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民居的对室内设计的意义

合集下载

闽南古厝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中的应用探索

闽南古厝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中的应用探索

天工|2021年第12期[摘 要]闽南古厝作为福建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建筑,将其元素运用在城市家具设计中,使城市家具体现出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质,对城市整体形象的树立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从全局性、地域性及功能性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闽南古厝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中的设计原则及具体应用策略,对凸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凝聚力和竞争力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闽南古厝文化;城市家具;家具设计;城市形象;应用策略[中图分类号]TS664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2-0120-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杨艳丽.闽南古厝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中的应用探索[J].天工,2021(12):120-121.闽南古厝文化元素在城市家具中的应用探索杨艳丽 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学院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闽南古厝文化元素在户外城市家具中的应用探索”(项目编号:CXZX201802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杨艳丽(1986—),女,汉族,江西抚州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一、城市家具概述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拓展城市功能、满足居民需求、丰富功能配套,提出了城市家具的概念。

所谓城市家具,是指城市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丰富城市功能、保证城市基础运转而设立的一系列设施,这些设施种类繁多,既包括基础生活类设施,同时也包括相应的卫生公共安全设施以及娱乐服务设施、交通设施等[1],是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满足人类生活的公共职能。

城市家具作为塑造城市独特风格的重要因素,其与室内家具在满足人们功能需求上基本一致,而与室内家具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个人审美方面。

城市家具的不同更需要从延续历史传统与城市的发展角度出发,确立文化主题与地域形象,避免设计的趋同化,以树立城市整体形象。

二、闽南古厝文化与城市家具设计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中国城市集中化的进程,给城市带来了无限生机,但各种问题与矛盾也不断凸显,城市建设同质化明显。

闽南建筑室内改造方案

闽南建筑室内改造方案

闽南建筑室内改造方案闽南建筑室内改造方案闽南地区地域特色鲜明,建筑风格独特。

在室内改造方案中,我们将充分保留闽南建筑的传统元素,同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打造出舒适、时尚的居住环境。

一、建筑材料选择在闽南地区,福建石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纹路独特,质地坚实。

在室内改造中,我们将采用福建石材作为地面的主要材料,不仅能增加建筑的稳定性,还能带来自然的美感。

二、空间布局1. 开放式空间:闽南地区多为独栋别墅或民居,室内空间相对宽敞。

我们将采用开放式的布局形式,打造出一片通透的居住空间。

客厅、餐厅和厨房相连,不仅方便居住者的日常生活,还能增加亲密感和交流的便利性。

2. 多功能空间:闽南地区气候温暖,人们一般喜欢在室内外之间流动。

为了满足居住者的需求,我们将设计一个多功能空间。

这个空间既可以作为室内花园,种植一些花草植物,也可以作为休闲区,摆放一些舒适的座椅和茶几,让居住者在此享受阳光和美好的时光。

三、色彩搭配1. 温暖色调:闽南地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人们喜欢温暖、明亮的颜色。

在室内改造中,我们将采用温暖色调的墙面和软装饰品,如橙黄、浅蓝、米黄等,既能让居住者感到舒适,又能让整个空间充满活力。

2. 木质元素:闽南地区的建筑常常使用木材作为建筑材料,木质元素在室内改造中也不可缺少。

我们将运用木质的家具和地板,为整个空间增添一份朴实的自然气息。

四、灯光设计1. 自然光源:在室内改造中,我们将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增加室内的采光面积。

通过设计大面积的窗户和阳台,保证室内充足的阳光,为居住者带来舒适的居住体验。

2. 柔和灯光:为了营造温馨的居住环境,我们将采用柔和的灯光设计。

在客厅和卧室等主要区域使用吊灯和壁灯等柔和光源,营造出浪漫、安静的氛围。

五、细节处理1. 传统元素:为了保留闽南建筑的传统特色,在室内细节处理中,我们将采用福建木雕和瓷器等传统元素进行装饰。

这些传统元素既能体现闽南文化的独特性,又能为居住者提供美感和艺术享受。

泉州的闽南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

泉州的闽南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

泉州的闽南建筑文化有哪些特点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丰富的闽南建筑文化。

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之一。

闽南建筑的一大特点是红砖红瓦。

在泉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那鲜艳的红砖红瓦。

红色,在中国人的文化中象征着吉祥、繁荣和热烈。

这种红砖的运用,不仅赋予了建筑鲜明的色彩,还展现了闽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红瓦则与红砖相得益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为城市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韵味。

燕尾屋脊也是闽南建筑的显著标志之一。

那高高翘起的燕尾,如同展翅欲飞的鸟儿,充满了灵动之美。

燕尾屋脊的设计,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

它象征着家族的兴旺和人才辈出,寄托了闽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而且,燕尾屋脊的造型独特,其工艺复杂,需要精湛的技艺才能完成,充分体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

在闽南建筑中,石雕、木雕和砖雕等装饰艺术更是精彩纷呈。

石雕通常用于建筑的门柱、石鼓和栏杆等部位,其雕刻精美,题材丰富多样,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

木雕则多见于门窗、梁枋和斗拱等处,雕刻细腻,线条流畅,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

砖雕则常出现在墙面和屋脊上,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独特的工艺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这些装饰艺术不仅美化了建筑,还传达了闽南人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闽南建筑的布局也颇有讲究。

常见的有“四房看厅”“五间张”等格局。

房屋多为四合院式,以厅堂为中心,左右对称。

这种布局体现了闽南人重视家族团结和秩序的观念。

而且,闽南建筑注重通风和采光,房屋之间通常留有天井,既能让阳光照入室内,又能保证空气的流通,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此外,闽南建筑还常常运用蚝壳墙。

这种独特的墙体材料,是将蚝壳与灰土混合堆砌而成。

蚝壳墙不仅坚固耐用,而且具有良好的隔热和防潮性能。

在泉州的一些古老建筑中,蚝壳墙依然保存完好,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变迁。

闽南建筑中的防火墙也是一大特色。

防火墙高耸厚实,能够有效地防止火灾的蔓延。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析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析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浅析摘要通过研究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演变、现代发展及未来展望,指出了该文化的发展与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具有推动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在空间形制、建筑形态、材料利用等方面传承和发展闽南传统建筑文化。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文化认同引言闽南地区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在传统建筑方面能够体现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进一步发展闽南传统建筑文化,需要在创造风格和特点等方面进一步挖掘,探索具有推动时代发展的积极因素。

1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点闽南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陶唐时期,而在隋唐时期,闽南地区开始出现以木材和竹子为结构骨架,以泥土、青砖、青瓦、花岗石为建筑材料,同时采用斗拱和悬山式等传统建筑技法的建筑形式。

明清时期,闽南地区的传统建筑开始进入全盛时期,大量的园林建筑、宗祠、民居、府第、钟楼、鼓楼、牌楼、桥梁和墓葬等建筑遗迹留存至今。

在传统建筑发展历程中,很多建筑始于民间,历经演化,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

其中,园林建筑、宗祠和民居是闽南传统建筑的三大类别。

园林建筑是闽南文化的代表,营造了既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又把闽南文化的地理特点和文化传统与建筑完美融合在一起。

宗祠是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形式由家庙发展而来,承载了宗族的传承和依附、信仰和礼仪、历史文化和社会秩序等多重意涵。

民居则是最具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以土政掌握为核心,讲究阳宅选址、气运格局、用材装饰、节令礼制等规矩,形成了多样的居住体系和富有装饰性的建筑风格。

闽南传统建筑是闽南地区一种历史悠久的建筑形式,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纯朴、雅致、端庄、和谐为特点,表现了闽南人民精神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凝聚着千百年来建筑工匠的智慧和艺术才华。

“红砖白石双坡曲, 出砖入石燕尾脊, 雕梁画栋皇宫式”,形象地概况了闽南泉州传统民居的特点。

其外观特点为高大挺拔,形体厚重,屋檐翘翹,构造严谨。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闽南地区是中国独特的地域之一,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以及文化表达有着丰富多样的特点。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与建筑结构相辅相成,通过装饰细节的运用将文化内涵和民俗习惯融入其中,成为民居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之一是注重符号和象征的运用。

传统的屋顶脊兽通常采用福、禄、寿、财等吉祥图案,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例如,龙门脊兽作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元素,带有辟邪驱邪的寓意。

此外,传统民居的门框和门楣上也常常雕刻有花鸟、虫鱼、人物等各种生活图案,以象征着家庭的如意吉祥。

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物,更是文化和心愿的表达。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之二是注重色彩和纹饰的运用。

传统的屋脊和墙面常常涂成红色、灰色、白色和绿色等传统颜色。

其中,红色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寓意着喜庆和祥和。

灰色则代表稳重、安定,白色则常与灵感、纯洁和无瑕伴随。

绿色则寓意着和谐、健康与富饶。

此外,传统民居的木构架结构以及室内家具也常采用独特的纹饰,例如传统的雕花、木雕和绘画等手工艺技术。

这些色彩和纹饰的运用使得闽南传统民居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并且从中体现出闽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特点之三是注重室内布局的合理性。

传统闽南民居有四合院和类似庭园的院落结构。

它们通常由多个厢房和花厅组成,分为前后两进。

而每个房间的布局也常常注重功能的合理性。

例如,礼堂一般用于招待客人,房间则用于家庭生活。

此外,闽南传统民居的家具布置也承载着文化内涵。

家具的选择和摆放常常考虑到家庭成员的身份和尊重的程度。

例如,神龛常常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以示对祖先的崇敬。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在现代社会中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建筑和装饰风格的体现,更是闽南文化的物质载体。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传递文化信息,弘扬和传承闽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智慧。

它们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愿望,并且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

闽南古厝风格设计理念

闽南古厝风格设计理念

闽南古厝风格设计理念闽南古厝是福建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南方传统建筑的特点,展现了闽南地区独有的文化风貌。

闽南古厝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尊重自然、注重实用、讲究细致的特点。

闽南古厝的设计理念之一是尊重自然。

在闽南古厝的建筑设计中,重视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尊重土地和生态。

一般来说,闽南古厝的建筑都是围绕着一个庭院布置的,用来调节室内温度并保证充足的自然采光。

同时,古厝的建筑材料多采用石灰岩等天然材料,使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呈现自然美。

闽南古厝的设计理念之二是注重实用。

闽南地区大多数是农村地区,古厝是当地居民的居住和生产场所,因此在设计上注重实用性。

古厝的布局通常是前厅、中厅和后厅相连,形成一个宽敞的整体空间,方便家庭成员居住和活动。

各个厅堂之间通过走廊相连,方便通风和行走。

古厝还会根据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居住需求进行一些特殊设计,例如在建筑下方设置水井和地下炕,以在炎热的夏季保持室内的凉爽。

闽南古厝的设计理念之三是讲究细致。

古厝的设计注重细节,追求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装饰。

古厝的屋檐、门窗、雕花等部分都会进行精心设计和装饰,体现出琳琅满目的艺术美感。

闽南古厝的屋檐多采用仿木架构,其独特的曲线形状令人印象深刻。

门窗则常常以雕刻维多利亚式的风格为主,表现出华丽的艺术效果。

古厝的雕花则以传统的福建剪纸技艺为基础,以花鸟、人物等自然元素为主题,展现了古厝的独特魅力。

总之,闽南古厝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尊重自然、注重实用和讲究细致的特点。

通过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实用的布局和细致的装饰,闽南古厝成为了一种独特的传统建筑形式,展现了闽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魅力。

闽南古厝婚礼设计理念

闽南古厝婚礼设计理念

闽南古厝婚礼设计理念闽南古厝婚礼设计理念闽南古厝是福建地区独特的建筑形态,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婚礼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如何在闽南古厝的背景下营造出浪漫而又充满文化特色的婚礼场景,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设计闽南古厝婚礼的理念中,我希望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展现闽南古厝的历史韵味,同时注重细节和舒适度,使新人和嘉宾能够在家庭的温暖氛围中共同分享这个特殊时刻。

首先,在婚礼的场景布置上,我会遵循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和色彩特点。

闽南古厝的建筑多采用方形或长方形平面布局,我会选择一个宽敞的古厝作为婚礼的主要场地。

在室内,我会运用传统的木结构、红砖和石材等元素来营造古厝的特有风格。

同时,在屋檐和门窗上,我会加入精美的彩绘,以展示传统的闽南文化。

为了提升婚礼的浪漫氛围,我还会用绿植和鲜花来装饰场地,营造出鲜明而和谐的色彩。

其次,在宴席安排上,我会打造一个温馨而又富有庄重感的用餐环境。

闽南古厝多以庭院为中心,周围是厅堂、餐厅等功能空间,因此我会在庭院中摆放圆桌,并用精致的红木家具来营造出古厝的氛围。

桌上的摆设会选择传统的中国结、扇子等元素,使嘉宾们在就座时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中国韵味。

同时,我还会根据新人自身的喜好和文化背景来安排用餐菜单,将闽南地区的特色菜肴和传统美食融入其中,为宾客们提供一场舌尖上的盛宴。

再次,在婚礼仪式中,我会运用传统的文化仪式来增添仪式感和庄重感。

比如在婚礼的开始,我会安排“开门红”仪式,新娘在进门时由家人和亲友为其撒红包,以祝福新人的婚姻幸福美满。

之后是拜堂仪式,我会选择一个富有历史意义和精美雕刻的神龛作为祭拜的地方,以彰显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仪式感。

在仪式过程中,我还会邀请一位闽南方言传人来主持,以让宾客们更好地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最后,在婚礼活动的策划和安排上,我会融入一些娱乐元素和互动环节,增加婚礼的趣味性和活泼感。

比如可以组织传统音乐演奏和舞蹈表演,邀请宾客们一起参与。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童年时代的游戏和小玩意,让宾客们重温童年的乐趣。

闽南古厝在室内装饰中的创新应用

闽南古厝在室内装饰中的创新应用

闽南古厝在室内装饰中的创新应用施恒;张乘风【摘要】本文以闽南古厝为基点,探索闽南古厝与现代室内装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着重从闽南古厝元素在现代室内装饰构成的创新运用角度进行剖析,力求探寻闽南古厝元素的充分可利用性,使之为现代室内设计增色,并且对闽南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运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闽南古厝在室内室内空间装饰设计中的表达与应用,以现实生活创作需求为基础,将当代室内设计与古厝建筑的艺术特点进行结合,力求疏导闽南民居艺术对当代室内装饰的贡献,唤起人们对闽南文化的认同感.【期刊名称】《家具与室内装饰》【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2页(P120-121)【关键词】闽南传统文化;古厝;建筑艺术;室内装饰设计【作者】施恒;张乘风【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江苏南京 21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38+.2“厝”是闽南语中是房子的意思,最为典型的是红砖民居。

说到闽南古厝,红砖墙,花岗石,艳丽的装饰,曲面屋顶等形象就会跃然眼前。

古厝以其舒服怡人,坚实耐用,用料考究等特点斐然于中国传统民居。

本文从功能与装饰入手,旨在通过传承与创新将闽南古厝与现代室内装饰结合,营造彰显闽南地域特色的室内环境。

1 闽南古厝特征1.1 闽南古厝风格特征我国福建省的南部称作闽南地区,大众所熟知的厦门,漳州,泉州等地都属于闽南地区。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此语形象的重现了闽南古厝的特性:建筑造型朴素,色彩和谐明亮。

在传统木构体系的基础上,闽南古厝发展出混合承重体系,如砖木、砖石等。

古厝的外墙常饰以用青石为材制成的墙裙或雕饰腰线,红砖与青石的构成形式给予人们丰富多变的色彩与质感的享受。

古厝内部常采用穿斗式的木构架,梁架与斗拱之间以榫卯无缝连接,梁头饰有藤条,不仅美观且具有加固的作用。

古厝红砖所的红色通常是由于松枝烧制而成的,砖面具有松烟黑斑形成的斜纹,在当地被称作烟炙砖,因其色彩艳丽且坚实耐用,当地人便起了个音近的雅名--“胭脂砖”[1]。

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第4期(总第216期)0引言作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传统建筑的特点承载着闽南地区的历史文化精神,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近年来闽南传统建筑在现代建设设计中的应用日渐式微,而为了尽可能改变这一现状,正是本文围绕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及其在现代建筑中应用开展具体研究的原因所在。

1闽南传统建筑特点分析1.1色彩运用受当地审美习惯、宗教方式、民风等因素影响,闽南传统建筑的色彩运用较为大胆且多样,如客家建筑民居以土黄色为建筑主色,闽南东部地区民居偏爱灰白色,闽南传统建筑的总色调则为红色,“红砖文化”根源性意识的影响可见一斑。

由于距离政治中心遥远、所处地区偏远,闽南传统建筑渗透着当地居民对身份及地位的向往,这种向往在建筑中得到了直观体现,红色的大量运用与这种向往存在直接联系。

虽然红色是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主色调,但搭配白色的情况也较为常见,这种搭配使得闽南传统建筑往往给人以和谐统一之美。

如以红色砖进行拼砌,并同时采用白色花岗岩石砌柜台脚,这里的白色指的是灰白色,由此起到的缓冲作用可保证建筑主色调红色明而不显腻。

在大胆运用色彩的同时,闽南传统建筑还会应用大量的彩画装饰,通过继承北方彩画并进行发扬。

闽南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彩画风格,彩画作为闽南传统建筑不可取代的表现方式同样需要得到重视。

建筑外立面装饰属于地区建筑文化和地方特色的集中反映。

闽南地区传统建筑的外立面装饰主要有交趾陶、雕饰、彩绘等。

这类装饰的主要内容为传统习俗蕴含吉祥寓意的植物、动物,或代表建筑主人崇尚品格的图案,这其中的色彩运用同样需要得到重视[1]。

1.2结构造型燕尾脊、红砖、“出砖入石”墙面均属于闽南传统建筑结构造型的关键点,由此即可更深入了解闽南传统建筑特点:(1)燕尾脊。

受降水量大、空气湿度高等因素影响,闽南传统建筑向来较为重视防潮及排水,独具特色的燕尾脊因此大量应用于闽南传统建筑,燕尾脊两端往上翘起,为类似于弦月的曲线形状,屋脊两边瓦面形成“双坡曲”,由此雨水即可迅速排走,雨水对房屋的侵蚀也能够降到最低。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居;闽南民居;传承意义;现代设计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

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

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1、引言在当今国际、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

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

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 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 without 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

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 "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

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

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

泉州的闽南建筑有哪些特色泉州,这座古老的城市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中闽南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成为了地域文化的重要象征。

闽南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艺术的结晶,展现了闽南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闽南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独具特色。

红砖红瓦是其标志性的元素之一。

红砖经过精心烧制,呈现出鲜艳而持久的红色,给建筑增添了热烈而浓郁的色彩氛围。

这种红砖不仅美观,而且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防潮性能,适应了泉州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特点。

同时,闽南建筑还大量使用花岗岩石材。

石头被巧妙地运用在建筑的基础、门框、窗框和台阶等处,坚固耐用,又为建筑增添了一份稳重和古朴的气息。

在建筑布局方面,闽南建筑注重对称和中轴线的设计。

以四合院为基本单元,通过前后进落和左右护厝的组合,形成了规模宏大、层次分明的建筑群。

这种布局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严谨和秩序,同时也满足了家族聚居的生活需求。

院落之间相互连通,通风采光良好,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闽南建筑的屋顶造型多样,富有变化。

常见的有燕尾屋脊和马背屋脊。

燕尾屋脊线条优美,高高翘起的两端形如燕尾,展现出灵动和飘逸之美,通常用于庙宇和官邸等重要建筑,象征着尊贵和权威。

马背屋脊则形似马背,圆润流畅,常见于普通民居,给人一种朴实和亲切的感觉。

屋脊上常常装饰着精美的剪瓷雕和交趾陶,色彩斑斓,栩栩如生,展现了高超的工艺水平。

在建筑装饰方面,闽南建筑更是极尽精致之能事。

木雕、石雕、砖雕和泥塑等工艺被广泛应用。

门窗、梁柱、斗拱等部位常常雕刻着各种精美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吉祥纹样等,寓意着美好和幸福。

石雕多用于建筑的基座和栏杆,工艺精湛,线条流畅。

砖雕则常常出现在墙面和屋脊上,以细腻的纹理和丰富的色彩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泥塑则常用于装饰屋顶和墙面,造型生动,色彩鲜艳。

闽南建筑的外墙也是一大特色。

墙壁常常采用“出砖入石”的砌法,即将红砖和石头交错堆叠,形成独特的纹理和图案。

这种砌法不仅美观,而且坚固耐用,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雨的侵蚀。

闽南古厝建筑的空间形式

闽南古厝建筑的空间形式

闽南古厝建筑的空间形式闽南古厝是福建地区特有的传统建筑形式,其独特的空间形式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闽南古厝建筑以庭院为中心,围合出各个功能区域,并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创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受。

闽南古厝的空间形式注重私密性和开放性的平衡。

古厝通常由前厅、正厅、后厅和花厅等主要功能区域组成,而这些区域之间通过门、廊、窗等方式相连接。

前厅通常作为门户的功能,起到连接室外和室内的作用,是与外界交流的场所。

正厅是古厝的主要功能区域,是家庭成员活动和接待客人的场所。

后厅多用于储物和休息,是私密性较高的区域。

花厅则是一个庭院,作为室内和室外的过渡区域,也是家庭成员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闽南古厝在保证私密性的同时,也营造了开放和通透的空间感受。

闽南古厝的空间形式注重对称和对景的原则。

在闽南古厝的设计中,注重整体的和谐和平衡,追求左右对称和前后对景的效果。

古厝的建筑结构和布局通常呈现对称的形式,前厅和后厅、左厢房和右厢房之间都是对称的。

同时,古厝的建筑也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对景效果,通过窗户和门的位置设置,使室内外的景色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空间感受。

闽南古厝的空间形式注重功能的分区和利用。

古厝通过不同的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分隔,使每个区域都能发挥最佳的功能。

比如,前厅作为门户的功能,往往有一个大门和门廊,起到隔绝内外的作用。

正厅通常是古厝的主要活动区域,往往较为宽敞,可以容纳家庭成员和客人聚集。

而后厅则是储物和休息的场所,通常较为私密。

古厝的花厅则是一个中庭,起到室内外过渡的作用,也是家庭成员休闲娱乐的场所。

通过合理的划分和分隔,闽南古厝能够满足不同功能需求,并且使每个区域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闽南古厝的空间形式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闽南地区气候湿润,古厝的设计也考虑了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古厝的建筑多采用木材和砖石等材料,能够很好地防潮保温。

同时,古厝的建筑也注重通风和采光,通过合理设置的门窗和天井,使室内能够保持良好的通风和充足的采光。

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特征研究

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特征研究

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特征研究闽南大厝是中国闽南地区独有的传统建筑形式,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环境设计而闻名。

本文旨在研究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特征,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和地理因素。

首先,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融合。

大厝一般建在丘陵地区,背山面海,充分利用山水资源,形成独特的山水背景。

大厝的主体建筑常常面向海洋或江河,以便观赏美景和利用水资源。

同时,大厝的布局也会考虑到风向、日照等因素,以保证室内的通风和采光。

其次,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大厝一般由几进院落组成,每个院落都有花草树木和假山水池,形成自然景观。

院落之间的连接通道也常种植花草,使整个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此外,大厝的建筑材料多采用木材、砖瓦等天然材料,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再次,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注重功能性与实用性。

大厝的布局一般分为前厅、正厅和后厅,各个功能区域相对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前厅常用于迎宾和社交活动,正厅是主要的居住区域,后厅则常用于储存和生活辅助。

此外,大厝的室内设计也注重通风和采光,利用风口和天窗等设计元素,使室内空气流通,保证室内的舒适度。

最后,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地理特点。

闽南地区多山丘陵,资源丰富,人们崇尚自然、尊重自然。

大厝的环境设计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综上所述,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特征集自然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功能性与实用性于一体。

这些设计特征不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和地理特点,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通过对闽南大厝的环境设计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一独特的建筑文化。

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研究

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研究

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研究本文旨在探讨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通过对历史背景、流派、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展现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魅力。

本文将分为引言、发展历程、特色元素、影响因素四个部分,以便清晰地阐述主题。

在撰写文章前,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实地考察和搜集网络资料等方法,整理并分析了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的特色、所使用的材料和工艺等。

引言:阐述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发展历程:详细介绍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历史起源和发展过程,对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行概述。

特色元素:列举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典型元素,如屋顶、墙身、门窗等部位的装饰特点,并分析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风格的主要因素,如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宗教信仰等。

根据大纲结构,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按照引言、发展历程、特色元素、影响因素四个部分进行组织。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流派特点、材料和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在完成论文的组织后,开始逐步修改和润色文章。

检查文章的语言表达是否清晰,逻辑是否紧密;确认文章是否符合学术规范,如引用文献是否准确、格式是否规范等;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确保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衔接自然、流畅。

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本文最终得以完成。

通过对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美丽,还能感受到其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些有关闽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的深入了解和认识。

闽南地区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学者的。

其中,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作为闽南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凡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闽南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的意义。

蔡氏古民居建筑装饰在闽南地区具有典型性,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精美绝伦的雕刻艺术:蔡氏古民居的雕刻艺术堪称一绝,无论是木雕、石雕还是砖雕,都体现出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想象力。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闽南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区之一,其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极具独特性,不仅体现了独特的地方特色,同时也是对当地文化的生动表达。

通过传统的建筑装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闽南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一、灰瓦黛瓦的屋顶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以灰瓦、黛瓦为主要屋顶材料,这种屋顶独具特色,不仅具有实用的功能,还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灰瓦黛瓦的颜色与房屋墙体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色彩搭配。

黛瓦上还常常雕刻着各种生动的图案,如龙、凤、麒麟等,这些图案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传递着吉祥、富贵之意。

二、雕刻精美的方盖板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方盖板雕刻精美,方盖板是位于建筑屋脊的一种装饰性设施,其造型多样,图案繁复,表现出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方盖板通常雕刻着龙、凤、狮子、花卉、鱼等吉祥图案,这些图案既具有装饰意义,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方盖板的雕刻工艺非常讲究,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进行精细的雕刻和装饰。

三、木雕的匠心独具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中,木雕是重要的装饰元素之一。

无论是门楣、梁枋还是窗花、栏杆,都能看到别致的木雕装饰。

这些木雕以其细腻、精巧的工艺和独特的造型,展现了闽南地区民居建筑装饰的独特魅力。

木雕的图案多以动植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为题材,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吉祥富贵的追求。

四、门窗的独特设计传统民居建筑的门窗设计也非常独特。

闽南传统民居建筑以庭院式的大门和五马门为主,这些门的设计栩栩如生,既有实用价值,又体现了当地人民勤劳智慧的心血结晶。

门窗上通常会绘制各种图案,如龙凤、百花、瑞兽等,这些图案寓意着吉祥、安康、幸福之意。

同时,传统民居门窗上的雕刻和装饰工艺也非常讲究,细致入微,表现了当地木雕工匠们的匠心独具。

综上所述,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不仅仅是建筑的一部分,更是对当地历史文化的生动表达。

通过屋顶的灰瓦黛瓦、方盖板的雕刻、木雕的精美以及门窗的独特设计,我们可以深入了解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内涵,并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的传承及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摘要:闽南红砖古厝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历史文化的变迁中衍生出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闽南红砖古厝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艺术价值,给现代设计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因为现阶段传统纹样和现代设计有着越来越多的交汇,并且这样的设计理念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因此如何将闽南红砖古厝纹样和现代设计理念相融合是当前现代设计发展中要努力实现的。

本文基于这一主题,先说明闽南红砖古厝纹样的传承,后重点分析闽南红砖古厝纹样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闽南红砖古厝;吉祥纹样;传承;现代设计引言:“厝”是闽南语中是房子的意思,最为典型的是红砖民居。

说到闽南古厝,红砖墙,花岗石,艳丽的装饰,曲面屋顶等形象就会跃然眼前。

闽南红砖古厝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而且也和我国其他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较为悠久的演变历史,不仅具有较为独特的造型风格,同时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心灵上的满足。

而且传统的吉祥纹样还具有十分浓郁的文化底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除了有较为丰富的色彩,同时也带有一定的情感。

一、闽南红砖古厝传统吉祥纹样的传承我国福建省的南部称作闽南地区,“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为代表。

“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是特色。

闽南红砖古厝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纹样不仅是一种装饰品,同时也是闽南地区千百年来文化沉淀的结果,有着较为鲜明的特色。

传统的吉祥纹样有着自身较为独特的视觉艺术表现,有着较为独特的特性。

闽南的师傅们在实践中提炼出种类丰富且表现手法繁多的装饰纹样,古厝中装饰纹样较为集中的地方如大门两侧、檐廊、梁枋等处,主要以剪贴、雕刻、拼砌等手法展现,富有闽南地域特色及生活情趣。

吉祥纹样也具有传承性,因为我国很多较为古老的吉祥纹样是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而延续发展下来的在多年的发展中,受到一些历史原因的影响很多的吉祥纹样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但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吉祥纹样自身所具有的深层含义并没有本质上的变化,因此这是一个传承的过程。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

关于闽南古厝的资料闽南古厝是福建闽南地区传统的民居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古厝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与闽南地区的地域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对闽南古厝的详细介绍。

一、建筑特点:1. 建筑结构:闽南古厝通常采用木结构,建筑材料多使用柚木、杉木等木材,结构严密牢固。

古厝以“四合院”为主要布局,由前厅、正厅、客厅、后厅等部分组成,各个厅堂错落有致,形成小巧精致的庭院。

2. 建筑装饰:闽南古厝装饰丰富多样,以雕刻和彩画为主要形式。

建筑外观常以精美的木雕装饰为特色,如窗棂、门楣、梁柱等处的木雕花纹精美繁复,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特色。

室内的彩绘壁画和彩绘雕梁,以及窗户上的花窗亦是古厝装饰的重要元素。

3. 特色构件:闽南古厝的特色构件包括“阳角”、“飞檐”、“斗拱”、“斗栱”等,这些构件形式独特,造型奇特,被誉为“木雕艺术精品”。

二、区域特色:1. 异地风情:闽南古厝虽属于建筑学中的“四合院”建筑,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古厝的设计和装饰会因地域而有所差异。

例如,漳州的古厝通常建在山坡上,利用地形起伏形成多层楼阁;泉州的古厝则注重红砖与木构的结合,给予建筑更为庄重的气息。

2. 跨越时空:闽南古厝不仅是历史建筑的代表,也是文化传承的载体。

不同古厝代代相传,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闽南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见证。

古厝内部常设有祠堂,供奉祖先和家族的神明,体现着家族的血脉传承与家风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社会功能: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闽南古厝不仅具有建筑上的美学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1. 历史价值:闽南古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这些古厝见证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是城市和乡村历史的重要见证与载体。

2. 文化内涵:闽南古厝不仅是建筑形式和技艺的集大成者,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在古厝中可以看到传统的文化元素,如对祖先的崇拜、家族的重视、尊师重道、礼仪及宗教信仰等。

红砖古厝介绍

红砖古厝介绍

红砖古厝介绍红砖古厝,又称红砖建筑,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一种典型代表。

它以红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红砖古厝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红砖古厝的建筑风格多样,既有庄重典雅的官式建筑,也有民间特色的民居建筑。

这些古厝通常采用木结构,屋顶覆盖青瓦,墙体则以红砖为主。

红砖古厝的布局严谨,讲究对称和谐,强调中轴线的运用。

在空间处理上,红砖古厝注重内外空间的交融,既保证了居住者的私密性,又使整个建筑群显得开阔通透。

红砖古厝的设计充满了人性化的考虑。

为了适应福建地区的多雨气候,红砖古厝的屋顶设计得较为陡峭,有利于雨水的排放。

此外,红砖古厝的窗户较小,既能防止阳光直射,又能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在装饰方面,红砖古厝注重细节的处理,如雕花窗棂、精美的门楼等,都展现了匠人们的高超技艺。

红砖古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到了明清时期,红砖古厝的建筑技艺达到了巅峰。

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市等地,红砖古厝遍布大街小巷,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古厝见证了闽南地区的历史变迁,承载了世代居民的生活记忆。

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红砖古厝面临着被拆除的命运。

为了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采取措施。

一方面,加强对红砖古厝的保护和管理,将其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另一方面,通过修复和改造,使红砖古厝焕发新的生机。

红砖古厝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瑰宝,也是闽南地区文化的象征。

它们见证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继续关注红砖古厝的保护和传承,让这些历史的见证者得以延续辉煌。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红砖古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加强对红砖古厝的保护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为现代建筑设计提供借鉴和启示。

同时,红砖古厝也是一种旅游资源,可以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闽南文化在景观设计当中的运用

闽南文化在景观设计当中的运用

闽南文化在景观设计当中的运用作者:吴勇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20年第69期引言景观设计是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而人类发展主要是依附于文化、历史、经济等多方面的作用之下。

作为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深深影响着闽南地区的人们的生活与社会发展。

所以在景观设计中,也多会运用闽南文化的元素。

所以了解传统闽南文化的建筑特色和艺术传统,有助于传承建筑特色,发展地域文化。

一、概念(一)閩南文化闽南文化是闽南族群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亚文化。

闽南民族文化在历史上认为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的一部分,同时也认为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具有民族特色的区域性文化。

本文中引用的闽南主要指传统意义上的闽南文化核心区,大体处于厦口、淳州、泉州所处的行政区范围内,包括了三个行政区的市区和周边县城范围,主要是这些行政区域内使用闽南语的地区。

而对于台湾、潮汕等区域划归到延伸文化区域内,本文不多予研究。

(二)景观设计景观设计从其本质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在人们眼中的理想文化家园,也是人类在这片辽阔大地上所共同创造的一个自然文化区域,蕴含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各种生活、文化等基本要素。

景观设计中其实寄予了我们对社会、文化、历史及其他的生活方式的种种希望。

而这也绝非是一般人眼中的对于各种各样花花草草的随意摆弄。

二、闽南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分类(一)闽南建筑文化元素闽南地区民居建筑文化作为保护发展继承我国闽南少数民族文化传统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及其文化的重要不可组成的一部分,既能够展示我国中原地区汉族传统文化,又能深受海外各种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的广泛熏陶和深深影响,体现了闽南地区独特的民居文化和建筑历史风貌特点。

然而,从传统建筑风格上面来看,该沿海地区的传统建筑风格却鲜少将其表现得十分突出。

在砌筑建构上,尽管一贯坚持遵循使用红色和白色砖块作为建材,但整体装饰风格却充分体现传达了"独特而不高调"的传统艺术文化。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

闽南建筑调研报告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以独特的福建建筑为主,具有浓厚的闽南地方特色。

闽南建筑受到历史、地理、民俗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特点。

本文将对闽南建筑进行调研,介绍闽南建筑的特点、历史、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闽南建筑的特点1. 民居建筑:闽南地区的民居建筑多为两层或三层建筑,底层通常用作商铺,上层为居住空间。

房屋通常以木结构为主,使用精细雕刻和彩画装饰。

屋顶多采用硬山顶或弯脊顶,具有很高的抗风能力。

2. 祠庙建筑:闽南地区的祠庙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筑岭屋顶、彩画装饰和石雕等元素常见于闽南的祠堂建筑中。

其中屋顶的设计常以类似山的形态,寓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善等思想。

3. 园林建筑:闽南地区的园林建筑充满了艺术气息,显示出精致和雅致的一面。

园林中的建筑物多为山水、廊桥和亭台等,结合了山水和建筑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二、闽南建筑的历史闽南地区的建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宋代。

在宋代以前的时期,闽南建筑主要是以土坯和木材为主要建材,建筑风格朴素简约。

随着时代的发展,闽南建筑逐渐采用了更多的砖石材料,并加入了更多的彩画和雕刻装饰。

明代是闽南建筑发展的辉煌时期,许多寺庙、官宦、乡绅大宅等建筑在此时兴建。

到了清代,闽南建筑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

三、闽南建筑的发展现状目前,闽南地区的建筑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现代建筑的冲击。

在城市化进程中,传统的闽南建筑逐渐被高楼大厦所取代。

同时,一些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也不够完善,导致一些建筑物逐渐老化和损坏。

然而,仍然有一些寺庙、园林和老街区得以保留,成为闽南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闽南建筑的未来发展方向为了保护和传承闽南建筑的独特风格,应加强对闽南建筑文化的认识和鉴赏。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另外,可以通过推广闽南建筑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珍惜这一建筑文化遗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传统民居的对室内设计的意义文章摘要:本文主要是介绍闽南传统民族的装饰材料、装饰手法、装饰的特点,通过对其进行分析、总结,思考传统建筑的语汇对当代室内设计的启示,探索既有新意又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室内设计装饰。

关键词:闽南建筑建筑装饰室内设计传统室内设计是民族的,精神的文化,是传统习惯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在经过岁月的洗礼中,这种精神作为精神遗产代代相传室内设计作为继承文化传统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一方面朝向趋向智能化和现代化方向,另一方面传统的式样和传统文化的精神越来越受广泛的关注。

掀起一场新古典的室内风格。

从传统建筑中吸取精华,利用现代的材料和构成方法重新构筑,可以带来具有新意和地方特色的室内装饰。

在闽南人看来,住宅在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房子的建造,无论是结构还是装饰,都可以看得出前人的认真和细致。

闽南的传统室内环境有着传统建筑的一般特点,也有其比较独特的色彩和地方特色。

装饰是闽南建筑最具特色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所处时代的工艺水平和经济状况。

闽南传统民居大多采用合院式,内部比较宽敞,朴素端庄。

主体部分中线对称。

公共空间比较宽敞,主体的中心是大厅,用于会客和祭祀,举办各种活动,如婚丧嫁娶、寿庆添丁等。

建筑的功能划分非常明确,突出了动静,主客对比。

主体的大厅往往是开放型,从进入大门就可以直接看到整个大厅,体现教长的景深,大厅对于庭园借景,视野开阔、景观良好。

(一)闽南传统室内装饰的形式木雕:梁架、斗拱是木雕的集中体现,既是结构体,又是装饰构件。

纹样题材广泛,有龙凤纹、草木纹、结构清晰,色彩华丽。

斗拱在传统建筑中不仅满足了功能结构,而且还具有视觉上的审美。

斗拱和屋顶的木线条有粗细、方圆的不同排列,构成具有现代意味的内部空间。

在传统室内中,厅堂木架上往往有些装饰的雕刻,以花草图案为主,使用黑色,红色及金色装饰建筑构件,局部还有彩绘和金箔的使用。

门面是装饰最丰富的地方,门槛,门楣都集中了浮雕、圆雕、彩绘、壁画等装饰手段匾额:大厅里的匾额不仅有装饰效果,而且能增添文化气息。

在传统室内中,匾额的运用往往成为大厅中重要的部分,在大厅的中间,往往是祠堂的名字,如上方的图所示,“宗德堂”作为主题,使用楷体,牌匾的底纹是花草植物,花草的底纹上贴金箔,使得黑色的字体更加突出。

牌匾下方是放在祖宗的灵位和照片。

把灵位放在房子中间显示对祖宗的尊敬和怀念。

两旁的圆柱往往刻上对联。

也使用楷书或行楷字体。

在大厅的正面和两侧墙面的上方,往往有牌匾和题字,字体大多是楷书和行楷,大方端正,不仅装饰墙面,也提升了主人的地位。

石雕:浅浮雕装饰在建筑物的大门两侧,奠基石,与传统建筑完美结合。

在装饰手法上,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浮雕、线刻相结合。

这种平面和半平面的装饰效果使得建筑的立面更加丰富。

如图,建筑物的窗户用花岗岩雕刻的石竹,既能通风透气,也可以作为视觉的审美,达到功能与美学的完美结合。

彩饰:建筑的屋檐下,侧门上方多处有彩绘。

主要是平面化和图案化处理,彩绘分为两种,有墨彩和锦彩,前者不上颜色,后者描金或全用金粉装饰。

一般在大厅、门楣或厅堂上使用,营造富丽堂皇的效果。

建筑物的屋檐下有彩绘图案,以花草图案为主,也有人物和山水题材。

多采用二方连续的纹样。

(二)、闽南传统装饰的色彩闽南民居室内主要的色彩为红色、黑色、白色、棕色。

色彩系列比较庄重古朴。

在古代,民居里大量使用大漆,大漆这种材质明度和饱和度较低,色系教少。

所以在室内装饰中,黑色为黑推光漆,红色主要是朱漆,闽南传统装饰的纹样在局部装饰中还使用金色,主要是在黑色的漆底上贴金钵,突出花纹,营造富丽堂皇的气氛。

红色和黑色主要在门,柱子,家具,牌匾中使用。

在建筑物的彩绘中主要的颜色有土红、群青,金色。

在色彩上相互映衬,突出建筑纹样。

黑色:黑色的大量使用是传统民居的一大特点,黑色的大漆质地较好,材料耐久,光泽含蓄。

在建筑内部的梁柱、牌匾、门窗纹样的底色和重要的建筑构件都用黑色。

红色:红色是传统建筑中普遍使用的色彩。

红色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材料,其一是红砖的使用,红砖色彩稳重,古朴,能与天然的花岗岩很好结合。

其次是朱漆的使用,主要用于建筑装饰构件,用朱漆衬托金色的木雕构件,金色:金色的使用也是传统建筑的一大特点,为了造成金碧辉煌的效果,在局部的纹样中使用金粉、金箔,使得装饰更加精致,材料耐久,体现高档感。

棕色:棕色的使用主要是木制材料的天然色彩,在传统民居中,许多木制的梁柱,门窗没有经过油漆等涂料,而是直接保留天然的木色材料。

简洁古朴、色彩统一。

灰色:花岗岩作为材质装饰建筑,其天然的颜色就呈现成灰色,白色:主要是指室内粉刷的白墙,在传统民居中,室内家具和装饰品大多是使用深色的装饰,如果没有白色的墙面,整个空间会觉得沉闷和灰暗,白墙在室内尽管面积有限,但是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闽南传统建筑的装饰材料闽南的传统建筑主要采用砖瓦,白墙,天然漆,木材、花岗岩。

多种材料的结合丰富了视觉效果,尤其在大门的屋檐,结合了木材,石材,采用圆雕、浅浮雕、描绘、贴金等装饰。

突出门面的豪华。

木材:木材的使用是最广泛的,在传统居室里,梁柱、屋顶、门、窗、家具都是木材构成的。

木材的可塑性良好,便于加工。

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材质和形状的材料。

大厅门窗、门楣、大量使用木圆雕和木质装饰构件。

屋内柱墩造型多样,表面还雕刻植物纹样。

花岗岩:花岗岩石料石很好的建筑材料,由于产地将近,价格比较便宜,材料可塑性良好,便于加工成各种造型,并且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

花岗岩在建筑的装饰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白灰墙:白灰墙主要在建筑内部体现,在内部的空间中增加室内的明度,缓解厚重的色彩,衬托室内装饰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图所示,花岗岩装饰建筑物底部。

这种材料的介入使得建筑物看起来更加牢固,同时装饰的构建起到点缀效果。

红砖的使用:红砖的使用也是闽南建筑的一大特点,砖色整体统一,局部又有深浅和色泽的微妙变化,此外还通过不同的砌砖,既有变化,又整体统一,丰富了建筑的立面。

(四)、闽南建筑的装饰手法1.装饰题材:主要有经典故事、民居里的装饰图案主要还是山水、花鸟、人物、文字的题材。

此外山水题材、警句名言也是往往普遍的题材。

有表现植物、花鸟、盆景,祈求平安的吉祥图案以及福禄寿喜的装饰文字。

2.装饰手法:装饰的手法主要有雕刻、雕塑、彩绘、壁画。

山水题材接近中国山水画的效果,主要是平面描绘。

花鸟题材常常作为浮雕或者装饰构件出现在建筑物中。

人物的题材主要也是通过木雕的形式出现。

采用平面和散点的透视法,但作为彩绘或浅浮雕,还做一定的简化处理。

平面与立体的结合:平面与立体的结合是传统民居的又一大特点。

如图所示,在建筑物大门的屋檐下,采用了多种材料和装饰的手法。

绘画的平面效果,花岗岩的浅浮雕,木材的圆雕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绘画与雕刻的结合:在建筑构件中采用雕刻的手法,塑造多层次的立体造型,同时也结合一些彩绘的图案,增加颜色对比,丰富建筑构件。

(五)、闽南传统室内的精神品格建筑犹如文章一样,每个房子都有主题,而最鲜明表现主题的无疑是牌匾。

运用书画进行点缀,突出主人的职业,爱好,为人及精神品格等。

传统的室内大厅往往有些圆柱,每根圆柱都刻上对联,通过对联的内容表达对家族和未来的期望也是精神品格的体现。

在闽南的传统建筑中,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宝贵财富。

这些建筑不仅需要好好保护起来,丰富城市的建筑文化,而且其建筑语汇,可以运用现代的理念和构成方式,将传统的元素引入室内,使得室内设计既体现新意,又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韵味。

二、闽南的传统民居对现代室内装饰的借鉴意义任何创新都是从传统而来,从传统中继承,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

在传统的建筑中有许多方面值得思考。

室内设计体现传统文化及精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重视精神品格,营造庄重的中国传统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以“意境”作为最高的境界。

在传统民居中,古人为了创造一种意境,陶冶情操、美化生活、利用了可视性的造型元素,和装饰符号很好提升居室的精神品格。

在现代居室中,利用绘画,书法,陶瓷,木质家具,,雕塑品等装饰品营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室内环境。

(二)、空间的划分传统民居的空间划分也给现代室内设计一些启示。

通过空间的划分,可以形成连贯,通透、切割等方式,可以采用实体空间划分,和虚拟空间的划分。

闽南人比较好客,在现代的住宅中仍然非常注重传统的厅的功能,作为公共场所,既要满足家人聚集的地方,又能招待客人,可以说客厅最能体现主人的爱好和品位。

对于传统精神的继承可以通过在室内的墙壁上挂上书法,绘画,拓本等方式,体现主人的爱好。

如图,吸收传统建筑的轴线和对称的方式,吸收古典园林的手法,中轴递进,空间的转换。

采用了虚拟的空间隔断,隔而不断,造型手法丰富,虚实空间得到。

利用现代的材料和灯光使得空间层次更加丰富。

不仅满足功能的需要而且在大空间中还具有装饰作用。

(三)、材料与工艺的完美结合传统的室内装饰特别注重材料和工艺。

比如大厅的木柱子,一般都是经过几层的油漆,先在底层刷瓦灰,裱上抹布,然后在上面刷上大漆,最后打磨光滑,在制作中体现了材料和工艺的完美结合,现代的装饰材料品种更多,工艺更加简单,但是还需要注意处理细节,以及把不同材料相结合。

(四)、传统设计元素的继承和创新。

对于传统装饰元素的借鉴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引入。

1直接运用。

将传统饰品点缀室内空间,不仅可以起到装饰的作用,而且还能提升室内的文化氛围。

传统的门窗、建筑构件、家具、书法、陶瓷、绘画等都可以直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直接运用。

这些可以增加传统的韵味。

其次在许多新购置的室内空间,需要对房间的室内进行设计,如果不考虑传统的家具的搭配,那么势必会造成旧的家具和新的家具难以协调,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原来的家具以及传统饰品,为它们预留空间,就会使得新的环境具有传统的韵味。

2.模仿建造。

传统的工艺手法繁复,造价很高,且熟悉的工匠基本都消失了。

所以很难达到模仿。

当然可以用现代的工艺和材料进行适当的模仿创造,通过改变原来的功能,挪用语境,也可以在视觉上产生新意。

3.重构运用现代意识和现代的构成方式,从空间、色彩、材质的构造新的室内设计。

传统的建筑构件和元素被重新打破和组合。

利用现代的构成意识,打破所有元素,进行重新构造,使得室内设计呈现新的姿态。

如图所示,客厅和餐厅采用一个隔断,隔断的造型是传统木床的一部分,直接利用,通过改变传统元素的功能和语境,在视觉上形成新意。

传统的元素介入使得室内空间多了些文化味道。

传统书法,绘画,家具增添了居室古香古色的气息。

右图示一个传统的脸盆架,已经不是原先的功能,作为一个室内的陈设家具,与室内的绘画很好呼应。

下方有民间布玩具和传统的漆篮,都是传统装饰材料在现代居室的直接运用。

(五)现代材料的运用每个时代都有代表性的材料,在现代的室内装饰中,材料的选择更加多样,可塑性更强,比如现代材料的不锈钢、玻璃、石膏、大理石、壁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