大量后代不同性状的连锁程度,记录不同性状之间结合在一起遗传的频率,可以标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叫做染色体图。
66.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
67.伴性遗传:也称为性连锁,指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性别而遗传的现象;特指X或Z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
68.限性遗传:指位于Y/W染色体上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它们只在异配性别上表现出来的现象。
69.从性遗传:也称为性影响遗传,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其性状表现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
70.细胞质遗传:由胞质遗传物质引起的遗传现象(又称非染色体遗传、非孟德尔遗传、染色体外遗传、核外遗传、母性遗传)。
71.细胞质基因组:所有细胞器和细胞质颗粒中遗传物质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