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
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09431011ee06eff9aef807ae.png)
职业医学的工作范畴,将从主要研究解 决生产工人所患法定职业病和职业性 伤害的诊断治疗、劳动能力鉴定,延伸 到面向一切职业人群; 延伸到研究和解决如何早期发现和有 效防治职业有害因素引起的新职业病、 亚临床病变和远期健康影响,以及因职 业人群的心理、行为、人-机工效关系、 生活方式和人文环境等多种因素所致 的工作相关疾病的广阔领域。
2019/1/8
MPH 5
二、职业卫生现状
(一)全球职业卫生状况简介
1、职业性有害因素致死情况严重。 1999年国际劳工组织(ILO)的资料表明: 1990-1995 年 , 全球每年职业性病因导致的死 亡人数为110万。其中: 癌症占34%; 损伤占25%; 慢性呼吸性疾病占21%; 心血管疾病占15%; 其它如肺结核、神经系统和肾功能异常造成 的死亡占5%。 大多数事故造成工人劳动能力和收入的部分 或完全丧失。
2019/1/8
MPH 23
2、存在的问题
1)职业卫生的执法力度不够; 2)个体私营企业职业病危害严重; 3)职业病危害被引向农村和农民; 4)职业病漏报、不报、误报现象严重; 5)职业病危害防护意识淡漠; 6)新的职业病危害、职业病病种出现; 7)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队伍人数不 够,素质不高; 8)职业病诊断的纠纷不断出现。
2019/1/8
MPH
19
开展高千伏X线摄影及胸部CT
检查,提高了尘肺病变的检出率;
对千例以上的慢性中毒性肝病进
行临床研究,发现血中前白蛋白、 甘胆酸、转铁蛋白、吲哚氰绿排 泄试验等为较敏感的效应标志物;
2019/1/8
MPH 20
接触性标志物如三硝基甲苯血红
蛋白加合物、丙烯酰胺血红蛋白 加合物等被发现分别与三硝基甲 苯中毒性白内障及丙烯酰胺中毒 性神经病的检出相关。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9ef6554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e.png)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职业卫生中存在的问题也在与日俱增。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职业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职业病发病率的显著增加,为职业卫生工作带来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为此,有必要认真地思考一下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和问题,并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职业病职业卫生劳保用具劳动者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劳动者、企业、甚至政府对职业卫生都疏于防范意识。
使得劳动者的健康受到了很大程度的伤害。
本文就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做出简单地概括和分析。
希望可以引起相关部门职业卫生的重视。
一、浅析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现状(一)职业病的概念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者,因在工作中接触到粉尘,放射性物质,毒害物质等因素从而引发的疾病,将其成为职业病。
职业病不仅对劳动者健康危害巨大,由于职业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严重的。
为了劳动者的健康与经济的共同发展,我们必须要做好职业卫生工作,从职业病的防治着手,进而对劳动者的健康施以保护。
这将会一项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艰巨任务。
(二)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新型职业病呈增加趋势。
工业进程地加快,随着一些新的工艺、技术地应用。
由于有机溶剂,稀有元素等有害物质导致的新型职业病正在增加,在职业病中所占的比率正在逐年增加。
曾有媒体用“职业病四成尘肺三成中毒”的标题来报道广东省的职业病。
可见,尘肺和中毒依然在职业病中占有相当一部分的比例。
据统计,我国涉及有毒有害的行业多达30多个,而企业则达到1600万家之多。
由于有毒有害企业的遍布,尘肺、中毒这样的职业病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可见,目前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是尘肺、中毒为高发病症,新型职业病呈上升趋势发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且危害人群量大;危害人群数量大,危害种类多,涉及行业广是职业病危害的重要特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收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ad31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65.png)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职业卫生是指围绕职业环境中的卫生问题,对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监测等工作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全面的应用的一门学科。
职业卫生在保护工人健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职业卫生现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文将从职业病防治、职业健康监测、职业卫生标准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是工人因工作受到有害因素作用引起的、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是保护工人健康的重要手段。
目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 职业病诊断难度大、诊断周期长:由于职业病的发病过程常常较为缓慢,多种职业病早期症状均不明显,导致职业病的诊断难度较大,而且诊治周期长,需要较为耐心的持续跟踪。
2. 预防意识不足:目前很多企业对于职业病防治重视程度较低,对于职业病的预防意识不足,导致职业病防治效果不如预期。
3. 工人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工人在职业病防治工作中认知水平不够高,对于自我保护和避免有害因素的影响还有待提高。
二、职业健康监测职业健康监测是指通过对工作场所工人进行身体健康检查、生理参数、病理指标等综合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职业病和职业健康问题,帮助企业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工人健康。
在当前职业健康监测工作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 职业健康监测覆盖范围较窄:目前职业健康监测主要集中在对有职业病危害因素暴露的工人进行常规检查。
但实际上很多有害因素的曝露是极其低下的,对工人的危害也不可忽视。
因此,职业健康监测的覆盖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
2. 职业健康监测信息化程度还不高:目前职业健康监测数据仍然以传统的纸质记录为主,信息化程度较低。
在数据统计、分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推进。
3. 科技手段应用较少:对于职业健康监测来说,科技手段的应用能够提高监测效率,但目前还没有普及,需要进一步推广。
三、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卫生标准是指相关国家以法律形式制定或引用的关于职业卫生的各项标准,通过标准的规范来加强对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防治,从而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8f2db4c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7.png)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一些高危职业,他们对于职业卫生的重视程度很高。
因此,职业卫生工作就出现了。
通过调查了解,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在将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职业卫生工作正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因此,本篇文章也是以此为切入点,针对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发掘当下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而为后续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字:职业卫生工作;现状研究;问题与对策劳动者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企业的疏忽和防范,往往会导致劳动者在实际工作中,受到健康的威胁,从而给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通过调查了解,这几年,我国的职业病发病率正在不断的提升,而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就是对企业劳动者职业病进行鉴定,处理。
随着这几年,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职业卫生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因此,接下来,本人将详细针对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措施,从而为后续更好的发展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帮助。
一、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现状(一)职业病概述企业劳动者因为在工作中接触到粉尘,放射性物质等因素,从而引发劳动者的疾病,这就是职业病。
职业病不但对于劳动者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且劳动者自身也会非常的痛苦,为了避免劳动者受到职业病的侵害,就需要做好职业卫生工作,从职业病的防范入手,对劳动者的健康进行保护,从而全面降低劳动者患职业病的概率,更好的保护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二)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现状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前期,企业和劳动者根本对职业卫生工作不重视,导致很多劳动者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受到职业病的危害,最终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
因此,职业卫生开始成为劳动者重视的焦点,职业卫生工作开始呈现在劳动者的面前。
过去20年,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快速发展,很多工厂劳动者,如接触粉尘,噪声以及有毒物质的劳动,他们都开始被重视职业卫生,对于他们的日常工作保护正在逐渐的提升,从而这也大大降低了我国职业病发病率。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a39fbe8524de518964b7deb.png)
见 习、实习 、模拟实训为主 ,将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教学 的全过程 中,
管理 ・ 育 ・ 学 I 2 教 教 5 3
媒体教学 ,提高 了教学效果和效 率。
26改革考试考核 方法 .
为提 高教学 质量 ,达 到能力培 养 目标 ,我们建立 了严格 的考核评
பைடு நூலகம்
达到了技能培训与临床护理岗位能力要求相一 致的实践教学 目的。 2 开发实训项 目,创 新实训教学路径 . 4 按照职 业 岗位 能力要求 ,结台 临床护理 工作实 际,开发融理 论和
距 离的接触 。实践 技能考核采取 “ 四阶段 ,三级考 核” 模式和 采取灵 多样 的考核 方法进行 考核。 “ 四阶段” 即课程分项 目考核 、课程 结业 考核 、实 习前培训考 核和 出科 考核 ; “ 四级 考核 ”即小组考核 、教师 考 核 、院级 考核及 医院考核 。根据 考试 内容 和考核 目的采取灵 活多样
监管不 断弱化 、职业 危害形 势十分严 峻 ,职业 卫生监管体 制存在 问题
主要有 :
此外 ,在2 0年 国务院调 整职业卫生 监督管理 的职责 ,将 作业场 03
业伤 害并列在 同一 法律法 规文件 中的同一条款 内 ,以全面保 护工人 的
健康 。
职业卫生工 作是需 要全社会 共 同参 与的庞大 系统工程 ,需要 由国 家 、用 人单位 、劳动者 、其 他公 民和社 会组织 组成 四位一 体的综 合防
治体系 ,任何一 个环 节脱节 都会产 生职业卫生 问题 。但 是 ,在此 过程 中政府应 当完善监管 体制 ,切实起 到主导者作 用。 当前 我国职业卫 生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d25306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fe.png)
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现状摘要: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指拥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机构为用人单位提供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设施与防护用品效果评价等的技术服务,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关键环节,是从源头治理职业病危害的重要保障。
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对保护劳动者健康、预防职业病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主要由疾病预防控制(疾控)中心和民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称民营机构)承担。
长期以来,由于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调整及对职业卫生工作不够重视等原因,疾控中心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未能完全体现与发挥,大多区(县)疾控甚至退出了服务市场。
关键词: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管理;现状;引言基本疾病控制中心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必须利用社会管理情报和工业技术优势,提高职业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总体水平,对服务的现状进行适当研究,并确保工人的身心健康。
1工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形势不容乐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职业健康的工作对象已逐步扩展到全职业人群,覆盖面逐渐加大。
早在2018年全国接触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累计报告职业病97.5万例,而实际发病的人数远高于此。
调查显示,大部分企业的管理水平较差,各项职业卫生管理指标的实施符合率随着企业规模减小呈现下降的趋势;重点行业的粉尘(以矽尘为主)超标率和噪声超标率等居高不下。
且目前还存在很大一部分企业未开展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如上海市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完成的各类技术报告还未达到总企业数的50%,温州市2016年完成检测、评价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数仅占总数的20%。
因此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严峻程度远比现有数据反映出来的情况更加严重。
同时也表明了现有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远不能满足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需求,尤其是较为偏远的企业如山区采矿企业。
目前我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和服务能力整体不足,尤其是开展服务工作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和人力资源无法满足企业需求,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突出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应对措施
![当前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7a04203866fb84ae45c8def.png)
・ 含 义明确 ;
操作 手册 或其 他文 字说 明应包 括 以下 内容 : ・ 关 于机 械设 备 的运 输 、 搬运 和储存 的信 息 ;
・能 被 明显 察 觉 到 , 并 且 与 所用 的其 他 信 号相
区分 。 4 、 标志、 符 号和 文 字警示 的要 求
・ 机 械设 备安 装 和试 运转 的有 关信 息 ;
够。
少 数 地 方 政府 , 尤 其 是 一些 基 层 政 府 为 片 面 追 范 现场 检测 工作 、 提升 检测 水平 , 提 高各 类评 价报 告
求 经 济发 展 而忽 略 职 业 病 防治 工 作 , 对 职 业 病 防 治 质 量 , 以真 正形 成有效 的职业卫 生技 术指 导 。
5 、 随机 文件 ( 如 操作 手册 ) 的要 求
应根 据 风 险 、 操 作 者需 要 使 用 信 息 的 时 问和 机
设 备 本 身和 ( 或) 可拆卸 部 件 的质量 、 械设 备 的构造 等 , 在机 械设 备上 或在 附加 的 文件 中 、 具 的最 大 直径 、
包装上来提供使用信息或者部分信息。
3 、 安 全信 号和 警示 装置 的要 求
视觉 信号 和 听觉信 号 可用 于警 示机 械设 备启 动
下基 本要 求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特 别 是与设 备 功能 相关 的部 分 , 应优 先使 用 或 超 速 等 即将 发 生危 险时 发挥 作 用 , 且 必 须 满足 如 义 明确 , ・在危 险事件 出现 之前 ;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fe4edd5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a.png)
职业卫生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职业卫生是指通过科学的预防、控制和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保护工人身体和心理健康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随着现代工业发展和劳动力结构的变化,职业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当前职业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了解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促进工作环境的改善和工人健康的保护。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向不同行业的工人发放调查问卷,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
问卷内容包括工作环境、职业病防控措施、职业卫生知识和培训等方面的问题。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工作环境调研结果显示,部分行业的工作环境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高噪音、高温度、有害气体等因素对工人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
尤其是在一些制造业和采矿业等高风险行业,工人更容易受到职业病的侵害。
2. 职业病防控措施调研结果表明,一些企业对职业病防控措施的重视程度不够。
设备老化、缺乏有效的防护设施和不合理的工作安排等问题,增加了工人罹患职业病的风险。
同时,工人对职业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也有待提高。
3. 职业卫生知识和培训调研结果表明,部分企业对职业卫生知识和培训的投入不足。
工人在职业卫生知识方面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缺乏科学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行为习惯。
这对于职业病的预防和控制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四、问题分析根据调研结果,职业卫生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 工作环境问题:部分行业的工作环境存在不利于工人健康的因素,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改善措施。
2. 职业病防控问题:一些企业对职业病防控措施的重视不够,需要加强设备更新和防护设施的建设。
3. 职业卫生知识和培训问题:工人对职业卫生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需要加强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
五、改进措施为了改善职业卫生现状,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改进措施:1. 加强工作环境监测和改善,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环境评估,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减少对工人健康的不利影响。
2. 加强企业对职业病防控的重视,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加强设备更新和防护设施的建设,提高工人的防护意识。
职业病防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
![职业病防治现状分析及其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c1728db5f121dd36a32d8265.png)
析 了当前我 国的职 业病 的现 状及 防 治工作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绍 了职 业病 危 害的评 。
关键词 : 业病 ; 治 ; 职 防 评价 ; 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3 文献标 识 码 : 文章 编号 :0 4 7 6 2 0 ) 7 0 3 —0 R1 5 B 1 0 ~5 1 ( O 8 0 — 2 9 3
根据 有关 部 门的 粗 略估 算 , 年 我 国 因职 业 病 、 每 工
服务 机构 和劳 动者 在 职业 病 防治 中的法 律 责 任 得 到 明
确, 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得到完 善, 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 业 卫生 监督 与技 术 服 务 网 络 。但 我 国 职业 病 防治依 然
存在队伍数量少 , 质量不高 ; 文化素质偏低 , 现场技术服 务人员 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对 我 国职业 卫 生投 入 调 查 表 明 , 级 政 府 自 19 各 99 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基数低 , 人均职业卫生投 人明显不足 , 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7期
西 部探 矿工 程
29 3
职 业 病 防 治 现 状 分 析 及 其 对 策
徐金梅
( 波天 一职 业技 术学 院护理 系 , 江 宁波 3 5 1 ) 宁 浙 1 0 0
摘
要 : 国工业基 础 薄弱 , 我 生产 工 艺 落后 , 生 防护设 施 差 , 卫 工作 场 所普遍 存在 职 业病危 害 因素 。分
()急性职 业病 往往 以出现群 死 群 伤 为特 点 , 危 1 其
害 性不 容小 视 。
()慢 性职 业病 往往 需 要终身 治疗 , 2 治疗 和康 复 费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和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和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50fc4b8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6.png)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和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要写这样一篇关于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和研究未来发展的文章,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我们得了解当前的状况,然后看看未来的趋势是什么,最后再聊聊如何应对这些趋势。
1. 当前的职业卫生现状在咱们国家,职业卫生工作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从最初的粗糙阶段到现在的规范化管理,真是风雨兼程,辛苦不易。
你看,现在无论是在大企业还是小作坊,都会有专门的职业卫生人员,确保工人的健康和安全。
曾经的“无证操作”早已被严格的规范所取代,现在大家都知道工作安全的重要性。
不过,尽管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有些小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够,或者说设备不够先进,这就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哎,这就像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光有规范是不够的,还得有实际的行动和落实。
2. 未来发展趋势2.1. 科技的助力说到未来的发展,科技无疑是个大话题。
未来的职业卫生工作,科技将会是主要的助力。
现在的监测设备越来越先进,从传统的人工检测到现在的自动化监测,真是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工作。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也会成为职业卫生的“好帮手”。
比如,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预测和预防潜在的健康风险,就像是有个“智能助手”时刻为我们把关。
这样的科技进步,真的是让人充满了希望。
2.2. 健康文化的推广另外,健康文化的推广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趋势。
以前大家可能觉得职业卫生就是一项“规定动作”,但现在不一样了。
企业开始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大家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一点不假。
企业不仅要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还要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企业可以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受到关怀和支持。
这样一来,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3. 应对措施3.1. 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为了应对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提升从业人员的素质。
这不仅仅是对技术的要求,更是对态度的要求。
职工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持对职业卫生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a292028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4.png)
我国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目前,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通过制定有效的策略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现状:
1.职业病依然严重。
虽然国家加强了职业病防治工作,但由于职业病的发病周期较长,所以治理工作相对困难,许多地区的职业病患者依然日渐增多。
2.工业企业职业卫生体系建设滞后。
许多企业的职业卫生设备不完善,职业卫生门槛相对较低,难以控制职业卫生问题。
3.职业卫生人才储备不足。
我国职业卫生人才供应不足,而且很多职业卫生人士缺乏实践经验。
问题:
1.缺乏职业病监护机制。
职业病监护能力不足,对职业病患者的救助与治疗不足。
2.缺少职业卫生支持和针对性措施。
缺乏明确的职业卫生,也缺少针对性的职业卫生措施,导致职业卫生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职业病治理手段不足。
目前的职业病治理手段还较为简单,难以治疗复杂的职业病。
对策:
1.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治理。
制定相关,改善职业健康状况,加强职业病诊断和治疗,提高职业卫生监测和评估能力。
2.促进职业卫生设施建设。
鼓励企业加强职业卫生设施建设,提高职业卫生标准,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控。
3.加强职业卫生人才培养。
培养更多职业卫生专业人才,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4.加强职业卫生监管。
明确职业卫生,建立职业病预防和治理机制,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
总之,我国职业卫生工作正处于加强和完善的阶段,需要发挥各方面的合作力量,共同解决广大职工在职业卫生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创造更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ea182202af90242a895e5b8.png)
•
•
根据各地职业病报告,截至2005年末累计报告 职业病66.5万例(中毒等从1991年计算),其中:
温州三洋盛凯鞋厂 2002,7 苯中毒
广东安加公司 甘肃酒钢热电厂 贵州水钢炼钢厂 2001
亡1人
罚款10万元
罚款18万元
正己烷中毒 12人中毒
2003,3 窒息性气体 65人中毒,亡3人 2003,6 煤气 27人中毒、亡3人
时间 地区 2001 陕西洛南 2002 广西广龙村 2003 江西修水县 广西马山县 福建仙游县 2004 青海互助县 大通县
2005年03月20日 07:26:39 来源:北京青年报/重庆晨报
• 惠州超霸电池有限公司和惠州先进电池有限公司 主要生产镍氢电池和镍镉电池。2004年5月以来, 相继发现部分员工血镉、尿镉增高。截至2004 年底, 对1021名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177 人符合镉中毒观察对象标准,2人确诊为职业病 患者。 2005年3月18日65名民工向法院提起诉 讼,状告当地两家电池厂,要求1635万元的医 疗和精神赔偿
2.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原 因及对策
2.1 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不落实 2.2 职业病发病底数不清 2.3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较低 2.4 劳动者健康权益维权难 2.5 政府举办的职业卫生服务定位不清,职业病防 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2.1 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责任不落实 a. 部门之间职业病防治长效协同工作机制不完善 b. 地方政府职业病防治工作监管不到位 c. 职业卫生监管职责分工不合理,监管责任不落实 d. 用人单位遵法、守法意识不强,或由于违法成本 低,故意违法犯法严重 e.劳动者法律意识薄弱,缺乏职业病防治知识
职业卫生事业发展难点及应对措施
![职业卫生事业发展难点及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876e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e.png)
职业卫生事业发展难点及应对措施摘要:职业卫生是关注职工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
然而,在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难点。
首先,缺乏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
由于职业卫生需要复杂的技术支持和专业人才的辅助,而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还存在很大的不足。
其次,监管力度不够。
虽然国家对职业卫生有一定的法律法规保障,但是监管力度还不够强大,许多企业对职业卫生问题的处理不够到位。
最后,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
职业卫生涉及许多领域,需要各方面专业人士的协作才能得以实现,但是当前不同领域专业人士之间的沟通渠道还不够畅通。
要解决这些难点,可以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比如,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职业卫生工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加强监管,强化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责任;建立各领域专家之间的沟通渠道,共同推动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职业卫生事业发展难点应对措施一、引言:A.职业病是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职业病问题逐渐凸显。
据统计,我国职业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2800万,其中不乏年轻人和高学历人群。
职业病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因此,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B.加强职业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职业卫生是职业病防治的核心,也是维护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
然而,职业卫生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许多难点和问题。
其中,职业卫生设施不足、监管不到位、法规不完善、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研究职业卫生的发展难点及应对措施,对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职业卫生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C. 研究目的和方法1.研究职业卫生事业的现状和难点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卫生事业现状的调研和分析,深入了解职业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其中,包括职业卫生设施不足、监管不到位、法规不完善、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
2.提出职业卫生事业发展对策和建议基于对职业卫生事业现状和难点的深入分析,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应对措施和建议。
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与未来
![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与未来](https://img.taocdn.com/s3/m/1e025e7c01f69e3143329416.png)
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与未来1、取得的成绩1)健全职业病防治网自1954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各级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机构共204个。
全国从事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已达3万人。
2)健全职业病防治法律,对职业病范围进行修订和职业病诊断标准的研制建国初期: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共9类102种。
化学中毒51种、尘肺12种物理因素疾病9种、职业性传染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7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科病2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7种。
2002年,10类115种。
化学中毒56种,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病11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性肿瘤5种。
已颁布了115种职业病的国家诊断标准3)国有企业常见职业病获得有效控制尘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职业病国有企业积极推行综合防尘措施,使矽肺和煤工尘肺患者的发病平均工龄由1955~1959年的9.54年和16.24年,延长到1986年的26.25年和24.72年;每年报告的新发尘肺病例数也明显下降,由1987年的15540例降至1998年的7986例。
慢性职业中毒由每年2806例降至893例;其他职业病由每年2228例下降至703例。
4)职业病防治被国家列为重要研究课题“七五”开始,尘肺、职业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职业中毒性肝病、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哮喘、振动病、混配农药中毒等职业病,被国家列为重大疾病防治项目进行攻关研究。
对一些工业毒物(铅、苯、汞、三硝基甲苯和有机磷)中毒进行普查;职业性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尘肺流行病学调查;乡镇企业劳动卫生调查;三资企业劳动卫生调查等。
在职业有害因素的接触-效应、易感性标志物、重点职业病的机制、诊断和防治方面,取得了不少具有理论和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开展高千伏X线摄影及胸部CT检查,提高了尘肺病变的检出率;对千例以上的慢性中毒性肝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血中前白蛋白、甘胆酸、转铁蛋白、吲哚氰绿排泄试验等为较敏感的效应标志物接触性标志物如三硝基甲苯血红蛋白加合物、丙烯酰胺血红蛋白加合物等被发现分别与三硝基甲苯中毒性白内障及丙烯酰胺中毒性神经病的检出相关。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几点建议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60cd31a14791711cc79172f.png)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及几点建议=论述>丁秀丽(天津市北辰区卫生防病站,300400)关键词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职业病危害因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257(2006)23-2040-02笔者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卫生现状及对职业卫生工作的建议论述如下。
1职业卫生现状[1-2]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
但与此同时职业病的危害和后果也日益凸现,已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之一。
据卫生部1999年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尘肺病人累计达到55万人,其中已死亡近13万人,现患病人42万,新发尘肺病人仍以每年1.5~2万例的速度增长。
另据卫生部历年卫生监督报表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报告各类急慢性职业中毒数千人,死亡数百人。
1999年急性中毒事故比1998年增加了13%,中毒人数增加了47%,中毒死亡人数增加了68%。
2002年全国急性职业中毒205起,共590例,死亡112例,病死率为19.0%。
全国慢性职业中毒1300起,与200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5%,铅及其化合物居首位,其次为苯和正己烷。
重大恶性职业中毒时有发生。
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问题更为突出。
由于中小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使原来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工业区的职业危害迅速向农村地区转移。
据卫生部20世纪90年代初抽样调查,83%的乡镇工业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职业危害,近34%的乡镇工业企业生产工人接触尘、毒等有害因素,乡镇工业企业职工的职业病和可疑职业病患病率高达15.78%。
以急性职业中毒为例,乡镇企业急性中毒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急性中毒报告病例总数的比例从1998年的8.54%骤升到1999年的35.57%。
发生于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慢性中毒病例都有增加,尤其三资企业的病例是2001年的2.1倍。
传统的职业病危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职业病危害又不断产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
2024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总结范本(2篇)
![2024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总结范本(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1de56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38.png)
2024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开展情况总结范本引言:职业卫生是保障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对于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我国各地区广泛开展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活动。
本文将对2024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一、背景和现状分析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是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通过全面建立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和控制,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发生,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当前,我国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任重道远,存在以下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
职业卫生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是许多企业在职业卫生建设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
2. 缺乏专业人才。
职业卫生建设需要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实施,然而目前我国职业卫生专业人才相对短缺,这给职业卫生建设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职业卫生意识不强。
一些企业和劳动者对职业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职业卫生意识,这对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推进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二、开展情况总结2024年,我国各地区积极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以下是对不同方面开展情况的总结:1. 建设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职业卫生服务体系是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关键内容之一。
2024年,各地区积极推进职业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一批职业卫生服务机构和职业卫生服务站点,扩大了职业卫生服务覆盖面。
此外,还加强了职业卫生技术培训,提高了职业卫生服务水平。
2. 加强职业健康监管和控制职业健康监管和控制是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2024年,各级劳动监管部门加强了对企业职业卫生状况的监督检查,加大了对职业卫生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各地区还推进了职业卫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了职业卫生防护设备和控制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宣传与教育职业卫生宣传与教育是提高企业和劳动者职业卫生意识的重要途径。
2024年,各地区通过多种途径,如开展职业卫生主题宣传活动、制作职业卫生宣传资料等,加强了职业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了职业卫生意识。
职业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职业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ab27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f.png)
职业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健康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条件也在不断地改变,职业健康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针对职业人群的健康状况分析和调查,对于改善职场环境和促进员工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职业健康状况的现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化职业病却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数据显示,中国的职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被认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金属、矿物、化工、建筑等传统工业领域的职业病发病率较高,而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行业的职业健康问题也逐渐显现。
职业健康状况除了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外,还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疲劳、干眼症、颈椎病等职业病,不仅会影响到员工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心理状态,最终反映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上。
三、职业健康问题的原因职业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工作环境因素包括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
物理环境因素包括噪声、震动、辐射、化学物质、高温、低温等;心理环境因素包括工作强度、工作时间、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等。
2. 个体生理因素个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遗传因素对职业健康也有直接影响。
3. 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久坐、长期使用电脑、不良饮食习惯、抽烟喝酒等生活方式都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四、职业健康问题的解决方案职业健康问题需要企业和员工双方共同努力解决。
从企业层面来说,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建立健康管理体系建立针对职场健康和安全的管理体系,包括职业健康评估、职业咨询、职业医疗和预防保健等。
2. 健康教育和培训为员工提供职业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训,让员工了解职业健康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干预。
3. 职业卫生防护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职业卫生防护。
根据工作环境状况,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身体安全。
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也需要积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规律的作息等,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身体健康。
我国职业健康现状
![我国职业健康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69a46d39647d27284b73513b.png)
一、我国职业健康的历史与现状
(三)我国现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系法律法 规及文件
1、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防治法》 2003年10月23日,中编办下发《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煤 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中央编 办发【2003】15号) 2、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总局主要职 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2005】11号) 2005年3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 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国办发【2005】12号)
尘肺、铅、苯、汞、有机磷农药和三 硝基甲苯 毒鼠强中毒、正已烷中毒等 罕见的职业中毒事件
2007年北京朝阳医院收治来自河北某印 刷厂的7位职工,症状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 一定程度的肺纤维化,她们主要是进行PS 版喷涂上色,原料是三无产品,没办法分 析出成分,根据检查检查发现工作场所、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胸水和肺活检中均发 现直径为30纳米的颗粒,提出“纳米疾病” 发表在欧洲呼吸病学杂志“引起广泛关注。
1970年6月,劳动部与国家技委合并后,改为 劳动保护组。 1975年9月国家劳动总局成立。 1979年6月,劳动保护组改为劳动保护司。 1982年5月至1987年,改为劳动人事部劳动保 护局。 1988年,根据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 院机构改革方案,撤消劳动人事部,组建劳动部。 新组建的劳动部是国务院领导下的综合管理全国 劳动工作的职能部门。
(一)职业危害分布广,接触的人 群多,职业病发病居高不下
2007年末全国就业劳动力人口近7.7亿, 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者超过2亿。广 泛分布在工业、农业、第三产业等30多 个等30多个行业。
职业病现状
![职业病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91bbfb39eefdc8d376ee32af.png)
一、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115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第二,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第三,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 %,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
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第四,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
第五,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
第六,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第七,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1999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防治检测不到位。
近十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数每年保持在 70 万个点次,但检测企业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了近40%,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率则增加到 75 %。
检测企业数的减少和达标率的升高这一相互背离的结果,反映随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检测的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实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职业卫生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的职业危害的人数,职业病的发病人数和因职业病而死亡的人数都居世界的前列。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不同程度危害的职工总数有2亿人我国发病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广泛。
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以及第三产业,都存在一定的职业病危害,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群数以亿计,职业病防治工作涉及三十多个行业,法定职业病名单达115种。
接触职业危害人数、职业病患者累计数量、死亡数量及新发病人数量,都居世界首位。
第二,我国职业病发病形势严峻。
近十年职业病发病情况呈现明显的凹形反弹倾向。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90年代初逐年下降,1997年降至最低后又呈反弹趋势。
其中主要是尘肺病检出率显著回升。
第三,我国的职业危害主要以粉尘为主,职业病人以尘肺病为主,占全部职业病的71 %,中毒占20%,两者占全部职业病的90%.尘肺病又以煤工尘肺、矽肺最为严重,尘肺病患者中有半数以上为煤工尘肺。
第四,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
根据有关部门的粗略估算,每年我国因职业病、工伤事故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 2000 亿元。
第五,职业性疾患是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所波及的后果往往导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急性职业中毒明显多发,恶性事件有增无减,社会影响大。
第六,对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现状调查表明,我国已经初步形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网络,但依然存在队伍数量少,质量不高;文化素质偏低,现场技术服务人员比例较低以及后备力量不足等问题。
第七,对我国职业卫生投入调查表明,各级政府自1999年起职业卫生投入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但由于基数低,人均职业卫生投入明显不足,与经济发展水平极不适应,造成职业卫生监督与技术服务得不到保证。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一,防治检测不到位。
近十年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数每年保持在 70 万个点次,但检测企业数呈逐年下降趋势,下降了近40%,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达标率则增加到 75 %。
检测企业数的减少和达标率的升高这一相互背离的结果,反映随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市场化,检测的数据不能真实地反映用人单位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的实际情况。
疾病信息监测系统不健全。
第二,企业不重视。
一些乡镇企业、个体经济企业生产力低下,设备简陋,无任何防护设施;管理混乱,制度不全;人员整体素质低,法制观念淡漠和愚昧无知等;个别企业无视劳动者健康权益,职业病危害问题突出,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健康权益得不到保护。
特别是农民工从事的职业多为职业危害严重的职业,其社会保障、职业防护等都难以得到保障,职业危害不可预见因素明显增加,健康影响难以估计和控制。
第三,在我国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同时,一些具有风险性的产品由境外向境内转移,从城市和工业区向农村迅速转移,从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从大中型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
职业病危害因素转移非常严重。
第四,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第五,职业卫生资源整体效率低,配置不平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不高。
第六,由于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仍存在盲区,职业卫生标准及其配套能力不能满足执法的要求,地方经济保护等导致职业卫生执法力度不够强。
第七,职业卫生涉及多个部门,协同工作机制尚未充分建立。
在一个部门内部,也往往有职能交叉,职业卫生决策、协调、指挥不够充分,部门之间缺乏协同机制,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第八,传统的职业危害尚未得到完全控制,新的职业危害不断产生,对劳动者的健康构成新的威胁。
第九,职业卫生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
】建国以来,我国职业卫生监管职能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
第一阶段是,自新中国成立到l998年,职业卫生监管主要由劳动部门负责;第二阶段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将劳动部承担的职业卫生监察职能,变由卫生部承担;第三阶段是,2003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进行了调整,将卫生部承担的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监督检查职责划到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5年又明确将此项职能划归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煤矿这方面的职能划给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与此同时,由于一直没有对法律法规进行整体规划,随着职能的多次划转,我国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出现了很多问题,直接影响了职业卫生监管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效开展,急需解决。
同现实的职业危害形势和实际工作需要相比,同国外工业化发达国家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相比,我国现有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仍存在诸多不足,某些方面也亟需补充完善。
1. 现状及存在问题1.1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分离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以来,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职业卫生工作与职业安全的日常监管等工作逐渐分离。
200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对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分别进行了规范,负责职业卫生的卫生部门和负责职业安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也在各自职能范围内,分别对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与此同时,职业卫生安全的标准也开始出现分离。
2003年对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职责进行调整,将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的监督检查划归安监部门负责,出现了将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统一管理的趋势,但职业卫生与职业安全法律、法规仍处于分离状态,未能及时调整以适应政府部门职能调整。
目前我国尚无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
《职业安全卫生法》是《劳动法》的子法(分支法),属于劳动法法律体系,目前我国虽已经制定、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但是从法律体系的归属来说,这几个法律似乎都不能纳入劳动法法律体系,它们不能取代职业安全卫生法。
从国际上看,几乎所有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均将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连接在一起,把预防控制职业病、职业危害以及职业伤害并列在同一法律法规文件中的同一条款内,旨在全面保护工人的健康,这个总趋势恐怕是不会逆转的。
1.2现行法规标准体系涉及多个部门、职能交叉、执法主体交错一直以来,除各时期不同主管部门负责总体的职业卫生工作外,矿山、铁路等行业的职业卫生工作则由行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
故现行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包含了三部分: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各有关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
基于上述原因和国务院一直没有对职业卫生有关的部门规章等进行清理,现行有效的职业卫生法规体系呈现出职能交叉、执法主体交错的局面,不仅影响到主管部门的依法行政,也给企业遵守职业卫生法律法规带来不少的困惑。
类似的,现行的职业卫生标准也涉及多个部门,并表现为国家标准、部门标准和行业标准共存的特点。
1.3缺乏总体规划,时代特征强,尚不能形成一整套有效体系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颁布前我国一直没有一部完全针对职业卫生的法律,职业卫生职能的部门调整以及长期缺少职业卫生基本法律使得职业卫生法规标准的制定缺乏总体规划,更多情况下是根据当时的职业卫生形势需要制定相应的法规或者标准。
不同历史时期我国的职业卫生形势特点不同,出台的一系列的法规呈现出显著的时代性,其中尤以通知、公告显著。
《职业病防治法》出台的时间晚于多数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出台后并没有完全根据相应条款制定相应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或对原有部门规章进行梳理,导致现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现状,虽初步形成了“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标准”的框架,但没有做到很好衔接并真正融合成一整套的体系,某些方面甚至出现混乱与抵触。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职业危害控制形势不断变化,法规标准固有的滞后性、很多法规标准出台较早而一直没有修订、某些标准配套的法规或标准的修订等原因,使得现行有效的法规标准中,有一些已经不适用于当前的职业危害控制形势,给主管部门和企业等的应用带来不少的问题。
2. 解决措施:2.1 总体规划,统一职业安全与卫生立法,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在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工业化发达国家多是在构建一个基本雏形后予以统一规划,并根据职业危害形势和职业卫生发展工作的需要不断进行补充和修订。
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的职业卫生有关的法规,在颁布后多周期性地进行调整或修订,以使之适应职业卫生工作的形势,从而真正发挥作用。
因此确立合理可行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制修订管理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周期性的梳理、修订与更新,可以使相关法规标准体系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最终形成一整套能不断发展完善的、成熟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
2.2 对现行法律法规标准体系进行梳理我国职业卫生职能几经调整后,执法主体的交错在各主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里表现尤为突出,亟需解决。
对此可以在梳理现行法规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冲突或者需要清理的部分提请有关部门修改或者废止,并尽快建立一体化的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2.3 积极借鉴国外成熟经验我国的职业卫生工作仍处于探讨与摸索阶段,而很多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职业卫生工作已经相对成熟。
因此,在以上措施的基础上,应针对我国现行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对国内职业危害形势的充分调研,学习工业化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制订、修订有关法规标准提供依据,进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标准”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
1. 职业安全和卫生公约与乐华陶瓷职业卫生事件的关系目前,我国的职业危害的人数,职业病的发病人数和因职业病而死亡的人数都居世界的前列。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1600万家企业存在着有毒有害的作业场所,不同程度危害的职工总数有2亿人,虽然程度不同,但是都有某种职业危害。
其中粉尘污染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
佛山市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的200多名工人正在经历着同样的噩梦。
从今年的10月份开始,这些人陆续被查出患有尘肺病或疑似尘肺病。
在这个群体中,年龄最大的已逾50岁,年龄最小的20岁出头。
目前,已有10多人被确诊为尘肺病。
乐华陶瓷的这起职业安全事件引发社会关注,特别是陶瓷行业如何保障触尘工人的职业健康,引发各界反思。
某包装印务公司一职工与公司发生劳资纠纷,而工人从律师、同行等相关渠道获知自己从事的胶印工作是会得职业病的作业,于是为维护自身权益向卫生监督部门投诉公司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在生产中使用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有毒有害化学品,而公司从来没有组织其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要求卫生部门主持公道对企业进行调查处理。
卫生监督部门在调查核实过程中也发现该公司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公司也确实未组织职工进行职业性健康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