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城区新城区等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通政复〔2019〕33号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城区新城区等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正文:----------------------------------------------------------------------------------------------------------------------------------------------------市政府关于通州城区新城区等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的批复通政复〔2019〕33号市自然资源局:你局2019年5月21日《关于调整通州城区新城区等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请示》(通自然资请〔2019〕3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通州城区以下7项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一)对新城区单元I2-03地块(牡丹江路东、金桥路南、进西竖河西、一号横河北侧)居住服务设施用地边界进行调整,幼儿园用地调整至新城区单元I2-07地块(牡丹江路东、一号横河南、进西竖河西、玄武湖路北侧),将I2-06地块(牡丹江路东、金桥路南、进西竖河西、一号横河北)菜市场调整至金桥路南、牡丹江路东地块,同时将玄武湖路向东延伸;(二)在新城区单元G4-04地块(进西竖河东、南湖东路南、金龙路西、金桥路北侧)绿地内增加一处公交首末站和一条南北向辅道,道路红线宽度7米;(三)将世纪大道单元E3-3地块(希望路东、杏园路南、弘德路西、二号横河北侧)生产研发用地调整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
E3-9地块(弘德路东、杏园路南、崇德路西、二号横河北侧)生产研发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四)将世纪大道单元G3-1地块(希望路东、行根路南、新世纪大道西、江海大道北侧)商业商务用地调整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和商业用地;(五)将世纪大道单元B1-20地块(翠园路东、清河路南、金霞路西、银河路北侧)教育用地调整为居住用地;(六)在高新区西区单元B-09地块(金西中心竖河东、杏园路南、金鼎路西、金桥路北侧)工业用地内,更新现状已建成支路,红线宽度16米,增加行政办公用地一处,作为派出所用地等;(七)将银河单元F-06地块(毓秀山路东、拖桥路南、竖石河西、三姓街路北侧)内幼儿园调整至三姓街路南居住用地内。
通州新城规划及发展节奏
(二)“一核五区”建设进度。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具体安排如下:——用3年左右时间,奠定新城核心区架构,五个功能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核心启动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水乡区形成规模;五个功能区基础设施支持能力大幅提高,重大产业项目基本确定并开工建设。
——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形成“一核五区”空间布局,为到2020年建成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外围交通和能源资源保障设施基本完善;核心区标志性城市建筑群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形态基本形成;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基本建成;文化旅游区实现对外开放;国际医疗服务区和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初具规模;国际组织聚集区启动建设。
(三)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安排。
“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强化政府在新城开发建设中的主导力度,充分发挥土地储备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保障和引导作用,优先储备开发城市轨道交通周边和新城范围内土地,促进中心城和农村协调发展。
促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满足保障性住房等民生工程用地需求,保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其中,重点完成南大街、杨坨等新城核心区及文化旅游区、宋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国际医疗服务区、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等功能区土地储备和一级开发工作;与此同时,要形成滚动开发态势,继续深入推进新城核心区其他片区的拆迁工作;加快土地上市进程,尽快完成核心区重点地块的搬迁扫尾工作,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北大街区域、上营片区、新华大街沿线、齐天乐园、3号地杨坨等重点地块上市工作,确保一批产业项目和功能性项目落地。
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及任务(一)“十二五”期间新城核心区建设重点。
围绕新城发展定位及总体建设目标,“十二五”期间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将集中力量建设新城核心区,重点推进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二)加强核心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1.建设目标。
适应新城未来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运用新理念、新技术,高标准全面启动新城核心区五河交汇区域地下空间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计划用五年时间全部完成核心启动区3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大幅提升新城综合承载能力。
通州新城东里规划方案
通州新城东里规划方案
通州新城东里拆迁后未来规划的155平方公里,城区48平方公里,先期发展运河核心区是16平方公里,也是北京建设现代化国际新城发展的战略引擎区,是疏解中心区商务功能,提升消费功能,聚集文化功能的重要的空间载体。
五大区域包括:宋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将打造成为北京市面积最大的文化产业聚集区整个区域规划了一到两个综合性的国际医院和八到十个专科的国际医院;通州环渤海高端总部基地致力于打造全生态高端总部聚集区;而国际组织聚集区,也正在进行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此外,还有通州文化旅游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区域,多个项目相继落户,其中环球国际影城已经开始动工,2018年将开门营业。
一些新的产业功能要往通州转移,今后要限制城六区的高端积聚,更多的资源要在通州承接,未来国家在国际化过程中,有很多企业做大做强走向世界、文化等。
总的来说,有两大特色,一个是商务,一个是文化。
八通轻轨、地铁亦庄线直达通州;M6线地铁东西横贯北京城区延伸至通州新城;规划中的R1、S3、S5、S6、M6支等线路将覆盖通州新城,未来整个轨道交通建成以后,将有十条轨道交通在通州境内建成,建成以后将会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网最密集的新城之一。
此外,还有通顺路、壁富路、六环路3条通向首都机场的快速通道。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1. 背景介绍通州港湾新城是北京市通州区郝家府地区的一项重点规划项目,旨在建设成为国际化港湾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
该项目于2016年启动,涵盖面积约为 111.8平方公里。
该项目计划以通州水系为中心,以运河、动脉、水岸为主轴,融合河道文化、水乡风光、现代技术和城市规划理论,打造成集商贸、物流、生态、居住、产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湾新城。
2. 规划目标通州港湾新城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常住人口规模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总常住人口控制在50万人左右,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社区,推进城市化和人口转移,提高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2 产业布局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物流业,形成数字港湾、科技港湾、创客港湾、文化港湾、保税港湾、运营管理港湾等多元产业布局,打造全球先进的生产、研发、交流和展示基地。
2.3 生态环境推动新城建设生态优先,按照绿化率50%和水面率25%的标准,规划水系景观、林草覆盖和生态廊道系统,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生态、岸线景观环境和自然生态防护屏障。
2.4 空间格局空间布局上,将通州水系沿线分为城市活动带、生态屏障带和生产生活带三大空间结构,打造城市极轴、城市节点和城市景观。
2.5 交通体系建设双半小时交通圈,配套通州新机场、地铁、通州万达等城市交通枢纽,打造立体化交通体系和一体化运输服务,提高区域运动效率和核心功能区域的服务质量和咨询水平。
3. 规划组织通州港湾新城规划主要由通州港湾新城管委会负责实施,各部门、属地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负责落实具体规划方案,并负责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评估评价等全过程的规划实施工作。
4. 实施机制通州港湾新城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创新引领、规范管理等五个方面,形成合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规划实施机制,促进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5. 结论通州港湾新城是北京市通州区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通过有效的规划实施和协同发展,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将为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互惠互利和可持续价值。
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
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第二稿)目录一、主要任务 (3)二、规划内容 (4)(一)街区划分 (4)(二)现状 (5)(三)功能与规模 (6)(四)三大设施安排 (10)(五)城市设计框架 (11)(六)规划实施 (13)三、成果要求 (13)(一)规划文本 (14)(二)规划图纸 (14)(三)街区图则 (19)(四)附录:相关标准 (22)1.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性质 (22)2.主要图纸绘图标准 (23)3.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的估算标准 (26)附表:北京市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例与绘图规范 (28)一、主要任务(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城规划,统筹综合考虑新城不同类型街区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有序安排新城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和现有建设项目的整合,尽快搭建新城全面实施的综合平台。
(二)分解落实新城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确定各街区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公共设施安排等规划内容,为分步、分街区、有重点的加快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提出上位要求。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是市政府批复新城规划的具体细化落实,新城规划确定规模、结构、框架等重大内容不得进行调整变更,原则上只能对一些具体和细部进行优化完善。
必须调整的,应做专题说明,并按规划调整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决定。
(三)加强对新城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规划审批效率,支持新城整治改造、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并合理调控已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加快新城建设项目的安排提供基础依据。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核心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促进控规逐步由纯粹的物质层面的空间安排转向公共政策,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目的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就是要区分好控规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018、居住区规划控制指标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影响研究——以京、津为例
居住区规划控制指标与空间形态的关联影响研究1——以京、津为例林宛婷摘要:京、津两市比邻,自然气候条件相似,而居住区空间形态各有不同。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针对二类居住用地(R2),比较京、津两市规划控制指标及标准的异同;在此基础之上,引入形态系数K,建立建筑控制高度、建筑密度与容积率之间的数学关系,分析不同控制方法对居住区空间形态产生的影响。
最后,针对北京市居住区的规划控制,提出加强建筑密度对开敞空间的控制作用、实行建筑控制高度与容积率脱钩管理、强化K值对居住区建设形态的精细化控制等几点建议。
关键词:居住区形态系数控制指标空间形态1 研究背景在《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确定的八大类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所占比例最高,居住区的空间形态对城市整体环境品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北京市房价高企,中心区土地供应紧缺,人口高度集聚;为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及国土资源局于2008年出台《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以下简称节地标准),其中针对“居住工作用地”,建立了以建筑高度、容积率为主要指标的控制方法。
在这一方法的引导下,北京市居住区的空间形态日趋雷同,未能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精细化的建设目标。
京、津比邻,自然气候条件相似,天津市居住区的建设形式相对丰富,形成了“高、瘦、薄”的空间形态特征。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针对二类居住用地(R2)2,比较京、津两市规划控制指标及标准的异同,分析不同控制方法对居住区空间形态、环境品质造成的影响。
2 控制标准及指标研究2.1 居住区规划控制指标及相关标准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定性指标包括用地性质、建筑密度、建筑控制高度、容积率、绿地率、交通出入口方位、停车泊位及其他需要配置的公1本文受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基金”支持。
2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二类居住用地(R2)指市政公用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以多、中、高层住宅为主的用地。
北京市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
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第二稿)目录一、主要任务 (3)二、规划内容 (4)(一)街区划分 (4)(二)现状 (5)(三)功能与规模 (6)(四)三大设施安排 (10)(五)城市设计框架 (11)(六)规划实施 (13)三、成果要求 (13)(一)规划文本 (14)(二)规划图纸 (14)(三)街区图则 (19)(四)附录:相关标准 (22)1.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性质 (22)2.主要图纸绘图标准 (23)3.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的估算标准 (26)附表:北京市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例与绘图规范 (28)一、主要任务(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城规划,统筹综合考虑新城不同类型街区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有序安排新城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和现有建设项目的整合,尽快搭建新城全面实施的综合平台。
(二)分解落实新城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确定各街区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公共设施安排等规划内容,为分步、分街区、有重点的加快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提出上位要求。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是市政府批复新城规划的具体细化落实,新城规划确定规模、结构、框架等重大内容不得进行调整变更,原则上只能对一些具体和细部进行优化完善。
必须调整的,应做专题说明,并按规划调整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决定。
(三)加强对新城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规划审批效率,支持新城整治改造、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并合理调控已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加快新城建设项目的安排提供基础依据。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核心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促进控规逐步由纯粹的物质层面的空间安排转向公共政策,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目的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就是要区分好控规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2.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托通州区交通和地理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
3.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
二、规划目标
1.建设国际化、高端化、人文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新经济,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地。
3.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优化
-按照功能分区原则,合理划分居住、商务、文化、教育、科研、生态等空间布局。
-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4.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系景观品质。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5.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四、实施措施
1.政策支持
-制定支持通州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政策保障。
-加强与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组织协调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规划的实施与协调。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3.资金保障
-争取国家和市级财政支持,确保规划实施资金需求。
通州区临空新村南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7)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分局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0104街区规划图则 (2006.10)
(8)北京市规划委员会通州分局 北京通州1、2号分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功能指标控制图则 (2006.10)
(9)北京市通州区临空新村一期工程土地一级开发项目申请报告(2007年9月)
评价项目组对现场进行了详细踏勘,收集和调查了必要的环境质量与社会经济相关资料,并认真学习国家、北京市有关法规、规划和标准后,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1.2.1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12.26颁布并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2.10.28颁布,2003.9.1实施)
北京五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通过投标取得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通州分中心的《中标通知书》,并于同月签订《北京市通州区永顺镇临空新村项目土地一级开发委托协议》(京土开[2007]招标(通)第02号),取得了临空新村项目土地一级开发资格。截至2007年8月底,项目建设单位通过与焦王庄村协商,已初步签定了《住宅开发协议书》。目前与范庄村及通州区民政局正处于协商之中。
文化教育
+L1
环境卫生
+L2
-S1
-L1
注:3:影响程度大;2:影响程度中等;1:影响程度小;
+:表示有利影响;-:表示不利影响;空格表示无明显相关性;
L:表示长期影响;S:表示短期影响。
1.3.2
根据受影响的环境对象进行评价因子筛选,结果见表1-2。
表1-2环境现状和影响评价因子
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2007年1月5日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通州新城规划》),明确通州新城是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一个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
为进一步落实《通州新城规划》,加快新城健康有序发展,结合通州实际,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编制《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落实新城总规,强化城市职能。
从区域研究入手,明确通州新城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分层次的深入细致研究,充分保障新城各类职能的优化与完善。
(2)体现新城标准,突出通州特色。
摒弃旧有"卫星城"的认识,倒入全新的"新城"思维,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保障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得以实现。
(3)加强规划统筹,重视区域协调。
统筹考虑通州新城资源与生态保护、空间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旅游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统一部署,合理分配。
立足区域条件,城市发展循序渐进,近期、中期、远期均需强化与周围区域的协调,保障通州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加强总量控制。
针对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与现状问题之间的矛盾,规划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于其它各项建设,为保障"全空间生态网络"的目标得以实现,需加强对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
(2)系统优先,分区管理。
规划编制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各类设施系统与系统之间、各系统部不同要求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综合部署,做到不漏项,不重复建设。
并从新城、分区、街区、地块的不同层面,做到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的规划控制与管理。
(3)公共设施优先,保障城市健康、安全运行。
保障三大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市政、公共安全)的落实,深入细致研究各类设施实施的可行性,保障其不被经营性项目所侵占。
从新城规划编制框架指导性意见到新城街区层面控规
到新城街区层面控规彭珂为深化落实国务院批复和北京市总体规划,2005~2006 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委办局会同相关区县政府,与“十一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相关专业专项规划紧密衔接,组织编制了顺义、通州、亦庄等11 个新城规划。
在此过程中,为了有效指导各新城规划的编制工作,我们拟定并下发了《新城规划编制要求》和《新城规划编制框架指导性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确定了新城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明确了新城规划成果的内容、要求和形式,并对下一步编制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基本框架和要求。
2007 年 1 月,通州、顺义、亦庄等 11 个新城规划获市政府批准。
按照市政府对新城规划批复的要求,为保障新城顺利全面的启动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延续和深化新城规划编制框架性指导意见对于新城控规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探索建立了“两个层级、三位一体”的新城控规体系。
2007 年底,北京市政府审议通过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后续新城街区控规深化方案、地块控规编制审批管理也陆续启动,新城控规体系已基本建立。
此时对新城规划编制中对控规确定的指导方向和原则进行回顾和反思,对于我们进一步完善新城控规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意见》确定了新城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
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
三是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
四是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08.21•【文号】•【施行日期】2020.08.21•【效力等级】其他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批复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你们《关于报请审批〈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同意《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8年-2035年)》(以下简称《核心区控规》)。
《核心区控规》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核心区战略定位,突出政治中心、突出人民群众,注重中央政务功能保障、注重疏解减量提质、注重老城整体保护、注重街区保护更新、注重民生改善、注重城市安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对首都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核心区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承载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点地区,是展示国家首都形象的重要窗口地区。
要深刻把握“都”与“城”、保护与利用、减量与提质的关系,把服务保障中央政务和治理“大城市病”结合起来,推动政务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老城整体保护与有机更新相互促进,建设政务环境优良、文化魅力彰显、人居环境一流的首善之区。
三、突出政治中心的服务保障。
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统筹好北京市搬迁腾退办公用房的承接利用,优化中央党政机关办公布局,稳步推进核心区功能重组,以更大范围空间布局支撑中央政务活动。
从疏解腾退、功能置换、文物保护、服务保障、环境提升等方面制定规划管控与实施措施,抓好中南海及周边、天安门-长安街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01.05•【字号】京政函[2007]1号•【施行日期】2007.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京政函〔2007〕1号)通州区人民政府:《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通州新城规划》)已经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第26次全体会议和市委专题会议审议通过,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一、同意《通州新城规划》。
《通州新城规划》立足于深化落实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推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指导思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区县功能定位的指导意见,符合通州区实际情况和发展要求,对于推动通州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保障实现北京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州新城是北京东部发展带的重要节点和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北京面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服务新城,也是北京参与环渤海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基地。
通州区的发展建设,要按照推进首都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强化与中心城和其它新城的良性互动,积极推进中心城人口和职能的疏解,促进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
要在《通州新城规划》的指导下,构建立足东部发展带、服务首都、面向京津冀乃至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打造为首都文化中心服务、现代文化资源聚集、运河文化彰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具有多样化高端服务设施和良好人居环境的滨水宜居新城。
三、同意《通州新城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通州区行政区域内京津第二通道以北地区。
在规划区范围内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按照构建“一城、两轴、三点、四镇”的区域空间布局结构要求,保障并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通州新城的建设,要完善城市功能,突出以北运河为纽带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内涵,提高建设品质,增强吸引力。
2021年通州新城规划(-2020年)
通州新城规划 2005-2020欧阳光明(2021.03.07)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新城发展定位与策略5第三章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9第四章新城规模34第五章空间布局与分区指引35第六章产业发展与就业39第七章住宅与社区43第八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46第九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50第十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58第十一章综合交通体系64第十二章市政基础设施73第十三章城市公共安全78第十四章城市设计引导87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92第十六章实施政策与机制96第一章总则第1条背景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北京市以新城规划为重点开展后续规划的编制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的契机和重要内容。
新城作为首都未来的发展重点,是提升首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地区。
新城规划以总体规划层面为基本技术平台,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规划标准研究、重点问题研究、节点设计等为支撑。
落实新定位,促进新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新理念,促进新城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实施新标准,促进新城的理性增长;建设新城区,把新城建设成为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
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切实保障和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
(2)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水、节地、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问题。
北京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编制内容和方法介述_以亦庄新城为例_杨明
北京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编制内容和方法介述――以亦庄新城为例杨明摘要:总结了在市场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编制内容和方法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北京从层级落实、层层推进、各有侧重的角度出发,将新城控规分成街区和地块两个层级分步进行编制的改革思路,最后以亦庄新城为例详细阐述了新城街区层面控规在规划内容、指标控制方法和成果表达方面的新探索。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编制内容;编制方法;北京亦庄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引导和控制城镇建设发展最直接的法定依据,是具体落实城市、镇总体规划各项战略部署、原则要求和规划内容的关键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解说,2008)。
控规在我国起始于1980年代末,是在借鉴美国“区划法”某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当时我国城市建设实际情况和体制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而形成的一种城市规划实施与管理的基本制度。
经过近20年来的发展,我国城市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初期的传统控规编制内容和方法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面临很多矛盾和问题。
如何创新控规编制内容,改进控规控制和引导方法,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全国各地结合本地区具体规划管理办法和程序,做了很多很好的探索。
就北京市而言,在总结历次控规编制①、管理和实施方面经验及不足的基础上,依据国务院2005年1月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北京市政府2007年1月批复的11个新城规划,于2007年初开展了11个新城控规全覆盖的编制工作。
这次新城控规编制工作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规划实施环境的变化,从层级落实、层层推进、各有侧重的角度出发,将新城控规分成街区和地块两个层级分步进行编制(以下分别简称“街区控规”和“地块控规”)。
目前,11个新城已经编制完成街区控规并经市政府审查通过,成为下一步编制地块控规和规划管理的依据,为奥运会之后,全市建设重点向新城转移打好规划基础。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北京市吸引了许多人口涌入,并使其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加。
鉴于北京市的城市规模限制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北京市政府开始将拓展城市规模的重点转向了周边地区。
通州港湾新城是其中的一个区域,其地处于通州区东南部,位于北京的核心发展轴上,规划面积达到了300平方公里,是首都生态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北京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州港湾新城计划成为首都的第七个中心城区,以“生态、文化、科技、智慧”为核心推进建设,将包含高端商务、行政、文化、科研、教育、医疗、生活等多个领域的项目。
规划目标及建设内容通州港湾新城规划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按照“主城–副中心–新城”的城市发展格局,计划成为首都的第七个中心城区。
同时,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总体目标为:设置全国重要的高频交通节点,创建首都新的城市中心,推动首都高效便捷的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规划包括以下重要建设内容:交通建设通州港湾新城作为首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计划设置地铁、城际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等多个交通网络。
其中包括了轨道交通14号线和6号线将贯穿新城中心区,两条高速公路将加快首都城市与周边区县的联系。
建筑规划针对未来的现代城市时代,通州港湾新城规划建筑将高度标准化和智能化。
建筑高度将按照现行的规范进行设定,大型地标性建筑将会出现在新城的核心区域,通过总体的规划来为新城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
产业规划作为未来北京的重要发展区域,通州港湾新城定位于北京重要的新兴产业高地,将针对以下三大领域展开产业开发:•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航天系统设计和制造•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贸易同时,通州港湾新城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科技企业落地,并打造全国面向国际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发展优势与挑战通州港湾新城的发展面临着优势和挑战。
优势在于首都集聚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和资金资源以及北京大量的市场需求。
通州新城规划
通州新城规划通州新城规划是指北京市通州区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和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将通州打造成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的新一轮城市规划。
通州新城规划的目标是通过合理规划,建设一个繁荣、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城市。
通州新城规划将重点发展的区域划分为四个板块:中心城区、园区片区、住宅片区和城市设计片区。
中心城区是通州新城的核心区域,将建设成集商务、文化、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中心城区将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办公楼、商业综合体和文化设施,提供优质的商务、文化与休闲娱乐服务,吸引人才聚集和商务活动的集聚。
园区片区主要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科技园区和产业园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园区片区将提供先进的科研设施和服务设施,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
住宅片区是通州新城规划的重点,将建设多样化的住宅区,满足不同人口的住房需求。
住宅片区将提供各类公寓、别墅和社区设施,打造宜居的居住环境,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服务。
城市设计片区将通过精心的规划和设计,打造美丽宜人的城市景观。
城市设计片区将注重建筑与绿化的结合,提供优美的公园和休闲空间,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城市设计片区还将注重交通规划,建设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高效的交通服务。
通州新城规划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多点支撑、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多点支撑意味着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全面发展意味着要注重各个方面的平衡发展,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高质量发展意味着要注重建设的品质和效果,提高城市的品位和形象。
通州新城规划的实施将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建设,通州新城将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撑点,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但同时也需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等问题。
Total word count: 72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1条规划背景2007年1月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复了《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以下简称《通州新城规划》),明确通州新城是北京重点发展的新城之一,是一个面向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服务新城。
为进一步落实《通州新城规划》,加快新城健康有序发展,结合通州实际,按照“政府组织、部门合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编制《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
第2条规划指导思想(1)落实新城总规,强化城市职能。
从区域研究入手,明确通州新城的功能定位、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区、分层次的深入细致研究,充分保障新城各类职能的优化与完善。
(2)体现新城标准,突出通州特色。
摒弃旧有"卫星城"的认识,倒入全新的"新城"思维,高标准规划、建设新城,保障通州新城的发展目标(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得以实现。
(3)加强规划统筹,重视区域协调。
统筹考虑通州新城资源与生态保护、空间发展、经济、社会、文化与旅游等各方面发展的需要,统一部署,合理分配。
立足区域条件,城市发展循序渐进,近期、中期、远期均需强化与周围区域的协调,保障通州新城的可持续发展。
第3条规划原则(1)生态优先,加强总量控制。
针对通州新城发展目标与现状问题之间的矛盾,规划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优先于其它各项建设,为保障"全空间生态网络"的目标得以实现,需加强对建设用地与人口规模的严格控制。
(2)系统优先,分区管理。
规划编制用地布局应充分考虑各类设施系统与系统之间、各系统内部不同要求的需要,科学合理的综合部署,做到不漏项,不重复建设。
并从新城、分区、街区、地块的不同层面,做到宏观、中观、微观多层面的规划控制与管理。
(3)公共设施优先,保障城市健康、安全运行。
保障三大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市政、公共安全)的落实,深入细致研究各类设施实施的可行性,保障其不被经营性项目所侵占。
(4)有利于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科学控制与管理。
尊重现状已有规划审批情况,注重规划的延续性。
对土地储备、一级开发、重点工程、城中村改造等项目进行重点研究,与规划管理进行有效衔接。
第4条规划的重点内容(1)强化城市职能(2)优化用地布局(3)控制建设强度(4)规划空间形态(5)落实三大设施(6)突出地区特色规划的基本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2)《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3)北京市人民政府对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的批复(2007年)(4)《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7年)(5)《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2007年)(6)《北京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2007年)(7)《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市规发[2006]384号)第5条规划范围《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确定的新城中心区规划范围是155平方公里,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在细核边界后划定新城中心区范围是155.57平方公里。
第6条本规划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及其分局)负责执行;如有重大调整,须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章现状综合分析第7条限制建设要素根据《北京市限建区规划(2006年—2020年)》,通州新城中心区限制建设要素分为六级,即绝对禁建、相对禁建、严格限建、一般限建、适度建设和适宜建设。
(1)绝对禁止建设要素共1项:分洪口门。
(2)相对禁止建设要素共9项:地下水厂、110KV变电站防护区、220KV变电站防护区、110KV输电线路防护区、220KV输电线路防护区、550KV输电线路防护区、石油天然气管道一级区、基本农田、河流型湿地。
(3)严格限制建设要素共16项:地下水源防护区、地震活动断裂带、广播电视发射保护区、粪便处理厂防护区、垃圾填埋场防护区、垃圾综合处理厂防护区、污水处理厂防护区、二隔现有和规划林地、一般生态公益林地、一般耕地、一般农地、城市道路噪声一级区、公路交通噪声一级区、轻轨噪声一级区、其他机场噪声影响区、铁路噪声一级区。
(4)一般限制建设要素共17项: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地下水源补给区、平原区工程地质较差区、沙土液化区、广播电视发射控制区、微波通道辐射防护区、洪水相对安全区、中心城蓄滞洪区、二隔其他绿色限建区、规划风景名胜区、平原区农田林网、滨河带、石油天然气管道二级区、城市道路噪声二级区、公路交通噪声二级区、轻轨噪声二级区、铁路噪声二级区。
(5)适度建设要素共6项: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地下水环境较不适宜区、平原区工程地质一般区、地震动0.2g地区、重点风沙治理区、石油天然气管道三级区。
(6)适宜建设要素共2项:平原区工程地质较好区、土地沙化区。
第8条土地利用情况结合现状土地利用情况,将新城中心区用地划分为新发展地区、可改造地区和现状保留地区。
(1)新发展地区指以耕地为主,拆迁量较少,开发建设条件较好的地区。
主要集中在新城 01、02、03、06、09、10、11片区,总面积约5322公顷,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34%。
(2)可改造地区指需要大规模改造的新城建成区。
主要包括城中村、集体建设用地、零散工业仓储用地等,总面积约5044公顷,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32.5%。
(3)新城其余的大部分区域为现状保留地区。
总面积约2244公顷,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14.5%,除部分零散用地需调整外,其余区域以整治为主。
第9条土地使用权属新城现状土地使用权属情况可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类。
(1)国有土地38.5平方公里,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25%。
(2)集体土地87.4平方公里,占新城规划总用地的56%。
其中:集体建设用地约28平方公里,集体农用地59.6平方公里。
第10条规划审批情况自2004年至今,新城审批项目170项,总用地面积1740公顷;已批未建项目54项,总用地面积554公顷;所有项目中授权一级开发项目29项,总用地面积约700公顷。
第11条现状综合分析现状城市规模、生态环境及空间形态为通州新城未来发展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用地功能布局、道路系统建设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通过规划手段加以优化、完善。
(1) 01片区:现状以耕地及村镇建设用地为主,是新城的新发展地区。
(2) 02片区:现状以耕地为主,是新城的新发展地区。
(3) 03片区:现状主要是村镇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是新城的新发展地区。
(4) 04片区:现状以城市已建成区为主。
(5) 05片区:现状以城市已建成区为主。
(6) 06片区:现状主要是村镇建设用地和耕地为主,是新城的新发展地区。
(7) 07片区:现状以城市已建成区和可改造区为主。
(8) 08片区:现状以城市已建成区和可改造区为主。
(9) 09片区:现状主要是大型污染企业东方化工厂,未来将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10) 10片区:现状以耕地为主,是新城的新发展地区。
(11)11片区:现状以耕地和开发区为主,是新城的新发展地区。
第三章新城总体规模控制第12条片区划分与主导功能按照通州新城中心区布局特征,以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河道等为界线,将新城中心区划分为11个片区。
片区作为人口规模、建设规模、大型城市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筑高度等内容在分区层次上确定控制数据及相关内容的基础平台。
(1) 01片区是以生态湿地保护区为特色,休闲娱乐、商务、高等教育及低密度居住相结合的片区。
(2) 02片区是以高等教育为区域特色,以高尚居住为主体的片区。
(3) 03片区是引导发展科技创新及文化产业,以居住为特征的片区。
(4) 04片区是通州新城西部门户地区,以居住、区域零售为特征的片区。
(5) 05片区是以运河为轴线,以文化产业为特色,商务金融为主的综合服务中心。
(6) 06片区是以行政办公、休闲娱乐、医疗康体为主的片区。
(7) 07片区是以区域商贸为特色的城市居住新区。
(8) 08片区是以体育、休闲为主导功能,辅以中高密度居住的片区。
(9) 09片区是新城远景发展的中心之一,城市预留发展备用地。
(10) 10片区是以专业会展、主题公园为特征的商务娱乐新区。
(11) 11片区是以土地集约利用示范的都市工业及新型住宅、张湾古镇旅游为主的片区。
第13条街区划分依据城市主次干道等界线,对新城中心区11个片区继续划分到规划街区,每个街区的用地规模约2~4平方公里,共56个街区。
(1)街区是具体落实公共设施、交通及市政基础设施、绿化、城市空间形态等的基本单元。
(2)街区是控规编制和局部调整研究的基本单元。
(3)街区宜作为今后城市综合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城市基础资料统计的基础单位,并以此为基础,建构城市综合信息平台。
第14条人口规模控制按照《通州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通州新城中心城区规划人口为90万,预留达到百万人口规模的发展空间。
根据各片区的用地功能等具体情况,确定各片区的规划人口控制规模为:(1) 01片区—9.7万人,02片区—13.4万人,03片区—9.3万人,04片区—14.3万人,05片区—16.6万人,06片区—5.56万人,07片区—27.4万人,08片区—9.9万人,10片区—6.7万人,11片区—3.3万人。
(2)按照《通州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总建筑规模估算,新城中心区规划居住人口容纳量约117万人。
为保证该地区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并达到合理的规模,本规划以居住人口容纳量核定各类配套公共设施的规模。
第15条片区规模控制新城中心区范围约为155.57平方公里,其中01片区11.4平方公里,02片区10.66平方公里,03片区11.84平方公里,04片区8.33平方公里,05片区14.94平方公里,06片区23.71平方公里,07片区15.31平方公里,08片区9.52平方公里,09片区11.58平方公里,10片区12.06平方公里,11片区26.19平方公里。
第16条建设规模控制新城中心区规划建筑规模约为9200万平方米。
其中公共设施3200万平方米,居住4200万平方米,市政130万平方米,仓储126万平方米。
第四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第17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体现北京“国际城市”和“宜居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展示政府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是新城街区层面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
要严格限制现有公共服务设施的用途变更和用地流转,对不符合发展要求的现状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服务水平;新建设施适度超前、留有余地。
第18条教育设施通州新城教育设施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1)基础教育:全面改善托幼、中小学等基础教育设施的办学条件,进一步整合资源,调整布局。
按照《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落实基础教育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