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
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为了提高新患者的病情评估工作的标准化程度和准确性,制定和实施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关于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的具体介绍。
一、制度概述1. 目的:确保新患者的病情评估工作能够科学、规范地进行,为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病情信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所有接收新患者的科室或病区。
3. 责任和权限:医院设立病情评估管理委员会,负责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的制定、宣传和监督实施。
各科室负责具体的病情评估工作,明确责任人和操作人员。
4. 相关法规和标准:病情评估工作需符合相关的医疗法规和标准,如医院管理制度、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等。
二、操作规范1. 评估对象:新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病情评估,包括体格检查、病史采集、病情评估工具的使用等。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评估工具: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护人员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如疼痛评估量表、患者功能评估表等。
评估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3. 评估内容:病情评估应全面、系统地收集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的主诉、疾病史、过敏史、家族史等。
同时,还应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其皮肤黏膜的情况、听诊和触诊等。
4. 评估记录: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病情评估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历、评估工具的结果、医嘱等,并将其报告给主治医生。
5. 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判断: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医护人员应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患者的病情等级,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
6. 评估结果的反馈和沟通:医护人员应将病情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评估结果和治疗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三、程序流程1. 接诊和登记:患者入院后,接待员应及时接诊,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并登记相关信息。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一、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2.评估工具和方法:确定患者病情评估的常用工具和方法,如疼痛评估量表、意识状态评分等,使评估结果客观可比较。
3.评估人员的培训和质控:对参与患者病情评估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能够正确操作评估工具和方法,并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评估。
4.评估记录和报告的存档:规定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如实、准确地记录,并建立相应的存档系统,以备查阅和评估效果分析之用。
二、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1.评估前的准备工作:评估前要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内容和评估工具,并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评估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2.评估的方法和顺序:按照规定的评估指标和标准,采用逐项、系统的方法进行评估,严格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评估的环境和时间:评估应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避免干扰因素影响评估结果。
评估的时间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灵活安排,尽量避免落下重要的评估时间点。
4.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评估结果要如实、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和相关部门,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三、患者病情评估的操作程序为了保证患者病情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操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骤:1.工作安排和分工:明确评估工作的负责人和执行人,确保评估工作的有序进行。
2.评估前的准备:患者入院后,由第一责任护士等专人对患者进行初步病情评估,并配置相应的评估工具和材料。
3.评估的执行:按照规定的评估指标和标准,由执行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评估结果由执行人员如实、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和相关部门。
5.评估结果的应用和分析:评估结果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进行合理的应用和分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6.评估后的跟踪和监测:对患者进行定期的病情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改进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的精确性和科学性,制定的管理规范和程序。
下面将为您介绍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的操作规范与程序。
一、操作规范1.严格依据医疗机构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执行患者病情评估。
2.评估前应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询问和沟通,了解患者的主观感受和病情变化。
3.在评估过程中,应使用系统和标准的评估工具,如病程记录、评分表、量表等。
4.评估时应留意患者的隐私和敬重患者的意愿,爱护患者的个人隐私。
5.评估结果应准时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按要求上报医疗管理部门。
6.对于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应准时向医疗团队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确保信息的精确传递。
二、程序1.提出疑似病情: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发觉患者消灭疑似的病情变化时应准时提出,包括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生命体征的特别等等。
2.面诊评估: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面诊评估,包括询问患者疾病的进展过程、病症的具体状况等等。
3.试验室检查: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护人员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试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等。
4.影像学检查: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护人员可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MRI等等。
5.专科评估:依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医护人员可将患者转诊到相应的专科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治疗。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综合评估:依据患者的面诊评估、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专科评估的结果,医护人员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7.病情记录:医护人员应将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并按要求上报医疗管理部门。
8.沟通沟通:医护人员依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与医疗团队和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沟通,确保信息传递的精确性。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的操作规范与程序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使医护人员在评估患者病情时更加科学和规范,提高评估的精确性和精确性,有助于早期发觉和干预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保障患者的平安和提高护理质量所建立的一套管理制度。
下面是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一、操作规范1.制定清楚明确的标准和流程:医疗机构应制定患者病情评估的标准和流程,确保每一位护士都能依据统一的标准和流程进行病情评估。
2.技术操作规范:护士在进行患者病情评估时,应使用科学规范的操作方法,精确地收集患者的病情数据。
3.保密和隐私规范:在进行患者病情评估时,护士应严格遵守保密和隐私规范,确保患者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4.专业学问和技能要求:护士在进行患者病情评估时,应具备相关的专业学问和技能,能够正确推断患者的病情并供应相应的护理。
5.操作记录和数据保存:护士在进行患者病情评估时,应准时精确地记录相关的数据,并妥当保存,以便后续的护理工作参考。
二、程序1.患者接诊:当患者到达医疗机构时,护士应依据患者的主诉和病情表现,准时进行初步的病情评估。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病情采集:护士应依据病情评估的标准和流程,利用各种专业仪器和工具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采集。
3.病情分析:护士应依据患者的病情数据,进行病情分析,推断患者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
4.护理方案制定:依据病情分析的结果,护士应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包括目标、措施和预期效果等。
5.护理措施实施:护士应依据护理方案,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准时观看患者的反应和变化状况。
6.病情评估和记录:护士应在实施护理措施后,准时进行病情评估,并精确记录相关的数据和观看结果。
7.评估结果分析和调整:护士应依据病情评估的结果,分析护理效果并准时调整护理方案,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效果。
8.交接班和协作沟通:护士应在交接班时,将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和相关信息准时精确地交接给接班护士,并与其他护士和医生进行有效的协作沟通。
总结: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的操作规范和程序对于提高护理质量和保障患者的平安至关重要。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在患者病情评估管理中,我们得把每个环节都搞清楚,确保病人能得到最好的照顾。
这可不是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复杂的任务,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协调和配合。
一、评估的重要性1.1 患者的主观感受首先,病人的主观感受不能被忽视。
他们常常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病痛。
这时候,医生的倾听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有些人会说:“我感觉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
”这就是他们对病痛的直观表达。
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话,进行深入的沟通,才能更好地理解病情。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抓住问题的核心。
1.2 体征与症状的结合其次,医生需要结合临床体征与患者描述的症状进行综合评估。
光有症状可不行,得有数据支持。
比如,量血压、做心电图,这些都能帮助我们确认病情到底如何。
通过这些客观的指标,医生能更好地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这可真是“无形中”的一把尺,能精准测量病情。
二、评估流程的规范化2.1 标准化的流程接下来,得谈谈评估流程。
一个规范的流程,犹如一条清晰的河流,能让我们顺利航行。
每一步都要有章可循。
从接待病人开始,到初步评估,再到进一步的检查,整个流程得有条不紊。
每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特别是在信息记录方面,准确无误是关键。
否则,前面辛辛苦苦的工作都可能因为一个小错误而前功尽弃。
2.2 定期培训与考核此外,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也不能少。
医生和护士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医学是个不断进步的领域,今天的新发现,明天就可能成为常识。
通过培训,大家能提高专业技能,也能增加团队协作的默契。
这样,面对患者时,我们才能更加从容不迫。
2.3 反馈机制的建立最后,反馈机制的建立至关重要。
评估结果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我们得让患者参与其中,听听他们的意见。
建立一个良好的反馈渠道,能帮助我们发现潜在问题,及时调整评估标准。
比如,患者可能会觉得某个环节太复杂,或者某种检查太痛苦。
这些反馈能让我们不断改进。
三、患者管理的后续跟进3.1 持续的关怀评估之后,跟进工作同样重要。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教学提纲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一、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对患者进行评估是科室医师、护师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监控环节,为制定诊疗方案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
三、患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四、执行评估工作的医护人员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护士。
五、患者评估的内容见《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注意患者隐私保护,病人评估记录文件进入住院病历。
六、住院医生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对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评估。
七、上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和个体需求,决定再评估的频率:对重危、抢救患者、诊断/治疗计划改变、出现药物/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是否能转院或出院,随时进行评估;对病情稳定的慢性患者至少4-5天进行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一、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实施。
二、科室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三、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四、科室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五、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
重点加强急危重患者的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
六、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制度背景和目的患者病情评估是医院评估患者疾病病情严重程度和危险程度的重要工作,对于提供精准的医疗服务和合理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质量,制定和实施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患者病情评估的操作流程,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评估员的资质和培训评估员必须具备医学相关专业背景或相关职业资质,通过资格认证并取得相应证书。
评估员需要定期参加病例讨论会、学术讲座等培训活动,增加专业知识、提高评估能力,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
3.评估流程(1)接收任务:当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进行评估时,将任务委托给评估员。
评估员要及时接收任务,并记录相关信息。
(2)收集信息:评估员在接受任务后,需要尽快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等相关信息。
评估员还需要收集患者的检验报告、影像学资料等辅助资料。
(3)评估数据分析:评估员完成信息收集后,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评估员需要准确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病情变化、痛苦程度、活动能力等重要指标,并与患者沟通确认。
评估员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风险评估,判断患者危险程度。
(4)评估结果汇报:评估员要及时将评估结果书面报告给医护人员,包括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危险程度评估结果以及相关建议。
同时,评估员需要将评估结果纳入患者医疗记录,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及时查阅。
(5)后续跟踪:评估员根据评估结果,需定期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了解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评估员还可以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方案。
4.风险管理评估员在进行病情评估时,需要注意风险管理,确保安全性和正确性。
评估员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纪律,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患者权益的保护。
评估员还需要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评估错误和过失,以免给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不良影响。
5.评估结果的使用和管理评估结果应作为医疗决策的参考依据,医护人员应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医疗方案。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一、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确保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患者的病情变化,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水平。
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护理部门。
3.管理要求:(1)建立完善的病情评估制度,明确评估的内容、方法和频次。
(2)护士应按照规定的评估内容和方法,对每位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并记录在病历中。
(3)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医生和其他相关人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对于病情变化较大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和观察,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5)护士应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病情评估能力,不断完善评估方法和技巧。
二、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1.评估内容:(1)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2)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程度、部位、性质、持续时间等。
(3)意识状态:包括清醒度、反应能力等。
(4)营养状况:包括体重、饮食情况、营养摄入量等。
(5)排泄情况:包括大小便情况、排便次数、便质等。
(6)皮肤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湿度、有无损伤等。
(7)其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2.评估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姿势、呼吸、皮肤颜色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2)询问法:通过询问患者或家属来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疼痛程度、排便情况、饮食情况等。
(3)测量法:通过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等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3.评估频次:(1)重症患者:每小时或每两小时进行一次评估。
(2)普通患者:每班次或每天进行一次评估。
4.评估记录:(1)评估结果应及时记录在病历中,并注明评估时间和评估者的姓名。
(2)对于病情变化较大或需要特殊处理的患者,应在病历中注明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三、患者病情评估程序1.准备工作:取出病历、评估表格、测量仪器等。
2.确认患者身份: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床位号等信息。
3.评估生命体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在评估表格中。
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一、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得现状与诊疗服务得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得诊疗方案提供依据与支持。
二、对患者进行评估就是科室医师、护师得职责,就是重要得质量管理监控环节,为制定诊疗方案与会诊、讨论提供支持。
三、患者评估就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患者得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得诊疗活动。
四、执行评估工作得医护人员具备在本院注册得执业医师与护士。
五、患者评估得内容见《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注意患者隐私保护,病人评估记录文件进入住院病历。
六、住院医生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对新入院患者得首次评估。
七、上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与个体需求,决定再评估得频率:对重危、抢救患者、诊断/治疗计划改变、出现药物/输血不良反应、患者就是否能转院或出院,随时进行评估;对病情稳定得慢性患者至少4-5天进行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得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得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得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得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一、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得职业医师与护士实施。
二、科室制定患者评估得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三、患者评估得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得诊疗活动。
四、科室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与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五、医师对接诊得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
重点加强急危重患者得病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得评估、出院前评估。
六、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得病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得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得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一、引言患者病情评估是医院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是医生判断患者病情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方案的关键步骤。
为了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医院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二、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在医院的临床管理体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制定评估政策:明确评估的目标与原则,明确评估所涉及的医疗岗位和责任,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2. 确定评估流程:明确评估的流程和步骤,制定书面评估表格,并明确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方式。
3. 制定评估时间要求:根据不同疾病和患者的情况,明确评估的时间要求,确保评估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 规范评估机构设置:确定评估的专门机构或评估组织,明确其职责和权限,并确保评估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5. 整合评估信息:建立评估信息的统一存储和共享机制,确保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为了保证患者病情评估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医院需要制定相关的操作规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评估前的准备工作:评估前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各类检验结果等,以便进行全面的评估。
2. 评估指标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和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以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患者的病情。
3. 评估方法的选择:根据不同的疾病和患者的情况,选择相应的评估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体格检查等。
4. 评估结果的记录:评估过程中要详细记录评估的结果,包括评估指标的数值、评估结论等,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医生和患者。
5. 评估结果的报告:评估结果需要根据医生和患者的需求进行适当的报告,同时需要确保评估结果的保密性和隐私性。
四、患者病情评估程序为了规范患者病情评估的操作流程,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程序,明确评估的具体步骤和责任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评估发起: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发起评估申请,并明确评估的目的和要求。
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1]
患者病情评估管造造度之阳早格格创做(附:住院病人危害评估表)一、通过对付患者评估周到掌控患者基础的现状战诊疗服务的需要,为造定相宜于患者的诊疗规划提供依据战支援.二、对付患者举止评估是科室医师、护师的工做,是要害的品量管造监控关节,为造定诊疗规划战会诊、计划提供支援.三、患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查看、对付患者的死理、社会、经济情景、病情宽沉程度、齐身情景支援本领等搞出概括评估,用于指挥对付患者的诊疗活动.四、真止评估处事的医护人员具备正在本院备案的执业医师战护士.五、患者评估的真量睹《住院病人危害评估表》,注意患者隐公呵护,病人评估记录文献加进住院病历.六、住院医死必须正在8小时内完毕对付新进院患者的尾次评估.七、上级医死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战个体需要,决断再评估的频次:对付沉危、抢救患者、诊疗/治疗计划改变、出现药物/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是可能转院大概出院,随时举止评估;对付病情宁静的缓性患者起码4-5天举止评估.患者病情评估支配典型取步调为了包管调理品量,包管患者死命仄安,使患者从进院启初便不妨得到客瞅,科教的评估,医死不妨搞出仔细科教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更的时间不妨即时安排建改治疗要领,使患者得到科教灵验的治疗,根据卫死部、卫死厅有闭文献粗神央供,分离尔院本量情况,造定患者评估管造造度.一、粗确确定对付患者举止评估处事由备案的工做医师战护士真施.二、科室造定患者评估的名目、沉面范畴、评估尺度取真量、时限央供、记录文献要领、评估支配典型取步调.三、患者评估的截止需要记录正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挥对付患者的诊疗活动.四、科室定期真施查看、考核、评介战禁锢患者评估处事,对付考核截止定期分解,即时反馈,降真整理,包管调理品量.五、医师对付接诊的每位患者皆应举止病情评估.沉面加强慢危沉患者的病情评估、危沉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六、医师对付门诊病人举止评估时要庄重掌握住院尺度,庄重依照患者的病情动做造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宽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举止门诊瞅察治疗.假若门诊医死决断需要住院的患者中断进院治疗,医死必须搞好需要的知情告知,仔细告知患者大概里临的危害,并签署患者的名字.七、病人进院后,主管医师应付于病人周到情况举止评估,包罗病情沉沉、慢缓、营养情景等搞出粗确的评估,搞出粗确的诊疗,参照徐病诊治尺度,造定出经济、合理、灵验的治疗规划并告知患者大概者其委派人.八、对付病人正在进院后爆收的特殊情况的,应即时进取级医死请示评估.病人正在进院经评估后,本院不克不迭治疗大概治疗效验不克不迭肯定的,应即时取家属相通,商谈正在本院大概者转院治疗,并搞好需要的知情告知.九、对付需特殊治疗大概特殊查看的病人,查看前举止危害、推断,央供主管医师应付于病人依照相闭危害评估真量逐项评估,病程记录中给予记录,即时安排诊疗规划.十、对付于慢危沉症患者真止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更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二种形式.即时调建理疗规划.十一、临床医死除了对付患者的病情举止粗确科教的评估,还该当对付患者的情绪情景做出粗确客瞅的评估,周到衡量患者的情绪情景,对付有大概需要做情绪领导的患者举止需要的备案并做记录,赋予需要的情绪支援.十二、所有的评估截止应告知患者大概其病情委派人,病人不克不迭晓得大概无法晓得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派的家属大概其曲系亲属.所有告知的真量必须另坐博页仔细记录,并由患者自己大概受委派的家属大概其曲系亲属签名.患者所有评估的截止必须记录正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挥对付患者的诊疗活动,共时动做需要的执法依据.附:住院病人危害评估表科室床号住院号病人病情评估过程主管医师正在患者进院后8小时内对搞出粗确诊疗造定治疗规划并记进病程住院功夫根据病情变更随时评估主管医师将评估截止告知患者并签名患者病情评估管造造度训练时间:2012年1月6日天面:医死办公室主持人:弛谦介进人:陈华主治医师下秋桃主治医师杜林燕主治医师王沛君住院医师靳秋燕住院医师训练真量:为了包管调理品量,包管患者死命仄安,使患者从进院启初便不妨得到客瞅,科教的评估,医死不妨搞出仔细科教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更的时间不妨即时安排建改治疗要领,使患者得到科教灵验的治疗,根据卫死部、卫死厅有闭文献粗神央供,分离尔院本量情况,造定患者评估管造造度.一、粗确确定对付患者举止评估处事由备案的工做医师战护士真施.二、科室造定患者评估的名目、沉面范畴、评估尺度取真量、时限央供、记录文献要领、评估支配典型取步调.三、患者评估的截止需要记录正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挥对付患者的诊疗活动.四、科室定期真施查看、考核、评介战禁锢患者评估处事,对付考核截止定期分解,即时反馈,降真整理,包管调理品量.五、医师对付接诊的每位患者皆应举止病情评估.沉面加强慢危沉患者的病情评估、危沉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六、医师对付门诊病人举止评估时要庄重掌握住院尺度,庄重依照患者的病情动做造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宽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举止门诊瞅察治疗.假若门诊医死决断需要住院的患者中断进院治疗,医死必须搞好需要的知情告知,仔细告知患者大概里临的危害,并签署患者的名字.七、病人进院后,主管医师应付于病人周到情况举止评估,包罗病情沉沉、慢缓、营养情景等搞出粗确的评估,搞出粗确的诊疗,参照徐病诊治尺度,造定出经济、合理、灵验的治疗规划并告知患者大概者其委派人.八、对付病人正在进院后爆收的特殊情况的,应即时进取级医死请示评估.病人正在进院经评估后,本院不克不迭治疗大概治疗效验不克不迭肯定的,应即时取家属相通,商谈正在本院大概者转院治疗,并搞好需要的知情告知.九、对付需特殊治疗大概特殊查看的病人,查看前举止危害、推断,央供主管医师应付于病人依照相闭危害评估真量逐项评估,病程记录中给予记录,即时安排诊疗规划.十、对付于慢危沉症患者真止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更采取定期评估、随机评估二种形式.即时调建理疗规划.十一、临床医死除了对付患者的病情举止粗确科教的评估,还该当对付患者的情绪情景做出粗确客瞅的评估,周到衡量患者的情绪情景,对付有大概需要做情绪领导的患者举止需要的备案并做记录,赋予需要的情绪支援.十二、所有的评估截止应告知患者大概其病情委派人,病人不克不迭晓得大概无法晓得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派的家属大概其曲系亲属.所有告知的真量必须另坐博页仔细记录,并由患者自己大概受委派的家属大概其曲系亲属签名.患者所有评估的截止必须记录正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挥对付患者的诊疗活动,共时动做需要的执法依据.。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一、患者病情评估制度1.病情评估目标2.病情评估的主体病情评估的主体是医护人员,包括主治医师、护士和其他与患者密切相关的医疗工作人员。
3.病情评估内容4.病情评估频率根据患者疾病的复杂性和紧急程度,病情评估的频率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对于危重病患者,一般需要每隔四小时进行一次病情评估;对于一般患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每隔六小时或十二小时进行一次病情评估。
5.病情评估记录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地将患者病情评估的内容记录在病历上,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书面报告。
病情评估记录应保证规范、全面、可追溯,并且应有签名和日期。
二、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1.病情评估前的准备工作医护人员在进行病情评估前,应首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病史、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评估工具和设备,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
2.病情评估的方法和步骤(1)观察法: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体位、姿势、肢体活动、呼吸特征等方面的变化,进行初步病情评估。
(2)询问法:通过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的症状、疼痛程度、过去病史、既往经验等,进一步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
(3)身体检查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心肺听诊、腹部触诊、四肢活动度检查等,收集更多的客观病情数据。
3.病情评估结果的判定和分析医护人员在完成病情评估后,应准确地分析评估结果,判断患者的病情轻重程度和病情变化趋势,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护理措施。
4.病情评估结果的传达和沟通医护人员应提供评估结果的准确传达和有效沟通,确保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患者和家属,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和协调。
三、患者病情评估程序1.开展病情评估前,医护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查阅患者的病历、了解医嘱和护理计划等。
2.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病情评估方法和工具。
3.进行病情评估时,应保证评估环境的安静和隐私,并确保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病患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程序
病患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程序
目标
本文档旨在规范病患病情评估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程序,
以提高医院和医务人员对患者的评估能力和准确性,为患者提供更
好的医疗服务。
管理制度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病患病情评估制度,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
的职责和权限。
2. 医务人员应定期接受病情评估培训,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
保证评估准确性。
3. 医院应建立病患病情评估的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评估
结果的完整和可追溯性。
操作规范
1. 病患病情评估应提前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尊重患者的隐私和
个人权益。
2. 医务人员应全面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症状和体征等,通过询问、观察和检查等方式获取评估所需的数据。
3. 医务人员应根据评估目的和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工具和方法进行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可靠性。
4. 评估结果应进行准确记录,并及时与患者和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确保评估结果的正确理解和适当运用。
程序
1. 患者到达医院后,医务人员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优先级评估,并安排相应的医疗资源和护理措施。
2. 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3. 当患者出院或转院时,医务人员应进行出院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康复情况,并提供相应的医疗建议和康复指导。
以上是关于病患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及程序的基本内容,旨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该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和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一、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的目的患者病情评估是医疗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它能够为医生提供患者的病情数据,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因此,建立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范与程序,能够确保评估工作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二、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的内容1.评估工作的责任和权限:(1)确定负责患者病情评估工作的医务人员及其职责;(2)确定各个科室及岗位的病情评估职责和权限;(3)制定相应的评估表格和记录表,规范评估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2.评估工作的流程:(1)接诊患者后,及时将患者基本信息录入系统,并开始评估;(2)根据患者病情和病史,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检验;(3)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合理的病情分级,并制定治疗计划;(4)将评估结果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并及时向主治医生汇报。
3.评估工作的方法和技巧:(1)掌握评估技巧与方法,如精确而快速地检查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2)善于观察和询问,掌握患者自述症状和病史;(3)学习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和方法,如疼痛评估、情绪评估等。
4.评估结果的记录和报告:(1)评估结果应详细、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包括患者的主诉、体征、检验结果等;(2)对于高风险患者,应做好随访和复查的记录;(3)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提交评估报告,以便对病情评估工作进行质量评价。
三、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的执行与监督1.培训与考核:(1)新入职医务人员应接受患者病情评估的相应培训,并考核其评估技能;(2)定期对现有医务人员进行患者病情评估技能的培训和考核。
(1)定期邀请专家对医疗机构的患者病情评估工作进行评估与审核;(2)针对评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
3.内部质量监控与奖惩:(1)医疗质量管理部门对患者病情评估工作进行内部质量监控和评价;(2)对评估工作较好的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3)对评估工作存在问题的科室和医务人员进行适当的批评和处罚。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是医疗机构进行诊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安全性、减少医疗差错和提高医疗质量。
以下是一份的患者病情评估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供参考。
一、患者病情评估制度1.患者病情评估标准1)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评估标准和方法进行病情评估。
2)根据患者疾病的自然进程和医学基础知识,综合患者的病情、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等相关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临床状况。
3)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将患者分为不同的评估级别,明确患者的诊疗重点。
4)不同的评估级别对应不同的护理和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
2.患者病情评估流程1)收集患者的个人基本情况、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
2)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利用临床经验和医学知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
3)将初步评估结果交给主治医师进行复核和确认。
4)将患者分为不同的评估级别,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和治疗方案。
5)对不同的评估级别的患者进行监测和观察,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方案。
6)对病情变化明显的患者进行病情复评,适时更改评估级别和治疗措施。
7)对于病情危重、急救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随时进行评估和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1.患者病情评估的前置工作在进行患者病情评估之前,要做好以下前置工作:1)患者信息采集:收集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
2)临床经验积累:评估患者的病情需要结合临床经验,并对不同疾病的评估方法和标准有所了解。
3)评估工具准备: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和表格,并清楚了解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患者病情评估的操作流程1)准备评估工具和表格。
2)基于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和表格。
3)收集患者的资料,包括个人基本情况、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
4)按照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5)将评估结果填写到相应的表格中,如病情评估表、风险评估表等。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一、病情评估管理制度1.目的和原则:确保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2.责任分工:明确医生、护士、技师等在病情评估中的职责和权利。
3.评估标准:规定患者病情评估的内容、方法、时间和频率,包括病史获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和监测等。
4.信息记录和共享: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记录和及时共享,方便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
5.定期评估和再评估:规定在患者住院期间、手术前后、临床病情变化时的定期评估和再评估要求。
二、病情评估的操作规范1.环境准备:准备好所需的评估工具和设备,确保评估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2.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掌握开放性提问、倾听和观察的技巧,获取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3.评估步骤:按照病情评估制度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病史获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监测等步骤,确保每个步骤的操作正确和完整。
4.数据记录:将评估结果准确地记录在患者的医疗记录中,并进行安全措施,例如签名、时间戳和信息保密等。
5.资料分析和判断: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患者的病情状态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三、病情评估的程序1.识别患者:在评估开始前,确认患者的身份和相关信息,以避免评估错误和混淆。
2.评估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确定评估的目标和内容,并制定相应的评估计划。
3.数据采集: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对患者进行病史获取、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监测等,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4.数据分析和判断: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健康状况。
5.结果沟通:将评估结果及时沟通给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6.病情监测: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病情监测计划,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定期的监测和再评估。
总结: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程序是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流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1.制度概述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是一套针对患者病情评估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旨在确保医疗机构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2.制度目的(1)提供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
(2)规范医务人员进行病情评估的操作流程,减少评估过程中的人为误差。
(3)加强对病情变化的监测和控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提高医务人员的病情评估能力和水平。
3.操作规范与程序3.1 患者病情评估的标准(1)基本信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历号等。
(2)主诉和症状:患者主诉和主要症状的描述。
(3)体征检查: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测量。
(4)实验室检查: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等。
(5)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核磁共振等。
(6)病情评估工具: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相应的病情评估工具,如疼痛评估、意识评估等。
3.2 患者病情评估的操作流程(1)接触患者:向患者询问病情信息,了解主诉和症状。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测量生命体征:使用准确的仪器和方法测量患者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
(3)执行实验室检查:按医生的指示执行实验室检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4)分析评估工具结果:根据病情评估工具的结果,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和判断。
(5)编写评估报告:将病情评估结果整理成评估报告,包括病情评估的内容、结果和建议。
(6)反馈与沟通:将评估报告提供给医疗团队,包括主治医生、护士、营养师等,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3.3 病情变化的监测和控制(1)定期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监测病情的变化。
(2)持续观察:对危重患者进行持续观察,特别关注生命体征的变化。
(3)沟通交流:医务人员之间要及时沟通交流,共享患者的病情信息。
(4)立即采取措施:对于病情急剧变化的患者,医务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操作规范与程序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提供精准治疗方案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程序。
下面将介绍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的操作规范和程序。
一、操作规范1. 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病情评估标准,确保各个科室、医生在评估患者病情时使用相同的指标和标准。
2. 及时更新:对于长期住院患者,每日评估患者病情并记录在患者病历中,及时更新患者的病情信息。
3. 精确记录:在评估患者病情时,要求医生仔细观察和记录相关的病情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等,确保病情评估的数据准确可靠。
4. 多学科合作:对于复杂病情的患者,要求多个科室的医生参与病情评估,并形成综合评估报告,以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
5. 定期病情评估:对于需要长期观察的患者,制定定期病情评估的计划,并在指定的时间进行评估和记录。
二、程序1. 病情评估流程图设计:医疗机构应制定病情评估的流程图,明确评估的步骤和责任人,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 评估前的准备:医生在开始评估患者病情之前,应准备好相关的评估工具,如血压计、体温计等,以及评估记录表格。
3. 评估指标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需求,医生选择合适的评估指标进行评估,如心率、呼吸频率、疼痛程度等。
4. 数据的采集与记录:医生在评估过程中,通过观察、询问患者、实验室检查等方式采集相关的评估数据,并将其记录在患者的病历中。
5. 病情的综合评估与分析:医生根据采集的评估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以得出准确的病情判断。
6. 报告整理与交流:对于复杂病情的患者,医生应整理评估结果,并与多个科室的医生进行交流,形成综合评估报告。
7. 病情的动态监测与更新:对于长期住院患者,医生应每日对其病情进行监测与评估,并及时更新患者的病情信息。
8. 病情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患者及其家属,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
(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
一、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诊疗服务的需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对患者进行评估是科室医师、护师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监控环节,为制定诊疗方案和会诊、讨论提供支持。
三、患者评估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生理、社会、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全身状况支持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
四、执行评估工作的医护人员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护士。
五、患者评估的内容见《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注意患者隐私保护,病人评估记录文件进入住院病历。
六、住院医生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对新入院患者的首次评估。
七、上级医生根据患者病情、治疗计划和个体需求,决定再评估的频率:对重危、抢救患者、诊断/治疗计划改变、出现药物/输血不良反应、患者是否能转院或出院,随时进行评估;对病情稳定的慢性患者至少4-5天进行评估。
患者病情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一、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实施。
二、科室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
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三、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
动。
四、科室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
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五、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
重点加强急危重患者的病
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
六、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
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
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签署患者的名字。
七、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
急缓、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八、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评估。
病
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九、对需特殊治疗或特殊检查的病人,检查前进行风险、判断,要求主管
医师应对病人按照相关风险评估内容逐项评估,病程记录中予以记
录,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十、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
估、随机评估两种形式。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十一、临床医生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估,全面衡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可能需要作心理辅导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登记并作记录,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援。
十二、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病情委托人,病人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
所有告知的内容必须另立专页详细记录,并由患者本人或受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签字。
患者所有评估的结果必须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同时作为必要的法律依据。
附:住院病人风险评估表科室床号住院号
病人病情评估流程
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培训
时间:2012年1月6日
地点:医生办公室
主持人:张满
参加人:陈华主治医师高春桃主治医师杜林燕主治医师王沛君住院医师靳春燕住院医师
培训内容:
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使患者从进院开始就能够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医生能够做出详细科学的治疗计划,当病情变化的时候能够及时调整修改治疗方法,使患者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根据卫生部、卫生厅有关文件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患者评估管理制度。
一、明确规定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由注册的职业医师和护士实施。
二、科室制定患者评估的项目、重点范围、评估标准与内容、时限要求、记录文件格式、评估操作规范与程序。
三、患者评估的结果需要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
动。
四、科室定期实施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
落实整改,保证医疗质量。
五、医师对接诊的每位患者都应进行病情评估。
重点加强急危重患者的病
情评估、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住院病人再评估、特殊治疗前的评估、出院前评估。
六、医师对门诊病人进行评估时要严格掌握住院标准,严格按照患者的病
情作为制定下一步治疗的依据,严禁将需住院治疗的病人进行门诊观察治疗。
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签署患者的名字。
七、病人入院后,主管医师应对病人全面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病情轻重、
急缓、营养状况等做出正确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参照疾病诊治标准,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或者其委托人。
八、对病人在入院后发生的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上级医生请示评估。
病
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在本院或者转院治疗,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
九、对需特殊治疗或特殊检查的病人,检查前进行风险、判断,要求主管
医师应对病人按照相关风险评估内容逐项评估,病程记录中予以记
录,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十、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患者病情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采取定期评
估、随机评估两种形式。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十一、临床医生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估,全面衡量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有可能需要作心理辅导的患者进行必要的登记并作记录,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援。
十二、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病情委托人,病人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病人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
所有告知的内容必须另立专页详细记录,并由患者本人或受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签字。
患者所有评估的结果必须记录在住院病历中,用于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同时作为必要的法律依据。