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千字文

合集下载

怀素《草书千字文》

怀素《草书千字文》

怀素《草书千字文》怀素《草书千字文》,亦称《小草千字文》,前人誉称“千金帖”,意谓“一字值一金”。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书,署款“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年六十有三”。

怀素《小草千字文》绢本墨迹,28.6×278.6厘米,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公元七九九年,年过花甲的怀素在故里零陵写就这件小草千字文。

此作为绢地,共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末署“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于零陵书时六十有三”,故称其为小字贞元本。

在其传世墨迹中,此作极为珍贵,并有一字一金之誉,故又名《千金帖》。

此书平淡闲雅,笔墨意趣老辣稚拙,为其晚年代表作。

此帖明代为文征明所藏,清末为六舟僧达受所藏,又归徐少圃收藏。

帖前有文嘉、宋翠、毕秋帆、六舟等题签,帖后有文征明、文嘉、王文治、何绍基、阮元等来多名家题跋。

这卷墨迹,规格为纵二十八点六厘米,横二百七十八点六厘米,为台湾林氏兰千山馆收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草书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一是字字独立,行列规整。

这是《千字文》在视觉形式上与《自叙帖》最大的区别。

在分类上,《草书千字文》属今草,《自叙帖》属狂草。

纵观全文,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字字独立,两字相连的仅十六处,三字相连的仅一处,行距均匀,每行字数十二字的有四十行,十三字的有二十四行,十一字的有五行,十四字的有十三行,十五字的仅二行。

二是结体规范。

汉末张芝是小草的始祖,他的草书据文献记载是由“章草”变化发展出来,属小草的初创样式,到东晋王羲之父子亦擅此体,然隶意已完全消失,发展成小草研美的典型。

王氏父子推陈出新,学者风从。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羲之书法,赞曰:“尽善尽美”。

将之推上“书圣”的宝座。

在帝王的推崇下,王书成为书学正宗。

《草书千字文》的艺术特色。

一是字字独立,行列规整。

这是《千字文》在视觉形式上与《自叙帖》最大的区别。

在分类上,《草书千字文》属今草,《自叙帖》属狂草。

纵观全文,八十四行,一千零四十五字,字字独立,两字相连的仅十六处,三字相连的仅一处,行距均匀,每行字数十二字的有四十行,十三字的有二十四行,十一字的有五行,十四字的有十三行,十五字的仅二行。

空心硬笔书法千字文(魏碑)

空心硬笔书法千字文(魏碑)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磻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乂密勿 多士寔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假途灭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俶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鹍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 属耳垣墙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 率宾归王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犹子比儿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自縻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傅山《草书千字文》欣赏

傅山《草书千字文》欣赏

傅山《草书千字文》欣赏聊起傅山的《草书千字文》,那可是书法界里的一块瑰宝,简直让人爱不释手。

你要说这字儿好在哪儿,嘿,那可多了去了,咱就从头到尾给你捯饬捯饬。

你乍一看这《草书千字文》,那感觉就像是进了大观园,满眼都是风景。

傅山老先生那笔走龙蛇的功力,简直绝了。

每个字儿都像是活的一样,在纸上跳跃、翻滚,让人目不暇接。

这草书,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每一个笔画、每一个转折都蕴含着傅山老先生的心血和情感。

那笔锋时而锐利如剑,时而温婉如丝,就像是在跟你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要说这《草书千字文》的特别之处,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你瞧那“天”字,写得那叫一个开阔,就像是天高任鸟飞,让人心胸豁然开朗。

再看那“地”字,厚重而沉稳,就像是大地母亲,承载着万物的生长。

每一个字都像是有了生命,有了自己的性格和情感。

你读着读着,就好像能听到它们在你耳边低语,讲述着那些古老而又神秘的故事。

傅山老先生的草书,不仅字形美观,那墨色也是一绝。

浓淡干湿,恰到好处。

有的地方浓墨重彩,像是重彩油画;有的地方则淡墨轻描,像是水墨画中的留白。

这墨色的变化,就像是四季的更迭,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律动。

你再看这纸上的布局,那也是匠心独运。

每一个字都像是被精心安排过的一样,既不过分拥挤,也不过分稀疏。

它们就像是天空中的星星,虽然各自独立,但却又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布局,就像是傅山老先生心中的世界,既有序又自由,既和谐又多元。

说到这《草书千字文》的价值,那可真是无法估量。

它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这字儿里,蕴含着傅山老先生的智慧和情感,也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你读着这字儿,就像是在跟古人对话,感受着他们的智慧和情感。

我每次看到《草书千字文》,都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所吸引。

那字儿里透出的气韵和生命力,让我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和力量。

它让我明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傅山老先生的《草书千字文》,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高清)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高清)

欧阳询楷书《千字文》(高清)欧阳询《行书千字文》并跋文,辽宁省博物馆藏。

欧阳询书《千字文》,见于著录的共有三本:一为蔡襄题识过的《草书千字文》,一为南宋初期扬无咎藏的《楷书千字文》,一为现存的这本千字文。

帖后仅存王诜跋:“东坡云,欧阳率更书非托于偏险,无所措其奇。

其末流遂至李国主辈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仆非唯爱此评,又爱其笔札瑰伟,遂白主人而取之。

主人自有好事之病,怜我病更甚,故取之而不拒之也。

晋卿书。

”此本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与欧字所具备的特征都是极为相近的。

其中“书”字误书为“画”,而李渊的“渊”字缺笔以避讳。

据陈垣《史讳举例》考证,唐碑之中避讳缺笔的,最早见之于高宗乾封元年赠《泰师孔宣碑》。

杨仁恺断定此帖为欧阳询早年所书,那就更没有必要避“渊”字讳。

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在提到本帖时,曾指出,黄伯思《东观徐论》卷上论虞书千字文时说过:“世有欧(阳)率更行书《千文》一卷,乃是集其字为之者。

”所述不知是否此卷。

欧阳询(557-641),汉族,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于衡州(今衡阳),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

与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他的字有多人评论。

欧阳询聪敏勤学,读书数行同尽,少年时就博览古今,精通《史记》、《汉书》和《东观汉记》三史,尤其笃好书法,几乎达到痴迷的程度。

据说有一次欧阳洵骑马外出,偶然在道旁看到晋代书法名家索靖所写的石碑。

他骑在马上仔细观看了一阵才离开,但刚走几步又忍不住再返回下马观赏,赞叹多次,而不愿离去,便干脆铺上毡子坐下反复揣摩,最后竟在碑旁一连坐卧了3天才离去。

千字文硬笔书法范文

千字文硬笔书法范文

千字文硬笔书法范文
第一篇
昔日江山如此多娇,锦绣河湖更在眼前。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江山如此多娇,锦绣河湖更在眼前。

江山万里无限好,只有人间无尽悲。

江山如此多娇,锦绣河湖更在眼前。

天高地迥几处遥,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山如此多娇,锦绣河湖更在眼前。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江山如此多娇,锦绣河湖更在眼前。

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艰难。

江山如此多娇,锦绣河湖更在眼前。

夜来风雨声烦起,花落知多少。

第二篇
昔日江山如此辉煌,锦绣河湖映入眼帘。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江山如此辉煌,锦绣河湖映入眼帘。

江山万里无限好,只有人间无尽悲。

江山如此辉煌,锦绣河湖映入眼帘。

天高地迥几处遥,柳暗花明又一村。

江山如此辉煌,锦绣河湖映入眼帘。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江山如此辉煌,锦绣河湖映入眼帘。

千古风流人物,故国神游多艰难。

江山如此辉煌,锦绣河湖映入眼帘。

夜来风雨声烦起,花落知多少。

硬笔书法字帖千字文(简体完整版)

硬笔书法字帖千字文(简体完整版)

|i I il 一]…■; 右/古f亡詁 :■厂l! ^T"~■ Iy^n 、#「、”ntS%E [么匕 e 知过必改得能莫 I ■ ■ I ■ I ■ ■I I I I p ■ ■ II -p-r-■■- - ^~亠・~1 I *-i I 卜 i —身4X"t&氐rt .JTfi 」2T J ^谈讣夫短扉[一一^恃己'^长 ■ I I ■ I II i ■ i a iZ i v A /f!门 rr^HS^ ;口 tl f zt^ Z-, —Ft Z T ^ 信使可覆器欲难 ・■■・・・ ^qklj T B 詁//[、+『甘辛 吕牛 ^墨悲/染赞羔、 、・怎[ I : ■ H ■ ■ ■ ■ M ■ ■ IB B A H ■ ■ |B ■ ■ ■ ■i i ■ b i b i ■ i i i a/匚壬/厶冶汁才 __ :…沪乂TM J \ 仃维贤克念作圣 心「、^t\ i n f 7I J J 1a ; zxl^: — 彳建^名p \ .-S L … 卜4」言_二唐與-rrhi g;行^端^表[正■ ■ ■ I ■ I ■^^ZX> 7-/^j ^T^ 住K rtrn= 谷…孑、[[夕习■ ■ ill步 fct nrtr unrFH 空亠 沐吊TKT 二学亦冃爭 I'T^Vl |,"齐卜丿 S^ ; T' .y ▲ r ~ ~J^C "户.主耶田^缘 i I ■ ■ I ■ ■ ■ ■H^r 白爭〕_1口 口一门I[▲疗口『自i 、f 方手 『归半r 二 | 冃 f^T 汁ivtzj ^^ v^ri ii 1 I l>E I I I l> I l>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泌温清似兰斯馨如松■ ■ ■上 十亠—取映- - . _ … _ sPI ■ i i i i ii ■ ■ ■ I I a a [ L 「寸 口二TQ~L尸.... F 宁卜*叫…夕心"皆…卜-卜彳!■•…严”.. :… 辽匕专产::…丁呐:忙•、…1"『讣细■: ^容彳若思小言女'^定 ~~1 ~~「匚、一丄」_~…1—' 丄 «4 曲卅流不!!渊 i OU"" I I I I I I I ―I —! I J■ III荣…丫业申所基籍 丿乍< i 片:丿丿杠勺牛汗曰 I IVIE I ■ I I 沪7】/TV Z t ntpEf 样琴率忡r 萨吹—十牡牛• 、'子人|丿尹寸…—仕乙-7— [ \ ip F T 貝无 III nirn TW -rfc 职从政 一亠[^ipr j 4A肝 J 去而益咏r J\Z -4件k 诃卡軽斗]才给_才^坚丁寸〕彳雅操操兴目爵寸自^縻邑华夏东西二京 I_J I ; »J / J 、\^—\ ―:ZJ> I t I ・ I V阜点苗酣隊述•沁奇冉鎳冰 守□邙-洛予*渭据彳 宫殿盘有E 楼规飞惊 I 4^17m 厂口|7彳|^51*〈々/匕…2 zjv图与j离申討画[杉书甘、J F…丁 yAj^' FY tnzT 击T/ -pff L _Lrr?t-丙舍傍启二甲帐对楹生命 > 卄…斤匚「鼻L ;丄于肝乙人三右云肆;^筵席瑟^吹■^笙■ ■ ■ I ■ 孑门171穴口/ |4; #[▲» 么亠 书q ]t r 1I z AF 軒 ann 」的 J/…1」忖丿 卜」二:|/、卜|。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介绍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介绍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介绍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是唐朝书法家欧阳询的作品,墨迹本,无款。

此作自始至终一丝不苟,每一字之落笔,由牵丝中可见,笔笔相连,转折自如,气势贯通,疏密适度,清秀挺拔,飘洒有致。

《千字文》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文采斐然。

此作语言虽简,但意蕴丰富,虽不晦涩,但内涵深奥,十分耐人寻味。

欧阳询的这篇行书《千字文》明显保留了他楷书的特点,结字紧密,采用平直、齐整的行轴线来控制行气和章法,既有行书的动势又有楷书的精美。

从日常实用角度来看,这卷行书《千字文》也是绝佳的选择,行书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最常采用的一种书体,易学易书,易识易读。

总的来说,《欧阳询行书千字文》是一部集艺术与实用性于一体的书法作品。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释文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释文

欧阳询《行书千字文》释文欧阳询的《行书千字文》那可真是书法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欧阳询写的这《行书千字文》,那字就像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

你看那笔画,就像舞者灵动的身姿。

有的笔画细长细长的,像春天里刚刚抽出的柳条,柔软又有韧性;有的笔画又粗重有力,好似扎根大地的老树根,稳稳当当。

每一个字都有着独特的结构,像是精心搭建的小屋子,有宽有窄,有高有低,组合在一起却又那么和谐。

这《行书千字文》的释文也特别有意思。

里面的内容就像一部生活的小百科。

有讲天文地理的,感觉像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老者在讲述宇宙星辰和山川大地的故事。

也有说到人情世故的部分,字里行间仿佛能看到古人的生活场景,他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在社会中生存。

我就想象着欧阳询在写这个《行书千字文》的时候,他心里肯定是装着好多好多的东西。

也许是他自己的人生感悟,也许是他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有趣故事。

他把这些东西都融入到了字里行间。

那些文字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样,从简单的表述变成了富有艺术感的存在。

从这《行书千字文》的释文里,我能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我们现在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现代很便捷,但古人在那样相对简单的环境里,能总结出这么多深刻的东西,真的很了不起。

这《行书千字文》的释文就像是一座桥梁,让我们能跨越时空去和古人对话,去了解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文化。

这不仅仅是书法艺术的魅力,更是文化传承的力量。

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珍视这样的文化瑰宝,去学习去体会其中的深意。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高清大字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高清大字

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高清大字书法密码微店于右任(1879-1964)记者,诗人,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书法艺术大家、一代书圣,爱国政治家、革命家。

于右任精书法,早在20年代便有“北于南郑”之称,“南郑”指郑孝胥。

尤擅草书,首创“标准草书”,被誉为“当代草圣”。

于右任1932在上海创办标准草书社,以易识、易写、准确、美丽为原则,整理、研究与推广草书,整理成系统的草书代表符号,集字编成《标准草书千字文》(1936年由上海文正楷印书局初版),影响深远,至今仍在重印。

有“近代书圣”之誉。

著作《右任诗存》、《右任文存》、《右任墨存》、《标准草书》等。

于右任为创立标准草书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广搜汉魏刻石和历代草书墨迹、拓本及论著,得名拓、善本百余种之多,研究整理,于1936年集成《草书千字文》面世,时人称之“集字百衲本”。

这个集帖包括前后文字共1027个字,除自创的77个字外,其余950个字,分别选自历代140余位著名书法家的书帖,是集各种草书书体之大成。

标准草书有三个特点:一是容易识别。

于右任对历代草书的变化作了深刻的研究,整理成71个代表符号,表列条例,使草书从极其紊乱复杂之中找出极其清晰严整之规径,后来者只要熟记这些代表符号,就能识别和书写草书,克服了草书上出现的“信笔为体”、“聚墨成仙”、“神仙不识”的各自为政的风气。

二是清楚、秀丽。

因为它沿用了章草的章法,字字独立,使草书给人以清楚、清秀之感,显著区别于满纸云烟的草书作品。

同时,又融章草、今草、狂草为一体,汲百家之所长,使草书面貌为之一新。

三是笔画简练而美丽。

标准草书每个字的笔画减到了不能再减的程度,而且所选的字都是前贤最美的字,个个端庄美丽,使草书表现出一种简洁的美。

这三大特点,充分体现了于右任总结的“易识、易写、准确、美丽”四大原则。

于右任创立标准草书的目的是为了实用、方便。

标准草书的创立,方便了人们对草书的学习和使用,使草书进一步发扬光大。

标准草书和于体书法是根本不同的。

张即之书法千字文

张即之书法千字文

张即之书法千字文张即之简介张即之(657年-730年),字思简,号慕庵,唐代书法家。

他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张说的后人,自幼酷好书法,致力于研究隶书。

他的书法风格严谨、稳重,深受唐代文人士大夫的喜爱,也对后世书法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字文简介《千字文》是古代一部重要的启蒙读物,共1000字,它以字为单位,通过排列组合,使得千个字的组合各不相同,具有各种不同的字序。

而《张即之书法千字文》则是由张即之以他的隶书风格所书写的版本。

张即之书法的特点张即之的书法以隶书为主,他的作品注重结构的稳定和形态的端庄。

在笔画运用上,他擅长运用细小、弯曲的笔画,使得书法作品显得精细而独特。

他的作品线条流畅,每一笔都经过精心的构思和布局,使得作品整体感到和谐而平衡。

1. 结构的稳定张即之的隶书作品在结构上非常稳定,每个字的各个部分相互关联、相互支撑,使得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稳定的节奏感。

他注重布局的均衡和章法的合理运用,使得作品的整体感觉非常和谐。

2. 端庄的形态张即之的书法作品形态端庄,字形严谨规整,每一笔的收放有度,没有多余的雕饰和矫揉做作之感。

他独特的筆触使得字形显得精致而有力,犹如金石铭刻般的稳重。

3. 细腻的笔画运用细小、弯曲的笔画是张即之书法的一大特点,他擅长通过细腻的笔触来表现字体的丰富内涵。

他善于运用勾、挑、钩等笔法,使得书法作品生动而富有个性。

张即之书法千字文的特点张即之书法千字文是他在《千字文》的基础上书写的,其特点与他的一般作品相似,但更加注重整体的和谐和字与字之间的关联。

1. 整体的和谐张即之书法千字文整体感觉非常和谐,既体现了他作品的结构稳定和形态端庄,也展示了《千字文》本身的特点。

他在排列字序时,注重布局的均衡和章法的合理运用,使得作品呈现出统一而和谐的整体效果。

2. 字与字的关联张即之书法千字文中的每个字都与周围的字相互呼应、相互关联,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视觉效果。

他巧妙地运用字与字之间的间隔和连接,使得整个作品看起来像是一张融洽而连贯的画卷。

书法字帖方正魏碑千字文模板

书法字帖方正魏碑千字文模板

《千字文》简体版〔梁〕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复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资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絜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竝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指薪修祜永绥吉劭矩步引领俯仰廊庙束带矜庄徘徊瞻眺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

王羲之书法千字文

王羲之书法千字文

王羲之书法千字文
芸芸众生,皆各有所爱。

世间万物,皆有其宜。

人心所浮,事难以料。

行者安乐,尚以慎哉!
德辉常在,礼弗离也。

长夜思归,荣华兴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短暂时光,俯仰之间。

道理如隔,路远行近。

希望久远,功名尘身。

人生几何?一梦千年。

古籍传奇,舆论焦灼。

择格立处,用心所取。

寸寸关系,通历周详。

惊奇之间,体悟心怀。

皓月当空,仰观星宿。

故态复萌,任运自赐。

光阴不停,历史如痕。

今古推移,真实谁知!无常之行,心中永怀。

慎其心志,重其言论,开室立制,能任公职。

德行高明,思想锐敏。

勤勉务学,谙识天理。

每有偶变,须以度量。

关怀四方,和而不爭。

守正不阿,仁义相依。

礼义廉泉,容光焕发。

责任重大,目标明确。

坚心成就,智慧用藏。

珍惜片刻,持定长远。

坚持正道,乐在其中。

最美行书千字文

最美行书千字文

最美行书千字文自古以来,中华文明一直以书法传承它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深入人心。

书法如此受欢迎,以至于它在社会、文化和宗教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国外旅客到访中国时,书法总是令他们拍案叫绝。

中国书法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作为中国书法的代表作品,“最美行书千字文”便脱颖而出。

千字文历来被赞誉为书法的精华,悬在书法艺术的宝座上。

“最美行书千字文”来源于明代的书法家王羲之,他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们中最为伟大的书法家,被誉为“篆隶大家”,被誉为书法史上的神童。

王羲之曾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书法作品,他最著名的作品便是“最美行书千字文”。

“最美行书千字文”以其独特的书体和准确的构图受到国内外书法爱好者的赞誉,它将王羲之气势恢宏,细腻柔和的书写精神凝练在一起,将书法艺术达到了极致。

它以简约而清晰的字体,将“政治正确”的概念与极富艺术的形式完美结合在一起,以一种崭新而充满活力的形式展示出来。

“最美行书千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璀璨宝石,是中华文明古老而伟大的经典之作。

由于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艺术魅力,它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经典作品,一直受到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崇敬。

它给书法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思想,无论是在字体的表达上,还是在细节的处理,都极富创意,提升技巧,将书法作品的意境和艺术价值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最美行书千字文”也激发了许多书法爱好者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作品,在书法艺术上“最美行书千字文”已经成为中华对外表达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象征,从而为中国书法艺术增光添彩。

“最美行书千字文”不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它也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才智和精神,令人敬佩且叹为观止。

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要欣赏这一经典之作,并努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珍惜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让我们共享书法艺术的渊源,继续传承它,让它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寄托。

书法千字文

书法千字文

书法千字文篇一:千字文书法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和云腾致雨露结成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山楂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反问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芦苇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利斯涅11×16=176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企图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谓之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11×16=176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心惊胆颤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就行了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荆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雏莓丙舍傍启甲帐对主殿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杜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阑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11×16=176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很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沙河县楚更霸滹沱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愿助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沼泽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魏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青叶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资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11×16=176省躬讥诫宠增抗极之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谢朗特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密序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衮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更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包子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弧絜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獭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11×16=176篇二:中国书法千字文这篇《中国书法千字文》,是夏廷献先生长期以来留在心里的,他一直都很想写一写中国书法的历史起源和博大精深。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书法特点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书法特点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书法特点哎呀呀,说到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那可真是太酷啦!
文征明的行草,就像是一阵自由的风,在纸上肆意地飞舞。

你看那一个个字,有的像调皮的小精灵,欢快地跳跃着;有的像优雅的舞者,轻盈地旋转着。

他的笔画,时而刚劲有力,就好像英勇的战士挥舞着长剑,充满了力量和决心,这难道不让人惊叹吗?时而又柔和细腻,宛如春天里轻轻拂过脸庞的微风,柔和得让人陶醉,难道你不觉得妙不可言吗?
再瞧瞧那字与字之间的呼应,仿佛是小伙伴们手牵手在玩耍,相互照顾,相互陪伴。

这难道不像我们在学校里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吗?
还有整体的布局,疏密得当,就像我们排座位,有的地方紧凑,大家凑在一起热闹非凡;有的地方宽松,给人留出足够的想象空间。

这多有意思呀!
文征明行草的线条,那简直是有生命的!它们像是流淌的小溪,弯弯曲曲,却始终朝着前方奔跑。

这不正像我们追逐梦想的道路吗,虽然曲折,但从不放弃。

我曾经在一个展览上看到过他的作品,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周围的大人们都在静静地欣赏,还不时地发出赞叹声。

我就在想,这么美的字,得花多少心思和功夫才能写出来呀!
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宝藏,每一次欣赏都能发现新的惊喜。

它不仅展现了文征明高超的书法技艺,更传递出了一种独特的韵味和情感。

我觉得呀,文征明行草《千字文》绝对是书法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一直欣赏和学习!。

启功《千字文》高清版

启功《千字文》高清版

启功《千字文》高清版启功(1912.7.26—2005.6.30),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

字元伯,一作元白。

满族。

姓爱新觉罗,雍正帝九世孙。

长于古典文学、古文字学的研究,曾在辅仁大学任教。

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著《古代字体论稿》、《诗文声律论稿》、《启功丛稿》、《论书绝句百首》等,出版《启功书画留影集》以及多种书法选集。

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2时25分逝世,享年93岁。

【1】《千字文》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次韵。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2】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金生【3】丽水,玉出崐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4】羽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5】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6】归王。

鸣凤在树,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四大五常。

恭惟【7】鞠养,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8】己长。

信使可覆,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克念作圣。

德建【9】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寸阴【10】是竞。

资父事君,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夙兴温清。

似兰【11】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辞安定。

笃初诚美,慎终【12】宜令。

荣业所基,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咏。

乐殊【13】贵贱,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犹子【14】比儿。

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造次弗离。

节义【15】廉退,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好爵【16】自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人写的《书法千字文》,无一重字、太绝了!前言有一位牛人,把《中国书法通史》用一部千字文(韵歌形式)写了出来,收录了中华书坛五千年的大事件、大书家及其传世碑·帖·墨迹,并按朝代阐释演变简史和流派风格,采用五字一句的现代韵文,全文二百句,一百韵,一千字,无一字重复。

今发来与大家共赏!正文中华五千年,书法一脉连,名家赛星辰,珍品万代传。

炎黄(1)仓颉字,“符号”开新篇;殷商(2)甲骨文,“占卜档案”苑;西周(3)钟鼎·金(4),《利簋》两《盂·盘》;注释:(1)炎黄:指上古时期的炎帝和黄帝时代,炎黄创造了华夏民族;仓颉:指黄帝的史官仓颉,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发明汉字的人;他首先发明“符号”,把符号叫“字”,从此告别了“结绳记事”年代,开启了汉字新篇章。

(2)殷商:指中国历史上的“殷商”时代。

甲骨文:是中国书法史上发现最早的文字,刻在甲骨上,故称“甲骨文”;到目前为止,已发掘15万片甲骨,4500个不重复的单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多用于“占卜记事”;在河南殷墟发掘了“甲骨文占卜档案库”,由此建立了“殷墟博物苑”。

(3)西周:指中国历史上的“西周世”。

(4)钟鼎·金:指“钟鼎文”,也称“金文”;古人在青铜器上刻字叫“钟鼎文”,因古代称钟鼎为金,故也叫金文,传世佳作有《利簋(gui)》、《大盂鼎》、《小盂鼎》、《散氏盘》、《墙盘》等。

春期(5)载·盟(6)誓,始皇(7)石鼓·言(8)。

秦(9)区大·小篆,只见直·弧圆;李斯(10)撰玉箸(11),《封·琅·芝·峄山》。

程邈(12)确定隶(13),撇捺钩折点;汉(14)达最精级,蚕头燕尾(15)显;注释:(5)春期:指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6)载·盟:全称是“载书”,也叫“盟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古人记录盟誓活动的誓约辞。

(7)始皇:指中国历史上的先秦早期,在“始皇”28年出现“石鼓文”。

(8)石鼓·言:指石鼓文,也称《四言诗》,是刻在10个鼓形石碣上的文字,是记录皇帝游猎的《四言诗》,也称“猎碣文”;(9)秦:指我国秦代,首位开国皇帝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从此把篆书区分为“大篆”和“小篆”,把秦之前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统称“大篆”;把大篆简化整改后叫“小篆”,也称秦篆,是秦代通用文字。

篆书:只有“直画”、“弧画”和圆,没有撇、捺、钩、折、点。

(10)訛李斯:是小篆创始人,更是中华书坛第一位留下名字的伟大书法家。

(11)玉箸:古人把“小篆”叫“玉箸(zhu)篆”,由李斯撰写的小篆杰作:《封泰山碑》又名《泰山刻石》,还有《琅琊台》、《芝罘》、《峄山》刻石。

(12)程邈:是秦汉人,原是狱吏,后犯错入狱,他在服劳役十年期间,把大小篆整改为3000字的隶书报秦始皇,秦始皇称善,将其减刑提拔为狱史,并下旨“定书”,因程邈是个徒隶,故将他的字称为隶书(或佐书)。

(13)隶书:程邈隶书改变了篆书笔画,出现了“撇·捺·钩·折·点”,是古文字和今文字的分水岭,至今也是盛行书体。

(14)汉:指我国汉代,又分东汉和西汉。

(15)汉隶:东汉隶书出现了“蚕头燕尾”,使隶书达到最精级,发展到最高峰,故称“汉隶”。

蔡邕(16)《熹》规范,纵改横向扁;《礼·乙·曹·晨·迁》,佐貌已臻全。

许慎(17)《说解》典,《部首》《六》词源。

魏晋南北朝(18),翰坛翻波澜;杜·崔(19)奠基章(20),索靖(21)《月仪》添;注释:(16)蔡邕:是东汉大书法家,其传世作品《熹平经》,使隶书由纵势变为横势,出现了“横向扁势”,进一步规范了隶书。

汉隶代表作:《礼器碑》、《乙瑛碑》、《曹全碑》、《史晨碑》、《张迁碑》。

佐:指佐书,是隶书的早期名称;佐貌:指隶书的整体面貌;臻全:达到完整、齐备。

(17)许慎:是东汉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的创始人;《说解》全称是《说文解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字典,全书收录9353字,例举字根540个,创立540个《部首》,开创部首检字的先河;《六》:指《六书》,是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8)魏晋南北朝:是汉朝之后的“中国书法觉醒期”,在此期“隶、楷、行、草”相继形成;翰坛:就是书坛。

(19)杜·崔:是东汉前后的两位大书法家杜度和崔瑗,史称“章草奠基人”。

(20)章:指章草;杜度名作《草稿》及崔瑗的《草书势》是章草的奠基篇。

(21)索靖:西晋时期草书大家,其著名法帖《月仪帖》,增添了章草色彩,使章草更加规范。

史·象(22)《急就》佳,陆机(23)《平复》专。

伯英(24)创今草,写速不再慢。

刘君(25)萌行押(26),从此繁变简。

仲鸟(27)整合“分”(28),繇侯(29)“真祖先”;遗存《荐季·示》,模仿《贺捷·田》。

注释:(22)史·象:指西汉人史游和三国(吴)时期的大书法家皇象;《急就》:全称《急就章》,由史游编、皇象书,全书2144字,是章草的最佳范本。

(23)陆机,是晋代大书法家,其名作《平复帖》是最专业的章草精品。

(24)伯英:是东汉张芝笔名,今草创始人,世称“草圣”,其名作《八月帖》、《冠军帖》。

今草:张芝把章草整改后变成今草,今草又分为“小草、大草”,是当代最流行的草书。

(25)刘君:指汉末刘德升,其笔名“君嗣”,时称“刘君”,是行书鼻祖。

(26)行书:刘德升发明行书时叫“行押书”,后人把“行押书”简称行书。

(27)仲:指东汉大书法家王次仲,别名王仲,史称“八分体鼻祖”,又叫“神仙”或“神鸟”:相传他被皇帝御兵押进囚车后变成了一只大鸟飞去,故称“仲鸟”。

(28)分:指八分体,早期名字叫“分书”:王次仲把“程邈隶书”和“李斯篆书”整合成新的书体,自称八分体,其特征是:突出挑捺,左右分布,具备隶书特点。

(29)繇侯:指东晋钟繇(you),因封爵“乡侯”,谥号“成侯”,故史称“繇侯”,他在整合隶书及八分体的基础上,发明了楷书,故被称为“楷书(或真书)鼻祖”;此处“真祖”先,指楷书的祖先。

钟繇遗存下来的最好的小楷代表作品是《荐季直表》、《宣市表》;但是《贺捷表》和《墓田丙舍帖》多为后人摹本;模仿=摹仿。

至圣王羲之(30),顶峰谁能及!《兰亭》(31)殉昭陵,《十七》(32)路伟奇。

献《秋》珣(33)《远》札,逸少《快雪时》。

乾隆御三希(34),内廷伴弘历。

碑碣(35)雄强艳,《鲁郡·瘗鹤·爨》;注释:(30)王羲之:世称“中国书圣”,此文用“至圣”,意指“最神圣的”,以别于后来的“亚圣”、“二圣”、“小圣”等。

由王羲之创立的东晋“书法高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无人能及。

(31)《兰亭》:指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是“晋尚韵”代表作。

唐太宗临死前要求儿皇陪葬兰亭序,后皇应允而将《兰亭》陪葬在“昭陵”墓内。

殉:用人或物陪葬。

(32)《十七》:指王羲之名作《十七帖》,后人称此帖为“书法家必由之路”;伟奇:伟大而神奇。

(33)三王:王羲之及其儿子王献之,其侄子王珣,合称书法“三王”(羲·献·珣)。

(34)三希:后代的清朝皇帝乾隆把三王的三件“书札”封为“三希”,这三件书札是: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王羲之(字:逸少)的《快雪时晴帖》;御:皇帝亲笔写的字。

内廷:皇帝养心殿叫“内廷”,内廷内有书房并设“三希堂”。

三希堂:最早是摆放三王书法作品的书房,后来也摆放其它大家珍品。

弘历:乾隆皇帝名字叫“弘历”,他把“三希”请进“三希堂”,天天相伴,日日临摩。

(35)碑碣:是魏碑的四种书体之一;魏碑也叫魏楷,包括四种书体:碑碣·墓志·摩崖刻·造像记。

碑碣的代表作《鲁郡碑》又名《张猛龙碑》、《瘗鹤铭》、二爨(cuan)碑包括《爨龙颜》、《爨宝子》;雄强:是清朝康有为的《魏碑十美》之一;艳:美丽夺目。

“墓志”(36)特遒劲,《美·女·贞·庆·湛》;“摩崖刻”(37)浑朴,《郑·颂·淮》耐看;《造像记》(38)瑰丽,《杨·牛·龙》傲岸。

萧衍(39)令编《次》,兴嗣(40)夜纂完;隋僧智禅师(41),誊抄八百件。

注释:(36)墓志:特别遒劲(雄建有力),主要有:《美人董氏墓志》、《黑女墓志》又称《张玄墓志》,以及《高贞》、《高庆》、《高湛》墓志。

(37)摩崖刻:是魏碑中最浑朴的书体,代表作《郑文公碑》、《石门颂》及《西狭颂》、《杨淮表记》。

浑朴:浑厚朴实的风格;耐看:经得起反复细致地观看和称赏。

(38)造像记:是奉佛造像并记录,代表作《杨大眼》、《牛厥》,《龙门二十品》;瑰丽:珍奇美丽。

(39)萧衍:指南朝的梁武帝萧衍;《次》指《次韵王羲之书千字》,后人编入童蒙教材后演变成《千字文》。

(40)兴嗣:指南朝梁代周兴嗣,他奉命将当朝官府内流行的王羲之字帖中的1000个字编写成韵文,他一夜成文,头发全白,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古代《千字文》。

(41)隋:指隋朝;僧:指僧人智永;智永也称智禅师或永禅师,本姓王,是王羲之七世孙。

誊抄:写出一个样本后,再照样本手写800件。

盛唐(42)楷辉煌,太宗(43)促发展;圭臬欧阳询(44),《泉铭·邑·甫诞》;榜样褚遂良(45),《雁塔·龛·阴·宽》;人伦准的虞(46),《孔·汝·积·邪·蝉》;绍京(47)《灵飞径》,薛稷(48)《信》拓片。

注释:(42)盛唐:指我国古代最强盛的唐朝;唐楷: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最高峰。

(43)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是嗜书皇帝,李世民借助皇位力促唐楷大发展。

(44)圭臬(gui nie):是典范、楷模的意思,欧阳询被历代书家奉为“圭臬”。

欧阳询:是“唐尚法”的先行者,其名作《九成宫醴泉铭》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楷书”,这里简称《泉铭》;《邑》指《邑禅师舍利塔》又名《化度寺碑》;还有《皇甫诞》碑。

(45)訛禇遂良:时称“唐楷的标志或榜样”,其传世作品《雁塔圣教序》,另有《伊阕佛龛》、《阴符经》和《倪宽赞》等。

(46)虞世南:此处简称虞;被唐代皇帝封为“人伦准的”,其作品《孔子庙堂卷》、《汝南公主》、《积时帖》、《破邪论》、《蝉》。

(47)绍京:指钟绍京,由他作的唐楷早期作品《灵飞経》,后称“天下第一小楷”。

(48)薛稷:初唐四大家之一,其传世作品《信行禅师碑》,仅留下一个“拓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