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15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5)

宏观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5)

宏观经济学考试(习题卷15)第1部分:单项选择题,共6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单选题]无论在凯恩斯或者古典供给条件下,财政扩张都会使得( )A)总产量上升B)利率上升C)价格上升D)均有可能答案:B解析:2.[单选题]经验表明长期消费函数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所以()A)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B)边际消费倾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且为常数C)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平均消费倾向D)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答案:B解析:3.[单选题]下列哪个观点是不正确?()A)当价格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答案:D解析:4.[单选题]关于货币乘数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流通中的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大B)流通中的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越小,货币乘数越大C)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以及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越小,货币乘数越大D)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准备金的增加都会使货币乘数扩大答案:A解析: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为:M 1 + c 1 \-(rr + rrt -t + e)M =--= =1 +B rr + rrt-t + e + c rr + rrt-te +c从上式可以看出,货币乘数与流通中的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C)、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t)、支 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r)、非交易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rt)以及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e)都呈反向的变动 关系。

D项中货币乘数是单位基础货币的增加所导致的货币供给增加的倍数,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准 备金之和。

所以流通中的现金与银行准备金的增加都会使货币乘数扩大。

宏观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

宏观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

宏观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包括经济的繁荣和衰退两个阶段。

它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提供了对经济发展和变化的理论解释。

本文将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和供给冲击理论两个方面来探讨宏观经济学如何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

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一种宏观经济学理论。

它认为经济周期的起伏主要由需求因素引起。

在经济衰退时期,人们预期未来经济前景不明朗,购买力下降,导致需求不足,生产和投资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而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预期未来经济会好转,购买力增加,需求上升,推动生产和投资的增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周期。

在经济衰退时,政府可以增加财政支出和降低税收,提高人们的购买力,刺激需求,促进经济复苏。

在经济繁荣时,政府可以采取相反的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避免经济过热。

二、供给冲击理论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供给冲击理论是新古典经济学中解释经济周期的一种理论。

它认为经济周期的起伏主要由供给因素引起。

供给冲击包括自然灾害、政策变化、技术进步等因素,会对经济产出和价格水平产生影响。

当发生供给冲击时,会导致经济产出和价格水平的波动。

例如,自然灾害会破坏生产设施,导致产出下降;技术进步会提高生产效率,促使产出增加。

这些供给冲击会引起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供给冲击理论认为,政府应当采取能够增强经济适应供给冲击的措施。

例如,在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可以提供财政支持和救助,帮助企业恢复生产;在技术进步时期,政府可以加大对新技术的支持与培训,促进经济的创新与发展。

总结:宏观经济学通过不同的理论解释了经济周期的起伏。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需求因素是经济周期起伏的主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

供给冲击理论认为供给因素是经济周期起伏的主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支持和培训等措施来调整经济。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世界
1987
1987
1988
1988
1989
1989
美国
英国
1990
1990
1991
1991
1992
1992
日本
意大利
1993
1993
1994
1994
1995
1995
德国
1996
1996
加拿大
1997
1997
1998
1998
法国
1999
1999
澳大利亚
2000
2000
2001
2001
英国
2002
2002
在二战之后,经济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特征: (1)战后总体上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衰退; (2)繁荣的时间延长了,而衰退的时间缩短了; (3)无论是繁荣还是衰退都没有以前那样严重, 因此,总体波动程度变小了; (4)各国之间的经济周期联系更为密切。
16 14 12 10
8 6 4 2 0 1978 1980 1982 1984 1986 1988 1990 1992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经济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繁荣阶段、衰退阶段、萧条阶段、复 苏阶段。两个大阶段:上升(扩张)阶段与下降(收缩)阶段。两个转折 点:顶峰和谷底。图4-1是—个典型的表示经济周期的曲线图。
图4-1 经济周期曲线及其阶段划分
(二)经济周期的类型
按照周期波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及发生时间的长短,将 经济周期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熊彼特认为每一个长周期包括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包括 三个短周期。其中短周期40个月,中周期9—10年,长周期50-60年, 并以创新为标志,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200年划分为三个长周 期。将上面几种经济周期类型简单归纳如下表4-1。

宏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

宏观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完整版)⼀、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1. GDP2.均衡产出3.资本积累的“黄⾦率⽔平”4.流动性偏好5.通货膨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在⼀个有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B. 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C. 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总出⼝;D.⼯资、地租、利息、利润和折旧。

2.下列项⽬中,()不是要素收⼊。

A.总统薪⽔;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献;D.银⾏存款者取得的利息。

3.⼀个家庭当其收⼊为零时,消费⽀出为2000元;⽽当其收⼊为6000时,其消费⽀出为6000元。

在图形上,消费和收⼊之间成⼀条直线,则其边际消费倾向为()。

A.2/3;B.3/4;C.4/5;D.1;4.假设消费者在T年(退休前)时预计退休后每年可得额外的退休⾦10 000元,根据⽣命周期假说,该消费者与原来相⽐较,将()。

A. 在退休前不改变,退休后每年增加10 000元消费;;B. 在退休前增加10 000元消费,退休后不再增加消费;C. 以T年起⾄⽣命结束每年增加消费10 000元;D. 将退休后可得到的退休⾦额均匀地⽤于增加T年以后的消费中。

5.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平状,这意味着().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幅度变动;B.利率变动很⼤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变动;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的影响;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6.投资往往是易变的,其主要原因之⼀是().A.投资在很⼤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家的预期;B.消费需求变化得反复⽆常以⾄于影响投资;C.政府开⽀代替投资,⽽政府开⽀波动剧烈;D.利率⽔平波动相当剧烈。

,净税收T=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IS曲线7.若消费函数为C=40+0.8Y d().A.右移10单位;B.左移10单位;C.右移40单位;D.左移40单位.8.中央银⾏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A.制定货币政策;B.为成员银⾏保存储备;C. 发⾏货币;D. 为政府赚钱9.利率和收⼊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LM曲线的左上⽅的区域中,则表⽰().A.投资⼩于储蓄,且货币需求⼩于货币供给;B.投资⼩于储蓄,且货币供给⼩于货币需求;C.投资⼤于储蓄,且货币需求⼩于货币供给;D.投资⼤于储蓄,且货币需求⼤于货币供给.10.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挤出效应().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利率,从⽽挤出了对利率敏感部门的私⼈⽀出;B.对私⼈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部门可⽀配收⼊和⽀出的下降;;C. 政府⽀出增加使利率提⾼,从⽽挤出了私⼈部门的⽀出;D.政府⽀出的下降导致消费⽀出的下降。

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解释

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解释

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和解释宏观经济波动是指经济总体水平在长期内发生的系统性变动,包括经济增长与衰退、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等。

这些波动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并介绍一些常见的经济学理论用以解释这些波动现象。

一、供求失衡供求失衡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商品和劳动市场上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之间存在失衡时,就会对经济产生波动。

例如,在一个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企业的产能过剩,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衰退。

相反,当需求大于供给时,经济可能会面临通货膨胀等问题。

供求失衡可能由于外部冲击、政策变化、市场失灵等原因引起。

二、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也是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等手段来影响经济运行。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税收和支出等手段来影响经济。

当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时,货币供应量过多可能导致通货膨胀,增加企业的债务负担,进而加剧经济波动。

相反,当货币政策过于紧缩时,货币供应量不足可能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抑制经济增长。

同样地,财政政策的松紧也会对经济波动产生直接影响。

三、外部冲击外部冲击是指来自国际市场、政治环境、自然灾害等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例如,全球经济衰退、国际贸易战争等因素都可能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此外,自然灾害如地震、洪灾等也可能引起宏观经济波动。

外部冲击通常是无法预测的,并且往往对经济产生较长期的影响。

四、技术进步与创新技术进步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导致某些行业的就业需求下降,从而引起经济结构调整。

同时,技术进步也可能通过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推动经济增长。

然而,在技术进步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可能给某些行业带来冲击,导致就业问题和产业结构的不平衡,进而引起宏观经济波动。

解释宏观经济波动的经济学理论主要包括凯恩斯主义、新古典经济学、供给学派等。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

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与政策分析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现象的发展规律。

它关注的是国家或地区的总体经济状况,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通货膨胀率、失业率等重要经济指标。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分析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1.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它关注经济长期的增长趋势和驱动因素。

主要有新古典增长理论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等多种理论模型。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资本积累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2. 商业周期理论商业周期理论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波动。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凯恩斯经济学理论,它认为经济活动受投资、消费和政府支出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引起周期性的波动。

此外,也有实物周期理论和新兴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等,用于解释经济周期的起伏。

3. 市场失灵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旨在分析市场无法实现有效资源配置的情况。

其中包括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垄断等因素。

此外,政府在市场失灵时,可以通过干预政策来修正市场失灵问题。

二、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 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调整开支和税收来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政策手段。

在经济增长疲弱时,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开支来刺激经济活动。

而在高通胀的情况下,政府通常会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来控制通胀。

2.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宏观经济状况的一种政策手段。

一般情况下,央行会通过调整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的稳定。

此外,央行还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

3. 外汇政策外汇政策是指国家采取的对外汇市场的政策和调控措施。

它涉及到汇率政策、外汇储备管理、跨境资本流动等方面。

外汇政策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往来具有重要影响。

4. 结构性政策结构性政策主要针对经济结构问题,目的是优化经济发展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

比如,政府可以制定产业政策来培育新兴产业,鼓励创新创业,提高经济增长潜力和质量。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引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

经济增长关注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长期内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总量的增长,而经济周期则强调经济波动和周期性的波动。

本文将介绍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

最早的经济增长理论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等经济学家,他们提出了劳动分工和生产要素积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家们提出了更多的理论来解释经济增长现象。

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推崇的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到生产要素的影响,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理论强调生产要素的效率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改善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提高生产力来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进行数学建模的结果。

该模型包括生产函数、储蓄和投资、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要素,用于分析经济增长的长期均衡状态和稳定增长路径。

新古典增长模型将经济增长归因于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供给侧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潮。

该理论认为通过改善供给条件,特别是降低生产要素的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供给侧经济学主张通过减税、放松管制和促进市场化改革等手段来提高供给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波动和周期性变化。

经济周期理论主要研究经济波动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

常见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

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传统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包括库兹涅茨循环理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和实际商业周期理论。

库兹涅茨循环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由自然资源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的,而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则强调经济波动是由投资、消费和货币政策的不稳定性引起的。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短期经济如何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众多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中,凯恩斯经济学派用总需求和总供给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成为主流的短期经济波动理论。

该理论系统的阐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从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如何形成,各种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总需求或者总供给来形成短期经济的均衡。

具体来说,可将该理论整理如下:一、经济周期的衡量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GDP)被认为是衡量总体经济状况的最概括的指标,它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GDP的增长变动,代表着经济的周期波动。

我们由GDP的核算课程中可以知道,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GDP=C+I+G+NX。

因此,GDP的增减变动,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增减变动,分析GDP变动的原因,就可以分别分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变动原因。

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失业率。

短期经济繁荣的时候,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就下降;反之,短期经济衰退时,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上升。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失业率和GDP存在着一种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

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为例子,通过计算失业率的变动和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之间的关系,得到一个函数:实际GDP的百分比变动=3%-2×失业率的变动该公式表明,对失业率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增长通常下降2%。

短期中,失业率和GDP的这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通过研究GDP的变动,可以大概掌握失业率的变动,这进一步说明GDP是衡量短期经济的最好指标。

因此,在短期中,我们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短期波动的指标。

在GDP核算中,我们知道GDP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在以后的分析中,GDP常以这两个名称出现。

二、短期经济的假设经济在短期和在长期是有差别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价格上。

宏观经济学假设,在长期,经济中的价格是具有弹性的,很灵活,能对供给或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

宏观经济学的周期性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周期性波动

宏观经济学的周期性波动宏观经济学是研究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学科,而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宏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周期性波动指的是经济活动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周期性的波动,表现为经济的繁荣和衰退。

这篇文章将重点探讨宏观经济学的周期性波动及其特征。

一、宏观经济波动的定义及背景宏观经济波动是指经济体系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起伏变动。

它体现了经济整体的增长和衰退,通常被划分为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包括扩张期、趋缓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宏观经济波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经济运行的规律,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二、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宏观经济波动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其中,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是最主要的两个因素。

需求冲击是指需求总量发生变化,如消费者信心下降导致消费减少、投资需求的增加等。

这些需求冲击将引起整个经济体系的需求波动,从而影响产出、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供给冲击则是指供给总量发生变化,如自然灾害、政策改变等。

这些供给冲击将导致物价、生产成本等发生变动,从而对经济产出和就业产生冲击。

除了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金融市场波动、政策调整以及国际影响等也会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

三、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特征宏观经济波动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周期特征:1. 频率不规则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长度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是不规则的,有时可能持续几年,有时可能仅持续几个月。

这种不规则性体现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波动不对称宏观经济波动的繁荣期常常比衰退期长,且衰退期的波动幅度通常更大。

这是因为经济在繁荣期积累了许多不可持续的因素,而衰退期则是对这些因素的修正和调整。

3. 阶段性波动宏观经济波动的周期可以被分为不同的阶段,包括扩张、趋缓、衰退和复苏。

这些阶段分别对应着经济的高点、转折点、低点和复苏点,展示了经济发展的起伏过程。

四、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宏观经济波动对经济体系和社会生活都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宏观经济波动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

大学课程《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课程《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课程《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主要概念:经济增长有保证增长率自然增长率资本-产出比资本深化资本宽化资本-劳动比或人均资本储蓄率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资本积累的“黄金法则”增长因素分析全要素生产率“70规则”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基钦周期朱各拉周期康德拉耶夫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储蓄过度理论投资过度理论创新周期理论纯货币理论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若储蓄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 )。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2、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若资本生产率提高,则合意经济增长率( )。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3、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若投资增长率小于合意增长率,则各年经济( )。

A.供大于求B.求大于供C.供求均衡D.不确定4、经济增长在图形上表现为( )A.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B.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生产可能性曲线外的某一点向曲线上移动D.生产可能性曲线上某一点沿向曲线移动5、实际增长率等于合意增长率小于自然增长率,表明经济(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6、实际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大于合意增长率,表明经济( )A.持续萧条B.持续过热C.均衡D.变化不确定7、如果实现了哈罗德的自然增长率,将使( )A.社会资源等到充分利用B.实现均衡增长C.实现充分就业下的均衡增长D.经济持续高涨8、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若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提高,则可知资本产出弹性( )A.提高B.下降C.不变D.不确定9、如果劳动力的年增长率为1.5%,劳动生产率的年增长率为3%,则自然增长率为( )A.1.5%B.3% C .4.5%D.无法确定10、下列第( )项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所包含的内容。

A.均衡的增长率取决于有效需求的大小B.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要使G=G w=G nC.通过调整收入分配,降低储蓄率,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D.从长期看,由于市场的作用,经济总会趋向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11、下列各项中( )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加。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高级宏观经济学)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高级宏观经济学)

另一方面,在现实中,大量的经济周期并没有 像大萧条和亚洲金融危机这么严重。从美国和 欧洲二战以后的历史来看,并没有出现引起经 济发生像1929-1933年大萧条时代那样的产 出减少的衰退。因此,我们有理由要问,是否 普通的经济周期出现的原因与引发像1929- 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原因是一样的。凯恩斯主 义的回答是一样的。 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则认为像经济大萧条这样 的现象显然与普通的经济周期不是一回事,它 只是特殊现象,通常的经济周期应该是一个有 效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冲击作出的最优反应的 27 外在表现。

在真实的世界里,实体经济当然每时每 刻都会受到大量的外生或内生的冲击与 扰动,但真正引起研究经济周期理论的 经济学家关注的波动却也不多,下面罗 列的是一些较受关注的冲击。
13
各种冲击的具体类型
技术冲击 真实世界的生产函数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像计算机、机器人等这些新技术会改变生产流 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有时候,其他非技 术因素也会影响到技术变化的表现,例如:生 产设备损坏了,或者失业率提高了,这些当然 会降低生产率。一句话,技术变化并不是平稳 发生的,而是经常以波动的面貌出现!
10
7、货币学派观点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经 济周期归因于货币和信贷的扩张和收缩。 该理论认为货币是影响总需求的最基本因素, 因此,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将引起总需求的变 化从而导致短期经济运行出现波动。

11
二\ 冲击和内在传导机制

尽管关于经济周期的理论有很多,但这些理论都有一 个共同的特征:都要探究引发经济波动背后的推动力。 总是因某种外生的或内生的冲击与扰动才导致宏观经 济出现非均衡状态,从而引发经济的波动。另外,大 多数理论都要建立一个能具有逻辑自恰性的放大初始 冲击的内在传导机制(internal propagation mechanism)。除非初始的冲击与扰动已经足够大了, 以至于通过它们自身就能解释经济的波动,否则,都 需要建构一个经济的内在传导机制,从而使我们能从 理论上阐释清楚经济是在如何受到一个初始的、短期 的、幅度小的冲击与扰动以后,经由这一内在传导机 制的放大而成为一个幅度大的、时间相对持久的经济12 波动。

《宏观经济学》笔记

《宏观经济学》笔记

第一篇:理解以下概念:(1)模型:用来解释经济中GDP,通货膨胀,失业等这些经济变量,如供求模型。

(2)内生变量:是一个模型要解释的变量。

内生变量在模型之内决定,并作为模型的产出。

(3)外生变量:是一个模型给出最为既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来自模型以外,并作为模型的投入。

(4)伸缩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5)粘性:出清模型研究工资与物价关系的名称。

(6)市场出清:物品的价格的迅速变动是供给量与需求量平衡。

即市场使供求平衡,叫市场出清。

P97页索洛模型表明,储蓄率是稳定状态资本存量的关键决定因素。

如果储蓄率高,经济就出现大量资本存量和高产出水平。

如果储蓄率低,经济就出现少量资本存量和低产出水平。

根据索洛模型,一国把大部分收入用于储蓄和投资,它将具有高稳定状态资本储量和高水平收入,费雪效应: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i=r+π卡甘模型:现在与未来货币如何影响物价水平,即如果实际货币余额需求量取决于持有货币的成本,那么物价水平就取决于现在货币供给和未来货币供给。

P187页公式A9(略)说明,信任对结束超速货币通胀是重要的NX=Y-(C+I+G) 即净出口=产出-国内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从贸易平衡出发时,减少国民储蓄的财政政策变动引起贸易赤字。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国内物品价格)/国外物品价格由此可以算出中国与美国的实际汇率是不一样的,但是可以知道现在美国物价相对来说是偏低的,肉类和中国差不多,蔬菜贵不少,其余的东西例如衣食住行中,衣服比中国便宜一些,吃饭比中国便宜,住的话贵一些,行的话自己开车便宜一些,但是遇到服务业的话,比中国贵不少,随便理发吃饭都要至少20刀,而在美国住就是住在一个大农场,20w刀,自己没车,打车那就贵了,要是自己有车,那就便宜,总的来说,美国的实际购买力比中国高5倍,现在要做的事情是,怎么样去提高自己的收入,不单单是靠工资,还要靠投资,这样才能挣到钱。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规律和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它广泛应用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经济增长的推动以及预测和评估整体经济的趋势。

本文将简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一、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总量观点:宏观经济学关注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总量变化,主要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总体水平,如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率、物价水平等。

2.均衡观点:宏观经济学认为,在整个经济体系中,存在一种均衡状态,即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经济运行稳定。

宏观经济学通过分析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探讨经济体系中各个市场的均衡状态。

3.周期观点:宏观经济学认识到经济运行具有周期性,即经济发展会出现周期性波动。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宏观经济学通过研究周期波动来解释经济活动的起伏变化。

4.政策观点:宏观经济学强调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宏观调控手段来影响经济发展,如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

通过调整政策,政府可以促使经济活动朝着稳定、高效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表示国内一段时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通过计算GDP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总体状况。

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指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程度。

通货膨胀具有一定的正面作用,但高通胀率会导致货币贬值和购买力下降,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不利影响。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中没有工作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

失业率高意味着经济活动不活跃,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影响。

4.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是指经济体系中流通的货币数量。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影响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等方面。

5.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GDP)实际增长的速度。

经济增长率是评估经济发展水平和比较各国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

2.1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理论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理论包括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的起因、作用机理与机制、作用周期性、作用形式、影响范围、治理措施等多个方面。

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2.1.1外生论外生论强调经济体系外因素的变化导致经济系统要素发生相应变化,经济体制外生因素,如天体运行、气候变化、政治选举等的周期性,导致经济运行的周期性质。

外生论包括三种理论学说。

一是由英国的经济学家W·S 杰文斯主张的太阳黑子周期理论。

他经过观察与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的周期与太阳黑子的周期很吻合,从而认为太阳黑子的周期影响地球气候的变化,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和经济周期。

作为最早的经济周期理论,它对现代经济周期理论的研究有比较大的影响,也因此有的学者把外生因素造成的经济波动认为是“太阳黑子”因素型经济波动1。

二是诺德豪斯(Nordhaus 1975)主张的政治周期说。

他建立了政府行为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的机会主义模型。

模型假设行为人包括政治党派和投票人两类人,他们的目标不一样。

政治党派力图使再次当选的预期值最大化,它利用短期内稳定的菲利普斯曲线作为其制定政策的基础,其政策的制定属于典型的机会主义行为。

而全部投票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希望通过投票使其效用最大化,其效用函数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假设投票人不知道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菲利普斯关系,投票人只根据其达到预期与否来评估执政党的政治能力,即治理失业与通货膨胀的能力2。

这种特殊的经济周期形成机制被很多党派与组织所利用,因此为理性的选民所不齿。

同时这个理论也受到理性预期学派的攻击,因为理性预期学派的学者认为所有公开的或者精确预期的政策干预都会失败,政府不会这样来影响经济,即使它打算这样做(Michael P·Niemira 1994)。

三是农业周期理论3。

农业在GDP中占有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会对经济波1. Michael P·Niemira , Philip A·Klein著,邱东等译,《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1998,P52;2胡永刚,《当代西方经济周期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03,P244;3. Michael P·Niemira , Philip A·Klein著,邱东等译,《金融与经济周期预测》,中国统计出版社(北京),动造成很大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及其类型 第二节 主要经济周期理论
第十章 经济周期理论
第一节 经济周期及其类型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
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业企业形式组织其经济 活动的国家中,其总体经济活动运行中所出现的一 种波动,一个周期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几乎同时发生 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和与下 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所相连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变 化反复出现,但并不是定时的;所持续时间在1年以 上到10年或20年不等,它们不能再分为具有相同特 征的更短的含义经济周期是在主要以工商业企业形式组织其经济活动的国家中其总体经济活动运行中所出现的一种波动一个周期包含许多经济领域几乎同时发生的扩张随之而来的同样普遍的衰退收缩和与下一个周期的扩张阶段所相连的复苏所组成这种变化反复出现但并不是定时的
第十章 经济周期
本章小结:
3. 乘数与加速数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周期。乘数与加 速数模型主要在于说明经济周期是经济本身的一种内 在调节机制,这种理论是基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是投资、消费和国民收入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 结果。
4.货币主义认为,货币是影响经济波动的最重要的因 素,货币量不仅决定着产量与价格水平,而且其变动 是形成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货币主义者就是以此 来分析经济周期,并认为经济的波动是由货币量的变 动所引起的。
第二节 主要经济周期理论
一、熊彼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周期理论 (二)创新与经济周期的形成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实际上包括繁荣、 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只包括繁荣和衰退两个 阶段的纯模式并不能解释真正的经济周期波动。对此, 熊彼特进一步地认为,纯模式只是创新引起的第一次 浪潮,必须再引入第二次浪潮才能解释四个阶段的经 济周期波动。
目 • 第一章 导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内生经济周期理论:用经济体系以内的 因素来解释经济周期。这些因素本身受 经济的影响,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因此, 经济周期是各种经济因素作用之下的自 发运动过程。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乘数-加速 数模型
• 非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货币主义 的经济周期理论、理性预期学派的均衡 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消费不足理论:解释萧条和衰退的原因, 认为衰退的原因在于收入中用于储蓄的 部分过多,而消费不足。这又是由于分 配不均造成的。
• 投资过度理论:投资的波动导致经济周 期性变化。
• 货币信用论:将经济周期看作是一种货 币现象。银行货币和信用扩张导致利率 下降,投资增加,走向繁荣;银行货币 和信用紧缩宏导观经致济学利经济率周上期理升论 ,投资减少,
• 第1、4种情况不属于周期性波动,第5种 情况是固定振幅,不具有代表性,与实 际不符。
• 根据收敛式波动,周期有消失的趋势。 根据爆发式波动,经济会大起大落.怎样用 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运动?
宏观经济学经济周期理论
• 收敛式波动,周期有消失的趋势。解决 方法:很多干扰频繁发生且间隔不定。
• 把连续不断的外部随机冲击加到收敛型 的收入运动上去,形成周期波动。
• 萨缪尔森将经济周期分为5种情况: • (1)实际国民收入由某一稳定值按照逐渐
减少的比率上升或下降到另一个稳定值; • (2)实际国民收入按照递减的幅度波动,
直到另一个稳定值; • (3)实际国民收入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大,
不再出现稳定于某一水平的情况; • (4)实际国民收入按一递增比率上升或
下降; • (5)实际国宏观民经济收学经入济周按期一理论固定振幅波动。

现代货币主义、供给、理性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主张

现代货币主义、供给、理性学派的主要理论和政策主张
1)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 用。2)政府的作用只是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 使人们充分了解的良好环境。
“温和的供给学派”的理论观点:反对凯恩斯主义的政策; 反对福利政策;强调增加储蓄、提高供给;赞成较少政府对
1)周期性经济波动理论。理解个人决策问题是理解经济周期 行为的出发点。2)理论预期学派的实际经济周期性理论。技 术进步值提高,使投资和收入也相应的增加
政策主张
经济政策主张:①“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把控制货币供 应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把货币供应量的 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预计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② “收入指数化”方案:认为应该将工资、政府债券收益和其 他收入同生活费用紧密联系起来,并根据物价指数的变化而 调整。 ③实行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维持国际贸易 和国际收支的均衡,减轻国际收支失衡对国内经济的不利影 响。
“激进的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有:(1)大幅度地和持续 地削减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以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并 增强储蓄和投资的引诱力。(2)采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紧缩的货币政策,使 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和长期的经济增长潜力相适应,从而恢复 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3)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特别 是要改变国家干预的方向和内容,主张更多地通过减税实行 “供给管理”,更多地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动调节经济。(4)缩 小政府开支,大规模缩减福利开支,提高私人投资的能力。 上述这些政策主张中,减税是最重要的经济政策。 “温和的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主要有:(1)减少不必要的 开支 (2)改革税收体制 (3)采取有节制并可预期的货币 供给政策 (4)废除束缚生产的制度 (5)有选择的适度的 减税
“激进的供给学派”——税收、收益和“拉弗曲线”:为了 说明税率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以及减税在刺激经济增长中的作 用,“激进的供给学派”的理论家拉弗提出了著名的“拉弗 曲线”。 阿瑟·拉弗和其他“激进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还从理论 上考察了税率与劳动供求以及与资本形成之间的关系,建立 了所谓的劳动、资本“楔子”模型,试图说明改变税率对于 劳动需求函数和资本形成的影响。“激进的供给学派”的劳 动、资本“楔子”模型旨在从理论上论证减税同劳动、资本 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证实减税具有增加劳动就 业、鼓励资本供给、增强听众引诱力的积极效应,从而为他 们的经济政策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七)

《宏观经济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价格决定理论;B、工资决定理论;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4、实际GDP等于()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A、折旧;B、原材料支出;C、直接税;D、间接税。

7、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A、价格水平下降;B、收入增加;C、储蓄增加;D利率提高。

8、消费函数的斜率取决于()A、边际消费倾向;B、与可支配收入无关的消费总量;C、平均消费倾向;D、由于收入变化而引起的投资的总量。

10、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A、边际消费倾向为0.6;B、边际消费倾向为0.4;C、边际储蓄倾向为0.3;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11、假定某国经济目前的均衡收入为5500亿元,如果政府要把收入提高到6000亿元,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0.9的条件下,应增加政府支出()亿元。

A、10;B、30;C、50;D、500。

12、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GN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

13、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的征收将会使()。

A、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增大;B、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都变小;C、支出乘数增大,税收乘数变小;D、支出乘数变小,税收乘数增大。

14、政府在预算平衡条件下增加支出会使总产出()。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确定。

15、IS曲线向右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斯福新政后,经济开始好转,经过长达50个月 的扩张。 从1937年5月开始,经济经历了第二次紧缩,持 续了13个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结束了经济大萧条, 战后美国经济持续不断地扩张。



4
案例分析:美国的经济周期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成功地提高了 油价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被称之为美国经济的“长期繁荣” 时代。
波谷
1933.3 1938.6 1945.1 1949.1 1954.5 1958.4 1961.2 1970.11 1975.3 1980.7 1982.11 1991.3 2001.11
表15-1 美国的经济周期 持续时间(月) 收缩 扩张 周期 前期波谷到本 前期波谷到 前期波峰到 波峰到波谷 期波峰 本期波谷 本期波峰 43 13 50 63 93 8 80 88 93 11 37 48 45 10 45 55 56 8 39 47 49 10 24 34 32 11 106 117 116 16 36 52 47 6 58 64 74 16 12 28 18 8 92 100 108 8 120 128 128 73 81 资料来源:NBER, /cycles. 6
15
15.2 传统经济学有关经济周期的论述

两个多世纪以来,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周期产生的原 因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分界点,在此之前的经济周 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之上:一是根据经济周 期的历史资料对其进行分类,二是提出各种经济周 期的理论。
16
早期经济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分类
图15-2 国内生产总值的周期性行为
10
不同经济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表现

劳动力市场对经济周期也非常敏感。
另外一个关键的宏观经济变量是通货膨胀,它也 是顺周期的,只不过存在一定的时滞。
11
不同经济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表现
图15-3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周期性变化
12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消失了吗?
15 经济周期性波动理论
1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传统经济学有关经济周期的论述 现代经济学理论对经济周期的解释
2
15.1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总 体 经 济 活 动 峰 峰
张 扩
紧 缩

谷 萧条 衰退 时间
图15-1 经济周期图
3
案例分析:美国的经济周期

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最严 重的一次经济紧缩,持续了43个月。
17
早期经济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分类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1925年由前苏联经济学家 康德拉季耶夫提出,认为经济中存在着一个长达 50至60年的经济周期,这就是长周期。 库兹涅茨周期——1930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 茨提出了一种与房屋建筑业相关的经济周期,这 种周期长度在15至25年之间,平均长度为20年左 右。这也是一种长周期,又被称为建筑业周期。
19
传统经济学有关经济周期原因的理论



纯货币理论 创新理论 消费不足理论 投资过度理论 心理周期理论 太阳黑子理论
2001年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次温和的衰退,然后又 缓慢扩张了73个月。


5
案例分析:美国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参照日期
波峰
1929.8 1937.5 1945.2 1948.11 1953.7 1957.8 1960.4 1969.12 1973.11 1980.1 1981.7 1990.7 2001.3 2007.12
8
不同经济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表现

总产出水平是经济活动的一个基本指标,它是一 个顺周期的同步变量。
不同的部门对经济波动的敏感度并不相同,生产 耐用品的部门对经济周期的反应比较强烈。 从支出的角度来看,人们在经济衰退的时候不会 大幅度地改变一些短期的消费和服务。
9
不同经济变量在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的表现
18
早期经济学者对经济周期的分类

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 认为经济中存在着长、中、短三种不同类型的周 期,每个长周期的长度约为48至60年,其中包含 了六个中周期;每个中周期的长度为9至10年,其 中包含了三个短周期;短周期约为40个月,三个 短周期构成一个中周期,十八个短周期构成一个 长周期。


朱格拉周期——1860年由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提 出,他对比较长的工业经济周期进行了研究,确 定了经济中平均每一个周期为9至10年,这就是中 周期。 基钦周期——1923年由英国经济学家基钦提出, 他认为认为经济周期实际上有主要周期和次要周 期两种。主要周期即朱格拉周期,次要周期为3至 4年一次的短周期。
经济变量的分类:变动方向与出现时间

根据宏观经济变量相对于总体经济活动的变动方 向,各种经济变量可被分为顺周期性、逆周期性 和无周期性三种。 根据变动的发生时间,可以把宏观经济变量分为 前导变量、同步变量和滞后变量 。

7
案例分析:美国经济咨询委员会划分的 指标体系
表15-2 美国经济景气指标体系 前导指标 同步指标 滞后指标 制造业平均每周工作时数 非农业就业人口数量 失业平均持续期 平均每周对失业保险的初 个人收入减去 制造业和贸易的存货销售比 次申请 转移支付 制造业中消费品和原材料 制造业中单位产出的劳动成 工业生产指标 的新订货 本 供应商配送扩散指数 制造业及零售业销售额 银行平均最低贷款利率 非军用资本品的制造业新 工商业贷款 订单 消费者分期还款信贷与个人 新的私人建房建筑许可 收入之比 股票价格指数 服务业消费者价格指数 货币供给量(M2) 10年长期国库券与联邦 基金利率之间的利率差 消费者预期指标 资料来源:The Conference Board, BCI-Handbook.

许多经济学家都相信,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经济 的周期性波动开始趋于平缓。
13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消失了吗?
图15-4 美国1919年以来产出的周期性波动
14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消失了吗?

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否真的消失了呢? 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 发都说明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从来就没有消失过, 只是我们对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