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高一化学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新办考法题警·示随探堂究自测 新提高·达标作业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情境·激趣入题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先后两次用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将动 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只黑熊双目失明,这一故意残害动 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浓硫酸有哪 些重要性质?为什么能伤害黑熊呢?
现象
c 试管中的紫色石蕊溶液逐渐变为□10 ______。 将 a 试管里的溶液慢慢倒入水中,溶液变为□11 ___。 □ Cu 和浓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2.浓硝酸与浓盐酸长时间敞口放置在空气中,浓度如何 变化?
提示:两种物质都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如果敞口放置在 空气中,由于硝酸和氯化氢的挥发,使溶液的浓度都减小。 由于它们的挥发性,在实验室中都必须密封保存。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新思维·名师讲堂
实验 操作
现象 及原 因分 析
现象 1:蔗糖逐渐变黑。原因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浓硫酸
C12H22O11 ――→ 12C+11H2O 现象 2:蔗糖体积膨胀,形成黑色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把炭氧化成 CO2,并有 SO2 气体放出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成才之路 ·高中新课程 ·学习指导 ·人教版 ·化学 ·必修1

教学设计6: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6: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复习稀硫酸的酸性。

2.学习并掌握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比学习浓、稀硫酸的性质,加深对自然辨证法的认识。

教学重点浓H2SO4的特性教学难点浓H2SO4的强氧化性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知识回顾:写出硫酸、硝酸和盐酸的电离方程式,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解释什么是酸?学生书写分析,回答。

归纳整理: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称之为酸。

酸的通性就是H+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与交流:你学过的酸都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书写,交流答案,整理回答。

二、新课教学归纳整理并板书:(二)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与碱反应1.稀硫酸的性质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的通性)与Na2CO3、Na2SiO3等弱酸盐反应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过渡: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是否具有和稀硫酸相同的性质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实验探究:展示一瓶浓硫酸,学生观察,说出它的物理性质,体会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区别。

归纳整理:2.浓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高沸点,难挥发,密度大,极易溶于水。

过渡: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实验探究:(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稀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2)向两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然后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和稀硫酸。

(3)用两个小烧杯分别盛取少量蔗糖,然后分别加入浓硫酸和稀硫酸,用玻璃棒搅拌。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解释这种现象体现了浓硫酸何种特性?归纳整理:(1)滴有稀硫酸的试纸变红色,而滴有浓硫酸的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试纸变黑和蔗糖变黑,是因为它们被浓硫酸“炭化”变成了炭,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滴入稀硫酸的固体不变色。

而滴入浓硫酸的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是因为晶体中的结晶水被浓硫酸吸收,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高中化学 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提示:生成盐和水,体现了硝酸的酸性;生成NOx
或(NH等),体现了硝酸的氧化性。


4.浓硝酸为何有时显黄色?怎样去除黄色?


提示:硝酸分解产生的二氧化氮溶解于硝酸中,可通
入O2或空气来除去:4NO2+O2+2H2O===4HNO3。
►正误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常温下,铁、铝容器能盛放浓H2SO4 、HNO3 。
目 链
的还原产物是H2。

要点2 硝酸
硝酸
物理性质:

刺激性
色,具有
气味的液体,

溶于水,
易 挥发(“发烟”现象)
一元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浓硝酸与Cu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硝 酸
化 学
强氧
稀硝酸与Cu反应: 3Cu+8HNO3(稀)===
H2
O2
NH3 H2S
酸性 2∶1
应用 思考
1.稀硫酸和浓硫酸表现氧化性时得电子的元素相
同吗?

提示:稀硫酸的氧化性是和活泼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是
目 链
H+得电子;浓硫酸的氧化性是和金属或非金属反应,+6价 接
的硫得电子。
应用 思考
2.浓H2SO4和稀H2SO4与锌反应的还原产物有何不同

提示:浓H2SO4的还原产物是SO2,稀H2SO4
全反应。( × )


7.常温下,铁制容器可以盛装浓HNO3不可以盛
链 接
装稀HNO3,说明稀HNO3的氧化性比浓HNO3强。( × )
8.浓H2SO4、浓HNO3与碳单质反应时,都只表现 氧化性。( √ )

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化学(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4章 第4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B.铜和稀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在铜与浓硝酸的反应中,硝酸只体现氧化性,没有体现酸性D.可用铝或铁制容器盛装稀硝酸2.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SO2、O2、HI B.NH3、O2、N2C.NH3、CO2、HCl D.H2、Cl2、O23.浓硫酸和2 mol·L-1的稀硫酸,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

它们的质量和放置天数的关系如下图,分析a、b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A.a升华、b冷凝B.a挥发、b吸水C.a蒸发、b潮解D.a冷凝、b吸水4.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的浓硝酸或浓硫酸的是()。

A.Cu B.ZnC.Fe D.Al5.下列关于浓HNO3和浓H2SO4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可用铝制容器贮存B.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C.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D.露置在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增大6.在铜跟稀硝酸的反应中,如果有1 mol HNO3被还原,则被氧化的Cu的物质的量为()。

A.3/8 mol B.8/3 molC.3 mol D.3/2 mol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反应中,浓硝酸既能表现强氧化性,又能表现酸性的是()。

A.浓硝酸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B.氧化亚铁与浓硝酸反应C.氢氧化铜与浓硝酸反应D.碳与浓硝酸反应8.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A.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无变化C .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 .试纸变红三、非选择题9.根据下列化学反应和事实,说明反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将表示性质的选项的字母填在各小题的横线上。

A .不挥发性B .酸性C .吸水性D .脱水性E .强氧化性(1)浓硫酸可作气体干燥剂:__________。

高中化学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化学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

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1.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与铜片反应B.与石蕊溶液反应C.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D.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产生解析将浓H2SO4涂在纸上,因浓H2SO4的脱水性,纸会变黑,而稀H2SO4无此性质。

答案 C2.右图小试管中盛有几亳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型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

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 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型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 )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C.左右一样高D.来回振动解析浓H2SO4加入水中放出大量的热,大试管中的空气受热膨胀,使U型管中的液面左低右高。

答案 B3.关于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B.浓HNO3与浓盐酸按3的体积比混合所得的混合物叫王水C.硝酸电离出的H+,能被Zn、Fe等金属还原成H2D.常温下,向浓HN O3中投入Fe片,会产生大量的红棕色气体解析HNO3中N元素处于最高价(+5价),与金属反应时主要是+5价的氮得电子,A 项正确;王水指的是浓HNO3和浓盐酸按体积比混合所得混合物,B项错;硝酸与金属反应时得到的还原产物为NO、NO2、N2、N2O等,C项错;常温下浓HNO3可使Fe、Al发生钝化,D项错。

答案 A4.下列溶液与浓氨水相接近,不会产生白烟的是( )A.浓盐酸B.浓硝酸C.液氯D.浓硫酸解析A项挥发出HCl气体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B项挥发出HNO3气体与氨气反应生成NH4NO3固体;C项挥发出C l2气体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3Cl2+8NH3===6NH4Cl +N2;而D项不是挥发性酸。

答案 D。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浓越易挥发,浓硝酸和浓HCl一样在空气中亦能形成 白雾)。98%以上的浓硝酸叫 ___________ “ 发烟硝酸” 。
常用浓HNO3的质量分数大约为69%。
8
二、化学性质 1、酸的通性 2、不稳定(分解) 3、有强氧化性
9
1、具有酸的通性(一元强酸)
1)与指示剂作用 2)与活泼金属反应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与碱反应 5)与某些盐反应
23
三、制法
1、实验室制法
NaNO3 +H2SO4(浓)

NaHSO4 + HNO3
2、工业制法 H2 O2 O2 H2O N2 NH3 催化氧化 NO NO2 HNO3
24
四、硝酸的用途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化学实 验室里必备的重要试剂。在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 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 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等。
(C)红、红、红
(D)红、白、黑
注意: ①稀硝酸遇石蕊变红色;浓硝酸遇石蕊 试液先变红(H+的作用),后褪色(强氧化 性作用)。
27
思考题
4.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KNO3 ,发现铜粉溶解,为什么?
3Cu+8H+ + 2NO3 - =3Cu2++2NO↑+4H2O
28
5、足量的Cu中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可能会发生什么反应? 一开始是铜与浓硝酸反应:
O按H2O的组成脱去,这些H、O在原物质中并不是以H2O 的形式存在.
31
3.Cu与浓HNO3在常温下可剧烈反应,Al的活 动性强于Cu,所以Al在常温下与浓HNO3的反 应更剧烈 ( ) 提示:错误,Al在浓HNO3中钝化,不能剧烈 反应.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PPT教学课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PPT教学课件

9.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判断 A、B、C、D、E 各是什么物 质,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1)当 A 为气体单质时 ①A 是____________,B 是_______,C 是__________, D 是__________,E 是__________。 ②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E→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 性
第 2 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基础梳理
一、硫酸 1.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无色、黏稠、难挥发的油状液体,稀释时 放出 大 量热。 2.稀 H2SO4 的化学性质 具有酸的通性,完成下列离子方程式:
Zn+2H+===Zn2++H2↑
CuO+2H+===Cu2++H2O OH-+H+===H2O Ba2++SO24-===BaSO4↓
4.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①铜跟浓硝
酸反应,②铜跟稀硝酸反应,③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③>途径①>途径②
D.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途径①>途径②>途径③

(3)常温下,冷的浓硝酸能使 Fe、Al 钝化。 (4)王水是浓硝酸 和浓盐酸 的混合物,体积比为1∶3 ,能 使不溶于硝酸的金、铂等溶解。 思维拓展
4.一定量的浓 HNO3 与足量的铜充分反应,生成气体的成 分有哪些?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 气体的成分有 NO2、NO。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 NO2,随着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变小,到一定浓度后 与铜反应生成 NO。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达标练习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达标练习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第3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达标练习1.区别浓硫酸和稀硫酸,既简单又可靠的方法是( )A .与铜片反应B .与石蕊溶液反应C .用玻璃棒各蘸少许涂在纸上D .加入锌片看是否有气体生成2.向盐酸中加入浓硫酸时产生白雾,下列叙述不属于产生该现象的原因的是( )A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C .盐酸具有挥发性D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3.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 .浓硫酸B .稀硫酸C .浓盐酸D .浓硝酸4.北京2008奥运会中,中国取得了51块金牌的好成绩,本届的奥运金牌为金镶玉,直径为70 mm ,厚6 mm 。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属是由纯金制成;乙认为该金属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该金属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

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取制造这种金属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证明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 )A .硫酸铜溶液B .盐酸C .稀硝酸D .硝酸银溶液5.下列各组气体通常情况下能大量共存,并且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SO 2、O 2、HBrB .NH 3、O 2、N 2C .NH 3、CO 2、HClD .H 2、CH 4、O 26.将7 g 某铜、银合金与足量的a mol/L HNO 3充分反应,完全溶解后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的氧气0.56 L 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完全吸收,则此合金中铜的质量是( )A .1.6 gB .2.4 gC .3.2 gD .4.8 g7.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1)反应开始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学习目标]
1.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的反应,认识浓硫酸、 硝酸的强氧化性。 2.通过比较浓硫酸与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 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知识分点突破 能力总结提升
知识分点突破
知识点一 浓硫酸的特性
基础梳理
1.吸水性 (1)浓硫酸可吸收空气或其他气体中的 水蒸气 、混在固体中的湿存水、 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 (2)常用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干燥某些气体(如H2、Cl2、SO2等),不能干燥 碱性气体(如NH3等)和强还原性气体(如H2S等)。 2.脱水性 (1)浓硫酸可使有机化合物中的 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 从有机物中“脱 离”出来,结合生成水分子 。
题后悟道
(1)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酸性又表现强氧化性,而与非金属反 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 (2)浓硫酸与不活泼金属反应时,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浓度变小, 一旦变为稀硫酸,就不再与不活泼金属反应。 (3)浓硫酸与活泼金属(如锌)反应时,开始浓硫酸表现其强氧化性,产 生二氧化硫气体;当浓硫酸变为稀硫酸时,则产生的气体为氢气。
归纳总结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等)氧化成高价态金属的硝酸盐,浓硝酸生成 NO2,稀硝酸生成NO。硝酸的浓度越大,反应温度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钝化,这是因为浓硝酸将铁、铝容器 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若在加热条件下,可破坏氧化膜,从 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王水是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1∶3的混合物,能使一些不溶于硝酸 的金属如金、铂等溶解。 4.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NO2,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 高价氧化物或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
解析: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使蔗糖中H、O元素以水的形式脱出,而使蔗 糖炭化变黑,与吸水性无关,A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胆矾晶 体中的结晶水,可以使蓝色的胆矾晶体失水变为白色固体,B正确;浓 硫酸是一种酸,能和氨气反应,故不能干燥氨气,C错误;由于浓硫酸的 氧化性很强,常温下,铁和铝的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膜,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含答案】

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选题表基础过关(20分钟)1.(2018·江西静安区二模)关于C、N、S等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C )A.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B.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任意排放会形成酸雨C.浓硫酸可干燥CO2、SO2、H2S等气体,但不能干燥NH3D.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反应解析:地下煤炭是碳单质,空气中氮气是氮的单质,火山口附近存在单质硫,它们都能以游离态存在于自然界中,故A正确;二氧化硫溶于水变化为亚硫酸,亚硫酸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硫酸形成酸雨,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溶于水形成硝酸,也可以形成硝酸型酸雨,故B正确;浓硫酸可干燥CO2、SO2等气体,但不能干燥H2S、NH3等还原性和碱性气体,故C错误;加热条件下,碳、硫单质都能被浓硝酸、浓硫酸氧化生成碳、硫的氧化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

2.将过量的金属锌投入热浓硫酸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D )A.金属锌表面因生成致密氧化膜而不反应B.会立即生成H2C.会立即生成SO2,且只生成SO2D.除了SO2外,还会有H2产生解析:锌在浓硫酸中不发生钝化,所以不生成致密氧化膜,故A错误;浓硫酸是氧化性酸,与锌反应生成SO2,故B错误;由于随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减小,稀硫酸与锌反应产生H2,所以不是只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除了SO2外,还会有H2产生,故D正确。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B.浓硫酸能与灼热的木炭反应,有CO2和SO2生成C.常温下,浓硫酸与Cu反应放出SO2D.铁粉和硫粉共热可生成FeS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中常用作干燥剂,故A正确;浓硫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与灼热木炭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故B正确;铜与浓硫酸在常温下不反应,加热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故C错误;硫氧化性较弱,与铁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故D正确。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四节《氨硝酸硫酸》第二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1.理论背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化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教材背景本节课的地位比较重要,其内容是建立在初中《酸的通性》、《常见的酸—硫酸》基础之上的,学生对稀硫酸性质已有较全面的认识,而对浓硫酸、硝酸只有初步认识,浓硫酸和硝酸的强氧化性则与学生原有认知矛盾冲突。

所以,本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共同参与探究式教学,学生认知结构完全可能通过同化和顺应达到新的平衡,对以后研究其他物质具有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硫酸和硝酸的物理性质及其用途;掌握硫酸和硝酸的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增强探究性学习的水平;学会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培养、提高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学会运用化学理论分析、推理化学现象和物质性质,提高思维能力;了解研究化学物质的一般思路,提高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

三、重难点及突破方法重点:H2SO4 、HNO3的性质。

难点:浓H2SO4、HNO3的氧化性。

难点突破方法:充分运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观察现象、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四、教法方法本节课将演示实验全改为学生分组实验,设计为“实验→思考与讨论→归纳总结→分析和解决问→拓展与应用”的课型,强调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

6.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设问】铜能与稀硫酸反应吗?为什么?铜能与浓硫酸反应吗?【指导学生实验】按课本图4-32装置实验,观察反应现象。

【引导讨论】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2、根据实验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课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水溶液中,NO- 3 本无氧化性,但当水溶液中有大量 H+存 在时,NO3-就表现出强氧化性,如在有 H+、NO- 3 存在的 溶液中就不能存在 Fe2+、S2-、I-、SO23-、Br-等还原性 离子。
(2)规律。 ①温度越高,硝酸越浓,其氧化性越强。 ②与硝酸反应时,还原剂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态。
4.实验室制取 NO2 的原理 Cu+4HNO3(浓)===Cu (NO3)2+2NO2↑+2H2O。
5.铁、铝在常温下,遇到浓 H2SO4 或浓 HNO3 发生钝 化,这体现了二者都具有强氧化性。
6.红热的木炭投入到浓硝酸中可观察到:剧烈反应, 有大量的红棕色气体逸出;已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C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C+4HNO( 3 浓)==△=== CO2↑+4NO2↑+2H2O。
②与氢之前的活泼金属反应: Zn+2H2SO( 4 浓)===ZnSO4+SO2↑+2H2O。规律: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一旦变稀, 就会发生反应 Zn+H2SO4===ZnSO4+H2↑。 ③与氢之后的不活泼金属(除 Au、Pt 外)反应: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规律:反应需加热,否则不反应; 氧化产物是硫酸盐,金属显高价,还原产物为 SO2; 浓硫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
(5)酸化 KMnO4 时,既可以加浓 H2SO4 也可以加 浓 HNO3。( )
答案:(1)√ (2)× (3)√ (4)× (5)×
2.由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结论错误的是( ) A.将蔗糖加入浓硫酸后变黑,说是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B.浓硫酸可用作气体干燥剂,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C.铜与浓硫酸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说明浓硫 酸具有强氧化性 D.常温下浓硫酸可以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冷的浓硫 酸不反应 答案:D

高中化学 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1高中1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1高中1化学试题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第四章 第四节 第2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选择题1.(2016·中学高一)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说不不.正确的是 89940636( )A .浓硫酸和浓硫酸在空气中久置,酸溶液的浓度都会降低B .和铜反中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C .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D .常温下,浓硝酸和浓硫酸不和铁、铝反【解析】 A .浓硝酸易挥发,溶质质量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导致浓度减小,故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浓度都会降低,A 正确;B .铜与浓硫酸、浓硝酸反中,浓硫酸的中硫、浓硝酸中的氮元素化合价都只有一降低,一化合价不变,所以都表现出强氧化性和酸性,B 正确;C .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C 正确;D .常温下Fe 、Al 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阻止了反的继续进行,并不是不反,D 错误;答案选D 。

【答案】 D2.下列反中,浓硫酸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89940637( ) ①2NaCl(固)+H 2SO 4(浓)=====△Na 2SO 4+2HCl↑ ②C+2H 2SO 4(浓)=====△CO 2↑+2SO 2↑+2H 2O ③Cu+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④2FeO+4H 2SO 4(浓)===Fe 2(SO 4)3+SO 2↑+4H 2O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 金属、金属氧化物(具有变价的金属元素处于低价态)与浓H 2SO 4反时,浓H 2SO 4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非金属与浓H 2SO 4反时,浓H 2SO 4只表现强氧化性。

【答案】 B3.(2016·一中高一)在如下图的装置中,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89940638( )A .苹果块会干瘪B .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C .小试管内有KNO 3晶体析出D .pH 试纸变红【解析】 A .苹果块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苹果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故苹果块会干瘪,故A 正确;B .胆矾为蓝色晶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将胆矾中的结晶水脱去,变成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故B 正确;C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硝酸钾溶液中的溶剂水,溶剂减少,溶质析出,故C正确;D.pH试纸是有机物,含有碳、氢、氧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将pH试纸中的氢和氧元素按水的组成脱去,纸张变黑,故D错误;故选D。

高中化学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4.4.2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

CuSO4――→32Cu(NO―→Cu(NO3)2―→Cu(NO3)2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同时通入盛有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气瓶中(如图所示(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进一步验证NO2和水的反应,某学生设计了丙装置。

实验时先关闭活塞________,再打开活塞________,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

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②试管,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乙装置的优点是根据题目给定的装置图可知乙装置有尾气处理装置,同时可以通过移动铜丝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实验丙中,实验时先关闭活塞c,再打开活塞a、b,才能使NO2气体充满②试管;当气体充满②试管后,将铜丝提起与溶液脱离停止反应。

教学设计2: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设计2:4.4.2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第2课时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巩固稀硫酸的性质;掌握浓硫酸的特性及强氧化性。

2.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可能的规律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分析其可能有的性质,并设计实验来证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且在实验研究中培养求实、进取的优良品质。

2.使学生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方法——结构分析、推测可能的性质、设计实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辩证地分析结论的适用范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浓硫酸和稀硫酸性质比较教学,对学生进行“现象与本质”“量变与质变”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动手实验,使其体会理论上的理解和亲手实验的不同,而且实验不总是每次都能成功,分析教训、总结经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品质和认真仔细、实事求是的作风。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化学性质(强氧化性)教学难点研究某物质的程序和方法教具准备浓硫酸、纸、火柴、白糖、铜片、布、硝酸、硝酸钡、烧杯、玻璃棒、试管、铁架台、酒精灯、导管等教学过程[多媒体]化学家的“元素组成通式”——C4H4Clear—Head 清醒的头脑Curious—Heart 好奇的精神Clever—Hands 灵巧的双手Clean—Habit 洁净的习惯师:如果我们能以化学家的科学素养来要求我们自己,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科学高峰一定瑰丽多姿。

下面请同学们保持“清醒的头脑”听一则小故事。

[投影]清华学子刘海洋伤熊事件。

清华大学机电系四年级学生刘海洋先后两次用火碱、浓硫酸将北京动物园的五只熊烧伤,其中一头黑熊双目失明。

这一故意残害动物的事件经媒体披露后,引起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同时,“高材生为何会犯如此低级错误?一个‘好学生’为什么没有成为一名好公民”的疑问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地讨论与深入地思考。

(材料有很强的震撼力,学生陷入了沉思)师:刘海洋为何用浓硫酸残害黑熊?浓硫酸又具有哪些重要性质?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上课)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上课)

H2
beijingshidafuzhong
实验 向蔗糖(C12H22O11)中加入浓硫酸: 向蔗糖( 中加入浓硫酸:
beijingshidafuzhong
实验 向蔗糖(C12H22O11)中加入浓硫酸: 向蔗糖( 中加入浓硫酸:
硫酸年产量(万吨) 硫酸年产量( 万吨)
硫酸、硝酸 硫酸、
2001年 年
2003年 年
beijingshidafuzhong
金属与酸的反应
酸 金属 活泼金属 不活泼金属 HCl H2SO4(稀)… 稀 H+
氧中 高价非金属元素 体现氧化性
beijingshidafuzhong
实验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铜与浓硫酸的反应:
beijingshidafuzhong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推测: 铝是否一定能与浓硫酸反应? 铁、铝是否一定能与浓硫酸反应? 反应剧烈程度如何? 反应剧烈程度如何?
beijingshidafuzhong
铝与浓硫酸的反应: 实验 铝与浓硫酸的反应:
beijingshidafuzhong
铝在浓硫酸中的变化
分析
常温下
应用
用铁、铝制容器 盛装浓硫酸 浓硝酸。 浓硫酸或 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
beijingshidafuzhong
浓硫酸是否与硝酸具有相似的性质, 浓硫酸是否与硝酸具有相似的性质, 能与金属发生类似的反应? 能与金属发生类似的反应? 若能反应,可能生成何种还原产物? 若能反应,可能生成何种还原产物? 如何检验其还原产物? 如何检验其还原产物?
实验现象
蔗糖变黑, 蔗糖变黑, 体积膨胀, 体积膨胀, 疏松多孔, 疏松多孔, 放出刺激性 气味气体。 气味气体。

硝酸和硫酸的氧化性

硝酸和硫酸的氧化性

(5)强氧化性
4.与盐反应:
2H+ + CO32- ==== H2O + CO2↑
“黑 面 包 ”实 验
一、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1.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浓硫酸与木屑、棉花、纸屑反应
(1)脱水性
浓硫酸与蔗糖反应
(2)吸水性
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什么区别?
1.吸水性是指浓硫酸直接与水分子结合。 2.脱水性是指浓硫酸将许多有机物中的氢、 氧元素按水分子的比例脱去。
铜与酸不能生成H2! 铜与浓硫酸?
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
浓 硫 酸 与 铜 反 应

2H2SO4(浓)+Cu====CuSO4+SO2↑+2H2O
浓硫酸与非金属 与木炭反应
2H2SO4(浓)+C====2SO2↑+CO2↑+2H2O

2. 硝 酸 的 氧 化 性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4HNO3(浓)+C====4NO2↑+CO2↑+2H2O
<<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 (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 (2)敞口放置浓硫酸时,质量增加。
(3)锌粒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
(4)把铜片放入浓硫酸里加热,有气体产生。 (5)浓硫酸不能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
【答案】 (1)脱水性 (2) 吸水性
(3) 酸性
(4)酸性
和强氧化性
硝酸和硫酸的 氧化性
硫酸与硝酸都具有酸的通性。 硫酸、硝酸都是一种酸, HNO3 ==== H+ + NO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答案
解析 浓硫酸与铜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稀硫酸与铜不发生反应。随
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稀到一定程度时反应就会停止。因此,参加反应的
硫酸实际量要比理论计算量小。由反应
Cu

2H2SO4(

)
△ =====CuSO4

SO2↑+2H2O 知,硫酸被还原的理论值为 n(H2SO4)=12×18 mol·L-1×0.05 L
A.有强氧化性、酸性 B.有脱水性、酸性 C.有吸水性、脱水性 D.有脱水性、强氧化性
答案 D
解析 在此过程中,浓 H2SO4 先将蔗糖脱水,然后与 C 反应 C+ 2H2SO4(浓)==△===CO2↑+2SO2↑+2H2O,故选 D。
(2)脱水性
浓硫酸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06 氢、氧 元素。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时,观察到的现象有:
① □07 蔗糖变黑 ;
② □08 蔗糖体积膨胀,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的炭 ; ③ □09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的反应:除金、铂以外的绝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浓硫酸作用。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1)本质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是因为 H2SO4 分子中+6 价的硫元素具有很强的 得电子能力。 (2)反应规律 ①Fe、Al 的钝化。常温下,当 Fe、Al 遇到浓硫酸时,会与浓硫酸发生 反应,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出现“钝化”现象。 ②常温下与活泼金属反应(铁、铝除外)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生成硫酸 盐和 SO2,硫酸浓度变小后,生成的气体为 H2。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浓硝酸的强氧化性
(1)常温下 Fe、Al 遇浓硝酸钝化。
□ (2)浓硝酸与 Cu 发生反应:03 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 离子方程式为 04 2NO3-+Cu+4H+===Cu2++2NO2↑+2H2O 。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0.45 mol,故实际被还原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必小于 0.45 mol。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解析
2.将蔗糖放在小烧杯中,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可以看到蔗糖 颜色逐渐变黑,体积不断膨胀,最终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固体,且伴有刺 激性气味。上述过程中主要体现出浓硫酸( )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③与较不活泼金属反应 金属+浓硫酸―△ ―→高价态硫酸盐+SO2↑+H2O。 a.反应需要加热(否则不反应); b.浓硫酸的还原产物是 SO2。 ④与非金属反应 非金属单质+浓硫酸―△ ―→高价态氧化物+SO2↑+H2O。 ⑤与还原性物质反应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还原性物质(如 H2S、HI、HBr)氧化。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二、硝酸的性质
1.稀硝酸的强氧化性
稀硝酸与 Cu □ 发生反应:01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 离子方程式为 02 2NO3-+3Cu+8H+===3Cu2++2NO↑+4H2O 。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常温下, □10 Fe、Al 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与铜反应的实验探究
实验 操作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②与非金属的反应
□ 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 16 2H2SO4(浓)+C==△===CO2↑+2SO2↑+2H2O 。
3.硫酸的用途 (1)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 (2)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 (3)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作干燥剂等。
1.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 具有酸的通性,溶于水完全电离: 01 H2SO4===2H++SO24-。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浓硫酸能够吸收气体、液体中的水分子及固体中的结晶水,故常用作
□05 干燥剂 。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1.浓硫酸和稀硫酸都有氧化性,只是氧化性的强弱不同,二者氧化性的 原理是否相同?
提示:不相同。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是 H2SO4 分子中的+6 价的 S 表 现出的。而稀硫酸的弱氧化性是酸中的 H+表现出的,H+的氧化性比+6 价 的 S 弱得多。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即时练]
1.向 50 mL 18 mol·L-1 的浓 H2SO4 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
应后,被还原的 H2SO4 的物质的量是( )
A.小于 0.45 mol
B.等于 0.45 mol
C.在 0.45~0.90 mol 之间 D.大于 0.45 mol
课后提升练习
提示
3.王水
由 □05 浓硝酸 和 □06 浓盐酸 组成的混合物,体积比为 □07 1 ∶ □08 3 。 能使不溶于硝酸的金属如 □09 金、□10 铂 等溶解。
4.硝酸的用途
是制炸药、染料、塑料的原料,也是化学实验室的必备试剂。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分析铜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思考硝酸的浓度对还原产物有何影 响?
提示:反应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 NO, 一般地硝酸的浓度越低,还原产物的价态越低。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提示
23
课堂互动探究
一、浓硫酸的性质 1.浓硫酸吸水性、脱水性的区别
由此看出: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物质本身是否存在水分子。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第二课时 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
[明确学习目标] 1.通过浓硫酸、硝酸分别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反应, 认识浓硫酸、硝酸的强氧化性。2.通过比较浓硫酸和稀硫酸,浓硝酸与稀硝 酸性质的差异,认识浓度、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
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互动探究
学习效果检测
课后提升练习
23
学生自主学习
一、硫酸的性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